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课程范例

实务课程

实务课程范文1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其特殊商务模式和操作手段已经涉及到了国际贸易实务的诸多环节。这种变化,要求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应与跨境电商知识相融合,增加跨境电商在平台、支付、物流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适应外贸转型升级与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

关键词:

跨境电商;教学改革;模式

0引言

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3万亿人民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速高达30%以上。《国际贸易实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课程。但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基于介绍传统的贸易方法和手段,对跨境电商的知识涉及很少,使得课程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学生无法真正全面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特别是新兴的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操作模式,这就给将来就业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把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知识相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1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实务内容相融合的必要性

1.1适应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需要

跨境电子商务对于扩大我国海外营销渠道,提升贸易竞争力,实现外贸转型升级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模式中,买卖双方要通过电话和面谈等方式进行沟通,最终达成相应交易式,这要耗费买卖双方大量的时间去协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交易效率。而跨境电商优化了营销手段,促使买卖双方通过网络平台的形式交换意见,达成最终贸易。传统贸易中一些重要的中间环节被弱化甚至替代,制造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是传统外贸销售模式;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或者制造商→消费者,这是跨境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原来贸易商、批发商以及国外的进口商等环节的中间成本被缩减甚至完全消失,这部分成本被很大程度上转移出来,变成生产商的利润,另一部分成为消费者获得的价格优惠,国际贸易的成本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在传统外贸出口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跨境电商正在改变传统国际贸易格局,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销售服务以及自主品牌的建立进行转型升级,增强外贸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外贸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应改革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把跨境电商知识引入课堂,以适应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需要。

1.2适应中小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迫切需求

跨境电商的发展使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贸易的门槛和进出口成本大大降低,有助于中小制造企业快速成长。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以跨国在线零售方式或者小额批发的方式将产品直销到海外。这些企业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跨境电商人才不仅要懂外贸,还需要懂电子商务,高要求导致了企业所需人才的短缺。为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融入跨境电商的内容。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的交易模式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原有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相关知识点在跨境电商运作时,往往不适用。所以,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必须及时补充相关内容,完善课程知识体系的全面性,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跟上对外贸易发展的步伐,以适应外贸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教学内容的融合

2.1增加跨境平台的应用介绍

传统的国际贸易流程主要包括贸易准备、合同签订、合同履行、业务善后四个方面。首先在贸易准备和寻找客户阶段加入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应用介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例如速卖通、敦煌网;第二种是自建跨境电商平台模式,如兰亭集势、米兰网;第三种建设独立的企业外贸网站,这类网站可以选择代运营机构。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应根据需要讲解跨境电商的这三种模式以及运营方式,以及企业如何选择平台及其运营的方式。并根据需要,由学生操作进口跨境电商的购物与出口跨境电商的建店(例如C2C速卖通建店),使学生掌握传统贸易与跨境电商在营销方式上的区别。

2.2在支付方式上,增加跨境电商支付模式介绍

传统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信用证等,这些支付方式尤其是当前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信用证,具有很高的专业性,也是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而跨境电商既与国内电商不同,也与传统贸易支付方式有所区别。在教学中应重点向学生介绍哪些传统方式适合于哪类跨境平台交易,哪些跨境平台采用第三方支付,以及除了传统支付方式与第三方支付外,哪些适用于跨境电商的支付方式,他们的优缺点对比以及相关要求。比如传统的电汇适用于跨境B2B,跨境电商网站可通过与Visa、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或直接与海外银行合作,开通接收海外银行信用卡支付的端口,西联汇款以及PayPal等。

2.3在货物出运方式上,应增加跨境电商物流与传统物流模式区别与融合的介绍

在国际贸易货物出运方式上,虽然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有所区别,但是针对B2B模式,还需要与传统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相融合,尤其是物流的集合仓储与聚集后规模化运输环节。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中跨境零售贸易的小批量、多频次、周转快特点,与传统贸易中大订单、大批量、规模化的集装箱运输的不同,在教学中应该着重介绍通过邮政系统投递物品的规则,例如,是否要报关,选择怎样的投递公司,采用邮政小包还是快递模式,如何控制费用等。另一方面,增加海外仓储和聚集后规模化运输的介绍,例如适合何种跨境电商模式、如何运营、费用成本介绍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不同于传统贸易的操作,便于对跨境电商下的物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4在保险、报关和报检方面,应及时增加国家对跨境电商新政的介绍

在保险方面除传统的CIC与ICC险种介绍,还应增加跨境电商保险的险种介绍以及如何针对跨境电商推出的一些针对性险种。例如,出口货物出现了“描述不符”、“迟延”、“丢失”、“物损”等情况时,如果由此给卖家造成了损失,就可以向卖家提供保险赔偿以及进口的产品正品险、产品责任险、产品破损险、产品延误险、跨境退货运费险等。在报关报检方式上,跨境B2B贸易多采用传统的通关方式申报通关,而跨境零售则由邮政快递报关报检,2014年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跨境贸易电商务”,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并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在报检方面,通过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及产品在检验检疫备案或实行准入管理制度,通过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评定。

3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业务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跨境电商人才奇缺,同时没有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将传统国际贸易教学内容与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非常必要,使学生及时了解当下传统外贸发展的新态势,为我国外贸升级转型的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作者:喻跃梅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艳,严怀旭.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16).

实务课程范文2

 

一、《导游实务》课程简介   (一)《导游实务》课程主要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输出国,从而真正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与此同时,贺州旅游业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旅游接待质量,除了加强旅游硬件设施建设外,软件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战斗在一线的导游员的导游服务。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的接待量与回头客。因此,我院开设的《导游实务》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旅游团队导游服务流程、导游服务技巧和独立解决旅游突发事件,培养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等实际问题。   (二)《导游实务》课程在旅游专业课程中的地位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兼备。从人才培养目标可看出,该课程主要是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于一体,并侧重实践操作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从《导游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可看出,也是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同时还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导游人员等级考试的必考课程。因此,认真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导游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导游服务在现代旅游服务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导游工作服务程序与服务技能技巧,并具备导游带团过程中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地陪、全陪和领队工作的基本程序;能独立完成整个带团工作以及具备解决在带团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的知识等职业能力,使学生技术更扎实、思维更灵活、服务更到位,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导游实务》课程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教学要求   (1)了解导游服务准备知识,包括导游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导游服务相关知识,如旅行社知识、饭店知识、入出境知识、交通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礼貌礼节常识等;(2)熟悉并掌握导游服务流程及标准,包括旅游团队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3)熟练掌握导游带团技能技巧,包括导游人员的带团技能和方法、导游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导游技巧;(4)能够独立处理旅游突发问题与事故,包括对事故的预防、处理能力的培养、对旅游者特殊要求及越轨言行的处理能力、对重点旅游者的接待和服务能力的培养。   2.实践知识教学   (1)熟练掌握导游服务规程,包括地陪和全陪服务规程;非团队服务规程,设计模拟场景进行训练;(2)掌握组织技能,包括组织方法和控团技能;(3)掌握交际与协作技能,达到能与不同类型的游客和导游协作集体相处和共事的目的;(4)熟练掌握导游讲解技能,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法对贺州必考的景点分别进行讲解;(5)熟练掌握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分别就游客在餐饮、住宿、娱乐及自由活动等个别要求进行模拟练习;(6)问题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按八种不同的问题和事故等设计模拟场景进行训练。   三、《导游实务》课程主要教学方法要达到《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就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理论课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鼓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此类教学法主要用于导游语言艺术、导游带团技巧、事故处理、导游辞创新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分析各种案例,让学生掌握带团的技巧、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创新导游辞等。例如,在讲授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章节的误机(车、船)的内容时,通常使用的就是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展示案例,其次学习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得出初步结果,向教师公布本小组讨论的结果。随后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公布结果。学生将自己分析的结果和教师的进行对比学习,查漏补缺,从而能较快地掌握本知识点。例如:某年某旅游团将于10月17日下午17:40乘火车离开A地到E市旅游,下午16:00时地陪导游人员带旅游团到购物中心购物,到16:40时发现少了两名游客,地陪让全陪和领队等候自己去找走失的旅游者,致使时间延误,没有赶上火车。提问:1.分析地陪导游员的错误有哪些?2.游客因时间延误没有赶上火车,地陪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问题?教师由案例引出事故的名称,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然后得出处理的步骤,最后讲授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这样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操作起来也不乏力,课堂掌握效果较好。   2.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此教学法主要用于导游带团服务中各工作环节、导游应变能力的实训等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掌握导游工作的各种带团技巧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授旅游团队地陪导游服务程序的内容时,主要是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师设计地陪接团情景,从接团准备工作—接站服务—住店服务—参观游览服务—餐饮服务—其他服务—送站服务—善后工作八大服务流程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此教学法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是教师课前根据课堂、教学重点设计出让学生感到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去研究的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法主要用于旅游日程安排、导游带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及应对方法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如旅游日程的安排,导游既可按接团计划单进行旅游活动,也可将原计划日程作细微调整后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导游服务。比如,贺州三日游旅游日程的安排,旅行社计划是:第一天下午接团后入住酒店,第二天早上游览紫云洞,下午游览玉石林风景区,入住酒店。第三天早餐后送团。教师课前设计问题,第二天的旅游活动日程可调整吗?原因是什么?学生学习了本知识点后,就应理解旅游日程安排的规则,上午爬山、下午进洞。即旅游日程安排是上午游玉石林风景区,因为玉石林风景区环境特殊,很少树木,更别说阴凉之地了,而紫云洞是个岩洞,适合烈日当天的下午进行参观游览。因此,可将原来日程作稍微调整。针对这一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探讨进行学习,效果较佳。#p#分页标题#e#   (二)实践课教学方法   1.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法主要用于各种导游带团服务程序、导游讲解、医疗急救处理等,通过本教学法的演练,让学生体验导游的工作环境和性质,对导游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讲授医疗急救处理的内容--旅游者游览途中的中暑处理,教师设计一个旅游者中暑场景,首先让学生如置身其中,提问:遇到此种情况,导游员该怎么处理?这既能锻炼学生培养遇事不慌,冷静处理的能力,又能让学生真切认识到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   2.讲练结合法   所谓讲练结合法,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此种教学法主要用于导游语言艺术、导游带团规范程序、导游辞创新等内容的教学,通过本教学法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带团的程序,提高学生的讲解水平。例如,在讲授导游语言艺术时,教师主要采取的是讲练结合法。如导游员提醒游客到达目的地的两句话:1)喂!醒醒,到贺州文笔塔了。2)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您的眼睛,在您的前方就是千年古塔--贺州文笔塔!教师针对提醒游客到达目的地使用的导游语言给游客带来的美感进行切入,让学生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掌握导游语言艺术。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此类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旅游线路设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行设计区内适合在校学生的旅游线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大要素”内容,为门市部的经营打下良好基础。例如让学生设计“贺州学院一日游”旅游线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大要素”,学生在设计操作过程中就轻松地掌握旅游六条链的服务环节。可见,通过学生亲自处理一个项目,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实务课程范文3

2004年,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提出了“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2014年2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采购实务课程,引入行业职业标准,遵循物流生产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对课程进行了项目化设计和实施,改革了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2《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目标

项目化教学作为近年来职业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是按照企业、行业调研分析,围绕相应工作岗位技能的需要确定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设计是以采购业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总体设计要求,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的主线,通过任务驱动构建的课程项目体系。

3《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3.1明确课程地位和培养目标

采购是物流生产企业的核心环节,《采购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目标是为生产企业、商贸连锁及经营企业的采购部门培养熟练掌握采购流程的人才,树立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理念,掌握采购议价策略与谈判技巧,获得供应商信息调研、采购比价、采购执行、货物检验、订单制作等各项技能,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2课程改革思路

《采购实务》课程在课程设计中,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一起对采购岗位进行职业分析,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训导,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精心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形成采购管理与组织的认知、采购前准备、采购过程组织与实施、采购后管理四个具有职业性特点的教学项目,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运作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采购流程,树立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理念,掌握采购议价策略与谈判技巧,获得供应商信息调研、采购比价、采购执行、货物检验、订单制作等各工作环节的岗位技能,从而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获得较好的岗位能力提升。

3.3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采购实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引入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紧紧与采购工作过程相联系,以采购流程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让学生掌握真实采购工作过程和方法,以达到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种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而且可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3.1课程内容的选取。

在实施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过程中,《采购实务》课程团队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出发,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采购管理与组织的认知、采购前准备、采购过程组织与实施、采购后管理4个项目10个工作任务。

3.3.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在《采购实务》教学组织中,根据四个教学项目的特点,按照课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每个任务为引导,若干个学生组成小组,相互配合完成相应任务和最终项目。如在组织采购谈判计划与实施任务中,由教师布置谈判条件和谈判目标,由小组同学共同运用一定的谈判技巧和专业知识来实现相应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协调、沟通、领导和组织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根据采购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院物流实训室的采购软件,让每组给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岗位,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如采购计划的制定及实施,通过情境教学完成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锻炼。

(3)现场教学法。

课程创新了教学模式,利用已有校内实训条件,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在讲授采购计划的编制时,如果教师仅单纯地介绍计划的编制方法,则学生无法动手操作,此时若借助采购实训软件,对采购计划的编制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形成较好的直观印象,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计划的编制,学生便能深刻体会并熟练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3.3.3教学考核与评价。

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改变了原有的单一评价体系,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的学业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项目考核成绩和平时表现综合而成。期末成绩内容以知识够用为度,强调专业技能,主要侧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成绩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考核,考核方式为实训考核和平时表现相结合,每一个项目结束后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形成每个项目的成绩,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定出每一项目的权重,所有项目完成后,得到过程考核成绩;平时表现侧重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用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和训练。

4总结

实务课程范文4

【关键词】六项任务;《商务策划实务》;课程设计

《商务策划实务》课程的具体开展需要做好设计工作,因为课程设计缺陷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果,所以在具体教学开展中需要对《商务策划实物》的六项任务进行明确。以下是基于六项任务的具体课程设计实践分析。

一、课程目标设计

《商务策划实务》是市场商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商务管理专业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之一,是商务管理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一个学期的讲授和实操锻炼,使学生掌握促销策划、广告策划、品牌策划、公关活动策划四大主题及信息收集与整理、市场分析、方案策划、文字表达四个技能点。

1.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能力;(5)培养学生为目标顾客制定四种商务策划方案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商务策划的基础知识;(2)熟悉促销策划的内容;(3)熟悉广告策划的具体方法与内容;(4)熟悉品牌策划的诊断与推广;(5)熟悉公关活动策划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2)合作精神及团队协作沟通能力(3)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课程内容设计

《商务策划实务》课程教学时长为64课时,教学内容围绕商务策划工作者必备的策划常识与方法,四种常见的策划等六个模块11个项目展开,其中,在四大策划模块中,会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一系列的技能操作。

三、职业能力项目训练设计

在《商务策划实务》课程设计中,最后的一项内容是职业能力项目训练设计。所谓的职业能力项目训练设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策划实践能力。所以,在四个主题策划模块能力项目训练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技能点:

1.信息收集与整理

学生能根据给定的背景资料利用互联网对目标企业、竞争对手企业的产品及其定位等营销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2.市场分析能力技能点

学生能对背景资料、收集信息进行细致、深入分析,明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确定企业策划的背景与主要原因。

3.方案策划能力

学生能针对市场分析结论来提炼企业策划活动的主要卖点,依据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位置来确定产品的定位以及消费者群,能描述目标市场特征,并在定位的基础上设计品牌、包装与广告。能依据新产品推广目标、目标消费者等内容,运用多种方法对推广策略进行构思与创意;能对广告宣传、公关活动、促销活动、媒介选择等具体推广活动进行设计与安排;能对推广活动所需的活动经费进行预算并能合理配置,对效果进行评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策划实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对实践的培养存在着缺失,所以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改变。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强调“六项任务”下的《商务策划实务》课程设计分析与研究,这能够为课程设计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也能够为具体的教学开展提供参考,从而实现教学改善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周艳红.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运输实务》的课程设计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14):65-66.

实务课程范文5

作为一种新的室内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实习课程项目,它与装饰设计公司的实际项目合作。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丰富的经验做依托,对社会实践中的学生实践作现场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关键词:

公装设计;室内设计;实务教学;课程设计

房地产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同时室内装饰也在快速发展。在进行室内装修时,人们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及对室内装修的环境性、设计的人性化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室内设计实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式教学的差异性分析

1.1教学模式体现差异性

传统的室内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然后学生通过看一些图片学习,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专业知识。这种老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在课堂中通过假想问题作为设计任务,甚至不考虑材料、建筑、安装、设备等问题。这个设计完全是乌托邦式的。而实习项目教学是书本教学和实习学习互动教学模式,它在装饰设计公司的实际项目中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真题真做使学生通过实际工程完成课程学习需要掌握的内容。

1.2教学组织时空环境方面的差异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室内设计实践课程项目突破了在特定教学环境中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室内设计实践课程项目将内外实训基地、外部材料市场、室内装饰施工现场等场所进行了充分利用。教师也可以结合课程特点,为学生组合为多个团队并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者可以建立一个设计交流平台。这样时间和空间对教学场所的限制将突破。为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提供了实践的依据。

1.3教学实施方面的差异

传统室内设计实践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往往采用课堂理论讲解、多媒体演示、现场观察等形式的教学;在课堂中设计实践中的假想问题并作为设计任务,甚至不考虑材料、建筑、安装、设备等问题。项目室内设计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是根据装饰性室内设计公司的命题进行实习工作。室内设计公司的实际工作过程是先了解客户的设计意图并且收集客户的初步设计方案,通过与客户沟通,确定方案,然后为客户出示设计图纸及效果图。学生可以用真实的项目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2室内设计实践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优化室内设计实践课程设计的教材

进行公装设计实务课程设计的灵魂是教材,所以,学好公装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教材。目前实务课程设计使用的教材内容相对枯燥,教材知识理论性和专业性很强。教材缺乏课后习题和自我练习的内容,对巩固知识很不利。目前很多高校依然使用的比较陈旧的教材,教学内容亟待改变和创新,这些教材设计理念落后、工艺技术熟套、教材制图不规范、符号应用不规范,这样一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吸收和领悟显得有些吃力。

2.2学生设计的方案实用性不太强

教师教学中往往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并非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老师的基本绘图方法设计图纸,而并非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设计的课程方案存在很多漏洞和缺点,他们的方案课程设计缺乏实际示范,导致学生的课程设计的实用性不强,学生设计的方案也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2.3公装设计实务课程设计现状问题

论知识的掌握和指导一些基本的技能是目前很多教师的侧重点,但是对课程设计的成果评估考核却忽视了,这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真正遇到评估问题将会相继暴露。例如,设计图纸缺乏完整性、美观性,绘图工具使用不规范,绘图技巧掌握不熟练等等问题。

3项目式教学对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实务课程产生的影响

3.1促进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项目式教学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运用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现场,为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真实空间的适应性,提高体验空间、空间感知的能力和同时达到对材料和施工技术的能力,使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并且项目是教学设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培训锻炼学生,开设室内装饰施工技术实验室或开设装饰材料展览来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还能够使学生了解轻钢龙骨吊顶结构、结构楼板、墙体拼贴结构等施工知识;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使学生接触到各种施工材料,并且直观的对各种材料的性质进行接触和了解。这样,学生可以更真实地考虑施工工艺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全面的的理解设计整体。

3.2对授课教师产生的影响

项目教学的实施,对教师要较高的要求,该教学方式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室内设计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多数的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而进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并没有较为丰富的室内设计实践经验。因此,基于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在高校毕业后,应该直接进入社会进行相关的工作实践,积累较为丰富的实践施工经验,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自身创新能力,使其在项目教学中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促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得到优化。

3.3对学生的影响

项目教学的实施不仅会对教师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室内设计的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专业素养。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地指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熟悉室内设计工程,促使其职业技能、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4提高工装设计实务教学课程设计质量的对策

4.1合理编排课程,严格选用教材

提高公装设计实务教学课程设计,首先要从教材的选用和课程的编排入手。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本课程的课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开设美术设计、民用建筑设计以及制造等相关的课程,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促使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容连贯、互补,达到在确保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丰富学生知识的教学目的。

4.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公装设计实务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首选学校与教师要积极地引入公装设计实务教学课程。公装设计实务教学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的独立思考、独立学校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项目选择时,要严格遵循真实性、代表性及综合性等原则,选择一个主题明确,又贴合实际的项目展开教学。教师可采取亲自示范,一对一的进行指导。

4.3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市场考察,积累相关知识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地引导学生深入市场考察,不断地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有代表性的城市参观优秀的公共建筑装饰设计实例,或者是使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整个施工实践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和技能。

4.4强化课程设计的考核评估

考核评估也是项目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后,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将评价渗透到课程设计的学习过程中,从而促使学生重视日常的课程设计。教师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图纸设计的美观性、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同业也为不断推进学生课程标准化设计做贡献。

5结语

公装设计是整个建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促使学生学好公装设计实务课程,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学生未来参与设计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杜翠 单位: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小莉,何云梅,姚永肿.项目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

实务课程范文6

关键词:高职学生;金融实务;教学改革;实践应用

《金融实务》是高职金融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快速起步,金融业务已完全覆盖所有的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社会上亟需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因此,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金融人才成为高职学校教育者的历史使命,既要确保金融专业学生掌握基础的金融理论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实务操作能力,对《金融实务》课程教学要积极推进改革。

一、高职《金融实务》的教学特点

《金融实务》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对高职生的教学工作而言,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架构塑造和完善的过程中,强化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但对比本科学生,高职生在基础知识、学习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为其制定不同的培养教学方案,特别是强化实践操作的版块,所以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要多发挥辅助实践的作用。鉴于此,教师在面向高职生的教学中,应遵循“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管用”的原则,应用专业岗位技能的要求来培养高职生的专业能力,使其成为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学生也要熟悉学习实践过程的基本流程,才能在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熟练上手。在具体学习上,金融实务又包含国际金融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需要了解和熟练掌握多形式外汇买卖和交易术语,还要有一定的外汇走势判断能力,掌握计算交易盈亏以及规避交易风险的有效方法,这也是该课程对学生基本能力的教学要求。此外,教师多利用案例的方式展开讲解与讨论,如以案例方式分析交易操作的过程,若涉及外汇,则要多引用不同的汇率价格及多变的交易主体等,主体本身的复杂性也不至于让学生觉得单一枯燥。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挖掘专业上的趣味,来实现学生的兴趣转移,增强学习的动力,逐渐提高学习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培养专业人才,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教师自身也要有一定的素质和知识能力。例如,在整理教学内容和布置练习题时,就要强化专业的技能训练和实训,及时作引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关键的知识点。对《金融实务》的教学,当前的形势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考虑到我国金融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国外发达国家为我国金融行业及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参考,这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案例进行《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还能借助仿真实验室或计算机室,通过专业软件来指导学生进行金融实务的模拟操作,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易习惯与意识,这对推动高职《金融实务》改革,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高职《金融实务》教学改革的重点分析

(一)构建以实用性内容为主,培养学生应用

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在《金融实务》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该课程是以金融学为基础的适应高职学生学习需求而形成的科目,保留了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更强调实务部分,所以必须与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相挂钩,让课程教学突破原有的学科理论体系,针对学生特定的职业角色形成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金融实务》的课程内容体系应用就是要培养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教师需要精选专业内容,有取舍、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既要确保原有专业内容的系统性,又要注重教学应用的实用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自觉去发现实践中可做参考的理论内容,强化课程学习的弹性。例如,在整个课程中,其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模块、金融交易模块、理财规划模块、金融风险模块以及融资模块等,对应不同的版块,教师要有侧重点地进行讲授,才能确保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创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

以学生为主体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化的高职《金融实务》教学课堂上,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定地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和中心位置,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权,提高其自主能力,学会拟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技巧,进行自主学习管理。例如,结合所学的主题找参考书和各种视听材料,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等等,还有就是借助学校提供的实训设备和模拟实验室,或是校外的实训基地,学生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路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学习知识,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内化知识,形成能力,这也应成为高职《金融实务》这一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目前,我们主张要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现代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型、实践型、自主性的学习模式”,突破培养可自主分析问题、收集资料、合理预测和解决问题的学生人才。

(三)结合课程内容的不同

应用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首先,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与现代化的媒体演示方法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金融实务》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显著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紧密结合的特点,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学生要从中掌握实践操作的能力。课堂上要自主登录网站来操作金融交易的流程,在产生直观感受的情况下运用知识,体验职业乐趣,也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在此学习模式下,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也能更好地深化印象,熟练掌握和应用操作技能。其次,教师要引入课堂案例或热点追踪问题,让学生在不断地理解中增长知识。由于金融学的理论知识很多,抽象内容也不少,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很容易让学生有厌倦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指导,结合教学目标,积极引入案例,或是一些热点问题,让学生针对案例事件进行私下的调查、阅读、思考与分析,在充分讨论和交流后进一步了解基础的理论知识,也提高自身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用欧债危机案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结合国际金融实务的理论展开分析,在深化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再次,教师要利用任务驱动和模拟情境的方式来辅助专业教学。研究发现,任务驱动的手段与高职很多课程的教学规律都相符,将其应用在《金融实务》的教学上,要求学生的活动需要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通过问题探索来强化自身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带着任务进行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权,还能增强学习的效果。例如,关于“外汇交易”内容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外汇交易部”,让学生各司其职,处理一些日常问题。学生要根据市场的汇率变化情况作出买卖决策,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协作完成相关任务。在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新的问题,也能够提炼新的方法,这就是强化实践带来的掌握技巧的影响,可帮助学生构建更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而教师则要注意鼓励学生每做完一份任务,就要注重进行小结,梳理学习内容,也回顾自身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形成经验。最后,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学校的影响力和资源,利用“订单培养”的理念,帮助学生推荐给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学校要多争取与校外的企业进行合作,联合办学,让在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锻炼,产学结合,为今后更顺利进入职业岗位奠定基础。

三、高职《金融实务》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措施

(一)开发立体化课程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推进高职《金融实务》课程改革时,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开发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要求充分利用数字化功能,应用大量微课、动画视频等立体化资源来顺应“互联网+教学”的潮流,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在金融专业的学习中,《金融实务》是一门传统的核心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就有应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立项与应用目标。教师要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就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此外,课程开发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包括教学课件、动画视频、教学微课、案例教学、题库应用、拓展资源等等,满足学生在学习《金融实务》过程中的预习、复习、练习和测试等需求。其中微课、慕课等方式更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点进行重点突破,这样远比纸质的阅读学习更有针对性与趣味性,因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联合线上资源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确保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得以扩展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学习资源融入《金融实务》的整体课程设计上,为学生布置在线作业进行预习或复习之用,这样才能突破传统教学课堂学习知识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在线课程平台,为学生结合学习的主题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后作业及讨论互动环节的布置,学生课后也能围绕相关的主题学习,将碎片化的时间用在练习上,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课堂上由于课时受限而无法讲授的专业知识点,进行在线布置,学生在线课堂自主完成,教师在线答疑解惑,充分利用了有效媒介与时间。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课堂的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提高师生互动的成效借助于在线课程平台的功能,教师还可以对翻转课堂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师生之间、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融洽。鉴于《金融实务》课程教学的一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国际金融热点让学生进行分析和知识的应用。课堂上教师可特意设置课堂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某个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考虑到《金融实务》本身具有专业性强和热点变化快的特点,若学生没有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也就没有知识储备进行解析,影响到课堂讨论的效果,因此课前应借助课程平台,利用翻转课堂做好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课程平台上提前为学生公布要讨论的案例问题,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平台的讨论区提前进行交流探讨。这样的过程可确保对知识点和所要讨论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且形成初始的观点。随后的课堂讨论环节,准备好的学生就可以结合知识点发表观点,准备的基础探讨的细节越多,内容越详细,越便于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意见细化解答和分析。总之,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讨论环节,尽可能形成观点交锋的局面,确保内容互补,帮助一些学生补充内容点和思维缺陷,强化互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全过程跟踪,提高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进行《金融实务》的改革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全程的管理和引导工作,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个性化地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可以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考察,教师则对学生做好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两方面的成效评估,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在考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例如,在进行《外汇交易》的角色模拟时,学生可分成若干小组,分别交换作为整个交易过程的各个职能角色,负责管理交易室内各种交易活动且要拟定发展策略的财务长。再例如,负责最终控制各项业务责任,协调交易室内相关交易工作和掌控交易员所进行的交易活动的首席交易员等。还有就是需要正确识别币别,有一定市场洞察力来确定货币升贬值且利用货币创造利润的外汇交易员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市场交易中交易员对客户的双向报价,重点培训操作的部分,再考核如何利用高利率贷出和低利率借入等方式创造最大利润的过程。总之,教师的全程跟踪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情,并以教学的主题有选择性地应用情境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适时地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实务操作的学习任务,扎实掌握知识点和运用技能,更好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在高职金融专业的教学体系中,《金融实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该课程在多年的教学中也遭遇了一些教学瓶颈,导致学生培养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确保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相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该课程特点,增加《金融实务》教学中实践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利用仿真实验室和计算机房强化学生的训练。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日常应多关注金融的更新动态,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确保教学效果更好,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与问题分析的能力,切实推进《金融实务》课程更有成效地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孝君.慕课时代下“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7,33(5):214-215.

[2]毛金芬.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6):76-78.

[3]李敏.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及思考——以浙江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金融实务》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1):22-24.

实务课程范文7

关键词:《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设计;学习情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汽车行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的社会实践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占据了重要地位。另外,《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的基本设计理念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岗位急需的专业人员,将实际汽车营销工作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汽车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汽车营销手段。对于《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师要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来完成,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汽车行业比较紧缺的就业岗位是销售顾问、销售经理、销售总监、市场策划专员、市场主管和经理等。这几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说、做、写三项基本能力,即要善于组织语言表述市场情况,还要能分析市场,撰写报告分析书。这就要求学生应遵循市场的要求,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销售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市场促销方案。

二、《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授课过程分析

在《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在课堂上模拟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将工作任务放在首位,在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与学生今后的工作任务紧密相关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在上课前,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做好《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的备课和预习工作,在课堂伊始阶段回顾上节课已经学过的内容,并通过视频和图片引出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和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授课设计评价

在《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设计中,教师用到了很多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教师首先运用了情景教学模式,模拟4S店内的销售流程,让学生把学到的六方位介绍法、SPIN提问技巧、FAB法则运用到介绍汽车中;其次,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结语

《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具有其特有的实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以便对社会中急需的销售人员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实务课程范文8

关键词:国际货代;工作过程;教学过程;改革

一、课程开发步骤

(一)对企业进行调研后明确工作岗位

通过调研北京、天津、湖南等地的十余家国际货运企业,这一类企业岗位特征以运行、销售、售后、会计为主线。另外,在这些岗位中,从操作岗和销售岗所占的地位、充当的角色来看,与其它相比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因此,在需要大量适应性人才的实际情况下,它们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也更为严格,培养方式也在逐渐改善,竞争局势愈演愈烈。工作人员该担任哪一职位,要从新职员和毕业应届生两类人出发进行综合考虑。与此同时,在进行《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改革时,不但要对各类工作岗位和所属职责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货代业务操作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培育问题。

(二)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需求设置极具代表性的工作任务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际货运业属服务型,是运输辅助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2]其中,国际货运扮演着“中介人”这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沟通发货人、收货人和承运人的重要桥梁和手段。接踵而至的运输方式的更迭变换,致使其工作方法也大不相同。考虑到运输方式有所不同这一现实因素,可将过程划分成海、陆、空及多式联运。除此之外,《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改革的一个必需条件是要依照工作岗位来确认、释析其代表性任务。它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阶段的基本活动任务,产生的结果会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并给出反馈,对于后续课程内容的开展工作也会有利弊随之到来。通过与有关专业认知领域的专家获取典型性的工作任务。在对其适当分类和整理后,随即决定了四个代表性工作条令,即海陆空三联货代,以及多式联运,就此拉开了货代领域中执行和销售的两大舞台的帷幕。

(三)促成行动和学习转化成目标

学习的概念并不是指单纯的学习,而是应顺应教育规律,以工作过程为指南,以职业能力为根据,以次序串连所学习到的内容,并整合出以任务为中心指导的经验模式,对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人士及其面对多变性的职业问题时自身的心理适应素质,是否达到规定标准进行综合考量。也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不断促使受教育者挖掘自我潜力,向着工作伴随教学的领域前行。在这一阶段,应做到课程任务烂熟于胸。据调查报告显示,货代操作人员应主动承担预订舱务、意外处置、实施保险等任务;售后工作人员理应打理好上报价格、维系顾客、实时跟踪、账款收取等细节部分。综上所述,最后确立了两大学习目标板块——货运运行和销售领域。使用能力分担法,进而达到由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完美跨越。[3]将学习领域的任务进行适当的调整,建构学习领域体制内的“小型”学习模块,即学习情境。行动指导是学习情境的重要基石,工作时的某个任务都可以成其单位,在教学过程培养目标中占据二级地位,其辅助功能是联合一级目标,发挥最大优势。如何实施具体任务?在这里应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几个步骤。让学生享受学习,轻松掌握必要知识。对于学习领域“货代业务操作”这一环节,设置海运操作、空运操作、陆运操作、多式联运操作等四大情境。任何一种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学习情境之间为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以海运(出口业务)操作情境为例,其中有报价、接单审单、订舱、做箱、报检报关、审核提单、付费签单、费用结算、跟踪反馈信息等九项工作。

二、工作过程下的《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方法

分组活动教学法、模拟情景法、例证分析法、任务带入法、分步教学等均被提及。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欲,培养大家主动创新,突出其灵活性和广泛性两大特点。1.分组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实施,分享心得体会,加之同学之间互评、教师点评活动,培养集体感和荣誉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2、模拟情景法。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创造良好教学实地场景,便于学生理解、体会。3、例证分析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作为老师可以选择用实例作为教学工具,打造一个更具形象化的学习环境,不断引导分小组讨论、分析并最后总结,得到结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任务带入法。给学生布置一个分角色扮演的任务,其具体角色设定可参照航空有关业务人员配置,并进行评比、点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对任务的敏感度,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5、分步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学习和工作任务,提升自身素质。总之,要从贯彻工作为本的课程开发理念开始,与实际相结合,实时调整《国际货运实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高度利用校内实训室和电子资源阅览室,多名专业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最终为学生们呈现高度还原原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充分学习,高度凝练所学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再分派实习岗位,并保持联系,随时追踪和掌握实习生动态,积极接收教学反馈,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和输出高质量的国际货运营销应用型人才。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坚持和努力,不断完善和更新《国际货运实务》课程体系,使之适应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15(24):61-64.

[2]邵苇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国际货运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16(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