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造林技术范例

抗旱造林技术

抗旱造林技术范文1

一、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彬县位于陕西省渭北高原的西部,咸阳市的西北部,居黑河中游,介于东经107°04'—108°22',北纬34°51'—35°17'。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彬县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祁、吕、贺山字行构造前弧东翼内侧。地台基底主要为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第四纪以来,由于当时气候,黄土物质在这里大量堆积形成黄土高原。后由于长期的流水冲刷和切割,故而形成了塬梁、沟壑黄土区特有的地貌形态。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其中,全长104公里,将全县分割成为东北、西南、泾河川道三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海拔715米—1501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

(2)气候条件:本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7℃,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2.5℃。年平均日照2298.8小时,10℃以上活动积温3180.9度。无霜期176—180天,川道较塬面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579.6毫米。

(3)土壤条件:据农业区划土壤普查结果,全县黄土占63%,主要分布在塬面及沟坡地带;黑垆土占22%,主要分布在塬梁中脊部;淤土占5%,分布在泾河及其支流两岸的阶地上;红土占8.3%,分布在沟谷下半部和南部山坡地带;潮土占0.1%,主要分布在泾河沿岸的漫滩上;其它占1.6%。由于水土流失和长期重用轻养,土壤肥力较差,PH值在8.1—8.6之间,属于碱性土壤。

(4)植被分布:彬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落叶林植被类型。由于人为活动频繁,极度开垦,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仅残存有少量的天然次生灌木林,绝大部分为人工植被。以栽培的落叶阔叶树为主。乔木树种主要有刺槐、油松、山杨、杜梨、山杏等;灌木主要有黄蔷薇、狼牙刺、山桃、柠条、棉柳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羊胡子草、宾草、野芦苇、铁杆蒿、狼尾草、黄蒿、天兰、白羊草、地榆等。经济林树种主要有郴州梨、苹果、柿树、桃树、杏树、葡萄等。

二、影响造林成活成林的主要因素

1.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有大小沟道4089条,沟壑面积639.5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183.2平方公里的54.1%。水土流失面积106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9.95%,年均输沙总量304万吨,年均侵蚀模数2875吨/平方公里,全县耕地年均流失氮、磷、钾养分2.99万吨,相当于全县化肥施用量的43%左右,是全国136个水土流失严重县之一。

2.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频繁发生。降水多集中在7、8、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其余季节很少。平均每3年有一年大旱,年年有小旱。特别是近年来大旱几乎年年发生,且基本不足历年降雨量7成。

三、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分析影响

渭北旱塬造林成活与保存成林因素,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干旱缺水和流失损水。所以抗旱造林技术核心就是解决水的问题,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造林成活保存成林率。

(一)抗旱造林技术

1.适地适树技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彬县自然环境,将全县造林地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12个立地类型。根据造林立地类型选择适宜的栽培树种,依据树种特性选择适宜造林立地类型,做到了适地适树,为造林成活保存成林奠定基础,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立地和树种生产潜力。

2.提前大穴整地技术。在造林栽植前1—2季,提前整理好造林地,并在荒山防护林所整的鱼鳞坑、反坡梯田中挖长、宽、深各1米的栽植坑。拦截雨水径流,增加了土壤水分蓄积,促进微生物活动,确保根系生长和林木成活。

3.良种壮苗技术。道路植树选择胸径3厘米以上大苗;在其它造林中,统一应用一级壮苗,刺槐用省上推广优良无性系1、2号,油松、侧柏用省内种子园、母树林良种。具有抗逆性强、耐干旱、速生、丰产、优质特点,提高了造林质量和成活保存率。

4.截杆去头技术。道路植树选择大苗,在杆高3米处截杆去头。刺槐、杜仲等小苗阔叶树种,在距根茎处10厘米截去主杆,减少地上部分蒸发面积,促进苗木体内水分平衡和成活。

5.容器苗造林技术。对油松、侧柏等针叶常绿树木,实行容器苗造林,避免蒸发面积大而失水影响成活。

6.浸根处理技术。在栽植前2天,将苗木根部放置于水中浸泡,每天换水一次,使苗木充分吸收水分。

7.土壤保墒技术。树木栽植后,在树穴土壤表面每平方米撒施天龙或五甲丰土壤保墒剂3—5克,然后深挖土壤,使保墒剂和表土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将树穴表土整平。

8.修根造林技术。对阔叶裸根苗木,特别是单宁物质含量高的软枣、柿子,在栽植坑挖好即将入土埋根前,用修枝剪剪去主侧根尖端氧化伤口,以形成新的愈合组织,促发新根生成。

9.深栽造林技术。在沟谷川地台、河边等土壤水分状况较好的地区,杨、柳等树种插干造林时,在整好造林地后,地面打深30—40厘米孔,然后将杆插入,用土填满插孔并踏实。

10.地膜覆盖技术。对道路植树和经济林建园,在栽植后用地膜覆盖树穴,起到了提高地温、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反光,增加光合促进幼树生长的良好效果。

(二)主要树种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

1.刺槐、沙棘、柠条、山杏、杜仲。适地适树——提前大穴整地——良种壮苗——截杆去头——土壤保墒。

2.油松、侧柏。适地适树——提前大穴整地——良种壮苗——土壤保墒。

3.柿子、枣树、核桃、中槐、椿树、榆树、楸树。适地适树——提前大穴整地——良种壮苗——浸根处理——修根处理——地膜覆盖。

4.杨树、柳树。适地适树——提前大穴整地——良种壮苗——深栽造林——土壤保墒。#p#分页标题#e#

四、推广情况和效益从2002年至2004年,共完成推广造林2048公顷。按林种分:防护林1015公顷,用材林534公顷,经济林500公顷;按树种分:刺槐457公顷,油松273公顷,侧柏360公顷,枣树154公顷,柿子178公顷,花椒168公顷,其它458公顷。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6.8%,保存率94%。林木生长量平均提高58.9%,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造林成绩显著,绿化了一批“硬骨头”地块。造林2048公顷,一批立地条件差、气候干旱、石砾含量高或坡陡岩石裸露,过去被认定不可利用地或暂不利用地,经过选择适生乡土树种侧柏、油松,推广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绿化成功,大部分已郁闭成林。彬县县城北山,长达20多公里,一直是县乡造林困难地段。三十多年来,栽过刺槐,种过核桃,但由于土层薄、干旱,成活寥寥无几。通过采取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已出现近600公顷的块状幼林,长势喜人,终于是昔日的红岩披上了绿装。韩家乡康家山一带,干旱阳坡面积350公顷,陡坡土薄石砾多,县乡1958年起就在这里造林,但始终都没有成功。在推广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时,干部群众都有顾虑,经过三年努力,已有500公顷侧柏、油松成林。

(二)采用不同的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形成了一批山、塬、沟、渠、路综合开发治理典型样板区。标准高、质量好、规模大、经验新,而且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强。为我国半干旱地区造林起到了示范效应,受到考察西部工程的德国专家、林业部三北局、省市领导和科技工作者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经济效益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三年总产值4418万元,其中经济林652万元,用材林、防护林3766万元,投入产出比1:27,新增利税250万元,节支金额100万元。

2.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推广项目的实施,土地利用率由2001年83.2%提高到2004年91.4%。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损失,涵养水源能力明显提高,对粮食作物发挥了显著的增产作用。

(四)造就了一批人才,为科技兴林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三年来通过举办各类形式科技咨询,培养造就了一批科技人才。先后有10人获得农民技师职称,45人获得农民助理技师,70人获得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孙三伍,从2002年以来,在承包荒山内共造林450亩,其中:防护林260亩,用材林120亩,经济林70亩,实现了荒山的全部绿化。目前树木生长健壮旺盛,郁郁葱葱,2004年果品收入达12000元。农民技术员杨风华2002年采取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建柿子园10亩,目前已挂果,年收入万余元。

五、结论和建议

(一)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是分析彬县造林诸多不利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一种适用先进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群众乐于接受的特点。为我国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成林研究了新的造林技术措施。

(二)抗旱造林组装配套技术,能把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与群众致富建设新农村紧密结合,为我国半干旱地区造林和林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示范典型。

抗旱造林技术范文2

 

加强生态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大举措。近几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动力,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一、林业发展现状   根据2006年林业二类调查结果,赛罕区总土地面积为10131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2720.6公顷,占赛罕区总土地面积的32.3%;非林地面积68589.4公顷,占67.7%;森林覆盖率为17.5%,林木绿化率为17.6%。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10490.3公顷、疏林地面积76.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6985.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6136.2公顷、苗圃地面积46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160公顷、宜林地面积7509.5公顷、辅助生产林地面积361.1公顷。林业用地按森林类别划分为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其中,重点公益林面积20221.8公顷,一般公益林面积7275.1公顷,商品林面积5223.7公顷。赛罕区活立木蓄积量为781448.5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量为751736.4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6.2%;疏林地蓄积量1679.3立方米,占0.2%;“四旁”树蓄积量25875.4立方米,占3.3%;散生木蓄积量2157.4立方米,占0.3%。   二、林业生态建设成就   自2000年起,赛罕区实施了四项国家重点工程和地方生态工程。四项国家重点工程分别为大青山生态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四期工程。地方生态工程包括义务植树、“四旁”植树、村屯绿化、通道绿化、一般造林。   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工程于2000年启动,2003年完成,共完成人工造林9.9万亩、人工种苗0.85万亩,共用各类苗木906.41万株,动用人工80万工日,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退耕还林工程于2002年启动,截至2007年,共完成人工造林6.4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2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2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70%以上。天然林保护工程于2000年启动,截至2007年,共完成飞播造林5.3万亩,封山育林9.82万亩,飞播造林成活率为80%以上,封育区植被恢复较好。“三北”四期工程于2005年启动,截至2007年,共完成人工造林6000亩。2000~2007年,赛罕区地方工程共完成义务植树548万株,“四旁”植树128.7万株,平原、村屯绿化2184亩,一般造林9000亩。   三、林业发展思路   1、荒山绿化   近几年赛罕区生态建设树种以沙棘、柠条为主,沙棘和柠条在没有形成产业之前,不能给当地百姓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今后在荒山绿化中,应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油松、山杏等树种,调动群众绿化荒山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生态建设,赛罕区共造林17.55万亩,其中退耕6.45万亩、大青山北山绿化5.3万亩、飞播造林5.2万亩、“三北”四期0.6万亩,所剩宜林地仅为11.26万亩,所以今后在整地、树种选择和栽植后期管理上,要体现出“精”,要将新科技成果应用到各个环节,加大造林的科技含量,具体体现在抗旱造林技术、优良树种和品种的推广以及新产品、新材料应用等几个方面。在抗旱造林中,推广径流整地抗旱、覆膜保墒造林以及容器育苗;在优良树种、品种的推广方面,通过对乡土树种的优选,建立优良树种繁育基地;在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方面,使用ABT生根粉和菌根剂。   2、湿地公园和种苗基地建设   今后,赛罕区将逐步建成1个湿地公园、1个生态园和3个种苗基地。湿地公园建在八拜湖湿地附近,面积为3000亩,通过高标准、高起点设计,力争建成现代化的一流公园。湿地公园的建成,在涵养水源、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园建在黄合少林场,面积为3000亩,在改造低产林的基础上,建成一个集种苗培育、野生动物饲养、生态景观、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公园。根据“以游养林”的思路,依托现有的生态资源,凸显生态特色,发展赛罕区林业。3个种苗基地总面积为3600亩,主要依托赛罕区生产种苗的优势,引进新品种,科学培育优质抗旱种苗,以满足赛罕区生态建设和创建森林城市及周边地区对优质、耐旱种苗的需求。   3、沿山经济林带建设   赛罕区山区面积大,经济条件也相对落后。在沿山一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经济林。根据国内经济林市场需求,大力引进推广优良树种。在建设几个经济林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赛罕区经济林建设的技术、经验、措施,然后以点带面,形成沿山经济林带,最终建成一个林果基地,使林果产业逐渐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也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村屯绿化   每年培育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现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在村旁、宅旁、道旁、水旁实现绿化全覆盖,创建绿色小康村,使整个村庄绿林环绕、鸟语花香,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   5、建立健全防火机构,完善防火工作制度   由林业局牵头成立防火办公室,同时要制订防扑火预案,配备扑火工具,建立信息网络系统,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并逐条逐项落实。具体工作中要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全面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切实加强火源管理,充分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生态安全。   6、加大禁牧力度,确保禁牧成果   自2000年以来,禁牧已成为赛罕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此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森林公安作为林业执法的主要力量,具有执法的特殊性,在确保禁牧成果中,作用巨大。#p#分页标题#e#   7、强化采伐管理,狠抓林权证发放   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和超限额采伐。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采伐限额,按下达的采伐计划组织实施,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制度,从根本上制止乱砍滥伐的现象。此外,还要加强伐区更新造林的检查验收工作,逐步推行更新造林保证金制度,以保证林地的伐后更新。为了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要把林权证发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加大宣传力度,使林农了解相应的法规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强有力的发证队伍,保证发证工作顺利实施;加强业务培训,保证发证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做好发证后的检查验收和归档工作,争取在2~5年内,对原有森林、林木、林地要逐一登记造册。

抗旱造林技术范文3

1.1栽植方式

1.1.1栽植密度:株行距为1.5m×2.0m,每公顷3330株,三角形配置。

1.1.2整地:穴状整地,穴径50cm,深60cm,拣净植树穴(坑)内的树根、石砾,疏松土壤。要求整地时植树穴的排列呈三角形。

1.1.3苗木规格:选用1a生苗,要求苗高70cm以上、地径0.5cm以上。

1.2造林方式

秋季栽植,随整地随造林。人工植苗造林,一穴2株,适当深栽,保持根系舒展,分层覆土踏实。

2主要技术措施

2.1覆膜抗旱技术

为了抗旱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要积极推广降解地膜造林技术,减少对土壤污染。栽植后,用50cm×50cm地膜覆盖栽植穴,苗木透出地膜,苗木根际及地膜四周用土压实,防止风吹脱落。造林后灌足水,在苗木根部及时覆膜,以便于保墒、提高地温,促进苗木生长。

2.2蘸浆栽植技术

长柄扁桃一般在秋季栽植,栽植穴深度一般为40~50cm。将苗木截杆至40cm(根径以上),用泥浆、5%磷酸二氢钾、2%锌肥、1%高锰酸钾兑成混和泥浆,进行蘸根处理,以泥浆稠度护住根部为准。根径以上30cm埋在土中,外露10cm。栽后要灌足水,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3套种绿肥

在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行间套栽紫穗槐。紫穗槐是高肥效高产量的绿肥,具有根瘤菌,能发挥改良土壤的作用。紫穗槐可一种多收,种植2~3a平茬后,每年每公顷可采割22500~37500kg,伏天将其翻压在长柄扁桃苗木周边,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水分状况。

2.4假植

长柄扁桃起苗时要保持根系完整,尽量减少苗木根系的损伤;运输时应遮盖以防日晒风吹,尽量减少苗木的失水;对于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应认真假植,并适时浇水,以保持苗木根系的湿润。

2.5搭设风障

在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造林,应搭设风障,增加沙地表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防风阻沙。

3抚育与管护

3.1成活率调查与补植

春季造林成活率调查在当年秋季进行,秋季造林成活率调查在次年秋季进行。调查方法是在当年所有造林小班内选设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地,分别计算成活与死亡株数。调查结果分别按成活率85%以上、41%~84%、40%以下三级统计。成活率在40%以下的要重新造林,成活率在41%~84%之间,按设计密度进行补植。苗木补植量按初植密度的15%计算。

3.2幼林抚育

造林后1~3a松土除草5次,第一、二年7月份、8月份杂草生长盛期各松土除草1次,第三年8月份进行1次松土除草。除草要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树梢;杂草除净、石块捡净;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际,并把锄下的杂草覆盖到树根附近,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有机质。松土深度适当,做到里浅外深,造林第一年浅,以后逐年加深。适时浇水,浇水年限为3a,每年浇水2~3次。

3.3幼林管护

为了确保造林成活率,应加强幼林管护。首先要制订乡规民约和管护制度,加大对造林区附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对栽植的苗木加强保护,对成活率较低的小班应及时补植。其次要建立护林员制度,护林员的工资发放必须与管护成效相结合,使护林员切实负起管护责任,确保人工造林成效。

3.4灾害防护

抗旱造林技术范文4

辽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且降水量相对集中,所以当地林业发展状况不佳。因此做好杨树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当地林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

辽西;半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适时地采用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种植杨树,有助于改善辽西半干旱地区树木覆盖状况,提高当地的水土保持能力。

1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完善品种选用

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种植杨树,应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以及杨树品种自身的遗传特性、生长特征等选择合适的品种。首先杨树对种植区土壤存在以下要求:土壤应该是沙壤、轻沙壤;酸碱性应在pH值6~7;土壤肥力要充足;地表以下2m左右应有地下水。不过不同品种的杨树对土壤及环境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比如黑派杨树就要在土壤肥沃、排水效果好的地方种植,而青派杨树则可以在土壤贫瘠的地方种植[1]。所以在进行杨树速生优质丰产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2完善整地工作

在辽西半干旱的平缓地块、栽植地块、营林地块等进行造林栽植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全面整地,地块的坡度要控制在15°以内;若坡度大于15°,应采用梯田或者水平阶整地法;若是低洼地块,则应采用台田整地法。如果当地条件允许,最好对林地进行彻底深翻处理,然后挖掘1.0m×1.0m的大坑进行熟土回填,以改善土壤状况。

3选择壮苗栽植,做好深栽控制

想要实现杨树速生,就必须使用壮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杨树速生丰产的目的。所以,在辽西半干旱地区应做好杨树品种的选择。一般适合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栽植的速生杨树品种主要有小黑杨、少先队杨及昭林6号等。若栽植的区域状况较好,可以栽种2年生以上的杨树苗进行移栽造林,杨树苗木的标准为:地径2cm以上、苗高2.5m以上,要求苗干通直、无劈裂、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另外,杨树速生丰产的要点之一就是深栽,所以要控制好深栽深度,并坚持大坑、大苗、大水的栽植原则[2]。

4做好杨树栽植密度的控制

做好杨树栽植密度的科学控制,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重要保障,对杨树的生长及林区的结构优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半干旱地区营造速生丰产杨树林,培育大径材的,可选用4m×5m、5m×5m、4m×6m的株行距;立地条件差、培育小径材的,可实行短轮伐期,选用1m×3m、2m×3m、3m×3m的株行距。

5适当实行混交造林

为了实现杨树的稳定生长,提高杨树的抗病、抗旱、抗寒等能力,有必要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推广杨树混交造林模式。因此,在进行混交造林时,选择的乔木伴生树种可以是刺槐、山杏等,而灌木树种可以是沙棘等。在杨树混交林的建设中,若选用了乔木作伴生树种,则最好使用带状混交;若选用了灌木作伴生树种,则最好使用株间混交。

6杨树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期间的抚育与管理

6.1坚持适时灌溉

由于采用了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种植杨树,所以要做好适时灌溉,使杨树的存活率及生长量大大提升。新造的幼林要及时补充水分;对于4—6月干旱季节栽植的杨树,要根据情况实施灌溉,确保杨树生长所需养分。在秋季干旱时节应及时灌溉,若采用了黑杨等品种,还要在冬季进行灌溉浇水,以提高树木的抗旱、抗寒效果。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及土壤状况,决定灌溉的次数及水量。通常在正常降水年份,应适时浇水3次以上,每667m2地每次应浇水30~50m3,浇水灌溉后要马上进行培土保墒。其次要科学施肥。造林前夕,每667m2林地应施撒杂肥1500kg、过磷酸钙50kg左右,通常是相互混合后适量施撒到树坑下方树根区域以内。

6.2追肥

追肥一般在每年5、6月份进行,若是杨树生长旺季,可以追撒2次肥料,每次各施撒尿素10kg或碳酸氢铵28kg左右;若是头年造林,施肥时间可以适当延后、减量,并配合少量的氮、磷、钾同用,一般追肥应和浇水同步进行。

6.3做好中耕除草

在林分郁闭之前,应对林地进行2次以上的锄草;当林分郁闭之后,应适当进行林地锄草,避免杂草争夺树苗生长养分。另外,每年要对林地进行适当松土,避免土壤板块化,一般一年2~3次最佳。

6.4做好杨树修枝

要想提升树干的品质,需要进行合理的修枝,这对于培育干形圆满的优质杨树具有一定的帮助。在造林期间可以全部打掉苗木的侧枝,当林木生长1~3年变成幼树后,可把竞争枝打掉,留下适量的辅养枝条后再全部剪除树干根部的萌条,进而让主干得到更好的生长。修枝强度应保持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在3/4以上,胶合板材应没有疤结。当第一轮侧枝基部的树干达到10~12cm时进行修枝,将第一轮侧枝打掉,培育无节良材。一般秋季落叶后实施修枝,要确保切口平滑、整齐。若苗木年龄达到4年以上,应按部就班地修剪树冠下层生长力薄弱的枝条,确保树冠长与树高始终保持合理比例,即树高10m以上,冠高比2/3;树高20m以上,冠高比1/2;树高25m以上,冠高比1/3[3]。

总之,鉴于辽西半干旱地区土壤贫瘠、降水集中、降水量少等现实状况,只有合理地实施杨树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才能提高杨树成活率,实现封山绿化的目的。

作者:王学宏 单位:北票市常河营林果服务站

参考文献:

[1]陈宁.对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业产业.2016(02).

抗旱造林技术范文5

今秋明春,全县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万亩,其中护堤护岸林0.6万亩,西南岗生态林果0.6万亩,绿色通道0.2万亩,城镇和村庄绿化0.2万亩,更新造林0.4万亩;新建农田林网2万亩,完善4.7万亩;农村造林绿化植树总株数800万株。城乡绿化总植树量1000万株。

二、重点工程

今秋明春,全县继续围绕“五带四区三沿”开展造林绿化活动,重点突出六项重点工程。

(一)河渠湖滩护堤护岸林工程。

全县所有流域性河道、沟渠塘坝、沿湖滩岸和新开挖的河道堤坡,继续建设护堤护岸林。新建0.6万亩,补植完善0.6万亩(包括更新0.3万亩)。

(二)西南岗生态林果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西南岗3万亩生态林果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完善西南岗地区经济林果和青天线苗木林果产业带。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合理布局,有序实施,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农则农,农林间作。新建0.6万亩,补植完善0.6万亩。

(三)永久性森林续建工程。

永久性森林进行续建补植。补植完善提高标准0.4万亩,总面积达到1.6万亩。

(四)城镇和村庄绿化工程。

结合“三化一攻坚”,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活动。创建评比绿化模范乡镇、绿化示范工程、森林生态村、绿化示范村、绿化模范小区,打造农村宜居环境,面积0.2万亩,森林生态村10个,绿化示范村30个。

(五)绿色通道林带提升工程。

对近三年沿路沿线造林绿化重点工程进行回头看。各个绿色通道要在2014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缺株断垄的补植到位。新建0.2万亩,补植完善0.4万亩(包括更新0.1万亩)。

(六)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各乡镇农田未实现林网化区域,特别是已流转的集中连片农田要按照省定林网化标准(要求区域内闭合面积小于200亩的林网面积占80%以上,单块林网闭合面积不大于300亩)搞好建设。新建2万亩,补植完善4.7万亩。

三、实施步骤

(一)秋冬季动员和重点工程补植阶段。

根据造林自查和省市造林核查结果,对春季造林失败的重点工程地块进行补植。

(二)冬春季造林准备阶段。

围绕“五带四区三沿”和六项重点工程,全面组织开挖树塘,并做好苗木准备。同时,结合农业开发、水利建设和水系调整,搞好农田林网建设。

(三)春季造林绿化突击月活动。

组织开展“春季造林绿化突击月”活动,及时调拨苗木,调剂水源,抓好栽植,全面完成春季造林绿化任务。

(四)完善和检查阶段。

对农村造林绿化工作进行核查总结。造林绿化督查组将不定期对各乡镇造林绿化组织动员、消除盲区、抗旱保苗、抚育管理等工作进行督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把造林绿化工作纳入乡镇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各乡镇造林绿化和林木覆盖率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成立县造林绿化督查指导组,以查盲区促植树,以查管护促巩固。各乡镇、县各有关部门也要做好自查和督促检查工作。

(二)科学指导,服务到位。

农委(林业局)要成立林业技术服务队,技术人员分赴乡村指导造林绿化业务工作,及时纠正造林绿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也要发挥林技员和种植大户的积极性,提高栽植抚育技术水平。

抗旱造林技术范文6

 

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并呈不断恶化的趋势,加剧了自然灾害,加大了受灾地区的贫困程度,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特别是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水灾,使全国上下都强烈地意识到,森林资源过度采伐,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大面积陡坡毁林开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林草植被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此,我国政府继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于1999年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1]。   退耕还林是国家用计划手段,以工程建设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使沙化地和退化坡耕地向林地资源转化,改变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达到生态—经济系统重建之目的的一项部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实施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减轻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实施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根治长江和黄河水患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是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举措;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   退耕还林(草)工程于2002年全面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897个县(市、区、旗)。据统计,1999~2002年工程试点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87.9万hm2,其中,退耕还林还草101.1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86.8万hm2[3-5]。江西省于2001年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自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至2010年,中央累计下达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67万hm2,其中2001~2005年为40.7万hm2[6]。   1退耕还林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江西省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得以圆满完成,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仅就土地利用作一探讨[7-9]。   1.1对退耕地立地质量的评价工作做得还不够   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是按照现有的环境因子状况,运用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土壤学和有关地理知识,对各种立地类型作出质量评价,从而为合理利用林地,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江西省对退耕地立地质量的评价工作做得还不够,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仍然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必然使得退耕还林的类型(生态保护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旅游型)选择不当,主要表现为:为追求经济效益,将生态保护型地段划为生态经济型地段。   1.2缺少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作业设计往往滞后于施工   一些地方在退耕还林实践过程中,缺少事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往往是边设计边施工,或者设计滞后于施工,影响了作业设计对施工的指导作用。随之而来产生的结果就可能是农民盲目种植,树种选择不当,不能真正做到适地适树。另外,个别试点县(市、区)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大面积发展经济林,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20%,甚至高达80%,这必然大大降低退耕还林的生态效果,并且由于经济树种选择缺少统筹规划,出现供过于求、结构趋同等现象,结果果贱伤农,导致复耕,国家所追求的生态目标很难实现。   1.3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两头踩”现象   部分地区农民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两头踩”现象,既想得到政府补贴,又不愿将农地完全退耕,于是就出现了生态林地里、经济林地中套种农作物的现象,这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矛盾,也增加了经济收入,但从长远来看,严重制约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   1.4退耕地退耕后的管护不能跟上   由于利益的驱动,部分农民所关心的只是退耕的的钱粮是否兑现,对还林的成效和效率,则认为与己无关,所以造林护林的责任感不强[10]。在所造林地中,有相当比例的经济林用地,由于耕作制度的原因使得地表裸露,如不加以管护则会加重水土流失,即使是所造生态林,在初期森林环境尚未形成、生态效益尚未发挥之前,也应加强后期管护。俗语说得好“三分造,七分管”,如果只造不管,必然是年年造林不见林,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所期待的生态目标也不会实现。   1.5对现有低产林的改造及封山绿化不够   退耕还林工程不应只是对退耕地进行人工造林,还应包括对现有低产林地的改造以及封山育林恢复林地植被。实践证明,大面积的林地植被恢复单靠人工造林速度太慢,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实行封育,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可大大加快林地植被恢复的速度[10];而低产林地改造不仅能节约大量资金,而且能快速恢复林地植被,为农田也为未成林造林地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1.6干旱、瘠薄地的造林技术问题仍有待解决   对于干旱、瘠薄退耕地的造林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尽管目前也做了不少尝试,但由于造林技术复杂,造林费用昂贵,部分基层林业科技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等诸多原因,使得这类立地造林效果依然不好,有些地方造林保存率仅为2%左右[11]。因此,继续加强对造林技术的攻关以及对已有科技的推广应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2对策   2.1对退耕地立地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合理规划,切实做到适地适树   对于退耕地首先进行立地质量的评价,在此基础之上确定退耕类型,对于生态脆弱地带必须营造生态保护林,而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可以适度发展生态经济林。施工前做好详尽的、切合实际的作业设计,在树种选择上力争做到适地适树,在确保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p#分页标题#e#   2.2参与式方法的运用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规划设计和树种选择上,运用参与式方法,尊重农民意愿,可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从被动的“要我退”变为主动的“我要退”,改变以往“自上而下,政府布署,专家完成”的工作思路,代之以“自下而上,专家建议,农民完成”的工作作风[12]。参与式方法既注重农村社区成员自主地参与森林资源的管理,更强调农村社区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紧密结合农村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从而使退耕还林工程从决策、设计、实施、受益都成为农村社区成员自己的行动,做到目标、行动和效果的真正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农村社区和广大农民对造林、护林的热情,从而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并使林农、林牧之间的土地利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在四川部分地区的试点表明,这种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是完全有效的,可以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2.3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及监管力度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宣传工作就好比是工程实施的粮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好的宣传教育,就没有好的工程效果”,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工程才能顺利完成,如果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农民对于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就很难迸发出参与的激情,难免会出现抵触、敷衍的情绪,退耕还林工程就会流于形式,而难以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退耕还林工程还应加强对造林成果验收的监管,对造林成活率及后期管护工作都应进行监督,保证“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从而使退耕还林工作落到实处。   2.4造林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   加强对造林困难地造林技术的研究,尤其是白泥山、河谷等生态脆弱地带其造林存活率相当低,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抗旱技术的攻关,寻找适宜的乡土树种,辅以引进抗旱树种,探索简便易操作的造林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效率高,又要投入少。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技术的推广,提高基层林业科技人员的文化素质,做好科技服务工作[13]。   2.5加强对退耕地的前期管护工作   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要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如果只造不管则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刚退耕的未成林造林地,生态系统依然脆弱,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还很差,此时一定要做好管护工作,防止牛羊等践踏,同时要警惕水土流失;对于退耕所造的经济林,要改变传统的耕作制度,树种力求多样化,地表力求不裸露,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   2.6适当增加和延长对退耕农户的补贴   适当增加和延长对退耕农户的补贴,有利于消除农户顾虑,激发他们积极投身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热情,是影响退耕还林工程能否达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一个重要因素[14]。   2.7实行生态购买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制度   退耕还林工程实质上是一种生态补偿,即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为了获取更好的生态效益,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暂时牺牲农民的经济利益,但通过向农民支付补贴而做出了相应的经济补偿。不过,退耕还林工程只是生态补偿的一种,现行的天保工程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都属生态补偿,而且退耕还林工程还是一种很短期的生态补偿,因为退耕还林工程结束即生态补偿停止。退耕还林工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前面所述的管护问题、补助期短问题、生态林划归公益林问题以及荒山荒地造林问题等都与其短期性有关。解决的思路是将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长效制度,并与生态购买相结合。生态购买用于解决森林营造的问题;生态补偿则用于解决森林管护的问题。国家在营造林成林前向农民支付造林费和管护费,即生态购买。成林后如果国家购买了农民营造的森林,就可以将其划为公益林,在今后每年向农民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用于公益林管护,而且补偿标准实行动态调整,生态补偿能够为农民营造林提供资金,这既增强了他们营造林和管护森林的信心,也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投资造林;生态购买可以解决退耕还林后林产品的出路和销路,增加经济效益,使民间造林成为有利可图的经济活动,让老百姓受益最大、最直接,同时也能大大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15]。   3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退耕还林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但实施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最终效果,因此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使退耕还林工程更好的实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达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旅游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目的。

抗旱造林技术范文7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是一类能与绝大部分植物的根系形成互惠共生体的微生物[1],它在地球上存在了4.6亿年之久[2],广泛的分布在农田、森林、草地、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中[3]。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AMF能够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逆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稳定土壤结构,能够和植物相互作用控制植物群落的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演替,稳定生态系统[4,5]。由于AMF巨大的生态学作用,以AMF主导的菌根共生系统已成为一种新型生物修复主体,被广泛的应用到退化或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当中。   石漠化是制约我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地表植被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其实质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丧失[6]。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石漠化的防治和治理,如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石漠化面积快速扩展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些石漠化地区虽经过长期封育,仍不能恢复植被;有的治理模式因为严重的地域局限性或欠考虑地方经济承受能力,无法大面积推广;有的地区引种外来植物不当,诱发生态危害,抑制当地作物生长。总体而言,对石漠化发生机制与喀斯特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不清楚,缺乏比较完善的石漠化防治理论和技术体系是导致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7,8]。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石漠化的防治不再是单纯的种草种树问题,而是需要以喀斯特科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研究[9],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寻找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途径。岩溶生态系统地表干旱缺水,土被不连续,土壤富钙偏碱,缺氮磷等营养元素,这些限制因子造成植被生境严酷,生物量偏小,使水、土、植物相互作用过程具有明显的脆弱性,最终表现为易受损和难恢复[10]。AMF可以显著提高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重建的成功率、缩短修复周期,并保证修复效果的稳定性,AMF生态学作用与岩溶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之间有着良好的耦合关系,在解决目前石漠化治理遇到的实际障碍问题上表现出很强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文抓住AMF与石漠化生态治理亟待克服的障碍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和石漠化防治技术体系急需产生突破这两点,首先对AMF生理生态功能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AMF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可利用性和应用途径,旨在为西南地区的石漠化治理开辟一条崭新有效的新途径。   1AMF的生理生态功能   1.1提高植物抗旱性   AMF能够提高宿主植物抗旱性的观点早已被众多的实验证明[11-13],后期的研究热点已转向AMF改善植物水分状况提高抗旱机制方面,并已提出了一些观点:①很多实验结果证明菌丝直接参与了水分的吸收和运转,如Ruizlozano和Azcon在隔网分室和3种供水量的条件下研究了菌根菌的菌丝对水分吸收的贡献,结果表明,菌根植株吸收的水分大多是由菌丝吸收的[14]。②有些研究认为AMF可以通过提高宿主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对矿质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进而加强其抗旱性。唐明通过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AMF碱性磷酸酶活性对宿主沙棘抗旱性的影响,发现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菌丝对植物生长和抗旱作用最强,从而证明AMF可以通过改善宿主植物的磷素营养来提高其抗旱性[15]。③AMF还可以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渗透物的含量,提高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增加糖积累,降低植株叶片水势,提高过氧化物还原酶的活性,改变激素平衡等途径最终达到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的目的[16]。   1.2改善根际微环境,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   AMF可以促进植物对氮、磷、钾、钙、镁等多种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对磷的吸收,AMF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①扩大植物在土壤中吸收磷的范围。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差,一般作物根际磷亏缺区小于2mm,而AMF菌丝可以穿过贫磷区伸展到距根系8~17cm的土壤中,大大扩展了植物根系的吸收范围[17]。Hatting等发现,有菌根根系的植物甚至能吸收离根表27cm处的32P标记物[18]。②提高磷吸收速率。San-der等[19]证明,菌根吸磷的速率为根毛的六倍,有菌根共生的植物磷进入根部的速度为17×10~14×10mol•cm-1•s-1,而无菌根的植物吸磷速率仅为3.6mol•cm-1•s-1。③产生磷酸酶。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可增加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特别是磷缺乏的土壤[20],从而促进根际土壤有机磷的矿化。④改变根际土壤pH值。PH值是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重要因素,AMF通过影响根系的分泌作用使根际的PH值发生变化。Li等利用0.45μm膜在土壤中形成菌丝际空间,发现石灰性土壤的pH降低0.6个单位[21]。研究表明,石灰性土壤中根际pH值下降有利于植物对磷的吸收。同时,缺磷条件下丛枝菌根能分泌H+和有机酸(柠檬酸、草酸等),促进原生矿物风化,从而增加植物吸磷量[22]。   1.3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盐碱性   研究表明AMF可以通过分泌一些化合物来激活宿主的防御系统,这样不仅能够诱发宿主根系的局部抗病作用,而且使整个根系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都得到增强[23]。Vigo等用G.lomusmosseae接种马铃薯来实施对病原物的生物控制,结果发现,可以减少根部坏死斑数[24]。AMF通过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来缓解植物生理性缺水,从而提高其抗盐碱能力[25,26]。近年来,有研究认为AMF还可以通过改变植物抗氧化物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避免盐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27-29]。   1.4稳定和改良土壤结构   土壤聚合体的稳定性是衡量一个土壤生态系统优良与否的重要指标[30]。AMF菌丝可以缠绕土壤微粒形成土壤团聚体的骨架,然后再进一步形成微聚体,最后菌丝和根系通过缠绕和结合这些微聚体形成更大的、更稳定的土壤团聚体[31]。Tisdall等[32]研究表明,在盆栽试验的不同处理中菌丝体的长度可以提高土壤团聚体耐水性,并提出了土壤团聚体的Hierarchical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丛枝菌根菌丝体在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科学家们通过AMF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定位研究证实AMF可以产生一种含金属离子的糖蛋白[33-35],该蛋白难溶于水,难分解,在自然状态下极为稳定,被称之为球囊霉素。球囊霉素在土壤稳定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超级胶水的功能[36],其独特的超级胶水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壤水分的渗透力和土壤稳定性及防止自然侵蚀的能力[37]。因此,AMF被认为在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退化土壤的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p#分页标题#e#   1.5控制植物群落结构和演替,稳定生态系统   不同的AMF和不同的植物之间的依赖关系差异很大,AMF会通过不同的侵染效应介导植物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最终导致植物群落的结构变化[38]。Hartnett等在野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菌根真菌对北美高草草原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通过杀菌剂抑制菌根真菌的处理,发现在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的暖性草(主要是C4植物)的丰度下降,而许多原来在群落中占据次要地位的C3草本物种的丰度却相应增加[39]。Mayr、Reeves和Janos的研究表明在生态系统的演替初期,往往是不具菌根的种类能够成功地定居并建立群落,然后再逐步被菌根营养的植物取代而发展为顶极生态系统[40-42]。Barni和Siniscalco通过对撂荒地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的定殖情况研究也得到了类似上述的结果[43]。AMF与宿主植物之间无严格的专一性[44],同一种AMF可通过其伸展在土壤中的根外菌丝在同种和不同种植物的根系间形成菌丝桥(hy-phalbridge),菌丝桥在植物之间可以双向传递C、N、P等物质[45,46]。Simard等人[46]用野外实验研究证明了花旗松和北美白桦幼苗之间可以通过菌根真菌形成的菌丝网进行碳水化合物的双向传递,并通过遮阴实验进一步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源-库”调解关系。石伟琦[47]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对内蒙古草原大针茅群落的影响,结果发现AMF的存在降低了优势种垄断资源的能力,有利于保护关键种。AMF的这种菌丝桥结构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的资源配置,避免优势种的过渡繁殖,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AMF与宿主植物的共生性和无专一性影响着植物种群的建立和多样性,并进一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48]。   此外,研究还发现AMF在提高植物抗极端温度[49]、抗重金属毒性[50]和抗酸性[51]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AMF功能研究已成为菌根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它的这些生态学功能已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态恢复当中,随着研究手段的深入,AMF的生态学功能将会继续被发现和应用。以AMF主导的菌根共生系统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修复主体,并将是未来环境修复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52]。   2AMF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可利用行分析   2.1客观基础   岩溶生态系统地表干旱缺水,营养元素分布不均衡,石漠化的发生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使植被恢复的环境极其严酷,这种逆境环境造成植物难以定居,而且生长缓慢,生物量偏小,极大地限制了生物恢复潜力的发挥[52],结果导致定殖率差、恢复周期长,甚至出现“连年植树不见树,连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例如在沿河中寨和印江退耕地上种植了杨树进行恢复,但长势非常不好,而且很容易受天牛侵害;再如在贵州水城和兴义地区进行了大批的金银花和车桑子种植恢复,虽然长势可以,但存在物种单一群落稳定性差的缺点。AMF能够通过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来减轻不良环境对植物的胁迫作用,保障植物在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中健康生长,它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修复重建的成功率,并且能够缩短修复周期,保证修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这与石漠化治理亟待克服的障碍之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喀斯地区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共生现象普遍存在[53]。这意味着AMF在喀斯特地区是存在的,而且在植物适应喀斯特生态环境中已经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都为AMF应用到石漠化治理奠定了客观基础。   2.2必要性   许多研究资料证明在干旱区、荒山荒地、侵蚀地、草原、盐碱地、矿区等,一般都需要有相应的菌根才能建立起植被或实现造林[54,55]。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过去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缺水,而法国著名的菌根专家F.LeTacon教授实地考察大青山后则认为:内蒙古西部大多干旱阳坡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缺少相应的菌根真菌,因为该区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与造林目的树种能够自然感染形成菌根的真菌存在甚少[56]。方治国等也提出菌根真菌在极端退化环境下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57]。这些研究提示我们,将AMF应用到石漠化治理中是一种很必要的考虑和尝试。   2.3应用实例辅证   目前,许多国家都有成功利用AMF生物技术进行生态恢复的例子,并且把AMF生物技术作为最有前景的生态恢复措施。Cuenca等就成功地将AMF接种技术应用在委内瑞拉南部因修筑全国最大的水电站而毁坏的萨王那的植被恢复工程上[58]。Sylvia等[59]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侵蚀大面积防治中,通过接种AM真菌提高了滨海燕麦草在贫瘠沙滩上的成活率,并促进了植株生长。澳大利亚在矿区土地复垦中广泛地使用了菌根生物技术[60,61]。毕银丽等[62]在宁夏大武口煤矸石山的复垦中应用丛枝菌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应。Noyd等[63]利用菌根真菌接种技术在矿渣地上建立了良好的植被,形成了持久的草类群落,成功地达到了复垦的目的。俄罗斯、非洲及中东一些国家将菌根技术应用于干旱区沙漠治理及荒山荒地生态林建设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虽然目前还没有将AMF应用到喀斯特地区的例子,但这些成功的应用实例告知我们,将AMF应用到石漠化治理中是完全有可能的。   以上研究提示我们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植被与菌根真菌的关系。在石漠化防治技术急需产生突破的情况下,AMF所表现出来的可利用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有政策的扶持和科学的引导,AMF很有可能在石漠化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AMF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途径探讨   AMF的生态学作用以及在石漠化治理中所表现出来的可利用性是不容质疑的,但关键是如何使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目前针对石漠化地区的AMF研究还很薄弱,这势必会对实际应用造成困难,如果一开始就盲目的进行大规模接种不仅在实际操作中不具有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很有可能造成经济和时间的白白消耗,达不到治理效果。笔者认为要想科学合理的利用AMF为喀斯特生态系统保护和石漠化治理服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科学研究和尝试。#p#分页标题#e#   3.1喀斯特地区AMF多样性调查,其它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AMF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像沙漠、矿山、工业污染区、盐碱土这样的逆境中都有分布,而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群落多样性,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植物多样性等环境因子都会显著影响AMF的多样性[64,65]。王发园对渤海湾的海岛林地、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鲁西南煤矿和内蒙古退化草原等几种生态环境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AMF种的丰度、孢子密度、频度、相对多度和生态优势种等差异很大[66]。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于其它地区,空间异质性高,特殊的地质背景和气候条件会形成特有的AMF多样性。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植被类型、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的AMF状况都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要想很好的利用AMF进行石漠化治理,就要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AMF的多样性和分布状况,大量的种质资源调查是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国际上也一直很重视AMF种质资源和多样性的调查工作[67,68],已经建立了国际AM真菌保藏中心(INVAM)和欧洲菌根真菌保藏中心(BEG),我国香港大学应用生物生化技术系菌根小组建立了中国AM真菌(CAMF)数据库,并与BEG链接。目前已报道的AMF有214种,我国已分离7属113种,非洲分离到70种,美国、法国和德国共分离到84种[69]。充分开展喀斯特地区AMF多样性调查,建立喀斯特地区自己的AMF种质资源库,这一工作不仅为石漠化治理和岩溶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基础,而且将极大的丰富国内和国际AMF种质资源库。   3.2开展AMF与喀斯特地区植物的共生机制研究,提高岩溶生态系统稳定性   喀斯特地区的大多数植物具有石生、耐旱、喜钙、偏碱的生理特性,充分认识植物对喀斯特环境的适生机制是保护岩溶生态系统以及植被恢复的关键。许多学者从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角度解释了这种机制,如钙化根被用来解释植物对高钙环境的适应,而植物的气孔、胶质层、绒毛、表皮结构的差异被认为是植物适应土壤干旱的表现[70,71]。但与此同时,地下部分的生态学作用和机理研究显的相对薄弱。近些年,不少学者提出应加强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何寻阳发现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地上植被多样性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72],陈志超等[73]在对新疆干旱荒漠生境中AM真菌群落调查后认为AMF对植物适应极端生境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态学过程综合研究是全面正确解释喀斯特地区植物适生机制的最佳途径。AMF的生态学功能和喀斯特地区植物的适生特点具有很好的对应性,这说明AMF可能对喀斯特地区植物的适生机制具有重要作用。AMF能否提高喀斯特地区植物的抗旱性以及对矿质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对植物适生机制的具体贡献如何都是很好的研究方向。如何跃军研究了石灰岩适生植物构树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接种AMF促进了宿主构树的生长,单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74]。喀斯特地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胁迫环境意味着植物与AMF共生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就意味着研究对象必须要有广泛性和代表性,AMF与喀斯特地区不同植物种类如先锋种、优势种、建群种和专属种的共生关系应该成为研究重点,研究层面要深入化和机理化,最终达到利用AMF合理调控岩溶生态系统,提高稳定性的目的。   3.3加强乡土种、优势种的菌株筛选,培育适合喀斯特地区的AMF和植物种的高效组合   毫无疑问,在对石漠化地区进行生态恢复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AMF生物技术,达到缩短修复周期并保证修复效果稳定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MF作用巨大,但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万能药”盲目使用,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适得其反[75]。大量的研究说明AMF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选择的关系,在利用AMF进行生态恢复时,一定要选择那些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优势菌种,正确灵活的运用菌根技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quena等人在西班牙南部地中海地区岩溶退化植被恢复中对豆科植物Anthylliscytisoides进行接种实验后进一步发现,接种本地AM真菌效果比接种外来AM真菌好,且更能持续地维持所修复生态系统的稳定[76]。张淑彬应用灭菌的露天煤矿区回填土壤为培养基质,从8个丛枝菌根真菌菌种中筛选出了两种在该土壤上具有良好生态适应能力的菌株[77]。Yamato等[78]发现冲绳岛沿海植被优势AM真菌群落比较适应盐胁迫环境,并能减轻寄主植物的盐胁迫。   筛选有效菌株时宜考虑以下指标:①在根系上迅速定殖和侵染的能力;②对养分(尤其是磷)的吸收和向树木输送的能力;③促进树木成活和生长的能力;④对造林立地的生态适应及持续能力;⑤形成大量繁殖体的能力;⑥在菌剂生产过程中和生产之后经受各种处理的能力;⑦与土壤中其他微生物竞争的能力[79]。   3.4利用AMF促进喀斯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喀斯特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尖锐的人地矛盾是石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土地承载力以及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比非喀斯特地区差。目前喀斯特地区的人口数量以远远超过其理论容量,使得农民以资源掠夺式的方式维持生计,并且已经造成了生态破坏和贫困恶性循环的局面。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的问题,就要实现环境改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的协调发展[80],帮助农民尽快的脱贫致富是首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是适合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而AMF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的作用也早已被肯定。姜德锋等[81]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玉米接种AMF效应,结果发现AMF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和CO2同化速率。李登武[82]试验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增加烟叶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AMF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它还可以抵御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既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又可以保护土壤环境减少农民投入。此外,AMF还可以通过缩短作物发育周期来变向增加产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开展此项工作,第一:提高玉米、水稻等基本粮食作物的产量以保证农民的温饱;第二:提高果树、烤烟、茶叶、稀有特产等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来促进农民增收。针对喀斯特地区的农业特点和石漠化治理现状,笔者认为利用AMF生物技术来促进喀斯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这条路很值的一试,由此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不可估量。#p#分页标题#e#   4结语   目前,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求,植物对喀斯特生境的综合适应对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基因流、能流与物流耦合,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维持机制,石漠化后的恢复障碍和重建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都亟待突破[83]。根据AMF的研究现状和喀斯特生态系统特点,笔者认为从AMF这一全新的角度系统探讨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维持机理、生态综合适应性、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机理,极有可能在理论上产生突破,从而在实践上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治理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途径。

抗旱造林技术范文8

 

林业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趋势和手段,是人们对环境认识和社会发展中各种需要,林业经济和经济林产品的不断增加,使得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对各种需求的不断提高,林业产业成为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柱产业。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需求和林业产品的不断提高,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是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去进行分析和探讨的过程。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中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对林业的保护和树木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的深入和探讨。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因此在当前我国的林业生产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环境问题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处理,利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能够与世界各国的林业发展相互结合,紧密的相连,使得其合作更加的广泛。   1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   1.1森林资源发展空间大。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增加,对环境保护措施的不断提出和探索,植树造林成为当前保护环境的主要方法和措施,使得当前我国植树造林工程中,其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由于在过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林木砍伐严重,对生态认识的不足,使得林业遭受到大量的破坏,知识森林面积急剧减小,使得人类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环境认识的提高,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随着当前造林技术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的出现了增长的局面,这是基于环境保护手段下的发展模式和森林发展措施。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   1.2竹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hm2,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t。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1.3盛产松香和林副特产品。我国松香每年产量在40万t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国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量均在20万t左右,年创汇均在1亿美元以上。我国芳香油年产量2~3万t,其中桉树芳香油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1.4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纸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就为我国林产工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1.5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   2整地、造林的一些程序、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是通过当前对林业种植地进行改造和整理,提高林业生产过程中树木种植的效率,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提高其采伐中的合理性和利用措施的完整性。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高其在采伐的过程中对林业进行补充和补植的过程。   2.1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3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p#分页标题#e#   结束语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更是当前林业生产中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措施,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过程。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管理和发展,提高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有效的进行。在林业生产经营中,要掌握好造林整地和树种的选择措施,有效地培育资源,加强林业发展,为林业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