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摘要]“取象比类”作为中医药学广泛运用的推理方法,在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药学教学中,合理评价和恰当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以及开拓中医临证思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取象比类;思维方法;中药教学

中药学作为基础和临床各科教学奠定理论依据的专业基础学科,其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学科,教学内容比较庞杂,主要表现为总论部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而各论部分的药物种类繁多,性能、功用各自有别,又相互交叉。因此,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往往会感到本门课程知识零散、逻辑性较差,内容难以把握,记忆起来会相当困难,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教学效果欠佳。笔者在中药学理论教学中发现,恰当应用“取象比类”这一思维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以及开拓中医临证思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取象比类”是中医药学重要的思维方法

“取象比类”是中医药学借鉴和集成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的一种传统的独特医学思维方式,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内经》对秦汉以前的医疗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融合古代哲学唯物辩证法及自然科学成就,构建了中医药学的意象思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断地对这种思维方式加以发展和弘扬,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各分支学科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体现得尤为突出。

二、“取象比类”思维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有助于理解中药学理论中药的性能功效是中药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然而它们纷纭复杂,似是而非,特别是对于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若不加以比较,学生往往难以区别[1]。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初就应注意“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导入,适时引导学生灵活地进行学习。具体的方法如下:①观物取象:通过观察和认识事物,来获得感性认识,并建立相关的意象和功能模型;②援物类比:在前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不同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关性和相似性,进一步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③据象类推:概括事物和现象的基本特征,进行衍变,从而进一步扩大解释对象的范畴;④据象比附:根据食物和想象的本质,建立彼此间的某种有机联系,用来解释新的事物和现象。中药学“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应用核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围绕中药学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并适当延续教学时间和空间,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内在求知欲,调动主动求知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智慧潜力,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立足中医药文化背景“取象比类”,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学科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内经》还有:“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竹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也……”足可见在《内经》中已经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法象药理学基础[2]。中药法象药理初起于宋代,盛于金元。主要是通过药物的“象”与外界的事物和现象发生联系和沟通,从而来探讨药物的药性和作用疗效。众金元医家在宋代医家研究的基础上以药物的形、色、气、味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3],经后世医家进一步的总结和发扬,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张元素的《医学启源》中将药物根据“风升长”“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降”进行划分的提法。同时李时珍也提出了“顺时气而养天和”。在中药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立足中医药文化背景,运用“取象”思维,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药学的思维特点及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对中药学习的兴趣。

(三)“取象”思维联系临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取象”思维是古今中医临证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之一。正如宋·张杲《医说》云:“古今论病,多取象比类。”在中药教学中适当将“取象”思维与古今临证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的激情,坚定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信念。例如:在临证中可根据药物的形态、生长特征、颜色等来推断和解释药物的功效。药根入药,其性多升,如升麻其味辛甘,具上升的气味,故有升发上行的功效;果实种子类为药,其性多降,如杏仁其味又苦,可降肺气;花类入药,其质地兼轻,多升散上行,如菊花味辛,具升散的特点,可散头目之风邪;梗(茎)类入药,其性多和,如紫苏梗可理气调中;枝类入药,因其在干旁,常具宣发功效,可通达四肢,如桑枝可用于治疗四肢风湿痹痛;以皮入药者,可达皮肤,如大腹皮可治疗皮水水肿;以藤入药者,其似人身之经络,可用于通络,如大血藤可活血祛风止痛。亦有依据药物的形态推测药物相应的功效,因连翘心似心,可用来清心;橘核、荔枝核、吴茱萸其形似男性睾丸,取“以核治核”,可用来治疗疝气;人参其形像人,可用于补益人身五脏六腑形体百骸。石膏色白,可入肺经,用来清肺热等[4]。

(四)多媒体“取象”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赋予“取象”教学新的形式和内容,多媒体的应用就是其在思想和模式上的改革和创新手段之一。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内容和形式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处于被灌输状态。而在多媒体教学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机会,而不是由教师安排好并让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更有效的知识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丰富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地在课堂上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5]。在实际教学中,将每味药的原植物、动物、矿物以及入药的饮片图片制作成课件,可使学生对每味药有立体的认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中药性味归经、功用主治为临床中药学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所以课件要力求精练,将每味药的功用主治以清晰色彩的字体分条列出,使学生一目了然[6]。

三、“取象比类”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对中药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用法象药理相关知识来解释药物的性能特点和功效,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诸花皆升,独旋覆花降,诸子皆降,苍耳子却升”,然而,菊花亦可平肝潜阳。若是大家在认识法象药理的时候思维太固定化,甚至是死搬硬套,过分强调药物的个性特征,忽略了药物之间的共性,则会无益于中药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故而,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使中药法象药理日趋缜密。

参考文献

[1]袁颖,何世民,金素安,郭忻.导入与引发相结合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医教育,2011,30(5):43.

[2]刑玉瑞.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0-203.

[3]于虹.论中药的法象药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648-649.

[4]纪宝玉,裴莉昕,董诚明.直观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2,28(2):36-38.

[5]王海明,武有桢,卢厚全.关于医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应用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6):443-445.

[6]于涛,张磊,付雪松.《中药学》教学方法的浅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73-74.

作者:李莉 杜俊芳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瑶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