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论文

珠宝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论文

一、珠宝营销管理方向的职业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珠宝首饰为代表的奢侈品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购买珠宝首饰,既能够满足人们对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要求,也体现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追求。故而,珠宝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该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也亟待推进。一方面,珠宝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个人投资渠道较窄。我国是高储蓄的国家,居民手中普遍持有较高水平的货币资金。现今个人理财项目种类较少,具有投资性质的项目,或投资金额巨大(例如投资于实业生产),或投资渠道受限(例如以增值为目的购买房屋),或投资风险过大(例如购买新兴的虚拟理财),鲜有适当的个体投资渠道。然而,近年来,我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不断攀升,催生了日益增长的个人投资需求。因此,保值增值的珠宝首饰吸引了许多投资者。例如,以黄金为代表的珠宝首饰,有助于满足黄金看涨的投资需求。此外,结合我国的资本市场来看,目前我国的个人投资渠道并不成熟,许多消费者通过购买珠宝首饰来达到以非货币资产抵抗通货膨胀的目的。总而言之,这些都在无形中推进了珠宝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珠宝行业的发展主要来源于人们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追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创造了连年增长的奢侈品消费。珠宝首饰,不论从传统文化角度,还是从现代流行角度,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从长期看来,珠宝首饰行业也面临着无限风光的发展潜力。可是,反观我国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其定位仍然停留在“重品质、轻品牌”的阶段。我国现有的珠宝首饰企业的品牌观念不强,珠宝首饰营销商竞争激烈,然而市场上尚未形成消费者具有广泛认同感的中国名牌。更重要的是,现有的珠宝首饰品牌仅仅停留在保证质量的初级阶段,远远未及形成引起消费者的普遍共鸣那种品牌认同感。总之,我国珠宝行业的品牌效应不明显,消费者的替代效应却较为显著。此外,我国的珠宝品牌管理现状也凸显了珠宝营销管理教育方面的困境。首先,珠宝营销管理尚未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刚出校门的珠宝专业学生能够直接进入鉴定或设计岗位,大多数都是从珠宝公司的初级营销职位开始做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珠宝营销是许多珠宝专业学生的第一份工作。然而,职业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大多数与珠宝鉴定和珠宝鉴赏等相关。大多数学生对珠宝营销管理知识的掌握严重匮乏,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其工作岗位。其次,珠宝营销的职业培训与实践尚有不小差距。理论性过强,实践能力不足,是珠宝专业学生的就业难点,也构成了珠宝企业招募人才的困境。珠宝专业的教育目前虽然以职业教育为主,却尚未形成校企对接,许多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珠宝首饰企业的需要。因此,为企业输送珠宝营销专业方向的学生,也是珠宝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珠宝营销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珠宝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珠宝教育始于改革开放,也得益于国门开放。最早是矿床科研机构与地质研究机构走出国门,考察了日本、美国、比利时、英国等许多宝石培训机构和研究机构,开始了珠宝行业的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国外珠宝行业的培训经验和教育理念,引入先进的珠宝检测技术,一系列宝石方向的先驱学者开始发展适合本国具体国情的珠宝教育。随着不少珠宝方面的学者开始陆续开设珠宝鉴定短期培训班,珠宝相关人才的培育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并逐渐受到各地高等院校的广泛关注。1991年中国地质大学正式成立了珠宝学院,成为了孕育珠宝相关人才的“宝石学摇篮”。也引发了各地高等院校的珠宝教育课程开设热潮。各地方或依托当地的矿石资源(如荆州),或根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如北京),或凭借较大的宝石需求(如广州),相继在各自的高等院校中增加了珠宝相关专业。于是,珠宝专业的学历教育成为我国珠宝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相比本科学历的珠宝专业学生,职业院校的珠宝专业学生就业渠道更专一,就业周期更短,人才输出量更大,构成了珠宝行业的新生力量。虽然珠宝首饰的学历教育发展已逾三十年,但是涉及的教学内容大部分与珠宝鉴定与珠宝设计相关,对珠宝首饰的营销管理方向一直浅尝辄止。事实上,随着珠宝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珠宝营销人才的迫切需求,珠宝首饰的营销与管理教育在珠宝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珠宝职业教育对珠宝营销管理教育的忽视将会对珠宝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珠宝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珠宝专业的职业教育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校企之间的需求供给关系不均衡。

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企业对珠宝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相对于本科的学历教育而言,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比本科的学生更接近市场的需求,更符合就业单位对第一线员工的要求。但是,就实际来看,职业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由于忽视珠宝营销方面课程的设置,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珠宝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有些脱节。目前珠宝市场中珠宝鉴定与设计的人才基本饱和,其他专业人才相对较为匮乏,例如珠宝营销、品牌策划、电子销售、消费者关系管理等方面鲜有满足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对许多珠宝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来说,珠宝的门店营销是他们的首个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大多以珠宝鉴定、首饰设计、宝石加工为主干专业课程,对珠宝的营销与管理的知识仅仅涉及皮毛,以至于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同时也不利于珠宝企业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的珠宝行业的公司规模并不大,单靠公司内部的培训机制,毕业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珠宝企业的要求。因此,珠宝营销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可以有效弥补校企之间的需求供应差,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

2.珠宝营销的课程设置不全面。

首先,大多数高职院校很少开设珠宝营销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对于目前珠宝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基本围绕《宝石学基础》、《宝石学》、《宝石鉴赏》等课程,鲜有安排珠宝销售和珠宝经营管理学等营销管理类的课程。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制较短,相对于本科的四年学制,高职学生的学制为三年。除去第一年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学习公共课程(如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以及第三年准备毕业设计和就业,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正的有效学习时间所剩无几。故而,为了利用较少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以宝石鉴定和设计为主,少开甚至不开珠宝营销与管理方面的课程。由于校方对珠宝营销与管理的忽视,也造成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偏见。长此以往,珠宝营销越来越偏离珠宝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成为了一门可有可无的“辅修”。其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可能导致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实际教学过程中珠宝营销与管理大多数以理论介绍为主,缺乏实地市场考察的过程。事实上,高职院校珠宝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接触到的第一份工作很可能就是珠宝营销。一般而言,珠宝的学历教育重视的是循序渐进、系统进行。学生首先学习基本的地质知识,接下来便是宝石学等相关理论的学习,最终应当进修到宝石行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因此,先强调理论,再重视实践,是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主要观念,也是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教育的一个优势。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狭窄,珠宝营销方面的实践学习往往是虎头蛇尾。而且,缺乏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局限于书本知识,这是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的通病。这都阻碍了学生学习珠宝营销与管理方面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后,课程覆盖可能忽视了文化素质培养。珠宝行业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宝石本身质量成色方面“朴素”的知识,更与消费者的心理、品牌认同感和文化价值等有关的“价值符号”息息相关。珠宝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对珠宝厂商的盈利情况与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珠宝行业的公司来说,产品本身的质量竞争只是行业的初级竞争。随着珠宝行业的不断升级,公司之间的竞争正逐步走向品牌竞争与企业文化竞争。故而,珠宝的高职教育需要关注与宝石相关的文化素质培养。总之,珠宝营销与管理的教育工作亟待加强。营销与管理的课程安排与设计,应当成为高职院校珠宝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

三、如何强化珠宝的营销管理职业教育

珠宝的营销管理的高职教育任重道远。对于如何强化营销与管理课程,从以下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1.明确培养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得受教者获得职业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职业技能的高低作为核心质量评价体系。因此,培养适合就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高职院校应当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高职教育最容易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也最应当做到校企合作。对于珠宝营销与管理方面的内容学习,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组织学生参观珠宝公司销售门店,了解企业的实际营销经验。另外,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候,可以减少对理论部分枯燥的讲解,增加对国内外优秀珠宝公司营销案例的分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珠宝公司的运营,要求学生对各种珠宝首饰产品进行营销策划,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职业素质。

在讲授珠宝营销与管理相关课程的时候,必须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珠宝营销与文化符号密切相关,因此,在巩固学生营销学知识的同时,珠宝营销课程需要与珠宝文化相结合,使得学生不仅仅具备珠宝行业的技能,还能够掌握珠宝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3.提供实践机会。

为学生增加实践机会,有助于珠宝营销与管理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本校的大三学生提供较多的珠宝营销的实习机会。事实上,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安排,既有利于实现学生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也有利于降低学校与企业的教育成本。通过参加珠宝营销的实习,大三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形成初步了解,及早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校可以节省较多的教育成本,企业也大大降低了培训新员工的费用。提供实习机会,无疑对于校、企、生三方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周琦深 包德清 徐亚兰 罗洁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