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论文范例6篇

博物馆文化论文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1

1.1关键内容宣传不到位目前,中医药博物馆所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中,还是以中国医学史为主线开展宣教工作,目标受众以国人为主。但是对于外籍人士而言,对于中医学的关键内容还涉猎甚少,这样就会导致宣教效果非常有限。这些关键内容包括:中医药文化的根源—易家、道家、儒家、佛家等;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的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等[3];此外,中医药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中医对重大疾病的突出疗效等。

1.2体验少,说教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沟通的障碍,很多中医药文化很难为外籍人士所理解,如果一味的进行口头的说教还不够,不能让其有切身的体验是很难让其信服的。现在的中医药博物馆体验、互动的项目比较少,如中医舌诊、目诊、色诊、脉诊、刮痧、针灸、拔罐等均比较少见。中医药博物馆与中医的养生保健场所或中医院的分离也可以说是一个先天的缺陷,使得外籍人士不能亲身体验中医药的诊疗过程与切实疗效。

1.3宣传媒介手段传统目前,大部分中医药博物馆还是采用传统的实物媒介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教工作,现代媒介应用较少,这就给宣教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一来导致受众获取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途径、机会大大减少,二来也导致宣传的效果不够理想,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概念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宣教的[4],更不要说对有沟通障碍的外籍人士,其宣教效果可想而知。

1.4翻译水平阻碍跨文化沟通翻译水平是摆在中医药跨文化沟通前面的一条巨大鸿沟,目前的中医药博物馆外语人才储备较少。众所周知,中医药涉及很多哲学基础概念,还有中医自身的很多比较抽象的名词概念,要理解这些概念,别说外籍人士,就是生活在本土的中医本身对有的概念理解都比较困难,甚至还存在不同见解,要想将此类名词术语翻译出来谈何容易[5-6]。此外,中医药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语言比较含蓄,而包括英语在内的多数语言都属于低语境文化,比较直接,两者之间的沟通很容易产生误读、误解,造成一些沟通的障碍[7]。

2中医药博物馆开展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1加强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融合了易家、道家、儒家、佛家等各家文化的精华,内容涵盖了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军事等多学科知识,其哲学基础为气的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其思维特征为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其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与医学模式逐步为现代医学所认可,而现代医学模式是众所周知的不断改错、不断修正,有理由相信现代医学模式最终将融入到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中来。中医学是经过数千年实践的成熟医学体系,独自护佑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不只是平常的治病救人,还有治未病、抗击瘟疫等,均已载入史册。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需要的是我们要加强对自身的认知以增强自信。此外,民族的自卑感源于中国近现代的落后挨打,民众经不起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将落后的根源归咎于中华文化,其中也包括中医药文化[3]。然而我们回顾历史,在我国兴盛的近2000年中,随着中华文化圈的扩大,周边哪个不来主动学习中华文化、主动学习中医。现今我国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崛起,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学习中医的热潮一浪胜过一浪,我们没有时间再去自卑,需要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准备迎接这一浪潮。

2.2加强对外宣传的主动性中医药博物馆应该对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情况,应该思索如何从“文化休克”到“文化适应”[8],通过文化适应开展主动宣传,不仅馆内要有精心策划的方案,包括培养专业的翻译,而不是临时借调的且中医药知识不够专业的翻译人员,详细的多语种的翻译说明等,还要思考、策划如何针对外国人士的宣教工作,将宣教工作拓展到海外,将宣教对象扩大到外国人士。只有提高认识、精心策划对外宣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守为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范围,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3抓住主干,突出重点在中医药文化对外宣教中,应抓住中医药文化的主干,突出重点,提纲挈领地将中医药文化主体、中医药突出历史贡献、中医药突出疗效进行宣传。只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不致于本末倒置,忽略根本。应该对中医与易家、中医与道家、中医与儒家等重点根源问题进行宣教,对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等哲学基础概念进行阐发,以及中医学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特征进行宣教。此外,突出医家,如葛洪、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均对中医学乃至世界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对他们的贡献重点宣教。中医学对鼠疫、天花、流行性出血热等历史上的重大疫病均有突出贡献,现代中医对流脑、乙脑、非典等也有着突出贡献,还有很多疾病的中医疗效均非常显著,应当有重点地进行宣教,让外籍人士看得到真实的案例、切实的效果。

2.4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在中医药博物馆的互动体验项目中,应该适当增加诸如舌诊体验项目,设置典型舌象模型,让参观者通过镜子来与模型相比较;设置目诊体验项目,将五轮学说形象化,也可通过设置典型目象模型,让参观者通过镜子来与模型相比较;面色体验项目也需要设置模型、镜子来让参观者进行体验;脉诊除了通过脉诊仪让参观者体验之外,还可由专业人士进行把脉问诊,让参观者体验中医脉学之奥妙;刮痧、针灸、拔罐等也应成为体验项目。此外,尚可让外籍人士体验特色中医药膳,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中医药博物馆并不具备药膳制作条件;中医养生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现场教学,建议中医药博物馆与养生馆、药膳馆等联合经营,增加中医药文化的体验内容。中医药博物馆还应与中医诊疗机构联合,可以利用博物馆的闲置空间引进中医医疗保健机构,如果受条件限制,也应当通过实时视频将中医医疗机构的几个代表性门诊进行馆内直播。

2.5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开展宣传工作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论坛、微博、微信等开展中医药文化的跨空间宣教。各个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力量开展上述工作,至少也应将自身主页设置多个语种,尽量详尽,有条件还可开展虚拟博物馆建设。此外,应该对中医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通过制作光学模型、二维动画或三维模型等进行展示。2.6合众聚力,突破语言障碍为了突破语言翻译障碍,有识之士早已献计献谋,有的建议直接由自己培养既懂中医又懂外语的学生,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就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还有的主张将中医送出国外进修外语;也有的主张充分利用海外留学生,在其学成后利用其精通外语的基础,由这部分人开展中医的翻译工作,如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读毕业的胡碧丽同学,她作为外籍人士,在中国学习多年后,对汉语、中医的掌握水平已远超出一般的研究生水平,还在广东省中医院出过门诊,可见其水平,如能由这样的人才进行中医的翻译工作,将使中医药对外传播具有跨越性意义[7]。

3结语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者关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也越来越被重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个地方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欣赏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也显得更加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系统都日新月异,使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能够蓬勃发展。

1. 博物馆信息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

1.1 博物馆信息化

我们利用先进的数据库进行资料管理;利用多媒体影像或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展览;利用网络建设网上博物馆,制作博物馆主页,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的传播范围,迅速的传播速度,来满足观众的新要求。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我们有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我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得到最大的维护,西方主要的发达国家在21的主要文化战略方针之一就是发展“信息内容产业”,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保存和展出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责无旁贷的,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除了保护以外,博物馆在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宣传、推广以及对后代的教育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将信息技术用于其中势必对文化的真正的保护和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4年12月3日,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 博物馆信息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作用以及遇到的问题

2.1博物馆信息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信息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意义应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展示各类信息,利用应用软件进行研发,加强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必须建立具有独立操作性质和广泛合作方式的科研与教学并重的信息基地,而博物馆正是建立这种基地的最佳地点,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博物馆应该在关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中国本原文化基因的认知,推动当代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民间、民族优秀传统创作性的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学科的普及和建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规划管理的专门人才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信息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整理、研究、交流、展示和公众教育等相关领域会其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观众来到博物馆后通过充分享受到种种优越和便利的同时能接受和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随着数字化多媒体展示技术和网络流媒体传播手段的日趋成熟,以网络为平台的网上虚拟博物馆传递给观众相关信息的能力将与传统博物馆不相上下,如果对异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但是因为条件限制而无法亲自领略其独特韵味的博物馆观众将会乐于在网上通过虚拟的博物馆展厅而得到足够的精神享受或知识追求。

2.2博物馆网络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1.利用网络加强国内博物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联系。2.利用网络博物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示给社会公众。3.加强博物馆与个人的互动。4.适当利用博物馆网络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商业活动。5.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化处理。6.利用博物馆多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保护。

2.3遇到的问题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问题。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条件。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与其他价值关系。4.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所有权属。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方法不当。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分配。

为了加强研究和教学,博物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室。加强原生态文化抢救和可持续发展参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媒和规划工作室。建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建立民间美术(科研和教学)信息库。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遗产的时候所建立的,但是笔者认为,如同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认识中说到的“能否继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最终能否为社会实践带来利益”,博物馆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时候应该灵活运用自己的信息化手段和技术,与其他部门协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不但自己可以创造利润,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扩大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展望博物馆未来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尽管我们强调博物馆是一个非赢利机构,但是在当前形式下,一个不赢利或者薄利的博物馆不但无法做到对文物的良好保护,甚至自身生存都有问题,面对市场经济的潮流,博物馆应该想的时候如何通过其他途径来达到赢利的目的。网站的建置和运用,几已成为各博物馆的一项基本配备。无论是已经利用网站提供服务与信息的博物馆,或是正积极地筹备上线的博物馆,不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博物馆是将网站视为电子化或在线的简介,还是希望藉由网站开发更大的观众。目前国际上营销与科技媒体结合的研讨中,特别针对日益普遍的博物馆网站进行了分析,提醒各类博物馆如何利用本身的网站作为有效的营销工具,作为中国的各个博物馆应该及时从中获得有利自己发展的信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文化的消失是很难避免的,那么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所保存下来的该文化遗产的信息就非常珍贵。因此未来的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说信息时代博物馆的定位,应当是博物馆运营与数字化技术两者间全方位、多层次地有机结合。博物馆与数字化的关系,应当既是无形的,同时又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根据博物馆的战略发展规划、运营管理、科学研究、教育展示联系起来。未来博物馆对从实体收藏品的管理到相关信息的再挖掘等等诸多方面都应当体现出“数字化无所不在”的原则。首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未来博物馆信息化发展计划。其次,建立灵活的博物馆信息化管理机构。再次,提高未来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工作透明度和互动性。最后,用未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薛超.博物馆数字化与数字采集中需改进的问题[J].文物世界,2004,01.

[2]王裕昌.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甘肃科技,2004,10.

[3]陆远.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局域网建设[J].中国博物馆,2001,02.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博物馆 文化功效 展览

一、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构思独特设计,创建专题展示

(一)文物情景化

单调地展出文物,并不是一个绝佳的传承历史的方法,博物馆应该通过声光电一系列的手段,加强观众对历史的体验。通过3D模拟动画、语音讲解、情景展示空间、卡通形象导示系统等映像、声音、模拟场景等多元手段对文字说明的替代将大幅减少游客文字阅读数量,让游客在轻松、动感的环境中“看”懂博物馆,“看”透展品。

(二)展品主题化

基于每一个系列文物独特的历史背景,提炼一个具有吸引观众作用的主题。

如果将该类器物进行整体的复原陈列,那么他的规模、气势与体验价值皆是零散的器物陈列所无法比拟的。如南京博物馆艺术陈列馆玉器馆中专门创作了一个巨大的泥人工艺作品《琢玉图》,显示古代玉器从采料、开料,到粗坯、精加工、成品以及商品出售的全过程,加之鸡鸣蛙叫的音响效果,既紧扣主题,深化主题,又让观众从泥人工艺中进一步获得南方民间艺术的审美享受,引人入胜。

(三)人性化的陈列展览

增设互动项目,更新陈列设计理念,把参观变成一种交流、娱乐活动。博物

馆的陈列展览要由封闭逐步向互动、开放的动态形式转变。取消经常可见“不许拍照”“请勿接触”的警示牌,增设互动项目,让观众零距离接触一些展品,把参观变成一种交流、娱乐活动,应该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追求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目前大多数博物馆一般只对外提供展览简介,内容不祥,博物馆应该根据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印制经济实惠的陈展文字册页等多种资料,为观众提供语音导览器、博物馆概况及馆藏文物介绍触摸显示屏等。

(四)个性化的专题展示

根据系列文物的共同点,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设计讲述一个或

感人或欢乐或引人思考的生动故事。以瑷珲历史陈列馆为例,讲述的是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于这片黑土地上的种种磨难。设计展墙特意强化了“纪念碑”的思路:通过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独立展墙,通过一幅幅高反差的画面背景,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震撼力。一座座展墙既是历史的耻辱碑又是我同胞以血肉抗争、捍卫民族尊严的颂扬碑。某些展墙还出现了“裂变”、“错位”等形式,表达了我江山被毁的含意,每一种造型都代表了一种语义符号,每一面展墙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展面采取石漆喷涂,体现岩石般的坚硬感觉。这些都是结合内容体现出的个性化特征。

二、宣传方式多渠道,深化、扩展服务方式

(一)宣传方式多渠道

宣传不仅仅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报道,充分发挥现代传播网络的巨大作用,通过网上文物、博物馆知识、展览资讯、本地区历史文化介绍网上办展的形式扩大传播的辐射范围。

(二)改“严肃教育式”为“体验消费式”

我国博物馆不注重参观者的体验,没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博物馆最大的软肋。应更多地关注参观者的需求,提供便利的服务,使参观者获得高质量的情感体验。

当前市场收藏越来越热,参与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但了解收藏以及考古知识的人却很有限。博物馆作为文化、风俗、历史和知识的综合体,绝对可以利用自己的展品优势和人才优势,结合自己的展品来开办相关的知识讲座,这样做既普及知识,又满足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和收藏的求知需求;同时完全可以让博物馆在不知不觉中走出去,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博物馆。

让参观者参与陶器等手工艺的制作。可相应的在“休闲吧”兼“手工吧”里,用木头、泥土或软陶作为原料,让参观者在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下制作手工艺品,只收取原料费。在博物馆的辅助建筑里增设小生产作坊,让参观者参观并参与、制作印章、画砖等雕刻、小青铜器等冶炼礼具、石砚、佩饰玉器等,一方面拓宽了博物馆的增值渠道和相应的工艺品制作、销售途径,还增加参观者的体验。

(三)根据社会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适当更新展览的文物

博物馆应改变过去专业性过强、偏离观众兴趣、陈列展览方式乏味陈旧、缺乏参与性、过于说教、忽视人的正常休闲娱乐需求、缺少社会交往机会。当前人们对钱币收藏、玉器、书画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博物馆应相应适当更换一些展品。在遇岁时节令时,博物馆可以借助展品向参观者介绍古人庆祝节日的情况或详细介绍少数民族特有节日的盛大场面。

三、努力营造社会文化环境,博物馆与社区互动,融入社区生活,开拓开放式体验

文化环境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实施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文化中心的欧洲就十分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俄罗斯改革后,经济困难,几乎所有的生活指标都处于紧缩之中,但国家大剧院、图书馆的巨额建设却无人争议。韩国京畿博物馆整洁优美的展厅环境、生动有趣的图、物展览、方便快捷的资料复印,甚至于饭堂、电影厅也免费提供使用。因此经常有幼儿园的小朋友,参观完展览后在饭堂里自带食物,舒舒服服地用餐;新人们也常在博物馆大院举行传统婚礼,增加了博物馆的热闹气氛。这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一个活的资源,而不仅仅是文物。史密森尼博物院还经常举办一些非常吸引人的“现实生活展览”。在每年夏天的美国民俗节,吸引厨师、乐师、手艺工匠等聚集在国家广场,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经历,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

四、转变教育观念

博物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社会各界学习的场所。重视博物馆教育,如陕西省将全省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文物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将向中小学生实行集体预约无限次免费开放。教育学家把博物馆教育列为非程序性教育,即学校程序性教育以外教育的重要内容。非程序性教育更加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故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欧美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享受博物馆。

五、博物馆与民俗文化的结合

文物的创造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文物结合才能体现文物的特色和深

刻的内涵。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用民俗文化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民俗,因商业气息过浓而流于庸俗化,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他的吸引力而走向衰败。在这一点上,博物馆有义务保持民俗文化的原生态,去吸引、引导人们认识真实的民俗文化。

康有为认为“古物存,可令国增文明;古物存,可知民敬贤英;古物存,能令民心感兴”。文物是一个民族独特的、不可再生、价值连城的财富,文物的集中地――博物馆往往肩负着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任务。作为一个代表云南最高水平的博物馆,要诠释云南的历史,云南省博物馆与中原文化影响的博物馆不一样,云南的古代是滇国,不是中央王朝,如果我们不讲,就没人讲,也就没有年轻人知道云南的历史。云南省博物馆应注重设计、创新云南的历史脉络:比如恐龙、猿人与史前云南;青铜器与春秋战国;佛教方面的展品与南诏大理国;土司制度、土司文物与明清时的改土归流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详细、真实反应云南民俗文化、工艺美术。这将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云南民俗文化,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4

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免费开放的实现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博物馆参观人数大大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销售就成了博物馆的一大收益来源,加之本身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博物馆更加需要良好的文化产品来满足需求。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博物馆文化产品缺乏设计,纪念品摊位常出现随处可见的小商品,因此常有人调侃:“都是‘义乌’出品,哪里都有,不用买。”部分博物馆的独立文化产品仅仅是对某种文化元素的牵强附会,缺乏认真的设计思考,这种“偷懒”使得产品变得粗糙,缺乏收藏意义。

二、乌兰察布与博物馆——课题的产生

笔者参加了乌兰察布博物馆的驻场设计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乌兰察布博物馆终于开馆。笔者对该地文化产生巨大兴趣,并且希望设计出精致的文化产品来体现自己对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的观点。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乌兰察布自战国至汉末都是匈奴的领地;北魏前夕,鲜卑设立北都;隋唐时,突厥又建大利城进行管辖;以后的宋元明清,这里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相继生息之地。乌兰察布博物馆以历史为线索,展厅以“走上乌兰察布”为主题,创造出萧索神秘悠远的游牧风情。博物馆文化产品的设计使笔者在视觉传达和博物馆展陈设计这两个专业中找到了交汇点。乌兰察布博物也使笔者的很多设计想法有了实际意义。明信片便于承载文化,成本偏低,成为笔者设计的选择。

三、设计特殊性——民族融合的大背景

乌兰察布对民族问题尤为重视,街上的店铺无一不要求汉蒙双语,足见国家对于民族平等的重视。民族的共存、融合、发展,是乌兰察布的一大主题。同时,乌兰察布博物馆也体现出了一点,即这不仅仅是汉民族的博物馆,或仅仅是少数民族的博物馆,而是讲述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从古至今交流弥合,最终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发展的博物馆。在这个前提下,明信片在人物选择上就有了依据:契丹神秘悠远,拓跋珪与檀石槐恢宏壮阔,这都是乌兰察布历史上少数民族游牧风情的特征体现;冯太后和拓跋宏推行“孝文改革”,在北魏中后期全面推进汉化,体现出我国的民族融合。

四、设计目标——现代的通史类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

乌兰察布博物馆是当地历史的承载,对当地的历史传承影响巨大。对于参与历史类博物馆设计的人员来说,讲述并传承历史是一种责任。乌兰察布的历史厚重深沉。相对于秦皇汉武,檀石槐、拓跋珪显得并不那么如雷贯耳;相对于唐宋元明,鲜卑、北魏在大家心中只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但听到这些名词,我们可能联想到北地的朔风劲草、古老的战马嘶鸣、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神秘而宏阔,使得这个博物馆有着独特的魅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视觉语言把这些魅力讲述出来,但这种讲述不是枯燥的背书,我们要让观者易于接受这些知识,这就需要用现代的视觉语言来表述这些知识。比如,真正阅读过《三国志》的人并不多,然而明代有《三国演义》,使这段历史家喻户晓;《百家讲坛》里品三国的出现掀起了风潮,即使不同时代、不同语言,却同样引人入胜、同样成功地推广文化。这也是我们在为博物馆设计相关礼品时应注意的。历史是有趣的,但不是所有人都会迅速产生兴趣,陌生也会产生抵触,历史类博物馆礼品设计应该努力把这种历史的趣味性外化,与观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设计形式可以轻松现代,但内容必须严谨。许多文化产品在历史内容上错误百出,而博物馆是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正确性是第一位的。在乌兰察布博物馆明信片设计中,笔者参考了《二十四史》的相关段落,在人物绘制中对服饰等元素进行了考据,避免纰漏。

五、结语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博物馆化;意义;表征

在博物馆日益成为文化重要阵地的现代社会,“博物馆化”的现象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受到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关注,其文本信息也多次见诸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者、文字工作者的论文著作中的部分章节或口头表述。遗憾的是,“博物馆化”的概念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其意义的应用也呈现出片段化的状态,缺乏系统的总结。笔者试图通过对博物馆词义、历史变迁以及学界内中外学者的使用意象进行梳理,归纳“博物馆化”的意义表征。

一、从muses说起

博物馆是近代从英文“museum”翻译而来,是从希腊文“mouseion”一词演变而来。古希腊时代,“mouseion”被视为供奉缪斯的神殿。作为缪斯的所辖范围,大自然从最字面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博物馆,同时由于缪斯是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因此博物馆也就成为了充满智慧、创造知识的场所。早期的古典词源为博物馆的词义拓展和“博物馆化”的意向多元提供了可能性,它没有指定的空间参数,开放的花园空间和封闭的研究区域都是博物馆合适的空间。亚历山大博物院被视作古代形态博物馆诞生的标志,其缘起是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将他在寻求霸权的一系列征战中所掠夺的珍稀物品,交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在储藏带有他者异域风情物品的同时,亚历山大博物院沾染上侵略色彩。此阶段,博物院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是人类智慧、知识和文化的集中发展,这种群贤毕至生产知识的观念一直延续到近代博物馆的产生。

17世纪后期,Museum一词开始作为博物馆的固定表述。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建立,正式使用了“museum”。此后,它被广泛地用来表示收藏和展出历史古物、艺术品和自然标本的一种机构,并一直沿用至今。此时,“museum”意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主体,即研究和授课的场所由源于拉丁文的“university”(大学)所取代,贮藏图书资料的场所则被称为“library”(图书馆),专门从事测试和分析的地方则归属于“laboratory”(实验室)。

二、“博物馆化”的隐喻

(一)“博物”与“馆”的内在逻辑张力

时间、空间、想象、创造等是博物馆与人类学共同关涉的领域范畴,限制/超越、整体/部分、开放/封闭、公共/私密、自然/人工等二元相生相对的关系,在博物馆的情景中得到了整合。台湾学者王嵩山认为,从字面信息上看,“博物”的意象为广袤、开展、丰饶、变化与多样;相对的,“馆”则有压缩、集中、切割、隔离与封闭的单独。从整合的字义来看,“博物馆”的意向即遭遇到以有限呈现无限或无限包容在有限的逻辑张力。由此可见,“博物馆化”诸多纷繁复杂的意向正是博物馆人文想象与理性辩证相互交融、和谐共生所带来的文化表征,也给其意义的相生相悖提供了讨论的基础。

(二)国内外“博物馆、博物馆化”的隐喻

作为文化殿堂的博物馆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的学者关注,旅游人类学大师迪安・麦坎内尔看到了博物馆的展示功能。在《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一书中,他认为哥白林壁饰挂毯纺织厂织布工人被博物馆化了(museumlized)。在他看来,工人的博物馆化有三层含义:第一,工人工作的场景超脱于最初工业时代的背景,其意义发生了变化;第二,工人处于被展示、被凝视的状态,具有了可参观性。第三,观看过程被嵌入一定的目的性,展览是为了向观看者传递“教化”的目的。汉学大师列文森则从遗存的视角,看到了“博物馆化”所蕴含的固化意义。在其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列文森以博物馆隐喻儒家传统的死亡。其儒学的“博物馆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一方面是儒学在理论上已经没有创造力了,失去了对现实发言的能力;另一方面,传统儒教的教化形式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迹,虽然也受到保护,但是已经完全与它以前的作用相分离了,只是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罢了。詹姆斯・A・布恩(James A.Boon)同样对博物馆的象征意义颇有微词。在why museums make me sad 一文中,他描述了博物馆让他感到悲伤的原因:第一,对过去的盲目追求和固化,威尼斯这样适宜居住的城市被博物馆化,正在变成最美丽的坟墓,城市成为记忆,这实在让人忧伤。第二,博物馆物品的碎片化和象征化。博物馆是各种支离破碎物品的集散地,将其搜集物品的动机与展览的物品结合起来,重新将物品置于其交换或者竞争的时间脉络中,而不是物品本身,物的实物意义被其象征意义所掩盖。第三,博物馆所揭示的表征只是在顺从博物馆的想象,并没有同步的解释,只是为了隔离物品而已。第四,来自博物馆(特别是民族博物馆、殖民主义博物馆、帝国主义博物馆)物品收集伦理的忧伤,掠夺和征服的意向被永固和放大。

对比上述学者对“博物馆化”概念的不同侧重,王嵩山从辩证的角度评价了常民文化的“博物馆化”。常民文化一旦进入博物馆,成为值得保存于博物馆中的重要事物,其原本短暂、个别的生命得以延长;更因为其地域的性质,而可以发展成人类知识与物质成就的某一特定代表。而王嵩山也看到了常民文化是动态的,担心“博物馆化”之后的常民生活方式,有可能失去生命,成为文化中式样化的表征,无法看见其继续成长与发展的潜力。

此外,林美珍、肖洪根从功能主义视角提出了旅游景观吸引系统的“博物馆化”。在地方性旅游开发实践中,博物馆往往被视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并被重点关注。两位研究者宣称旅游景观借鉴博物馆在展示内容、展示手段和解说系统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可以达到充分挖掘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综合展示景观的资源风貌及其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的目的。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博物馆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博物馆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纳入旅游景观吸引系统之中。二人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人造景观等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化”职能对旅游吸引模式的良性影响。针对前工业社会的旅游活动是以“博物馆”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开发的,强调真实性和神圣性。“博物馆化”带来了景观的跨时空组合、真实性诉求、知识密集、唤起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作者也看到了过度“博物馆化”带来的景观过度“神圣化”,并对参观体验产生阻碍的现象。

学界的青年研究者如王巨山和张思成分别在博士论文《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以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考察为例》和硕士论文《论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化保护――以南京民俗博物馆为例》中,从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艺术保护的角度使用了“博物馆化”的概念,他们认为“博物馆化”在保护遗存上具有强大的功能,“博物馆化”的方法因此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保护的又一良方。

三、总结:“博物馆化”的诸面向

“博物馆化”是从原初情景的解构与新情景再建构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博物馆化”。从历史回溯上看,博物馆的内在精英化导向与博物馆场域的艺术化导向生产出的意义,是剥离出原有情景的。从博物馆的职能上看,收藏、保存的功能有着或褒或贬或中立的引申,而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相较而言争议更少,视乎作者在使用时的文本环境而定。

亨里埃塔・利奇认为意义创造有两个层次,分别是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直接意指涉及意义的第一个层次,即与该物最明显和一致的层次相符合。含蓄意指涉及的是意义的第二个层次,它引导人注意形象(物品)在一个较宽泛的、较多联想性的意义水平上被理解的方式。“博物馆化”的意向使用经历了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的双重过程。其直接意指,指向博物馆的多项职能,在此基础上的含蓄意指受不同的语境影响,导向更深层次的意涵。

在笔者看来,目前“博物馆化”意义的应用忽略了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论视域和语境角度出发,研究、博物馆行政与管理等功能性范畴被忽略了。目前的“博物馆化”多是被当做定语而使用,侧重其状态而非过程。将“博物馆化”视为过程,在偏重谓语状态下使用“博物馆化”,博物馆的研究、行政与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纳入考量。二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批判与反思贯穿于博物馆的研究对象、理论范式、人文关怀等方面,“博物馆为谁而建”的论题也有了新的讨论,人与物的关系也有了新的界定,博物馆的观众导向日益明显,社会服务职能日渐加强,这些新的变化较少为其他学科所重视,以至于“博物馆化”的文本象征仍以反思前对博物馆的感性认知为主,缺乏对变迁物馆的思考。

尽管“博物馆化”的表征呈现出多样且褒贬不一的诠释,但博物馆作为客体始终处于价值中立的状态。受诗学、政治学的影响,作为文化载具的博物馆被不同的主体刻以“博物馆化”的痕迹,而这恰是博物馆对立而统一、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的魅力之所在。“博物馆化”的广泛使用也正体现了国家视角与地方性知识、大小传统、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我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随着博物馆逐渐嵌入日常生活的肌理中,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内容,关于“博物馆化”的概念及使用也将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参考文献

[1] 亨里埃塔・利奇.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与政治学[A].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嵩山.过去的未来:博物馆中的人类学空间[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1.

[4] 迪安・麦坎内尔著,张晓萍等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董卫国.“博物馆化”说与“游魂”说――对两种儒学困境观的比较和反思[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1).

[6] James A.Boon . “why museuns make me sad”, Ivan Karp and Steven D. Lavine, Exhib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Washington: Smithsonia Institution Press,1992.

[7] 王嵩山.文化传译:博物馆与人类学想象[M].台北:稻乡出版社,2000.

[8] 林美珍,肖洪根.博物馆化:对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发展变化的一种理论释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6

作为机构的自然科学博物馆——超越边界的沟通

用时尚激活传统——以“非遗”中的中国织绣印染工艺保护为例

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温州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以明孝陵博物馆为例的探讨

论新博物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和谐作用——南通博物苑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体会

试论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长春皇宫博物院为例

博物馆藏品风险管理

浅谈中小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机遇与发展

近代中国生物标本制作掠影

明清时期德化白瓷瓷塑兴盛的背景研究

清宫书画散佚问题研究

考古现场·博物馆·课堂:考古教育的三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鸵鸟蛋皮串珠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文物图片保护与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

浅议新时期博物馆观众教育服务

浅谈文博工作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图门市为例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松原召开

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新进展述评

馆藏考古发掘品的信息分类

博物馆、公众与网站——浅议博物馆网站的功能界定和改进方式

行业博物馆的实践探索——以中国烟草博物馆为例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为例

首都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品展”得失谈

浅议博物馆与旅行社合作的相关问题

浅谈博物馆如何做好有效的文化传播

博物馆针对儿童群体讲解方式的探索

吉林省博物馆事业六十年

试论古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关系——以文献及相关文物为中心资料

以朝鲜古代史早期阶段为中心谈朝鲜通史的认识体系

论洲国是日本统治下的殖民主义政权

勾股定理在考古发掘布方中的应用

关于“北郡开国公章”的印文与断代

江苏南通博物苑古树名木撷要

清代外销瓷中的西方文化因素

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9年年报

2009年中国博物馆学书目

正视现状展望未来推进吉林省博物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吉林省博物馆事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基于游客管理视角的博物馆解说系统构建

国外博物馆经济学研究概述

博物馆社会支持体系刍议

简述博物馆藏品库以及藏品保管系统的规划

吉林西团山文化六十年研究成果概述

从高云家世看高句丽移民

纠误与商榷——兼说朝鲜半岛相关历史

金仁问前三次入唐考——兼与姜维东先生商榷

试论粟末靺鞨族政权建立的因素

辽宁营口地区清代八旗驻防初探

中国敦化日本遗留毒气弹受害人情况调查报告

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战略背景看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修订

长春皇宫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举办系列活动

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8年报

吉林省蛟河市苏尔哈古人类文化遗址调查

关于陈列展览制作的几个问题

小议博物馆与媒体宣传

浅议如何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如何加强观众接待工作

博物馆市场营销研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