医药贸易论文范例

医药贸易论文

医药贸易论文范文1

1.1阿司匹林

在每个家庭中,抗感冒药是最为常被的药品。阿司匹林作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但若患者过量的使用该药,其血液中pH值会出现严重的下降,从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此外,还有可能对呼吸和呕吐中枢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的呼吸出现急促、呕吐、恶心等症状,同时还会刺激第8对脑神经致使患者出现耳鸣、耳聋等严重病症[3]。特别是针对小孩,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切记要避免因为过量的服用该药而导致患儿出现阿司匹林肝脏毒性或者是肝炎等疾病该药还有可能造成肾脏毒性,对造血功能引起障碍等毒性反应[4]。因此,人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2速效感冒胶囊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的内容来看,滥用速效感冒胶囊在临床上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肝细胞的坏死、乳头急性坏死、止痛剂性间质性肾炎等相关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最终造成肝肾脏器功能的不全,甚有可能引变为肝硬变、肝坏死、尿毒症以及肝癌等疾病[5]。因此,在服用该药时,患者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叮嘱,结合自身病情的程度服用适合的剂量,绝对不能随意的增加或者是延长该要的服用剂量和时间等;特别是针对患有慢性肝脏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服用该药时,一定要谨慎。根据有关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在感冒早期(患病的前两天之内),服药该药进行治疗效果甚佳。

1.3去痛片APC

该药的成分中除了含有咖啡因之外,还含有非那西汀(已淘汰)和氨基比林,根据有关不完全的统计,服用了去痛片已造成很多病例药源性的死亡。除此之外,若是滥用去痛片还有可能造成肾乳头癌、尿路癌症以及肾盂癌等疾病。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有25%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其中就有5%~10%的患者就是因为滥用解热止痛药物造成终末期的肾病[6]。因而,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我们常用的感冒药,通常是由多种成分药物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最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扑尔敏、扑热息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本身这些药物在不同的程度上就会造成人体的不良反应,例如扑热息痛:在以往的报道中出现了因为滥用该药,造成患者肝脏严重的损伤,有的还出现了大疱性皮疹等,甚至有的还出现了昏迷现象等。又如感冒通:虽然治疗感冒疗效甚佳,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尤其是小孩在服用了该药之后出现了血尿,所以要引起重视。一些作为非处方药的抗感冒药,部分患者在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性反应、消化道反应,主要症状包括:哮喘(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黄疸等不良反应。

1.4其他的复方制剂

抗感冒药物除了以上常用药物之外,还有另外十几种复方制剂。例如:快客胶囊、康泰克、力克舒、康必得、感冒通等复方制剂,大多数患者在服用;这些复方制剂之后均会出现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加重冠心病、增高血压等症状。若是滥用这些药物,可能会造成某些血液性疾病,例如粒细胞减少、血尿、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若患者长时间的服用这些抗感冒药物,很有可能引起胃溃疡、胃出血、荨麻疹、过敏性药疹、皮疹等,若是严重的可出现剥落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如若患者大剂量的服用这些药物,可损伤肝脏,严重的可造成昏迷以及死亡现象等。

2应对措施

根据以上对部分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这就要求我么医务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对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有效的防止,避免出现同样的不良后果。

2.1加强对药学的监护。

抗感冒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其理念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督促药师积极的参与咨询药物信息、监测临床用药等;作为药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患者在用药方面做到合理、有效、安全。临床上,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降低因不良反应造成的脏器损伤,减低和避免出现药源性事故。

2.2加强患者对抗感冒药物的常识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医院的咨询中心,定期的宣传一些有关药物的常识性知识,为群众宣传一些滥用药物导致的严重后果,或者发放一些宣传资料等,以图示的结构反映出合理用药的疗效以及不合理用药的后果;通过日积月累的了解,想必也会有一定的群众对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降低了滥服药物现象的产生。

2.3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药师一起商量决定其治疗方案。

待明确了目标之后,制定一份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治疗方案,并叮嘱患者规范的服药,能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4加强对医院的综合管理,尤其是要注重对药品的采购、供应、储存、使用等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

药师在选择药物时,要结合临床用药及患者的情况合理的选择药物品种,避免出现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药物资源,还能有效的降低医疗费用,并能确保患者在用药方面做到更加地合理、有效、安全。

3结语

医药贸易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医;文化;海外;教材;教学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符号之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医对外传播普及面逐步扩大。根据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员国中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29个会员国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会员国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1]。中药也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1]。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在海外已经从过去的民间地位逐渐步入海外国家医疗体系的主舞台。

一、《中医海外传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医药全球化的大历史背景下,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当今中医药的海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目前从全球范围内看,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加上西方的人文化优越感、文化中心论乃至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西方公众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度、认同感都还有待提高。即使西方人相信中医,大多也只是接受部分中医的治疗,而不理解或不接受中医的文化。而且,由于中医文化的有关翻译不准确、不规范,中医对外传播也有着“语言不通”的问题。全球医源性疾病的影响及医疗卫生保健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大的今天,缓解部分学者片面认识并提出的“中医存废论”等中医药文化危机,探讨中西医文化的相容性和不可通约性,构建促进中医药文化跨文化适应的模式,与异质医学文化进行沟通、借鉴、生成意义过程中,继承、发展和创新的中医药文化,都需要推进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工作。因此,2015年开始我们率先在校内开设中医药文化传播类双语通识核心课程,意在中医院校内搭建学生从专业和英语的学习到对外传播中医的实践的过渡性课程平台,这将助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国际化进程,对培养合格的国际化中医药专业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中医海外传播》课程概况与教学设计

我们设计的《中医海外传播》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学时27学时,学分1.5分,每周行课3学时。授课对象为中医类相关专业二、三、四年级学生;先修课程为《大学英语》(一、二)、《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定位为适用于处在大学英语学习转型时期的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本科学生,满足新时代对外语学习的转型需求和中医药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外宣型人才的更高需求,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CET-4)水平为起点,融合英语语言知识与中医药通识文化知识于一体,供全校大学二年级以上本科生选修。教学内容包括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历史与要素、中医药在日韩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北美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大洋洲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与国外补充替代医学、中医药英译的国际标准化、中医药典籍的英译等9个模块。教学方式采用分模块讲座式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展示、录像视频观赏、学生课内报告、小组讨论、新闻分享、口笔译实训、网络微课堂等,以英汉双语为载体进行教学,以国际化视角阐释中医药国际传播现状、中医药文化外宣为主,结合中医药典籍、中医药哲学及历史、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药养生、中医药诊疗思路的对外推介等,提升我校本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认知和热情,增强其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培养中医药类本科学生国际化交流技巧和能力,中医文化传播的技能。每学期开设一次,27学时,各单元模块根据内容长短划分学时,以期达到整体介绍中医药海外传播和发展现状的目的。

三、《中医海外传播》教材编写的探索

为适应校内多专业公共任选课教学的需要,我们认为有必要形成一套独立的《中医海外传播》校内教材,因此对教材编写的理念、教材特色、教材编写原则和内容大纲做了以下探索。

1.编写理念

以中医对外传播与发展相关双语内容为题材,分单元编写,帮助学生增强中医药相关双语文献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医海外发展现状的认识,注重将常用中医或医学英语词汇和表达介绍到各单元,培养学生具有中医药专业沟通与外宣的知识及中医药英语阅读理解与应用能力,将基于中医药学科内容的学习和基于双语技能的外宣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为学生未来的专业课双语学习或深层次专业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编写特色

内容选材宜通识化,紧扣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时代热点;以主题为框架,融阅读、翻译、写作、答问等综合双语技能于一体;注重互动和实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外宣知识输出和思辨能力。

3.编写原则

立足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双语内容难度适中;满足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突出技能性和务实性;适应时代和专业发展趋势,力争题材内容新颖;特别注意英语文献材料的编译:重视可读性(真实、自然、规范)、多样性、多模态。

4.内容框架

本教材共包括九个单元,每个单元设一个主题一课,内容包括围绕同一主题的一篇双语课文和两篇拓展阅读材料(可中文、可英文),由阅读、翻译、写作和答问等模块组成。内容主题为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历史与要素、中医药在日韩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北美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在大洋洲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与国外补充替代医学、中医药英译的国际标准化、中医药典籍的英译。此外,书后含有包括中医药术语汉英对照在内的实用附录。

四、《中医海外传播》教学及教材编写体会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专业,中医中药类专业占60%左右,也不乏西医学类、护理类和卫生管理类本科学生。学生对中医药的海外传播这个课程兴趣颇高,与当前中医药国际化事业不断加速有较大的关系。不少学生在新闻报道、网络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上看到有关中医药海外发展的信息,对中医药在国外的情况十分感兴趣,希望进一步学习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向海外人士介绍中医药文化。但由于是全校公选课性质,修读的学生中大多为大二,他们本身的中医药知识还比较欠缺,对中医专业的理解还相对肤浅,因此在课堂上表达观点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加之大班授课,每班超过80人,课堂互动的面不够广泛,未能顾及到每个学生。因此,在授课27学时后,不论是口头报告还是课程论文,学生得分有高有低,体现出学生运用双语表达中医海外传播内容的能力参差不齐。在编写教材时,我们发现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内容,各大洲及海外国家的相关报道中,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的中医药相关卫生政策、行业资格、准入标准等报道较多,说明在这些海外国家中医药的发展相对比较领先,而散在许多包括行业协会、临床病种、科学研究、高等教育、中药贸易等也有很多散在的文献报道,大多为华人移民、访问学者等撰写的中文论文,还没有专门的学术著作研究中医药的海外传播与发展。近年国内学者有一本《中医文化传播学》教材,但对海外传播的情况涉及很少[2]。从实用的角度看,鉴于公共课授课的局限性,在编写各单元的时候,可以在课后适当编入思考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课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积极性,并作为课内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中医药.

医药贸易论文范文3

1.1与经济规律不相符

期刊的销售价格比起它们传播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价值来说,是少得无可比拟的。而且,越是学术水平高的期刊,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就越大,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就越高,而期刊自身的经济效益反而越低,期刊的自身价格与其社会价值的背离现象也就越突出。例如:医学类期刊具有加速医学成果的推广、造福人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重大使命。然而,全世界的医学成果均无“转让”两字可言,任何人均可以学习采用。医学期刊本身并未从社会得到经济上的价值回归,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种期刊之中,这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不相符的。

1.2发行收益率逐年降低

许多期刊的发行收入,远不能抵付工本所需的支出费用,特别是一些专业性期刊。发行量小是期刊面临这一经济困难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由于人工管理费用、印刷、邮寄成本逐年增加,发行收益也逐年降低甚至是负数。一类是不以发行收入为主的期刊,很多定价低于成本价,如山东医药》杂志定价8元,印刷价格就占近60%,邮寄费用近40%,更不要说加上人员工资了。因此,这类期刊就会有意识地控制发行量,减少发行方面的亏损;另一类是发行收入为主的期刊,要实现收入的最大化,又必须扩大发行量,如《家庭健康》、《知音》、《读者》等大众期刊,定价低4元左右,但也经不起印刷、邮寄、人员等因素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逐步被压缩。

1.3国家的补贴减少或取消

国家对期刊的投资(补贴或拨款)逐年减少或取消,然而印刷、纸张等工本费用却在不断上涨,鉴于期刊编辑部人力、物力单薄,要想创收并非易事。补贴减少,创收无门,更加剧了期刊经济困难的现实。

1.4条件得不到改善

由于期刊编辑部的经济困难,从而给期刊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例如: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条件、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期刊编辑部又因经费来源困难而难以添置必要的设备等,因此新形势下的的经营管理迫在眉睫。

2期刊经营管理的措施和途径

2.1强化广告经营

这里所称的广告即经济性广告,期刊作为广告的重要媒体之一,具有针对性强、发行面广、重读机会多、利于开拓市场、印刷精美等特点。所以期刊编辑应当利用期刊进行广告宣传的有利优势,大力发展期刊的广告业。这样既有利于广告者推销自己的产品,也有利于期刊的自身发展。

2.2适当收取版面费

期刊收取论文版面费(又称发表费)是为了缓解期刊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而实施的一项以刊养刊的措施。收费的标准应根据期刊工本费超支的实际情况而定,且收费不宜过高。收取版面费只是为了稳步发展期刊、补充期刊出版经费的不足。不能只靠收取版面费来办刊,更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而热衷于增加个人收入。

2.3重视发行管理

我国的期刊销售系统仅邮局—家,现在除了邮局发行这个主渠道之外,许多期刊社、编辑部为了降低发行成本,开办了自办发行的新的销售渠道。但仅靠自办发行注往会使发行量下降,社会效益降低,其经济效益也不理想。因此,期刊不宜在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的情况下,轻易从邮局发行改为自办发行,以免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损失,稳妥的办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还可在原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渠道。如成立期刊专业发行公司等,进行多渠道发行销售,以畅通发行渠道,提高发行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2.4联合办刊

期刊编辑部与企事业联合办刊,不仅使期刊取得了渠道、经费上的支持,同时也提高了双方的知名度,这对双方都有好处。选择联合办刊的企事业时,要注意专业对口,双方乐意,并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影响力。当然,期刊也要在一定范围内,为提供经费的企业进行专项或多项服务。例如《家庭健康》杂志下半月刊,由山东卫生报刊社和山东省委老干部局老干部之家联合主办;《中国药房》杂志由重庆市医学情报研究所和重庆医药贸易中心联合主办的。在创刊初期或经费、渠道缺乏时,这都是值得效仿的办刊途径。

2.5推广优秀科技成果

期刊在刊登优秀科技成果的论文时,发挥期刊自身的优势,为科技成果牵线搭桥,开展推广活动,编辑部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收益。

3结论

医药贸易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专业认证;方剂学;课程建设;中药学

20世纪初,专业认证在英美起步并逐步走向成熟,现已成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它具有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1]。其中,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这对于引导和促进高校专业按照国际先进理念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最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至关重要。我校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指日可待。中药学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中药人才。因此,教学计划对中医药思维的凸显至关重要。然而如何凸显?课程设计是关键,中医药思维培养的关键支点在于《方剂学》。该课程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学科内容为基础,是沟通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课,是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的一门课程。因此,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完善《方剂学》课程建设值得深思。专业认证强调“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为此拟采用反向性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即以中药人才产出为导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结果,反向性地设计课程教学计划,明确“达到什么目标,采取什么方法,如何评价”,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对中医药研究也日益重视,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引进大批人才,推动中医药研究不断走上新台阶。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部分中医药基础研究缺乏深厚的中医理论依据,仅仅停留在基础研究层面,导致基础研究和临床发展脱节,严重影响了中医学发展和中药学研究的效率。这反映现有的教学计划培养出的中药人才,虽然有很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娴熟的实践动手能力,优良的论文撰写水平,但他们缺乏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缺乏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熟识度,没有形成科学的中医药思维,而这些恰恰是从事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理论根基。溯其源头,主要还是在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2明确目标

中药学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中药人才。因此,简略地说“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能力的中药人才”是中药类专业《方剂学》课程设计的核心目标,这也充分体现了专业认证背景下“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课程设计理念。

3解决问题

“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课程设计理念,如何在《方剂学》课程中得到有效实施,并最终达到“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能力的中药人才”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3.1增加学生对经典名方中医文献的熟识度,为中医药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201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100首《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其中,目录与现行《方剂学》课程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相重合方剂约33首左右,如麻黄汤、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真武汤等,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这些经典名方的文献释读内容(包括原著对该方的方药组成、用量、用法、主治病症、随症加减、病案分析以及不同医家对其组方思路论述等),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经典名方的成方背景、组方思路、配伍原理及适应病症,为他们日后从事中医经典名方的开发研究和相关中医药基础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真武汤为例。讲述真武汤时,先引用方论,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借以镇水之义也”阐释“真武”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方名“真武”是因本方具有“温肾行水”之功,犹如真武之神,能降龙治水,威慑水患。然后引出《伤寒论》原文第82条和316条并加以解释,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了解“阳虚水泛”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最后,在讲述真武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时,补充讲解其中药药理作用及药效学研究近况,让学生了解真武汤“温阳利水”的物质基础,阐释其科学内涵,为该方在未来的开发应用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3.2遵循以“症、证、法、方、药”为基线开展逻辑推理式教学,培养中医药思维在课程教学中,以“症、证、法、方、药”为基线,运用逻辑推理展开方剂学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日后从事中医药生产、开发、应用奠定基础。以逍遥散为例(见图1),讲述逍遥散时,先引导学生根据其临床表现“两胁作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辨为“肝郁”;根据其“食少神疲,舌淡,脉虚”,辨为“脾虚”;根据“目眩,口燥咽干”,辨为“血弱”,合为“肝郁血虚脾弱证”。根据“郁则达之”“虚则补之”的治则,确定治法为“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从而确立方药[2]。正所谓“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讲完逍遥散方证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若临证出现烦躁易怒、月经不调、少腹胀痛等又该如何组方求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提高逍遥散方证及其兼证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3.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和创新中医药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设经典名方的药效学实验,如“大承气汤对便秘小鼠肠运动的影响”[3],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尝试运用不同实验方法建立“方证相应”动物模型,再通过全方(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和拆方(大黄、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开展药效学研究,比较不同方法建立的“证”的差异,以及拆方对药效的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方剂组方配伍的奥秘,开发学生的中医药思维。

4效果评价

医药贸易论文范文5

一、中医药学科属性

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接受专访时指出,“中医药学是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是永葆其青春的古代科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融,与人文哲学渗透的古代医学科学”。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一样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另外,它广泛地吸收、移植、渗透和交融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先进成就,诸如哲学、数学、化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声学、物候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二、学术期刊编辑需具备学术素养

学术出版物质量下滑是目前出版界、学术界的一个突出问题。[2]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强,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所以学术期刊编辑至少应该是行业内的“半专家”,否则无法与作者实现平等沟通,更无法从审核的高度评价作者的稿件。当前,期刊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编辑尤其要形成精品意识,提高期刊的内在质量,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在组稿、审稿、改稿等一系列工作环节中编辑都要和作者有交流和沟通,如果编辑的科研能力强,对文章中所涉及的领域有较深层次的研究,那么在处理稿件时便能够提出较有说服力的意见和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术期刊的质量高低。这就要求编辑具备学术研究的意识,要不断培养学者意识和学术素养。

三、中医药期刊编辑需具备的文史素养

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要特征。[3]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一部分的中医学,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人文特性,这就要求中医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学科素养,从历史学、语言文字学、哲学等多层面、多角度地审读稿件,把握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若刊登的是虚假、失实,甚至伪造的信息,不仅会降低读者对期刊信任度,更会使期刊失去竞争力,走向消亡。

1.历史素养

中医药科研一定绕不开对古籍文献的研究,古医籍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必须有相应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应对稿件中的历史知识差错。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教授在讲课时曾说:“汉代所用的人参不是我们今天的东北长白山的人参,更不是高丽参。那个时候,东北这个地区,还不属于汉代所管,张仲景不可能用进口的人参。张仲景用的是什么人参呢?用的是上党地区的五加科的一种植物。”[5]我们暂且不去考证这其中人参的植物学属性究竟是五加科还是桔梗科,从历史记载看,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6](《史记宋微子世家》),这是目前所见史料中最早的中央与地方辖属关系的记载。秦灭燕国后在东北设立郡县,将秦代版图扩张到辽东半岛。据《汉书东夷志》记载:西汉武帝在元封三年灭了朝鲜及属国,置乐浪、玄菟、真蕃、临屯四郡。东北地区还出土过汉代五铢钱、王莽货泉纹陶片等文物[7]。由此可以推断,东汉以前东北地区就具备了与内地贸易交流的条件,可见“东北这个地区,还不属于汉代所管”应当属于历史知识方面的差错。《中医杂志》在2018第6期535页刊载了一条参考文献“朱棣.普济方[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认定《普济方》为朱棣著,但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的朱棣是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在位期间,为加强皇权清除藩王、清除异己,为开疆拓土北伐蒙古、南征安南,杀伐决断,雷厉风行。而他的胞弟朱橚则酷爱医药、更加重视典籍,曾亲自审订《普剂方》的编纂,另著有《救荒本草》。由此可见,该条文献错误是由历史知识相对缺乏造成的。再比如,《中医药导报》曾有“《伤寒论》原著刻在竹简上的可能也有,即使张仲景原书是写在纸张上的,也不能像现代的这样,没有限制地使用纸张”[9]。了解出版历史就会发现:河南安阳殷墟曾发掘出土笔墨书写的文字[10]49。《庄子》中有“舐笔和墨”的叙述,说明最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具备使用毛笔和墨水的条件了,“现已出土简牍上的文字,全部是由毛笔蘸墨汁书写的”[10]93。那么,“张仲景们”在著书的时候会使用效率低下的刻刀吗?况且,竹简木牍薄而且长,要什么样的深度才能保证不被刻断呢?可见,“原著刻在竹简上”是有待商榷的。

2.古汉语文字素养

期刊编辑深厚的文字素养是应对繁杂编校任务、保证期刊编校质量的关键所在。重视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字素养,这也是适应学术出版人才竞争的方向[11]。中医药期刊编辑具备较高的中医学素养、熟知中医学的发展轨迹的同时,还要了解训诂学、考据学、校勘学等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语言表达的含义,是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数千年的语言习惯”[12]。词义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演变发展变化的,时代不同,词义可能产生变化。[13]因此,诠释词语的含义一定要借助与之相应时代的工具书,才最有可能接近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而不至于曲解。笔者曾收到一篇稿件,其中有“《刘涓子鬼遗方》载五味竹叶汤,竹叶、五味子、前胡、当归、干地黄、黄芩各9克,黄芪、麦冬各2克,桂心3克,人参、升麻、甘草各6克,小麦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刘涓子鬼遗方》是一部晋代的典籍,其中出现的“克”在晚于该著作出现的南朝辞书《玉篇》中的释义为“胜也”,在此之前的字书及文献中也没有见到当做计量单位的用法。显然,做为剂量单位是不太可能的。今用为计量单位的“克”是法语gramme的译音,属外来语。经与作者多次沟通,查找源文献核实,最终确定为“五味竹叶汤,竹叶、五味子、前胡、当归、干地黄、黄芩各三钱,黄芪、麦冬各两钱,桂心一钱,人参、升麻、甘草各两钱,小麦五钱,生姜三片,大枣五枚”[14]。尊重史实,避免了由于知识性差错拉低编校质量。古人表达简单事物、简单关系的文章,一般说来其逻辑是严密的。[15]如某作者曾引《证治准绳》言:“病头痛者,凡此皆脏腑经脉之气逆上,乱于头之清道,致其不得运行,壅遏经髓而痛者也”[16]2。“经与髓”二字在中医学文献中常见,似乎不会引起什么疑问,但是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稍留意一下前后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发现,前句“乱于头之清道”有“清道”二字,与“壅遏经髓”有因果关系,“髓”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沿袭了《说文解字》的含义,即“骨中脂”,而此处“经髓”与“道”同为道路之义,显然其中的“髓”是“隧”之误用。再如:“络病之初,络气郁闭,辛香草木之品舒畅络气奏效,而久病久痛久瘀入络,凝痰败瘀混处络中,非草木药物之攻逐可以奏效,虫类通络药则能独擅量能。”[16]3其中的“量能”显然是一个物理范畴的词汇,中医学中很少见到。通读全句我们可以了解这句话的意思:络病开始发作的时候,仅是络气的郁滞,用具有辛香气味的草木药物就可以治愈;而时间久了,痰瘀等实质性的病理产物进入络脉中,辛香气味的草木药物就很难治疗了,只有用通络功效强的虫类药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可见其中的“量能”应为“良能”,即“很好的功效”之义。“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惟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文言有不通于今者之难明也。”这是宋代郑樵对注释古籍之难的看法,说明古人语言中有今人难以明了的地方。[17]从根本上说是缺乏训诂根底。

3.古代哲学素养

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某刊曾引用《内经》原文“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里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18]如果对《内经》等典籍不是很熟悉,我们可以试着从古代哲学中的五行理论来审视这段话,其中的骨、筋、血、气、肌肉分别对应五行之水、木、火、金、土,与五行对应的五色为青、赤、黄、白、黑,显然,句中的“里眼”并不具备五行或五色属性,故而应改为“黑眼”。

医药贸易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绵延5000年历史中的珍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发展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后,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陕西中医药大学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主动求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1强化传承———重经典、强思维、践师承、提能力,让中医药根深叶茂

1.1强化中医经典学习,重视中医思维能力培养

“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1],因此坚持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和领悟是保持中医药本色,做好中医药精华传承的重要前提。学校以“扎实基础、体悟经典”为指导思想,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了包括以中医四大经典为依托、以中医文化导论、中医思维方法学、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等课程为引导的“经典+文化”课程模块,坚定学生中医信念,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强化学生对中医思维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学校积极探索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制度,制定了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大经典课程为基础的分级考试题库,自2005年起,全面施行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掀起了“学经典、咏经典”的热潮,培育了“尊重经典、认知经典、钻研经典”的良好学风。1.2深化中医师承教育,重视中医临床能力提升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并通过家传师承的模式得以传承,师承模式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根基。2010年起,学校深化中医师承模式改革,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作用,以问题为导向,优化师承教育体系,探索开展“三阶段分层跟师”模式,将中医人才培养过程分为“经典研读”“临床思辨”“多元发展”3个阶段,分别由本科生导师全程指导,省级名中医、部级名中医口传心授,分层点拨,将悟经典和做临床深度结合,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融会贯通。其中“经典研读”阶段强调结合临床实践对中医经典理论融会贯通,系统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做到三因四诊五行断、六淫七情八纲辨,提高中医思维能力;“临床思辨”阶段跟随省级名医名师学习,博采众长,实现阴阳五行明、脏腑经络精、理法方药通,提升中医经典理论运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多元发展”阶段,通过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跟随部级名医名师学习,运用掌握的科研能力和现代技术,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名医名师学术思想和经验。该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显著,获得了2018年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兄弟院校得以推广。

2主动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改革评价方式、发展素质教育,让中医药源远流长

2.1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构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围绕“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和邵小利烈士精神有机融合,渗透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调动和引导专业、课程、学风等各项工作将培养中心落在育人成效上,让各环节都发挥育人功能,让人人都参与育人实践,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至精至诚”的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改革。一是将红色革命文化、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增强医德教育针对性。二是进一步挖掘医药文化中的思政资源,将医学家的鲜活事例、感人至深的医学案例引入专业课程,增强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如人体解剖课通过致敬“无言之师”,体会敬畏生命的要义;中药学课程通过致敬药王孙思邈,不忘大医精诚的初心;中药化学课程致敬屠呦呦,体会坚守信念和善思善悟的真谛。学校先后打造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门,选树了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推动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的育人格局。三是学校探索第二课堂改革,激发第二课堂活力,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先后建立药王山、马栏革命旧址等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开展情景体验式教学,增加实践课时,让思政课程真正地“活起来”,切实做到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同向共行。

2.2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推动教师、学生评价改革

(1)创新评价激励制度,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学校认真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积极推进教师评价改革。①修订《陕西中医药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将师带徒和师承学习纳入职称评聘内容,实行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向教学业绩突出、临床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倾斜。②开展校级名中医、基层名中医推荐工作,拓宽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传承人的发现和推荐途径,加速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③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共享和专兼职结合的”人才“柔性引进”模式,吸引优秀人才来校从事非定期教学科研工作,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2)创新学生评价制度,提高中医药人才综合素养。学校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学生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明确人才培养各阶段德育目标,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中明确要求,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对应学校“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至精至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科学设计德育目标。其次,严格学业标准,以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分段式、多站化临床技能水平动态考核。考核实行5%末位淘汰制,以考促学,以考促改,督促学生掌握各项技能,达到执业水平。三是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制度》,对各类学术不端行为严肃处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3)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陆续出台了《陕西中医药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陕西中医药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实施方案》《陕西中医药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艺术培养和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一起,融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提升职业能力、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

3推动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创新服务手段、开放与共享,让中医药历久弥新

3.1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推动协同发展

发挥中医重宏观、西医重微观的特色,加强中西医协作诊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以“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为牵引,根据学科布局、学术资源、地方社会需求等方面情况进行资源整合,围绕重点疾病、重点领域,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打造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群;完善重大疫情传染病防控机制,建立中医药特色鲜明、中西医联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制度,共同应对重大疑难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建中西医“防治共同体”。

3.2创新服务手段,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如果说守正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那么创新就是中医药发展的灵魂。只有紧跟时代与人民的需求,合理运用现代化手段,才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学校审时度势,主动谋划,倡导3个创新: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互联网+中医药教育”,让中医药教育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探索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作路径,先后与空军军医大学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与西北妇幼儿童医院共建妇幼保健学院,与西安儿童医院共建儿科学院,与高陵区、宜君县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专家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管理共享的合作共建模式。②创新中医药产业化模式,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办制药厂、药材加工基地生产工作中的运用。经典名方是临床组方用药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创制的源泉[2]。以名方、验方的研究开发为契机,强化校企联合、科教融合,研发“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数据库”“中药临床方药管理数据库”等数据库,科学解决中药制造水平不高的问题。③创新中医药科研模式,积极建设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一方面,学校先后获批省级“中医诊疗技术装备研发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医药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联合发起成立“大湾区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展中医药临床科学研究,研发并推广疗效显著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中药、中西医结合特色制剂。

3.3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开放发展

5000多年中华文明进程中,中医药不仅在全民健康保健中意义重大,而且对全人类健康养生和治疗发挥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建设求合作,通过合作求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中医药文化交流,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和中医课堂,扩大国际教育规模,与俄罗斯巴甫洛夫国立医科大学、萨拉托夫医科大学、罗马尼亚锡比乌大学、波兰格但斯克大学、美国华盛顿陕西国际商会、俄中“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发展协会、波中经贸投资商会等签署合作协议。同时,发挥自身特色,相继成立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中医药海外中心,在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和贸易等方面提供帮助,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医疗水平提升,促进中医药在全球发展。

4结语

新时代赋予中医药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和责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紧抓“强化传承,注重创新,推动发展”的改革主线,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中西医并重,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方式,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中医药服务水平,以期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泽议.积极支持中药传承创新发展[N].中国医药报.2020-06-22(2)

医药贸易论文范文7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

药用植物学是讲授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分类等知识的课程,是中药学类和药学类等专业的基础课,通常面向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开设。该阶段是学生由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时期,是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职业素养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药用植物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这些元素提炼出来,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和职业素养,实现中医药人才的“三全育人”大有裨益。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展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报道了一些优秀的药用植物学思政案例[1-10],最新出版的《药用植物学》教材也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内容[11],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尚未见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思政案例报道。本课程教研组在药用植物学和药用植物野外实践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汇总,建立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本文按药用植物学章节体系对思政案例进行介绍,以期促进我国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共建和共享,提高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1药用植物学绪论中的思政案例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草著作中所记载的药用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等知识蕴含着药用植物学的萌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对植物分类、品种考证和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用法的启发而发现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研读本草著作,学以致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创新精神。“神农尝百草”反映了古人的无私、无畏和创新精神,也反映了人类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和利用过程与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介绍误食断肠草花、毒蘑菇等中毒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现实意义,领悟药材基原鉴别的严谨性,端正中医药工作者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完成3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当前正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许多药用植物学任课教师也参与其中。资源普查的过程、技术创新和成果展现了科研工作者不畏艰辛、无私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能激发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兴趣,加强对中药事业的认同感,培养作为中医药人守护人类健康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普查结果表明,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甚至濒危,国家出台了禁止采集/滥挖发菜、甘草、麻黄等重点保护动植物的行政法规,各地积极发展药用动植物人工种养。通过这些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中的思政案例

2.1植物细胞与组织

药用植物学按“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界”的顺序学习,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体到多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细胞学说的意义,在于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植物细胞、组织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反映了局部与整体的系统论思想。细胞壁、纤维束和维管束的结构反映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主义精神。不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只有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才能维持集体的和谐发展。通过列举细胞培养、单倍体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等生物技术,激发学生求实创新、学以致用的职业追求。中国药科大学徐国钧教授基于组织和后含物特征开发了中药材和中成药的显微鉴别技术,解决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难题,激励学生既要注重感性认识的积累,又要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2.2植物器官

按照由下到上、由外到内的顺序观察植物体和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符合人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植物种类及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均表现为多样性。同一植物类群的不同个体在器官结构上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相似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同一律)与特殊性(相异律)、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培养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理念。不同植物类群在器官结构上的差异、植物的变态器官和异常构造、叶的“异形叶性”、花的结构与传粉方式的多样性与适应性,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及与传粉/寄生/共生生物的协同进化。以上案例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中“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原理,也蕴含着“自然和谐”的生态美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人生哲理。通过介绍“国药泰斗”金世元等中医药大师基于性状特征鉴定中药材真伪优劣的事迹,鼓励学生厚积薄发,敢于做“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业内大家。总书记引用汉代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中的“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激励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延绵中华文明。而植株体积的快速增大,表明植物“碳汇”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要爱护植物,植树造林,践行生态文明。叶的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保障。“红花还需绿叶衬”,提示社会分工无贵贱,基层工作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植物形态,特别是花的千姿百态,让人类感受到植物之美,培养学生美育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在讲到种子时,展示袁隆平院士等育种学家培育的杂交水稻、海水稻,复旦大学钟扬教授的“种子方舟”和红树林引种,阐述“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的道理。让学生理解种质资源对国家、民生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爱国情怀。

3药用植物分类学中的思政案例

3.1药用植物分类学概述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反映了事物动态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植物的命名规则和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反映出植物学家不畏权威、崇尚科学、推陈出新的奋斗历程,能够激发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斗志。一些植物在分类系统中地位的变化,显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高一级的阶段。我国植物学家在植物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钟观光、胡先骕、钱崇澍、陈焕镛等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开拓者和奠基者,终结了仅由西方人研究中国植物的历史。秦仁昌院士和郑万钧院士分别建立了蕨类植物分类系统和裸子植物分类系统;胡先骕、吴征镒、张宏达等建立了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从1930年我国首次参加国际植物学大会到2017年我国首次举办国际植物学大会,反映了我国植物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和世界影响力的提高。《中国植物志》等著作的编纂过程反映了中国植物学家孜孜不倦的科学态度和前赴后继、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以上案例振奋人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中医药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2孢子植物

许多藻类、地衣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可作为环境指示植物;而水体富营养化又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危害人类生活环境和水产养殖业;滥挖冬虫夏草会造成资源锐减,植被破坏。以上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中国海藻学奠基人之一的曾呈奎院士开展海藻养殖研究,开启了我国人工养殖紫菜、海带的历史;电视剧《山海情》凌一农教授的原型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研究员发明菌草技术,推动了我国和世界蘑菇种植规模的扩大。我国科研工作者将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助力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激发学生科技强国的责任感。

3.3种子植物

我国分布着许多植物特有科、特有属和特有种,如银杏科及银杏,杜仲科及杜仲,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许多植物由中国人命名或以纪念中国人而命名,如胡先骕和郑万钧发现并命名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W.C.Cheng,陈焕镛为纪念任鸿隽而命名的任豆ZeniainsignisChun。又如,徐锦堂、徐鸿华等药用植物学家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贡献,芦广荣等名老中医药专家对中药鉴别技术的传承,激励学生不畏艰难、拼搏奋进、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同时,植物与人类日常生活和文明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书画雕刻、传说典故、民俗文化中的药用植物,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传承责任感,增强文化自信。教师在讲解植物特征和分布时,可以展示以著名自然/人文景观为背景的植物,既涵盖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知识,也进行了爱国、爱自然等人文教育。例如,麻黄、大麻、罂粟等是与毒品相关的植物,警示学生不要忘记当年的列强利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和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的历史,告诫学生要禁毒,要学法、守法、普法,同时认识到药品监管的重要性。又如,槟榔具有致癌性和成瘾性,被土耳其等国家列为毒品,并在许多欧美国家禁售,提醒学生避免食用槟榔和携带槟榔出国,遵守他国法律和国际贸易法规。

4药用植物实践课程中的思政案例

4.1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形态、结构观察和物种检索,除与植物“形态—结构—功能—进化”相关的思政元素之外,还涉及观察和解剖植物一般遵循“从下向上,从外向内”的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显微镜等实验工具由低级难用到高端易用的事物发展过程,能教育学生细致观察,勤于思考,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另外,还要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科学操作仪器设备,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2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思政教育极好的课堂,涉及的思政元素包括实习地的历史、人文和扶贫成果;植物的形态美、生态美和祖国大美山河的美育;特色植物的民间用法和传说典故;实习过程中不畏艰辛、主动参与的劳动观和集体主义教育;对老一辈植物学家的缅怀和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等。

5结语

医药贸易论文范文8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

药用植物学是讲授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分类等知识的课程,是中药学类和药学类等专业的基础课,通常面向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开设。该阶段是学生由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时期,是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职业素养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药用植物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这些元素提炼出来,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和职业素养,实现中医药人才的“三全育人”大有裨益。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展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报道了一些优秀的药用植物学思政案例[1-10],最新出版的《药用植物学》教材也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内容[11],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尚未见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思政案例报道。本课程教研组在药用植物学和药用植物野外实践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汇总,建立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本文按药用植物学章节体系对思政案例进行介绍,以期促进我国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共建和共享,提高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1药用植物学绪论中的思政案例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草著作中所记载的药用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等知识蕴含着药用植物学的萌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对植物分类、品种考证和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用法的启发而发现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研读本草著作,学以致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创新精神。“神农尝百草”反映了古人的无私、无畏和创新精神,也反映了人类对药用植物的认识和利用过程与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介绍误食断肠草花、毒蘑菇等中毒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现实意义,领悟药材基原鉴别的严谨性,端正中医药工作者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完成3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当前正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许多药用植物学任课教师也参与其中。资源普查的过程、技术创新和成果展现了科研工作者不畏艰辛、无私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能激发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兴趣,加强对中药事业的认同感,培养作为中医药人守护人类健康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普查结果表明,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甚至濒危,国家出台了禁止采集/滥挖发菜、甘草、麻黄等重点保护动植物的行政法规,各地积极发展药用动植物人工种养。通过这些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中的思政案例

2.1植物细胞与组织

药用植物学按“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界”的顺序学习,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体到多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细胞学说的意义,在于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植物细胞、组织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反映了局部与整体的系统论思想。细胞壁、纤维束和维管束的结构反映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主义精神。不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只有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才能维持集体的和谐发展。通过列举细胞培养、单倍体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等生物技术,激发学生求实创新、学以致用的职业追求。中国药科大学徐国钧教授基于组织和后含物特征开发了中药材和中成药的显微鉴别技术,解决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难题,激励学生既要注重感性认识的积累,又要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2.2植物器官

按照由下到上、由外到内的顺序观察植物体和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符合人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植物种类及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均表现为多样性。同一植物类群的不同个体在器官结构上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相似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同一律)与特殊性(相异律)、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培养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理念。不同植物类群在器官结构上的差异、植物的变态器官和异常构造、叶的“异形叶性”、花的结构与传粉方式的多样性与适应性,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及与传粉/寄生/共生生物的协同进化。以上案例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中“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原理,也蕴含着“自然和谐”的生态美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人生哲理。通过介绍“国药泰斗”金世元等中医药大师基于性状特征鉴定中药材真伪优劣的事迹,鼓励学生厚积薄发,敢于做“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业内大家。引用汉代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中的“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激励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延绵中华文明。而植株体积的快速增大,表明植物“碳汇”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要爱护植物,植树造林,践行生态文明。叶的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保障。“红花还需绿叶衬”,提示社会分工无贵贱,基层工作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植物形态,特别是花的千姿百态,让人类感受到植物之美,培养学生美育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在讲到种子时,展示袁隆平院士等育种学家培育的杂交水稻、海水稻,复旦大学钟扬教授的“种子方舟”和红树林引种,阐述“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的道理。让学生理解种质资源对国家、民生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爱国情怀。

3药用植物分类学中的思政案例

3.1药用植物

分类学概述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反映了事物动态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植物的命名规则和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反映出植物学家不畏权威、崇尚科学、推陈出新的奋斗历程,能够激发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斗志。一些植物在分类系统中地位的变化,显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高一级的阶段。我国植物学家在植物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钟观光、胡先骕、钱崇澍、陈焕镛等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开拓者和奠基者,终结了仅由西方人研究中国植物的历史。秦仁昌院士和郑万钧院士分别建立了蕨类植物分类系统和裸子植物分类系统;胡先骕、吴征镒、张宏达等建立了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从1930年我国首次参加国际植物学大会到2017年我国首次举办国际植物学大会,反映了我国植物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和世界影响力的提高。《中国植物志》等著作的编纂过程反映了中国植物学家孜孜不倦的科学态度和前赴后继、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以上案例振奋人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中医药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2孢子植物

许多藻类、地衣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可作为环境指示植物;而水体富营养化又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危害人类生活环境和水产养殖业;滥挖冬虫夏草会造成资源锐减,植被破坏。以上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中国海藻学奠基人之一的曾呈奎院士开展海藻养殖研究,开启了我国人工养殖紫菜、海带的历史;电视剧《山海情》凌一农教授的原型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研究员发明菌草技术,推动了我国和世界蘑菇种植规模的扩大。我国科研工作者将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助力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激发学生科技强国的责任感。

3.3种子植物

我国分布着许多植物特有科、特有属和特有种,如银杏科及银杏,杜仲科及杜仲,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许多植物由中国人命名或以纪念中国人而命名,如胡先骕和郑万钧发现并命名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W.C.Cheng,陈焕镛为纪念任鸿隽而命名的任豆ZeniainsignisChun。又如,徐锦堂、徐鸿华等药用植物学家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贡献,芦广荣等名老中医药专家对中药鉴别技术的传承,激励学生不畏艰难、拼搏奋进、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同时,植物与人类日常生活和文明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书画雕刻、传说典故、民俗文化中的药用植物,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传承责任感,增强文化自信。教师在讲解植物特征和分布时,可以展示以著名自然/人文景观为背景的植物,既涵盖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知识,也进行了爱国、爱自然等人文教育。例如,麻黄、大麻、罂粟等是与毒品相关的植物,警示学生不要忘记当年的列强利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和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的历史,告诫学生要禁毒,要学法、守法、普法,同时认识到药品监管的重要性。又如,槟榔具有致癌性和成瘾性,被土耳其等国家列为毒品,并在许多欧美国家禁售,提醒学生避免食用槟榔和携带槟榔出国,遵守他国法律和国际贸易法规。

4药用植物实践课程中的思政案例

4.1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形态、结构观察和物种检索,除与植物“形态—结构—功能—进化”相关的思政元素之外,还涉及观察和解剖植物一般遵循“从下向上,从外向内”的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显微镜等实验工具由低级难用到高端易用的事物发展过程,能教育学生细致观察,勤于思考,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另外,还要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科学操作仪器设备,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2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思政教育极好的课堂,涉及的思政元素包括实习地的历史、人文和扶贫成果;植物的形态美、生态美和祖国大美山河的美育;特色植物的民间用法和传说典故;实习过程中不畏艰辛、主动参与的劳动观和集体主义教育;对老一辈植物学家的缅怀和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等。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