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资源化利用情况分析

畜牧业资源化利用情况分析

摘要:主要分析了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畜牧业资源化利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资源化利用;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是传统畜牧大县,经过近年来污染整治、养殖场关停退养后,现保留养殖场仍有135家,其中猪场124家,奶牛场7家,羊场1家,鹌鹑场2家,种鸡场1家。生猪养殖场83%为存栏1000头以下的中小型场,现存栏约11万头,2018年出栏15万余头。奶牛养殖场7家,现存栏约4000头。羊存栏800头,鹌鹑存栏16万羽。近年来,金东区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立足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治理机制逐步健全,粪污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高。

1资源化利用情况

1.1干粪处理及利用情况

干粪集中堆放在干粪棚内发酵后还田利用或制成有机肥出售。目前,金东区的干粪基本上做到100%利用。

1.2污水处理及利用现状

金东区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以上,液体粪污处理主要通过就地消纳和异地配送的方式处理,部分养殖场同时配套异位发酵床、生化处理池、干湿分离机、气浮机等多种粪污处理设施设备。

1.2.1就地消纳

通过铺设沼液输送管网、建造沼液储存池等,将沼液输送到养殖场附近的农作物种植基地,适用中、小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利用。

1.2.2异地配送

利用沼液运输车、污水泵、沼液储存池等,将沼液运送到远离养殖场的农作物种植基地。目前,金东区每年争取区财政约300万元用于建设田间储肥池、沼液运输补贴等。如核载3t沼液运输车,按照100元/车次计,核载5t沼液运输车,按照150元/车次计,养殖场承担运输费用的40%,种植基地承担10%,政府补助50%。目前已累计建成12720m3田间储肥池、4.7×104m输液管网、37座泵房。中心年运送沼液约2.4万t。

1.2.3无害化深度处理

通过建造曝气池、人工湿地、氧化塘等设施,对沼液进行生化处理后,使沼液COD降到300以下再用于农作物种植。适用于大型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利用。

1.2.4异位发酵床零排放模式

异位发酵床零排放模式是在猪舍外建设垫料池,收集粪污后通过专门设备将粪污均匀地喷洒在发酵槽内的垫料上,并加入专用的高温菌种,利用翻抛机翻耙,使粪污和垫料充分混合,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充分发酵,将粪污中的粗蛋白、粗脂肪、残余淀粉和尿素等有机物质进行降解或分解成氧气、二氧化碳、水和腐基质等,同时产生热量,水分蒸发,变成有机肥。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吸纳、利用猪场的液体粪污,使养猪场固、液体粪污配套处理,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粪污零排放。2018年金东区开始推广建设异位发酵床,并对部分养殖场通过项目形式给予补助。目前金东区已有11家建成异位发酵床。

2存在的问题

2.1沼液资源化利用存在需求、效果不确定性

冬季雨季等可能长期不需要灌溉,造成沼液积压。不同植物营养需求不同,不能在田间一放了之,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烧苗、土壤板结等现象。沼液使用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但是难度非常大。

2.2异位发酵床最大的问题在于运行维护

因温湿度变化、粪水营养供应不稳定等因素,没有专职、有经验的操作工维护发酵床,容易造成死床。另外锯末、稻壳等填料货源紧张,价格高,使发酵床的运行成本相应提高。

2.3生化处理模式受技术限制

养殖污水处理难度极大,处理后的污水离排放标准仍有较大差距,不能直接排放到外环境,要走资源化利用的路子。

3对策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关系畜牧业长远发展,必须整合资源,综合施策,从政策措施、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设施配套、源头处置、末端利用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推进。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资源化利用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从消纳地流转、农牧对接设施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工程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进行“三沼”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养殖场,采取“以奖代补”政策,给予一定奖励。二是进一步提高商品有机肥补贴标准和数量,积极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用量。三是对沼液配送服务公司在税收政策方面予以优惠,促进废弃物收储运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加强资源化利用投入,对沼液综合利用的中介服务实体、粪便收集中心等建设,养殖场排泄物收集配送后续运行维护给予一定的补助,确保能长效运行。

3.2优化区域布局,促进种养和谐发展

一是按照原环保部、原农业部《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要求,科学合理调整禁、限养区划定范围,优化区域布局,新建、扩建的规模养殖场应统筹考虑周边消纳用地面积和养殖适度规模等因素。二是完善沼液贮存输送配套设施建设,在消纳用地建立储液池,喷灌管网。储液池设立要考虑交通便利、使用方便等因素,并按农牧对接方案确定池容量,确保在冬季和雨季有足够容量贮存养殖场沼液和粪污。推进形成农牧对接紧密、使用技术清晰、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的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在加强耕地保护和促进耕地质量提升的基础上,用生态畜牧业来养地,在新垦耕地、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配套养殖业,建立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种养业和谐发展。

3.3完善资源化利用模式,构筑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

一是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养殖场要推广应用养殖节水设施和技术,运用自动清粪设施、自动饮水设备,先进冲水消毒设施,从养殖源头上控制用水量。二是总结研究利用模式。对“县域大循环”“区域中循环”“主体小循环”及就地利用、异地配判断、综合利用,或用工业处理等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制订出科学应用方法,实现区域配套、循环共生。三是科学选用利用模式。以政策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按照“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原则,运用经济、科技、项目等手段,深化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促进种养业和谐生态发展。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不应一刀切,应根据地区自然特征、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模式。小型规模养殖场应选用“粪污全量回收还田”模式,公司+农户的农庭农场应选用异位发酵床模式,大中型养殖场应选用“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模式,特大型养殖场应选用“污水达标排放或消毒回用”模式。通过典型示范,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模式。

3.4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研究生产多功能商品肥

有机肥、沼肥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中轴产业。要加大有机肥、沼肥科研力度,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生产出优质高效、功能多样、贮存运输使用方便的商品有机肥和沼肥,力争在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和沼液多功能使用研究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让农民方便使用,农作物质量安全。

作者:楼芳芳 黄剑锋 胡旭进 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