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健康教育范例

女生健康教育

女生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中专女生;心理健康;必要性;职业院校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一些“学困生”步入中职教学的大门,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学生”几乎统治了中职院校。这样就导致了学校管理方面增加了困难度,尤其是中职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中职院校的女生和男生相比,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来分析,都显得格外脆弱。所以关注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伴随而来的不仅是招生规模和人数的扩大,中职女生的人数也在随之扩大。比如就某一所中职学校来说,由90年代在校人数300多人,到00~10年代在校人数的3300多人,招生人数急速增长了10倍多,而女生的人数也由当初的不足100人,增长到1000人左右,也增长了10倍左右。由此说明,虽然在中职院校女生只占三分之一,但这也是一个庞大的人群,不容忽视。在中职院校,由于部分学生受家庭、学习成绩和就业压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他们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特别是在这个心理和生理双方面发育阶段,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一、生理方面

女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学和家庭教育缺失,许多女生对自己的变化感到惊奇,可又不知如何应对,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有90%多女生对自己初潮不知道怎么做,85.3%的女生不愿意和家长及同学(女性同学)谈论初潮方面的问题。众所周知,许多女生在月经周期中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尤其是在月经前和月经期,情绪十分低落,抑郁或脾气急躁。主要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疲劳、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她们常常会说:“又快倒霉了。”“倒霉”是妇女对月经的俗称。统计结果表明,很大比例的女性暴力犯罪活动和自杀都发生在经期4天和经期前4天这段时间内。将近半数的女精神病患者是这几天入院的,将近半数的女性紧急事故也发生在这几天。当然,并非所有女性都存在这种情绪改变,情绪改变也不会全这么严重。

二、心理方面

中职院校的女生心理方面问题是校领导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她们不仅正处在心理矛盾最多的青春期,而且有着更加复杂的特殊的一面。在学生上中专的这个期间,正好是女性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黄金时期”,但是这个期间(14-18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矛盾,而且在这个期间,学生心理冲突调适能力较差,但是对于一些心理存在的问题含羞,觉得难以启齿,从而不愿意主动找心理老师,也不愿意说给同学,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烦恼或者心理障碍。产生这种“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就是学生对于自己的心理矛盾没有及时的调适,中职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就职择业、交友恋爱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很多的心理冲突。如果不及时地调适,可能还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中职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三、中职院校女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正确的处理好男女关系,不要过早地掉入爱情的漩涡

过去人们把青少年谈恋爱称之为“早恋”,但是运用早恋这个词语在我们中职学生的身上不是那么的恰如其分,所以我们用“交往过密”来替代中职院校学生早恋的问题。突出特点是脱离集体,单独行动;避开师长,来往频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过早地进入爱情的港湾,会使学生在爱情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和自我,整天沉浸在爱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这种所谓的爱,可能就会毁了学生的一辈子。换句话说,可能断送了孩子的前途。笔者曾经认识一个女生,她在所有任课教师的眼里是一个“乖乖女”,人人见了,人人夸。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第一、独占鳌头。她的班主任曾经对我说:“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个学生可以顺利地参加工作,肯定就是她。”可是后来在一个男孩的再三追求下,步入了爱情的小巢。她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感情,却忘记了自己的志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由于多次旷课,差点被学校开除,最后勉强地拿了毕业证“回家”了。后面笔者了解到,这个女生和那个男孩由于没有在一个城市分手了,男孩去学挖掘机了,女孩则到南方亲戚找的工厂打工去了。可惜了一个原本聪明、有前途的孩子,就这样在爱情的道路上断送了自己的未来。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女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首先,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引导女学生学会人际交往,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每一位学生平等交往,不分尊卑优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不能只索取,不奉献;要真诚待人,不虚伪、不做作;合理竞争,不嫉妒、不伤害别人;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而不是消极等待;从我做起,热情交往。其次,注意学习交往技能。学习交往技能,不是学习八面玲珑、见风使舵,而是学习真诚地与别人友好相处。比如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而不是夸夸其谈,自我陶醉;经常微笑,态度和蔼,而不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赞美别人,而不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鲁莽、任性,愤怒时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赵聚奎,肖文锦,王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8,Z1.

[2]吕琳.增进心理健康提高自校能力———论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

[3]王长生.关于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03.

女生健康教育范文2

(一)女大学生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

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的目标就放在能够大学毕业,能够找个工作,对未来事业的期望值不高,缺乏足够的主动性、独立性,竞争意识、事业心相对于男生来说较弱。特别是受社会上拜金主义负面思想的影响,少数女学生由于不能抵制物质的诱惑做出一些与年龄和学生身份不符的事情。另外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女性别角色定位的影响,一部分女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二)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情绪,恋爱与性心理不成熟

女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特别作为女性比较感性,极易受外在因素影响,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容易感情用事,缺少理智。一些女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在感情中不能把握自我,一旦投入就把爱情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失恋之后,情绪化非常严重,深陷失恋泥潭难于自拔,长时间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近年来女大学生由于失恋自杀的人数比较多。女大学生失恋之后出现抑郁、悲观、绝望的情绪,或者出现了一些报复性的视爱情为游戏,玩弄别人感情的行为。由于我们国家对青春期性教育的缺失,女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对性产生神秘感与向往的矛盾心理,发生性行为之后存在不安全感、害怕怀孕的强迫心理,长期处于后悔、内疚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

(三)在求职中易产生焦虑、依赖性,竞争意识不强

女大学生在师范高校中偏科的现象很严重,多数集中在文科的师范专业,选择外语、艺术、中文、基础教育专业的女生占到85%以上,女生过度集中。在求职中竞争比较激烈,而且女生在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没有男生有优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工作中依赖性严重,吃不了苦,竞争意识不强导致女大学生在当今教师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在面对困难时不能正视当前的现实,对前途担忧,就业压力出现求职焦虑,出现就业期望值无限降低的现象。

(四)心理敏感,人际关系不和谐

在大学中碰到的同学、朋友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说话方式、做事的风格都各有不同,在与大家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作为女生,性格中天生很敏感,心胸相对男生来说不够宽阔,对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用合理的方法协调,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现象。还有一些女生性格内向,人际圈子比较小;一些女生比较清高,与身边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容易产生矛盾,引发冲突,影响人黑河学刊HeiheJournal2014年1月际关系的和谐,在交往中被别人隔离,在逃避中自我心理封闭,产生其他的一些心理问题。

二、构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要调动女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的动机。大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所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动机是搞好学业的基础。

2.提高女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能力,帮助女大学生打破传统的性别的歧视,引导女大学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自己的评价,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引导女大学生合理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舒畅。女大学生由于比较感性,在受情绪影响之下,会产生诸如忧郁、恐惧、自卑、焦虑等不良等情绪。所以很有必要通过疏导来帮助她们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4.帮助女大学生在交往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保持心理健康。女大学生在交往中应克服自身弱点,掌握人际关系的一般技巧,用人格魅力去吸引别人,得到尊重,用真诚去获得友情,在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帮助与支持,排解心中的困惑。

5.正确看待挫折,加强对抗挫力的培养。女大学生难免会遇到恋爱、求职、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通过教育让她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正视挫折,查找挫折的原因,及时调整目标使目标能够实现,避免因挫折产生其他的心理问题。

(二)将课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在课程教学中,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让她们学习女生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发展的规律,熟悉心理调适的一般方法,增强女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的心理调适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解决与学生关系最最紧密、最关心的的心理问题,以学生活动为支撑,以实训为推手,在活动中加强各种心理情况调查、心理实训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综合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以各位活动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定期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展板、黑板、网络、广播等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2.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心理电影欣赏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她们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3.在院系学生会中成立女生部和心理健康教育部,在学校成立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社团,各班配备心理委员,从政策、经费方面给予这些团体相关的支持,鼓励他们积极的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和广泛性。

4.举办心理剧表演比赛、素质拓展大赛、心理健康知识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自信心和抗挫力。

5.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兼职、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前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针对女大学生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当新生入校时,通过心理调查问卷,测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注意收集学生相关信息,对那些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与跟踪,根据个体的特点给予疏导与帮助,同时也可以做到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干预和预防,防患于未然。

2.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都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在咨询室中专门开设针对女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在咨询中,要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充分认识到她们在学业、恋爱、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惑,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她们解决心理问题,服务她们健康成长成才。

(五)建立专兼职的女生心理辅导队伍

女生健康教育范文3

关键词: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强制性地改变了家庭内部的人口结构,使独生子女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到2015年年底,我国独生子女人口达2.246亿人[1]。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在改变我国家庭结构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乃至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不但适应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研究的需要,而且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特点

第一,生理—心理问题。生理心理问题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心理健康起着指示器作用,它除了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以外,还会通过心身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独生子女在生理、心理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患的比例较大,其原因在于独生子女在家里背负父母的期望,同时在学校又承受着沉重的学业负担[2]。刘松涛等人利用在中学生群体中所收集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数据,表明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与此同时,独生子女也更容易出现头晕、胸闷、胃部不适等身体上的不适症状[3]。第二,人格障碍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个体的性格特点或行为特点,明显地偏离了正常的人格模式,如偏执型人格、依赖型人格和强迫型人格等。凌辉等人采用人格诊断问卷对大学生人格障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组在偏执型和依赖型上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组[4]。独生子女的偏执型人格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幼稚心理,习惯于享受优待。范存仁等人通过分析西安市小学生的调研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强的自我中心,具体表现为好支配别人、事事都要别人听从自己的,以及嫉妒别人[5]。依赖型人格主要涉及独生子女对父母及长辈的过度依赖,从而缺乏自信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而且这种依赖通常表现为情感和物质上的双重依赖。强迫型人格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严格管束,从而在生活中缺乏自主性,而且为了规避父母的惩罚,满足父母的要求,从而在做人做事时谨小慎微、反复思索,这也使得他们经常陷入紧张和焦虑的不良心态中。第三,人际关系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弱是独生子女群体被广为诟病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由于自卑、自傲、嫉妒等因素所导致的社交恐惧症,并最终使其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处于被动的角色。高志方认为,独生子女因为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的过度关注,所以在家庭之外的情景中容易出现不合群、胆怯以及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的问题[6]。此外,独生子女在幼儿时期缺乏与同龄孩子一起生活的经验,在交往中不懂谦让,其他孩子不喜欢与他们玩耍;而且他们自身还会产生嫉妒心理,也不愿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最终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种孤立状态,难以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博汉农(E.W.Bohannon)甚至提出,独生子女需要通过假想中的朋友以弥补他们社会交往中的缺乏,并举出了在幼儿园所观察到的孩子假想自己的朋友的实例[7]。第四,适应不良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独生子女在面临环境转换时,所出现的心理和行为上无法适应的状态。适应不良问题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锻炼,从而导致适应能力的缺失;二是其父母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忽,所导致的子女情感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从而导致无法适应陌生的场景。郑磊等人利用中国西部农村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出生在较小规模家庭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其心理适应性水平显著偏低[8]。李志等人所收集的大学生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虽然在学习上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在学习方法和对待考试的态度上表现出较非独生子女更不适应的特点,而且更多地感到生活不如意,挫折承受能力比非独生子女差[9]。

二、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德国医学家尼特尔(E.Neter)从缺少特定的家庭教育因素以及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入手,分析了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10]。我们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因素和家庭教养方式两个方面分析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一,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发挥影响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其所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而且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并最终在家庭环境中得到集中体现。首先,家庭环境是导致独生子女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因素,与非独生女子女群体相比而言,独生子女群体因为“独生”,从而不受家庭规模和出生次序的影响。因此,独生子女群体在家庭中由于缺乏兄弟姐妹的同胞体验,会表现出与非独生子女群体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风格。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明指出,相较于父母—子女间的“竖”的关系以及同龄伙伴之间“横”的关系,兄弟姐妹这种年龄不同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斜”的关系,其发挥着引导孩子走向同家属之外的同龄人之间的社会生活的桥梁作用[11]。此外,和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会获得更多的家庭资源,从而更容易被娇惯,进而形成专横和依赖的性格。其次,学校环境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个人能否成功的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评价体系中,目前,学校教育主要将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加之父母对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施加过多的期望,从而使得独生子女极易出现心理或精神上的迷茫、情感上的焦虑,以及行为上的不良。最后,人的心理状态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时期关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就脱胎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而言,其父母多半成长于物质和机会匮乏的年代,因而遭受外部压力的父母自然会将自身的焦虑传递给他们唯一的孩子,甚至将孩子视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不断地满足子女物质上的要求,最终导致独生子女的人格异化。与之相对,第二代独生子女出生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但因家庭的破碎,与父母长期分离,以及受多元开放文化的负面影响,使其缺乏归属感,一旦遇到不良诱惑或不良影响,极易产生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12]。第二,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涉及父母及其他抚养人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方法和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而言,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不当教养方式主要包括溺爱型、过度保护型和否定干涉型等三种。1996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与教育研究报告显示,上述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占比依次为30%-74%、26%-62%、27%-62%[13]。溺爱型教养方式的特征,主要就是对子女的过分关爱乃至包办代替,这也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所出现的隔代抚养问题,使得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家族主义、家庭主义的特殊心理机制,尤其是瓦解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14]。对于受到过度关爱和包办代替的独生子女而言,行为能力会受到限制,故而独立性较差,成为一个有着较多依赖心的人;而且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欲较强的性格,最终表现为责任感和同情心的缺乏[15]。过度保护型的教养方式,主要源于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得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从而缺乏应有的严格教育。独生子女的父母总想减少孩子的痛苦,避免孩子不愉快的事情,无论什么都由着孩子的性子去做,生怕引起孩子的不满,从而使孩子成为家里的“霸王”,最终形成任性和蛮横的性格[16]。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试错和尝试的机会,因而孩子的社会适应性以及耐挫折程度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否定和干涉型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为对孩子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的严格限制,而且当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偏离家长所设定的期望或目标时,就会受到批评和责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父母在年轻时遭受过挫折,所以将孩子视为自己实现个人理想的工具。这种现象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中表现尤为突出,最终使独生子女在心理表现中出现两个极端:一极是缺乏主动性,另一极是对抗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时代性表明,不同历史时期会对应不同的社会背景,从而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迥异的影响;地域性则进一步指出影响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的因素,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交互性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与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可能会同时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影响。

三、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教育干预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应把家庭教育置于解决独生子女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首位。家庭教育的改善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能否建立理性的家庭教育目标,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我国的家庭教育向来就有望子成龙的传统,这也使得家庭教育的目标过多地强调了智力教育,从而忽略对孩子身心素质的提高[17],这本质上是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研究表明,以“为应试教育服务”为目标的家庭占比为89%;与之相对,孩子最需要的教育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其占比为38.2%[18]。二是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孩子的发展既依赖于成年人又独立于成年人,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要建立在科学的育儿方法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父母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辅助人员,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正规教育过程中,从而使得父母的角色开始注入教师角色的部分内涵。因此,家庭教育并不是不需要任何准备便可以直接进行的,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科学的教育理念知之甚少。三是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既可以是正面的、鼓励性的,也可以是惩罚性的,但要遵循一致性、持久性和榜样性等原则。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乃至不同个体之间所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都可能是由不同的因素所导致的,所以父母在教养方式的选择上要与自己的孩子相适应。例如,有些父母为了避免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苛刻,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合理的教养方式则要求父母既要严格又要慈爱。比如,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时,既要严格要求,绝不迁就,又要耐心教育和引导,最终消除孩子在物质享用方面的特殊感和优越感。第二,改善学校教育。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教育的调整和改善,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的评价和资源分配体系的调整上。就教育评价的调整而言,与家庭教育中建立理性的教育目标类似,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心理健康且追求卓越的人,所以就不能按照某一单一的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否则就极易造成为达成标准所导致的异化问题。比如,一旦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个人学业上的成功时,再加之家长的期望和社会偏好,学生自然就会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焦虑。教育资源分配体系的调整,则主要体现课程设置和教师组成上的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成为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必修课,使得包括独生子女在内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自我调理并达到心理健康预防的作用。与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和辅导相关的教师,应该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而不能为节省开支由其他授课教师兼任。与此同时,心理健康辅导和监测机构的建立也应该作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之一,并将其日常运行的效果作为对学校本身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整合,最终建立起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遵循独生子女群体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特点和规律,并覆盖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多层次立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四、研究展望

女生健康教育范文4

1.家庭原因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长辈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过高的期望值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除此之外,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一方面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给予了过度的保护、享受、疼爱,对于孩子的不合理、不切实际的要求,都会尽力满足,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父母秉承“严父出孝子”的思想,不能客观的要求和评价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缺点、问题,用管制的方法执行、训斥孩子,使孩子过早的承受压力,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2.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实行学生“自主择业”后,学生们会急迫的需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当独生子女产生了心理困惑和心理冲击后,他们在理想、目标、认识和追求上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出现了信念偏差,产生心理障碍。

3.个体原因

高职院校的独生子女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是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他们的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在认识事物、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出现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自我认识不够客观、全面,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例如,他们在恋爱时的随意性、从众心理,都说明他们对爱情的片面认识和错误理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另外,由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很容易做出非理智的反应,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对策研究

1.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提高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加大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机制。首先要让家长明白每个孩子不一定都是天才,要采用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来发展智力、发展能力,过分的要求、过分的溺爱只会适得其反。其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2.重视入学教育,把握时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首先,培养独立自主能力。通过教育,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学习经验、多多体会,摆脱依赖,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其次,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挫折教育,创造一些磨练的机会,使学生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娇气、任性等不良性格。最后,塑造完美的人格。通过感恩、诚信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要敢于负责,对他人以诚相待,谦虚谨慎。学会感恩、爱父母、爱他人,同时联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引导孩子,塑造完美人格,做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3.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教育途径

在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出台后,高职院校开设了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深入教育,除了开设相应的课程之外,还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例如:报告会、专题讲座、咨询、各类辅导培训、讨论、辩论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帮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评价自己,正确处理问题,使他们能愉快、健康的成长。

三、总结

女生健康教育范文5

1问题的提出

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西藏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和体育卫生设施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但西藏学校体育卫生与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学校体育卫生在素质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西藏体育卫生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西藏学校体育卫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藏中小学校体育卫生进行较为全面的现状研究。

3研究结果

3•1学生体质和健康现状

3•1•1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从1995年在对拉萨市7~18岁藏族学生体质调查得知,西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基本符合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与国内有关省市青少儿同类资料相比,拉萨市藏族男女生身高增长幅度基本一致。男生身高在7~14岁,体重、胸围、肩宽则在12~14岁,女生四项指标均在11~13岁,呈现出突增期(快速增长期)。1985年的十年间,7~18岁各年龄组平均男生身高增长3•24cm,体重增长1•32kg,肩宽增长0•76cm;女生平均身高增长1•84cm,体重增长0•63kg,肩宽增长0•46cm,男生三项指标增长值最多的年龄为13岁,身高增长5•0cm,体重增长3•0kg肩宽增长1•3cm;女生三项指标增长最大值的年龄不等,身高在10、11岁,增长3•3cm;体重和肩宽在14岁,分别增长2•0kg和1•1cm;7~18岁藏族男女生的胸围呈下降趋势。男生胸围平均减少0•33,女生平均减少0•31cm。男女生在7~18岁时的减小幅度最大,分别为2•4和1•5cm,这与体育活动不足有关。1995年7~18岁藏族学生的四项形态指标与1991年全国同龄汉族相比,除女生胸围在17~18岁稍高于汉族女生外,其余各年龄组各项指标均是藏族学生低于汉族学生。

3•1•2学生机能发育状况。7~18岁藏族男女生的安静脉搏频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下降,至18岁左右趋于稳定;藏族男女生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基本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升高;藏族男女生的肺活量发育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生在11~14岁,女生在11~13岁为突增期,18岁后趋于稳定。

3•1•3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拉萨市7~18岁藏族男女生身体素质发展突增期的基本趋势与形态的发育规律基本相符。男女生18岁时生长发育趋于成熟,突增期男生在12~15岁,女生在10~14岁,男女生14~17岁后各项素质指标均出现急剧下降趋势,各项素质指标与1991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除立位体前屈优于汉族学生外)比较低于全国水平。与藏族学生所处高原环境、营养和体育锻炼因素的影响有关。

3•1•4学生健康状况。对7~18岁藏族学生4082名的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疾病检出为28•2%,其中以佝偻病检出率较高,达33•46%,其中小学(35~50%)高于中学(26%),男生(37•38%)高于女生(29•97%)。甲状腺在3981人中,男女生总检出率为20•95%,达国家地甲病诊断标准(20%)。其中男生占7•31%,女生占13•6%。藏族男女生青春期血压均有升高趋势。收缩压增长率最快的为男生10~13岁,女生9~13岁。青少儿患高血压比率较高,这与西藏地区长期摄入动物性脂肪、高盐有关。

3•1•5学生营养状况。对7~18岁藏族学生4062人的营养状况调查结果: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已有很大改善,营养不足由5年前的50•08%降到现在18•24%,正常营养由5年前的48•46%提高到66•57%。营养过剩由5年前的1•46%猛增到15•18%。这表明:拉萨市中小学生健康素质虽符合正态分布,但非正常营养占33•43%,虽较1991年(51•54%)有很大改善,但仍表明这一人群健康结构欠合理,健康状况仍不佳。

3•2体育教师、卫生师资队伍现状

截至1999年,西藏有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484人,其中高中体育教师39人,占8%。初中体育教师179人,占37%。小学体育教师266人,占55%;具有本科学历的24人,占5%。专科生122人,占25%,中专毕业生278人,占57%,高中以下40人,占8%,其他人员26人,占总数的5%;全区体育教师取得“专业合格证”的81人,占总数的17%。从统计结果来看,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大多数未上过体育院校,而且中专以下毕业生中小学占的比例较大,取得“专业合格证”的比例太低。从体育教师分布来看,在西藏地市所在地、条件较好的县比边远县、农牧区好,农牧区乡级以下小学不仅缺体育教师,受过专业训练的更少,一中学,平均每校拥有田径器材18件,体操器材3件,武术器材1•2件,其它器材5件,而全区3314所小学的体育器材拥有量,远低于中学的拥有量,有的县以下小学仅有1~2只篮球或足球,其它别无所有。全区13%的学校器材达标,体育器材的来源,主要由各学校自己购买,由其他来源提供的体育器材只占很小的比例。西藏学校体育卫生设备也严重不足,全区85%的学校无医务室、保健室,全区学校配备校医的仅有8%。一般的体质检测设备,如身高计、体重秤、血压计等也未配备。95%以上的县以下学校未开设卫生保健课和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质监测。一些农牧区(县)、乡小学至今没有体育教师。而且全区中小学仅有5名专任生理卫生教师。这样的体育卫生师资状况,将使西藏学校体育课、健康教育课的开设难以保证。

3•3体育场地、器材与卫生设备现状

截至1999年,全区所在地除那曲、阿里以外的中学及拉萨中学建成了400米田径场。地市所在地中小学场地达标的不到35%,如条件较好的拉萨市一中仅有一块不到300米的田径场,不少县以下小学无场地和体育器材。

3•4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现状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和编写教材的依据,是参考性文件。调查统计显示,全区地市所在地中小学大多能按体育教学大纲上课,执行大纲良好的占35%,较好的占28%,一般的占37%。县以下中小学大多无大纲,不知道体育教学大纲的学校在县以下中小学较为突出。目前西藏各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均为80年代或90年代初的,教学大纲内容围绕竞技体育,课时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学的手段都是千篇一律的跑、跳、投等。

3•5体育课开设和课外活动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西藏各地市所在地中小学体育课正常开设率为92•5%,县以下为48•6%。西藏中小学课外活动情况,大多良好,约占70%左右的中小学课外活动时间能保证在30分钟左右,但县以下学校难以保证,从早操、课间操的开展,课间操开展最好,在90%以上。全区学校课余训练普遍较差。#p#分页标题#e#

4结论与建议

4•1更新观念,改革西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使之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要树立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剔除与新世纪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体制、内容和方法,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倾向。要把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和体育工作当成学校的大事来抓。各级领导、学校校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摆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改变目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西藏学校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的现状。

4•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西藏学校体育卫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体育教师要对体育卫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体育卫生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方面所起的指导思想要有足够的认识。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下一代放在首位,摒弃重智轻体的片面教育思想,使中、小学体育教育真正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4•3向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必须要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所需的正确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和方法,以增强体质。

4•4改进和完善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和《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实施依据西藏高原特点,参照《西藏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对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同时要改革体育考试的指导思想,使之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在现有的《西藏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和《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又符合高原特点的西藏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

4•5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要从小学开始,紧密结合学生生长发育与生活实际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预防疾病发生。要把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好。要研究制定《学校卫生管理规程》,使学校饮食卫生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向学生普及营养知识。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的要求,加强常见病防治工作和管理,切实落实各项防病措施,使健康教育人人皆知。在做好全区每五年一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经常性全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为科学地开展西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4•6抓好体育场地卫生设备和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抓好体育卫生场地、设备建设。增加体育经费投入,改善县以下、农牧区中小学体育与卫生物质条件;制定相应制度,合理使用学校体育经费;采取措施,加强体育场地、器材和卫生设施建设;自力更生,自制体育器材。

女生健康教育范文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却存在着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德育课和心理学课相混淆、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就要力求教学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与方法;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课程内容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切入点;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课程;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自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2]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近年来,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忽视学生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不科学、不系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者们的强烈愿望。[3]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德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质,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这里的人是不受时代、国家和种族限制的纯粹意义上的主体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两种课程在理论依据、内容、任务、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是不同的。(2)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有的学校尽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等同起来,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4]心理学课是以讲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因此不是空泛地讲授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而是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3)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立足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高境界是能“顶天立地”———既有理论,又能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容易忽略实践,授课时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容易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4)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现实情境的创设。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生活的历练中成长,要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获得真知、激发思考,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情境的重要性就如同:“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和道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视频呈现、角色扮演、场景渲染与主题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5)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保持价值中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是价值灌输,而是经由活动和特定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思考、体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

3.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问题和困惑来源于生活,也应在生活情境中解决,无论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是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问题,创设具体情境,保持价值中立,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实践。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本文提出应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复杂化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非单纯的体验式教学,而是从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甚至是引导形式上都应贯穿生活化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特征。

二、基于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全方位的生活化,它包括了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形式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以及引导形式的生活化。

1.课程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和方法

课程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灵魂,在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初,就要去思考,本堂课要传递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理念,或者要教会学生一种怎样的方法。如果抛弃了理念和方法,就容易陷入心理学课的误区中,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失去方向,缺少“灵魂”。而此处的“灵魂”就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和希望教会学生的方法,有了灵魂才能变心理学课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如思维定势、情绪ABC、合理归因等。将心理学理论转换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益素材需要立足生活进行思考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思维定势”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教师会从阐述“思维定势”这一心理学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告诉学生何谓“思维定势”,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学上经典的量水问题、“穿越A4”的剪纸游戏等。这一设计看似生动有趣,但仔细一想,这节课并没有一个生活化的理念或方法,没有立足学生实际,只是流于活动形式。要生活化“思维定势”这一主题,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而非心理学概念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借用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来引入主题,重点放在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思维定势比做一个框框,如果人在框里,他是思维的囚徒,但更是生活的囚徒(“囚”字即“人”在“框”中)。如果跳出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就破“框”(思维定势)成“人”(更完善的人)。如此一来,立意高远而生活化。又如,一节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催眠”为内容的心理课,多数教师会着重讲解催眠的知识,如催眠是什么?催眠能做什么?催眠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一设计或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不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将催眠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传递一个有关催眠的理念以及教会学生运用催眠的方法,这也是上好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难点。如何将催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呢?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催眠的本质是心理暗示,催眠又可以分为狭义的催眠和广义的催眠,狭义的催眠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而广义的催眠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说,广义的催眠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影响体现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上。从狭义催眠导入,立足生活,着眼于教会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课就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2.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

知识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出知识的活力。就如同我们学习物理而没有具体的情境让我们去理解物理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僵化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如此。一部分心理教师将心理课堂变成活动的拼凑而忽略了创设情境。简单的拼凑活动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教师的讲授灌输,再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对个体心理来讲,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也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5]因此,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应贴近生活,强调体验。角色扮演、团体活动、辩论、象征游戏等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这些形式生活化后呈现出来,让学生的视角得以生活化,从体验中获得启迪。如能创造性地思考,善于运用这些形式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程内容:立足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和形式固然重要,但课程内容仍需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生活化的内容就要选取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材料,探索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入点,真正做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如经了解,某高中体育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身高、体型等劣势感到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又如某小学的男女生关系紧张,矛盾较多,可以设计能够使男女生换位思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课例如下。学情分析:在学校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男生和女生的相互排挤和相互不接纳引发诸多矛盾。本课主要通过心理画像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差异性思考。教学目标:本课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差异•融合”为题,主要解决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问题,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他人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促进差异的融合。教学过程:将全班男女学生分成四个组,两组男生,两组女生;以活动“亲密圈”导入,并请同学谈一谈感受;画像。(1)自由画像。请A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请B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C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D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2)展示画像。(3)发现差异。优点画像:让学生再画一次:(1)发现优点;(2)画像展示;(3)发现融合。全课总结:本课是在深入了解五年级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画像让学生换位思考,发现“差异”,最终实现“融合”。在自由画像环节,A组同学和D组同学、B组同学和C组同学都是画同一对象,但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男生丑化了女生,女生也丑化了男生,却美化自己。教师将画像展示出来,启发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促进了换位思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看不到优点。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他人的优点,并通过再次画像让学生将发现的优点展示出来,最终促进男生女生的“融合”。形式和内容良好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是有效的,这离不开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4.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生活的可贵之处在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而生活又不会立即告诉我们这些选择的答案,它会让我们在“体验———思考———再体验———再思考”的循环中获得启迪。如果过于强调教师的价值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情绪ABC理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情绪,并学会使用情绪ABC理论来调节情绪。教师通常会在导入阶段就告诉学生正性情绪是有益的,而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调控负性情绪,引出情绪ABC理论。这并非价值中立,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如果遵循价值中立,则是引导学生,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一样,都有其积极意义,负性情绪如恐惧对个体生存具有保护意义。情绪的钟摆效应也告诉我们,要体验正性情绪,必然要具备体验到相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的能力。而我们不能改变负性情绪,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以适应负性情绪的存在,因此才需要进行情绪ABC。这样一来,我们不是让学生一味去唾弃负性情绪,而是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寻找负性情绪的价值,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中明白负性情绪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接纳负性情绪,改变我们的认知而非改变负性情绪本身来解决情绪问题,最终实现悦纳自我。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理念,并深入探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如何从目标、形式、内容、引导方式上创设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使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验和思考,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希望通过研究启迪新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吴际 罗伟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崔海荣,王利玲.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J].中华临床与卫生,2004(2):57-58.

[3]辛峰,李俊青.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0(6):118-120.

女生健康教育范文7

青少年因为诸多原因容易在学习、生活、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本文以笔者的一个学生为例详细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历程。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得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得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青少年随着其生理、心理的发育成熟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容易在学习、生活、升学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本文以笔者的一个学生为例详细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历程。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例问题概述

小A,男,17岁,笔者的一个学生。该生在新生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曾出现过自杀念头并擅自离校出走,经过追寻及教育引导后,才成功将其劝回学校。小A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表现良好,学习生活表现正常。但是,该生情绪较不稳定,学习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极有可能会导致其情绪激动,甚至会有过激行为。虽然他平时表现积极,乐于与他人交往,但是人际关系却过于紧张,尤其与女生更是闹得不可开交;虽然他平时学习还算认真,但是学习成绩却不理想。与此同时,该生平时对政治时事较为关心,但是容易受到一些负面现象的影响并且产生偏激的观点。该生经过教育引导后,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依然会有反复。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例问题解析

小A的情况引起了笔者的重视与关注,笔者随后分别从家庭背景、学校环境、同伴群体等三个角度入手,对该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问题解析。首先,家庭背景。小A,籍贯福建福州;其母,记者;其父,职员,自该生5岁起就长期在国外工作。因此,家中一切事务包括家庭教育都由小A母亲一人承担。其母亲对小A的家教甚严,据小A自称:一旦犯错误,母亲就会对他“恶言相向”,甚至会有家庭暴力。此外,在处理与女生关系的问题上,其母亲经常提到:现在的女生往往都自视清高,而且最看不起本班的男生,因此不要与这些女生有过多的交往。与此同时,其母亲身为记者,在家中会经常与小A提及工作方面的事情,诸如社会某些负面现象等。可见,小A在思想观念上深深受到其母亲的影响。其次,学校环境。笔者通过在本班同学之间的调查了解发现,小A平时积极与班级同学交往,但是其方式并不为大家所接受。如该生喜欢跟同学谈论政治时事话题———美国民主政治等,有时候还会提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但是班级同学又不是很喜欢此类话题,从而显得小A有点格格不入。与此同时,小A对女生比较敏感,非常重视与女生的人际关系,有时会刻意去追求,频繁与某些女生(通常是漂亮女生)联系。但是,一旦女生回应冷淡或直接拒绝,该生又会把女生贬得一无是处,甚至进行语言上的人身攻击、威胁等,大有玉石俱焚的气势,从而多次与女生闹得不可开交。此外,小A的民主意识异常强烈、对社会某些现状强烈不满,充满贪官污吏、官员压迫百姓的思想。对其来说,班级干部就是所谓的“当官的”,一旦班级干部的一些行为不能为其所接受时,该生就会以强烈的态度加以挑衅,使得班级工作难以展开。正因为如此,小A在学校有时会处于被孤立状态,班级同学尤其女生都不喜欢与其相处,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第三,同伴群体。经过对小A的深入了解,笔者发现该生在同伴群体中的人缘不是很好。这主要原因在于小A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一旦别人不接受或反驳他的意见,该生就会有种深受伤害的感觉,并且容易有过激反应,甚至会有轻生或者攻击他人的念头。笔者通过以上多方面地了解到,小A因为成长环境(包括家庭背景与学校环境)而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从而导致其思想观念上的不稳定性及性格上的偏激。一旦发生事情,如班级同学(尤其女生)不愿搭理他或者班级事务涉及其个人利益时,小A就开始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开始陷入“备受同学欺负”的感觉,导致出现一些过激行为,甚至会有轻生或者攻击他人的念头。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对策分析

针对小A的具体情况,笔者在咨询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之后,制定出一系列的方案并对小A进行相关的教育引导:首先,家庭教育。经过前面的详细分析,家庭教育的不当是造成小A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笔者不断加强与小A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一方面,笔者及时向家长反馈小A的在校表现与思想状况,让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笔者将心理辅导老师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正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家庭教育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其次,学校教育。一是针对小A的轻生念头。笔者安排宿舍成员对其进行留意跟踪,如有异常及时上报,确保小A的人身安全。同时,笔者召集小A的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和宿舍成员,要求大家在平时多关心小A,多与小A主动接触,为小A营造宽松、融洽的集体氛围,尽量减少成长经历对他的负面影响,让其相信这里将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在这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二是针对小A脑海中的某些社会负面现象。为消除他的抵抗情绪,笔者首先肯定社会某些负面现象的存在。同时,笔者也结合社会上存在的、更多的正面现象,如《感动中国》中的感人事迹、地震灾害中无私奉献的先锋战士、学校里面发生的好人好事以及班级同学为其所做的事情,让其明白社会上除了某些负面现象的存在,还存在着更多的感人肺腑、值得我们欣慰、肯定的现象,引导其避免以偏概全,学会正确把握事物的两面性。三是针对该生异常强烈的民主意识。笔者主要是通过确保班级工作的公开、民主,如班级干部的公开竞选、班级费用的公开透明、班级事务的公平与公正,让其真实体验到公正、民主的集体氛围。四是针对小A的学习状况。笔者一方面引导其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理念与方法,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也加强与任课老师的联系,掌握小A的学习动态,及时进行必要的引导。再次,人际关系。针对该生长期以来较为紧张的人际关系,笔者主要为其提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相关建议,并为其分析处理人际关系(尤其男女生关系)中的某些忌讳,以帮助其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此外,笔者帮助其明确人生目标、正确规划大学生活,鼓励小A朝多方面发展,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解除生活中的单调、乏味,减少紧张情绪,让生活充实起来。与此同时,笔者还定期找小A谈心,通过多次的交流引导,逐步取得小A的信任,做到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心理上的困难,笔者都能够及时掌握小A的思想动态。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例效果反馈

经过一个学期多的教育引导,小A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首先是情绪波动、出现过激行为的次数大大减少,并且能够进行必要的自我调整。其次,小A谈论社会负面现象的次数也减少,有时还会主动谈论近来社会上出现的某些好人好事,开始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状况。再次,小A开始比较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再有,小A开始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组织,并成功加入学院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同时,小A也开始积极参与班级事务,曾参加学校的英语话剧比赛并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在此过程中,小A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较融洽,同学对他的评价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处理小A的事情上,最大的经验体会就是要切实做好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学生的成长经历是关键),只有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还有就是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如学生本人、家长、同学朋友等,通过他们的配合与帮助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当然,在本案例的解决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小A问题的解决还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如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老师的交流引导、同学朋友的关系帮助,必要时候还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介入等。

作者:林雪珍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浙宁.中国青少年健康发展情况及挑战[J].当代青年研究,2014(3).

女生健康教育范文8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却存在着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德育课和心理学课相混淆、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就要力求教学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与方法;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课程内容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切入点;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课程;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自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2]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近年来,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忽视学生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不科学、不系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者们的强烈愿望。[3]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德育课。

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质,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这里的人是不受时代、国家和种族限制的纯粹意义上的主体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两种课程在理论依据、内容、任务、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2)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

有的学校尽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等同起来,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4]心理学课是以讲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因此不是空泛地讲授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而是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立足学生实际。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高境界是能“顶天立地”———既有理论,又能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容易忽略实践,授课时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容易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4)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现实情境的创设。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生活的历练中成长,要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获得真知、激发思考,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情境的重要性就如同:“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和道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视频呈现、角色扮演、场景渲染与主题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5)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保持价值中立。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是价值灌输,而是经由活动和特定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思考、体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

3.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问题和困惑来源于生活,也应在生活情境中解决,无论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是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问题,创设具体情境,保持价值中立,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实践。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本文提出应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复杂化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非单纯的体验式教学,而是从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甚至是引导形式上都应贯穿生活化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特征。

二、基于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全方位的生活化,它包括了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形式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以及引导形式的生活化。

1.课程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和方法

课程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灵魂,在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初,就要去思考,本堂课要传递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理念,或者要教会学生一种怎样的方法。如果抛弃了理念和方法,就容易陷入心理学课的误区中,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失去方向,缺少“灵魂”。而此处的“灵魂”就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和希望教会学生的方法,有了灵魂才能变心理学课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如思维定势、情绪ABC、合理归因等。将心理学理论转换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益素材需要立足生活进行思考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思维定势”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教师会从阐述“思维定势”这一心理学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告诉学生何谓“思维定势”,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学上经典的量水问题、“穿越A4”的剪纸游戏等。这一设计看似生动有趣,但仔细一想,这节课并没有一个生活化的理念或方法,没有立足学生实际,只是流于活动形式。要生活化“思维定势”这一主题,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而非心理学概念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借用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来引入主题,重点放在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思维定势比做一个框框,如果人在框里,他是思维的囚徒,但更是生活的囚徒(“囚”字即“人”在“框”中)。如果跳出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就破“框”(思维定势)成“人”(更完善的人)。如此一来,立意高远而生活化。又如,一节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催眠”为内容的心理课,多数教师会着重讲解催眠的知识,如催眠是什么?催眠能做什么?催眠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一设计或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不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将催眠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传递一个有关催眠的理念以及教会学生运用催眠的方法,这也是上好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难点。如何将催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呢?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催眠的本质是心理暗示,催眠又可以分为狭义的催眠和广义的催眠,狭义的催眠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而广义的催眠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说,广义的催眠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影响体现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上。从狭义催眠导入,立足生活,着眼于教会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课就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2.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

知识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出知识的活力。就如同我们学习物理而没有具体的情境让我们去理解物理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僵化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如此。一部分心理教师将心理课堂变成活动的拼凑而忽略了创设情境。简单的拼凑活动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教师的讲授灌输,再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对个体心理来讲,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也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5]因此,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应贴近生活,强调体验。角色扮演、团体活动、辩论、象征游戏等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这些形式生活化后呈现出来,让学生的视角得以生活化,从体验中获得启迪。如能创造性地思考,善于运用这些形式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程内容:立足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和形式固然重要,但课程内容仍需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生活化的内容就要选取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材料,探索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入点,真正做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如经了解,某高中体育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身高、体型等劣势感到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又如某小学的男女生关系紧张,矛盾较多,可以设计能够使男女生换位思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课例如下。学情分析:在学校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男生和女生的相互排挤和相互不接纳引发诸多矛盾。本课主要通过心理画像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差异性思考。教学目标:本课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差异•融合”为题,主要解决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问题,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他人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促进差异的融合。教学过程:将全班男女学生分成四个组,两组男生,两组女生;以活动“亲密圈”导入,并请同学谈一谈感受;画像。(1)自由画像。请A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请B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C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D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2)展示画像。(3)发现差异。优点画像:让学生再画一次:(1)发现优点;(2)画像展示;(3)发现融合。全课总结:本课是在深入了解五年级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画像让学生换位思考,发现“差异”,最终实现“融合”。在自由画像环节,A组同学和D组同学、B组同学和C组同学都是画同一对象,但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男生丑化了女生,女生也丑化了男生,却美化自己。教师将画像展示出来,启发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促进了换位思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看不到优点。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他人的优点,并通过再次画像让学生将发现的优点展示出来,最终促进男生女生的“融合”。形式和内容良好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是有效的,这离不开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4.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生活的可贵之处在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而生活又不会立即告诉我们这些选择的答案,它会让我们在“体验———思考———再体验———再思考”的循环中获得启迪。如果过于强调教师的价值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情绪ABC理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情绪,并学会使用情绪ABC理论来调节情绪。教师通常会在导入阶段就告诉学生正性情绪是有益的,而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调控负性情绪,引出情绪ABC理论。这并非价值中立,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如果遵循价值中立,则是引导学生,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一样,都有其积极意义,负性情绪如恐惧对个体生存具有保护意义。情绪的钟摆效应也告诉我们,要体验正性情绪,必然要具备体验到相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的能力。而我们不能改变负性情绪,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以适应负性情绪的存在,因此才需要进行情绪ABC。这样一来,我们不是让学生一味去唾弃负性情绪,而是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寻找负性情绪的价值,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中明白负性情绪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接纳负性情绪,改变我们的认知而非改变负性情绪本身来解决情绪问题,最终实现悦纳自我。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理念,并深入探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如何从目标、形式、内容、引导方式上创设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使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验和思考,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希望通过研究启迪新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吴际 罗伟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崔海荣,王利玲.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J].中华临床与卫生,2004(2):57-58.

[3]辛峰,李俊青.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0(6):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