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因子分析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探讨因子分析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摘 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之所在。近些年来,全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但各省市发展的情况不一致,本文以2018年数据为依据,从8个指标来分析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以此为依据寻求适合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因子分析;休闲农业;建议

随着城乡居民空闲时间的增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休闲消费的需求增大。城市里提供的景点、公园等休闲场所有限,难以满足他们对休闲消费的需求。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急需一种安静、健康的休闲活动来放松身心、缓减压力。休闲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经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产业的良好发展带动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诞生与发展。休闲农业就是其中的一个新领域,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放松身心、缓减压力的绝佳选择[1]。近些年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全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但各省市发展的情况不一致,本文以2018年数据为依据,从8个指标来分析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指标

本文选取了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的8个指标来分析,分别为经营主体数目、从业人员数目、农民从业人员数目、带动农户数、营业收入、接待人次、农副产品销售收入以及从业人员平均工资额等8个指标。下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将多个因子转化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因子,以较少的变量获得较多的信息,进而从不同方面反应出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

1.2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本文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来确定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经计算得到的KMO值均大于0.8,P值均小于0.05,表明本文所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1.3 公共因子的提取

本文分别对以上8个指标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并用最大方差法对主成分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利用旋转后的结果提取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主成分因子,用来提取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由此方法得出的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不同省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用3个公共因子综合表现。第一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48.401%,第二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30.704%,第3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3.578%,以上3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719%。从业人数、农民从业人数、农副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带动农户数在第一个公共因子有较高的载荷,F1命名为从业人员情况。经营主体数目、接待人次以及营业收入在第二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F2命名为经营主体情况。从业人员人均工资额在第3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F3命名为从业人员人均工资额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计算总得分

公共因子提取和命名完毕后,需要运用SPSS20.0软件计算每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个公共因子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即F=(F1×48.401%+F2×30.740%+F3×13.578%)/92.179%。计算出各个省市的总得分F。

2.2 综合得分及排名

表1是全国各省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总得分F、经营主体F1、从业人员F2以及从业人员人均工资F3得分及排名,从总得分来看,四川省、江苏省、山东省排在前三,也就是说综合以上3方面,这3个省2018年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较好。北京2018年的休闲农业发展排在28位,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差的水平,北京、宁夏、西藏、新疆4个省市的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比较差。具体到每一个公共因子上,F1反映的是从业人员情况,其中,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排在前3位,这说明这3个省的从业人员数目多、带动农民就业人数多并且农产品销售收入多。F2反映的是经营主体的情况,其中,四川省、浙江省、湖北省排在前3位,这说明这3个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目、接待人次及营业收入较高。F3反映的是从业人员人均工资额,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浙江省、上海市、广东省,这说明这3个省市休闲农业从业者的人均工资额较高。

3 小结与建议

3.1 小结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得出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各个省市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整体得分靠前的是四川、江苏、山东。这些地方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并且也有走在全国前列的经营模式,这3个省的经营主体数目,从业人员以及人均工资额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也有休闲农业发展情况不太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严重[2],所以,从因子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各个省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和总体情况。

3.2 建议

首先,培养多元化的经营主体。随着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增多和升级,城乡基础设施改善,休闲旅游经济呈现巨大的市场潜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3]。目前,产业发展已不仅是农民自发的经营,而是在政府统一规划引导下,以农民为主体,社会资本热情参与,人才、资金、管理、信息等要素加速向农村回流,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分工分业更加精细,不少地方还催生了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协会、专业合作社、休闲农业联盟等新型经营主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4]。其次,加大精品品牌的示范引领。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的影响力,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积极做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精品园区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的推荐工作。培育一批名优特色商品品牌、品牌企业等。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动态监管,重点培育乡村旅游著名商标和品牌,促进休闲农业向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高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在国际的知名度和竞争力[5]。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项目示范行动,培育一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村、精品园、精品民宿、精品节庆。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域集群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支持资源禀赋好、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申报创建星级景区等品牌[6]。再次,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体验。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是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会使得游客更加便捷的享受各种项目,还会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首先要改善农村的交通、厕所、标识标牌及其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其次还要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道路、供水设施、宽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游客综合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的洗涤消毒设施、农事景观观光道路、休闲辅助设施、乡村民俗展览馆和演艺场所等基础服务设施,最后,休闲农业基地的种养条件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实现特色农业加速发展、村容环境净化美化和休闲服务能力同步提升[7]。

最后,人才是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所以要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要把服务始终贯穿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全过程,首先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分层、分类开展休闲农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培训,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规划设计、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专门人才。还要不定时对从业人员开展线上经营主体培训,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休闲农业管理与服务知识、风土人情知识、诚信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行业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自觉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优质服务[8]

作者:杨鑫雨 单位:江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