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编辑社会职能角色转换探究

期刊编辑社会职能角色转换探究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期刊出版工作基本已经告别了传统的纸质工作时代,逐渐地实现了期刊的数字化建设。而且随着各种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在线阅读也成为了当下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的社会职能和角色的定位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笔者结合数字化时代期刊编辑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析期刊编辑在期刊数字化时代职能的变化和编辑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为期刊编辑的发展寻求新的路径。

[关键词]期刊数字化;期刊编辑;职能;角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行业也开始借助数字化的平台进行改革和重组,顺应时展的潮流,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传统期刊的发展既是一次极大的发展机遇也是一场巨大的发展挑战。期刊编辑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时展的特点,及时完成职能的转换,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能够有效的帮助期刊在时展的洪流中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数字化编辑工作的优点

1.优化工作流程。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期刊编辑面临较大的文字处理量,需要整理的稿件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编辑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工作,一旦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便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且传统的工作模式不方便作者和编辑之间进行交流,无论是选择电话联系还是选择其他方式进行联系,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无形中增加了期刊编辑的工作量,此外,在期刊编辑进行稿件处理时,通常也会出现期刊编辑无法理解原作者的用意而导致在稿件处理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不仅延长了工作时间,还影响了正常工作和工作质量。[1]数字化编辑工作能够从源头处优化期刊编辑的工作,加强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

2.提升审稿效率。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进行工作,期刊编辑要做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审核,还要对文本本身进行审核,尽量避免在期刊中出现内容错误或者有错别字等情况。而且在传统的期刊工作中,编辑拿到审核之后的稿件是纸版的,上面是手写体批语,除了要避免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对稿件造成损坏和丢失之外,还要仔细辨别字迹,整理文本内容,极大的增加期刊编辑的工作难度,延长了审稿时间。实现期刊数字化建设,给期刊编辑带来了极大的工作便利,其中表现最明显得是,期刊编辑不再纠结与手写本中字迹不清晰的字,也不会对各个审核关给出的意见造成误读和误解。

3.提升工作价值。实现期刊数字化能够帮助期刊编辑有效的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期刊编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和业务学习,促进期刊编辑个人的发展和期刊质量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数字化编辑程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减编辑人员的工作重复,提升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期刊编辑人员创造大量的学习空间,使其能够积极的掌握学科和行业的发展动向,提升期刊文章的质量,为期刊的长久建设和发展注入活力。

二、期刊编辑社会职能转变

1.从普通编辑转向学科导向人。期刊编辑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职能,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职责。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期刊编辑的工作仅局限于对作者上交的稿件的整理和重加工的层面上,不会对文本本身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受本身工作状态的影响,期刊编辑将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已有稿件的处理上,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无法去审视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更加无法精准的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无法充分的显示出期刊编辑本身担负的社会责任。期刊数字化逐渐地改变了这种现状,期刊编辑不再埋头于编校审改稿件,而是从源头开始参与,从头开始监控,把握论文产生的每一个环节,参与到论文从产生到发表结束的全过程。加强了期刊编辑与相关学科建立的相关研究者群体、作者群体以及读者群体之间的联系,为期刊编辑创造了可以站在学科发展的制高点的机会,让期刊编辑拥有了可以俯瞰学科发展的能力,担负起了学科发展导向的责任,正确且鲜明的学术导向也是期刊一直以来的灵魂所在。期刊编辑的这些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期刊数字化的过程中,立足于现代信息交流技术以及与相关学术研究者、论文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下,结合自身对学科发展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形成的。在期刊数字化的进程中,期刊编辑应当主动的参与到科研项目的设计、研究和评审的过程中,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2.从信息的矫正功能转向为过滤功能。从人类开启智慧起,信息便在人们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通过实践进行总结和矫正,再反作用于世界中,然后回再次产生新的信息。如此往复,社会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期刊编辑就起到了信息的矫正作用,期刊编辑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各种稿件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不断对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进行矫正,确保作者的稿件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有期刊编辑的存在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虚假的、有害的信息进行删除,避免其在社会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事实上,自古以来编辑工作一直承担着信息的矫正和过滤工作,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占比不同而已。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信息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期刊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对作者提交的稿件进行审视,主要反应的是期刊编辑的“矫正功能”需要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对论文作者在稿件中表达不清楚、不明确或存在明显错误的表述进行纠正,令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正向的作用。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缓解日益剧增的信息和人们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矛盾,要求期刊编辑由以矫正功能为主的工作状态转变为以信息过滤功能为主的工作状态。期刊编辑必须明确期刊信息不同于网络信息,具有更加专业、科学和权威的性质。所以在期刊数字化的过程中,期刊编辑应当主动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职责,过滤掉一些有害的、无意义的信息,及时的对部分信息进行矫正。确保信息的过滤、矫正以及传播过程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明确自身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维护学科发展严肃性和科学性,净化网络环境,倡导我国信息传播的良性化发展。

三、新时代期刊编辑的角色新定位

传统期刊工作中单一的角色定位已经不再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期刊数字化的进程中,期刊编辑需要一些新的角色定位,才能够让其在该行业的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发展优势。

1.新兴媒体技术的运用者。现代期刊编辑的工作能力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约稿、组稿、审稿以及编校加工的能力,还应当具备较强的新兴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简言之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新兴媒体运用者的能力,这不仅要求期刊编辑要不断加强对新兴媒体技术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程度,还要求其能够认真熟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特性和全部流程,明确数字出版的方式和形态,方便期刊编辑能够在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术期刊自身的宗旨和特色以及不同平台和载体的特性。这样才能够确保在进行推广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推广途径,做到精准推广。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2]

2.学术交流的对话者。传统的编辑形式让作者、期刊编辑以及读者之间的交流受到极大的限制,学术期刊的编辑在论文的产生和发表的过程中难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这种交流上的限制,使其不再受空间的限制,为期刊编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打下了基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应当借助工作的优势,参与到学术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助力学术信息的沟通和传播,令其产生更多的学术精品。同时期刊编辑还应当具备善于处理大量互动信息的能力,为参与讨论的学者、作者以及读者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为之后的组稿和约稿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用户多元需求的服务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读者”的概念逐渐地被“用户”的概念所取代,所以在期刊数字化的进程中,期刊编辑应当顺应时展的趋势,转变观念,树立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意识。在现今社会的发展中,期刊编辑需要认识到在期刊论文的发表过程中,参与的主体和信息来源逐渐地变得丰富化,用户之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交流也逐渐地增加。期刊编辑必须立足于实际的工作情况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逐渐地实现服务学术界,服务社会的目标。期刊编辑必须在服务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要及时的针对用户的关注的理论和问题等进行解决,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和解读,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四、期刊数字化背景下期刊编辑自我发展的路径

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期刊编辑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找寻新的发展路径,满足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就当下社会的发展而言,期刊编辑在找寻新的发展路径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拓展创新思维,提升新媒体技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必须要跟紧时展的潮流,灵活的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才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和业务水平;其次,培养学术精神,提升研究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期刊数字化的推进,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期刊编辑必须在当今社会的重压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术精神和研究能力,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该行业的社会职能,才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再次,强化市场观念,树立版权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术期刊要发展要进步必须强化市场观念,提升经济效益。积极的吸收大量的行业领军人物的加入,不断提升期刊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应当加强对相关论文文献的版权维护意识,减少类似于抄袭,盗用这样的事件发生,服务好进入平台交流的每一个用户。

五、结语

期刊数字化的过程中,期刊编辑的社会职能和角色定位逐渐地发生了转变,社会发展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期刊编辑在工作中要不读的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要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职能和角色定位,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