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思考和建议

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思考和建议

摘要:畜牧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其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推进畜牧业升级转型,文章以湖南省永州市畜牧业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发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健康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打造地方品牌等途径破解畜牧业发展难题,打造畜牧经济强市。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永州市

畜牧业是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业对满足人们营养需求、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永州市是畜牧业发展大市,近年来,永州市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中央、省、市“三农”政策的重要精神,通过“大企业、大资金、大布局、大市场”运作模式,引进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一大批国内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全程“保姆式”服务,推动生猪“产、加、销、冷链仓储运输”全产业链体系建设,使全市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1永州市畜牧业基本情况

1.1畜牧业经济总量。2020年,永州市全年出栏生猪635万头、牛30.06万头、羊101.35万只、出笼家禽7103.25万羽,存栏生猪486万头、牛75.57万头、羊76.17万只、存笼家禽5100.62万羽。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203.99亿元,同比去年195.17亿元增长4.52%。

1.2畜牧业产能。永州市拥有生猪调出大县10个,10万头以上生猪生产基地3个,1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场27个,500头生猪规模养殖场2065家;规模牛场282个,2000头以上规模牛场2个;规模羊场281个;规模禽场472个,年出栏量5万羽活禽场10个;标准化生猪屠宰场10个,其中产业园区2个,日屠宰产能10万羽的活禽集中屠宰点2个。

1.3畜牧业品牌建设。永州市拥有“永州之野”公用农业品牌,拥有舜天恒禾肉牛、祁阳金丽鸽、东安鸡科技、道县康瑞兔业、茅竹黑凤凰鸡等一批地方品牌养殖企业,拥有东安鸡、舜皇山土猪、道州灰鹅、九嶷山兔等地方特色品牌。

1.4畜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建立兽医实验室13个,实现了兽医实验室市县全覆盖;建立标准化动物防疫乡镇站172个,达95.03%;零陵区、道县布置建成2个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年处理产能达2.52万吨,并配套建设10个县区的收储转运中心及一批暂存点,实现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市县全覆盖。

2畜牧业存在的短板

2.1养殖产业大而不强。一是养殖结构还需优化。永州市“一猪独大”的发展模式并未完全改变,草食性动物饲养以小、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低,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以及整个畜禽产业发展结构不尽合理。二是良种培育能力不足。永州市没有完整的育种体系和大型的专业育种企业,畜禽原种主要依赖于进口或省外引进,对生猪、蛋鸡、肉鸡等核心种源依存度较高,特别是作为第一大产业的生猪产业,其原种主要来自国外,还没摆脱“引种—扩繁—退化”的循环怪圈。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种猪资源紧缺,部分规模养猪场被迫使用三元母猪作能繁母猪,导致产仔率和质量都不高。三是抗风险能力差。养殖业面临着自然灾害风险、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每个风险没有防范到位都可能对养殖业造成致命的打击。2020年活禽市场交易价格下行,导致活禽户迫于投入品、管理、经营的巨大支出压力而停止生产。

2.2防疫体系建设滞后一是基层动物防疫力量薄弱。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紧缺、老龄化严重,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较低。另外,乡镇一级动物防疫人员在机构改革后,人员整体划入乡镇政府统一管理,部分人员被安排参与其他中心工作,防疫岗位出现空缺。二是财政投入不足。一些县区因缺防疫经费无法正常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一些县区还没有落实好一线防疫人员有毒有害津贴。三是动物防疫信息化水平较低。畜禽管理、无纸化防疫、调运环节监管、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全链条信息化系统建设迟缓,没有建成畜禽养殖监管一体化网络。

2.3产业融合发展迟缓。一是产业链条不长。现代龙头养殖企业发展目标非常明确,都是通过提升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平,进而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抵御市场风险,这些产业巨头的终极目标沿着“饲料原料—饲料—养殖—肉品—加工品”路径布局全产业链。永州市养殖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多生产的是原始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绝大部分养殖企业还依靠贩售活畜、活禽等初级产品盈利,如肉牛养殖数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但因没有统一的品牌和专门的销路,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劳动产值低,产品附加值少。二是营销不足。多数地方特色品种及其产品仅在市内和当地有名,缺乏有效的包装宣传和营销策划,产品应有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也没有与市场进行有效结合。三是产品开发不够。多数产品的价值仅在产品本身,其背后的产品文化、产品内涵、产品外延尚待挖掘。

2.4本地品牌多而不亮。永州市拥有“东安鸡”“道州灰鹅”“九嶷山兔”“舜皇山土猪”等众多永州本地养殖品牌,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在市内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外乃至全国名声不响,知名度低,品牌不亮,难以满足价值化的需求。一是品牌意识不强。大部分养殖业主观念落后,缺乏专业的经营理念,品牌意识普遍淡薄,重生产营销、轻品牌培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尚未把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没有在打响品牌方面去做文章。二是品牌动力不足。缺乏地方品牌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地方品牌包装动力不足,建设积极性不高。三是特色品牌产能薄弱。在特色养殖品种上,东安鸡、道州灰鹅、九嶷山兔、舜皇山土猪、码市山螺、江永刀鳅等众多地方名优品种开发不足,呈现“优而不多”的尴尬局面。

3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议

3.1做强做优以“一主二特”为发展格局的养殖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生猪产业。根据区域资源承载能力,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优化区域生猪产业布局。坚持龙头示范,充分发挥温氏股份、现代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推进“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合作养殖模式,推行龙头企业与养殖大户共建、联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生产模式,推动养殖大户、中小养殖户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型升级,提高标准化生产比重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发展特色水产和特色畜禽。紧紧围绕调结构、补短板、抓重点、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核心,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养殖”为着力点,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努力推进现代活禽养殖,实现提质增效。

3.2建立健全以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动物防疫体系。3.2.1理顺机制,增加防疫工作效能。明确各级各部门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厘清联防联控工作职责,优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对防控工作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将工作责任明确到人、措施落实到位。3.2.2综合施策,建强动物防疫队伍。一是合理划定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数。依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根据动物防疫机构职能设置需要,并参照当地养殖存栏规模,合理划定动物防疫机构编制人数。二是尽快对缺编单位进行补员。建议尽快完成机构改革,组织人社部门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方式进行补员;适当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招聘比重。三是规范发展兽医社会化服务。鼓励建立专业兽医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强村级防疫员工作队伍的业务培训和监管。3.2.3加大投入,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足额保障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业务经费和应急处置经费。保障防控应急期间临时设立的道路检查消毒点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经费,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人员和官方兽医有关津贴。3.2.4严格标准,确保动物防疫质量。一是高标准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方针,抓在平常、严在经常,从动物疫病预防、疫情监测报告、控制扑灭、检验检疫、动物诊疗、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可追溯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体系。二是高效率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巩固市、县、乡三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实施“互联网+”监管,建设疫情监测报告“一张网”,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等手段,提高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和快速处置能力,做到快检、快报、快处置。三是高强度做好检验检疫和执法监督工作。结合区域生猪调运规定,合理布局动物检疫申报点,提高检疫申报出证便捷度。全面落实生猪屠宰“两项制度”和动物屠宰场检验检疫制度,对动物交易调运、屠宰加工、肉食品流通等环节实现检验检疫全覆盖,有效杜绝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止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肉食品进入市场流通。四是高水平做好防疫技术创新工作。加强与农业院校关于动物疫病防控的产学研协作,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检疫检测方面的科技攻关,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支撑水平。

3.3走稳走实以生态理念引领的养殖业绿色发展之路。多措并举推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从末端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从单纯的废弃物治理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转变。推进科学治污,切实督促、指导养殖场和养殖户改进生产工艺,全面推广粪污处理、生物利用等先进处理工艺,大力推进以畜禽粪便为基础养分的有机肥生产。构建生态种养有机结合的养殖模式和推广体系,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生态养殖模式,推动“粪进园、肥入地”,形成“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林”等种养一体化生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4大力推动以本地品牌为主的养殖业品牌建设。品牌的关键在于质量,要立足畜禽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状况。突出特色生猪、蛋鸡等主导产业,对现有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名优特畜产品进行筛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生产基地开展“三品”认证,科学制定全市畜牧品牌发展规划确定品牌培育方向,多措并举加快地方特色品牌培育。一是用好公共农用品牌。充分用好“永州之野”这个农用品牌,大力整合散、小畜禽养殖户,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充分用好“永州之野”这个农用品牌,做好对接外市、外省等需求地信息沟通,实现产销资源共享。二是推进畜牧示范园区建设培育品牌。高度重视畜牧业园区化建设,把创建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园区作为提升畜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畜牧业向园区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三是培植“龙头”树品牌。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养殖大户作为培育壮大品牌打造畜牧业品牌主体,给予重点扶持和培育,通过发展壮大,使其成为创建畜牧业品牌的生力军。

作者:禹小芳 屈蓓蓓 李英明 单位:湖南省永州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