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员毕业总结范例

文员毕业总结

文员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设计;能力目标

1“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及设计思路

1.1“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依据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该理论通过四个阶段来开发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课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四个阶段。①由最初的工作岗位调查,过渡到分析目标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门类,到最后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将工作过程分析延伸至教学过程分析,是一整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

1.2“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计思路

根据该理论,课程开发首要任务是调研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与行业专家分析岗位工作能力,根据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能力领域,根据职业定律将能力领域转换为课程,以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单元。考虑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商务与英语的结合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商务知识和英语听说技能,笔者选取了“商务英语视听说”作为课程载体,将分解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并据此设计“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安排。

2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分析

2.1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分析

笔者对天津商务职业学院2010-2018届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及岗位工作任务进行了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将近30%的毕业生流向了天津外向型企业,从事商务助理及商务文员的工作。天津地区的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在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玩具、日用品和加工行业,企业中一般都配备一定数量的商务助理及商务文员。这两个岗位的志愿负责处理对外销售和组织安排公司日常事务的所有环节。与此同时,笔者还走访了天津地区的数家进出口公司和外资企业。在谈到对毕业生需求情况和具体需要的岗位时,多数企业表示:我院毕业生大都在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外向型企业谋职,从事的岗位分别集中在商务助理及商务文员、进出口业务制单等岗位。

2.2商务助理及商务文员的岗位职责

经过与企业专家的讨论与研究,对在外向型企业从事商务助理及商务文员的岗位职责界定如下:商务文员的岗位职责:负责接听国外客户电话、留言,收发电邮,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按规定收取文件,进行归档处理;负责随从商务经理进行商务调查研究;随商务经理出席与外商接洽的会议、谈判等各种事宜;为商务经理安排商务出访,并随从出访等工作。商务助理的岗位职责:承办各项商务工作,代表公司与国外客户联络;维护与外商的良好关系以及建立持久联系;不断拓宽现有客户的产品渠道,丰富业务内容;负责协助部门经理与外商进行合同谈判;负责处理合同签定后的后续跟踪事宜等工作。

3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基于商务文员及商务助理就业岗位群分析,笔者同行业和企业专家探讨了上述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总体上,员工需要具备电话沟通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外事接待能力、基本商务知识和商务英语谈判能力等。将这些岗位基本技能,结合“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性质,归纳提炼出两个岗位的五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是:(1)能使用英语从事联络和接待公司客户的工作;(2)能使用英语从事组织和协调部门经理日程的工作;(3)能使用英语从事公务出差的工作;(4)能使用英语从事产品推介及竞争对手分析的工作;(5)能使用英语协助部门经理与外商洽谈业务的工作。上述五个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再进行分解,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细化为2-4个能力目标,商务文员及商务助理典型工作任务及具体任务(见表1)。

4“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整体设计

4.1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基于五个能力目标和细化子目标,共涉及实训项目14个(见表2)。逐个教学项目对应一个实训单元,依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和课堂教学过程,学时分别设置在2-4个学时,总共34学时。本课程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以构建主义搭建教学平台。实训单元中均设置一个项目、案例或者任务,每个项目都以学生的动手实操为主,加入大量的实际案例,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在课程中全面贯彻项目教学法奠定了基础。

4.2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文员毕业总结范文2

(一)本人性格开朗,为人细心,做事一丝不苟,能吃苦耐劳,工作脚踏实地,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又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思维活跃。能熟练运用WindowsOfficeWord、Excel、XXX等应用软件,能根据XXX的需求,完成面XXXX工作,具备良好的XXXX意识,极强的沟通能力与谈判能力;在XXXX中提出专业的意见和产品及供应商资讯,提出可行性方案建议,跟进解决XXXX问题;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有责任心、人品好、思想端正;具备一定的文件管理能力。

(二)工作认真负责,不推卸责任;能承受工作中的压力;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具有团队精神,能与同事,其它部门积极配合,公司利益至上;服从性好,能与上司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上司的安排;为人诚实,正直;且好学上进,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相信您的选择会让您我更加成功;

(三)本人热爱学习,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责任心强,有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有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创新、解决客户需求、维护公司利益为宗旨。来接受挑战和更大的发展平台。

(四)诚实、稳重、勤奋、积极上进,拥有丰富的大中型企业管理经验,有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自信是我的魅力。我有着良好的形象和气质,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五)本人性格活泼开朗,与人相处和睦融洽,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校期间担任班长一职,多次策划实施几次大型活动,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多次社会实践中,注意向社会吸取丰富的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

第二篇:工作自我评价范文

自我评价: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用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企业同步发展。

本人是设计专业毕业生,熟练手绘,熟练cad,3dmax,vray,photoshop等设计软件,熟练办公软件。懂画施工图,懂一定的对装饰材料和施工方法。本人乐观开朗,积极好学,健谈,有自信,具有设计的创新思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并且能够很快融于集体。我虽刚刚毕业,但我年轻,有朝气,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尽管我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但我会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能吃苦耐劳,为人诚恳老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通过两年的社会生活,我成长了很多。,我对自己这两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思想方面,我追求上进,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过程中,感觉到了办公室文员这一职位在企业运转过程起着衔接与协调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办公室文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要有甘当无名英雄的气概。办事要公道,忠于职守并在工作中努力掌握各项技能。

三年的军校生活,使我懂得了纪律得重要性,锻炼了我的意志;乐观向上,大方开朗,热情务实;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良好,待人诚恳;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遇事沉着冷静,理智稳重,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团队精神、爱好阅读,上网,打羽毛球,旅游。

本人热爱生活,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向上,乐于助人,乐于进取,积极勤奋,有团队精神,拥有充实的专业知识,也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工作态度认真,乐于与人交往,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热爱绘画,热爱设计,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班级和校园的绘画展览,手绘能力强,熟练cad,3dmax,photoshop,coreldraw等设计软件.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绘画过许多大型室内空间效果图,本人的博客里有自己设计的3d效果图.希望能成为各大企业一份子,今后务必尽自己能力为贵企业出一份力。

第三篇:工作自我评价范文

时光匆匆,不觉间2015年已悄然向我们挥手作别。回首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感悟良多。平时忙忙碌碌,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坐下来好好总结自己做过的工作,一年到头,静下心来总结一年工作中的得失、查找自己的不足,为来年的工作做好安排和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就这一年的工作本人做个如下小结:

一、加强学习,注重实践

在日常工作中我认真听取师傅的经验,做好记录,并在工作中亲手实践,这样不断的学经验、亲实践中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例如在修理气柜入口阀的过程中虽然很累,但经过亲手操作,用眼观察,从领导那学习到单作用气缸的拆卸方法以及气缸、活塞的结构,作用方式。经过这次气柜入口阀的检修我对单作用执行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总结经验,提高效率

日常工作中有很多重复的问题出现,如果我们做好日常总结,解决问题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例如经过这两年来的经验我们总结到装置区仪表冬季需要保温的具体情况,今年一入冬仪表工作人员就针对需要伴热保温的仪表就采取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仪表运行非常正常。2016年我将继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顺利圆满完成工作。

三、团结一致,做好协调

2015年同事们之间的关系日渐亲密,班上一起协调工作完成任务,下班后一块娱乐,不觉间增强我们此之间的交集与友谊。2015年我将更加努力做好自己,让我和同事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四、查找不足,精益求精

2015年工作完成的同时我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第一:对有些问题似是而非,了解程度不深。例如对西门子定位器以及aw系列执行器熟悉度不够不能很好查找出问题。解决办法:事后总结资料,做好记录把每一步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下来,反复查看。

文员毕业总结范文3

随着市场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于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此培养方向上,本文结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特色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课程设置

1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现状

中国加入WTO后,全面开放的金融、咨询服务和建筑业市场条件给工程造价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中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无论从执业资格数量上还是从能力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内建筑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下面两组统计量可以清楚地说明我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现状。统计一是天津某职业技术学院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流向所做的调查。调查显示该院2009届和2010届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对口专业岗位为:建筑工程造价员,公路、铁路工程造价员,市政、装修及园林造价员,安装工程造价员。也有部分学生从事土工材料试验工、工程测量工、施工单位文员、工程监理员等建设领域相关岗位。两年间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别为75.6%和77.9%。统计二是对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基本自制的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约有80万至100万人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其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基本上都是由土木工程、工民建、财经、管理类专业转化过来的,其中拥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只有86918人。由以上两组统计可知,我国人才现状不能满足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由此,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此。

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按照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需求结构进行分析。塔顶第一层为专家型人才,主要从事行业规范的研究、造价理论研究或者国际工程结算等工作。第二层为综合型人才,该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的是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造价鉴定和投资顾问的工作。第三层为工程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工程审计、成本控制等工作。底层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标书编制、工程结算等工作。对高职高专的工程造价专业,重点的培养方向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由上面两组统计案例也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工程类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但随着与国际接轨,就显出对工程经济、法律法规以及控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足,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紧随环境变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办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大力培养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缓解社会和市场的急需。

3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综合型的应用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因此在培养内容选择上,要着眼于市场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突出实用性。具体来说,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方面,即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社会能力包括:具有符合企业要求的执行力、对复杂事物进行清晰描述的概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除对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外,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课程的选择上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建筑工程技术方面:专业外语、房屋构造与识图、工程力学、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工程测量等。

(2)经济方面:工程经济学、工程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国际金融、房地产经济学等。

(3)管理方面: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工程统计原理、工程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等。(4)法律法规方面:经济法、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合同的谈判、签约、履约的知识,还包括国际招投标法等。(5)工程造价专业方面:工程造价的计量规则、工程造价的计价原理、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和项目经济评价、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招投标与投标报价、合同索赔等。

4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需注意的几点

(1)不仅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社会能力的培养。相对于专业能力,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其他素质容易被忽略,例如语言素质,随着市场的扩大,使得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日益频繁,良好的语言素质是对综合型人才基本能力的要求之一,故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德智体美劳应全面发展。

(2)课程的具体实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能单单是各专业课程的简单堆积,更要深入探索课程之间的联系,将其耦合为具有工程造价专业特色的完整体系。

(3)与课程设置息息相关的是课程的教授方式,在高职高专授课时间较短(三年学制)而所学科目较多,科目跨度较大的条件下,探索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更多相关应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边教、边学、边做”等方法是高职教学中较先进的方法,其中“边教、边学、边做”的方法强调以“做

”为中心,教、学、做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4)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个人的创新意识、工程能力的强弱在工程实践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注重创新精神人才的培养方面,强调在人才培养定位中、在教学计划中、在教学实践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均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5总结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为依据,着眼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本文对体系构建的思考包括了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具体实施,其中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科学、高效的授课方式是以后努力的重点。

作者:王飞龙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秀云,张淑霞.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现状研究[J].职业教育,2011(4).

[2]袁芳,李启明.高等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一体化目标下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07(2).

[3]卓菁.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文员毕业总结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日显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促使我国的法学教育蓬勃发展。而随着高校扩招,在利益的驱动下各高等院校的本科法学教育纷纷上马,培养出了数量空前的法学高等人才,其直接后果就是大量法学专业毕业生难以就业,就业率多年处于末尾状态。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法学专业的审批不够严谨,一些不具备师资条件的高校盲目开设法学专业,造成法学毕业生量多质低;另一方面,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脱离实际,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有必要试索一条法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有600余所本科高等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但大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围绕十几门主干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仍在进行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低,职业素质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脱离岗位实际。与法律相关工作岗位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目前的法学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在宪法、法理学、刑法、民法等法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再辅之以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选修课程来构筑课程体系,没有从岗位实际出发,致使人才培养目标脱离岗位实际。   (2)人才培养方法脱离法律实践。为适应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法律职业,应当在教学环节上安排充足的课时,保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留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学生对法律程序有完整的实践过程;更应在教学设计上有充分的论证来保障学生实际掌握工作技能。应当充分认识到,本科法学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研究能力,而应重视职业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动口有余而动手不足,考试成绩有余而办事能力不足”[1]现象的发生。   (3)人才培养过程忽视学生创新。有学者指出,在法律实践中,法律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发现和认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归纳、概括案件争执焦点的能力;收集、分析、判断和采信证据的能力;正确确定案件性质和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力;组织和驾驭庭审活动的能力;担任案件辩护和的能力;提供法律咨询的能力;正确阐释法理和适用法律的能力;严谨的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语言表达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等[2]。上述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某一门课程、某几次讲座来形成的,它们形成于对法学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而目前在同质化的法学教学过程中,大班授课,“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普遍存在。[3]   填鸭式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思维不活跃、难以产生课堂互动等都进一步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项目式教学设计及其突破   要想解决上述法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一条较好的新路径。项目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对某一工作任务(项目)整个工作流程的各环节(工序)均能熟知并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本科层次的法学专业偏重于职业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法律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十分明显,专业能力学习过程恰恰符合项目式教学人才培养方式。   1.项目式教学的目标   项目式课程体系并非完全脱离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通常在本科人才培养中,采用2+2的教学设计,第一、二学年设置该专业业务素质培养的基础性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第三、四学年应根据就业岗位所需技能,对应项目流程设计连续授课的项目课程。在第三、四学年通过项目课程体系达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达到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这是项目教学的重点。   2.项目式课程体系的设计步骤   项目式课程体系设计应遵循以岗位分析岗位技能、以岗位技能分析学习要求、以学习要求设计项目课程的基本步骤。   (1)用人单位项目调研———项目列表的确定。这是项目式课程体系设计的第一步。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掌握用人单位各岗位状况,分析总结各工作项目,制定项目表。(见图1)图1中每一项目均为一项工作任务。该工作任务是指在职业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在此特指为完成业务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的集合,该工作过程的集合应包含多个环节,具有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整体性。在这一步骤中,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列出所有岗位工作流程,组成项目表。   (2)项目内容分析与转化———项目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掌握项目表的基础上,对项目工作任务的流程进行分析,明确该项目中各道工序,项目各工序的工作任务内容的集合即为该项目的内容。项目流程中各工序的能力要求即为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使其所应具备的能力,针对该工序的教学应以使学生获得完成该工序的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为标准。将对各工序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形成对于该项目整体的教学内容,将项目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在这一步骤中,通过对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将岗位能力要求转化为应掌握的学习技能,进而明确教学内容。   (3)教学项目的形成———确定项目课程。这一步骤是在上一步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组合。这一组合以能够顺利实施各相关项目为原则,将为达到某一教学(工作)目的的多环节有序关联的教学内容的集合作为一项教学项目,该教学项目应与实际工作项目相对应,教学目的应以学生掌握能够完成实际工作项目的能力为目的。根据实际状况,每一教学项目可以设置为一门课程,也可以再分解为若干子教学项目,设置为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以包括若干学习单元(教学环节),学习单元的设置应以实际工作任务(项目)所包含的工序来划分。各学习单元应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p#分页标题#e#   (4)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将各个项目课程结合起来,建立项目课程体系。将项目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组成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项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一般应包含所有核心课程,而专业项目课程即为以满足项目需要为目标,由各项目课程组成的包含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与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的最大不同在于项目课程部分的建立,这一课程部分的建立完全是基于职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抛开了传统的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项目式教学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突破在法学人才培养中,通过建立项目课程、采用项目教学将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难于解决的诸多问题。一是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问题。2+2的教学设计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同时,改变了传统法学授课中从概念入手的做法,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增强了职业能力,以便更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二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研讨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之间通过小组研讨,亲自参与项目,并努力提高项目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充分激发了其潜能,而教师在教学中仅起到引导和项目质量控制的作用。三是可充分培养学生独立与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在项目式教学中,每一名学生基于所选择的“岗位”不同,在项目中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本身又是一个流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准确、有效地完成整个项目。四是有利于有效地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项目式教学可以对不同项目、不同环节设置较为细致的、明确的评分标准,项目整体完成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监控。以司法机关司法鉴定委托这一流程为例,作为司法机关的送检人应完成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交检材和样本材料、介绍案情等基本工作,将这一流程作为一个项目教学内容,可以对上述环节进行分数量化,给出评价标准,如“鉴定委托书”的填写即可以根据委托书应正确表达的信息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和分数,而后将学生填写的规范程度与评价标准对照,即可看出教学效果如何。五是突破了传统教学进度的安排和授课形式。项目式课程授课灵活,它可以根据流程的复杂与否、长短与否、包含程序和实体知识多少、问题解决难易,连续安排授课时间,可以以一个基本的教学项目环节作为一个最短授课时间单元。学生亦可在完成不同的或者相近的法律案件中,进行角色承担和角色互换,突破传统的授课形式。   三、项目式教学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1.项目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以法学专业就业导向为出发点,以遵循项目式课程体系设计的步骤来确定。   目前,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有以下几项选择:1)法官、检察官、警官、其他行政机关公务员及其辅助岗位书记员、公证员助理、政府机关文员等;2)基层法律工作者,如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等;3)律师及其辅助岗位律师助理、律师事务所文员等;4)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法务秘书;5)公司法律事务部门人员及企业法律顾问等。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重点调研上述单位岗位要求,然后整理项目表。以检察官岗位为例,其项目表内容主要是检察官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代表国家进行公诉活动、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这三个方面。对于这三个方面检察官在日常工作中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是项目表中各项目的核心内容。基于项目表内容,可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如检察官出庭公诉、提起抗诉、贪污案件侦查等等均可作为互为相对独立的项目教学内容。将相关联的教学项目结合形成项目课,进而形成项目课程体系。   项目课程由于不同于传统法学课程,其教材可以通过两种途径配备,一是通过教师自编教材,这一途径可有针对性地解决项目课程的教材问题,并且完全符合既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与教学项目完全匹配;二是现有已出版教材的组合配备,可以解决部分项目课程的教学需要,但是由于其不具有针对性,与教学过程的匹配度不好,并且学生的教材费用支出较大。因此,在现有教材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可优先选取现有教材组合配备,其余的教材可组织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集中编写。   应灵活把握项目课程师资的配备,与传统法学授课的一课一师形式不同,可分环节配备多名教师分别对相应的教学项目指导、掌控,也可外请行业部门专家或实务工作人员适时来校进行指导。   2.项目实施———以检察官出庭公诉为例   由于法学知识体系十分庞杂,这里仅以一例来简要说明项目的实施。首先应当指出,检察官出庭公诉并不是一个与其他项目毫无联系的教学内容,它应当是在审查起诉作出提起公诉决定后的工作流程,其主要工作环节应当包括:查阅案卷准备公诉、撰写起诉书与公诉词、庭审阶段法庭调查出示证据与质证、法庭辩论等。   首先,教师在进行该项目教学时,应创设出工作情境,引入该教学项目。教师应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精心准备相应案件,积极引导学生履行检察官的工作职责,全心投入到该工作流程中。其次,教师应注重知识环节在项目中的展开。在引导学生进入项目后,应合理安排学生展开分工合作,引导学生解决各环节的项目任务。在检察官出庭公诉的教学项目中,以查阅案卷准备公诉环节为例,学生应掌握案情分析的基本技巧和相关知识,如定罪的标准、量刑的情节,本案中是否存在从重的情节,是否存在自首、立功、坦白等从宽情节,如何把握酌定的量刑情节,犯罪人的动机如何,手段方法是否残忍,一贯表现如何,是否有预谋等等,这些在检察官查阅案卷准备公诉时,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在项目任务开始时将知识环节有效地展开,将促进学生对工作任务有深入的思考,保障工作完成的质量。再次,要注重监控学生完成工作的过程。这一阶段,教师应对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给予及时的纠正,对学生思虑不周的地方要及时予以引导和提醒。如在撰写公诉词时,对焦点问题的提炼、在质证过程中的质证技巧等难点都需要教师及时予以掌控和指导。最后,项目完成后应归纳总结,并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引入下一项目环节。在检察官出庭公诉这一项目实施后,犯罪人能否被法律追究刑事责任,是否能受到公正的审判,这一判决结果与检察官的公诉活动的关系等均需要在项目实施后进行总结,而且,在项目总结的同时可以引起下一项目环节,如审判不公引起的检察机关的抗诉环节;判决生效所引起的执行环节等等。#p#分页标题#e#   3.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对项目实施并完成后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的一个考核过程。项目评价的核心是学生在完成项目后能否胜任该岗位的基本工作。仍以检察官出庭公诉为例,学生完成项目后是否会分析案卷内容,能否撰写起诉书、公诉词,能否在法庭上出示证据,能否质证、开展法庭辩论,是否掌握相应实体法律知识等等都应列为该项目的考核评价内容。项目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起诉书、公诉词、判决书、证据资料、笔录等等均可成为评价对象,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不同项目组之间均可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项目评价,将进一步促进项目的良好实施,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来讲,项目式教学仍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要想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实践。项目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和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逐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需求、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新路径。

文员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济新常态

根据教育部预计,2017年全国将有795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30万。而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43万,在毕业后的半年内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会达到434万。在毕业半年后还在继续寻找工作应届毕业生人数达51.59万,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5.46万,另有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16.51万,三者共计73.56万(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经济结构调整。高校和毕业生都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如何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家庭多方共同面对。作为高校方来说,所面临的外部就业环境短时间是难以改变的,那么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来破解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结构调整的要求,而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大类的代表具有研究的典型性。

一、本科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满足社会特别是的需要,才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经过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的调研,本文从三个个方面总结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

1.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对口岗位类别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适合的工作岗位主要有:市场营销类:销售人员、营销助理、市场调查员、客户服务人员等;人力资源管理类:人事助理、员工招聘专员、企业内部培训专员、绩效管理专员等;行政管理类:后勤主管/总务主管、行政助理/后勤助理、行政专员、行政文员等;物流管理类:物流调度员、国际货物员等;其它:财务管理、管理储备干部、管理咨询助理等。

2.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分析

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以实践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主。根据对企业招聘工商管理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来看,企业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求具备相关的理论水准、现代企业管理思维,更看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毕业生的现代企业管理技能、管理技术等实践能力是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首要考虑的素质,企业在招聘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一年内通常不会派遣其到管理岗位,而是先在基层各岗位实习,待其了解本企业或掌握相关经验后才到选调到管理岗位任职,说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新招聘员工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如果在校期间具备相应能力的话,进入管理层的时间就会缩短。

3.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特征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第职业素质要求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其思想、品德、气质、性格、能力、知识、风度等等。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下:优秀的人格品质素质。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必须有高度的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工作要勤奋。办事公道,不谋私利,坚持原则;职业能力素质。要想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用人能力等等。一个现代管理者,应能胜任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和日益加重的业务负担,因此,还必须具有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以及勇于承担风险的魄力。企业在招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时对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二、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与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的偏差

目前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是新生先学习英语、数学、思政、语文等公共课程,同时会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如管理学、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高年级学习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学三、四年级则进行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的深入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这样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个缺陷,它忽视了大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不足。经过了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基本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应对考试的能力,大学不应该仅仅是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平台,更应该是一个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的平台。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的话,目前国内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偏差。

2.工商管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应用型教学设计指导能力不足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对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从事实践教学的专任教师的作用,有些从事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师从事的工作任务只是所谓的“实验准备”,其被学院认定的课时工作量低,有的实践课教师被归为“非教学人员”,其工作不能计算工作量,这使许多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的教师,不愿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当中。在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一般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而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因为在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工商管理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其优点是高学历,专业知识尤其是理论基础扎实,但由于缺乏在企业、公司参与工商管理方面的实际工作,因此比较缺乏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相关经验,也不太了解实验室、实训室软硬件,甚至一些工商管理实践课程的详细操作规范对于理论课老师来说也显得陌生,对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疑问不能够很好的解答。正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强,整体实践教学水平不高,实践教学课程虽然已开设,但并不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根据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性才的需求,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工商管理教学方法,创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手段

依据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不同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具体来说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式实验教学、沙盘模拟教学、网络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断融合以及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补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开发映工商管理实际问题和情境的本土案例,建立本土化工商管理教育的案例库,大力发展管理案例教学,实现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形象的案例教学中理解工商管理管理的真谛和精髓。通过为学生创设虚拟的企业工商管理情境,使学生能够将工商管理知识融于工商管理活动情境之中,培养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养成的兴趣。建立包括案例讨论、在线实验、在线工商管理论坛等模块在内的虚拟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型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2.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深厚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也具有丰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制订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吸纳、聘请一批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工商管理教师队伍。推动工商管理专任教师到企业兼职和挂职锻炼,跟踪工商管理实践的前沿,促进工商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践的良性互动,通过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和丰富工商管理专任任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过硬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才能适应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毕业生的需求,这对工商管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教学必须根据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律,针对学生、针对企业、针对实践,从师资、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以及课堂教学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够得到社会和企业认可。本文中总结了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新特点,高校只有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创新,注重专业特色的凝练、明确专业定位,才能培养出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利,陆毅华,李养良,都学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轻工科技,2017,(02):160-161.

[2]苗大威.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商论,2016,(28):188-189.

[3]孙理军,王开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转型升级[J].当代经济,2015,(31):126-127.

[4]黄雷,叶勇,李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04):76-78.

文员毕业总结范文6

1.当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商务英语方面的人才接受学校教育之后进入社会,工作表现却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各个学校培养商务英语方面的人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和要求,所以学校在培养人才上需要找准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虽然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却没有指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所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常常感到学校所学知识没有实际用处,应用能力较差,无法在工作岗位上获得较好的表现。其次,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商务能力的培养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商务英语课程中,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两个部分需要融合在起来,并且在课程设置中达到合理的分配状态。但是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处理好英语和商务之间的关系。部分学校仅仅注重英语方面的教学,开设各种各样的英语课程,英语方面的课程占据较大比例,而商务课程只占据较小比例。除此之外,大多数学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上比较落后。多数学校在商务英语专业方面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把大部分教学时间都花在理论方面的讲授上,而且主要在课堂上开展,而忽视了实践方面的教学。学生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却没有通过实践来应用知识,所以学生缺乏应用能力,这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利的。许多老师都是重点讲授英语语法等基础方面的知识,而英语口语和听力等应用方面的技能却没有得到培养。而在考试和评价中,也没有重视对应用能力的考核,而只是重点考察学生的书面能力。这就会降低学生的商务英语英语能力,从而使其在商务实务中无法顺利沟通,也就无法完成工作。

2.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各个学校需要寻求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商务英语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首先,各个学校应该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符合市场要求和国际需要的全面型人才,既具有深厚的英语知识基础和英语英语技能,又具备熟练的商务知识和技能。学校为了使商务英语人才进入社会后获得较好的工作表现,学校应该基于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方面的能力和商务应用方面的能力,以及计算机能力、沟通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其次,各个学校需要针对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需要将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作为指导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应用能力和公务办理和操作能力,联系理论方面的教学和实践方面的教学,培养具有一项专长和多种能力的人才。对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分清主要学科和次要学科,重视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又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除此之外,各个学校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调查研究的能力。老师在开展商务英语方面的教学时,需要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给学生营造灵活多变的学习气氛。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情景、任务、讨论、辩论、合作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教学需要跟课外实践联系起来,老师需要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参与跟商务英语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及时的帮助,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老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在英语应用方面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听力学习口语学习,并且结合英语应用和商务应用培养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商务情景下更好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和要求也在改变。信息想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和要求的人才,就需要对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新兴的热门专业,各个学校都开设设立相关专业,努力培养更多的商务英语人才。但是如今大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各个学校应该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进行什么样的改革,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华丽 单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第二篇: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一、三本院校的性质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仅取决于其办学性质而且取决于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层次和类型。面对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三本院校只有科学地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品牌,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的高校主要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四类。近年来,鉴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国民教育系列中的地位,有学者建议在上述四种高校分类中增加“技能教学型”。我国的大部分三本院校属于教学型高校。考虑到三本院校的办学类型和生源质量,教育部曾指出“三本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因此,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经成为被众多三本认可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国内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我国在新世纪的本科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从专业教育价值取向向素质教育价值价值取向转变;从专门人才基本定位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基本定位转变,并保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多样性。”按照这一人才培养的总思路,国内学者提出了六种培养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英语+专业”、“专业+英语”、“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方向”、“非通用语种+英语”和“双学位”。目前,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有学者引进了国外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四种模式:(1)单学科(Spe-cialist)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纯英语专业。(2)双学科(Joint)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学习两个学科的课程,且这两个学科均属于人文学科这一大类。(3)种学科(Generic)人才培养模式,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学习属于人文大类的多个学科的课程。(4)复合学科(Nego-tiated)人才培养模式,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跨越人文大类学科的界限,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多个学科的课程,组成复合学科的课程。

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特点与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ESP是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缩写,俗称“专门用途英语”或“应用英语”,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等。作为ESP的一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和中国加入WTO近十年以来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上进一步加大、在质量上也有新的要求。在一项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对于是否有商务英语人才引进计划一条调查,60.9%的受调查企业选择了“有”,23.4%和15.6%的受调查企业选择了“暂未考虑”和“没有”,这说明目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该调查中,对于什么类型的毕业生更受欢迎的调查发现:61.6%的企业选择了“英语口语好”;53.8%的企业选择了“交际能力强”;42.6%的企业选择了“扎实的基本功,业务能力强”;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很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英语口语水平、交际能力和业务能力。另外一项商务英语专业人员的需求标准的调查中有关“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调查也基本上印证了这一人才质量标准。依据培养目标的差异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不同,国内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可分为以下五种:(1)商科或其他专业+少量商务英语课程。这种模式主要以商科、英语语言文学或其他专业为主,加上少量的商务英语课程。(2)商科或其他专业主修+商务英语辅修。(3)商务英语专业。商科专业课程全部用英语授课,类似于英语国家的商科专业。(4)商务英语主修+其他专业辅修。(5)双学位。商务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位课程都修,拿两个学位。根据一项对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目前大部分国内高校采用“商务英语主修+其他专业辅修”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范例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经过深入调研最终把本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和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外语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是我院“一技在身,人人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我院外语类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化,也是我院外语系不断深化和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方向。结合我院外语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本系的特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培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一系列的研讨,最终确定了商务英语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1)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采用“商务英语主修+其他专业辅修”的模式,即学生在主修商务英语专业的系列课程的同时辅修一些与商务活动相关的课程(辅修课程的教学主要由我院商学系完成)。(2)在“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上,依托我院先进的同声传译实验室重点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特别是口译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以及开办翻译公司达到培养学生较强的实战能力、交际能力和业务能力的目的,最终达到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以推广商务英语翻译考试(ETTBL)为契机,一方面逐步提高外语系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其他系部英语拔尖学生商务翻译特别是口译能力的提高以突出我院人才的“商务英语口译”特色。(4)课程设置上:在开设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应用性较强的CAT(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探索人文与技术相整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应用型高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子。(5)研制“校本教材”:我系所选部分教材属于国家重点规划教材,这类教材一般适用于“一本”和“二本”的学生,不适合本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针对这一问题,外语系编写了一套适合本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水平的“校本”教材—《商务英语翻译(口/笔译)教程》,目前该教材已出版并投入使用。(6)实习与就业:截止2010年外语系共与十余家企业、学校、旅游景点等签署协议,建立了11个“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为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效

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各项措施正在以实验室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稳步推进。从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各种大型比赛和考试中的表现来看,我们的应用型专业建设是初见成效的。在2011年上半年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认证考试中,我院有12人通过高级笔译考试,通过率为85.7%;62人通过中级笔译考试通过率为84.9%;16人通过中级口译考试,通过率为88.89%,此次我院所取得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我系08级和09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了90%。这些都是外语系商务英语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取得成效的有力例证,说明上述改革措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是正确和有效的。

六、结束语

文章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例主要就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与之紧密相关课程与教学系统改革等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转型发展”背景下我国三本院校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改革有所启示。高校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但同时它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统筹兼顾、结合实际、因校制宜、科学地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它不仅需要我们对人才培养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也要求我们以务实的态度结合不同的校情、不同的专业开展各种特色研究。

作者:宋新克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

第三篇: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一、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本功、广博的国际商务知识、宽阔的国际化视野与技能,很大程度上掌握经济、管理、文化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跨文化交流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中正确地使用英语从事商务洽谈、经贸、管理、国际金融、外事法务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鉴于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利用学院英语学科优势,依托广西师范学院国际贸易、经济学、管理学等强势学科资源,坚持“英语+商务+实践“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有丰富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二、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了实现上诉培养目标,把我院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又具有相关的商贸谈判和文化交流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外语系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改革模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以泛北部湾自贸区的市场需要为依托,调整课程设置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自贸区主要包括中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等7个国家。泛北部湾国家已连续12年成为广西的最大贸易伙伴。泛北部湾经济的腾飞发展,多边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急需大量的精通外语而又具备商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加强语言实践课的比重。如大一学年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二是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原有专业必修课基础上,增设文学翻译、经贸翻译、科技翻译(工程翻译)、高级翻译、中国散文英译、汉籍翻译等课程。三是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在高年级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商务谈判与合同写作、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等。“英语语言商务专业的学生在低年级同样学习英语语言技能课程,但是在高年级重点学习国际商务有关课程,如国际商务导论,经济学概论、跨文化商务交际、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这些也都不是语言课程,重点在国际商务。”因此,我院在大二、大三课程设置上,增设、精选国际商务相关课程,旨在提供学生的国际商务相关知识,同时又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得出,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择业和就业。

(二)优化教材选择

在教材选用上,大胆采用英文版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许多老师认为采用英文版的教材,无法将专业知识深入讲解,又加上独立院校的学生基础差,担心无法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英文版的教材更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语言熏染,另一方面在学生在探索中又掌握了商贸相关知识。

(三)创新性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实施案例教学法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及单证制作课程,笔者更注重商务运作能力的培养。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情况下,笔者将之前参与过的涉外项目谈判的合同及贸易实务案例,例如,采用某公司的合同文件电子版及信用证复印件作为案例教学,教会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商务活动中取得共赢和效益,使这门职业课程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针对英译汉课程,笔者将教材内容做了适度整合。将教学内容的比例调整为教材占50%,案例翻译占30%,点评学生翻译练习占20%。通过灌输点拨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翻译理论知识;把文学翻译、政论文体、法律文体、旅游文体及笔者参与过的涉外工程的翻译实例作为案例教学,通过点评翻译实例,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如何运用各种文体之中。

2、恰当运用“微课”教学

针对商务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教学目标、重难点、疑点内容)或是经典案例讲解,我院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有商科背景的外语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及时对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并将它们通过资源共享,供师生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就业渠道。

3、推进“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练习。而在“翻转课堂式“这种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先提前预习和完成知识的学习,从而使课堂变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知识讲解、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提升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我院有了“微课教学”推行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去使用更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老师的教授知识,这就充分调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如在教授国际商务谈判与合同写作、国际单证制作等课程中,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及配套材料提前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案例分析,学生带着对某个知识点的疑惑来到课堂,教师负责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教师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成立辅导学习小组,学生可以相互提问,相互检查,相互反馈,老师及时地给予指导。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

三、结语

本文从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结合泛北部湾商贸人才的需求,深入探讨了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交叉性的商务英语人才,对于创新性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今后,我院仍会努力探索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满足东盟跨国企业和参与涉外项目的国内企业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为泛北部湾经济区域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作者:刘芙蓉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第四篇:职校商务英语人才质量需求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是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赋予职业教育更多的历史重任。目前,中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高就业率与低满意率上。戴歆在其文章中对42家大中小型外企进行调研发现,91%的企业都有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但只有13.3%的企业对他们的评价是很满意。可见,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商务英语人才质量需求进行研究。

二、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质量需求分析

对人才质量的研究首先要清楚培养什么岗位的人才,在岗位定位清楚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需求分析。笔者对湛江某中职学校2011届和2012届的101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89份,整体问卷回收率为88.12%。在89名毕业生中有26人从事外贸业务员工作,占29.21%;有29人从事跟单员工作,占32.58%;有18人从事文员助理类工作,占20.22%;有5人从事客服工作,占5.62%;有11人升读大专,占12.36%。可见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有三种: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和文员。本文对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和文员这三个岗位进行人才质量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查阅多家知名的招聘门户网站(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输入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和文员三种岗位进行搜索,学历要求中技、中专或高中以下(含高中),选取外贸类企业共90家,每个岗位分别选取30个单位(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一)通过整理得出下列人才需求质量指标:

(一)跟单员需求质量指标

1.具备良好的销售职业道德素质。指标出现次数为10。

2.熟悉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熟悉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B2B等相关网站后台操作。指标出现次数为18。

3.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协调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指标出现次数为28。

4.具备一定的英文读、写、听能力。指标出现次数为22。

5.具有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相关教育背景。指标出现次数为16。

6.善于团队协作,反应敏捷,应变能力强,有耐心、亲和力强。指标出现次数为18。富于激情,积极主动,工作细致严谨,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指标出现次数为25。

7.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熟悉进出口业务跟单操作流程、货物运输安排。指标出现次数为25。

8.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指标出现次数为21。

(二)外贸业务员需求质量指标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形象佳。指标出现次数为18。

2.熟悉办公软件的使用,熟悉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网络平台。指标出现次数为20。

3.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或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毕业。指标出现次数为13。

4.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读、写能力以及协调沟通、商务谈判和人际交往能力。指标出现次数为23。

5.具备优秀的销售沟通技巧(含电话销售)。指标出现次数为17。

6.具备一定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接待外商。指标出现次数为22。

7.热爱销售工作,富于激情,积极主动,工作细致严谨,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指标出现次数为25。

8.具备一定的外销(参展)经验,熟悉外贸和订单管理流程。指标出现次数为21。

9.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身心健康,接受并适应出差或短期外派的工作调度。指标出现次数为15。

(三)文员需求质量指标

1.具备良好的销售职业道德和素质,形象佳,要求女性1.60米以上。指标出现次数为17。

2.具有商务英语、文秘相关专业教育背景。指标出现次数为16。

3.熟悉电脑应用,熟悉Excel、Word等办公软件的使用和网络营销。指标出现次数为24。

4.具备一定的公共关系、财务会计基本知识以及文书写作、档案管理方面的能力。指标出现次数为18。

5.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指标出现次数为19。

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读、写能力。指标出现次数为9。

7.服从管理,有较强的执行力。指标出现次数为21。

8.反应敏捷,应变能力强,有耐心,性格开朗外向,亲和力强,有高度的责任心。指标出现次数为25。

9.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指标出现次数为15。

二)通过对以上三种岗位人才需求指标及数据的总结归纳,得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需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素质

对于这三种岗位,所有企业都强调就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在职业道德方面,企业希望商务英语相关的从业人员要有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应该服从管理,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

(二)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职业劳动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称。由于三种工作岗位具有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工作对象各异和工作结果不确定性等特点,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提出了相关的要求。由于外贸业务员岗位具有较高的人员流动率,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时差经常存在,业务员加班时有发生,较为辛苦。同时,做业务的挫败感常在,一旦不能完成业务指标就会被迫离职,这是很多公司不成文的规定。心理素质是支撑人员持续发展成长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承受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

(三)知识素质

知识素质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行业经验性知识两个方面。理论知识是指从业人员应掌握专业和行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行业经验性知识指的是从业人员具备的行业经验,行业经验性知识的获取依靠实践活动。例如:从事跟单工作的人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外,还要对外贸行业有一定的了解,熟悉行业基本的运作方式、特点和规律。相对于行业经验缺乏的从业者,掌握经验性知识的人员更易适应相关岗位,能够较好地开展行业工作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也降低了人员的培训成本。

(四)能力素质

在90个用人企业需求当中,有70个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谈判、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占总数的77.8%;有54个企业要求相关就业者需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写能力。在业务员岗位上注重英语口语,在文员和跟单员岗位上更注重听和写的能力,企业对中专生的英语技能掌握方面要求不会太高,以够用为度。在30个招聘外贸业务员的企业中,有22个企业要求就业者具备一定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接待外商,占73.3%;有64个用人单位要求从业者服从管理,有较强的执行力,占71.1%;有46个企业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外销(参展)经验,熟悉外贸和订单管理流程,占总数的51.1%。有62个用人企业要求从业者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并且要求从业者熟悉网络营销,熟悉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网络平台,体现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的趋势。

作者:陈翅恒 单位: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商贸科

第五篇: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一.相关概念:

1.商务英语:

1.1商务英语的概念:

商务英语是一种行业英语,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就业岗位定在中小型涉外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以及在商务背景下与语言服务有关的岗位,包括外贸销售、外贸跟单、涉外饭店管理、涉外商务咨询、涉外商务文秘和其它涉外商贸服务岗位。商务英语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英语也随之在全世界传播、应用。(2)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英语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语言.目前的商务英语分为EG-BP(普通商务英语)和ESBP(专门用途商务英语)

1.2商务英语的特点:

(1),情境性:商务英语注重交际,交际发生在商务活动中,因此语言的形式、词汇、内容与商务知识密切相关,它承载着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方面的信息。(2)区域性:商务交际常常会发生在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之间,因此用词的礼貌性以及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知识是必要的。(3)简洁性:商务英语的用词需明白易懂,正式规范,语言平实、准确,多使用国际通用的常用词汇。

1.3商务英语的教学阶段:

商务英语的教学阶段分为专有词汇教学、交际策略教学、商务知识教学。

1.4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在通识英语教学中,教师起到解释、引导、激励的作用,而商务英语教学要求教师除了这些外还要做到设计课程,提供、组织教学材料,因此教师成为教学的协作者、研究者、评价者,目前商英教师的不足在于缺乏商务活动的真实经验、体会。

1.5商务英语的教材:

教材分两种:一种着重教授商务活动中的英语知识,另一种着重讲授商务活动的过程、技巧。

1.6商务英语的学习者:

学习商务英语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其中一部分是从未从事过商务活动的学生,另一部分则是从事过商务活动的在职人员。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确立的概念,旨在帮助课程的设计者了解行业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包括学生完成学业后可以做什么?要完成学业需要做什么?学习者个体的渴望或愿望的满足,个体的缺乏、不懂或做不到的事都属于个体需求。因此需求分析就是要了解学习者希望学到的和需要学到的东西。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个体需求包括学生目前的需求和未来工作的需求,即学生希望从外语学习中获取什么。社会需求即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认为外语学习中必要的或最好应该的掌握的内容。需求分析有助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因此有效、合理的教学设计既要符合社会的需求也要满足学习者自身的需求。

二.社会需求

2.1国内需求: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享有直接的进出口自主权。目前我国的外贸企业有将近40万家,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1996年在国内五所大学所做的调查显示: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拥有较强的语言技能,但是却缺乏在其它不同的工作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而2005年市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为23300人,已有的英语专业学生为59800人,毫无疑问这样激烈的竞争使那些仅仅具备英语语言知识的学生不再具有优势,而那些具有跨学科技能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受欢迎。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面对的挑战来自于那些既拥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又有熟练的英语技能的人。因此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对学生综合的、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在此情况下,商务英语应运而生,成为跨国产品、资本交换、资本流动、跨国投资经营、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主要世界工作语。如果把企业比作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那么商务英语就是齿轮的润滑剂,体现双方的交际能力。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交往中的经济因素也不断增强,这要求外语教学也要在原有的语言、文学的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2.2国际需求:

应用型人才可以将想法变成现实,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实践既是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是能力的源泉。所以比起理论知识,时代的快速发展更需要掌握熟练职业技能和专门知识的人才。以下关于美国工人1950年-2000年职业技能水平变化调查可以充分说明时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比起传统的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可以连接英语和商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尽快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展现他们的工作优势和价值,让他们更有竞争力。

2.3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

根据在湖南450家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的调查发现,63.33%的用人单位表示需要或正打算引进商务英语人才。关于最急需的、必要的知识调查发现:在14种知识中(英语、教学、商务、经济学、企业管理学、金融投资学、会计学、外贸函电、法律、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商务礼仪、计算机、商务秘书),商务谈判和英语知识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1.67%,57.5%,教学知识,会计学,金融投资所占比例最低,分别为12.5%,18.33%,19.17%。这说明后三种知识被用人单位认为是不重要的。

2.4商务英语人才能力结构要求:

在听、说、读、写、译五中英语技能中,听、说分别以61%、81.2%居前两位而备受用人单位的重视。这说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口语交际。关于对英语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应该包括:(1)综合能力,即沟通、适应、团队协作、组织、自我调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2)专业技能,即中英文事务处理、实务操作、市场营销、广告推广、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教学能力。这其中,用人单位认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自我调节、适应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专业技能中的中英文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相比知识,用人单位更看重实践能力;相比专业技能,更看重综合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已经广泛得到社会和高校学生的认可,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备复合型技能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学生的时间、经历有限,因此课程设计要更科学、更合理。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宽、厚、活”三维模式为主,“宽”即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英语、商务以及人文知识。“厚”指拓宽专业口径,学生既可以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商务知识,又能在商务知识的学习中强化语言技能。“活”指岗位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或拓展课的数目,增强学生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商务英语是以“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为核心设计的应用型专业,是以实现意义学习为目的的课程。而意义学习将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已经成为英语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必需。

作者:宋煜华 杨潇 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区域经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构建

一、梅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梅州市不断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对外贸易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已与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培育了一批有实力、有规模、有较强竞争力的外贸经营主体,形成了一批以机电、陶瓷、工艺品、家具等本地特色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基地。2009年首届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开幕,梅州市更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绿色崛起”。

二、梅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现状

中国的入世给梅州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再加上梅州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无限商机。同时,有相当多的内资企业也走出国门。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旅游业及商务会展活动加大了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目前,在外经贸部门、涉外企业、涉外旅游、物流公司、金融等行业里既能熟练掌握英语技能,同时又具备某一商务领域知识的人才仍旧匮乏。形势的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才能进一步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构建和完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梅州市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构建和完善新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新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

地方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以“服务梅州的经济和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商务英语综合交际能力和宽泛的职业技能为根本,以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地方高校应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物流及商贸行业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经贸、商务知识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综合知识,了解各商务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熟练掌握商务领域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设置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地方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为前提,实现方向交叉,知识宽厚,突出素质,达到基础与应用、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如通过设置模块化课程,以商务英语语言交际课程为主线,设置外贸、物流和旅游管理等实务限选双模块课程,加大与经济学、工商管理类课程相结合的比重,体现该学科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不再局限于单纯地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或传授商务专业知识,而是从语言技能、商务知识、人文素质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能力。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商务英语全方位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基础,根据学生专业方向,侧重外贸行业职业能力、物流职业技能和旅游管理等技能;并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熟悉至少一个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达到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进行商务活动的目的。

3.更新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1)教学理念。

地方高校应树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把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从“以语言基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注重学生的行为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不同方向的宽泛和深入教学。在基础阶段的课程结束后,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选课范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高年级阶段则应侧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内容。

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实训课程的教材编写,以解决部分商务类教材内容空泛、材料陈旧、与岗位实际要求脱节的问题;并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引入实践教学,如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译资格证书、英语翻译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秘书(涉外秘书)等资格证书,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证书考核。另外,通过不定期举办与商务英语学习和考证培训等相关的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及时了解金融、法律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提升区域整体形象。

3)教学方式。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多方面提供与商务英语专业接轨的实训机会,实现将课堂内容与行业业务相结合。一方面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商务英语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引进相关操作软件,如外贸实务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模拟操作平台,实现仿真教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增建校外实习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实际操练的广阔平台。在低年级阶段由教师带队,安排教学见习内容,分批分期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海关等单位见习,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观摩、体验工作第一线,实现真实教学。在高年级实习阶段,学生可自行应聘实习单位,或由校方推荐实习单位,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商务活动实践等方面受到全面锻炼。见习或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实践报告,内化实践所学,进一步巩固实践成果。另外,可结合学生的就业倾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尝试“顶岗实习”模式和订单式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优化师资队伍。

针对地方高校商务英语师资短缺,师资质量不高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方面优化师资队伍:一是培养及引进“双师型”教师;二是邀请外贸、金融及营销、管理方面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三是实现企业人员与教师的双向交流:聘请企业人员做兼职教师,通过参与教材编写、实习指导等多种形式参与教学;利用寒暑假选派教师到涉外企事业单位交流学习,以便在授课中能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同时促进教师了解各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结语

文员毕业总结范文7

【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应对策略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是由上个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率先提出的,是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的系统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末,工业工程被正式引入中国,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工业工程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程度不断加深,影响力也不断加强。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最早可见于上世纪中期的重庆交通大学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系,之后,我国众多高校纷纷设立工业工程专业,目前全国已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多达160余所,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工业工程管理人才的同时,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状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充分了解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状况,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指导就业,笔者对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就业现状进行调查[1]。

1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状况

1.1设计调查问卷与选择调查样本

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选择H省多家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抽样调查方法,具体过程为:一是选择多所工业工程专业毕业一年内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做好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工作;二是针对H省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状况展开抽样调查,回收调查问卷,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三是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引入统计学方面的理论与工具,就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2]。在本次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选择了H省的九所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所得的各项数据均来自这些院校。

1.2问卷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随机抽样的办法,将调查问卷发放给目标人群,经填写后并回收。本次一共发放了26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为246份,有效率为94.6%,最终的调查结果为:1)对学生为什么选择工业工程这一专业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冲着“工业工程”这个名字而来的,约占到总数的61.66%,对工业工程学专业内涵及将来从事的岗位并不了解。而表示本身就非常喜欢并对工业工程这一专业有所了解的学生仅占到总数的7.77%。这一项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热爱此专业,而是顾名思义,觉得选报这个专业可能将来会好就业,但对将来的就业岗位和素质要求知之甚少[3]。2)在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过程中,实习经验与专业知识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Office办公软件,但对工业工程专业在工作中必须用到的CAD、MATALB、visio等掌握的并不熟练。因此,工业工程学生除了熟练学习基本计算机办公软件外,更要加强对CAD、MATALB系统作图软件的学习。3)针对工业工程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各项能力与意识展开了调查,具体包括成本与效率意识、全局意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等。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强,这一点与缺乏实践教育有很大关系;还有部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不佳,另外,其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很大出入。4)笔者对毕业生是否对本专业及所学课程满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3.25%的学生对本专业及所学课程非常满意,26.51%的毕业生表示满意,54.22%毕业生表示比较满意,还有6.02%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这能够体现出当前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还需要改进[4]。5)笔者针对现有的教育状况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教育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课程所涉及到的范围太宽泛,内容太多,导致学生学而不精;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未能够合理地安排学时,大四阶段找工作期间,还有很多重要课程;三是实践教学比较少,未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导致学生理论难以有效联系实际。6)很多毕业生都表示在课程中设置的基础工业工程、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学科对于就业有很大帮助,各种实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论应用能力。7)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有70%的学生表示找工作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很多学生都过分侧重于薪资待遇,对于后期的发展潜力及工作环境等并不关心。在本次调查中,毕业的就业方向为:有44.58%的毕业生从事与工业工程相关的工作,有28.92%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工业工程专业关联不大,有8.43%的毕业生从事办公文员等事务性工作,有6.02%毕业生从事金融财会等工作,有7.23%的毕业生从事销售工作,4.81%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物流管理及外贸相关工作。

2调查发现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一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考取证件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仅仅是看别人考什么证书,他也去考,没有深入分析自身的就业需要。二是对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而当前很多教师与学生都未意识到这一点,仍过分侧重于理论知识。三是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计算机技术。四是在对本专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持一般态度。五是在毕业生的工作中,专业课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毕业生在校期间未能够扎实地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六是学校针对该专业配置的实验室数量不足,实验室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七是就该专业学生就业难度方面的调查,学生们普遍表示就业非常困难。八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十分小,很多毕业生只有都进入了大型制造行业就业,才能发挥专业的优势。当前学生普遍对工业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拥有信心,这是由于我国工业工程专业出现的比较晚,社会各界对于该方面的人才需求比较大。但是当前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3应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关策略

通过上文有关内容我们可知,当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笔者提出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3.1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学生知识体系培养中,培养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高校应加快教育改革,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满足需求的人才。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在信息时代,企业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有必要将网络技术、算法导论、统计软件应用等内容融合到课程中,从而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为此,高校可以增设机械CAD、CAE、CMA等课程。高校还可以增加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经济类法律与国际经济学等课程。这样能够弥补学生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向企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除此之外,高校有必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增设创业管理这一课程,帮助与促进学生创业,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在学科划分方面。除了教育部要求的各项课程之外,高校应进一步细分专业课程,将所有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与专业方向课等。专业方向课主要由两方面课程组成,管理技术与工程经济。如此一来,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实际需求或兴趣出发,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深度,这也是高校践行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重要表现。三是在课程要求方面。我国高校在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时候有必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引入英文授课,如项目管理概论等。质量管理与设施规划等课程则有必要引入双语授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为查阅外文资料奠定基础。

3.2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

在时展的过程中,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走在知识前沿,才能够向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高校一方面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到国外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储备量;还可以积极引入国内外优秀的教师补充到现有教师队伍中,全面强化师资力量。这种方式能够使得教师与国际化的发展环境融合起来,随着更新专业知识,进而向学生传授最为先进的前沿知识。这些新的知识能够使得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不会与社会需求脱节,使得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3积极优化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一堂灌的授课方式在大学中司空见惯。这种授课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高校也亟待改变,却未有更好的方式加以替代。很多教师也努力改变教学方法,然后成效不佳。针对此,笔者认为高校应积极参考国内外的教育大环境,引入西方教育中的优秀部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单纯的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更多的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具体策略有:一是教师将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上,师生之间构建起融洽的关系,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为学生组织讲课,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也可以是教师设置学习问题,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及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二是教师可以引入辩论会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畅所欲言;三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后需要完成书面的研究报告、技术报告等,教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这些方式下,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还能够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3.4改变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

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基于此,高校应积极改变当前的教育培养模式:一是对优异生进行重点培养,由其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在大二时期,高校可以选拔部分能力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组织师资力量对其进行学习指导,并鼓励其参与到实验室的项目中,在实践中更深刻的领会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余时间,其能够带动与帮助其他学生学习,使得整体的教学成效得到改善。二是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机会。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对接,给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社会,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高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中优秀的工业工程师到学校授课或做专题报告。他们能够将企业的信息带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企业及未来的工作岗位有更深刻的了解。

4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环境非常复杂,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在本文中,笔者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展开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对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而当前很多教师与学生都未意识到这一点,仍过分侧重于理论知识,高校所所培养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此,高校应深入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改变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早一点接触社会,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工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小丽.基于QFD方法的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卢亚丽,王凯杰,张晓珂,魏照阳,王少坤.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教育和就业问题浅析——基于河南省9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文教资料,2016,(10):91-92.

[3]赵林,杨景祥.济南大学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情况调查分析[J].学园,2015,(30):20-22.

文员毕业总结范文8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内蒙古地区

0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也将“社会服务领先”作为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条件,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其政策导向性十分明确。从以上文件的界定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近几年享受到一系列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在进出口、利用外资及旅游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语言尤其是商务英语的媒介作用和平台支撑。没有商务英语的媒介支撑,自治区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便无从谈起。基于此,笔者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该地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期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校企双赢。

1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专业院校的调查可知,内蒙古地区多数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依然在走语言文学的老路,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学科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较模糊。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教学起步较晚,对商务英语学科的性质定位模糊且宽泛。有些院校将商务英语专业办成国际贸易或国际商务专业,有的办成涉外旅游或涉外酒店专业,还有些院校办成商务英语翻译或英语语言学专业,与普通的英语专业区别不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地区外贸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的既擅长英语又精通商务的专业技能人才,这就需要院校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根据目标岗位群的设定制定岗位培养目标。

1.2课程体系结构混乱,教学内容陈旧。学科定位的不明确直接导致课程体系结构混乱。纵观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教学,以学科为本位,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语言类课程、商务类课程、通识类课程比例严重失调,体现不出商务英语的专业特色,与英语教育、国际贸易等专业没有形成差异竞争。此外,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陈旧,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使用教材仍以培养语言基础技能为主,不符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1.3教学方式滞后,实践环节欠缺。目前,很多院校仍采用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还是考核评价均未能体现商务英语职业岗位特色,教学方式单一,远远落后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另外,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比例失调,实训环节严重不足或仅流于形式,传统的角色扮演和对话操练仍占主导地位,职业技能训练匮乏。

1.4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多为英语语言文学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师凤毛麟角。教师授课要么过多集中在语言的操练上,要么过多关注贸易流程的学习,没有将英语和商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此外,多数教师没有相关企业经历,对企业政策、企业需求、企业未来发展等不了解,导致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教学闭门造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

2以岗位群为依托的商务英语专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2.1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分析。岗位群是指相关岗位形成或一些相同或性质相类似的岗位集合。光远见[1]针对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我区商务英语专业院校及企业用人单位进行调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员工与英语专业专家共同研讨,形成了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我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有外贸公司、酒店及培训机构,涉及外经贸领域岗位群、文秘助理岗位群、涉外旅游与酒店岗位群及语言教学和翻译岗位群(详见表1),其中,最为常见的岗位为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和办公室文员。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外语类培训机构和区内外旅行社;个别毕业生从事商务翻译行业,但由于商务翻译门槛较高,高职院校毕业生需继续进行本科或研究生学习,因而从事该岗位的毕业生较少。

2.2基于岗位群的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五种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3]。基于此,课题组结合以上四大岗位群模块,将内蒙古地区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细分为综合素质能力、英语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详见表2)。综合素质能力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心理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英语基础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区别于其他商科最主要的标志,通过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商务英语的能力,实现涉外口头与书面交流。专业核心能力指的是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取决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如外贸业务员岗位既需要熟悉基本的外贸知识和流程,更要具备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公关能力和推销技能。职业通用能力指各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通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演讲技能等。

2.3基于岗位群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据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依据商务英语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要求,确定能力要求和知识点。以岗位群或岗位模块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支撑,即基于商务活动以商务英语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我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见表3)。

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3.1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专业教学要与区域内主导产业相对接,使学生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特色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内蒙古地区的外贸服务业、旅游业、能源产业等均需大量的商务英语人才,教学中若能将专业技能与产业知识相对接,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利用实习实训机会深入企业学习,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将大幅提高。

3.2以能力为本位,优化课程体系。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CBE理论改变了过去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课程开发方法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可以更为科学、有效地优化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要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将职业能力要求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除传统的国际贸易、商务单证等课程外,增设电商英语、商务情境英语、形体与礼仪训练等课程。同时,拓宽第二课堂,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4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构建是一个动态且开放的过程,也是不断循环、不断验证的过程。各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光远见.从岗位和岗位群的区别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理想化[J].成人教育,2006(9):63.

[2]吕细华.CBE视域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