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期刊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

做好期刊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向: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党的四中全会,再次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这些重要指示为各行和产业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闻出版行业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新闻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期刊是意识形态理性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期刊出版要符合《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为促进我国期刊业的繁荣和发展、规范期刊出版活动、加强期刊出版管理,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期刊出版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期刊业认真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恪守政治原则,坚守政治阵地,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自觉服务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坚持期刊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一批政治性强、理论性高、旗帜鲜明、影响力大的期刊品牌。

一、加强导向意识、做好期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期刊意识形态工作在各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期刊出版作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科技期刊,通过利用和拓展相关资源、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并于2019年8月,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该文件的彰显了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意义。据统计,当前我国科技类学术期刊高达5000多种,社科类学术期刊有2000多种,基本满足社会、人文类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因此,强化期刊导向意识,做好期刊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科技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各个行业和产业蓬勃发展的切实需要。

2.做好期刊意识形态工作是坚持群众观的重要桥梁

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繁杂,舆论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为受众提供准确、深度的信息分析,权威、理性的价值引导尤为重要,而期刊正是意识形态工作理性传播的重要载体。《2018年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139种,总印数达22.92亿册。一方面,该数据呈现了新时代我国期刊出版工作的细致和扎实;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期刊出版工作层次清晰、架构完善、受众极为广泛,因此期刊出版也是多层次、多角度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通过高质量的期刊内容,可以更好地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因此,期刊业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导向意识,刊发顺民心、惠民生的实事报道,多为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搭桥铺路。

3.互联网时代,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构建舆论环境的重要基石

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世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服务好党和国家的事业大局,我国传统期刊纷纷转型,积极融入数字出版大业中。如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网、超星等数字化期刊平台,都进行了编辑、出版、传播、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当前,这些数字出版的实践多以传统纸质期刊的内容为基础,也有互联网平台转载、编撰的深度分析等,因此,强化期刊导向意识,做好期刊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期刊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思想宣传工作。从全球互联网时代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则更为复杂、任务更重。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世界各国应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在此背景下,严把期刊工作的政治导向关,做好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尤为关键。

4.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保障

随着时代的进步,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功能的中国期刊正在走向世界,根据SCI(ScientificCitationIndex)于2019年的《期刊引证报告》显示,我国有52种科技期刊进入SCI影响因子Q1区。这表明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能够代表中国学科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同时,中国期刊出版在世界舞台上积极发声,每年都有上百次中外期刊界的双边或多边交流。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为例,该刊是我国国际政治类刊物,是国家首批A类英文社科学术期刊,以传播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学者的声音为己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该刊一直保留“一带一路”专栏,并邀请专家和学者就“一带一路”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讨论,以引导学术议题的方向,提高刊物的国际话语权。可见,强化期刊导向意识,尤其是做好国际知名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可以在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同时,让世界读懂新时代的“中国法则”。

二、从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看当前期刊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

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和奖励国内新闻出版业优秀的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2018年,《关于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决定》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宣传导向、创作导向、出版导向,在做强精品力作生产、促进行业改革发展、服务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推出了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突出主旋律、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出版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出版单位和优秀出版人物。在本次表彰中,《中国社会科学》《读者》《中共党史研究》《中国新闻周刊》等10种社科期刊和《科学通报》《中国国家地理》《国农业科学》等10种科技期刊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另有20种社科期刊和19种科技期刊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强化导向意识,做好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现在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从发展战略布局到约稿、审稿、编辑,每一个字符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脉动。通过分析中国出版政府奖的获奖名单我们可以发现,新时代我国优秀期刊出版的工作有如下亮点。首先,党刊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凸显。我国期刊业切实贯彻落实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精神,并将期刊业建设成为党在宣传思想工作上的重要舆论阵地和中坚力量,其中,党刊表现最为突出。党刊是交流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和探索发展思路的有效载体,是交流理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在获奖期刊中,以《中共党史研究》《紫光阁》《当代贵州》等为代表的精品党刊尤为坚挺。近年来,这些优秀党刊锐意改革,积极进取,推出了一批具有政治思想高度的理论文章,深入阐释了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行动彰显了期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践行了党刊的职责使命。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意识形态建设。这要求广大优秀期刊扎根群众,将意识形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以获奖刊物《收获》为例,该杂志作为文学期刊的代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表一系列关注现实、思考重大社会问题的作品,许多获得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曾首发于《收获》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读者》杂志,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基于“微读者”平台实现了从内容资源到商务平台的升级,全方位服务读者;作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时政类新闻期刊,《中国新闻周刊》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为定位,成为领先的社交媒体内容供应商、企业级自媒体定制专家;《我们爱科学》杂志为亿万少年儿童提供迅捷、全面、优质的科学信息,实实在在地传播科学知识,启迪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再次,我国期刊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科学性和先进性,具有国际化视野。一是优秀学术期刊为我国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都已成为学术期刊界的标杆;二是我国科技期刊深耕于各个行业和产业,宣传成绩、直面问题,为推动我国科研创新体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获奖的《中国农业科学》《暖通空调》等专业期刊,密切关注行业实际,力求将内容做足、做深、做透,在行业内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影响力;三是一批高水准、高品质的期刊加快了我国期刊出版的国际化建设,如《科学通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药理学报》等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期刊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文明》杂志则以传承中华文明、展示世界文化为己任,用中国人的视角关注精彩的人文世界。

三、结语

当前,我国期刊业坚持深耕主业、多元发展,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稳步提升,这与一以贯之地做好期刊意识导向工作密不可分。强化期刊导向意识,做好期刊意识形态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将期刊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到各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中去;要坚定不移地扎根群众,将期刊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中去;要放眼国际市场,将期刊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互联网时代、全球一体化时代的话语体系中去。当今世界形势多变,既充满机遇,也有不少挑战,舆论环境复杂多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把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期刊承担着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因此,期刊业要强化期刊的导向意识,深化意识形态工作向纵深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面对期刊如何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世界共享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等问题,亟待业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