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业经济史教学中问题和改进方向

谈农业经济史教学中问题和改进方向

摘要:农业经济史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学和历史学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是农业经济学长远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农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传统农业学科边界被打破,农业经济史学科内涵极大丰富,但是学科发展呈现课程教学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科边缘化趋势明显的困境。尤其在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编撰有限、教学研究成果薄弱等问题。因此,农业经济史课程改革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对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尝试对当前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为了促使农业经济史学科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课程师资力量,编写侧重于农业经济学特色的教材,优化教学质量,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实现授课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必要性;教材

农业经济史作为农业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又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学和历史学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旨在探讨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及其运行规律,研究农业经济政策制定实施背后的原理,从而达到正确运用农业经济政策手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2019年,教育部提出“新农科”建设规划,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1]。传统农业学科边界被打破,新型交叉学科和项目层出不穷。随着多学科理论创新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农业经济史学科内涵极大丰富。然而,结合笔者教学工作情况和国内多所农业高校教学现状来看,目前农业经济史多为选修课,学生有限且积极性不高,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授课模式单一,加之当前历史课程与研究方法的“落伍”,造成教学与科研的脱节,农业经济史学科边缘化趋势愈发明显[2-4]。因此,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学质量和课程重要性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3]。本文基于对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尝试对当前普通农业高校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几点课程改革建议。

1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1农业经济史是农业经济学学科的根基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最高机构,承担着发扬和传承农业文化历史的天然历史使命[4]。农业经济史是农业经济学的源,是农业经济学长远发展的重要根基。当前,中国还有40%的人口为农村人口,2020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7%,“三农问题”还很突出[5]。因此,农业经济学还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史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农业经济史研究在农业经济学中的重要价值,美国农业经济学的鼻祖H•C•泰勒曾说,“历史研究有助于农业经济学家发现那些对任何时期农业发展都可能会产生影响的潜在力量,每一个农业经济学家都应该是一个农史研究者”[6]。学科发展不应总是一往无前的,还应时不时的回顾与反思。厉以宁先生指出,“中国经济学应加强历史研究和教学,学好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7]。农业经济史的发展为农业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与运用提供了条件,为农业经济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1.2农业经济史是农业经济学重要的分析方法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在于重构自身传统与世界的联系,在对西方学说理论的引进介绍以外,还需要重新理解自身的历史演进[8]。农业经济史不同于农业经济学理论,它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是多元的,因此理论和方法也是多元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史研究在积极探索国际先进研究方法同时也对传统经济史理论进行深入反思,诸如吴承明先生所提出的“史无定法”理论在学界的弘扬与传承,量化方法引入历史研究的常态化发展等均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史研究逐步突破过去学科专业和研究方法的界限,存在分析方法上的创新[9]。对中国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应从我国农业历史发展长河之中汲取有效的养分,摆脱以往过分借鉴西方理论的思维定势,更应注重理论和方法创新。正如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德怀特•珀金斯所说,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经验的积累”或者“经验与复杂的组织和制度的预先积累”[10]。当今我国农业建设不能脱离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因此,农业经济史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是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加强农业经济史课程改革是现实的需要

除了农业经济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之外,就中国高校教育现实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来看,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也十分必要。首先,基于教育部规定,经济学教育内容应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11]。普通农业类高校经济类课程设置应包含农业经济史类课程,但是农业经济史一般处于选修课的地位,在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研活动中均处于相对滞后和相对薄弱的环节,造成了农经专业学生由于历史知识结构有限,无法有效的驾驭理论和方法,亦无法进行可靠地、创造性地研究。其次,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通过归纳总结中国五千年来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Gernet)曾盛赞18世纪中国的农业达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之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12]。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对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不应被遗忘的,也应是我们农经专业师生所应发扬的。正如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课程设置趋于边缘化

农业经济史在绝大多数普通农业类高校中存在边缘化的趋势,常被定义为“冷门”学科。一方面,农业经济史课程内容涵盖宽泛,包括中西方农业起源、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迁、土地制度演变、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思想演化等内容。在课程内容庞杂的现实下,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还需博古览今、中西贯通。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更要求专业性、通识性和趣味性三者合一。如此高标准高要求之下,不少本科院校将农业经济史课时压缩或列为专业选修课。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偏于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的剖析,所以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存在刻板印象,认为课程内容是以往所学历史内容中的农业相关知识的摘录,内容存在重复且并不新颖。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选修积极性不高,教师授课内容实用性较差,从而学生所学知识无法与社会实践相衔接。

2.2课程教材单一有限

目前,农业高校中适用于本科生教学的农业经济史教材屈指可数。笔者从“超星读秀图书”数据库搜索结果来看,已收录的改革开放后书名包含农业经济史的著作(除去作者名称重复)不足20部。不仅教材数量有限,从出版年限来看,主要偏于90年代,出版时间陈旧。此外,就可选用的教材编撰特点来看,多以传统编年体为体例展开,不利于学生横向分析同一时期事件交织之下的史实;或偶有以专题形式编著的教材,如中国农业经济史课程可选用的教材主要是冯开文和李军老师主编的《中国农业经济史纲要》,但这一教材主要针对研究生教学,以专题形式的研究型学习方式为主。因此,该教材专业性过强,无法完整展现农业经济史本貌。其他诸如郭文韬、陈仁端二位先生编撰的《中国农业经济史论纲》可供师生教研使用,却需要教师和学生基于课程内容补充相关历史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对于本科生课程来说适用性较弱且不具有推广性。因此,出版一本反映最新科研成果、贴近现实的农业经济史教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农史教学与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4]。

2.3教学研究成果薄弱

由于近二十年来数理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逐渐高涨,计量方法与经济史研究的结合亦方兴未艾[13]。大量的有关农业经济的计量史学研究层出不穷,尤其对中国农业经济史研究也一直是热门。反观农业经济史教学研究成果则寥寥无几,反差极大。现有的各高校教学改革成果和教学研究成果仍以农业经济学为主。此外,农业经济学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设计中虽有农业经济史身影,但由于教材建设有限,课程内容创新性差等问题导致从事农业经济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够且给予课程改革的热情不足。长此以往,农业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不被重视,学生所学知识有限,不利于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因此,农业经济史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存在莫大的鸿沟,这必然不利于农业经济史学科的长久发展。

3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3.1侧重于农业经济学特色的教材编著

目前,在普通农业类高校本科教育中,农业经济史的教材编写存在“重历史、轻分析”的特点,缺乏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历史现象并解释现象背后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因此,一方面现有教材无法突显农业经济史教学定位和课程魅力;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基本以编年史体例、专题史体例和在编年史体例的基础上兼顾专题史体例为主[14],重复性强,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动力。教材编著存在的问题致使学生更多强调对农业发展演变史实的记忆,缺乏将农业发展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主观能动性[15]。因此,当前高校加强侧重于农业经济学特色的教材编著十分必要。农业经济史教材的编著应区别于历史学教材以时间为序的传统编排体系,更应侧重问题导向性和专题性,即探讨历史上的农业经济问题背后所衍生出的经济学原理,并以专业的理论和工具解构与分析,使农业经济史的教材更具“农业经济学的底蕴”。

3.2优化教师授课方式

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口授学生听讲的单一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强调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并活跃课程气氛,寓教于乐。农业经济史课程往往由于历史部分内容繁杂且多以古文、史料引用居多,对于本科生来说内容晦涩难懂或枯燥无趣。因此,优化教师授课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笔者的课程中,往往会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一,重视多媒体教学,历史部分教学内容多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示,优化学生观感。第二,强调课程专题性,区别以往以时间为序的教学顺序,课程以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制度、农产品贸易、农村经济等一系列涉及农业经济学的专题内容教授为主,突出历史事件及其背后所关联的农业经济学逻辑,进而强化学生针对经济问题的专业性分析能力。第三,重视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活跃度。针对一些专题问题讨论,可以由学生收集相关史料或述评,采用课堂报告形式从学生视角讲解历史上的农业经济问题,也可以组织课堂辩论、课堂表演、课堂问答等互动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3.3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

由于农业经济史在诸多高校课程中列为专业选修课,因此考核方式多以课程论文或闭卷考试为主。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有效的体现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因此,在课程考核中,可提高学生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的比重,重视学生在课堂主题汇报、课堂辩论以及课后实践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基于所学所悟逐步转变为科研成果,也鼓励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课程最终考核形式可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也不限于固定选题的课程论文。教师可采用开卷形式,考核学生对于课程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能力、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对相关农业经济问题的拓展能力。

4结语

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已经为农史学科指明了攻坚方向、发展机遇和任务要求[16],农业经济史学科建设意义重大。面对当前课程建设中的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高校教师投入到农业经济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提升农业经济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科话语权,编写更为与时俱进的教材,实现授课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促使农业经济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郭益蓓 贾小虎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