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

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

摘要: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灌溉效率与质量,而且能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期间,要加强对节水灌溉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化传统的施工组织模式,注重先进施工技术与工艺的应用。本文对节水灌溉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及其主要类型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研究了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施工技术;质量管控

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做好灌溉工程的施工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随着工农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期间要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改变以往的漫灌模式,提高农田灌溉的节水效果。

1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

1.1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好节水灌溉工作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地区加大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水利设施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对一些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而言,水利设施的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施工技术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水利化程度较低等,它们仍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施工技术不达标,不仅导致农田灌溉面积大幅降低,而且造成渠道水的利用效率降低。因此要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引起足够重视,加大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进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2提高农民收入。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作物。一方面,为推动农业发展,让农民增产增收,就要充分挖掘农田水利工程所具有的潜力和价值。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提高灌溉质量与效率,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能改善土地的生产率。加强对先进灌溉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借助于科技的力量推动农业的升级与转型,能够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扎根农村,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1]。

1.3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态质量。以往的农田灌溉主要采用大水漫灌,这一灌溉模式不仅加剧了农村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通过发展节水灌溉事业,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灌溉事业的良性发展。此外,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还能调整农产品结构,及时淘汰不合理的农产品种类,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培育质量,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

2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

2.1管道输水技术。传统的农田灌溉工程主要采用明渠方式进行输水,这种输水方式既会消耗水资源,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明渠输水模式,注重应用管道输水方式。在具体施工中应利用塑料输水管、混凝土输水管等将灌溉用水合理有序地输送到农田,尽可能降低输水期间的水资源浪费[2]。应用管道输水技术要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满足灌溉要求。

2.2渠道防渗技术。水利灌溉渠道施工主要采用以下防渗技术:一是对渠道土壤进行改良与调整,使土体的渗透性发生改变,可以采用压实、抹光等方式,使土体之间的孔隙率降低,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二是使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渗处理。可以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化学材料,使土壤的渗水率降低,提高输水效率。三是在渠道底部进行混凝土浇灌,并采用混凝土等材料对渠床进行铺设,进而有效提高渠道的防渗效果[3]。通过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至少能减少40%的水分散失。

2.3微喷灌技术。当前所采用的微喷灌装置主要由低压管道和管道尾部的灌水器组成。应用微喷灌技术可以使水资源准确输送到植物生长所需的部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良好的灌溉效果。

2.4滴灌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的应用可以借助低压管道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根系部位,并且对根部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有效调节。应用滴灌技术不会出现地表径流的问题,因而减少了灌溉期间的水分蒸发与流失。

3注意事项

3.1做好前期调研与资料汇总工作。一方面,技术人员在具体施工前要对当地的土壤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特别要做好目标区域的土壤种类、含水量以及农作物种类等方面的研究。这一工作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使用率和流失率,而且对于灌溉设施的施工规模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如果目标区域的土壤渗水率大于55mm/h,就不宜采用滴灌方式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另一方面,在进行节水灌溉施工前,要对水源的供给平衡状况作出评价,需要参考已有资料对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进行精确计算,针对当地农田的灌溉面积、强度以及灌溉体系等内容对灌溉施工技术以及灌溉方式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开发。

3.2做好管道布设与施工。首先,了解农田的灌溉需求以及农作物类型,并结合水资源的分配布局对管网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在进行管网布设时,确保管道的内部承压状况不小于0.6MPa,进而确保滴灌体系能够满足灌溉要求。如果发现管道压力不足,就要采用人工加压的方式进行相应补偿。其次,在管网架设施工过程中,确保管网与地面的距离达到0.5~1m,同时参考不同农作物的根系生长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如果管网铺设过低,就导致后期的维护成本增加;如果管网铺设过高,就增加水分的散失效果。此外,在管网设计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三通等方式对不同方向的管道进行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要对连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水压达到灌溉要求。对于灌溉管网主材的选取,宜选用PE管等材料。

4保障措施

4.1建立健全灌溉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灌溉管理机制,改善灌溉系统的利用效能。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灌溉方式对土壤盐分、养分运移等环节的影响,而且要对灌水定额、时间以及灌水的次数、上限等进行合理规划。如对于滴灌系统而言,要对农田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充分提高灌溉设备的利用率。此外,要提高灌溉系统功能与设备的完整性。如采用滴灌方式进行农田灌溉,要做好扬程、水流量、水压力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过滤器的选用,可以选择L100-W100等型号的装置,其过滤流量达到60m3/h,过滤精度达到120目。此外,根据灌溉要求与农作物的实际生长状况,施工期间要做好流量表以及阀门、压力表等重要装置的选用、安装。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灌溉期间应注重自动控制设备的使用,提高灌溉工作的自动化效果[4]。

4.2管控工程质量,提高水资源配置效果。一是严格按照节水灌溉施工设计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而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对关键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尤其在管线安装、连接以及土建施工期间,加强对分项工程的质量管控,参与施工、安装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施工经验。三是提高对水资源的科学化、标准化配置水平,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5结束语

应用节水灌溉施工技术既可以缓解当前农田灌溉工作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又能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质量,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结构转型。因此,要加大对节水灌溉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使灌溉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安玲.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刍议[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8).

[2]李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

[3]刘磊.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7,(24).

[4]王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保障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

作者:万雪娟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小海子水库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