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下科技期刊出版优化探析

区块链下科技期刊出版优化探析

摘要:本文以区块链视域下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的困境为基础,分析其依托区块链技术呈现的去中心化、透明化、不可篡改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信源追踪、智能合约、数字资产管理、广告量化等技术机制的角度切入,对科技期刊出版进行思维转向、技术驱动等层面的策略研究,从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为科技期刊出版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向。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技术机制;科技期刊;策略研究

近年来,由于自媒体的冲击以及科技期刊自身的“严肃性”与“专业性”特征,使得读者呈现缩减的态势。此外,评议信息不透明、评议权威性下降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科技期刊出版市场的萎缩。随着区块链技术在科技期刊平台中的尝试性运用,为科技期刊实现资源聚合、流程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向。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分布共识、密码学等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在科技期刊出版中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信源追踪范式可实现学术成果全过程的追踪与溯源;通过数字代币可实现数字资产开发与广告量化等,进而可解决科技期刊当前所遭遇的学术成果重复、同行评议公信力下降以及商业收入下降等问题。

一、当前科技期刊出版的困境

智能算法与大数据等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促使科技期刊积极创新出版模式,以此来实现品牌核心竞争力。但科技期刊出版业目前仍存在同行评议模式僵化、读者流失以及市场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一)信息数据透明度较低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宣布撤回韩春雨团队发表的关于基因编辑的论文,原因在于实验记录不透明及论文的可重复性遭到广泛质疑。撤稿事件的发生,使得科学界逐渐正视原始科研数据透明化的重要性。由于期刊版面限制,学术论文难以做到将科研过程和原始数据进行完整阐述。基于这种情形,学术成果往往存在盗用和剽窃等问题。

(二)版权归属存在争议

互联网平台开放获取的特点,使科技期刊盗版侵权现象日益严重以及学术成果的版权认证越发困难。在学术论文开放获取过程中,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些论文来获取收益,这也触犯了版权保护协议。同时,也有不少学者通过洗稿等一系列不正当手段来盗窃学术成果,使得学术成果的版权认证一直存在争议。

(三)受众接受度不高

由于科技期刊其专业性特质,受众接受与理解程度低,这也大大降低了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商业价值。从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现状来看,出版资源零散、品牌影响力较低、期刊规模相对较小。除此之外,出版商也将收录来的学术论文进行多次流转售卖以此来获取利益。这些不良现状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科技期刊的重要变量。

二、区块链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

区块链以信源追溯、身份认证、数据不可篡改等技术机制为表现特征,在出版流程透明化、同行评议权威化、版权认证精准化、数字资产开发上发挥了创新优势。通过区块链所蕴含的技术机制与科技期刊出版流程相契合的特质,能够实现科技期刊在专业领域中公信力的提升以及在版权认证中权威性的塑造。(一)信源溯源:依托节点记账技术实现出版流程透明化区块链技术是最好的节点记账——无论是POW(工作量证明)模式、POS(权益证明)还是DPOS(授权股权证明)模式,每个区块账本都被打上时间戳,与其他节点共同验证。依托这种验证技术,一方面,可以将科研者的研究过程和数据载入区块链节点当中,从而实现研究全过程溯源。同时,还可以实现学术内容与科研数据的自我审核与其他节点的协同监督,从而降低审核成本和数据造假的可能性。例如,ManuelMartin等人于创办的Or-vium项目,依托信源溯源机制构建起一个管理科学期刊相关数据的分散透明化平台。在此平台中,论文、评审数据等信息都被登记并储存,在实践中实现评审流程和出版过程的全程溯源。

(二)学术评审:凭借身份认证系统提升同行评议权威化

2015年,ShoCard公司依托区块链技术生成一个身份认证的系统。在该身份认证应用中,用户扫描身份信息并签字后,系统随即自动生成私钥/公钥封存这些信息,且每一个节点都存储这些信息。借助此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审稿专家身份信息、信息、评议结果的储存、记录和追踪,而且还可以实现审稿专家的专业水准、研究领域与评议论文的精准匹配。比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在其自身的编辑系统中嵌入ORCID认证系统。在此系统中,评审专家的所有评审过程都将被写入系统当中,同时,其所评审的论文质量和数量也将实现透明化,成为衡量评审人水平和诚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智能合约:通过去中心化的合约模式解决版权归属认证

智能合约是指参与各方均可读的以数字化程序代码表现的合同承诺。当某一事件或条件触发后,合约会立即执行,整个交易过程无需具有信用保证的中介机构参与,可有效简化出版流程和降低交易成本。将智能合约机制嵌入科技期刊出版场景中,构建一个高效、透明、交互性强的出版平台。在此平台中,使用者可将自己的学术成果以数据化的形式进行登记与存储,这也使得版权归属等问题得以透明化。例如,欧洲团队所落实的Orvium项目,支持自有系统中的每一个操作与事务可被所有人访问,以透明化特征优化版权流转。

(四)数字资产:借助数字代币创新科技期刊盈利新模式

在科技期刊商业收入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合理运用数字代币形式,将对解决科技期刊商业发展瓶颈起到积极作用。第一是广告效果量化。通过区块链点对点网络通信的技术机制,对广告的市场占有率、用户注意力等进行审计追踪与数据记录,从而实现广告的效果评测与精准化投放。第二是数字资产开发。数字代币作为一种数字权益证明,以不可篡改、透明化为表现特征,在科技期刊用户价值开发上发挥了创新优势。例如,Steemit是一个以区块链为技术驱动的内容生产平台。它将用户生成的各种浏览、转发、评论等信息流作为数字资产进行开发、流转,以此增强用户黏性和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区块链技术对科技期刊出版路径的优化

区块链技术在核验期刊内容、量化广告效果、开发数字资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区块链技术与科技期刊出版的融合发展,将促进科技期刊出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新,也将对科技期刊出版的优化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一)权威化:以信源溯源提升期刊公信力

区块链是以数据可溯源的形式来形成高可信度、强安全性等特质。科技期刊可基于区块链这一形式来使信息在生产的过程中完成时间戳的植入,进而以区块数据的形态完成存储。这将便于对学术成果进行追踪及核实,同时,依托区块链优化的同行评审制度将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术成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记录在期刊平台的信息一旦遭到人为修改,其生成的哈希值就无法匹配,并且任何节点都能清晰地看到修改的全部过程及内容。因此,一旦将学术成果与专家评议记录上传到科技期刊出版平台中,就会形成永久可追溯的记录,这也将大大提升科技期刊的公信力。

(二)平台化:以去中心化构建协同生产平台

随着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愈发成熟,其具备的联结性对科技期刊构建协同化生产平台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此平台不仅可以提升科技期刊的科研协作效率,还可以提升其内容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具体体现在,一是可以满足学术信息交互的需求。通过此平台的学术交流版块,传受双方寻求科学生产及传播的契合点,并实现科学研究协同记录,形成全程透明的科研协同。二是出版全流程的记录和监管。依托此生产平台,科研者可以实现研究过程和原始数据永久记录与存储,科技期刊出版信息可以实现每一个环节交互的完整记录。三是提供真实和优质的平台内容。此平台可以实现内容生产的直接传输,减少中间环节的流转,以此来避免信息内容遭到第三方曲解与滥用。

(三)版权化:以数据记录优化知识产权流转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为数字签名(ECDSA)和哈希算法协同互联网生成的新型网络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进而实现数据不可篡改和信息可溯源。在此模式中,所有信息都以点对点的形式形成互联机制,尤其是其蕴含的账本式的分布存储范式——从确权、用权、维权三个环节完整记录版权流转过程,从而解决科技期刊无形资产确权和版权认证等问题。美国区块链公司Binded依托数据记录技术为用户构建一个流程优化、操作便捷的版权保护平台。创作者将内容成果上传至私人版权保护库后,会生成验证指纹与版权证书,并会被永久存储与保护。

(四)盈利化:以数字资产重构盈利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用户与产品内容数据库的协同化构建和精准化营销成为科技期刊发展重中之重。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依托区块链技术“多点构建和信息追溯”的特质,对受众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进行长期的追踪、分析与预测,形成用户行为选择的信息流,以此来实现用户注意力经济结算和变现。另一方面,科技期刊还可以借助股权众筹途径进入文化金融市场,然后提供学术成果版权登记、注册与认证服务,从而实现科技期刊多种盈利模式的协同发展。

四、结语

科技期刊是传播前沿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区块链在国内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应用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也预示着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在区块链应用方面有着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如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一个获取科学知识的开放型客户端;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多学科,多体系的开放型科学出版社等。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同科技期刊出版进行设想建构与实践尝试,以此来构建科技期刊出版多技术协同支撑和深化创新的优化发展路径。

作者:刘厚磊 唐冰寒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