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符号学在动态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广义符号学在动态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文章运用广义符号学的相关原理对动态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现象进行解析,依据皮尔斯的符号分类理论,着重论述了名辞——图像——性质符号、名辞——图像——规则符号和名辞——象征——规则符号在动态图形设计中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并通过设计案例进一步阐释了符号的运用和操作方法,为动态图形的符号化过程提供理论资源和思考方法。

【关键词】广义符号学;动态图形设计;符号类型;符号运用

根据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先驱查理•皮尔斯的符号学原理,任一符号都是由媒介、指称对象和解释这三种要素构成,这就是符号的三位一体的特性。从媒介关联的角度看,符号是由可被人们感知的质地或材料构成的,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从对象关联的角度看,符号是由指代的物体或事件组成的,涉及符号与表征对象的关系,是对象世界的一部分;从解释关联的角度看,符号是由意识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所确定的,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涉及思维、认识、规律等。这是理解动态图形符号类别及特征、掌握符号运用的前提。

一、动态图形设计中的符号类别与特征

动态图形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手段,是主要以表象符号为主,以语言、文字和声音符号为辅的设计方式。按照符号的呈现方式,表象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像,即以摄像或摄影的图片及视频所组成的写实性画面;另一类是图形,即以点、线、面的形式所组成的表象性或抽象性的画面。不论是表象符号、声音符号还是语言符号,其构成要素都包括三个方面: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对于符号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用三分法作进一步划分。因此,在媒介关联向度上可以划分为:性质符号、单一符号和规则符号;在对象关联向度上可以划分为:图像符号、标识符号和象征符号;在解释关联向度上可以划分为:名辞符号、命题符号和论证符号。由于动态图形设计主要是以表象符号为主、声音及语言符号为辅的一种设计形式,所以其符号主要有三种类别:名辞——图像——性质符号、名辞——图像——规则符号及名辞——象征——规则符号。名辞——图像——性质符号在解释关联物中为名辞符号,即在逻辑上既不涉及真假也不涉及对错,因此在视觉领域中表现为一种结构、图形式样或纹样等。在媒介关联物中为性质符号,即由对象的物质特性而导出的,如对象的色彩、材质或形状特征等。由于这是对对象的写实或模仿,并且性质符号只能通过图像的方式来表征它的对象,所以在对象关联物中为图像符号。例如,短片《Colorscope》(图1)中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类似三角形)及颜色特征(草绿色),而创造出来的绿叶图形(符号)。名辞——图像——性质符号的优势在于符号更加生动、直观、具体,但缺点是仅仅适用于可被感知的对象特性,即对象的直观属性,如颜色、形状等特征。对于对象的非直观属性,如思想、概念、本质或规律等,却无能为力。名辞——图像——规则符号在媒介关联物中为规则符号,即是一种按照一定规则习惯使用的符号,与性质符号的区别在于其在每次再现中保持同一性,并不受一定的现实或现象的限制。比如“房子”一词,不论是手写还是印刷,总是代表同一个规则符号,其意义并不会受到符号显示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当规则符号与图像和名辞符号组合在一起时,主要用于表征一种普遍的典型或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感知的,但却可以通过包含规律本质的要素唤起人们对这一规律的观念,外部特征常常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而内在本质始终保持其同一性。在设计中,常常会根据表征对象的本质或规律,而不是通过写实或模仿来进行图像化的符号设计,所设计出的符号并不能体现表征对象的外部特征,而主要体现出其内在特性与本质。如某些产品的标志符号虽然可以揭示其核心价值理念,但却与其形状与颜色没有相似性联系。例如,在短片《UNDERSTANDMUSIC》(图2)中利用“音符”的运动作为名辞——图像——规则符号,来表征“和音”“频率”“共振”等音乐规律。因此,名辞——图像——规则符号一般用于表征抽象概念、规律或内在本质,其优势在于将抽象概念或规律图像化、视觉化,帮助观者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明白对象符号的概念化信息。名辞——象征——规则符号,按皮尔斯的说法,是与其表征对象通过普通观念的联想而联结起来的。所以这种符号是一种与其对象外部特征及内在本质没有任何联系的象征符号,其符号只与解释者相关。解释者可以由任意的符号贮备系统中选择任意媒介加以表征,可以在传播过程中约定俗成地、稳定不变地被应用。例如,文字就是典型的名辞——象征——规则符号,比如“猪”这个字,其与猪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本质并没有任何联系,但却因为千百年来汉字发展演变的传统,在书写及交流过程中被约定俗成地用以泛指“猪”这种动物。在动态图形设计中,设计者经常使用某些与表征对象外部特征和内在本质没有任何联系的图形符号来指代该对象。比如短片《THEPOWEROFLIKE》(图3),画面中不断游动、拖着细长“尾巴”的淡蓝色小球就是名辞——象征——规则符号,所指代的就是一种过度沉迷网络点赞的“群体”。其余的几何图形符号或者指代的是各种“欲望”,或者指代的是“生命的意义”等。由于符号与表征对象本身并不存在外部特征和内在本质的联系,所以对于名辞——象征——规则符号的解读,完全取决于受众自身的理解和阐释,但设计者为了提升该符号解读的精确性,往往会加入语言、声音或文字符号,从而构成超级符号,以此优化符号信息的传播效果。

二、动态图形设计中的符号运用

根据广义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常见的符号操作方式主要有代入、结合与迭代。第一,代入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符号操作方式,即用一种新的符号取代原有的符号。符号代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抽象性符号,替换为直观具体的表象符号,如将原有的文字指示牌替换为图示性的标识牌。在动态图形设计中,表象符号的代入不仅包含传统图形设计中静态单一的文字或影像,而且更多是通过将图形或影像动态化、情境化,进而强化表象符号的叙述性特征,使得该符号更易被观者解读。第二,符号结合是依据所要表征的对象和主题情境,将各种单个符号综合成为一体而构成一个完形、一种结构和不变的整体,即超级符号。在动态图形设计中,通常依据设计所表达的主题及所指涉的对象,将图像符号、语言符号、文字符号、声音符号等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形成超级图像符号,从而降低符号的传播噪音,优化传播效率,让观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符号信息。比如视频短片《利物浦的故事》(图4),设计师正是利用文字、声音及图像符号结合而形成的超级符号来介绍利物浦市的历史特色和文化。第三,迭代是一种既可以在符号内部(即在下位符号层次中),又可以在符号外部(即在完整的符号中)起作用的操作形式。如皮尔斯所说:“对一个符号的说明或解释又构成一个新的符号,即‘图像的图像’‘象征的象征’或‘符号的符号’等。”动态图形设计中,通过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来表现图像、语言或声音等符号,而这又会构成一种新的符号。”因为每个符号不仅和其他符号相关联,并且也与之一起构成新的联结和符号,符号自身的迭代是符号世界得以扩展和分化的基本前提。动态图形设计使符号的迭代不再局限于以静态图像为主的视觉感知,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体系都可以参与其中,让观者对符号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更加完整和全面,同时也可以获得全新的多感官体验。比如影像装置设计《京味儿》(图5),利用手与盘子的接触,让盘子上呈现出“老北京”的影像(图像符号)。随着手与盘子的不断交互,这些图像符号也不断交叠出现,而构成了表征“京味儿”的、新的象征符号。

三、结语

根据广义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动态图形设计中不同的符号类型以及符号的应用方式,有助于设计师在设计时更好地选择、创造、应用合适的符号,引导受众更好地理解设计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为动态图形的符号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考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恒淳.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本泽.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M].徐恒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孙乃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李幼燕.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作者:邹攀宇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