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小故事范例6篇

抗战小故事

抗战小故事范文1

上个世纪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华民族被迫中断了寻求自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另一种现代性的历史旋涡之中,那就是民族的自由、独立与解放。[①]这场战争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充满了悲情的历史记忆。正是这种集体的历史记忆,推动着中国文学对这场战争反复无尽地叙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文学至今没有停止过对这场战争的思考和书写。[②]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和背景的“抗日小说”是其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部分。

“抗日小说”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一个自我认同的基础。因此,“抗日小说”作为历史叙事和自我想象的方式,它为20世纪中国试图寻找、建构和获取的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和新的民族性。在“抗日小说”丰富的想象和多元的叙述中,也展现着不同的个人命运、家族记忆和民族国家想象。基于此,本文要讨论的正是1930年代以来直至1990年代“抗日小说”基本的发展脉络、存在样态、文学故事,及其所揭示的复杂的历史图景和丰富的内涵。

本文所谓“抗日小说”不仅指那些以抗日战争为主题、题材的小说,还包括以抗日战争为主要故事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小说。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更充分地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表现以及此类小说对战争、人和历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本文以年代顺序为线索,对“抗日小说”进行总体的概述和分析。

1930年代至1940年代:小说、战争与历史的共时性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涵盖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9年建国前夕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小说作品。在这个阶段,“抗日小说”的叙述和抗日战争是处于同一历史时空之中的。小说与战争之间存在着特有的共时性;小说叙述的指涉与战争和历史之间具有直接性。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突出的现实性和历史真实性。

大约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为界,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为主;后一阶段又可以“国统区”、“沦陷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主形成了“抗日小说”三个不同的写作空间。

一、东北“流亡作家”群的“抗日小说”

以萧军、萧红、舒群、李辉英、端木蕻良、罗烽、白朗等为代表的东北“流亡作家”群,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时期就已经开始创作,而且他们的创作也贯穿于整个抗战时期。他们主要以故土东北大地为题材领域,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现实生活。以民族解放、爱国主义为基本主题,以英雄主义为基本的精神格调,他们集体书写了一部充满悲怆的宏伟史诗。其时“抗日小说”主要的代表作品有李辉英《最后一课》、《万宝山》、《松花江上》、马加《登基前后》(后改名为《寒夜火种》)、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萧军《八月的乡村》、《羊》、《江上》、《第三代》、萧红《生死场》、《牛车上》、《呼兰河传》、罗烽《呼兰河边》、《归来》、端木蕻良《乡愁》、《大地的海》、《科尔沁旗草原》、《浑河的急流》、白朗《沦陷前后》、《生与死》、骆宾基《边陲线上》、《动战场的别动队》等。

《万宝山》是一部纪实性较强的“抗日小说”,也是1930年代表现东北抗日斗争的较早的作品。这部作品以日本侵略军制造长春万宝山为题材,初步涉及抗日爱国的时代主题。《没有祖国的孩子》讲述的是一个朝鲜儿童在中苏边境一个小学校里的经历和感受,体现出一种对家国的朦胧意识。《登基前后》则表现了东北人民在伪“满洲国”皇帝登基前后的灾难生活,在“寒夜”之中寻找着那些许“火种”的渴望。《浑河的急流》则直接表达了“刀劈小日本”的激越的民族情绪和抗争精神。这些“抗日小说”都直接切入东北的抗日斗争,展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状态下人民的困苦生活和精神渴求。

在东北“流亡作家”群的“抗日小说”中,最富代表性的是《八月的乡村》、《生死场》和《科尔沁旗草原》等。

《八月的乡村》具体描写了东北一支抗日游击队在战争与血火中艰难的成长历程。小说塑造了几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家国危亡时刻,拯救民族于水火的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在小说中,这支革命队伍是一个“大家庭”,之中有“扛活出身的农民”、“旧军队的士兵”、“像萧明那样文质彬彬的书生”,也有“来自异国的朝鲜姑娘安娜”。作为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在内容上也包含着一定的丰富性,有战争、爱情、日常生活,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但这些场景和关系被放置在一个民族国家成长的过程中来叙述,便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意义。抗战的现实为人们组织了一种对新的民族和国家的想象。个人、家庭与民族国家因此而建立了一种更深刻意义上的关联。

《生死场》则没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贯穿始终的人物,而是由种种不同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场景构成。小说描述了东北贫苦农村一种近乎原始的残酷的生存状态——生是动物性的生,死是动物性的死。“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③]作者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去描写这些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展现的是“生死场”人生和命运。

《生死场》还描写了这样一个正在“觉醒”和“成长”中的“中国人”:“赵三”“从前不晓得什么叫国家,从前也许忘掉了自己是哪国的国民”,而在家国破碎的时刻却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是个老亡国奴,我不会眼见你们把日本旗撕碎,等我埋在坟里……也要把中国旗插在坟顶,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④]在战争状态和异族统治之下,这种民族主体性和对民族的认同自然就形成了,自我的本质在与他者强权的对抗之中获得。

《科尔沁旗草原》则展现了一个有着“百年基业的大地主家庭丁家”从繁华到破灭的过程。小说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放置于民族危亡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寻求自身解放的“革命”中,将自身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的觉醒过程。

东北“流亡作家”群一方面表现了东北人民在异族铁蹄的践踏之下的痛苦生活,另一方面,他们也触及到家族、秩序、礼俗以及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战争状态下的变迁。在他们的“抗日小说”中,东北人民在命运和异族的控制之下,对民族主体性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对于家国、民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二、国统区及上海“孤岛”时期的“抗日小说”

对于东北“流亡作家”群来说,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伤痛自然他们最先感受到的,并进入他们“抗日小说”的历史书写中。对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来说,抗日题材小说的创作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则是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和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之后。

“对国内,我们必须喊出民族的危机,宣布暴日的罪状,造成全民族严肃的抗战情绪生活,以求持久的抵抗,争取最后胜利。对世界,我们必须揭露日本的野心与暴行,引起全人类的正义感,以共同制裁侵略者。……今日最伟大的行动,是协力抗日,重整山河。”[⑤]急迫的现实境况对现代文学有了新的要求,在全民族抗日战争这一巨大历史潮流的推动之下,“抗日小说”继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之后形成了又一次高潮。在“文协”“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口号的号召下,大批作家深入战地、农村,投身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洪流之中,创作出了大批“抗日小说”。

从1938年到1949年这一阶段,在国统区,除了东北“流亡作家”的继续创作之外,主要的“抗日小说”有吴组缃《山洪》、丘东平《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第七连》、萧乾《刘粹刚之死》、艾芜《两个伤兵》、《山野》、《石青嫂子》、陈瘦竹《春雷》、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差半车麦秸》、欧阳山《战果》、郁茹《遥远的爱》、沙汀《困兽记》、李广田《引力》、王西彦《古屋》、《神的失落》、巴金《寒夜》、老舍《四世同堂》、路翎《财主的儿女们》、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田涛《灾魂》、《流亡图》、《潮》、庐隐《火焰》、白薇《北宁路某战》、《敌同志》、齐同《新生代》、楼适夷《SOS》、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还乡记》等等。

国统区的“抗日小说”大多以抗日战争为主要背景,展示在这一民族与家国危难之中的个人命运、家庭悲欢、世态时事,展示了在战争年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在这些小说中,值得注意的主要有《四世同堂》、《寒夜》以及《财主的儿女们》等。

《四世同堂》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名作。小说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表现了抗战期间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苟安于现状的幻想破灭之后,逐渐觉醒最终意识到只有抗争才有出路的过程。这部小说除了浓厚的北平地方特色之外,还延续了新文学国民性批判的思想与主题。老舍把抗日战争看作是对民族性的一场严峻考验:经过这场战争,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会得以保留,而那些劣根性则将在战争的洪流中被清洗干净。老舍表达了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与文化病根的渴望,满怀着重造和更新民族性的信念。《四世同堂》从对抗日战争中个人和家族命运的展示和思索上升到对整个民族文化的反思。

《寒夜》讲述的是抗战后期重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悲剧故事,描述了知识分子小家庭在社会和国家磨难过程中的毁灭。《寒夜》没有直接批判所描写的人物,而是着力刻画相互冲突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关系,深入挖掘各自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小说里的主人公汪文宣与曾树生之间错综复杂的爱与恨,构成一个充满张力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心理世界。小说对现实的感喟和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揭示更深层地触及到对社会的批判、对伦理的审视、对幸福本质的探究等诸多层面。作者要反思的正是个人主义与人道、理想、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展示了在抗日战争期间社会动荡的环境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个人及家庭的命运悲欢,揭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深刻的裂变和悲剧的根源。

《财主的儿女们》则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后代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地主蒋捷三是整个大家庭的统治者;长子蒋蔚祖是一个罗亭式的人物,最终为他的旧世界的崩溃而疯狂,为他的乌托邦理想付出代价;蒋少祖则是一个叛逆的人物,是“五四”哺育成长起来的英雄;小儿子蒋纯祖则在战争的洪流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部小说通过对家族命运的描写展示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并从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和阐释,展示了在抗日战争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国知识分子不同的道路选择和命运归宿。

而在上海的“孤岛”时期,“抗日小说”在封闭的文学环境中也仍然存在,和国统区以及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的“抗日小说”得以呼应。“孤岛”的“抗日小说”主要有谷斯范的《新水浒》、《太湖游击队》和程造之的《地下》等作品。

三、延安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

与此同时,在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则产生了另一批“抗日小说”。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小说创作也是在抗日战争这一巨大的时代主题下开展起来的。“我们要求一切文化工作者认识自己在这抗战大时代中的使命,认识自己工作的复杂和繁重;我们要求全国文化界人士不拘成见,不分畛域,不论新旧,摒绝破坏分子的挑拨离间,在民族抗战的大旗下,进行大团结,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以求文化工作的迅速、活泼的发展,以服务于抗战。”[⑥]

和国统区以及沦陷区的“抗日小说”有所不同,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更注重“文化的心内容”和“旧的民族形式”,“文化的新内容和旧的民族形式结合起来,这是目前文化运动所最需要强调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新启蒙运动与过去启蒙运动不同的主要特点之一。”[⑦]

在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有影响的“抗日小说”主要有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柯蓝《洋铁桶的故事》、邵子南《李勇大摆地雷阵》、丁玲《一颗未出膛的子弹》、华山《鸡毛信》、管桦《雨来没有死》、孙犁《一天的工作》、《刑兰》、《琴和箫》、《荷花淀》、《钟》、《光荣》等等。

延安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作家们深入农村,深入工农兵的生活中,努力将中国民族文学的传统和民间文学形式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开创出了一个有别于“五四”新文学的文学样态,也创造出了一批新鲜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类型。这些人物性格和人物类型的文学形象和抗战的现实也同样是互相照应的,具有一种共时性。

《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新章回体小说以古典英雄传奇小说的方式表现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生活,塑造出大批抗日英雄人物形象。这些新章回体小说极富传奇色彩,深刻地影响了建国后“抗日小说”的叙事模式。

在这些“抗日小说”作品中,尤以孙犁的小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孙犁的小说并不直接去描写战争的场景,而是从严峻与残酷的斗争中选择平凡的日常生活作为小说的题材,并在其中发掘生活和斗争中的人物性格、命运、美学和诗意。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就描写了根据地一群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斗争生活和日常生活,精心刻画了她们鲜明的性格。《嘱咐》这个短篇讲述的是水生嫂与丈夫分离八年,在团聚后毅然送丈夫上前线的故事。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一种新型的人物性格。在孙犁的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在战争年代,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对妇女、个人和家庭的召唤,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深刻意蕴。

如果说国统区以及沦陷区的“抗日小说”更多的是展示在抗日战争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而孙犁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日小说”则展示了在这一背景之下,一种“新人”的成长历程。在孙犁的小说中,这种“新人”以在抗战中成长的妇女形象最为突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在战火中的成长过程,以及一种新的“国民性”的诞生。这种新的“国民性”寓示着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可能性。

1950年代至1970年代:历史故事与时代精神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集中在1950年代末期。这段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中有影响的“抗日小说”主要有:徐光耀《平原烈火》、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刘流《烈火金刚》、雪克《战斗的青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苦菜花》、冯志《敌后武工队》、孙犁《风云初记》、艾萱《大江风雷》、宋定《关连长》、梁斌《播火记》、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白刃《战斗到明天》、石言《柳堡的故事》、肖平《三月雪》、杨沫《青春之歌》等等。甚至在小说作品比较匮乏的文革期间也出现过像郭澄清《大刀记》、向春《煤城怒火》、伍繁《盐民游击队》这样的“抗日小说”作品。

概括地讲,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叙事模式和故事结构上富有传奇的色彩;二是更注重战争年代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两个特点体现出在新中国建立后新的时代所特有的美学理想、时代精神和新的文学范式。

诸如《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一类小说,主要取材于抗日战争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描写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武工队、民兵游击队英勇斗争的事迹,并塑造出了一大批抗日英雄人物的形象。

转贴于

《铁道游击队》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刘洪为大队长、李正为政委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这支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枣庄一带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当地百姓称之为“飞虎队”。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极富传奇色彩。

《苦菜花》很容易让人想起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母亲》。小说讲述的是一位革命英雄母亲成长的故事。1937年,胶东半岛王宫庄贫农冯大娘的丈夫被村里的地主王唯一逼死,冯大娘的大儿子德刚离家出走,参加革命。三年后,村里地下党组织领导了村民进行武装暴动,在村里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冯大娘的大女儿娟子也积极地参加了这一斗争。这个小说描写了一位英雄母亲走上抗日战争的革命道路,也描述了在抗日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一种“新人”的成长经过。

《野火春风斗古城》描述的是抗战时期,华北地区某古城地下党组织对敌人进行策反斗争的故事。杨晓东、金环、银环等共产党员,出生人死,不畏艰险,战斗在敌人心脏,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气节。争取关敬陶起义,是小说故事的主线,一系列惊险曲折的情节由此而展开。小说在充满了惊险的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塑造了杨晓东、金环等英雄形象。

《青春之歌》则表现了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中走向革命的心路历程。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林道静的故事。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逼婚,试图投海自杀,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救,随后二人结婚。婚后林道静遇到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等人,在共产党员们英勇献身精神鼓舞与召唤下,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长为“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小说寓示着中国知识分子最终只有在革命、民族与国家这些历史的宏伟叙事中才能实现自我。可以说,《青春之歌》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和革命斗争过程不断成长,最终找寻到精神归依和自我本质的历史过程。[⑧]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体现为十分强烈的故事性,但是这种“故事性”并不在于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这些小说的叙述旨在透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塑造一种特有的英雄人物形象,对革命史进行另一角度的文学性叙述。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展现“成长”过程是这类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对党的领导的信心,以及对党在民族解放中的地位的确认,是这类小说基本的叙述动力。

通览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抗日小说”,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为民族为国家舍生取义、充满了悲壮的革命豪情,也能感受到一种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崇高的精神品质。这类小说展现了“知识分子”、“人民”、“党”以及整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经历。这些成长经历也意味着整个中国现代历史的成长。“抗日小说”所描述的“成长”正是联结历史和现实的精神纽带。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为“抗日小说”的历史叙事注入了新的时代的内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抗日英雄人物形象、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也正是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文化氛围、美学理想和时代精神。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历史叙述与文学想象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这一段时期,“抗日小说”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无论是在叙述方式、人物类型,还是小说的审美向度上,这一段时期的“抗日小说”都展现出一种多层次的结构和意蕴,体现出这些小说的作者对历史、战争和人以及小说艺术的多方位思考和探索。

这一时期的“抗日小说”主要作品有:王火《战争和人》(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和《枫叶荻花秋瑟瑟》)、王文计《魔界》、周而复《长城万里图》(包括《南京的陷落》、《长江还在奔腾》、《逆流与暗流》、《太平洋的拂晓》、《黎明前的夜色》和《雾重庆》)、李尔重《新战争与和平》、宗璞《南渡记》、孙汝春《弹痕》、杨沫《东方欲晓》、管桦《将军河》、《晋阳秋》、马加《血映关山》、冯骥才《石头说话》、尤凤伟《五月乡战》、《生命通道》、石钟山《残局》、李叔德《生死套》、庄旭清《炮楼子》、张华亭《葬海》、叶兆言《日本鬼子来了》、柳溪《战争启示录》、黎汝清《漠野烟尘》、《皖南事变》、周梅森《国殇》、《大捷》、《事变》、《焦土》、倪景翔《龙凤旗》、陆颖墨《龙子龙孙加点水》、张廷竹《落日辉煌》、《黑太阳》、《酋长营》、《支那河》、邓贤《大国之魂》、《日落东方》、莫言《红高粱》、《红高粱家族》、谈歌《野民岭》、季宇《县长朱四与高田事件》、叶楠《花之殇》、高建群《大顺店》、苏策《寻找包璞丽》等等。

在中国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格局、文艺思想、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抗日小说”自进入新时期以来也随着整个当代文学的转变而经历了小说叙事与审美的嬗变。关于抗日战争的叙述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的现象。关于战争、历史、个人命运、家国想象的叙述也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从部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抗日小说”中,其中一种创作趋向就是力图实现小说的纪实性和文献作用。这类小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从政治、军事、社会等全方位的角度的去描写抗日战争,产生了一批鸿篇巨制。其中值得注意的作品有《长城万里图》、《战争和人》等。

《长城万里图》以史诗笔法全景式的展现了20世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这部小说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历史背景,围绕中国抗日战争,描述了当时国际社会、国内政治军事纷繁复杂的斗争。小说以“战争/政治”为主要叙述框架展现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

《新战争与和平》也是一部以史诗的笔法展现抗日战争的作品。这部小说采用编年体的形式描绘了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全景。其间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淞沪会战、何梅协定、台儿庄大捷、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都在小说中得到了正面的描绘。

《战争和人》则以国统区的生活为主要故事场景,以“战争/人”为基本叙述框架展现在战争状态中“人”的存在状态。小说描写了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野蛮行径,叙述了一段民族悲怆的历史。小说还描写了国民党高级军官童霜威及其家庭在战争中的经历和遭遇,试图表现战争与人之间的丰富和复杂的内容。

战争作为一种人类历史现象,它总和人性、伦理、道德有着深刻的联系,折射出人类在一定时期中的多重境遇。“抗日小说”的另一种写作趋向就是以战争为小说故事的内容,旨在探索和揭示在战争状态中人性本质的表现和嬗变。

如《魔界》讲述的是一个家破人亡的土匪头子,专门袭击日本女人和小孩的故事。这部作品一方面展现了日本侵略军“三光政策”的野蛮和残忍,另一方面试图揭示战争对人性和道德所带来的戕害。对人性和历史的探索与思考使得新时期以来的“抗日小说”突破了以往“抗日小说”以民族矛盾、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基本框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来思考战争和人之间的关系。

另有一部分“抗日小说”以战争为背景建构一个充满神秘力量的想象的世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红高粱》。这部小说描绘的是20世纪30、40年代生活在山东高密一群农民纯朴而又充满野性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地方史”。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构建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试图发掘那些潜藏于民间社会的文化原动力。在这个世界中,正义与邪恶、情欲与暴力、野蛮与温情同时混杂在一起。在小说的叙述里,人们反抗侵略的动力并不来源于对民族、国家的自觉的意识,而是源于一种人性本能的冲动,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底线。《红高粱》以普通人为主要人物,以一种民间立场和价值观来观照战争,以“家族记忆”来追溯和想象战争与历史,体现出对战争和历史的另一种理解和认知。

从新时期以来“抗日小说”多元化的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抗日小说”的一些新的变化。“抗日小说”不仅仅寄托着作家们对抗日战争的想象,也包含着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抗日小说”与战争本身也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在多种视角上展开了对战争的想象与叙述。民族矛盾、民族意识、民族悲情以及战争本身不再是“抗日小说”最主要的诉求,而对历史、战争和人性的思考得却到了更为充分的展开。无论是力图对战争进行客观而全面的描述,还是以抗战为背景构建一个想象性的文学世界,这些文学实践充分体现了叙事和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和丰富的可能性。也因此,文学想象和历史叙事之间展开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话语交往和话语实践。

结 语

“抗日小说”在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现代中国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建构现代民族国家伟大的历史行动。从个人到家族,再到民族、国家,“抗日小说”的多重叙事正是源于这种历史遭遇,展现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在战争中充满了痛苦的成长历程。在战争与小说之间,在历史与叙事之间,浓缩着这个国家与民族充满了悲情的历史记忆,凝结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基本的和最稳定的情感。

“抗日小说”最初对于战争的记叙,再现了在战时状态下的历史图景,蕴涵着历史与叙事之间的共时性。在和平年代,“抗日小说”从对战争的史诗性描绘到进一步展开对战争的反思,包含着历史与叙事之间更为丰富的可能性,体现出我们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价值诉求,以及对历史和人性的探索、感受和认知。可以说,无论是作为历史叙事还是作为文学想象的方式,“抗日小说”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认同最为重要的价值根据和基础。中国文学在未来的叙事中,还将继续对这一基础进行多层次的想象、建构与书写。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抗日小说”的历史性回顾,有助于我们更深层地理解历史与叙事、想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探究历史、战争和人性的内蕴和奥秘,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在现时代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抗日小说”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对于民族情感、文化身份和国家认同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中、下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2.吴野、文天行主编:《大后方文学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艾芜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第一、二、三、四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秦贤次编著:《抗战时期文学史料》,台北:文讯月刊杂志社,1987年版。

5.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资料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6.陈颖:《中国战争小说的世纪回眸》,载《北方论丛》2002年第2期。

7.林凌:《论九十年代抗战小说》,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8. 郭志刚:《论三四十年代的抗战小说》,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

[①] 阿瑞夫·德里克认为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讲,存在着这样两种现代性:“一种现代性是霸权主义的现实,另一种现代性则是一项解放事业。”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的抗日战争即是在反抗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寻求民族自我解放的现代性事业。参见阿瑞夫·德里克:《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邓正来译,见萧延中主编:《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②] 关于中日之间的战争的小说记叙,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洪兴全的《中东大战演义》(1900年香港中华印务总局版)。参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25页。

[③] 萧红:《生死场》,见《萧红小说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145页。

[④] 萧红:《生死场》,见《萧红小说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172页。

[⑤]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原载1938年4月1日《文艺月刊》第九期。参见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资料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页。

[⑥]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原载1938年5月21日《解放》第39期,见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21页

[⑦]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原载1938年5月21日《解放》第39期,见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20页。

抗战小故事范文2

 

1、苏雪林及其著作概述

 

苏雪林原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1897年2月24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在苏雪林一生中,创造了大量文学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等多个方面。苏雪林的代表作主要有:《棘心》、《鸠那罗的眼睛》、《青鸟集》、《蝉蜕集》。

 

其中,苏雪林的抗战历史小说主要收录在《蝉蜕集》、《屠龙集》中。除此之外,《乐山敌机轰炸记》、《敌人暴行故事》也是苏雪林较为著名的抗战历史小说。在抗战期间,苏雪林还根据17世纪抗清复明仁人志士的事迹编撰一部激励民气的历史传记《南明忠烈传》。

 

2、苏雪林历史小说中的民族主义立场分析

 

苏雪林对民族概念的认识应该是从排满开始的,他这样说,“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觉醒这样种族情感的呢?应该是在上海那几年里,那时候弄来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一类书来,之后又借来了一部大义觉迷录,还看了一些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朝代的文字狱事件,之后就与祖父的思想越来越远,但是却接近于叔父诸兄的想法,并且特别憎恨满清,相较于叔父诸兄,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雪林的抗战历史小说主要创作在抗战中期,面对战乱、侵略,苏雪林愤慨万千,其思想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希望能通过明末抗清志士的故事鼓舞人们抗战的热情。

 

在《乐山敌机轰炸记》与《敌人暴行故事》中,苏雪林记述了日本侵略者的恶劣罪行,表达了坚定决心抗战到底的决心及立场,并激发同胞一起来抗日。在《家》中,苏雪林呼吁中华儿女暂时舍弃小家,以抢救同胞为重任。在《屠龙》中,苏雪林向广大民众高呼:“我们啊努力,我们努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雪林的写作动机十分明确,即团结民众一起抗战。

 

以苏雪林的《蝉蜕集》为例,在小说《丁魁楚》中,通过对明末封疆大员丁魁楚变节投降进行描写,将丁魁楚奸诈弄权,如何敛聚私人财产、贪污腐化,描写的淋漓尽致。丁魁楚最后拥巨财被杀的可耻下场也较好的痛斥了国家上层官员的贪污腐化、投降变节等恶劣的行为对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针砭时弊,树立抗战坚定的民族主义立场。在《秀峰夜话》中,苏雪林通过南明广西巡抚瞿式耜及司马张同敞对时局之间的对话,来揭露抗战时期奸商囤积货物、物价飞涨的社会现实。封建士大夫的空论实则是损国、亡国。在《回光》中,通过描写明末鲁王的大臣张肯堂之孙张茂滋,在清军攻破舟山后的逃亡经历,来控诉征服者对遗民肆意虐待的罪行。再如,《蝉蜕集》中的《王秃子》,虽然没有取材于《南明忠列传》,但是也写出了下层民众的民族抗争意识。

 

这个故事的基础是王长年的笔记和相关明史史料。小说中,倭寇俘虏了渔户王秃子,在押去东洋途中,他和其他的被掳民众通过自己的智慧,杀掉了倭寇,将倭寇抢的各种金银财宝都夺了回来,但是上岸之后,却被当时的官兵给霸占了,并且将他们反诬为贼首,虽然好不容易才辨认清楚,千辛万苦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的一对小儿女已经饿死了。在这部小说中,也针对性的辛辣讽刺了明代官吏及军队的腐败和堕落。通过《蝉蜕集》中这几个历史抗战小说,我们可以看出:苏雪林为了表现民族主义的立场借助了“反清复明”的素材,主要刻画黄道周、瞿式耜、张同敞、王翊等抗清人物的爱国形象,其实也正是苏雪林自身强烈抗战思想的一种反映。作者自己也说,当时的抗战,正是决战的关键时刻,准备将来再造国家,复兴民族,当然不同于明朝的最终灭亡。

 

3、总结

抗战小故事范文3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和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抗战小故事范文4

电影《狙击手》讲的是什么故事

《狙击手》一部以抗美援朝时期冷枪冷炮战为背景的电影,主演是章宇、张译,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

预告片已经了,片中那一句“我们带你回去”,那一声声“不能睡”,谁听了不破防?!!在异乡的土地上,在冰冷的大雪中,在无情的硝烟间,抗美援朝的战士们不惧、不退,不抛弃不放弃,彼此之间是战友,也是家人。这是战士们的精神,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即使敌人不择手段,甚至想要利用战士们彼此之间不抛弃的精神达到目的,他们也没有丝毫动摇。

队友依然要救,敌人依然要打,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会停下!在抗美援朝战士们的眼里,没有“知难而退”四个字,多的是迎难而上!“回家”这两个字,慢慢的就变成了一种心中的信念,多少英烈留在了那一片土地。

好在今年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和遗物都得以回来了,终于魂归故里,真的回家了!

《狙击手》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吗

影片背景是朝鲜战场志愿军上面对联合国军的疯狂围猎,在敌我军备差距悬殊的境地下,五班战士展开了一场“以战术胜战力”的顽强营救,展现了志愿军狙击手的“中国智慧”与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狙击手张大弓枪法过人。美军倾尽全力欲将之消灭。面对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张大弓临危不惧,同敌人展开周旋,最终扭转战局,成功击败对手。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通过一段中国志愿军狙击小队与美军狙击队之间的殊死对决,展现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难取胜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

抗战小故事范文5

1.(2016·汕头模拟)“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开展工人运动

【试题解析】无产阶级革命、开展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里就存在的,不是毛泽东的独创,故A、D两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是与俄国城市中心论相反的革命道路,故B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不是毛泽东的领悟,故C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济南模拟)下图是1932年皖西特委与苏维埃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作社社员证”。这则史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同时试图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

B.革命根据地建设受到当时苏联建设模式的影响

C.蒋介石的围剿未对根据地造成影响

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试题解析】“合作社社员证”是苏维埃政府实行革命的措施,不是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形式,故A项错误;中国革命当时受到共产国际的思想指导,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对中国革命影响较大,故B项正确;蒋介石的围剿对根据地造成巨大影响,图示属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反映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形式,没有体现根据地建设成就,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6·河南郑州高三质检)“权力真空出现,……为了在国内斗争中占得上风,军人集团常常在中国挑起事端,寻衅滋事,侵夺中国权益,以能为日本谋取国家利益来增加自己内斗的砝码。”材料表明日本不断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

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性

B.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全面侵华蓄谋已久

C.日本政府内部的派系争斗

D.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试题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内部的派系争斗导致其竞相挑起事端,获取侵略权益,以为自己在日本谋取国家利益服务。应选C。

【答案】C

4.(2016·泰安一模)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D.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试题解析】五四运动由国内青年学生组织发动,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B项错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因而“‘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不可能受到日本的援助,故D项错误。

【答案】C

5.中国共产党发起者之一的李达曾说:“‘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这表明当时中共()

A.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C.已思考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试题解析】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故B项错误;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但到了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才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故C项错误;从“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来看,当时已经明确了革命发展方向,故D项错误;“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故A项正确。

【答案】A

6.“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的“事业”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帝反封建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国民平等

【试题解析】北伐战争的目的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实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与辛亥革命目标一致,故B项正确;发展资本主义与北伐战争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与辛亥革命同样没有建立起民主政治和实现国民平等,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7.(2016·烟台质检)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时间 a年 b年 总人数 上半年约6万人,下半年不足2万人 约12万余人 组成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53.8%、18.7%、19.1%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10.9%、76.6%、7.2% 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

【试题解析】图表显示,a年党员数量减少,党员中工人占半数以上;b年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党员中农民占多数。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年应该是国民革命运动后期。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对中国共产党屠杀政策,故党员数量在下半年减少,且这时期党员主要是工人。b年党员中农民占多数,并且不断增长,这与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有关,应该是1928年,故C项正确。

【答案】C

8.(2016·大连高三模拟)2015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见下图)。回顾历史,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A.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B.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

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D.为世界赢得和平作出突出贡献

【试题解析】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故A项正确;尽管抗战胜利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威望,但是尚未与西方大国取得平等地位,故B项错误;抗战胜利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更谈不上革命彻底胜利,故C项错误;材料要求分析中华民族“由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与赢得世界和平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答案】A

9.(2016·四川省乐山市高三模拟文综)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给日军战俘送去樱花图片,上面写道:“远海那边的故乡,樱花正盛开,家中亲人盼你生还,而不是挂着勋章的骨灰盒。”这一行为()

A.有利于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

B.表明武士道精神已趋于衰落

C.极大改变了中日力量的对比

D.表明大部分日军有思乡情节

【试题解析】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不断研究日军的战场心理。他们通过查看日军的信件、日记,与日军俘虏进行交流,发现大部分日军出身贫苦,来华作战多是受了欺骗或是被强制性驱使,天长日久逐渐产生了厌战情绪,情感也极其脆弱。八路军给他们送去樱花图片,日军许多士兵看后伤心落泪,思念家乡的情愫无法自抑。这种做法有利于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A

10.(2016·济南模拟)如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它反映出()

A.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

B.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

C.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

D.谈判未取得实质进展

【试题解析】重庆谈判中,共产党是为了早日结束战争才去参加谈判,表现了和谈的诚意,蒋介石政府却是“假和平,真内战”,缺乏诚意,故A项错误;图画中共产党人物的下方是打狗棒,体现了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的策略,故B项正确;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故C项错误;谈判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漫画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11.(2015·湖北武汉市高三调研)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试题解析】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打黄维”“解决徐蚌两处之敌”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应选B。

【答案】B

12.(2016·苏州调研)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词作家。下列诗词中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是()

A.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试题解析】“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指红军长征,故A项错误;“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指秋收起义,故B项错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武汉长江大桥建立,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词,反映了*国民党政权的史实,故D项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

1.(2016·重庆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提高对“现代化”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器物”被解释为经济,“制度”被解释为政治,“观念”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层面”被“方面”取代,物质(器物)的内容与制度的、观念的内容被割裂开来,“经济现代化”被突出地强调……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领域)都包含着物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

——尹保云《经济现代化的三个标准》

材料二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三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923年6月)

材料四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动》(1926年9月)

(1)材料一关于现代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以辛亥革命为例说明上述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原因。(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导致的直接结果,这一结果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国民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4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结合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从内外方面考虑。第(3)问第一小问,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即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积极成果;第二小问即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第(4)问,结合中共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经验教训与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1)主要观点: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辛亥革命影响:器物层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度层面,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文化层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转变:从对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强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愿意同共产党合作;*列强及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直接结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积极影响: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4)发展: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武装反抗国民党*;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

会的讲话(1933年9月23日)

材料二 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系,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间,总统(蒋介石)明作战方略,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上持久之胜,利尤以积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为要。

——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

材料四 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当时的心态。(8分)

(2)根据材料二,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后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8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抗日战略的异同。你认为是哪些共同因素导致二人采取这种战略?(10分)

【试题解析】第(1)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说明蒋介石期待外国干预,把主要力量放在围剿红军上。第(2)问,“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说明蒋介石仍然希望和平解决中日冲突;“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说明若和平破灭,中国将坚决抗战。第(3)问,“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上持久之胜”表明蒋介石“以空间换时间”持久战思想;“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表明毛泽东坚持运动战,共同因素是中日双方互有优势和劣势,中国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优势。

【答案】(1)不抵抗;寄希望于外国干预;攘外必先安内。

抗战小故事范文6

1、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中期的中条山战役前后,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少爷,在与日寇的浴血奋战中,与八路军不断摩擦,又并肩作战,逐渐成长为一个英雄的故事。同时,八路军女战士九儿,八路军连长大春,龙少的初恋情人苏云晓和丈夫文轩,龙少小兄弟石头,以及日军冷血狙击手芥川,都以神枪著名,因此这也是一部演绎神枪杀敌,充满传奇色彩的电视剧。

2、《狙击手》取材于纪实小说《战地黄花》。由北京小马奔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25集战争题材电视剧。由高希希执导,王宛平编剧,佟大为、刘孜、李依晓、邵峰、于滨、毛孩、矢野浩二主演。

3、该剧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期,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少爷龙绍钦在德国接受了专业的狙击训练后,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来;在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过程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位民族英雄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