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范例

生殖医学

生殖医学范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殖医学;微信;医患沟通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医疗行业也迈进了信息化时代[1]。信息化时代孕育出了多种可持续发展平台,这些平台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提供了便利和沟通的渠道,能够有效拉近医师与患者间的关系,提升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和尊重,也可以为患者的康复治疗和预后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医患沟通指医务人员为了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制定和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生殖医学治疗周期长、费用较大、治疗较复杂、会产生医源性不良反应。然而不孕不育患者承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2]。所以,生殖医学的治疗和护理应该贯穿整个治疗周期,利用多种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可以有效提供简便的、方便的护理服务。本文探索多种可持续发展的医患沟通服务平台在生殖医学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1构建多种可持续发展网络服务平台

1.1医院科室服务平台:医院科室开设了生殖医学网站,网站上的主要系统功能包括科室就医指南、专家介绍、科室开展的服务以及生殖医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宣传视频和新闻栏。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服务,以及患者可以下载关于生殖医学的常识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可以根据专家擅长的领域、坐诊时间提前预约挂号服务。

1.2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医院科室开设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患者登陆平台能够了解专家出诊信息和专家介绍,微信服务平台也会不定期的提供中心活动,便于患者沟通和互动,患者在微信平台上选择专家、就诊日期预约就诊专家,节省了现场挂号缴费的流程。微信平台还会提供生殖医学的健康常识和健康教育知识,患者也可以在留言平台留下自己的疑难问题,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和需求,进而完善整体的微信服务平台。

1.3QQ交流平台:医院科室开设了QQ群,每个群上限人数是1000人,患者在QQ群里交流生殖医学知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QQ群像患者传达疾病的最新治疗情况和护理知识,鼓励患者调节心理情绪,患者可以在QQ群里交流疾病的护理经验,并进行互相鼓励[3]。

2多种可持续发展服务平台的利用率和患者满意度

我院生殖中心的所有平台采用随访调查问卷形式,向患者询问对本中心得网络系统平台的利用率和满意度。问卷中包含6道选择题。共收集604份问卷,患者的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2±1.2)岁,高中及以下52%,大专和本科33%,硕士以上学历15%。问卷的详情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各平台使用患者的调查随访问卷(共604份)情况发现:微信和QQ平台的利用率较大,其中微信平台的使用率达到80.4%(484/602),66.5%的患者觉得微信平台更加方便,简单。QQ平台的使用率是75.2%(453/602)。患者对生殖医学网站的满意度是89.9%(540/601)。

3讨论

生殖医学范文2

1、增强护士细节管理意识

(1)做好细节管理的宣传教育

通过讨论、回顾性分析各类医疗护理差错、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护士对细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护士细节管理的理念,强调风险源于细节,培养护士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医疗事故皆是由“小细节”、“小隐患”引起。让护士充分认识细节的重要性,深刻领会从护理安全管理上把握住“细节”是事关患者生命利益、事关护患关系和谐、事关医院发展的大事。

(2)加强理论学习及培训

通过参加医院及科室举办的业务学习、讲座等,如“护理风险防范与对策”、“精细化管理”,参观学习其他医院护理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护士进行细节管理的理论培训,并结合实际加深理解及运用。如选取一个工作流程,让大家去寻找哪些环节存在不足之处,然后思考如何加以控制和改善,让护士真正理解并自觉地把细节管理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

2、不断完善护理常规、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

规范管理的基础是制度,细节来自于制度量化、细化的标准。制度是评价各项工作的标准,是检查工作的依据和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保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消灭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为细化管理,我们先后制定、修订了“建档制度”、“手术患者核对制度”、“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护理常规”、“手术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室应急预案”等,并补充增加了护理各类岗位工作职责,如“:咨询台护士职责”、“手术患者管理护士职责”。结合临床实践对一些存在隐患的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如在对手术患者的管理流程中,对其进行宣教后、离院前须患者签字确认,加强安全管理。不断修改和完善了护理工作的细节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3、优化就诊环境简化就诊流程

制定各种书面的流程,如:“试管婴儿就诊流程”、“人工授精就诊流程”、“建档须知”。以及各种须知、注意事项等宣传资料,使患者熟悉、了解每一个治疗环节。通过增设建档护士,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及时更新各种标识、路线提示,如更新观察室、取精室、档案室等房间的标识,增加预防跌倒警示牌和温馨提示;调整位置房间,缩短手术室到观察室的距离,便于对术后患者的推送和护理。同时根据患者量的增长,增设座位,提供饮水机、纸杯,创造宽敞、明亮、安全的就诊环境,方便患者就诊,让患者有家的感觉。

4、科学分工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

根据生殖医学中心的护理工作特点设置岗位。护理工作包含咨询、预约建档、手术、回访、病案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我们学习、讨论后采用了接触点管理。从患者咨询开始,直到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在每个关键点设置护理岗位,如咨询台护士:接受患者各种咨询、解答疑问、介绍治疗流程;建档室护士:审核证件、协助建档、讲解治疗方案;B型超声室护士:协助患者做检查,预约复诊时间;注射室护士:无菌操作,交代药物作用及注意事项;手术患者管理护士:术前核对、开费、安排取标本,配合各种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健康宣教(用药指导、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这样,使患者在每个治疗环节都能得到护士的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服务,以提高其服务满意度。

5、加强健康宣教

辅助生殖技术(特别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治疗过程复杂,各个环节要求高,在任何阶段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妊娠的失败。因此,在各个治疗环节提供相对应的健康知识宣教可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避免其遗忘和出错。除采用各种途径如书面手册、墙报、宣传栏、健康讲座等进行宣传外,还选择关键环节(建档时、进入治疗周期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术前后、胚胎移植术前后)进行重点讲解,并采用举办多人讲座、小讲课、座谈、个别指导等灵活机动形式,及时为患者提供各种生殖生育知识信息。

6、提高护士用心服务意识

生殖医学中心护士工作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接待者、咨询者、管理者、宣教者、护理者。多角色的担当与转变,需要每位护士拥有用心服务意识,做好各种细节工作。用心服务就是要把为患者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做好,从一点一滴做起,每个细节、每个操作流程都要规范细致。要进行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烦恼和辛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于面色茫然、欲言又止的患者,要主动关心、询问,主动为患者提供信息和帮助;在手术室主动询问并观察患者的感受,给予保暖和心理支持等帮助,缓解其紧张情绪。

二、细节管理成效

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中心每月发放10份调查表向患者进行随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服务态度、主动介绍、病房环境、技术水平、健康宣教、仪表与语言规范、隐私保护、及时帮助和指导等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价。回收率为100%。结果表明,患者满意例数分别从实施细节管理前的107例(2010年8月-2011年8月)上升至116例(2011年8月-2012年8月),满意度由89%提升至97%,细节管理成效明显。

三、体会

生殖医学范文3

1《优生学》课程思政的建立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医学是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的科学,因此,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医学理想、医学人文与科学精神以及高尚的医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医学生思政教育要与培养目标、具体课程相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以活泼生动的形式,融入专业课课堂。如何把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入医学专业知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专业课课堂,抓住一切可外延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改变以往思政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脱离的局面。从形式上,我们要灵活机动,可以是以一段相关的热点新闻引入,也可以穿插到合适的讲解过程中;从内容上,可以是一句话,一首诗、一段描写、一个成语。总之,凡是能增强正能量的事例或者语句都可以拿出来与学生交流。例如我们讲到《模块四:环境因子对优生的影响》: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殖细胞的活力,诱导突变,目前已经造成整个人类的生殖危机。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生殖辅助技术的研究,鼓励学生进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其深刻意识到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全民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或者可以举出更加贴近生活的实例:日本的水俣病,就是因为饮水中甲基汞超标所致,当人类食用此水源或受污染的生物时,甲基汞等有机汞化合物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造成生物累积。孕妇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海产品后,则可能引起婴儿患先天性水俣病。

2深化教材改革,整合教学资源

针对我校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我们改革以往按章节编排的形式,分模块编写校本教材。一方面减轻了非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业压力,更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模拟一个家庭从计划孕育新成员到新生儿降生的全过程,分阶段的设置教材。从遗传学相关背景知识的储备,到备孕期夫妻双方该如何选择受孕时间,如何调整生活方式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殖细胞的活力;成功受孕后,妊娠期应该做哪些必要的筛查,一旦患病用药有何禁忌,胎儿各时期的发育指标及如何进行胎教等。我们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对《优生学》教材的模块设置如下:选取了《医学遗传学》中的“遗传的分子基础与细胞基础”、“常见遗传病概述”、“遗传病的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三部分内容。重点讲述基因,染色体的分类及功能,遗传病的概念与分类。详细讲述临床常见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等常见遗传病。选取《优境学》中“环境因子对优生的影响”内容,详细讲述生物、化学、物理、空气、水源等方面对优生的影响。保留《优生学》教材中“优生优育临床常用技术”“妊娠期保健及常见疾病”两部分内容。增加《儿科护理学》中“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尤其是模块六“妊娠期保健及常见疾病”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增添我国最新的生育政策和生育服务:如孕产妇登记制度,符合生育二胎的育龄妇女免费查体制度等。针对妊娠不同的身体变化,体检项目,常见问题及保健建议重点讲解。

3建立优生学公众号

优生优育是关系到每个家庭和社会未来的大事[4],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微信公众号,在线学习视频、自我测试、环境污染调研报告、临床病例图库等板块。同时不定期编辑调查问卷,常见问题解答等文章。通过微信平台便于师生互动,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

4走出校园,义务宣传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每个模块我们都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以问答的形式制作出宣传册,配上相应的彩图,以求更加直观的普及相关知识。同时,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同学进行宣传材料的分发,优生知识现场问答等多种形式的义务宣传活动。尤其是优生知识展示与现场咨询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周边群众。从反馈来看,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孕期用药安全;产检次数及标准;唐筛的最佳时期;家庭装修中有哪些污染,该如何改善等。

5讨论

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岗位大幅增加,专科水平的医护工作者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周期短,岗位针对性强的特点,我们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教育[5]。当然我们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优生优育知识,不仅医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有所了解。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类生殖能力受到了不良影响,流产、早产发生率不断升高[6]。虽然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7],但201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创历史最低[8]。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提高出生质量,最大限度的改善生育环境,提高生育安全及新生儿的健康水平。相比网络和一些所谓的培训机构,我们的教师有专业优势,有将相关知识整合、甄别的能力,应该担起优生优育教材编纂,学生培训,走出校门义务宣传的责任,通过走出校园的义务宣传实践活动,不仅加大了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大学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可用人才,更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锻炼其面对压力的耐受力,将来才能胜任高强度的医疗岗位。综上所述,好的课程改革措施,应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引入大量真实的临床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教材的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芳,周长文,郭晓慧.鲁西南地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遗传因素的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4):3-5,22.

[2]谢计红,梁世翔.基于优势资源的交通职业院校特色社会服务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9,21(1):70-73,77.

[3]敖祖辉,王瑶.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3):128-132.

[4]阮思妮,胡亚飞.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随访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26(6):114-116,113.

[5]刘文玉.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体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7):41-43.

[6]王贞娜.稽留流产145例发病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8):1072-1073.

[7]崔家善.创建中国全生命周期“治未病”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新模式--以“未病先防”为基点[J].知与行,2019(1):5-16.

生殖医学范文4

【关键词】医患矛盾;心理健康;人文素质;医患沟通;普法教育

医患关系是由于健康需要而发生在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特定又特殊的人际关系。目前,医患冲突频繁发生,仅2017年上半年就发生了多起医务人员被恶意打伤甚至致死事件,不仅影响了医务人员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阻碍着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紧张的医患关系给医学生及青年医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3]。调查发现:近几年医师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从10.89%、10.40%、11.90%直降至6.80%,紧张的医患关系已严重影响到青年医生的执业环境和执业心态及医学生的学习和就业[4]。本文通过医患关系对青年医生及医学生影响的探讨,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一、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选择分层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重点医学院校医学生500人及其附属医院青年医生500人、患者500人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474份,其中有效问卷1423份,回收率为98.27%,有效率为94.87%。2.调查内容及方法:针对医学生、青年医生和患者分别设计三份问卷。三份问卷设计内容如下:(1)医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中,查阅大量的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认知度测量的相关资料,与临床医生、高校教师、医学生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听取了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和社会学专家的建议,根据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研究的关注热点,形成了含有14个条目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学资料信息共2条,主要针对被调查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些基础信息的收集。第二部分为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知度调查,包含12个条目。问卷设计信度较好[5],有效调查问卷为489份。(2)青年医生调查问卷设计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学资料信息共6条,包括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医院级别、技术职称和所在科室。第二部分为医生职业认同问卷。共16题。调查问卷经3位专家评价修改。有效调查问卷为493份,信度Cronbachs系数为0.756,调查问卷信度良好[6]。(3)患者问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医院内的患者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可因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第一部分是人口学资料信息共6条,主要针对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学历、职业和收入水平等一些基础信息的收集。第二部分为患者对医患关系认知度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对目前医患关系的认知、医疗暴力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医生的看法等。包含15个条目。有效调查问卷为492份。问卷参考农建聃、宁艳等人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再结合本调查医院及自身实际情况而完成[7]。调查开始前首先选取调查员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包括该课题的相关信息、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注意事项等。保证一个教室或医院点配备2名调查人员,安排学生、医生等被调查对象按照考试方式就坐,发放问卷,强调必须独立、完整、真实地完成调查表的每一项内容。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3.统计学分析:问卷录入采用EpiData3.1进行双录入,数据结果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间的差别,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医学生与患者对医患关系认知的比较: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环境下,有29.24%的医学生和32.52%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非常紧张”。不论是医学生还是患者,认为医疗暴力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均是“医患之间欠缺沟通”,分别达到了39.67%和43.90%。在医疗暴力中,“情感宣泄型”和“索赔策略型”是主要的暴力形成原因。医学生和患者关于医疗暴力对医生造成的伤害态度较为一致,均认为给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面对医疗纠纷和医疗暴力后,医学生和患者双方均对问题的解决表现出了理性的选择。2.当前医学生与青年医生对医疗行业的态度比较:根据统计结果显示,66.26%的医学生和70.99%的青年医生认为医生是高风险行业。20.86%的医学生对选择医疗行业就业“顾虑很大”,68.71%的医学生对选择医疗行业“有些顾虑”,仅有10.43%的医学生“没有顾虑”。从青年医生的角度出发,不希望子女从医的比例高达42.19%。3.当前医患关系下医学生对培养体系看法的比较:通过对医学生的调查,了解当前医学生对医疗行业的认知以及态度倾向。作为未来的医疗从业人员,34.36%的医学生认为“发展深造平台”最为重要,其次为“收入分配”占33.13%。在对需要纳入的高校必修课程中,36.61%的医学生选择“人文教育、医德修养”课程,29.86%的医学生选择“医患沟通技巧”课程。在最希望公益性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帮助和服务中,42.54%的医学生选择“法律维权渠道”,从侧面显示出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迫切需求。见表2。

三、讨论

生殖医学范文5

【关键词】“非遗”技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融合教育

引言

铁板浮雕代表的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全新雕刻艺术流派。利用铁板原色和特性,在一毫米厚的板材上敲打出凹凸不平的浮雕效果,经过抛磨、烧色等工艺手段的艺术处理,使作品产生黑白相间或兼有色彩点缀的素描般的视觉效果。铁板浮雕背后代表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手工艺者对雕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潜心钻研,铁板浮雕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手工艺者的全身心投入与研究。

一、“非遗”技艺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分析

1.“非遗”技艺。“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既有传统历史、科学、文化知识,也有各种工艺技能,背后更是蕴含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审美情趣。“非遗”技艺指的是带有技巧性的工艺和艺术,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价值也是非常之大。现代人需要做的就是传承与保护好“非遗”技艺,绝不能够让技艺变成记忆,而是要将其传承和应用开来。2.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何为职业素养,其指的是每一种职业所具备的内在素养,是我们在从业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品质,其包含着人的心理、道德、行为以及专业能力等多种素质。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指的是高职学生从学生身份转变为职业人身份的过程中所需要掌握和必备的基础素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高度直接影响着他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才,其不仅仅要具备专业技能、知识等显性素养,也要具备职业态度与道德等隐形素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非遗”技艺在某些方面恰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以“铁板浮雕”为例,阐述如何实现“非遗”技艺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融合

1.营造“铁板浮雕”教育氛围。教育氛围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环境基础,其会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学生。如:高职院校在营造“铁板浮雕”非遗技艺教育氛围时,必须要充分利用起学校各类宣传资源,在学院网站和APP上可以设立与“铁板浮雕”相关的宣传、学习互联网平台,利用中国大学MOOC、职教云平台建立“铁板浮雕”在线精品课程,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铁板浮雕”的匠心魅力。2.开展“铁板浮雕”实践活动。与当地政府或者相关非遗保护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如: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郭氏铁板浮雕”传承人为教师资源,配合相关“铁板浮雕”作品巡展、论坛讲座等各种非遗传承与保护活动,为学生们争取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3.成立“铁板浮雕”类“非遗”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团是大学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成立关于“铁板浮雕”的研究社团,开展与“铁板浮雕”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铁板浮雕”的研究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联盟,集合“铁板浮雕”、“烙画”,“内画”等“非遗”项目开展活动,让学生们在业余时间学习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非遗技艺,感受非遗技艺的匠心。4.建立“铁板浮雕”大师工作室(传习基地)。针对高职院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艺传习基地等,以“非遗”传承人、匠人为主要师资,将“铁板浮雕”等“非遗”项目请进到高职院校中来,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非遗”的存在。还可以设置“铁板浮雕”的选修课程,让那些对包括“铁板浮雕”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感兴趣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来,真正去学习和了解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5.开展走访“铁板浮雕”传承人活动。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访活动,进入到“铁板浮雕”匠人工作室或者去到“铁板浮雕”的发源地,去学习和了解“铁板浮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遗”技艺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融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完成。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出最合适的融合方式,进而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福民.传承非遗工艺项目,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品质[J].现代特殊教育,2017年.

[2]李佳.示范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索与研究——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年.

生殖医学范文6

(一)政策制定者的视角

2005年,英国皇家医学院(RCP)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将医学职业素质界定为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技能和判断力之外医生应当具有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强调日常工作中相互尊重、利他主义、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等品质。在我国,2008年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提出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目标包括:遵纪守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意识;尊重患者;尊重同事同行;有团队协作精神;依法行医;考虑病人利益;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等。2009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官方文本中的职业素质主要与态度、行为、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有关。

(二)教育研究者的视角

研究者们认为,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职业素质可以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从狭义的角度讲,职业素质指知识、技能之外的品德和态度等。国外一项关于医学职业素质的调查表明,医学生,医生和医院管理者普遍认为具有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坚守医学伦理和价值观,适度的医疗行为,重视病患的利益,获得患者信任,形成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尊重他人,守时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质。在我国,职业素质也被称之为职业素养,多从广义的角度来探讨。研究者认为,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医学生为适应医疗行业所需要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可以说,研究者们的论述中,医学职业素质既与知识、技能有关,也与品德、行为和态度等有关。

(三)学生的视角

为了了解学生对医学职业素质的认知状况,我们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和医学检验专业在校生共计19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认识到了医学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认同的医学职业素质主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医德,有良知;较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语言得体;责任心;以病人利益为重;态度友善;公平对待病人;爱岗敬业;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保护病人隐私权;尊重生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表明在学生们看来,职业素质既包括医学知识,也有临床技能,还包括行为、态度、情感等。另外,学生们也认为自身的提升努力,个体的经历或体验等才是职业素质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认同度分别是47.9%和42%,而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约占41%。关键事件的影响(医患冲突或医疗事故等)也占有较高的比例(34%)说明除了正面的教育引导外,一些反面的案例分析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动力的重要方法。另外,这一调查结果也表明了学校职业素质教育方式跟学生所认同的职业素质提升渠道还是有差异,必须引起教育者足够的关注。综上所述,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医学生对职业素质及其要素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这必然会影响到学校医学职业素质的教学实践,进而影响到学生医学职业素质的获得、发展和提升。作为教育者,既要考虑国家政策和教育指导纲要,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制定契合实际的医学生职业素质培育实施方案。

二、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

不可否认,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在医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缺一不可,同样重要。在崇尚知识技能的职业教育理念下,医学院校又该如何培育医学生情感、态度等非智力性职业素质。

(一)拓宽渠道,增强认知,明确目标

要想实现目标,先必须明确目标是什么。医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也是如此。职业素质在医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作为医务工作者这一群体必须具备的价值观、态度、兴趣、知识和技能。有研究者认为,以定义的方式或通过列举职业素质的特征向医学生开展明确的职业素质教育,如此,才能让医学生了解职业素质的本质属性、道德基础、存在理由、具体要素以及坚守职业素质的必要性,这是职业素质的认知基础。学校应当通过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或讲座等多种渠道和途径让学生准确理解职业素质的内涵要素,社会及公众对医学生的职业要求和期望等,让学生明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除了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外,还应当具备哪些职业素质,也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素质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最后,要让学生知道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渠道和途径有哪些,学校和教师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自己还需要做哪些努力等。

(二)创新方法,情景教学,感知体验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主要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少,教学形式简单等问题。更主要的是当前的教育手段更多地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面,缺少学生体验践行的途径或机会。这是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状,解决这类问题,大力推行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选择。情景式教学(scenario-basedlearning,SBL)指的是在设定好的情景中隐藏着几个教学重点,通过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该情景中体验并运用教学重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模拟真实情况下对学生的训练。这种教学形式在国内外临床医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日益被重视和应用,并被认为是体验工作场景,提升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方法。情景式教学模式一般有5个环节:分析案例确定教学点,根据教学点书写情景脚本,训“扮演者”和“观众”后展现情景,情景“再现”与反馈,最后是总结与记录教学点。教学实践的初步成果证实了临床情景式教学成效显著,也证实了应用临床情景式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并为今后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实的基础。

(三)优化环境、榜样示范,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育模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才培育的结果。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决策者们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学校管理层要意识到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对学生本身、病患以及社会公众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积极主动投入资金设备,培训师资,增设课程,考核评估。其次,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从校园环境布局设置还是学生课外活动开展,都应紧紧围绕医学教育,凸显医学特色,潜移默化培育学生。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精神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最后,要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仍然是医学职业认同教育的最强有力方式,在职业使命感的培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模范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报告、组织观看《最美乡村医生》颁奖典礼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优秀前辈精神风范,思索自身未来发展,提升医学职业素养。

(四)开展评估,注重考核,促进提高

开展积极有效的考核,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意识。特别是经常性地开展形成性考核,及时给予反馈,是帮助医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有效手段。职业素质的形成受众多因素的制约,与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测评相比较而言,医学职业素质的考核难度大,不易操作。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只关注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评估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时也多采用应试的方法并局限于考核学生的智力性水平,而对其他的非智力性职业相关素质或能力的培养与评估极少涉及。因此,医学院校要探索研究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估标准和方式,通过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估,及时反馈结果等举措强化职业素质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三、结束语

生殖医学范文7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这也对即将进入社会的临床医学实习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他们对人生目标和今后发展的方向产生怀疑,对未来的医生职业环境改善缺乏信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临床实习生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及当前医疗环境对医学生职业认知的影响,以便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学生;职业认知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打砸医院、伤医事件频频发生,而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11年的调研显示:医师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只占6.80%。从中可以看出,医务人员自身对医疗环境十分担忧,紧张的医患关系已严重影响到医生的执业环境和执业心态[1]。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自我评价等因素的认识。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就体现在临床医疗实践行为上。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即将步入医疗行业的临床实习生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他们将以怎样的心态看待如今的医生职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医患关系对临床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赣南医学院全日制本科四、五年级临床医学实习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60份,有效问卷445份。

1.2研究方法

课题组根据当前医患形式,自拟《临床实习生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及未来职业规划调查表》,根据统一要求培训调查员,讲明调查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单独认真填写。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实习医师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识、对职业的认知以及当前医患关系对其职业认知的影响等,共计25道题目,题目类型是选择题和问答题。

2调查结果分析

2.1实习生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识

在医患关系认知途径上,70.8%的实习生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医患关系信息,在此基础上有85%左右的学生认可报道的可信度。而有19.6%的实习医师是作为医生或患者真实体验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在医患关系紧张程度上,40.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紧张”,44.5%的学生选择了“有点紧张”,12.5%的学生选择“一般”,而仅有2.8%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处于“和谐状态”。52%的实习生认为短期内我国医患关系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对于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实习医师由于身处其境,更有着深刻的认识。客观因素上,实习生将原因主要归结于国家和医院。国家因素主要有医疗制度不合理、医保制度不完善、医疗改革缓慢(70.2%),药品生产经营不完善、管理混乱(60.8%),新闻媒体报道片面、哗众取宠、夸大其词、误导甚至煽动民众的仇医情绪(55.5%)等;医院因素主要有医院管理混乱(62.4%),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50.3%)等。主观因素主要归结于医生和患者。医生存在医患之间缺乏沟通(60.4%)、过度诊疗(48.3%)、服务态度差(33.5%)、专业技术不合格(25.6%)等问题;患者存在对医学知识不了解(52.4%)、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40.9)、缺乏信任(16.5%)、动机不纯(10.9%)等问题。

2.2实习生对医师职业的认知

62.6%的实习医师认为医生是“高风险、低收入”的职业,没有周末,没有休假,不停的无薪加班,而这种劳动强度和压力在收入上无法体现出来;而仅有14.2%的实习生认为医生“工作稳定,很有前途”。尽管绝大多数实习医师对收入不满意,但仍有45%的医学生坚定的认为医生是最好的职业之一,为自己以后从事医学感到自豪。而有31%的学生表示曾经对从医有过优越感和自豪感,随着更多的接触医患关系,现在已感觉不到那种自豪。在社会地位上,更多的学生(57%)认为我国医生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得不到患者的尊重。在工作环境上,仅有5.7%的实习生认为工作环境舒适、安全。以上这些调查结果都表明实习医师具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已经慢慢降低,对未来的职业满意度不高。

2.3当前医患关系对实习医师职业认知的影响

尽管当前医患关系紧张,但仍有65.2%的实习生表示会选择进入医院,从事自己的专业,不会因为医疗环境的改变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规划;17.3%的学生表示会进入医院,但因目前医疗环境差,一时无法改变格局,而选择不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科室或从事行政工作,规避风险;另有17.5%的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要选择什么职业。说明大多数实习医师的职业目标还是比较稳定,但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还是影响到相当部分学生今后的发展规划,人生目标确定性欠佳。

3建议

3.1增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注重情商方面的培养

在日益增强的社会压力下,当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过度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而忽略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大多以医学专业知识为主,忽视了医学生人文教育方面的培养。而增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一方面可以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医德修养”、“医患交流”等课程,提升医学生人文思维和沟通能力,使其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处理好相关问题,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2]。

3.2对医学生加强心理疏导,缓解工作压力

医学院校应及时发现实习生的职业心理状态,并施以有效干预对策以减少或消除不良情绪,同时,要定期开展心理学讲座,针对医学生实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压力,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积极面对不良的医疗环境和不利的现实因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乐观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3.3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兴趣的形成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使医学生把救死扶伤视为自己的根本职责,在医疗实践中坚持和发扬奉献精神和必要的自我牺牲精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改善医疗环境。

3.4加强实习管理、保障实习效果

医学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实习管理,完善考核制度,使每一位临床实习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职业素养,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宋春花 张志花 常欣峰 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赣南医学院

【参考文献】

生殖医学范文8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培养模式;本科生科研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地革新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学方式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革与推进,同时学分制的评价体系在众多高校中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着力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不仅仅是目前我国所要进行的发展上的目标,更是一种在不断的借鉴学习他人先进的医学经验之后所进行明确的相关的基础性的医学教育上的改革目标,并在逐渐的发展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来更好地培养出相关所需要的具备专业化以及带有国际视野的新型的医学人才。而创建创新型医学人才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人应当做出的努力[1-2]。如何才能帮助这些本科生根据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来选择和确立学习的目标和课程,实施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制势在必行。

1实行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制对学生的意义

1.1调动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谈及到科研工作,传统的培养模式多是从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才正式开始,而在本科学习阶段,多是以集体上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部分高校开展的科研活动也是针对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所安排的。不管做什么兴趣都是可以很好的推动人不断地前进的,透过相关的数据也可以直观性的表明在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所进行相关的填报[3-5]。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周围的亲戚或者家人生病,萌生了通过医学教育,培养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来解决亲人们的病痛,更能够在今后帮助更多的患者,以此对某一方面的医学研究方向产生了极高的求知欲和兴趣。所以这就很好的说明了在诸多的医学专业中临床医学的学生对于今后的研究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学习兴趣。如何利用好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制来引导与发挥学生们对科研的兴趣尤为关键。对于刚入学的大一和大二本科生,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以沟通了解学生们所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为主。例如早期的医学课程多安排系统解剖、病理、生理学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会逐渐产生对某一解剖系统的兴趣点,通过一对一导师制平台,教师可以进一步可以指导他们选修与兴趣点相关的临床听授课程,为他们讲解兴趣点中的不解和疑惑[6-8]。其次,早期的课程安排环节中,低年级学生可能会对穿插于学习中的简单操作性实验更为感兴趣,包括像小鼠解剖,以及给药和采血。通过听他们对参与这些实验的理解和感受,甚至能够一起操作观察他们在过程中的相关表现等,并借助于相关的表现来作为划分依据的标准,做到合理的利用相关的人才,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9-10]。并在相关的实践中借助于在本科二年级所学习的PCR等方法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以此来达到将书本知识与实验相互联系,更容易理解。同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着重根据学生各自所具备的相关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充分的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相关的学习,并推动课题的相关研究。比如,对解剖学方面感兴趣的,可以不仅仅局限在操作上,还可以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中思考与想象,绘制简单的解剖图谱或手术示意图,以此来探讨解剖结构生理上的正常变异[11];其次,可以带领对解剖感兴趣的同学,进入真正的手术室参观,更进一步的了解实际临床过程中,手术的实际操作过程等[12]。巧妙地借助于这种根据兴趣出发的教学分配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发展。由此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与特长,在不同的本科学习阶段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以更加巧妙地提供相关的发展动力,并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助推作用,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内容结合到实际操作中,书本知识与实践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与发展[13]。

1.2引导本科生协调大学学习、科研与生活的关系。学分制在大学的实行,使整个大学无论是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与中学相比迥然不同,大多数新生在适应新生活和新环境的时候无法探寻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与此同时,入学时学业课程相对简单,自由支配时间充裕,多数新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新学校、新环境、新生活使得同学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憧憬,充分利用好整段的自由时间,劳逸结合,也是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制实施中,导师应当为学生们商讨学习时间安排内容之一[14-15]。由于考试等多方面上的压力逐渐的增大,加上与其他专业学生的相关对比,就会使得心理上的压力逐渐的增大,为此就会很期待参与相关的大学社团活动[16]。为此,要想很好的改变当前的这种现状就应该不断地进行相关问题上的完善以更好地协调和学习和娱乐间的关系,并巧妙地借助于有趣的实验内容来吸引学生对于科研的兴趣。借助于这种感兴趣的方式来进一步的舒缓相关的压力,减缓课业作业所带来的烦恼,轻松的投入到科研上的研究中来,并有效地改善相关的压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使得相关的科研更加完善。并在相关的研究中与观察学生的过程中,巧妙地找出具有相关优点的学生来进行一些动手能力强,操作性较强的课题[17]。并在相关的课题完成之后,也可以很好的将其他涉及相关类型的研究在今后的空余时间中去尽力的完成,以更好地更加独立的完成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其次也可以把学生们组成小的团队,让有时间和条件的学生去参与完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并在相关的实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任务分配,借助于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相关的科研课题,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高效的利用好学生寒暑假整段的时间,在完成课程安排的同时,学习并培养了更多有关科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8]。

1.3培养本科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行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制后,本科生有机会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带有科研性质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些任务不仅需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寻找自己所需的材料,去图书馆查阅,去和同学交流[19]。这样一来,一对一的导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思维,使之系统、有序、清晰,以解决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问题。这是培养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基础[8]。作为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技能中心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前提,以创新思维为目标”的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对于他们将来从事科研和临床工作都大有益处。为此应该不断地推进临床专业的相关发展,巧妙地发挥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使模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并在相关的进程中也会采取一些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说临床技能大赛等,都可以对学生们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有重大意义[9]。对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随着有一定的临床见习和实习的经历以后,导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自己即将专攻和感兴趣的临床方向,并有效地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将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临床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相关的技术水平。其次巧妙地借助于医院中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有效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技能之后来进一步的完成标准化的病人教学,同时有机会可以让导师带学生参加小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等,接触真正的患者,让学生在技能中心人体模型上进行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器官插管术、消毒缝合等考核,巧妙地借助于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面对相同问题的处理能力,并提高相关的实验操作能力,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带有相关交流能力的且具有相关合作能力的和谐人际关系。此外,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创新创业竞赛的实施,也是让本科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目前临床或者实验室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掌握相关方式之后,自主性的完成项目的设计、相关的准备过程以及最后的任务撰写和相关的结论等工作[10]。通过每一个成员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最后明确目标,确定方案的可行性,这也是每个参与者人生中一次难得的锻炼和成长的经历,更是让每一个本科生体会到,很多内容源于书本而不局限于书本,同时更加理解了发散和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的意义,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行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制对教师的意义

2.1有助于提高导师自身素质。具有高素质、高超专业知识、技能和德行的导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所信服。因此,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第一次担任导师的教师来说,更需要学习提高[9]。因此,健全的导师培训制度以及定期的开展培训,对于保障导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多采取一下三种方式进行实施:第一,业务培训。主要通过组织集体备课、临床教学观察等教学研究活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相互探讨;第二,短期学习。主要是分批研究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最新进展的主要内容,拓展知识,开拓创新,提高教学和育人的基本技能。第三,信息交流。主要通过及时通报教育改革,招生和就业的新趋势和相关政策,以及国家,学校和学院的学生培训,教师将能够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11]。并根据指导方针和政策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改善他们的学习。

2.2有助于明确导师的职责。不管做什么,临床医学中的导师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同时本质上来讲临床上的导师又具有这一定的复杂性。并主要的表现为以下的几点:第一技术上来讲,导师不仅应该告诉学生相对应的解决思路,一定程度上还应该注重学生自己本身思路上的相关培养,审慎的科研思维,从基础到系统化,复杂化的科研全局观,并帮助学生解决好医患问题的处理和技能上的提升;第二,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导师需负责加强学生对临床专业的认同感。借助于每一次认真严谨的理论知识讲解,来让学生产生相关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培养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职业素养,进而使得学生可以很好的形成一种稳定性的专业思想[20]。

3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