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音乐教育范例6篇

广义的音乐教育

广义的音乐教育范文1

11中国广州第二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传统音乐教育高端论坛”于2011年11月11日至12日在广州大学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来自海内外的63所院校、音乐类核心刊物编辑部及研究机构的13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0余篇,论题涉及音乐教育哲学、传统音乐教育和其他研究论域。音乐教育哲学问题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继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举办的首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次会议除了延续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讨论,还提出了“传统音乐教育”这一近年我国音乐教育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是进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探索传统音乐文化当代传承的路径。将音乐教育哲学与传统音乐教育结合进行探讨,是大会主办者探索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两天的会议议程包括:专家主旨发言、圆桌会议、博士论坛、研究生论坛四项内容。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 一、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为背景的多元社会环境下,中国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怎样看待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新的意义?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玛丽•麦卡锡(MarieMc-Carthy)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在其主旨报告《变迁世界中的音乐教育哲学:新视野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中麦卡锡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音乐教育哲学成为音乐教育的宣传、政策的主要知识来源。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础已经得到扩展,一些学者开始从多元学科来寻找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了心理学、女性主义、音乐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针对这种新的研究趋势,麦卡锡提出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要研究的五个问题:(1)音乐教育者怎样理解音乐的意义?(2)“认知”音乐意味着什么?(3)今天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是如何被重视、被宣传、被倡导的?它们的基础是什么?(4)全球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到底是“谁”的音乐?(5)从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是“好的”音乐教育?以此提醒当代音乐教育者将他们听赏和看待音乐的方式重新概念化并考虑音乐存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麦卡锡所介绍的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新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音乐教育哲学作为本研讨会的主旨议题之一,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参会代表们从音乐教育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对基于中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做了深刻的分析。 音教园地Education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理论化、系统化认识的总结,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产物。西方的音乐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乐教”哲学的关系何在?中国传统“乐教”哲学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意义?如何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贯通中西?这些问题正是探索本土音乐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本次会议的目的所在。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一文以社会文化哲学、民族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哲学为基础来探讨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关系;该文尝试汇通中西哲学,提出建立中国文化哲学为基础的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周凯模《中土“乐教”哲学与民间音乐传承》提出中国自古就有基于中土宇宙论的乐教哲学体制,在近代引进西方教育分科体制后,中土“通才式”的教育体制断裂,中土优秀的乐教思想被忘却。而在民间“乐教”思想中,却依然坚守着中土“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是对古代优秀乐教思想的延续,因此对于中国民间乐教传统的丰富资源的调查研究任重道远。代百生《音乐美育: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主线》中认为以“美育”为发展主线的中国音乐教育思想既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的吸收,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提出正确认识音乐美育的内涵,将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在该论题中,“审美”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实践的关系尤其受关注。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王州《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刘倩男《“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指向》等文章,都以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为现实背景,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审美”和“实践”两种范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从哲学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的还有张业茂《“音乐教育”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对“音乐教育”的语言分析》、朱玉江《从交往理论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韩忠岭《两种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柳良《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若干思考》、姬晨《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从课标修订管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等文,这些探讨对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三、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代表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分别从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音乐传承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传统音乐民间活态传承的方式等问题。 学校作为专门、系统的教育机构,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当下学校中的传统音乐教育处于何种地位?如何推进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本次会议的代表们分别就不同层次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提出了当前音乐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为重视与衰减并存。提出今后应重点加强本科阶段的传统音乐学习,同时各院校应展开与传统音乐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情与学习兴趣,把传统音乐教育从技能、音乐理论的学习提升到文化的层面。谢嘉幸《传统音乐教育———从理论思考到实践探索》以自己亲身的实践与研究“教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为例,提出建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既有助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多样化的保护与开发,又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同时有助于沟通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陈雅先《校园文化生态与岭南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提出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对于岭南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的重要性在于:调节、维持高校音乐活动主体的群际关系,促进校园岭南传统音乐活动正常开展,并提出营造校园文化生态的具体途径。刘瑾《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的梳理与思考》认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只有尊重民族和文化的个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交往,才能生成国际性。#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承的手段,是延续地方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如何推进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并在音乐教育中延续民族精神?围绕民间音乐传承主体在地方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及民间音乐传承的方式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代表们各抒己见。 马达《民间学术团体在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广东省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为例》论述了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在当地广东汉乐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并以实地田野工作考察资料的论证,指出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是保护和传承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策略之一。郭大烈、黄琳娜《利用儿歌民谣教学传承纳西族语言文化》论述了面对纳西族语言和传统东巴文化面临消亡危机,自1999年以来,两位作者在家乡古城丽江创办东巴文化传习所的经历,他们用自己的租屋建盖传习所校舍,利用纳西族传统儿歌、民谣在小学里进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教学,传承优秀东巴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张天彤《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模式研究———以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为例》根据其多年来的田野工作实践,总结出5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渠道、两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方式、4种民间音乐传承人。 此类的文章还有袁静静《文化转型下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与发展———潮州大锣鼓的田野考察与分析》、曾璐莹《大埔广东汉乐的活态存在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焦皓华《广东汉乐声音景观评价与大埔汉乐文化区域的形成》、邹雪姣《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潮州大锣鼓声音景观研究》等。 四、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除以上论题,参会代表还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与问题给予关注。如李岩《淬本而新———文化退潮现象研究》中,从近代史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近代诸方家如康有为、梁启超、曾志忞、李叔同、沈心工、王光祈等人与此相关的音乐言行,提出这些人物的所谓“落后言行”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性。潘妍娜《建国初期至“”前(1949—1966)潮州大锣鼓的发展与变迁》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以潮州市民间乐团为个案,叙述了潮州大锣鼓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变迁。仲立斌《广州粤剧传承与现状调查———以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通过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生长在广州这一特殊社会文化语境城市中的传统乐种粤剧进行了考察。柳进军《在田野与乐谱间踱步》以一位作曲家的视角,讲述了其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改编与创作的心路历程。 此次会议对于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方面,能够客观地关照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当今音乐教育的现状,批判性地思考西方各音乐教育哲学流派,同时对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进行了思考。在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对从社会渠道的传承到学校渠道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归纳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从理论层面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本次研讨会意义深远,相信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会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广义的音乐教育范文2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传播;传播类型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育就必然具备文化教育的品格。要传承要教育,就必须有载体有交流沟通方式,传播方式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以电视节目《同一首歌》为例,它作为一个大型综合性晚会节目,在内容构成元素上排除了复合的元素,强化了纯粹的音乐,从而使它成为一个音乐节目,以经典与流行歌曲为主。《同一首歌》栏目在演播现场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共同组成,面对面沟通,实现了这个电视节目的第一次传播行为,即广义上的人际传播。 其次《同一首歌》整场节目又构成了整个频道和电视台的一个栏目系统,向广大受众传播。并拥有固定的受众群,形成了电视节目的第二次传播行为,即大众传播。《同一首歌》这个电视节目正是基于人际传播方式,同时实现了向大众传播行为的转变。

所以《同一首歌》栏目兼有广义上的音乐人际传播和音乐大众传播的类型。这种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传播类型,在电台、电视台等现代传播领域广为流传和使用,而它又带给了音乐教育哪些启示?音乐文化需要通过音乐信息的流通得以传承和传播,这就对以传播音乐文化为目的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教育者我们又将如何处理它,让其成为推动音乐发展的助力?

音乐教育具有三大使命:(l)实施美育: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髫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简称美育);(2)学习音乐:既包括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技巧,也包含提高全面的音乐素养。(3)传承文化:音乐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育就必然具备文化教育的品格。[1]要传承要教育,就必须有载体有交流沟通方式,大众和人际传播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一方面,对于现代新型大众传媒下的音乐教育,它适用《同一首歌》的传播方式——广义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如今的音乐教育领域,受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和制约。大众传播的具体体现方式又属于广义上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范畴。于是我们就能从《同一首歌》这个栏目的传播类型上寻找出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意义了。现代新型大众传媒下的音乐教育,大众音乐文化渐渐在教授传统音乐文化的学校音乐课堂上占有一席之地,大众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以大众传播和广义上的人际传播为主。所以如何在课堂上传播音乐信息时,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更好地互动联系在一起,便逐渐成为教育者思考的问题之一了。

在大众传播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更容易接受大众音乐文化,将好的大众音乐文化引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迎合时代的选择。现代学校音乐课上所传播的内容,逐渐开始以大众音乐文化为新内容,渐渐打破了传统的西方古典音乐、中外民族音乐的范围,越来越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音乐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体,这些情况在中小学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不管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具或者教师的语言都更倾向于大众传媒时代的各项特征这些音乐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更易被接受。再以高校为例,各地高校纷纷响应国家教委在1988年4月制定颁布了《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开设了各种艺术教育普及课程。然而随着大众传媒介入,以电影电视为载体的影视音乐成为众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的新内容和新关注点。不同于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以传播西方古典音乐和各国传统音乐为重心,影视音乐欣赏课是以影视音乐为音乐教育的切入点,更受当代大学生的欢迎。影视剧音乐不仅是大众传媒的宠儿,拥有广大的观众群,更是受到作曲家们的青睐,究其原因,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占有很大因素。近一个世纪以来,大众传媒成为音乐信息流通的主要载体,它们的传播方式都是音乐大众传播和音乐人际传播的较好结合。

另一方面,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而言,是否同样适用广义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方式呢?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其两面性。

进入信息传播时代,大量的音乐信息充斥着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受到西方音乐艺术、通俗音乐的冲击,中国传统音乐如传统民歌、戏曲的生存状态堪忧,在这种情况下,主流电视媒体,借助电视这一载体,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传统音乐传播活动,为“原生态唱法”、《风华国乐》、《民歌·中国》等多个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节目提供传播平台,这些都为传统音乐的弘扬和发展注入的新的活力。同时,趁电视媒介大力传播传统音乐之风,学校音乐教育大受其利,教师们在讲授传统音乐的时候,引入了大量电视、网络中传播传统音乐的视频,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有利便有弊。虽然传统音乐通过电视媒介得到弘扬与传播,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中国传统音乐,如民歌、戏曲千百年来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典型的狭义人际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具有很多弊端:比如不容易保存、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等等,一旦遗忘或者还没来得及全部传承给下一代,这些宝贵的技艺将永远流失。然而,“口耳相传”的狭义人际传播方式恰恰也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特点,口头音乐传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是激发音乐再创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中国传统音乐传播注重“意”,这和西方音乐注重“实”的传播方式完全不同,电视传播将中国传统音乐清晰、完整的记录下来并加以传播,传播“实”的同时,势必会对“意”造成损失。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提高传统民族音乐教育的影响力的同时,仍需坚持传统“口耳相传”传播方式,保持近距离双向交流的特点,从而使在学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传播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的一大使命就是传承文化。音乐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育就必然具备文化教育的品格。要传承要教育,就必须有载体有交流沟通方式,大众和人际传播就显得举足轻重了。一方面,对于现代新型大众传媒下的音乐教育,受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和制约。大众音乐文化渐渐在教授传统音乐文化的学校音乐课堂上占有一席之地,大众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以大众传播和广义上的人际传播为主。在大众传播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更容易接受大众音乐文化,将好的大众音乐文化引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迎合时代的选择。另一方面,这种传播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中国传统音乐,如民歌、戏曲千百年来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典型的狭义音乐人际传播。虽然这种传播方式有弊端,方式恰恰也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特点,口头音乐传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是激发音乐再创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提高传统民族音乐教育的影响力的同时,仍需坚持传统“口耳相传”传播方式,保持近距离双向交流的特点,从而使在学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传播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 方顺利.从音乐教育视角看《民歌·中国》栏目对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传播的作用[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广义的音乐教育范文3

一、爱国主义教育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还没走进重庆市大渡口九宫庙街道庹家坳社区办公楼,嘹亮的歌声就从三楼会议室传来。在会议室,30多个孩子围在两位音乐教师身边,正聚精会神地学习《红星歌》。男教师是67岁的社区文艺积极分子赵纯全,他拉手风琴30多年,退休后成为社区编外的常驻“音乐指导”;女教师是社区主任龙成莉,居民们每次举行歌唱比赛,她都会上台亮亮嗓子。“教室”里,老的教得陶醉入神,小的学得津津有味。13岁的赵玮是社区农民工子女,她说自己平时最爱听周杰伦的流行歌曲,没想到《红星歌》也这么好听,很容易学。小男孩余德海在人群里唱得最大声,他说学会后要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唱。这样的音乐课在暑假将定期在社区举行,《重庆日报》上推荐了27首革命历史经典歌曲和18首现代经典歌曲后,当天下午街道就通知,要求把学红歌活动融入到社区暑期青少年活动中。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②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通过组织教师开设音乐课,教孩子们学唱革命歌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让青少年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二、道德文化教育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一个国家,如果不提高国民的道德文化素质,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和谐民主的国家。

儒家认为,要发展人文教育,既要进行知识教育,又要进行道德教育,而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是离不开艺术教育的,而且它们之间的紧密结合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儒家认为艺术要承担严肃的社会教育责任,承担“人文化成”的重大社会使命,“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③

儒家非常强调艺术的道德文化意义。在儒家看来,人性以及人的一切后天的品质、行为,都是通过文化培养得来的,而艺术的欣赏、艺术的熏陶,则是道德文化培养最普遍、最易接受的一种形式,这正是儒家重视艺术教育、重视文化教养的原因所在。社区音乐教育作为青少年音乐教育的一个载体,对于保障和满足社区青少年音乐学习的需求,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青少年的道德文化水平,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现代社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综合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通过社区音乐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素质主要是指培养青少年为他人服务、互助合作以及适应社会等素质。

青少年时期无论生理、心理发育都很迅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将对其以后形成良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中有部分青少年在校外进行专业的音乐学习,可以让他们在暑期或周末等节假日,充当社区音乐教育的“小教师”,帮助社区的专业音乐教师来为社区其他成员的音乐学习服务。社区是青少年生活、居住的地方,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将所学的音乐知识,服务于社区的其他居民,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归属感、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的服务、奉献意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⑤青少年时期是正心、修身的关键时期,让他们从小养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心理和习惯,让他们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使他们的音乐艺术修养和行为融合为一体,是当代青少年需要培养的素质之一。

人类是群居的,而且人的天性上就有组织社会的需求,所以谁也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活。中国的名儒荀子在《富国篇》中曾说:“人之生,不能无群”。⑥社区是一定范围内的居民聚居的地方,要让社区居民和谐生活,需要社区所有居民都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当由全社会共同来做,社区在这方面有着特殊优势,特别是随着政府行政、社会事业和市场经济三大资源的结构性分化,以及重新确定各自的资源配置原则,必然会分流原先学校和家庭所承担不了的音乐教育功能,大量的德育和音乐等素质教育项目正在逐渐回归社会、流入社区。社区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和机遇,与音乐教育机构联合或者开展其他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组织社区音乐文化艺术活动,让生活在社区中的青少年既能够学习音乐知识又能利用自己所学服务于社区,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质。“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⑦

(注:本文为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名称:《社区音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J1012)

注释:

①重庆日报.2008-7-9.第2版.

②③曾亦,陈文嫣.国学大讲堂・礼记导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278,290

⑤夏于全.四库全书精华――经部[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1.

⑥张法祥.荀子解说全本(上)[M].华夏出版社,2009:153.

广义的音乐教育范文4

一、音乐教育与审美的概念

音乐教育具有教育性和审美性双重特征,基本的乐理和技巧并不足以代表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音乐教育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教育功能外,教会学生音乐理论、作曲技巧、乐器演奏等内容,审美教育也是其必不可缺的部分,基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符合音乐教育本质的。审美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一种特殊方式,审美体现的是人对事物内在的认同,是一种形象和情感上的关系,从广义上而言,审美泛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从狭义上来说,审美是指客观事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愉悦感。就音乐而言,音乐的音色、音高、旋律变化等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二、基于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的审美核心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在实际教育当中有了一定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不可否认,基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首先,音乐教育的侧重点错误。虽然音乐教育改革中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这一概念,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依然只是采取音乐理论、音乐发展历史和流派知识等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音乐的审美教育根本没有被执行,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提升。其次,音乐教育的方法较落后。在音乐教学当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传统、落后的照本宣科,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教育的角色上,学习的是死板的音乐教条,缺乏对音乐的深入体验,对于音乐没有形成感情上的认同,音乐审美也就无从提起。第三,音乐教师审美能力较差。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执行者,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素质会直接决定音乐审美教育的水平高低,但就当前音乐教育情况而言,绝大部分的音乐教师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理念,依然局限于传统的宣读教学模式当中,还有许多音乐教师本身并不是科班出身,自身音乐素质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这种背景之下,音乐审美教育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有效深入,给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造成了阻碍。

三、基于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改进途径

基于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习惯于传统教育模式原因造成的,给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提升和音乐学习兴趣的养成造成了极大破坏,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转变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所以,转变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十分重要,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的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组织教师进行音乐审美教学的交流,使教师逐渐形成审美教学理念,为音乐审美教育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改进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音乐审美教学中,应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展开各种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对音乐进行审美,抒发自身的情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第三,改善音乐教育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音乐教育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更甚一筹。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有其他杂音、噪音,保证音乐教学视听氛围的良好,同时,在教学操作过程中,要避免音质过于刺耳或者出现声音过大、过小等问题,让学生体验真正美感的音乐,真正认识到音乐的内在美。

第四,做好音乐作品的选择。

音乐作品的种类繁多,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众多优秀音乐,但是并不是所有音乐都适合于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理解能力,选择相应的音乐作品,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才能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养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广义的音乐教育范文5

【关键词】德育;音乐教育;审美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音乐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越来越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即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就为学校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把德育贯彻和渗透到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以益于学生成长。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在音乐教育中丰富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所巩固起来的对自己国家的感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此,音乐教育必须贴近这一时代主旋律,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课堂上,首先要选择那些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进行教学。比如,通过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回顾建国历程,让学生明白“起来,起来”的呼声正是先辈们昨天战斗的号角,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再如,《黄河大合唱》,以有力的船夫号子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性格,以凄楚悲愤的曲调控诉了帝国主义侵略带给中国人民的沉重苦难,以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不屈的精神,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还有许多赞美祖国的曲目。通过对这些歌曲的欣赏,可以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历史责任感,培养青少年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的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一切有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德育内容贯穿到音乐教育中去,从而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服务。

二、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的,如在优美的《牧歌》声中,人们热爱家乡草原的感情油然而生,这些教育的效果往往高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那么,通过哪些渠道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呢?

1.在课堂上

课堂教学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选一些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通过了解歌曲内容风格和对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歌曲欣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充分体现学生的情感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优秀的音乐可以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进入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其爱国主义感情,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灵净化。

2.在课外活动中

青少年的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课外活动中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组织青少年合唱队,举办歌咏比赛和校园革命歌曲演唱会等,把具有时代主旋律的歌曲和音乐作品贯穿到音乐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在校园的音乐氛围中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随着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工作者更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特别是音乐的审美功能,其作用不仅在于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在社会实践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群众性文艺活动的日益丰富,音乐艺术不断群众化、社会化。如今,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音乐会、选秀节目等社会活动十分活跃,也有很多学生参与其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把德育贯穿到每一项具体活动中去。如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组织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爱国爱党,从而进一步理解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正确性,增强了爱国热情,让他们立志成才,为祖国的繁荣而不断奋斗。

三、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净化音乐教育环境

目前,一些低俗的歌曲和音乐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有很多学生面对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不屑一顾,却对那些音乐垃圾兴趣十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早恋,举止轻佻放荡、思想消沉等,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针对这种现象,教育工作者既要引起高度重视,又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更要根据实际情况作有效的、较长时期的纠偏和音乐审美的启迪。那种简单的义愤和感叹,什么“一代不如一代”、“思想复杂”、“情绪低下”、“搞早恋”等论调非但不起任何教育作用,反而会给音乐教学带来更大的障碍。

那么,怎样才能坚持弘扬民族文化,净化学校音乐环境呢?这就需要进行教育和引导。应以大量的民族音乐精品去教育学生,让学生领会民族音乐的魅力。目前,有些庸俗文化的泛滥,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道德滑坡,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下降,甚至导致一些人的违法行为,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的增加。虽然青少年的主流是好的,但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这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引起关注。

广义的音乐教育范文6

(燕山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秦皇岛 066000)

摘 要: 音乐文化既是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又是最能反映各个民族特点,并且可以直接感受和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又呈现着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只有将音乐教育研究置于音乐文化大背景中,音乐教育才有生命力。多元文化观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使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音乐文化形式。

关键词: 多元文化;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On the 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 Culture Development in Multi-culture Ideas

LI Feng

关于文化是一元化的观点,是西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这种观点来自“文化一源说”,认为全世界的文化都是从一个点往外扩散的,而这个点当然在西方。“文化一源说是跟欧洲中心主义相伴随而出现的” 注:(庞扑《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随着西方社会发展及种族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激化,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清楚地认识到传统西方文化的局限和弊端,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开始认识到他们所承载的西方文化,不过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枝,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既无法吃掉也无法取代,明智的办法是采取文化认同的态度。于是,多元文化的概念才开始从含混模糊走向清晰明确。20世纪初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了“多元文化”的概念,这一观点的提出即刻在西方人文学科涌动起一股“多元文化”思潮,其影响已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

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化既有一元的属性也有多元的属性。“当一个民族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并按其发展轨迹,通过劳动使其主体意识可观物化为一些具体对象并创造出物质及精神财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文明程度,这时可以说文化是一元的;而对于不同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有些是相同或相近地,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时的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因而可以说,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也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 注:(庞扑《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作为音乐文化大家庭中的音乐教育,从它产生起就伴随着音乐文化,以文化的特性、文化的身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律存在的。将音乐教育置于所处文化背景中考察,用文化的思维去研究当代音乐,阐释音乐教育、音乐现象及音乐行为的文化内涵,了解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发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重树音乐教育的民族文化观,在多元文化观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与一切音乐活动相关联,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事物;狭义的音乐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一般指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音乐教育”概念同样有广义与狭义的解释:“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它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广义的音乐教育自音乐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行为,一般指学校音乐教育,也包括现在的家庭音乐教育和有组织的社会音乐教育。” 注:(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可以看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有盘根错节的联系,尽管如此,音乐文化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唯一条件。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广义与狭义的)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尤其是学校教育,它是传播文化的基地和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套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一种文化形态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可见,若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然采取上述途径,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多元文化与多元音乐教育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但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因此,我们说社会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在文化领域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美,都有它存在的权利,因为它反映了不同人的需要。音乐文化属于文化的一种形态,既然文化是多元的,那么音乐必然也是多元的。如果音乐文化是多元的,那么从根本上讲音乐教育也应是多元的。在知识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人类学的“跨文化生存”和“再阐释”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走出了单一文化认识的限制,为解决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带来契机。跨文化的和全球的视野促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层挖掘和再认识,而身份的全球化成为个人在视野和知识上走向世界全球化的条件。不同文化之间的互为逾越、互相交流已成为当代文化交流的主流注:(管建华《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中国音乐》,2002年第2期,第17页。)。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同化主义音乐教育理论已退居次要地位,西方音乐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裂变,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音乐教育已经提上了音乐教育的议事日程。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今天,音乐既被作为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来看待,又被看成是一种普遍的语言来实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正如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所主张的那样,那种视西方音乐优于其他民族音乐的思想是过时的狭隘陈旧的观点,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自然成为音乐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中最活跃和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独特形式。尽管传承音乐文化可能有多种形式,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有意识、有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授的是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经验、技能,它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系统知识。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其优势在于它向人们传递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些内容构成了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使后人对前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高度适应性,因而保存了音乐文化传统的系统性,保证了具有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不同音乐文化得以在延续和传承中保持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因此,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社会为音乐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所提供的手段。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音乐文化来实现的。音乐教育所选择和整理的音乐文化要素,即音乐教育中的传授内容,亦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最重要、最可信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因此,音乐教育所具有的传承功能,使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再生,音乐教育本身也成为音乐文化存在的本身。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音乐文化的传承,但传承必须要有意识和行为来保证。如果没有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的判断和确认,没有文化体验的自觉行为意识,传承也将无从谈起。音乐文化的传承指“特定文化主体特定心理体验在特定社会行为及其符号系统作用下的延续与累积。”在多元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面对造成文化变异或演变的两种因素,即文化主体在文化体验过程中的认同意识因素和客观的环境变化因素。在音乐文化传承中,文化主体的意识是核心,文化“认同”的结果,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文化主体特质的文化属性。从民族文化学和民族音乐学的观点看,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首先是属于民族的。如同个人一样,任何人都属于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无不在其身上打上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身份证”。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既是文化主体以深层的文化体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深层之意识、行为、形态的探索过程。音乐教育一是要挖掘保护和培养传统音乐文化形态与行为,二是确立和体悟传统音乐文化之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构成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整体运作过程。

三、多元文化观中的音乐文化传承

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历史,我们最大的缺失就是失去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丢掉了自己的传统,从而导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自我失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至今未取得应有的地位,不能不归结于此。究其原因在于我们从来没有把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传承、传播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明确强调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占据的主体地位,把确立音乐文化主体意识作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结果加以强调。其次,提倡并关注“文化中的传承”,以及“传承中的文化”,使传承者不仅能准确地掌握音乐的本体,体悟其生成的文化背景以及该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又能使传承者重视对该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发掘、阐释和传授,使他们时刻关注该音乐中的文化,着力于该音乐的文化根基、文化渊源、文化位置、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审美心理的挖掘、理解和表现。另外还要重视音乐文化行为体验的培养。音乐文化的主体意识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行为体验后才能准确感受和把握,文化行为体验是对文化传统意识、观念、行为方式把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因为行为层面往往是文化意识反映的直接表现,音乐教育必须依照文化行为的事项,使受教育者以自身的行为体验感受文化意识的特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