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探究

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大。国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的历史底蕴和作用的重视,使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文物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博物馆作为文物保管、研究及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在此大背景下,从自身出发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加强文物挖掘、研究,开发文创产品,发展文化产业,是博物馆顺应潮流的必然趋势,也是搭建大众的文化桥梁,更是博物馆完善自身,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博物馆文化产业的一些利弊情况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创产品;博物馆条律;“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改变,使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扩大,并上升到了经济发展支柱型产业的重要地位。此外经济、信息、科技等因素的飞速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历史的传承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博物馆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历史传承的主体,逐渐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并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如《博物馆条律》《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这些表明了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在新时期下有着深刻的意义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利用有利条件和优势,发展文化产业,从自身出发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的要求。

一、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政策及导向支持

一直以来,博物馆作为非盈利性组织,能否从事商业活动这个问题,是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使国家对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日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及条例导向。1.《博物馆条例》是中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是我国博物馆法制建设的重要开端。这些条例从法律的层面上规范博物馆的发展,明确了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合法性,有效地减小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阻力。使博物馆可以通过一些渠道筹措资金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有效地推动博物馆联合社会资源培育、开发博物馆特色文化产品,促进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博物馆条例》的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设立公益性基金为博物馆提供经费,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再有《博物馆条例》第三十四条中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自身发展能力。2.《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拓展了文化文物单位的职能,明确了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调动了文博单位“用活”文物的积极性,完善业态发展等任务要求,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二)文化需求逐年增长

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5)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5年的81.2,平均增长率为5%。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指数等一级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且文化消费环境指数上升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为11.33%。这些数据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都开始转变,文化消费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的比例日益增加,文化需求逐年增长,文化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三)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

一直以来,博物馆是代表一个区域或领域的历史、民族、自然等文化内涵的公益性机构,是一个地区或领域文化的综合体现,更是该地区历史过程的文化传承者。博物馆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历史的、人文的,还有自然科学的,并涉及人类、社会、地域发展等各个方面。再者,利用好博物馆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源,是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因素,也是新时期博物馆实现自身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更是时代对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现今,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时代对博物馆自身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博物馆沟通大众有效开展教育、传承、宣传文化延伸的有效方式,更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因此,各地博物馆纷纷发展文化产业,例如故宫博物院努力挖掘自身文物内涵,开发了“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朕又来了”等文化创意产品近八千多种。国家文物局、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十分重视,积极举办博物馆文创博览会、文创培训班等,加强业内交流学习,吸取经验,共同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道路等。各个博物馆也逐步筹建了文创团队,并与学校、旅游机构等社会团体联合举办文创设计比赛,拓宽开发、设计、发展途径,使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个大环境呈现出积极、蓬勃、向上发展的态势。

二、成功事例

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导向,博物馆文化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博物馆文化产业也涌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故宫博物院截至2015年底,共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其中在2013~2015年期间,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累计1273种;上海博物馆产品年销售额数千万以上,并在上海多个商业中心拥有专卖店,生意火爆;国家博物馆联手阿里巴巴打造“文创中国”IP平台,开创了文创互联网浪潮等。这些业内的大型博物馆,拥有雄厚的资金,丰富的馆藏资源,专业的文创团队,在挖掘自身藏品内涵、设计、研发、宣传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均走在业内的前列,是先进理念的倡导者、践行者,对整个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三、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有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丰富馆藏资源优势、大趋势的文化发展环境等有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困难和不利因素。

(一)资金缺少,缺乏动力

博物馆多数是公益性质的、对外免费开放的事业单位,依靠国家和政府财政拨款进行运作。这导致博物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缺少资金支持,只能申请财政拨款来支持,这是制约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因数。虽然政府出台了政策支持,但是政策的具体实施及社会资源的整合仍需要一段时期的发展,其他渠道筹措资金需要多方面努力及进一步探索。因此,资金缺乏、渠道单一的问题明显,这也是许多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

(二)文创开发不足

1.文创产品缺乏创意。创意是文创产品的重点。文化创意产品可以从模仿、复制开始着手,但不应是简单地模仿、复制,而应该是吸取多方面经验后,在馆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突发奇想,巧妙的运用,使产品的设计、开发既贴近生活,又吸引人们的兴趣,才能够被人们欣赏、购买及使用。例如台北故宫推出的皇帝朱批纸胶带“朕知道了”,既抓住产品本身特点,又紧扣影视热点,且十分有趣贴近生活,达到了传承文化及经济效应的双赢,这也是文创产品创意的突出体现。2.文创产品开发脱离市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休闲方式的改变,为博物馆文创提供了市场需求。但面对市场文化需求的逐年增长,由于缺乏市场调研,消费群体定位重复,存在着跟风意识。因理念转变缓慢、缺乏市场营销及同质化严重等原因,使大多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脱离了市场需求。3.人才缺少。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引进、培育设计、法律、管理、销售等相关专业的人才,目前只有少数的大型博物馆有足够的人员来形成专业的团队进行开发。而大多数博物馆的人才储备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要说成立专业的团队了。

(三)文物数据化有待发展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发展大数据、智慧博物馆、互联网+等理念的提出,对博物馆信息、文物、数据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提倡科技、信息与文化的融合,以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挖掘、创新的云服务。但由于文物保护理念的转变落后,技术人才配备缺乏,文物资源信息采集及存储、传输等还处于摸索积累阶段,使文物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文化传播还有一段很长的道路要走。

(四)特有资源利用不足

博物馆自身所特有的文物、文化资源,能极大地促进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带动旅游、文化等市场发展。但多数博物馆对自身文化及文物的沉淀、挖掘、研究不够,未能形成有趣的文化形式,缺乏当地博物馆特色,缺乏相应的文创产品开发,缺少吸引力,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关于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由前述可见,博物馆文化产业在大趋势文化发展中有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面对着诸多问题,如缺少资金,缺乏研发动力;科技、数据化有待发展,人才配备缺少;文创开发不足和自身特有资源利用不足等。针对这些短板,提出如下思路和对策。

(一)继续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确立有效机制

《博物馆条例》的实行促进了博物馆发展,从法律的层面上规范了博物馆的发展,明确了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合法性。但现有的财政、出资、人才培养、利润分配、企业合作问题、税收减免、运营机制和有效监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指明了道路,但相应的文化研究、开发还在摸索中,开发、运营模式有待建立。因此,应继续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以期研究、出台、完善相关法规及政策,探索确立出有效地开发、运营和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才能提高主动创收的动力,更能有效地增强研发动力,缩短文化的开发周期,使博物馆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搭建文物藏品综合平台

调动博物馆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逐步推进文物信息资源采集、开放、共享。有效利用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及可移动文物普查等数据,建立基本文物数据平台。积极促进各类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商、“双创”企业(个人)与文物博物馆单位的合作,参与平台建设或基于云平台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提供文物图形图像、音视频、三维模型等数字资源,丰富文物知识及创意设计素材库,以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挖掘,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搭建与观众沟通交流的平台,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影响力,从而实现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科技智能化。

(三)多渠道拓展文创产品的开发

现今大多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仍在探索阶段,缺乏博物馆特色。因此,文创的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积极参加相关单位举办的文创交流学习活动,学习故宫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大馆的先进理念及管理方式,模仿、借鉴优秀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从复制、模仿、借鉴中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同质中注重细节,提升档次。2.区分市场范围,丰富产品种类,重点突出自身博物馆的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以注重创意,贴近生活为在主题。在设计开发时应区分市场群体,注重以中低档的文创产品的开发为主,以高端产品开发为辅,深度挖掘自身馆藏文化内涵,突出自身特点,巧妙构思,多开发些方便携带、工艺精湛、包装精美的日用小产品。让公众喜爱博物馆文创产品,让博物馆文化走进公众家庭。3.多模式探索,例如互联网+文物文创产品:鼓励社会力量与文物博物馆单位深度合作,或通过网络众筹、众包等方式。针对文物博物馆单位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与博物馆藏品资源,广泛的应用多种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发兼具艺术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且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系列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互联网+文物素材创新:鼓励工业企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文博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构建面向设计服务的文物素材库和知识库,实现开放式的远程虚拟设计服务和定向服务。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推进文物素材再造和相关设计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创意设计的特色企业,研发一批选题创意新颖、特色突出、形式活泼的文物素材设计产品与服务,提高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充分利用自身,树立服务意识,逐步打造品牌

1.充分利用自身,依托文物博物馆单位场馆的空间优势,重点关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需求,积极开发和引入与文物博物馆单位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产品、技术、装备等,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渠道。2.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将服务延伸到餐饮、娱乐、教育等范畴。在公共空间设置餐厅、咖啡厅等,打造有博物馆特色的休闲文化场所。3.突出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设置博物馆专门的教育活动空间,将博物馆教育活动持久性地开展下去。相对固定的向公众开放,供观众们在娱乐的同时学习知识,增强动手能力等。通过这些有效资源的利用,让博物馆走进生活,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营造良好的口碑,为发展博物馆品牌打下基础。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博物馆的定义也不断变化。因此,博物馆需紧跟时展潮流与市场需求,多借鉴,多学习,结合自身从实际出发合理有效地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博物馆自身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才能更好地、更长远地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从而有效地完成时代赋予博物馆的历史任务。

作者:黄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