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音乐文化研究

抗战音乐文化研究

摘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课题组认为以音乐历史寻觅为线索,运用音乐批评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方法,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对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性研究,可以理清贵州抗战音乐发生、发展的宏观脉络,感知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与音乐创作者、表演者锐意进取的抗战精神,进而彰显抗战音乐文化的时代特性与文化归属。

关键词:抗战;音乐;思考

本世纪以来,随着学术研究积累的增加和学界研究视域的拓宽,对于抗战音乐现象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多学科、交叉性的研究阶段。对音乐历史现象的研究除了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以外,还要综合运用艺术发生学、文艺创作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批评学等相关学术方法,还原历史现象到具体的文化系统当中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研究的意义

贵州作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国家的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名流一时汇聚,开创了贵州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谱写了贵州音乐艺术的华章。从艺术发生学的视角看,贵州抗战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语境下产生的一种艺术形态,是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与音乐创作者、表演者锐意进取的抗战精神融合碰撞的结晶。它们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反映人民的心声,是贵州民众抗战历史的缩影,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对贵州抗战音乐的发生、发展进行宏观把握。从文艺创作学的视角看,作为中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述手段,贵州抗战音乐是一个开放性的文艺题材,它为我们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充分运用音乐的社会功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从音乐文献学的视角看,抗战历史文献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文本载体,抗战音乐文献则是我国抗战时期革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的内容异常丰富且珍贵。通过对其研究能够了解抗战时期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等,也能为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对贵州抗战音乐的研究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抗战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抗战时期的音乐现象承载了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共同的一段历史发展轨迹,其所蕴含的抗战历史文化是包含台湾人民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明里的一支奇葩。深入挖掘贵州抗战音乐文化,对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与共识,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文化认同感与同根同祖的民族归属感,促进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抗战历史文化,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研究的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抗战时期的音乐文化现象逐渐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其具体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地方志书及资料汇编性质的论著。如《贵州省志•文学艺术志》、《抗日战争时期音乐资料汇集》、《贵州抗日救亡运动史》、《艺林花雨》等,这些论著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对贵州抗战音乐进行了宏观的梳理,成为研究贵州抗战音乐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论著本身的性质,使其并没有对贵州抗战音乐文化进行学理方面的深入探究。针对贵州抗战音乐的回忆性文章。如《抗战时期的大西南丛书》、《抗战时期贵州的文化事业》(丁芝珍:1995)、《回顾贵阳筑光音乐会》(尹克恂:1996)等。特别是《抗战时期的大西南丛书》(五卷)主要以当事人回忆的方式来真实记录抗战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回忆性的叙述方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作为个人亲历事实的叙述并没有对于抗战时期的音乐现象作出宏观上的价值判断。贵州抗战音乐的专题性研究。对贵州抗战音乐的专题研究先后有《贵州高原上的抗日救亡运动》(孔玲:1995)、《贵州近现代音乐活动概述》(贵州省音协音乐史志编写组(方木执笔):2003)、《中国大西南抗战音乐运动回眸》(陈文红,高其荣:2006)、《贵州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文艺大军》(董有刚:2005)等,这些论著先后以个体的行为对贵州抗战音乐的某一个环节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如何以音乐历史寻觅为线索,运用音乐批评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方法,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对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性研究,目前尚无突破性成果,这就为本选题开展全面的拓展性研究留下了足够的阐释空间。

三、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选题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调查分析与研究,着力还原贵州抗战音乐的产生、发展、演变及高潮的历史语境,从而对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现象进行全景性的学术研究。发掘抗战音乐浓郁的乡土气息与鲜明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重构其与国家政治、民众生活之间的交融脉络,探讨贵州抗战音乐现象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历史地位、传承发展以及贵州抗战音乐在国家独立、民族复兴、民众生活中所承担的社会时代功能。着重通过文献的梳理对贵州抗战音乐现象的产生、发展、演变及高潮做全景式的扫描;探讨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如何实现其特殊的文化功能的。然而抗战时期贵州的音乐是如何实现其与国家政治、民众生活之间的交融互动及自身传承发展的;如何对抗战音乐文化现象做“话语系统”内研究而非“话语系统”外的点评则成为项目难点。

四、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研究的核心观点

课题组认为贵州抗战音乐研究主要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与抗战有关的乐人、乐团、乐音、乐事、乐教、乐评、乐讯、乐论等方面的研究,一切与贵州抗战无关的音乐现象均存而不论,或少有涉及;贵州抗战音乐研究是一种全景式、多方位、多侧面、系统化的文化现象研究,而非单一的历史研究,只有把其放入多元的历史文化语境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本研究在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现象梳理的同时,更强调综合运用艺术发生学、文艺创作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批评学等相关学术方法,还原历史现象到具体的文化系统当中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本选题立足前沿对贵州抗战音乐进行研究的创新点之所在。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紧扣选题“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研究”,采用纵向梳理与横向展衍相结合,以点为首、点面结合的研究思路。纵向研究以厘清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横向展衍以拓展抗战音乐文化研究的厚度。点面结合既覆盖全面又突出重点,进而彰显抗战音乐文化的时代特性与文化归属。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与贵州抗战有关的乐人、乐团、乐音、乐事、乐教、乐评、乐讯、乐论等方面进行纵向梳理,理清历史基本脉络。运用艺术发生学、文艺创作学的方法,对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的产生进行学理性的阐述、进而对贵州抗战音乐的发生、发展、创新、传承做横向的专题研究。运用音乐社会学、音乐批评学等学科方法,对贵州抗战音乐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做出定位与判断。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实现研究视角的全景式、多方位、多侧面、系统化,从而使贵州抗战音乐文化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历史面貌。

五、结语

抗战时期,贵州无论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还是在音乐表演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此后贵州音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时光的橡皮擦正在将许多伟大的年轮抹去,在此对贵州抗战音乐文化进行学术扫描与提升,也就更显的弥足珍贵……

作者:苏世奇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