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年中总结范例

绿化年中总结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1

 

1引言   1997年中央为进一步加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下发中发[1997]17号文件,批准在农三师小海子垦区设立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图木舒克市。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02]82号《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图木舒克市的批复》,同意设立县级图木舒克市,市人民政府驻齐干却勒。2004年1月19日,图木舒克市正式挂牌成立。城市园林绿化,被誉为“活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公益事业,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今天,切实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营造城市景观,提升城市档次品位;对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对创造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城市园林建设原则   以打造“南疆绿色生态明珠,塞外宜居军垦新城”为理念;以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广大百姓为出发点;以构建功能完备的城市生态屏障、营造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景观、建设特色鲜明的绿地系统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生态型、节约型、功能完善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紧紧围绕“绿化是第一环境、第一基础设施、第一生态要素、第一景观要素”的思路,实现“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园化”这一目标。   (1)城市绿化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行。绿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依据。绿化规划作为一项独立的专业规划,只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才能较好地协调、平衡同整个城市的其它各类设施的协调发展、同步建设。   (2)彰显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和文化气息,建设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园林。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城市绿化规划是解决城市风貌特色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城市园林绿化不是简单地仿效别人的风格和做法,只有重视和发展本地植物特色,才能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园林之路。   (3)生态原则。遵循生态学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稳定城市生态系统。   (4)科技创新原则。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要建立在依靠科技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园林绿化的科技含量。注重区域性物种保护与开发研究,积极建设与城市相应的植物苗圃基地,创造独特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景观。   (5)建养并举、养管并重原则。如不进行科学合理管养,园林设计的意图、园林绿化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意义。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市民惜绿、护绿意识,激发绿化热情,巩固绿化成果,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3对策及建议   3.1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   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园林靓市”战略,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作,全市坚持城市发展、生态优先,始终把绿化建设定为城市发展的重点,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副市长为副主任,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绿化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绿化工作格局。   3.2加强规划建设,提升绿化规划水平   (1)加强科学规划。按照“系统规划、相互衔接、城乡一体、稳步提升”的原则,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了《图木舒克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多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和统筹作用。同时把城市绿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不断推进绿化工作向“规划建绿”方向转变与提升。   (2)全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以城区为重心,从规划设计入手,坚持大手笔、高品位、多元化的设计思路,注重绿化效果,力求精益求精,明确提出了“矮、绿、稀、宽、美”绿化风格,结合现有绿地分布特点以及城市大环境绿地,将城区的绿地布局结构划分为“一心一网加两环、两横三纵水相连、公园棋布建亮点”。   (3)按照园林城市标准,本着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的原则,不求“洋”,不求“奇”,只求自然、和谐。树种选择凸显“高中矮、针阔彩”,兼顾季相和色相变化,突出乡土气息,近自然特色。道路绿地采用不同品种的乡土树种集中打造宽绿地(城区道路附属绿地宽度近40米)、高密度、组团式、立体化的城市绿化风格,突出一路一树、一街一品、一街一景。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突出简洁、适用、明快、经济原则。   3.3立足大漠风情,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突出加强城区公园绿地建设,目前城区已建成锦绣公园、南北湖公园等综合性公园绿地,即将规划建设滨河公园和胡杨风情带公园。狠抓城市景观道路建设,已经建成人民路、唐王城路、前海街、锦绣街等12条重要景观大道。大力推进城区单位绿化工作,积极探索垂直绿化、水体绿化新途径,丰富了景观效果,扩充了城市绿量,提升了绿化品质。城市框架拉开到哪里,绿化美化就延伸到哪里,建成区绿化美化建设实现全覆盖、零遗漏。“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城市与园林相互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家园已初步形成。   3.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图木舒克市政府将城市绿化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做到统一部署,优先发展。图木舒克市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带头亲自组织和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投身城市绿化建设。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市绿化委组织召开全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宣传倡导“多种树、种大树、优生态”主题,总结园林建设的经验与不足,安排部署当年园林绿化任务。协调组织城区单位及驻市武警官兵参加绿化活动。同时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使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尽责率达95%以上。人们绿化家园的责任意识、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由过去的“要我种树”转变成“我要种树”全民参与、共建家园的绿化氛围已经形成。#p#分页标题#e#   3.5依法治绿,巩固园林绿化成果   结合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图木舒克市城市园林绿化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建设环境保护局、绿化委、园林管理所、城管监察大队等部门联合执法,全面负责全市园林执法工作。加强绿化管理,在树木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加大力度。严格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严厉查处违法占绿、毁绿和任意改变绿地性质事件。规范园林绿化市场秩序,依法对工程项目从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监理等环节实施招投标管理。   4结语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图木舒克市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城市绿地面积达到绿地率39.47%,绿化覆盖率43.42%,人均绿地面积超过80m2,某些指标达到并超过自治区级园林城市标准,取得了喜人的丰硕成果。以环城防护绿地为依托,城区中心公园绿地为基础,道路景观绿地为骨架,广场、庭院绿地及其它绿地相交融,乔、灌、草、花搭配有致,点、线、面协调发展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已经形成。图木舒克市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强势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共建美好绿色家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力争建成一座西北南疆地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碧、景更优”的新型生态园林城市。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园林绿化;海绵城市;重要作用

1海绵城市的相关建设概念及规划政策

海绵城市简单理解就是希望城市中的雨水可以能够像海绵一样,把水截流吸收进来,然后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一定意义上可以有效缓解成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缓解现有雨水排水管网的负荷压力。根据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等国家法规政策要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党和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大力举措;另一方面,坚持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基本原则,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维护的各过程中,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发生内涝事件,更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讲究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天人和谐的设计观念和生态设计意识。2016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国家财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于2015年1月联合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并选择了重庆、武汉、济南、南宁、厦门、白城、嘉兴、常德、萍乡、镇江、遂宁、鹤壁、池州、迁安、西咸新区、贵安新区等16个城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目前上述16个城市已启动了海绵城市的相关建设工作,通过这16个城市的试点工作,财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也将总结经验加强推广,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加试点城市规模。2016年2月,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6〕25号),要求试点城市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而通过加大园林绿化的手段来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适宜居住的城市是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海绵城市建设的宗旨是恢复城市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使城市具有更大的弹性应对自然的变化,通过以园林绿化的方式手段改善海绵城市的水生态、水环境,提高水安全。

2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众所周知,园林绿化本身作为城市建筑的一大特色之一,其自身具备有较强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而具体到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道风景线。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建设中,不仅有优越的地理自然区位及标志性的建筑群体,同时还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美城市绿化环境。而往往是这些不被人们注意到的园林绿化好坏的程度,对一个地区的城市面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城市建设中缺少花草树木的装饰,整个城市就会显得毫无生机。如广州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花城”,这主要是因为广州市的街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开花乔木作为行道树。时光荏苒,春花秋实。这样的城市绿化建设既美化了城市环境的同时,也给城市增添了一道明亮色彩和不容忽视街景。

2.2园林绿化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不仅有摩天高楼,而且拥有大面积的园林,在城市中经常见到的主要是绿地和防风林带。而这些绿地和林带不但可以为城市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同时又能够为城市保持水土,除此之外,园林绿化还可以改善人们居住城市的生活环境,通过园林绿化种植在城市中除了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还可以健全城市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还可以给城市的居民创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锻炼、运动和娱乐的场所。如在广州,傍晚的公园河边,常有大爷大妈在树下聊天、跳广场舞、打太极,也有运动健儿伴着吹过绿树花香的风,挥汗如雨的健身活动。正是城市的园林绿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能够在闲暇休闲之余,与自然做更直接、更亲密的接触,改善了他们日常在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生活环境。

2.3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卫生居住环境。通过大力种植园林可以科学有效改善城市的卫生条件,从而做到有效地防治或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城市的园林绿化还有文化、教育和游息的功能,可以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来增加城市建筑的艺术氛围。当然城市的绿化作用不仅是以上几个方面的独立存在,而是多种功能的协调一致,综合发挥。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共同保护好园林绿化的成果。如在北京靠近沙漠的北方,曾经一到冬天就漫天风沙,在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林建设后,固土防沙,大大降低了PM10的颗粒物污染。在广州这一常常下雨,有雨水蓄积问题的地区,通过园林绿化,在下雨时树木吸收和遮挡了一部分雨水,减少了到大人们行走地面的雨水量,而且,植物生长发育和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进一步防止了雨水的过量蓄积,也减少了虫蚁因水土过湿而大肆滋生繁殖。城市的绿化作用不仅是以上几个方面的独立存在,而是多种功能的协调一致,综合发挥。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共同保护好园林绿化的成果。城市的园林绿化还有文化、教育和游息的功能,可以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来增加城市建筑的艺术氛围。

3园林绿化对海绵城市发展的作用

园林绿化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和功能主要体现在园林绿化对海绵城市环境绿化的改善作用、园林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起到的观赏性作用、园林绿化在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中的意义及园林绿化对当今社会所起到的重要性。园林绿化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发挥着巨大的环境效益。园林绿化紧密结合海绵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的需要,顺应当代的需要。而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实际体现主要是,海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和其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预留或创造空间条件,渗透、调蓄、净化绿地自身及周边硬化区域的径流,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落实本规划规划区海绵城市系统构架、生态格局、重大涉水设施、雨水回用、污水处理尾水回用,及县城各类管控分区内关于海绵措施的管控内容和系列指标。(1)根据绿地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低影响开发规划建设目标、控制指标和适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其中适用设施可根据本规划中相应内容进行补充。将城市各方面所需的绿地建设做好明确划分,能够更好地发挥绿地建设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如公园绿地需要满足人们休闲活动的需求,因此,在开发时,可以选择低矮平坦的草地、观赏性强的花卉植物和抗打击能力强的树木植被,这样在一定的人群踩踏环境下,园林绿化还能够保持生命力,旺盛生长,并且为休闲活动的人群提供舒适、绿色、健康、具有一定审美情趣的生态环境。(2)统筹水生态敏感区、生态空间和绿地空间布局,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充分发挥绿地的渗透、调蓄和净化功能。充分利用绿地系统利用雨水,如利用防护走廊两侧较宽空地集蓄利用雨水。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能够对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都能够有更充分的利用,在园林绿化的合理设计和布局下,让所种植的绿化植物,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生态作用。在笔者所从事的广州绿化建设中,很重视雨水利用,只有依据科学的园林设计理论,结合当地区雨水、土地环境的特征,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对丰沛雨水的调节和利用。(3)明确周边汇水区域汇入水量,提出预处理、溢流衔接等保障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平面布局、地形控制、土壤改良等多种方式,在绿地规划设计中,融入低影响开发设施,尽量满足周边雨水汇入绿地进行调蓄的要求。应用绿地周边雨水的调蓄,是现代社会发展集人类的智慧,而达成的重要可持续发展措施,有利于建设生态利用、生态健康、生态自然于一体的综合化美丽城市。(4)径流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采用初期雨水弃流、沉淀、截污等预处理措施,在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前截流净化部分污染物,防止污染物污染绿地种植区,保障城市生态活动的健康性和城市卫生的有效作用。加强园林绿化建设,还能够对植物净化自然的生态作用有更好的发挥,让人类和人类的子孙亲友,都能够生活在自然与科技并存的新型城市之中,提升人们亲近自然的幸福感。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健康向上发展,国人对所在城市的居住环境的绿化能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园林绿化本身作为我国建筑行业靓丽特色的同时又兼具实用性及美观性,在与我国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二者之间的科学结合,一定程度地改善了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从而确保我国城市化建设像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子豪.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8).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3

1.1完整性、系统性欠缺

虽然山东很多村庄的新农村环境绿化景观已经完成,但总体来看已建成的园林绿化景观普遍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千篇一律的设计符号、单一的设计形式、缺乏亮点的设计思路,使得新农村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与村镇总体规划存在严重脱节;建筑设计、规划及园林设计的不同步,使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环境绿化的理念及思路脱节,导致新农村绿化景观设计的无序状态。

1.2生态意识薄弱,污染日益严重

很多地方的发展将农业经济能力放在首位,乡镇工厂企业的高速发展在给农村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粗放的经营模式对当地的水环境、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对本就脆弱的原有生态植被造成破坏,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农作物种植中大量化肥、农药和地膜的无节制使用进一步降低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能力,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生态前景堪忧。

1.3地域传统特色文化缺失

山东是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此基础上山东农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和风情习俗,应予以科学保护和改造。但长久以来,新农村的绿化景观通常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往往没有把当地特有的文化融合到设计中,使得具有文化特色和价值的农村景观高度破碎化,即使有的设计考虑了文化的地域特色和风情习俗,但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度方面有所降低,乡土特色逐渐丧失,根植于广大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绝迹。

1.4设计和环境脱节,原有场地破坏严重

丘陵、山地、大树、河(溪)流、池塘、自然植被与野生动物等构成了山东新农村的绿化景观要素,是乡村绿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单元,其独有的地域风情和文化肌理是绿化景观布局最具美学价值的方面。然而,在大规模的乡村开发建设中,由于对固有自然元素的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便利性,往往忽视了原有设计场地的自然特色,千篇一律的“三通一平”导致了原有的地貌风景破坏殆尽,乡村田园景观特色缺失严重。

1.5村民素质教育、法律意识亟待提高

新农村景观不仅是人们生息的场所,更是村民精神的家园。由于部分文化的缺失,许多村民环保意识薄弱,耕地的被圈、场地的随意破坏、农药化肥的恣意使用、污水的随意排放、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等现象司空见惯。本应自然、亲切的生活氛围显得生硬,农民自身素质和环保意识、法制观念亟待提高。

2新农村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理念

2.1系统性的设计理念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是在村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性设计,其规划理念和目标要与上级规划相协调,从而确保规划设计体系从上到下的完整性。设计过程中的景观元素、景观区域、景观边界、景观技术、相关法规等主要内容要统筹安排,做到设计的统一性。

2.2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新农村的环保问题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新农村的生存环境,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花草遍地、黄土不见天应该是设计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对新农村的自然环境要设计明晰,卫生垃圾要分类,加大环保的宣传、教育力度,对影响环境的行为要严格控制。

2.3绿色节能的理念

在新农村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兼顾节能材料的运用、住宅的有机采光、绿化和生活用水的循环再利用、自然风力发电、农作物废弃料的再生利用以及相关的农业结构和生态环境问题,树立村民的绿色生态节能理念,最大限度地做到生态节能。

2.4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

新农村景观是在村民长时间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磨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风格各异的村镇景观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地域传统文化的窗口,是五千年中国文明的历史积淀,因此要充分发掘这种文化和内涵,尊重其历史文脉,确保这些农村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力保乡村文化的完整性。

3新农村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构思

3.1总体布局

新农村园林绿化景观的总体布局包括功能区划、景区划分、景点布置、交通道路规划、给排水规划、电力设施规划、植物绿化配置、文化传承规划、生态节能规划等。功能区划主要是将整个村庄的办公服务区、生产区、游览区、生活区、经营区等进行区划;景区划分是把观赏价值较高的景区加以区分,针对不同的级别分别加以设计;景点布置是将景区里的景点按照保留价值、观赏价值等的高低按级区分;交通道路规划是将新农村道路按照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的形式进行建设;给排水规划是将全村的生产、生活给水加以规划,排水则按照自然地形和人为管道布置加以设计;电力设施规划包括供电照明与生产、生活用电设计;植物绿化配置是根据全村的功能区划确定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种植形式和养护保证措施;文化传承规划是将全村的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开发设计;生态节能规划则是把新农村各功能区的节能措施及设置加以设计。

3.2绿化空间设计

新农村绿化空间按形式可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密闭空间、覆盖空间等,不同空间具有提供使用、围合空间、连接场地、遮挡视线、控制私密性等功能。村庄的路口旁、广场上、古树下或溪流边是村民聊天、交流的活动场所,属于开敞、半开敞空间的范畴,在规划中应当改善这些空间的环境,强化和延续村民的邻里交往,将当地的乡村生活特色更好地加以完善。茂密的果田、绝壁下、山丘边是儿童及青春男女嬉戏游玩的地方,很多童年的记忆大多源于此处,属于密闭、覆盖空间,在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保留。

3.3美学与艺术形式设计

山东新农村绿化景观历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融入,在美学和艺术上形成了自己朴实、厚重、正统、雄浑的独特风格,其独有的地域风情和文化肌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在村镇景观的美学和艺术布局中,应运用对立主从、多样性与统一性、节奏与韵律的艺术设计手法,对体现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加以完善,凝练其文化精粹,加大建设中的艺术比重,处理好自然场地与文化氛围的色彩关系,以当地居民的审美意识为前提和基础,尊重其美学观念和艺术理念,树立自然、亲切的生活氛围和乡土风貌。

3.4文化传承设计

山东新农村的自然环境及自然地理异常复杂,地域和民族不同,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各异,村庄在结构和形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在长时间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磨合过程中均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在新农村规划的过程中应加以充分运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独立的景观规划设计。同时,结合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在保护和挖掘传统景观和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对其中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地方进行合理更新,确保乡村文化的系统性,创造出优美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景观。

3.5生态景观设计

目前国内常用的生态景观设计形式是在其他国家和领域成功的生态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景观生态模式。这种模式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其在山东新农村生态景观的体现即是:建设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农田;完善植物群落,重新构建被破坏的植被,最大程度上补偿和恢复绿色景观的生态功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结合生活、生产、能源、环保等因素,建立健全以沼气、太阳能、风力等为能源的庭院生态系统,达到物质经济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集约节约型的新农村景观设计理念,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农民的资源使用方式向节约型转变;加强农村景观廊道、生态绿道的建设,提高新农村景观的生态绿量。

3.6植物设计

新农村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和观赏性,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造园艺术原则,在与环境高度统一的同时,又要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设计时要把植物景观的载体———坡地、道路、沟渠、河堰、湖泊、庭院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形体、线条、质地进行构图,协调好人与环境、植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创造细腻又复杂的诗情画意的动态构图。在设计时以适应本地生长的落叶阔叶乔灌木为首选树种,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的选择要反复论证,植物的配置方式以高中低结合的复式生态结构为主,种植形式以体现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自然式为主。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注意乔灌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强调林冠线的高低错落和林缘线的丰富变化,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创造出贴近农民生活的富有特色的观赏植物群落。

4结语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4

1.1借助低成本的方式使得风景园林的建设得以普及

经济发展状况严重制约风景园林的发展,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区域分类1)数据,截止2009年,东、中与西部省份平均每省的绿地面积分别为115390hm2,49074hm2和27607hm2,西部省份的平均绿地面积只有东部的24%;东、中与西部省份平均每省的公园数分别为528座,206座与133座,西部每省的公园数为东部的25%。缺少足够面积的风景园林,使得疾病激生,生活环境质量低下。

1.2运用低成本风景园林营造理念加大社会关怀力度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于1943年提出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将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风景园林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这五个层次需求必须的条件。然而资金匿乏、资源有限与技术落后使得这些地区的人民缺少安全舒适地室外休闲与活动空间,人们的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

2潜江市风景园林存在的问题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1988年撤县建市,1994年被列为省直管市。全市国土面积2004km2,户籍人口103万人,现辖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管理区(农场)、16个镇(办事处)。潜江城区呈分散型、组团状,由园林(泽口)、广华(含向阳、五七),新城区(含周矶)、杨市、后湖、王场、竹根滩七个组团组成。

2.1公园绿地分局不均,绿量严重不足

城区绿地总量较高,但各组团绿化相差较大,主要的公共绿地分布在园林组团、杨市组团和广华组团,其它组团绿地较少,尚不能满足居民最基本的休闲游憩需求。根据2014年潜江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调研报告,城区人均绿地面积不足9m2,各乡镇人均绿量更少。

2.2风景园林建设经费不足,绿化维护质量不高

纵观潜江市近几年的风景园林建设工程,普遍存在建设质量不高、维护经费短缺的现象。根据2013年度潜江市城区绿化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资料,章华南路、袁光大道宽幅带、紫月路、火车站、二支渠五个项目的绿化设计和建设施工中,每平方米总造价不超过170元。维护工作中,市园林局负责的范围包括城区25条道路行道树、10条绿化带、7处街头绿地的养护管理,总养护面积约40万m2,养护经费每年4元/m2不到,维护质量不高显而易见。

2.3政绩观明显,盲目追求大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模式

大多数中小型城市建设中,领导人的观念直接影响风景园林设计模式。实践工作中,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城市建设的表象或政绩工程的影响力,使得风景园林难以维护,甚至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3潜江市建设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迫切性

3.1潜江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

潜江市属于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严峻的经济形式,这为发展风景园林提出巨大挑战,要想普及风景园林,势必寻求用更低的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开展风景园林工作。

3.2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需要

潜江市7个城区组团中,仅2个组团有公园绿化场所,不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在潜江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背景下,其他5个组团居民的生活需求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并借此改善地区的卫生环境,实现地区效益的增值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3推动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低成本风景园林可以作为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法。低成本风景园林是在针对建设和维护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寻求节约的设计策略,建设满足市民生活的园林景观,这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潜江市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原则

4.1以人为本,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公众对风景园林的使用需求按照风景园林的核心价值分为生态需求、美学需求、社会需求与文化需求。低成本风景园林提出的前提必须是在不降低风景园林品质的前提下,满足这四种使用需求,为公众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4.2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要以自然规律为建设准则,以生态学原理为支撑体系,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前要进行详尽的调研工作。从宏观层面上,分析风景园林建设场地,使风景园林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循环;从微观层面上,熟悉场地的气候、水文等信息,合理选用各种材料。

4.3巧用资源,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低成本风景园林即在风景园林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节约各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在实践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场地资源,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4.4减少维护成本,兼顾长远效益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园林景观的品质不仅要注重建设初期的景观效果还要注重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当前在政绩工程的影响下,投资者为了快速获得景观效果,不顾自身情况,花费巨额资金建设风景园林。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要兼顾长远效益,从节约能源资源、水资源、人工资源等各个层面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5潜江市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5.1低废弃设计———建立循环机制,高效利用资源

节约资源是风景园林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风景园林设计前期,要进行详细的勘察,使设计表达中的各种手法要合乎当地地域特色,选择材料要基于长远的角度思考,尽量减少材料更换成本;主张尽最大可能利用场地的现有资源、植物材料、水域资源等等,保留地域景观特色的同时,尽量减少资源的购买;其次要坚持变废为宝的设计理念,利用废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重新投入使用。如在2014年潜江市示范路工程建设中采用废弃的木材构筑树池花坛,使得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达到平衡。

5.2低干预设计———引导自然做功,减少人工介入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警惕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存将是唯一的解决方式。低干预设计策略是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设计的目的,使风景园林以展示类作品为目的逐渐转变成以场地更新和生长为目的。同时低干预设计策略遵循对自然环境最低干扰的理念,探索通过最少的景观面积、最浅的景观深度、最小的环境影响力,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显露自然、引导自然做工”法则,如马昌湖公园综合整治工程中,采用最少设计,利用水生植物自我更新与修复能力,有效改善污染的水环境。通过较少的场地干预,较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维护成本,从而达到“低建设”和“低维护”的景观效果。

5.3低建造设计———遵循人性需求,精选实用资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不以风景园林要素价格衡量,而风景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不与设计成本成正比,这正好为低建造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契机。低建造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地方材料的选用,以乡土树种为准;第二,在细节处理上借助艺术的手法,提升廉价材料的美学价值,营造高品质风景园林景观;第三,运用工业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理念,硬质材料的使用上坚持以标准模数进行建造和施工,减少废气材料的产生;第四,采用宣传激励的手法,降低人工费。人工费占工程成本费用的一大部分,合理安排风景园林各工序的先后顺序,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对节省建造成本有很大帮助;第五,风险规避。社会调研是工程建设采购中风险规避最重要的环节,宜选用距离较近的采购地点来规避风险。

5.4低维护设计———以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资源规划

低维护设计强调以持续发展的理念,把风景园林的建造和维护看着是一个持续运转的过程。在建造中通过植物材料的合理选择,减少风景园林的维护成本,实现低维护设计效果;利用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结合养护工作的季节效应,根据植物特色合理安排各项工作,避免出现繁忙时缺乏人手,闲暇时无事可做的现象。

6潜江市低成本风景园林实施驱动

6.1政府部门的政策鼓励

低成本风景园林以较低的资金投入创造高品质的公共环境,并且保证景观效果的长久维持,同时低成本风景园林为非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公共交流空间,减少社会治安事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些方面值得政府部门的鼓励和长期推广低成本风景园林。在宏观上主要可以通过规划调控、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措施来调节,对于低成本风景园林政府部门有义务和责任进行资金支持,同时在一些诸如利用废弃物进行生态型风景园林建设的项目可以进行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最终使得风景园林的实施能够顺利的开展。

6.2社会团体的公益援助

社会援助的主体有基金会、社团、学校等,援助形式主要有财务援助和人力援助,援助目的主要是奉献自己的爱心来为社会做贡献。在美国,大型基金会是居住区风景园林开发和建设的动力,大型基金会主要将居民、志愿者和社会团体结合起来开展场地建设。这种开发模式改变了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建设风景园林的方式,有利于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开发建设,应大力发展这种开发建设模式。

6.3专业机构的研发推广

低成本专业机构主要邀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士、设计师、培训学校等参与,研究低成本材料、低成本设计等技术,通过低成本技术的研发为风景园林设计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并且提供低成本的建设与维护模式,这是低成本风景园林传承的纽带和进步的源泉。

7总结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5

关键词:碳中和;双碳目标;景观规划设计

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影响气候变化,造成环境问题和人类发展危机。各个国家针对本国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净碳措施。2020年中国首次提出努力争取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量峰值,努力于2060年前实现碳排放量中和。双碳战略目标是十四五时期重要发展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显示出“总量高、排放高、净化少”的特点。因此,双碳目标是我国一段时间内各行业的发展方向,这也对未来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唐山市隶属于河北省,处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西北高东南低,包括北部燕山山麓丘陵、中部滦河平原、南部滨海湿地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富含铁矿、金矿资源。唐山是中国近现代早期的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一半以上。作为重工业化为主的城市,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1绿地重要性分析

创新团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从节能减排和减碳固碳两个方面来发力。其中减碳固碳就需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加大绿色碳汇。绿地起着碳汇和碳中和的作用,从园林景观设计角度提出绿地碳中和提升策略和方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满意度,城乡、景观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同样是景观规划设计师和专业教育专家们的社会责任。

2双碳目标下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2.1景观布局方面

城市绿地系统是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的碳汇空间,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构。以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为点,自然水系、生态廊道为线,城市公园为面,提高景观系统的生态效益。

2.2植物配置方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汇集,植物配置选择要注意因地制宜。首先,选择乡土树种及抗逆性强的树种。此类树种适宜当地生态环境,成活率高;同时造价成本低,节约资源,满足低碳化要求。其次,生态绿地选择碳汇能力强的植物。一般来说,叶片大的植物碳汇能力强于叶片小的植物;常绿植物搭配落叶树种,叶片脱落后可转化为土壤养分,减少化肥用量;幼年的树木固碳能力强于壮年和老年树木。再次,乔灌草植物合理搭配搭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打造多层次植物群落,选择适当的植物栽植密度,提高植被盖度。最后,植物配置考虑垂直绿化模式,从平面空间向立面空间延伸,建立起720度立体生态系统。

2.3能源利用方面

景观规划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对于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据园林景观行业调查分析得知,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中仍应用较多钢筋、水泥等,这些材料成本高,制作成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于双碳目标下风景园林的营建,应考虑优先选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尤其是可循环利用材料甚至是废弃物,一方面减少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减少垃圾填埋带来的环境危害,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针对于园林绿化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研究其处理方式,减少处理过程中排放的碳量。

2.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

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绿地养护灌溉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较高,包括水资源消耗和运输灌溉使用的电能。采用建筑节水技术,如节水马桶、无水厕所,充分利用中水。重视城市中雨水的循环利用,打造雨水花园、透水铺装进行雨水回收、储存与利用。

2.5建筑及交通方面

选用绿色节能、智慧健康绿色建筑作为景观建筑,推进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如高能效空调、电梯等,墙体保温、窗户遮阳、自然通风等技术。依据交通低碳发展,构建多层次路网,重视绿道、碧道、自行车道、慢跑道、散步道构成的慢行系统,同时配置公共设施、休闲健身设施,共同打造休闲健身空间。

2.6人才培养及教学研究方面

高校在碳中和实现过程中主要是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培养。从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角度来说,应构建双碳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举办主题讲座和专业竞赛,调动学生们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3唐山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唐山地处环京津核心功能区,是京唐秦发展轴的枢纽,沿海地区处于渤海湾海岸海域生态带,北部山区处于燕山生态安全屏障。总体空间格局中的多样决定其双碳目标践行的关注点也具有多样性。创新团队进行了调研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双碳目标下唐山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

3.1城市规划

唐山的工业化程度高,现状工业多以高能耗的矿山、水泥、钢材企业为主,急需产业类型升级。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是城市的碳汇中心。在北部山区打造山前生态发展带,南部沿海打造沿海湿地发展带,城市中心建设南湖公园片区、凤凰山—大城山公园片区、青龙湖—人民公园片区,其间贯穿城市绿道;在城市道路网格中布置街边绿地、口袋公园、社区公园,鼓励屋顶花园、立体绿化等形式。

3.2海洋湿地生态修复

湿地的碳汇能力较强,其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碳汇功能,加强碳的吸收固存。在沿海区域进行渤海综合治理、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补种树木,设置天然材料园林景观小品,铺设石板或木板道路,既减少碳的排放,又与海洋环境协调,体现艺术性、生态性和环保性。

3.3矿山生态修复

积极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土壤重构、植被修复、生物多样性重组等修复工程,其中包括废弃矿坑修复,山脚种植攀援植物,中部客土喷播、钻孔植藤,山顶种植垂吊植物,形成立体种植模式。挖掘矿山文化和历史,立足矿山废弃地,建设矿山公园,使荒山复绿。创新团队利用尾矿砂设计出生态护坡连锁砌块,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获得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目前已在工程中应用。

3.4工业遗址改造

工业以产见证了唐山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蕴含着历史和文化价值。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转型、生态复兴、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形成工业遗产保护理念。因地制宜,分类分区。充分利用原有厂区内标志性构建,灵活补充配套设施设备,建造工业文化遗产主题文化园,形成市民开放活动空间。

4总结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家庭园艺;市场;分析;展望

本次“‘互联网+’微景观园艺创业实践坊”的创业实验项目,是以本项目组成员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精细的组织策划为基础,在学院领导和教师对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下顺利开展的。本项目组成员主要由园林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组成,依据《植物学》《园林景观设计》《盆景学》《插花艺术》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植物、花器、装饰材料和花架等家居或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构造园艺微景观环境,创建有机蔬菜家庭种植空间。通过项目的开展,本项目团队对家庭园艺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和理解。家庭园艺的市场需求正逐步扩大,家庭园艺行业正蓬勃发展。

1园艺市场现状调查分析

1.1我国行业发展的特点

1.1.1我国园艺历史悠久,近展迅速在中国古代,农艺和园艺出现明显分工始于周代的“园圃”。现代家庭园艺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于1984年将花卉列为产业。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中,人们对居住及生活环境的绿化水平要求逐渐提高,我国家庭园艺行业也伴随着花卉产业走向快速发展轨道[1]。1.1.2园艺与菜园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我国传统上就有开辟空间种植蔬菜的习惯,而将花卉、蔬菜、果树等作物结合栽培,同时创造景观空间。家庭园艺的特点就是其展开的空间范围在室内、庭院、露台等范围内。创建有机蔬菜家庭种植空间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园艺。1.1.3家庭园艺产业同房地产业挂钩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虽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调控,但整体房价仍呈现持高态势。而因于中国人“安身”的传统观念的需要及美化居住环境的需求,使得国内家庭园艺市场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并且在未来20年中国园艺用品市场将迎来爆发的契机。1.1.4“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被应用到家庭园艺养护中,使得家庭园艺智能化成为可能。同时“互联网+园艺”的销售模式也得到推广和发展。借助互联网思维,扩展家庭园艺的创新,已经成为国内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在技术创新中谋发展,成为了当前国内家庭园艺市场新的发展趋势。

1.2国内园艺市场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家庭园艺市场发展向好,而消费者的需求推动市场供给。在党的报告中,已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变化可以反映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人们对更高质量的生活的强烈需求。其中,也包括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要。此前的一项关于现代城市家庭园艺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在40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92.57%的受访者会产生家庭园艺购买行为。同时也表明,现阶段的家庭园艺市场前景较好,大多数消费者对于购买植物装饰家庭环境已经成为习惯。另外,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园艺市场会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2]。从消费者的行为分析,国内园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1.3国外园艺市场现状分析

放眼国外的园艺市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园艺市场较国内园艺市场更为成熟。国外家庭园艺市场,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发展较早,其产品的供应链更为完善和稳定。国内花卉销售门店在规模和数量上,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欧美国家,花卉产品的销售点大多是花园中心。而在另一方面,国外的育种商还掌握着大量未发售或未对中国发售的品种。所以,与国外园艺市场相比,我国国内的花卉产品的丰富度还有待提高,在整体的花卉品种培育与优化上,仍亟待进一步的发展[3]。整体而论,我国的园艺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2项目展望

2.1竞争与创新

国内家庭园艺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容小觑。家庭园艺市场的产品销售,从园艺花卉销售到园艺资材销售,范围广。而应消费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家庭园艺的经营市场也在逐步扩大[4]。国内家庭园艺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的运用日渐普遍。为达到科技强国,着力打造智能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目标。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握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智能化家庭园艺,正是本项目所把握的核心优势。

2.2发展目标

本项目团队在分析和总结当前家庭园艺市场局面的前提下,开展“‘互联网+’微景观园艺创业实践坊”的创业实验项目。顺应当前国内家庭园艺市场需求逐渐增大的态势及消费群体逐步青年化、高知化、个性化的趋向,打造私人订制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结合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园艺服务,形成一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使得销售模式更为便捷。而项目团队成员作为园林专业,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优势,也为产品设计创新提供基础。以创新谋发展,一直是现代社会市场发展的要领。优且新,是国内家庭园艺市场持久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莹,云天化.抢滩家庭园艺服务新领域[N].云南经济日报,2017-08-31(B04).

[2]宋倩,周锦业,刘菲,李春牛,王丰顺,卜朝阳.面向现代城市家庭园艺消费行为的科普教育调查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7,37(07):112-118.

[3]薛倩.趋向更纯粹的家庭园艺[N].中国花卉报,2017-05-23(006).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7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为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共派出3个工作组对镇村、镇成功村及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协调资金11万元用于三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扶贫工作。此外,我局安排71名职工对大杖子镇高杖子村、镇宝地村和庆丰村共107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为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认真开展产业扶贫即东西部协作项目:我局承担天津市对口帮扶中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扶贫两个项目。截至目前,技术培训项目已开展技术培训202场次,培训8469人次,其中贫困户5740人次;科技服务项目已完成科技培训101场,10个县级示范园已建设完成。两个项目总资金450万元,拨付资金439.7万元(设备招标结余10.3万元)。

全面完成生态扶贫工作。一是在生态补偿方面,制定天然林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向贫困村倾斜政策,2019年全县88个省级贫困村天然林和公益林面积113.95万亩,生态补偿资金共计1138.7万元,占全县生态补偿资金的45.3%。二是护林员岗位方面,将具有护林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化为护林员,获得岗位劳务补助,全县护林员共33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护林员达到2464人,贫困护林员岗位补贴821.4万元,占全县护林员工资总额的67.9%。

(二)积极开展造林营林工作

1、以项目为依据扎实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及退耕还林工作。2019年度完成上级下达的封山育林1.7万亩任务,保质完成施工作业;2019年退耕还林验收工作于今年10月份结束,共涉及验收面积51965.1亩,是2004年至2006年退耕地还生态林面积,总资金467.6859万元。2、栽植各种果树2万亩,112万株。3、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和村庄绿化工作。全县完成义务植树70万株,已完成市绿委办下达我县70万株的义务植树任务;我县村庄绿化完成绿化达标村134个,完成绿化面积442.42亩,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958个。均超额完成2019年村庄绿化计划任务。

(三)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1、推进天然林公益林的管理。一是完成重点公益林保护面积116.19万亩,其中国有36.26万亩,集体(个人)79.93万亩;二是完成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面积173.4万亩,其中国有1.49万亩,集体(个人)171.91万亩。

2、做好资源管理工作。按照省市森林督查工作要求,林政股安排部署我县2019年森林督查工作,历时3个月,先后举办培训3次,培训业务人员68人次,投入车辆85台次,参加森林督查检查及内业整理260人次,完成2019年度森林督查任务165个疑似图斑排查工作,并上报督查报告和图斑变化矢量文件,我县涉及违法用地图斑27个,已经移交森林公安局查处,截止目前,查处案件7起,回收林地4块;共受理答复纪委、信访及群众举报林地、林木、林权相关案件线索26条,尚有6条林权纠纷确权工作待完成;接受群众林权争议咨询160余人次;排查涉及违法使用林地案件线索14条,已个经移交森林公安机关查处当中;组织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160人次。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投入宣传经费40万元,防火宣传旗4万面、悬挂防火横幅5000幅,智能火险等级警示旗300面,印制小学生防火宣传读本10000本;新建防火宣传碑150块,发放明白纸20万张,出动宣传车2500台次等。

4、狠抓涉林案件查处工作。全年共办理治安案件立案63起,拘留15人。林业行政案件93起,其中滥伐林木32起,盗伐林木4起,毁坏林木案件14起,违法占用林地案件34起,违法野外用火7起,共罚款75.78万元。

5、做好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治工作。今年我县有害生物成灾面积0.3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1‰,比任务目标下降了3个千分点;产地检疫面积0.1802万亩,种苗产地检疫率为96.8%;预测发生面积9.15万亩,实际发生面积8.08万亩,测报准确率为88.3%;实际防治作业面积12.35万亩,使用无公害措施防治面积12.3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为100%;分别比任务目标提高了0.8个、2.3个、15个百分点。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现全覆盖,共调查油松林面积29万亩,全年共发现油松枯死木、濒死木共320株,均排除为松材线虫病为害。

(四)果树技术工作

1、推广板栗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完成果树改造提升20万亩,建果树标准化示范园30个,推广果园自然生草5万亩;举办果树专题培训5期,培训果农600人次;推广果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无公害防治病虫害60万亩。2、做好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与推广工作。继续组织全县果农申报综合性状好的乡土品种,对选育的4个板栗品种进行区域的栽培实验;引进板栗新品种1个、杏品种一个;推广秋金星、雾灵紫肉300亩。3、选拔推荐农民高级技师37人、农民中级技师68人。

(五)项目完成情况

1、完成2018年度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我局6个国有林场2018年度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41000亩,市林业局5月批准了该项目的作业设计,县审批局7月核发了林木采伐许可证,林业局与各林场签订了责任书,8月开始施工,11月上旬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410万元。

2、完成牛金洞林场2018年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项目任务2000亩,现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100万元。

3、完成獐帽山林场2019年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项目任务2000亩,作业设计已报市林业和草原局审批。

4、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项目。项目任务1600亩,作业设计已报市林业和草原局审批。

5、2020年风沙源治理工程封山育林1万亩,总投资100万元,2019年完成作业设计、审批、招投标工作,2020年完成施工作业。

(六)林业宣传工作

全年全县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涉林宣传文章30余篇,在县级报刊《周讯》发表涉林宣传文章近20篇;在县电视台、电台播出涉林新闻20余条,报送各类林业信息50余条,在相关新闻网站刊登林业新闻20条。上报林果方面的信息近40条,向市、县电视台报送护林防火、林果技术培训、脱贫攻坚、野生动物保护等相关信息30余条。在“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和信息公开平台林业信息50余条。

二、2020年工作谋划

(一)继续开展扶贫工作。继续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中具备护林员履职条件的成为专职贫困护林员,利用国家新增生态功能区生态护林员任务指标选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200人,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续聘或调整选聘临时护林员2000人。

(二)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完成獐帽山林场2019年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2000亩,完成投资100万元;完成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项目1600亩,完成投资80万元;完成2019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8000亩,完成投资80万元。

绿化年中总结范文8

(一)全力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为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共派出3个工作组对镇宝地村、镇成功村及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协调资金11万元用于三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扶贫工作。此外,我局安排71名职工对大杖子镇高杖子村、镇宝地村和庆丰村共107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为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认真开展产业扶贫即东西部协作项目:我局承担天津市对口帮扶中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扶贫两个项目。截至目前,技术培训项目已开展技术培训202场次,培训8469人次,其中贫困户5740人次;科技服务项目已完成科技培训101场,10个县级示范园已建设完成。两个项目总资金450万元,拨付资金439.7万元(设备招标结余10.3万元)。

全面完成生态扶贫工作。一是在生态补偿方面,制定天然林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向贫困村倾斜政策,2019年全县88个省级贫困村天然林和公益林面积113.95万亩,生态补偿资金共计1138.7万元,占全县生态补偿资金的45.3%。二是护林员岗位方面,将具有护林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化为护林员,获得岗位劳务补助,全县护林员共33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护林员达到2464人,贫困护林员岗位补贴821.4万元,占全县护林员工资总额的67.9%。

(二)积极开展造林营林工作

1、以项目为依据扎实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及退耕还林工作。2019年度完成上级下达的封山育林1.7万亩任务,保质完成施工作业;2019年退耕还林验收工作于今年10月份结束,共涉及验收面积51965.1亩,是2004年至2006年退耕地还生态林面积,总资金467.6859万元。2、栽植各种果树2万亩,112万株。3、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和村庄绿化工作。全县完成义务植树70万株,已完成市绿委办下达我县70万株的义务植树任务;我县村庄绿化完成绿化达标村134个,完成绿化面积442.42亩,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958个。均超额完成2019年村庄绿化计划任务。

(三)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1、推进天然林公益林的管理。一是完成重点公益林保护面积116.19万亩,其中国有36.26万亩,集体(个人)79.93万亩;二是完成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面积173.4万亩,其中国有1.49万亩,集体(个人)171.91万亩。

2、做好资源管理工作。按照省市森林督查工作要求,林政股安排部署我县2019年森林督查工作,历时3个月,先后举办培训3次,培训业务人员68人次,投入车辆85台次,参加森林督查检查及内业整理260人次,完成2019年度森林督查任务165个疑似图斑排查工作,并上报督查报告和图斑变化矢量文件,我县涉及违法用地图斑27个,已经移交森林公安局查处,截止目前,查处案件7起,回收林地4块;共受理答复纪委、信访及群众举报林地、林木、林权相关案件线索26条,尚有6条林权纠纷确权工作待完成;接受群众林权争议咨询160余人次;排查涉及违法使用林地案件线索14条,已个经移交森林公安机关查处当中;组织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160人次。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投入宣传经费40万元,防火宣传旗4万面、悬挂防火横幅5000幅,智能火险等级警示旗300面,印制小学生防火宣传读本10000本;新建防火宣传碑150块,发放明白纸20万张,出动宣传车2500台次等。

4、狠抓涉林案件查处工作。全年共办理治安案件立案63起,拘留15人。林业行政案件93起,其中滥伐林木32起,盗伐林木4起,毁坏林木案件14起,违法占用林地案件34起,违法野外用火7起,共罚款75.78万元。

5、做好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治工作。今年我县有害生物成灾面积0.3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1‰,比任务目标下降了3个千分点;产地检疫面积0.1802万亩,种苗产地检疫率为96.8%;预测发生面积9.15万亩,实际发生面积8.08万亩,测报准确率为88.3%;实际防治作业面积12.35万亩,使用无公害措施防治面积12.3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为100%;分别比任务目标提高了0.8个、2.3个、15个百分点。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实现全覆盖,共调查油松林面积29万亩,全年共发现油松枯死木、濒死木共320株,均排除为松材线虫病为害。

(四)果树技术工作

1、推广板栗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完成果树改造提升20万亩,建果树标准化示范园30个,推广果园自然生草5万亩;举办果树专题培训5期,培训果农600人次;推广果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无公害防治病虫害60万亩。2、做好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与推广工作。继续组织全县果农申报综合性状好的乡土品种,对选育的4个板栗品种进行区域的栽培实验;引进板栗新品种1个、杏品种一个;推广秋金星、雾灵紫肉300亩。3、选拔推荐农民高级技师37人、农民中级技师68人。

(五)项目完成情况

1、完成2018年度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我局6个国有林场2018年度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41000亩,市林业局5月批准了该项目的作业设计,县审批局7月核发了林木采伐许可证,林业局与各林场签订了责任书,8月开始施工,11月上旬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410万元。

2、完成牛金洞林场2018年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项目任务2000亩,现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100万元。

3、完成獐帽山林场2019年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项目任务2000亩,作业设计已报市林业和草原局审批。

4、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项目。项目任务1600亩,作业设计已报市林业和草原局审批。

5、2020年风沙源治理工程封山育林1万亩,总投资100万元,2019年完成作业设计、审批、招投标工作,2020年完成施工作业。

(六)林业宣传工作

全年全县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涉林宣传文章30余篇,在县级报刊《周讯》发表涉林宣传文章近20篇;在县电视台、电台播出涉林新闻20余条,报送各类林业信息50余条,在相关新闻网站刊登林业新闻20条。上报林果方面的信息近40条,向市、县电视台报送护林防火、林果技术培训、脱贫攻坚、野生动物保护等相关信息30余条。在“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和信息公开平台林业信息50余条。

二、2020年工作谋划

(一)继续开展扶贫工作。继续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中具备护林员履职条件的成为专职贫困护林员,利用国家新增生态功能区生态护林员任务指标选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200人,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续聘或调整选聘临时护林员2000人。

(二)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完成獐帽山林场2019年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2000亩,完成投资100万元;完成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项目1600亩,完成投资80万元;完成2019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8000亩,完成投资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