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思考

精准扶贫的目的在于消灭贫困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要建成可持续的小康社会,技术与智力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可靠办法。2015年始,教育扶贫上升至国家战略,教育资源也向基础教育倾斜,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最初级的职教活动,有培养时效短、见效快、针对性强的优点,职业教育可为迅速脱贫、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持。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从事对适龄青年进行“理论+技能”教育,附带有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失业人群的再就业培训工作,相较普通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更侧重于岗位职能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它有如下特点:

(一)对受教育者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作为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主要从事技能型工作,而非科研工作,只要培养对象的文化水平可以满足实际工作和学习活动,理论上就可以成为培养对象。

(二)实践性较强

作为有一定实用性、技能性和经验性的学习活动,职教本身注重对技术、方法和经验的培养,重视受教育者的经济效益。

(三)培养周期短

作为非学历教育的短期培训,在一个月或几个月内就可以完成简单的理论学习和一定的技能训练。以“2+1”模式培养为主的学历教育,在2年内完成全部相关理论学习,1年内完成技能训练,成为一名技术型人才。

(四)效果好,回报高

培训过程资金和时间投入少,扶贫对象可短期内完成培训任务,进而上岗工作,获得经济回报快,加速脱贫步伐。

二、适龄劳动力扶贫对象的主要特点

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多,如:因病、因学、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等,但部分精准扶贫对象是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者,他们有文化水平不高、生产技能不足等问题,对这类人群以“造血式”扶贫手段进行帮扶,完全可实现可持续脱贫目标。首先,受制于文化水平,部分贫困人口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不强,生产方式相对滞后。其次,受制于生产技能的不足,部分人员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足。再次,贫困人口集中区,精神文明教育也相对滞后,致使致富热情不高。中等职业教育更适合这种文化水平不高、生产技能不足的贫困适龄劳动力。

三、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现实要求

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活区域经济活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一)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内在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不仅仅局限于对未成年者的智力教育扶贫,而且也包含对适龄劳动力的技能扶贫,不能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就无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贫困地区任务艰巨,职教扶贫的重点位置也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理论是农村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要求将以往分散或单一的扶贫方式转化为精准化、整体化和集约化,将“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这种要求的转变,完全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特质。职业教育可以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最佳选择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是激发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

精准扶贫的目标不是简单地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经济活力是区域经济整体繁荣的表现,其高低受劳动者职业素养和科技能力影响。在贫困地区,更应通过人才培养和引入来支撑区域经济活力。中等职业教育非学历性质的短期培训能为贫困地区短期内提供各类应用型人才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中等职业教育支持精准扶贫是加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人力资源基础的基本要求

我国处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期,存在着部分产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象,通过重新配置资源,提升技能等,来重组产业结构,职业教育通过提升贫困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调整人力资源结构,重新配置不同产业的人力资源来支持精准扶贫工作。

(四)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

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贫困人口形成了适应贫困现状的贫困文化,这种文化可能会强化当前的贫困状态,也可能会在代际间传承。精准扶贫不仅在物质上要给予支持,更应在精神层面进行改变,中等职业教育通过对适龄劳动者进行精准精神扶贫,以改变其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重塑受助者的精神面貌、思想价值和心理状态,为扶贫对象提供精神力量。

四、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途径

精准扶贫与以往的扶贫方式有所差别,基本特点在于部署精密、判断准确、目标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在于扶“智”,在于扶持自主造血能力。把握精准扶贫的特点,明确扶贫对象,采用合理扶贫方式,是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关键。

(一)以智力扶持激发自身造血能力

基于扶贫对象的特点,扶“智”和扶“志”是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基本出发点。首先,通过对适龄人群进行职业教育投入,以子女就业带动脱贫。其次,对适龄人口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能或外出务工技能。再次,要产生造血能力,必须结合帮扶地实际,因地因人制宜,重视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的结合,引领帮扶对象找到合适的致富门路。最后,学校派驻的驻村帮扶干部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帮扶对象进行思想引导,使其产生脱贫志向和致富积极性。通过提升扶贫对象的“智力”、“志向”和“技能”,发掘“产业”,来激发他们的脱贫激情,提高致富信心,掌握专业技能,跟随产业发展,进而产生自我造血能力,改变“等、靠、要”的状态。

(二)以职业教育增强致富动力

教育扶贫较多地侧重于对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更应侧重于对全体适龄劳动者的教育。首先,改变各自为政的扶贫方式,协调职业教育自身的培训机构,联动科技、文化、农业、体育等部门,有组织地开展送培训、送物资、送文化活动,提升帮扶对象的文化追求及致富志向。其次,结合地域特点和当地产业情况,组织适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生产能力。最后,以三校生高考、单独招生、对口升学等措施,多渠道对扶贫对象子女进行学历型职业教育帮扶,通过学习开拓视野,增长技能,增加就业。

(三)以短期技能教育,助推完成脱贫目标

采用周期短,技能掌握快,见效快的职业教育来助推精准扶贫,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突破基础教育扶贫的长时效性约束,能够短时间内实现脱贫目标。

作者:高赟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