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学研究

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学研究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4年7月,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确诊的神经症患者85例,其中男31例、女54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4.2±5.1)岁。症状表现:心悸57例,占95%;死亡2例,占5%。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18.3±2.5)s,治疗后(4.2±3.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病因科学有效的治疗,可提高孕产妇救治成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缩短凝血酶源时间。综上,临床治疗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时,需依据发病原因和机体的具体条件,对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选择,并对患者体内促凝物质向血液循环进入阻断,使致病因素消除,并对适量凝血因子及时补充,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进而最大程度的保障预后。表现为心脏搏动感增强,患者普遍反映静止状态、夜间可清晰的听到心脏搏动,心率偏快31例、偏慢7例,8例伴有心律不齐等病理表现;胸闷32例,以呼吸不畅为主要表现,多为阵发,发作无规律;胸痛25例,阵发,心前区21例,或痛无定处,其中针刺样痛3例、牵扯样痛22例;其它,手足发凉8例、头晕7例、失眠16例、四肢震颤14等。病程1个月~5年。经详细检查排除可解释症状的躯体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1.2方法

以对症治疗为主,其中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4例,3次/d,舌下含服,联合谷维素,10mg/次,3次/d。有严重失眠(睡眠时间不足5h每日,或觉醒次数≥5次),17例患者给予佳乐定,睡前口服,安神。对于15例,胸痛、心悸症状较严重者,给予血府逐瘀片治疗,1.35g/次、3次/d,8例美托洛尔治疗,2次/d,每次12.5mg。对于久治不愈者,推荐中药方剂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论述神经症发病机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减轻患者顾虑。指导患者延长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酒,积极调节心理状态,学会自我开解、疏导,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疗效判定

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1)显效:胸痛、心悸等循环系统神经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恢复正常;(2)有效:胸痛、心悸等循环系统神经症状有所好转;(3)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变化

手足发凉改善率低于心悸、胸闷、胸痛、失眠、四肢震颤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显效7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显效者病程(16.6±1.6)个月、有效+无效者病程(17.7±5.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症是一组功能性疾病,心血管内科常有收治,患者以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表现,本组85例患者亦是如此,常见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表现,部分患者还伴随失眠、头晕等症状,部分学者将此类患者归于心血管神经症。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价格以及神经症易反复发作等因素,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干预是首选。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可推荐至精神科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对于病情较重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本次所有药物主要包括心肌保护类药物、镇定类药物、降压药物等,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避免患者陷入久治不愈-信心下降-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怪圈。此外,药物治疗不建议运用强效药物,同时持续用药时间不易过长。目前尚无关于心脏性神经性心理治疗路径,且考虑到心血管医师心理治疗专业性不足,更愿意采用药物治疗,可能给患者长远预后带来负面影响,应就神经症建立关于精神科与心血管内科诊疗路径,以规范治疗行为,避免盲目用药。可见,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神经症以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表现,治疗应以心理辅导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作者:杜士龙 单位: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