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影观后感范例6篇

抗战电影观后感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1

高老庄群众在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指导下,把家家户户的地窖连在一起,组成地道,并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会发现,并告诉老百姓下地道,让鬼子白跑一趟。

有一天,高传宝接到上级的通知,说有武工队要来,这话传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让汉*打扮成武工队的样子,去打听地道。汉*到了那,被高传宝一眼就认了出来,杀死在地道里。

敌人出了炮台,走进村子,没发现什么人,但是,高传宝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备,敌明我暗,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最后还活捉了鬼子小队长。

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过着八路军打来的生活,我想起高老庄人民和高传宝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鬼子。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2

【关键词】抗战电影 叙述范式 影像风格

正如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所说的:“电影给我们提供的现实是一种艺术形象,如果略加思考,我们就能发现这种艺术形象完全是非现实的,而且是根据导演本人在感性和理性上的表现意图再安排过的。”借助现代科技的电影媒体是记录历史的绝佳方式,可是这种记录绝非是再现纯粹的客观真实,因此,抗战时期的重庆电影在完成历史叙述的过程中,经历了政治抗战――人民抗战――民族抗战三个阶段,实现了对民族觉醒与成长的影像记录。

一、叙述范式:政治抗战――人民抗战――民族抗战

1、“政治抗战”阶段

抗战初期,面对日本军队的全面进攻,仓促应战的中国军队节节失利,在军事撤退之际,布置了不少地下工作者,其中以中统和军统担纲的地下间谍战,一度颇为“有声有色”。间谍战,自然是以地下特工为主,对于他们谍报活动的描写,可以宣传的“功绩”,为当局所鼓励并乐观其成同时,以间谍战为题材的影片,原为国产电影的缺项,其出品可以弥补观众观影兴趣求新求变之要求。通过拍摄此类影片,希望营造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希望观众由此记住人物形象的“忠与奸”,实现其宣教目的。但实际上观众更热衷于影片情节的“曲折离奇”,的宣传效果未能完全达到目的。这一阶段的抗战电影,只能是的政治意图抗战历史的写照,是对抗战历史的一种另类反映。

2、“人民抗战”阶段

此阶段代表的作品主有史东山编导的“抗战三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表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刘山一家的生存之地屡遭侵略者的掠夺破坏,走投无路的他们最后向侵略者冲杀而去的故事。显然,在这个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最底层人们在这一时期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才逐步地苏醒过来,开始进入战场,成为中国抗战大军的主力。《好丈夫》这部描写农村大嫂支持丈夫服兵役的影片,甚至不惜采用默片的方式,以便让不同方言地区的观众都能领会其剧情。

3、“民族抗战”阶段

此阶段的电影创作摒弃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将抗战变成了“中华民族集体的抗战”,淡化了国共党派的政治意识,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注重的是中日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这一阶段的作品中,不但有表现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如的《长空万里》表现的是青年人经受战火洗礼、报考空军为国抗战的故事,也有以共产党游击队员为主角的抗战故事。特别是沈西苓的《中华儿女》通过四个独立的小故事,具体表现中国各阶层民众的觉醒和抗战。

实际上,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个人小家就是民族大家,“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影片中这些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觉醒和性格的转变,实际上映寓的是中华民族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克服软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

二、影像风格:通俗品质――悲壮风格――象征意义

重庆抗战电影通过独有的三阶段叙事范式完成对历史的叙述,发挥了电影的再现性美学功能。然而,通过编剧、导演、美工、布景和演员的表演,体现的是电影的表现性美学功能。“作为画面和音响相统一的多维时空艺术,电影具有表达客观外在和人的主观世界的充分潜能”,而抗战时期的重庆电影正是从通俗品质、悲壮风格、象征意义三方面呈现出自己独有的影像风格。

1、“政治抗战”时期的通俗品质

在政治抗战阶段,抗战将所有有民族心的作家的活动集中到民族存亡之上,面对麻木的民众精神,重庆抗战电影利用其通俗化的品质来激励民心。《白云故乡》这类影片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与其说是抗战,不如说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阶层观众的观赏需求,并给观众以足够的心理刺激。把电影艺术作为战争现象的记录,只着眼于一时的直接的宣传效果记录战争,写军人而鲜写普通民众:见事而不见人,或见人而命运化、戏剧化:以事件为中心,人物成为扁平的无血肉的影子,难免“雷同化”、“公式化”。在重庆抗战电影利用通俗化品质对政治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其旧形式、旧内容的残留、对美的忽略也是明显的。电影艺术终究不能借助意识形态独立支撑。

2、“人民抗战”阶段的悲壮风格

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土地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乐园”,一海之隔的日本更是捷足先登,先是侵占东北,继而蚕食华北,终于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最早表现抗战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为这一阶段抗战电影奠定了悲壮的风格。又如史东山1938年导演的《保卫我们的土地》上映后重庆的评论界称赞它,“崭新的取材,崭新的风格,前进的思想,用拳头代替了大腿,用呐喊代替了没落的歌声。”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正式以悲愤豪壮的气概、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往无前的勇敢,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鼓舞了民众的斗志,这也是大战在即我们民族需要的精神力量。

3、“民族抗战”阶段的写实特征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3

【关键词】抗战电影;历史观;阶段变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38-01

一、抗战阶段“国防电影”的历史观

关于抗战,准确来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就应该开始计算。1931-1937年被称为局部抗战阶段,1937-1945年被称为全面抗战阶段。

(一)局部抗战阶段。在局部抗战阶段,因为国民政府当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所以制片公司不能直接提“抗战”“抗日”这些字眼儿,如有违反轻则镜头被剪掉,重则影片遭禁。虽然很多影片表面不提抗日,但抗日的意图传达得非常鲜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防电影”。在电影界,以1936年11月“联华”出品的《狼山喋血记》、“新华”1936年底出品的《壮志凌云》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电影从不同的角度批判国民政府,鼓舞群众的抗日激情,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全面抗战阶段。这一阶段,在大后方出现了直接表现抗战的故事片,比如武汉时期的《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重庆时期的《塞上风云》《孤城喋血》《中华儿女》等;这一时期电影创作主要围绕民族战争这一主题展开。最值得一提的抗日电影是史诗级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变迁之中,从备受争议的男性形象的转变,不难看出这部影片从真正意义上开始对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软弱性做出了真正思考,并意识到只有对自己的弱点不妥协,对侵略者不妥协,整个民族才有希望。《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以说是第一部抗战电影对民族自省的探索。

二、1949-1978年的抗战电影极具功利主义

1949年,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宣告新中国的成立。为了使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牢固而又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一背景下,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片面强调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而忽略了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相对于国共两党共同抗日来说,片面强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即游击战的作用,而正面战场的丰功伟绩却荡然无存,因此形成了“裁剪历史,服务政治”的历史特点。并且,为了过度强调英雄人物,塑造“高大全”的形象,侵略者被丑化与贬低。不忠于历史,以局部代全部,这一时期抗战的历史观发生了极大的偏差,使得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在国际上不被认可甚至被诟病。

但是,从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来看,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极有可能再次卷土重来,共产党必须树立一个高大的统治地位来统领意识形态,因此,这一时期的功利主义与不忠于史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改革开放后抗战电影出现新倾向新思想

70年代,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到了新时期,中日关系更加友好,当时电影界对“还拍不拍抗战片”展开过多次讨论,各厂对于拍抗战片都特别谨慎。80年代出现了一批抗日战争反思片,这种反思片没有一味丑化敌人,影片的结尾都是归到“中日两国人民一定要世代友好”这样一个主题上。90年代以来,日本的极右翼势力在文化、教育、思想各界更为活跃,对地区安全和国家间关系造成的破坏,令人警觉和忧虑。与之对应,中国也相继拍摄了一批控诉日军战争罪行的影片。最值得一提的是姜文的《鬼子来了》,这部影片风格夸张,但也牺牲了某些真实性和合理性。马大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同时,他的身上也有着中国农民的劣根性,他愚昧胆怯,没有头脑,影片最后马大三死在了他曾亲手喂吃喂喝的日本战俘手上,实为一种悲哀。不得不说,这部影片深刻挖掘了国民劣根性,思想上也深入国民性的深层意识中。此外,随着历史观和两党关系的改善,反映正面战场抗战的故事片也有一些佳作。人们欣喜地发现,近几年的抗战题材电影中,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的贡献也渐渐显现,片面强调游击的这种历史观的影片逐渐减少。

而一些对抗战的新思考新倾向在近几年的作品中更是日益突出,《南京,南京》试图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去来理解这场战争。《金陵十三钗》试图从盟国的角度,让美国人介入中日关系,影片选择题材是南京大屠杀中美国人如何救中国人。李安拍的《色・戒》,把战争放在背景上,表现的是汉奸的情感,尽量挖掘人性化的一面。这些从不同角度思考侵华战争的影片,让观众眼前一亮。

参考文献:

[1]吴小丽,徐生民.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1).

[4]史博公.中国“抗战题材”电影创作的历史与现状(1949~2005)[C].论文.

作者简介: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4

王晓峰

时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更好的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我观看了2012年拍摄的电影《太行山上》,这个电影使我有机会感受那令人难忘的历史画卷。惊叹电影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同时一种对抗日前辈的景仰在不知不觉中升腾起来……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宣喊。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增加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太行山上》主要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其中著名的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打的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并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因而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方针的一次辉煌胜利。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这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朱德在平型关战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你们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战胜的!” 听了这段话,我都深深地震撼了。这番话真是大有分量,简直是振聋发聩。

在正面战场上,由于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大片国土失守。使得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极为嚣张。影片中,当鬼子的部队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后,指挥员一声令下,各种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日军被打得伤亡惨重。但是,在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背景下,却使其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北平等城市相继失守。太原也岌岌可危。日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冲击。守卫太原的中国军队顽强地和敌人浴血奋战。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军人牺牲了,剩下的继续阻击敌人。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等等词汇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注脚。尽管最终太原落入了日军的魔掌。但是中国军民的团结和大无畏精神让日本侵略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太原沦陷后,又爆发了沂口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爱国将领郝梦龄将军进入了观众的视野。作为副军长的郝梦龄,他本可以不亲自上前线。但是他不顾个人安危,亲临前线,和部下一起作战。他的那句:“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响在我的耳边。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前线战事到了危急关头,他不顾部下的劝阻,抓过一枝冲锋枪,戴上钢盔,他带着部下向敌人发起了冲锋。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样向他们飞来,不断有人倒下。但郝军长面无俱色,一边冲锋,一边向敌人射击。直至最后中弹,壮烈殉国。

太行山上的战役惊心动魄,事迹感人。“独臂将军”单刀战场杀敌;在电台密码被破解之后,几个师长又凭借他们的机智,通过俄语来交流,使得日军不能正确得知共产党的消息……从这些事迹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当时朱德领导的八路军的英勇善战、顽强杀敌,奋不顾身的精神。他们虽然人少,但是他们靠着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日本帝国主义不败的历史破灭了。他们的团结,让我切身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八路军勇敢的冲在最前线,与敌人缠斗、厮杀、甚至是肉搏战。他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枪没了用刺刀,刺刀没了就赤身上战场。许多八路军在搏杀时都与日军纠缠到了一起,拉都拉不开……可想而知,八路军在多么奋力杀敌啊!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5

    1 十七年时期

    十七年时期(1949年-1966年),由保定抗战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有8部之多。它们分别是:《新儿女英雄传》(1951年)、《平原游击队》(1955年)、《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6年)、《狼牙山五壮士》(1958年)、《小兵张嗄》(1963年)、《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年)、《白求恩大夫》(1964年)、《地道战》(1965年)。这些电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和毛泽东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创作完成的。它们历经建国初期的试探摸索,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最终走向六十年代的经典确立。这一时期,电影音乐主要采用了配乐的形式,用器乐演奏或无歌词的人声哼唱来表现影片内容。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仅限于渲染气氛和烘托情绪,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千人一面”。电影配乐呈现出依附于影片内容的特点,且创作形式单一,艺术性不强。究其原因是时代政治要求电影为抗战主题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歌颂服务。在简单意识形态功利目的的绝对支配下,过于强调电影的社会功能和实用功能,淡化了审美娱乐功能,电影的宣传教化作用被无限放大,从而制约了电影音乐参与剧情创作的深入。十七年时期的电影音乐自1959年后迎来了创作高潮,较为宽松的政策激发了作曲家们音乐创作民族化探索的热情。此时,《白求恩大夫》和《地道战》的影片配乐一改惯用的西洋乐队编配,转而采用新的中西混合乐队形式。作曲家对器乐音乐的民族化探索构成了影片配乐创作成功的关键。

    2 新时期

    1991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保定抗战影片《烈火金刚》。影片音乐《大平原》是一首地域风格浓郁的电影主题歌。全曲以“情”为主线,旋律跌宕起伏、千回百转,歌颂了对故乡、对战友、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流露出爱憎分明、慷慨悲歌的燕赵风骨。这一时期,电影《敌后武工队》(1995年)和《少年英雄》(2004年),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和《烈火金刚》(2004)的影视音乐均有出色表现。这些影视剧的音乐多采用歌曲的形式,既有高度概括剧情的主题歌,又有用于重要场景抒情言志、烘托气氛的插曲。英雄世俗化的创作理念,摒弃了高、大、全的审美观点,成功定位平凡与伟大的关系,歌词内容由单纯歌颂、教化转向对人性的探索和真善美的体味。剧中音画配置的关系已不再囿于音画同步的层面,音画对位、画内音乐与画外音乐的交替运用拓展了影视音乐的表现作用,多角度、深层次地揭示影片内涵。新时期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歌曲)的创作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对英雄主义的描绘由过去歌颂“神”变为歌颂“普通人”。歌曲表现的英雄形象有情有义,也有缺憾,呈现出追求自然、真切,具有情感共鸣和亲和力的生活化内容。影视歌曲成功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参与到剧情创作中来,这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与消费社会的迅速形成,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迅速变革相联系的,是时代与变化了的观众在(影视)创作上留下的印记”。

    二 特点和文化内涵

    1 感情真挚,与时俱进

    这些电影音乐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精神,充满了真挚的情感。由于作曲家大多历经枪林弹雨,经历过战火的考验,他们对生死、对和平的体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刻。深厚的生活积淀为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中,他们把对国家、人民、故乡的挚爱融入艺术创作,创作出威震敌胆的李向阳、质朴憨厚的高传宝等多个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这些经典的电影音乐犹如战斗号角鼓舞了全体国人的革命斗志,既唤醒了普通民众的抗战记忆,又有以史为鉴、激励现世的意义。它所体现出的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至今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2 燕赵风骨,历久弥新

    文化的地域性是区域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结构交互作用的结果。保定地处燕赵腹地,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等地貌。历史上这里曾是农耕族和游牧族对峙、交融的前哨。频发的战争和民族融合,不但蕴育了慷慨悲歌、刚柔相济的燕赵风骨,也赋予保定人重义任侠、安土重迁的品格。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最突出的莫过于根植于乡土艺术中的燕赵风骨。《烈火金刚》里凄楚悲壮的冀中吹歌,《小兵张嘎》中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唢呐、管子、梆笛、板胡等特色民族乐器的运用,无不彰显着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浓郁的人文色彩。即使是细腻、哀婉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少年英雄》的主题歌),也浸透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风貌。这些歌曲和配乐与影片出殡、结婚等燕赵风俗描写紧密结合,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又增强了生活气息与艺术感染力。它所传达出来的燕赵风骨虽历经时间的磨砺却愈发生动鲜活。

    3 抗战文化,意蕴深远

    保定抗战影视音乐作为保定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影视剧播出以来,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不可否认,这种视听结合的音乐欣赏方式,依靠现代科技广泛地传播了抗战文化。它们中有歌唱领袖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爱国爱家的《大平原》和《在太行山上》;有反映斗争生活的《地道战》、《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有歌颂军民鱼水情深的《子弟兵和老百姓》;有宣扬正义反对侵略、赞颂革命大无畏精神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和《五月的鲜花》;还有表现燕赵儿女勇敢正义、不畏强暴的电影配乐。这些影视歌曲和配乐融入时代、地区、民族和民俗等多种文化元素,真实地记录了保定抗战历史,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如火如荼的抗战生活。激昂、悲壮的音乐深刻地揭示了影片所蕴含的抗战文化,使人物呈现出多侧面、立体感。影视音乐成功地作为一个独立的深层叙事元素与画面同步存在。音画同步共同塑造的综合视听艺术形象营造出超时空的艺术表现效果。

    三 红色旅游与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文化开发

    保定抗战文化挖掘由来已久。早在“十一五”规划和第九届党代会,保定市就提出把红色抗战文化品牌培育作为一项战略列入文化名城建设。2007年1月10日,保定市旅游局推荐的红色旅游线路——“跟着老电影去旅行”,被中央电视台完美假期评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由此揭开了保定抗战影视旅游的序幕。与此同时,保定市委审时度势以抗战文化为龙头,深入贯彻《2005—2010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挖掘抗战影视文化内涵,提出组织创作一批反映保定历史文化和主流人文精神的影视、艺术作品,推出一批具有保定特色的原创型文艺精品,并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诵经典、唱红歌、读红书、讲传统”活动,开启保定首届“红色文化季”,启动“跟着老电影到保定旅行——群星璀璨映保定”活动。2010年8月27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保定日报社联合推出,以保定抗战影视音乐为创作主旋律的大型交响乐史诗《太行魂》,再次掀起抗战文化建设的高潮,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然而,问题也是存在的。保定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对抗战影视旅游的开发还仅限于影视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许多景点还是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走马观花式的行程很难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中,旅游产品简单化、程式化,客源老龄化,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虽然拍摄了《水上游击队》、《狼牙英雄》等一批反映保定抗战的新作品,组织排演了新剧目和文化节,但是对抗战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没有形成品牌,忽略了影视文化的传播功能,特别是影视音乐文化的传播。究其原因是思想认识不足,整改措施不到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完善对影视音乐文化的认识

    影视音乐文化泛指以电影、电视方式所进行的音乐文化创造。它包括影视音乐本体研究、文化和音乐的有机联系两个方面,具有群众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商业性的特点。影视音乐文化开发,旨在把影视音乐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和阐释,探讨其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以及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根植于闻名中外的保定抗战文化,对它的研究不能囿于影视艺术的本体层面,应运用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深入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更多地关注时代文化、经济教育、社会民俗、民间音乐等领域。一方面从时代、社会、文化的宏观层面剖析燕赵文化环境对抗战文化的孕育,探究保定抗战文学的成因及对影视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立足影视音乐是人的一种文化选择、一种文化行为的认识,围绕作曲家、剧作家的创作活动,追溯保定抗战的历史轨迹。

    2 依托影视科技,建立红色旅游创新机制

    影视艺术自形成之初就与人类的科技创新紧密相连,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其特有的视听语言、综合的表现手段、运动逼真的画面使人们普遍易懂、广为接受。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方式的运用,最大限度发挥影视艺术表现功能的同时,也广泛地传播了影视文化,特别是影视音乐。保定红色旅游不缺文化,缺少的是文化创新品牌和规模化、产业化机制。以抗战影视音乐为例,这些历史厚重、政治色彩鲜明的音乐文化,一定程度上与现代观念包装下的大众娱乐性质的旅游业宗旨相背离。因此,如何将丰富的抗战影视音乐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资源是急需解决的课题。出路在于政治娱乐化,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红色旅游创新机制。一方面从市场出发,满足普通消费者娱乐、休闲的刚性需求,用通俗、时尚的旅游产业发展观来重新解构影视音乐资源,使影视音乐传播引发的旅游活动渗透至主题乐园、拍摄基地、音乐节等新领域;另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结合,创建“嘎子嘎”、“魅力狼牙”、“浪漫白洋淀”、“地道惊魂”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影视音乐文化品牌,运用新型技术和影音设备,开发手机铃声、无线音乐、动漫音乐、MTV、广告音乐等现代传媒,拓展红色旅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6

[关键词]抗日战争;电影;类型;意蕴;发展

一、引言

1945―2015,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的70周年,这是我们祖国获得独立和自由的日子,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对中华儿女来说有重大的意义。1937年以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制作人用镜头记录下抗日战争的情况。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创作主要围绕民族战争这一主题展开,其中有宣传军民团结的《好丈夫》,描写附逆分子觉醒的《火的洗礼》,揭露日军在东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间谍》。

二、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发展历程

我国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从20世纪30年展至今经历了三个大的转变,也可以说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37年七七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是抗日战争爆发,我国劳苦大众八年抗战时期,电影的主要特点是真实,电影以记录当时的抗战情况和抗战手段为主,可以生动地展现出八路军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血性精神,并且逼真传神的镜头可谓真切朴实,还原了当时的战争景象。例如反映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变》《抗战特辑》,其中《抗战特辑》的第二集再现的是1937年9月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938年延安成立了抗战电影社和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当时袁牧之和吴印咸专门从香港买来电影器材拍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他们的主要作品有《延安与八路军》;这个阶段的其他电影有《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等作品。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个时期,我国从满目疮痍当中逐渐复原,国家蒸蒸日上,民众团结一心,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主要表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抗日,万众一心打鬼子。这些作品多数基于真实人物与事件改编进行艺术加工,意在凸显出思想的伟大意义与作用,整部作品几乎充斥着抗日军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抗战激情,具有明显的阳刚之美。这一时期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具有很大的观赏性,有很多影片拍摄得都非常成功,成为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作,被人们传颂至今。像《地雷战》《地道战》这样的经典影片,每一个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家里都有光盘,他们看了无数遍,连细节都能一一说清。

这一阶段的电影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例如《狼牙山五壮士》歌颂了在狼牙山和日军抗争的五位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即便在敌人围攻下,依旧坚持革命,宁死不屈,宁可将枪支砸碎,之后一起跳崖,也坚决不让日伪军活捉。在跳崖之前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电影拍摄和制作水平的进步,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有了质的飞跃。电影风格多样,人物形象塑造更加形象立体,电影主题也由抗日升华到世界和平。例如,《血战台儿庄》《红高粱》《国歌》《黄河绝恋》等作品。这一阶段的电影除了对抗日保家卫国的歌颂,还有一些加入了幽默和讽刺的元素,让人捧腹大笑。由冯小宁导演的《举起手来》讲述的是日军进入一个小山村寻找宝藏的爆笑故事。摒弃浓重的说教,电影在幽默当中展现了村民团结机智斗鬼子,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悬念却总被搞笑解开,开心搞笑之余,人们回忆起战争的残酷,增加了对鬼子的仇恨。

三、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类型

(一)游击战电影

这种以游击战为主的影片,歌颂了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民兵等进行的人民战争。这些影片表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民众万众一心保家卫国。《浴血太行》讲述的是、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129师坚持敌后游击战,表示生死和太行人民在一起。、在延安为邓小平、卓琳主办了婚礼,婚后,邓小平即携妻转道太行山,在领导下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这时候的太行山军民没有畏惧日军想要饿死八路军的阴谋,而是迅速地展开了一场歼灭蝗虫的人民战争,这些军民不怕吃苦,专门捉蝗虫、吃蝗虫,奇迹般地度过了灾荒,打破了敌人的阴谋,赢得了战役的胜利。还有一些是专门歌颂抗日战争当中的英勇的儿童英雄,这些儿童人小鬼大,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抗战作用,也说明了每一个有爱国热血的中国人都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例如《鸡毛信》《小兵张嘎》《战争子午线》等作品。家喻户晓的《小兵张嘎》讲的是白洋淀的嘎子想要去参加八路军,并且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枪。为了替奶奶报仇,嘎子自己去找武工队长罗金宝,想要杀了鬼子替奶奶报仇。在一系列的事件中,嘎子不断磨炼自己,最终带领孩子们粉碎了日伪军的阴谋,一举歼灭龟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二)抗战电影

这是表现抗战的电影,例如《血战台儿庄》《铁血》《喋血黑谷》等。《血战台儿庄》是一部正面描写抗日的战争史诗力作,是内地影坛第一部以正面而肯定的态度来拍一场由军队打胜仗的战役。《铁血》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5军南下昆仑打败“钢军”的桂南会战。《喋血黑谷》是令84军军长“曲线救国”遭到揭露,最终与共同抗日的故事。

(三)民间抗日电影

这一类影片政治色彩并没有那么浓厚,大多数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当时的情况。无党派人士、爱国人士还有不得不反抗的民众,他们虽然没有远大的政治谋略,但是为了生存,为了国家,他们英勇反抗,不惧牺牲,是抗日战争不可缺少的力量,例如《中华儿女》《塞上风云》等作品皆表现该主题。《红高粱》是由张艺谋执导的,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在山东高密,九儿和余占鳌一起经营一家高粱酒作坊,但是惨无人道的日军大肆屠杀,九儿鼓励大家喝了高粱酒斗志昂扬地打鬼子,在给余占鳌送饭的时候被打死,余占鳌带领着酒坊的兄弟们给九儿报仇。《红高粱》歌颂了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民族精神,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做出了思考,是中国第一部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也是现代抗日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作。

四、新时期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意蕴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飞速发展,各种娱乐项目兴起,尤其是电视机的普及化让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减弱。以前的农村,在露天的地方播放电影,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会去看,但是随着电视剧的播放,人们对电影的狂热程度不及当年。这就给中国的电影界提出了问题:制作怎样的电影才能把人们的眼球重新吸引回大银幕?

新时期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不再把歌颂党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当作唯一的电影主题,而是从更深厚的精神层面去思考,涉及个人、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同时抗日题材的电影也日益增多,不再是共产党“包揽大局”,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真相。新时期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抛弃了政治说教,把娱乐元素加入其中,减弱战争的悲痛感,除了战火和硝烟,还有情谊和情感。新时期的电影人物更加立体化,血肉丰满,人物性格多样,同一人物也有不同的面展示给观众,不像以前的电影人人是英雄,人人都无私,人人爱奉献。电影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个体身上,以小见大,通过展现个体的精彩生活、复杂情感、矛盾心理烘托时代背景,再现历史真实。

《南京!南京!》讲述的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金陵女子勇敢抗日,坚定地和日军做斗争的故事。兽性大发的日军与这些女子周旋,日军角川在杀戮中走向崩溃,最终把枪口对准了自己。懦弱的文士唐先生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出卖同胞,却逃不过良心的拷打,将功折罪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南京!南京!》作为历史的回忆和见证,它可谓是独树一帜,在电影中展示了女性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折磨与煎熬。笔者认为《南京!南京!》无愧于一部经典之作,导演陆川将观众带入了战争疯狂的无以言说的恐惧当中,真实地刻画了战争的复杂性及英雄主义。

在另一方面,新时期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从摄影技术方面来说,一些抗日战争需要更宏大、更震撼的场面;从表现的分寸来说,有的过于政治化,有的过于娱乐化,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从电影的深度来说,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篡改教科书掩盖历史事实,现在这个年代仍然有不安分的因素,电影的忧患意识要加强;从人性的挖掘来说,不能片面地判断日本人就是坏人、中国人都抗日,要从更深层的心理、矛盾的纠结去展现人的复杂和多变。

五、未来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发展与思考

、霸权主义、宗教冲突、地域争端仍然存在,世界和平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历史的血泪教训提醒我们维护和平的重要性。未来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还是要继续拍下去,提醒人们过去的痛,和平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

外国的优秀战争题材电影很多,这让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例如《拯救大兵瑞恩》《莫斯科保卫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作品。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拯救大兵瑞恩》描述的是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下落不明,而其他的三个儿子在过去的两周内都在战场上牺牲。在得知此事之后,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出于人道考量,决定特派前线组织一支八人小队,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找到失踪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大本营。这部电影拯救的不只是瑞恩,还有我们的人性,我们的羸弱。人类在战争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面对战争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视死如归的决心,不合时宜地对生命的眷恋也许是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之徒也有怜悯之心……《拯救大兵瑞恩》让我们看到了太多不一样的地方,这是它的成功之处,也是我们未来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发展的方向。场景的震撼,故事的真实,人性的拷问,历史的鞭策,生活的启示……我们还有很多努力的方向,笔者相信中国电影的发展将会如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让世界瞩目。

六、结语

我国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从20世纪30年展至今经历了三个大的转变,也可以说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中国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从1937年开拍,至今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创作主要围绕民族战争这一主题展开,以抗日战争为故事背景,突出反映一个英雄人物或者集体事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还有一些是专门歌颂抗日战争当中的英勇的儿童英雄,这些儿童虽然年纪幼小,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拍摄多种题材的抗日电影,意在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抗战,每一个有爱国热血的中国人都参与了这场战争。

[参考文献]

[1] 谢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美电影引发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2006(06).

[2]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54.

[3] 赵东明.互文性理论视角下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J].电影文学,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