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培训总结范例

零售培训总结

零售培训总结范文1

现代社会,我国商业经济活动频发。在信息时代中,信息化营销理念日益凸显出来。营销战略的落实,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很多商业活动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展开。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面对电子信息环境,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战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商业利益。随着国外大型企业和电商淘宝的兴起,其发展态势非常强劲,对商业零售企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企业需要转变营销策略,加强营销战略的电子商务化,可以使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可以在提高营销成本的基础上提升交易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样企业竞争力也会更强。

一、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

由于各国经济交流频繁,各国经济领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面临着严重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零售企业很少受到竞争力的冲击,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不需要营销战略也可以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涌入了很多知名零售企业可以制造很多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先进的营销战略理念对我国零售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零售企业营销的电子商务化冲击力较大。面对这种大环境,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主要表现是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剧烈,世界人口多,他们的消费群体大,消费潜力大,因此我国市场赢得了欧美国家的青睐,大批国外零售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这使得国内零售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外企业在受到挫折后,不需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就激化了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现代商业领域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业交易,并且其效果显著。网络平台的营销行为可以使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效率也会更高。

二、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探析

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对零售企业的战略管理策略的探析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企业的营销水平也会提高。

1.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中的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这种传统思想的转变非常必要。零售企业需要面对客户群体销售。从顾客方面加强优化对顾客的服务,可以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在主动出击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能够符合时展的需要,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科学管理观念的落实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从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完善,在此基础上不同环节可以发挥不同效果。细节是关乎企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为了让消费者获取不同的体验,应该从细节方面科学落实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会大大提升。另外,零售企业环境设施的完善,可以让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增强。

2.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零售企业主要是以实体店的形式销售商品,这种销售模式可以让消费者的实用价值增强。消费者在享受销售服务的过程中,商品的附加值也会大大增强。零售企业中的重要环节就是顾客购买商品背后的服务。顾客第一次购买商品可能是偶然因素,但是顾客经常去企业购买商品和企业的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零售企业需要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在员工服务意识增强的情况下认识到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即顾客忠实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服务意识的增强需要以顾客为主要服务对象,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应将顾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顾客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从而得到顾客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工作也会更加科学有效。

3.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训。商业零售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员工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后,对顾客的服务意识也会更强。商业零售企业主要的培训目标包括:员工要科学判断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并对自身的价值要有全面的认知。员工提升顾客服务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员工和企业沟通后可以加强对员工专业服务技能的强化。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营销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各个不同岗位的员工承担着不同责任,按照员工的不同岗位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商业零售企业的各项能力。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担负着为顾客服务的职责。企业管理层对他们的培训需要强化沟通能力和个人责任,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促使商业零售企业工作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可以增强企业的营销效果和竞争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商业零售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加强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非常重要。文章首先分析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再从“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周丽 单位:泊头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璐.浅析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1):23~24.

[2]邱翔宇.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管理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3):23.

零售培训总结范文2

(一)培训管理

洪江区烟草分公司为进一步提高卷烟零售商的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意识和水平,定期召开零售商法律知识普及培训。每次培训结合了近年卷烟打假鲜明的案例,针对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两高司法解释》等法律条款逐一进行讲解,对零售商日常经营过程使用许可证注意事项、卷烟防调包、卷烟存储等常识进行系统培训。此外,发放宣传材料加深培训内容。洪江区烟草分公司通过法律知识普及的培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零售商的法律意识,减少了销售假、私、非卷烟及无证经营卷烟的违法行为,为卷烟市场的营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订货管理

据调查,当前洪江区烟草分公司主要有三种订货方式,分别为网上订货、手机订货、电话订货,其中又以网上订货为主,三者各有优缺点,形成互补的关系。洪江区烟草分公司积极优化硬件设备,提高客户通讯网络覆盖率,强化客户经理及客户的电脑操作技能。据调查,洪江区目前已有大概90%的客户选择网上订货的方式。网上订货是目前订货时间最自由、订货速度最快、订货差错率最低、订货量最准确的订货方式。洪江区以烟草外部网站为载体,既保证订货的自主性和便捷性,又能捕获海量的烟草信息。洪江区烟草分公司的网上订货高覆盖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精准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烟草供应的精准度和满意度。

(三)绩效管理

为了给洪江区卷烟零售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的服务及卷烟供应,满足不同类型零售客户的不同需要,从而使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大大提升,洪江区烟草分公司进行科学合理的客户分类,通过评估卷烟零售商遵守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诚信经营情况,依据卷烟零售客户的经营能力、价值指标(依存度、信用度、成长度、贡献度、影响度)评定卷烟零售商的等级。将所有卷烟零售商的等级,根据积分高低分成A、B、C三类。不仅如此,客户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采取了动态管理的方式,按照上述评分方法进行当月等级评定。针对上述所分的不同级别的零售商,洪江区烟草公司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和升降级制度。对优质客户进行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并制定多种形式的终端奖励措施。例如,零售商等级越高,进货选择权越大;优质客户还拥有更多与烟草公司活动交流的机会。

(四)投诉管理

相较于其他烟草公司客户“投诉渠道不畅,缺乏健全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碰到问题不知道怎么投诉,常常因为投诉错了地方而久久得不到回应”的现象,洪江区烟草分公司为降低客户投诉率,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改进服务工作,提高卷烟零售商的满意度,塑造良好的烟草企业形象,针对以下三类投诉———对卷烟营销与客户服务工作的投诉、对物流配送服务工作的投诉和对专卖管理工作的投诉建立了完善的投诉机制。洪江区烟草分公司营销部把客户服务分部作为客户投诉受理的专门机构,客户服务分部委派分部内勤负责受理客户投诉并设立专门的投诉专线。洪江区烟草分公司秉承高度重视客户管理的理念,在做好培训管理、订货管理、绩效管理、投诉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

1.成立怀烟洪商俱乐部

洪江区烟草分公司先期发展成员90余人,其中精英成员不少于50人并为精英成员协调银行申办信用金卡,完善设施和运行机制,建好俱乐部活动场所,向俱乐部成员开放健身娱乐场所,根据不同爱好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同时,为成员提供自助式新商盟订货服务,提升网上经营平台运行水平,普及运用知识,促进客户转变观念,使客户逐步形成团队意识,为怀化烟草零售商户建立一个敬业奉献的情感共同体,以提升成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加深感情纽带。

2.开展野外拓展训练营

为了巩固和推动洪江区烟草分公司和零售商之间良性发展,通过户外拓展联谊活动,提高集体意识,增强团队互助精神,营造良好的怀烟洪商群体氛围,感受经商以外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野外拓展训练不仅是给平时工作繁忙的零售商一个放松的机会,也让洪江区烟草分公司零距离地了解零售商的想法和需求,同时也为零售商提供了一个交流经营理念、分享成功经验的平台。尽管洪江区烟草分公司在客户管理方面做出了特色,但是与现代卷烟客户关系管理高标准与严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类别客户的满意度不同。客户等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客户对于烟草公司的满意度,即影响着客户关系管理的状况。A、B类客户作为客户等级高的两类,对于公司品牌培育和卷烟销售目标的完成最为关心和支持,拥有最高的客户满意度,伙伴式客我关系最深入和稳固。而少部分C类客户由于客户等级偏下,享受的优待方面不及A、B类客户,因此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落差。

二是资金预算限制明显。经费对于客户关系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客我的建立和维系。一旦活动经费落实下来,活动的策划就有了资金的保障,再通过客户经理去宣传和沟通,保证活动宣传到位,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来让有能力参加的商户都参加其中,或是挑选骨干商户参加户外拓展活动等。但实际情况却是,洪江区成本费用的预算控制使其在组织客户的各类活动中受到了较明显的限制,有的大型活动精心编制了计划,但最终因经费限制没法实施。

二、洪江区烟草客户关系管理的优化途径

客户关系管理现今不仅仅是烟草公司向零售商的单向沟通,新型的客户关系管理应当增强烟草公司和零售商两者之间的关系、关联、反应及回报,较以往的传统管理增加情感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优化客户关系管理才能达到培育知名卷烟品牌、建设世界一流卷烟营销网络的目的,也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的必然要求。具体客户关系管理优化途径如下。

(一)加强经营指导,突出关联机制

4RS经典营销理论的第一个元素“关联”即让企业与顾客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企业必须树立的核心理念是建立并发展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作为烟草商业企业,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有效提高零售客户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真正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这种“关联效应”。终端能力建设可以围绕提升零售商户的卷烟营销能力、品牌培育能力、卷烟订货能力、库存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开展,针对不同的零售商,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由客户经理采用召开零售商专题培训会或座谈会等形式,定期、系统、有目的性地开展经营指导和专业化培训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反应机制

4RS中第二个元素“反应”是指企业需要学会站在顾客的立场和角度领会顾客的需求及困难,以此建立最有效的商业模式争取高回应和高需求,而不能简单执行计划和实施控制,这一概念引入到烟草销售行业而言亦是如此。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前提是学会聆听客户实际需求,这一点就需要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全心全意的投入才能达成目标。因为客户经理是烟草公司系统里和零售商沟通最频繁、最亲密的岗位,可以说客户经理是烟草公司和零售商之间的桥梁。零售商通过客户经理了解烟草公司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他们的经营问题亦是直接和客户经理沟通。另外,零售户的经营状况、思想动态甚至是家庭状况,也是通过客户经理反馈给烟草公司。客户经理每月定期走访零售户,了解市场动态并及时反馈给烟草公司以制定相应的策略,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巩固烟草商业企业与零售客户间沟通与交流的反应机制,为更好提升客户关系管理水平奠定牢固基础。

(三)加强市场监管,突出关系机制

4RS中第三元素“关系”强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已经发生本质性转变,企业必须适应的一个转向是顾客与企业都必须从着眼于短期利益转向重视长期利益。在当前我国烟草专卖专营体制下,烟草公司不仅仅需要服务还需要管理,强而有力的市场监管是保障卷烟市场良好经营环境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序守法的卷烟经营环境,是提高零售及盈利水平的前提。营销部分要洞察异动客户,特别是卷烟大户的经营情况,有线索要及时通知专卖部门并积极配合专卖部门对违规零售户的查处。专卖部门要加强打击违法犯罪力度,重点打击假烟制造及销售,对走私烟、非正规渠道烟等扰乱市场的情况也要严厉处罚。此外,烟草公司各部应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法律知识培训引导零售商践行诚信经营的理念。

(四)加强保障措施,突出回报机制

4RS中第四元素“回报”强调,合理回报是正确处理营销活动中各类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零售商的利益保障制度也是推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点。首先,烟草公司应稳定卷烟价格,科学地进行货源的投放,严厉打击肆意涨价、捆绑销售等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努力做到所有品牌顺价销售。其次,烟草公司在服务零售商方面,应当严格控制监控大户、培养中户、扶植小户,杜绝依赖大户的现象。同时,在经营指导的培训中应强调明码标价的重要性,定期检查。

三、总结

零售培训总结范文3

现代社会,我国商业经济活动频发。在信息时代中,信息化营销理念日益凸显出来。营销战略的落实,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很多商业活动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展开。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面对电子信息环境,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战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商业利益。随着国外大型企业和电商淘宝的兴起,其发展态势非常强劲,对商业零售企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企业需要转变营销策略,加强营销战略的电子商务化,可以使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可以在提高营销成本的基础上提升交易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样企业竞争力也会更强。

一、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

由于各国经济交流频繁,各国经济领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面临着严重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零售企业很少受到竞争力的冲击,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不需要营销战略也可以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涌入了很多知名零售企业可以制造很多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先进的营销战略理念对我国零售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零售企业营销的电子商务化冲击力较大。面对这种大环境,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主要表现是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剧烈,世界人口多,他们的消费群体大,消费潜力大,因此我国市场赢得了欧美国家的青睐,大批国外零售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这使得国内零售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外企业在受到挫折后,不需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就激化了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现代商业领域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业交易,并且其效果显著。网络平台的营销行为可以使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效率也会更高。

二、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探析

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对零售企业的战略管理策略的探析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企业的营销水平也会提高。

1.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中的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这种传统思想的转变非常必要。零售企业需要面对客户群体销售。从顾客方面加强优化对顾客的服务,可以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在主动出击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能够符合时展的需要,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科学管理观念的落实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从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完善,在此基础上不同环节可以发挥不同效果。细节是关乎企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为了让消费者获取不同的体验,应该从细节方面科学落实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会大大提升。另外,零售企业环境设施的完善,可以让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增强。

2.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零售企业主要是以实体店的形式销售商品,这种销售模式可以让消费者的实用价值增强。消费者在享受销售服务的过程中,商品的附加值也会大大增强。零售企业中的重要环节就是顾客购买商品背后的服务。顾客第一次购买商品可能是偶然因素,但是顾客经常去企业购买商品和企业的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零售企业需要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在员工服务意识增强的情况下认识到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即顾客忠实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服务意识的增强需要以顾客为主要服务对象,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应将顾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顾客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从而得到顾客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工作也会更加科学有效。

3.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训。商业零售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员工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后,对顾客的服务意识也会更强。商业零售企业主要的培训目标包括:员工要科学判断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并对自身的价值要有全面的认知。员工提升顾客服务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员工和企业沟通后可以加强对员工专业服务技能的强化。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营销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各个不同岗位的员工承担着不同责任,按照员工的不同岗位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商业零售企业的各项能力。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担负着为顾客服务的职责。企业管理层对他们的培训需要强化沟通能力和个人责任,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促使商业零售企业工作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可以增强企业的营销效果和竞争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商业零售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加强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非常重要。文章首先分析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再从“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璐.浅析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1):23~24.

[2]邱翔宇.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管理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3):23.

[3]刘霞利.论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J].品牌,2014,(09):11.

零售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管理会计;传统零售业;重要作用;相关对策;分析

管理会计又被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主要包含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两部分内容,通过对企业历史经济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帮助经营管理人员制定经营目标和编制计划,进而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决策,助力企业经营目标更快更好达成。将之应用到传统零售业经营发展当中,可以有效转变传统零售业不利市场竞争地位,并为其开辟出一条稳定持续发展道路[1]。本文联系管理会计在传统零售业中的重要作用,对实践应用存在的认识不足、人员素质偏低、体系不够规范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极具针对性应对策略,使管理会计对传统零售业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推动传统零售业得到更好发展。

一、管理会计在传统零售业中的重要作用

将管理会计应用到传统零售业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①为传统零售业增造更多价值,传统零售业主要是到店进行消费,与过去相比较,现代人们进行消费相应商品信息和服务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化,到店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商品买卖本身,还包含了消费者购物体验和服务满足感。透过管理会计就可以就商品、服务或整个业务部门为对象,对其价值链进行全面、系统性分析。在准确把握各流程环节的同时,也能够准确把握到相关流程成本及盈利来源,然后依托扎实市场调研、供应商科学选择、顾客极致服务等多个环节,对传统零售业增造更多价值点,相应综合竞争力也会明显提高[2]。②实现预算管理采购销售一体化,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零售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对传统零售业经营发展也提出更高要求,想要取得更多经济效益和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就需要依托管理会计加强预算控制管理工作,实践中也要根据实际业绩对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和创造,并在对战略导向的预算控制体系构建中,使内外部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使传统零售业采购销售联系更加紧密,抵御风险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③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有效控制,考虑到传统零售业日常销售毛利率比较低,想要在激烈市场环境中赚取更多利润,就需要对成本管控加以关注,通过管理会计就可以对商品生命周期进行准确把握,并从商品生命周期综合成本出发,对商品采购进价、上游供应商营销支持、商品增值成本、相关市场推广、下游分销商物流成本等进行综合控制。同时对客户群进行细致分析,进而精准开发商品和服务,针对每个实施环节的成本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不仅可以创造更多利润,还能够推动传统零售业创新发展[3]。

二、管理会计在传统零售业中应用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管理会计在传统零售业中进行应用还显现出以下问题亟待解决:①管理会计认识不足,由于缺乏正确的管理会计认知,导致传统零售业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出现诸多问题,相应管理会计应用重要作用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对传统零售业经营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实际开展工作也更加侧重对眼前利益进行获取,而管理会计的应用更多体现在未来发展战略制定上,再加上缺乏科学管理理念,使与管理会计密切相关的财务会计也受到波及,最终也会威胁到传统零售业生存与发展[4]。②管理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传统零售业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需要一批专业素质高和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从旁提供支持,并且管理会计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工作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在解决工作出现难题时,若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就会造成会计数据缺失和错误,对经营决策制定和实施也会产生极大影响,甚至会为传统零售业带来极大财务风险,不利于传统零售业经营发展目标实现。③管理会计体系不够规范,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现代零售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压力对零售业的推动,都会对管理会计产生极大影响,而想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优势作用,就需要使管理会计与自身发展实际相适应,并在良好互动中推进各项工作更好实施,然而联系实际发现管理会计在传统零售业中进行应用还没有达到预期标准,侧面也显示出零售业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也严重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传统零售业中的深化应用。

三、管理会计在传统零售业中有效应用策略探讨

(一)强化管理会计认知。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应用重要性,才能够在实际行动中加以体现,针对当前传统零售业存在的管理会计应用和推广不足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管理会计缺乏正确认知,导致其重要作用在传统零售业中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为此,传统零售业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对管理会计进行主动认知,并联系自身经营发展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管理会计开展计划,使传统零售业日常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展开。实践中可以从传统零售业内部出发,对管理层人员进行更加深层次培训,在提高管理会计认知深度的同时,使管理者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定期开展内部教育活动,让内部员工有更多机会了解现代化管理理念及方法,并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联系更加紧密,共同推动传统零售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更快更好达成[5]。

(二)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传统零售业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需要管理会计人员从旁提供支持,并且管理会计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也会对最终工作效率和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为了推进该项工作更好展开,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具体实践中可以联系管理会计开展对工作人员提出的具体要求,对外招聘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和懂现代科学技术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工作队伍当中,使传统零售业管理会计工作更加高效展开。针对现有的管理会计人员,也要积极组织教育培训活动,以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使工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同时在开展的培训活动中,工作人员业务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并将所掌握的最新管理知识与技巧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优化应用,相应管理会计工作质量也能得到有力保障。

(三)完善管理会计体系。为使管理会计在传统零售业中得到更加深入和广泛应用,就需要传统零售业企业重视和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在搭建管理会计体系的时候,也要注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联系,并结合相关管理部门实际状况,对管理会计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助力零售业制定战略目标更好实现。具体实践中,需要对传统零售业实际发展特征进行准确了解,并注重体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融合和制约,在促进传统零售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同时,也能为零售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在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带领下,各个部门也能清楚认识到自身工作职责,并根据所制定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贯彻和落实,再通过各部门紧密协作和层层把关,最终制定的经营决策也会更加科学合理,各项计划实施过程存在风险也能得到有效预测和控制,并驱使着传统零售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6]。

(四)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成本管控是管理会计中的核心内容,并且在传统零售业中应用管理会计,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和创造更多经济利益。为使这一目标更好达成,就需要传统零售业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实践中需要结合传统零售业主要业务开展实际情况,借助管理会计对业务实施流程进行细致剖析,并结合商品价值链,对各个环节成本损耗加以把握,再借助资源优化配置、流程优化设计、环节层层把关等措施运用,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在这过程中也可以挖掘出新的利益增加点,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先进经验,为传统零售业创造更多利益。此外,未来传统零售业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也要将重点放在财务数据分析和应用上面,以为零售企业制定管理决策和节约成本提供专业、有效数据支撑。

四、结语

零售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药;药学服务;零售药店;执业药师;社会药房

零售药店作为医院药房之外的另一大药品供应主体,其药学服务的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然而,我国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1]。如何确保消费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已迫在眉睫。

1零售药店里中药药学服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现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难以完成对药学服务人才的准入把关

执业药师是药学服务专业技术人才[2]。1994年3月我国开始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标志着药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实行了准入门槛制度。1999年4月对《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一直沿用至今。近20年的药学服务实践,从“以药品保障供应”为中心转向了“以患者安全合理用药”为中心,社会公众对药学服务的期望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药学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2017年年底,全国通过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人数已达到95.36万人,注册408431人,注册率为43%[3,4]。由此可见,有一半多的执业药师没有选择注册。根据《执业药师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业药师实行注册管理制度,没有注册就是没有执业药师身份的执业。由此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管理及考试办法应进行必要的修订,提高药学服务人才的质量。

1.2执业中药师数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及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执业中药师是零售药店指导患者使用中药的终端责任者,肩负着指导消费者安全合理使用中药及中药文化传承与宣传的重任。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3月31日,全国执业药师注册人数为359954人,其中注册于社会药房的为31513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7.50%;具有中药学专业背景的执业药师仅有55170人,其中注册于社会药房的为46819人,而全国的药房数为447034家[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执业药师注册总人数与国家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要求“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超过4人”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注册于社会药房的执业中药师数量非常小,平均每家社会药房只有0.11人。执业中药师数量的极度匮乏,使得零售药店“挂证”现象屡禁不止。同时,执业药师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72.50%。这就导致社会药房的中药药学服务工作难以全面展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是无法保障。

1.3缺乏中药药学服务标准实践指导和评价体系

我国现行的药事管理法规侧重于药品的质量管理等,针对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法律法规基本空白,仅有一些倡导性、宏观性的指导[6]。然而,服务是无形、可变的。因此,在没有确立统一标准、责任义务等实施细则的前提下,零售药店中药药学服务的执行力、有效性及稳定性就难以得到保障。与此同时,执业中药师在从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专业实践上的问题也就无法获得相关专业上的指导,无章可循,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中药药学服务的随意性。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叠加,使得零售药店的中药药学服务工作难以提高。

1.4零售药店经营者对执业中药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定位错乱

执业药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药师岗位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社会责任性以及公众服务性等特点。然而,我国现阶段的零售药店依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忽略了执业中药师专业技术岗位的属性与广泛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采用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执业中药师对企业贡献的大小,将从业待遇与其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挂钩,在从业过程中主动提供中药药学服务的意识不强。

1.5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审方调剂贮存养护等意识淡薄

中药饮片是直接用于汤剂,其加工炮制、防蛀防潮等养护措施均可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根据刘倩等[7]的调查,零售药店在中药饮片的购进验收、贮藏养护、装斗清斗、审方调剂及代煎服务等多个核心服务环节均不理想。中药历来重视药材的道地性,强调以配伍复方的形式发挥综合疗效,方剂中任何一味单药的质量及用量均可影响到临床疗效[8]。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也直接影响着中药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形象,加大中药饮片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力度迫在眉睫。

2零售药店发展中药药学服务的建议

2.1完善执业药师管理制度,提高中药药学服务准入门槛

加快执业药师法制建设,从法律层面明确执业药师的权利与责任,准确定位其社会作用。提高执业药师在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社会地位,建立执业药师的职业优越感和认同感。实行执业药师等级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引导执业药师终生执业。强化执业中药师报考专业的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教育背景,严格把控准入条件和从业经历。鼓励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毕业生参加考试,进入社区零售药店从事中药工作,充实社区中药从业人才储备。

2.2转型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中药药学服务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零售药店里中药药学服务的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教育部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的医学大类下的中药学类本科只有中药学与中药资源与开发两个专业,专科只有中药学1个专业。而且中药学专业是培养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及研发等领域的中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上属通才教育,难以培养出社会公众需求的中药药学服务人才。所以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型升级,增设中药药学服务方向,以为中药药学服务队伍输送高素质人才,避免“先天不足”。

2.3建立中药药学服务评价体系和考核监督机制

中药姓中,即中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药药学服务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9]。建议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社会责任意识强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根据零售药店的特点及实践进行总结,制定中药药学服务方法与标准,通过实践检验再进一步修订,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药药学服务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对不同等级的药店合理设置考核标准及日常监督管理措施,纳入GSP管理细则,促进零售药店中药药学服务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提高中药使用的有效性、依从性和安全性。

2.4全面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引导零售药店经营理念转变升级

随着“三医联动”为核心的新医改的不断深入,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零售药店分级管理制度,总结分析试点运行的情况,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根据药品零售过程中的经营条件状况、药学服务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对零售药店实行等级管理,提高零售药店的市场准入门槛。淘汰服务水平低、软硬件不符要求和社会责任意识低的药店,以避免高度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扰乱市场。在制度上引导零售药店经营者理念转变升级,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通过考核执业药师的中药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促使其提高中药药学服务质量,提高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使其特色鲜明的中药药学服务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优质中药药学服务的品牌效应。

2.5加强中药饮片流通质量监管,重视中药审方调剂工作

有法可依是法制建设的基础。完善中药饮片流通领域的相关药事法规,使其执法时有法可依。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中药饮片炮制、采购、验收、贮藏养护、审方调剂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从源头供应到终端使用整个过程的质量监控。创新中药饮片包装标签与说明书等管理相关制度,保障中药饮片供应质量的可靠性和溯源性。提高中药饮片鉴定验收岗位的责任地位,重视中药饮片炮制、鉴定验收的师承教育作用,定期开展专项培训与考核。此外,中药审方调剂是中药质量监控的最后环节,也是中药药学服务的核心关键技术环节,其业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中药审方必须由执业药师或主管药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中药调剂员必须熟练掌握中药处方的应付原则,做到理、法、方、药一致性。

3结语

零售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实体零售;“互联网+”模式;虚拟社区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在世界和中国经济增长都面临巨大挑战的压力下,我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电子商务更是成为各行业的焦点。电商零售的飞速发展,对传统零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模式的变迁,电商企业利用互联网打破传统零售业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相比之下,线下零售业则跟不上当下多样化、便利性的消费需求;二是居民消费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掌控话语权和主动权,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产品信息并进行传播,消费观念和决策过程都发生变化。面对零售行业的变革,传统零售企业对互联网的态度应是“拥抱”。在实际中,国内零售企业纷纷寻找与互联网融合的策略,开始同时发展网络与实体零售业务,如苏宁、国美、大润发等大型的零售商超开始建设自己的购物网站。但是目前零售企业开发网络营销的道路还刚刚开始,“互联网+”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对于中小型零售企业而言,他们在资金、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如何将实体零售和互联网营销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本文在总结传统零售业“互联网+”的模式和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建设虚拟社区的价值,并提出实体企业建设虚拟社区的策略,为零售企业开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渠道提供新思路。

二、传统企业“互联网+”的模式及问题

目前,传统实体企业“互联网+”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自建网站、与B2C网站合作、社交媒体营销,本文对三种模式的特点、实例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自建网站

自建购物网站,即零售商不依托第三方交易平台而选择自建零售网站,这是实体企业拓展互联网营销渠道的基本模式之一。其投资成本和技术要求比较高,网站知名度扩展较难,但有利于控制。苏宁电器建立“苏宁易购”平台,依托全国强大的实体店铺网络,强势挤进网络电商平台前十位。然而在有关传统零售企业自建电商平台的案例中,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仅有苏宁易购一家。由此可见,国内传统零售进军电商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自建平台并非易事,主要体现在高昂的费用投入,比如对中小企业而言,其拥有的品牌资源有限,自建网站带来的新增销售规模有限,不及新增的投资比例;另一方面,就线上而言,获取利益的关键前提是流量,然而淘宝、京东等电商发展更加成熟,占据绝对的市场先机,后来者如果想要参与竞争,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利用第三方平台

另一种线上营销的方式是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零售商自己不经营网站,而采取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建立网店的形式。其投资成本较低,技术和管理需求也相对较小,可以利用第三方平台的知名度和信誉,但不利于控制。目前,大多数实体企业已经通过B2C平台建设旗舰店,并且不少旗舰店通过网络运营超过了纯电商品牌。与此同时,商家纷纷进军互联网平台,网购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严峻。互联网的信息透明度极高,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企业之间竞相使用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不断压低价格获得生存,利润空间缩小。线上店铺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空间却越来越低,相比实体店的成本优势也不再明显。

(三)社交媒体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是指利用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比如微信朋友圈、QQ平台、微博等,进行商品推广和销售。社交渠道为实体零售业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平台,通过个性化和针对性的信息推送,借力大数据和云计算功能,帮助企业对目标群体进行细分,发觉顾客的消费需求,并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直播+网红”掀起新浪潮,成为电商新玩法。起源于社交媒体的“网红经济”被看作是社交电商趋势下的一个重要体现。网红电商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免费优质流量,同时也因为“低门槛”这一特性,为大量入局者提供了参与的可能。随着网络直播的火速升温,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入局。实体零售实施“互联网+”策略,主要通过以上三种常用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模式的取舍需要企业依据自身资产、规模、市场等因素进行具体操作。比如自建购物网站,需要投入高额的成本,企业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份额,比较适合有实力的大型零售企业。对于其他一些传统实体品牌,则可以选择与知名购物网站合作的方式,这样能够利用平台资源优势,较快速的取得收益。但是,仍有一部分企业,既没足够多的资金,又缺少相应的品牌(比如中小型连锁经营超市),此时需要拓展其他形式的线上渠道。

三、实体零售建设虚拟社区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相同产品、品牌的爱好者愿意在虚拟社区内传播和分享产品使用经验。虚拟社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成员互动模式,在社区内,成员可以进行信息分享、资源获取、情感交流等活动。对于各类零售企业而言,建设虚拟社区是销售渠道延伸至互联网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关于虚拟社区的价值,学者们没有考虑建立社区的企业类型。前人的研究大都是从一般价值去分析,而实体零售企业有其独特性,将实体零售和虚拟社区结合在一起,可以激活社区功能、体现出多方面价值。

(一)品牌价值

社区创造的品牌价值,主要是指社区成员互动产生的品牌价值增值。通过研究发现,成员社区互动行为,能够赋予品牌价值,在宣传品牌的同时,增加了成员对品牌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帮助品牌价值提升。实体零售创建虚拟社区之后,线下和线上的消费者参与互动,扩大了企业的宣传和影响力,消费者感知到有众多共同兴趣的人选择同一品牌,会大大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顾客参与虚拟社区的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是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所实现的,是建设虚拟社区能够为企业提供最有利的价值。

(二)情感价值

基于社区互动,不仅可以满足成员的物理需求,还能给他们带来各种情感价值。一方面,虚拟社区的存在,改变消费者和营销者之间的沟通模式。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不再是隔着各种中间商网络的两个极端,而是通过一个枢纽有了直接对话。另一方面,虚拟社区不仅是联通顾客和企业的桥梁,同时也是顾客和顾客之间对话的一个窗口。因为虚拟社区提供给顾客分享喜怒哀乐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交的属性,具有情感分享、交流的功能,产生社区的情感价值。

(三)信息价值

虚拟社区的成员信息和知识共享行为,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信息功能是社区存在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对产品、品牌有共同兴趣的消费者,在社区内的主要活动参与即是获取和分享信息。虚拟社区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是以用户持续不断地参与知识共享和信息分享为前提的,社区参与对信息共享有显著影响。虚拟社区由于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进行多方沟通,具有信息透明度高的特征,成为顾客分享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社区对于企业同样具有信息价值,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参与活动,搜集消费信息,关注顾客意见。

(四)服务价值

虚拟社区的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带给顾客的便捷性、服务性。网络社区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第一,虚拟社区服务具有及时性。消费者和实体门店之间存在空间上的距离,顾客进店消费的时间和次数都是有限的。即使实体零售商有再好的服务,能够传递给顾客的也是有限的。如果建立一个虚拟的社区,让消费者能够随时满足个人所需,不管是知识获取还是产品购买等各个方面。有助于消除实体门店与顾客的空间距离感,让顾客随时感受到企业的服务。第二,虚拟社区服务具有多样性。社区服务的多样性在于网络的强大和包容,网络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服务空间。

四、实体零售建设虚拟社区的建议

(一)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

实际上,互联网企业掌握着网络开发及应用的高技术人才,而传统企业掌控着庞大的实体网络,两者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实体和互联网的结合离不开人才的问题,为了尽快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实体企业应该加快对网络人才的培育。既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实体企业可尝试引进、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传统商业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和具体的应用能力。

(二)重视对社区的管理

社区成员在感受到自己被过度管理时,通常会产生抵制学习、工作和创新的行为,管理的太多会破坏社区内的信任、关系建立以及知识共享意愿等。Brown等的研究表明,半结构化的组织要优于管理的太多或者太少的组织。适度的网站管理能够促进社区作用的发挥,网站管理者要制定好社区的游戏规则。实体零售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社区管理队伍,重视社区环境的优化,这样才能发挥社区的价值。

(三)资金投入应该循序渐进,做好与实体之间的统筹

实体零售在选择互联网渠道时,要根据自身实际的财力、资源选择适合的模式。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建设自己的购物网站。而对于建设虚拟社区的零售企业,在投入资金时仍然要做正确的权衡。在没有充足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社区的管理、建设都不会发挥理想的效果。

(四)发挥虚拟网络的优势,重视数据化的建设和应用

纯电商营销,最重要的一个工具是数据统计,从访客进入网站、浏览网页、查看商品、下单到离开网站的过程中,线上都能进行完整地记录访客的行为轨迹及其注册信息,线上借助数据化的分析,提高营销效率。数据化分析是帮助营销者分析顾客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实体企业可以借助数据化的软件工具,将消费者诉求进行数据化的整理和归类,从而找出最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卖点和服务特色。

参考文献:

[1]郭燕,陈国华,陈之昶.“互联网+”背景下传统零售业转型的思考[J].经济问题,2016(11):71-74.

[2]李桂华,刘铁.传统零售商“优势触网”的条件与权变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12.

[3]宁连举,王伟.虚拟社区自发团购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顾客体验视角[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6-41.

[4]马向阳,王宇龙,汪波,杨颂.虚拟品牌社区成员的感知、态度和参与行为研究[J].管理评论,2017(6):1-12.

零售培训总结范文7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私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彻底杜绝了企业的私有性质,私人资本和资产阶级作为一种经济成分和阶级结构,在新中国彻底的消失。但是,这种所有制形式的改造,严重地背离了生产力发展实际状况,使得中国的商业零售业经营变成千店一孔,毫无生机可言,“工业生产什么,商业销售什么”成为计划经济条件下供需关系的典型写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深入贯彻,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商业零售业焕发生机,最早呈现出由单一的单店经营向连锁经营方向的转变。这种以连锁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以新成立的百货店为支撑的。而传统意义上的那些商业企业,却往往因为还有一些计划性指标在手,吃惯了计划经济饭,而显得裹足不前。以安徽为例,1995年12才开业的安徽商之都,就于1997年在亳州开设了第一家连锁经营店,迈出了中国商业界开设分店的先河。单店经营模式的改变,使得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从单业态经营向多业态经营方式的转变

伴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商业零售业也在不断进行新尝试、新方式、新融合。首先,在品类整合上发生变化。过去传统的零售店,是以百货一个大品类为主,随着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商品供给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发生转变,这就要求零售业在单店经营中不能只以百货为主,要适应消费者对商品需求变化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商品服务。其次,适应开放式竞争的需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专卖店、夫妻店不断涌现,迫使零售业变化业态经营形式,引厂进店也就顺势出现。同一卖场内,自营、品牌专卖、柜面出租等形式应运而生。再次,经济效益的需要也决定了单店经营的零售业必须扩大经营范围。从1995年至2000年,我国商业零售业经历了由单一以百货为主向百货、超市、家电、专营、零售批发、餐饮、娱乐等多业态并举的重大的转变。

从商业经营向商业地产综合经营方式的转变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我国商业零售业正式对外开放。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国各地方政府借此东风,推出了许多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这些超国民待遇的条件,有力地吸引了国际上大型跨国企业的眼球,纷纷涌入中国,乐购、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等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到处安营扎寨。正是这些跨国企业的涌入,“shopingmall”的概念也迅速蔓延,商业综合体顺势而生。一些有实力的零售业企业立即转变固有的、传统的“以商养商”的商业经营方式,采取并购、合作、购买土地开发等形式,大力发展以商业地产开发为主、反哺商业经营的“地产、商业”两轮驱动的商业地产综合经营方式。由于商业房地产投资有着不可估量的获利前景,一时间,引得无数商业零售企业竞相参与其中。当然,由于商业房产投资较大,加之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有可能导致一些企业面临巨额资金难以收回的情况。因此,应该正视商业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

从传统经营向创新经营方式的转变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商业企业无法规模化对接出口贸易转内销的产能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无法贯通的问题。国内商业零售企业商品经营同质化严重,打折竞争和商品价格虚高现象成为一对不可克服的矛盾。同时,由于进货成本上升,加之租金、人力成本增长,企业的利润变得越来越微薄。这迫促使商业零售企业一方面谋转型,求发展;另一方面,加快了创新经营步伐。2008年以来,商业企业在打造物流链供应、自主品牌开发、贴牌生产(OEM)等创新经营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创新必须遵循商业伦理,那种毒胶囊、三聚氰胺、鼠肉当作羊肉卖的“创新”,只能是商业伦理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沦丧。值得肯定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在创新经营方式上都走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比如,安徽徽商集团在抓好销售规模的同时,开辟商业物流经营的新道路。

从单体经营向多边合作经营方式的转变

伴随着连锁经营、商业地产的开放式发展,商业零售业的经营规模呈几何级数的跨越式跃进,几万平方甚至几十万平方的商业综合体已经屡见不鲜,这就要求作为商业开发商从过去以我为主开发、拓展经营场地,转向寻找多边合作经营。所谓多边合作经营,就是以某一零售商业地产开发商为主开发、建设大型或特大型商业综合体,采取招商、合作、出租、出售等多种形式,形成百货、超市、影院、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齐全、方便消费者一站式消费的经营场所。这种多边合作经营的模式,已经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大力发展。比较有名的就是万达广场。多边合作具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购物方便、环境优良等明显区别于传统卖场的显著特点,颇受广大中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从实体经营向实体加电商经营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电商发展、壮大,一些连锁化、规模化经营的零售企业,也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潮流,积极进军网上市场。近几年网上市场正在不断侵蚀实体零售市场。据2013年1月14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则显示,京东商城2012年的销售额为97亿美元,以2012年12月31日汇率计算,约为609亿元人民币,从2008年到2012年,5年间平均增长率达到836.92%。而苏宁易购在2012年也实现销售183.6亿元。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而2011年仅为4.4%。这或许意味着电商彻底改变商业零售业格局的开始。正是因为网上商店销售的迅捷性、品类多、价格低等特点,加之网上商店具有成本低、销售市场空间巨大、便于商品品类和服务延伸、有利于以消费者个人为对象进行“定制化营销”、促进“体验式经济”的发展等优点,使得许多实体零售商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并把进军网上销售市场视作适应消费市场变化的一个战略性的契机。如苏宁、国美等过去中国家电龙头企业都纷纷进军网上商店。这些企业网上商店的开发,通过体验式经济的服务,一定会使消费者在体验中享受快乐购物的喜悦,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商业零售业变革和发展。

从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方式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各方面的资本纷纷投入商业零售业,大型商业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导致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零售业平均利润持续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全国零售业平均利润率约为15%左右,而到1997年国有商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到仅为1.5%左右,比1995年美国前50家零售企业的平均利润率1.8%还低,这说明我国零售企业在“短缺经济”或“卖方市场”背景下的超额利润时代已告结束。基于此,一些零售企业积极总结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成功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为商业企业要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从简单的商品经营中走出来,把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国有性质占主导地位,商业零售业最初实现资本经营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进行的。其主要途径是:兼并和收购、资产重组、破产、融资(包括租赁)、企业托管等。这种以资本为纽带的经营方式在九十年代释放出强大的动力,使得国有商业企业的经营能力得到飞跃式的提升。进入21世纪后,这种由政府主导实现资本组合的现象已经被市场经济内在要求所取代,企业间资本融合的途径、方式、手段等,都具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如2010年7月江苏南京金鹰商贸在多名竞拍者中脱颖而出,最终以2.67亿元的高价一举拿下安徽瑞景商业公司100%股权。

从同质化经营向差异化经营方式的转变

建国后,我国商业零售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物资匮乏,商品的生产、经营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后,商品生产发展迅速,市场供应充足,贸易中心、购物中心、大型商场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从零售企业经营的商品种类,到商品陈列,基本上是千店一孔,同质化经营十分严重。这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更是使得商业零售业效益低下,有的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因此,改变同质化经营现状,实现差异化经营尤为必要。一是在经营商品的种类上狠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提高本企业的商品差异度。如安徽商之都在安徽率先引进GIVENCHY、Dior、LANCOME等世界著名化妆品,抢占了高端市场。二是在为消费者服务上狠下功夫。每个商场都有自己的服务手册,加大对服务人员在商品知识、接待礼仪、相关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形成本商场的经营特色。同时,在商场的空间氛围营造方面,注重商品布局与顾客休闲之间的合理配置,为顾客购物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安徽商之都1995年开业时的“购物即享受,休闲商之都”,就是一句最令人难忘的广告语。三是在营销手段上狠下功夫,创新营销方式始终是零售业的主旋律。如安徽商之都每年春节后的“零利风暴”、安徽?生电器每年315推出的“家电奥斯卡”评选,都已经成为业界的经典营销案例。

从规模经营向效益质量经营方式的转变

零售培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超市;零售业;会计核算体系;财务管理

由于零售业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使得零售业竞争压力增大。据相关调查表明,截止2017年,全国商品零售额增长9.8%,在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与2016年相比,增速至少高出3个百分点,预示着商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1]。随着我国零售业经营模式的改革,零售业实行对外开放,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问题,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与化妆品、首饰、服装等百货业相比,还是与零售超市相比,专业连锁店或大卖场等企业,具有较大的规模,品质样式也比较多,因此,日常经营势必会存在一些问题,对会计核算造成影响。与传统的商业零售会计相比,新时期下,超市商品的采购、会计核算方法、商品销售的核算及会计科目的设置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建立合适的会计核算体系,做好超市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领导者首要考虑的事。

一、超市成本核算的构成

(一)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指商品采购的实际成本,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关键,包括商品进货费用和购买价格,在超市经营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2]。根据会计准则,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可以在商品采购成本中纳入进货费用,如进货时的装卸费、燃料费、运输费等,算到采购总成本中,也可以单独计算进货费用,或者计入销售费用中,在已销商品和库存商品中分配计算。

(二)库存成本

在超市成本核算中,由于超市商品库存数量多,商品类目繁杂,且金额较大,对库存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也对库存成本的控制带来了问题。尤其是大型超市,不合理的库存增加了管理人员和库存面积,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费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超市的库存成本,为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针对超市库存,企业必须购买充足的商品,适当增加存货量,从而确保销售部门的需要。

(三)销售成本

由于超市销售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因此,核算超市销售成本是计算超市销售利润的前提。在核算销售成本时,通常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销售成本是在销售商品时所产生的费用,不仅包括销售过程中的广告费用、促销费用等,还包括商品的采购成本,包装费用、运输费用、房租费用等,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3]。

(四)人工成本

在超市经营总成本中,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超市行业是一种商业行为,对于零售企业而言,人工成本是一种费用支出。据调查,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约占三分之一。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力的增大,人工成本所占比重也在逐渐增加。通过核算人工成本,超市在绩效考核中融入人工成本核算结果,不仅为企业的整体战略决策奠定基础,还为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增加了企业整体效益。

二、促进零售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零售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在超市等零售业财务管理流程中,需注重内部控制的应用,根据制衡性、全面性原则,严格依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同时,有机融合业务流程、权责分配及部门设置等三方面内容,并使其相互之间形成制约和监督,从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响应国家财政部的相关政策指引[4]。首先,零售业要注重规范自身流程,以控制关键岗位为前提,将流程中的业务经办工作与会计记录、稽核审批、授权批准等职务相分离。根据ERP系统,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设置各流程操作人员权限,从而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其次,加强财产保护控制,企业财务部门要定时盘点库存商品,并仔细核实账目。针对核实中出现的差异问题,要及时寻找责任人,并仔细分析原因,然后向管理层上报,由管理层做出决策;最后,制定层级权限,加强仓库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做好仓库管理工作,并完善仓库管理制度,对各个部门设置层级分明的权限,严格控制未授权人员接触资产。另外,在部门专业绩效考核中融入资产保护控制流程,要求相关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并制定奖惩措施,根据考核结果,对不合格人员进行降级、调岗或辞退等处罚,提高其竞争意识。

(二)完善财务管理职能与流程

针对零售业财务管理工作,企业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以内部控制规范为基础,从而落实各项财务管理流程,并完善各部门财务管理职能。首先,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职责分工,避免相互推诿责任或出现舞弊行为。实现提现人员与业务操作人员之间的岗位职责分离,使员工或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另外,关于第三方支付账户,在注册用户名时,零售业应严格把关,设立专业邮箱,确保资金的准确性。同时,在资金管理体系中融入第三方支付账户,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其次,根据零售企业自身特性,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财务管理人员要科学合理的设置会计科目,为资金合适提高有效依据。同时及时更新会计制度,对结账操作或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规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在零售业日常核算中,要根据业务流程,做好部门分工,获取完整的交易事项凭证,避免财务报告内容出现偏差。在结账处理流程上,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运营数据进行记录[5];最后,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做好预算工作的前期准备,如预测进行广告和促销所用的资金或进行市场调研,从而选取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时,做好预算目标的指标分解,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并正确选择预测起点,满足经营战略目标要求。另外,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与考核,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预算职能。通过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预算执行情况,掌握财务信息监控情况,分析差异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正确的预算决策。

(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零售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相关领导者要意识到管理工作的实质是人,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对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或专业财务人员,不仅能从日常会计核算中发现隐藏的财务问题,及时预警财务风险,还能为财务管理出谋划策,针对各种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做贡献[6]。在会计人员招聘中,不仅要聘用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才,还要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让优秀的人才担任重要的会计核算岗位,才能实现企业财务的最大化,做好会计核算相关工作。另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要定期组织培训,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不仅能增加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还能改善管理模式,增强财务管理,并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为零售业长久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为吸引更多财务管理相关高质量人才,留住企业中合适的员工,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待遇,或实行内部晋升制度,从而为管理层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语

在超市财务管理中,针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要注重规范自身流程、加强财产保护控制、制定层级权限,加强仓库管理人员责任意识;针对财务管理职能与流程的完善,不仅要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职责分工,还有根据零售企业自身特性,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设置会计科目,为资金合适提高有效依据;针对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加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并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为零售业长久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红燕.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及应用思考[J].经贸实践,2017(21).

[2]江娟.浅谈我国零售业在销售环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经贸实践,2017(22):250.

[3]佚名.超市蔬菜鲜活商品营业成本的会计核算[J].全国流通经济,2018(30).

[4]章玮.大型连锁超市会计内部控制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当代会计,2017(2):48-49.

[5]沈文捷.我国零售业在销售环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财会学习,2018(19):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