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耗时多却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情”。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是寻找突破的一个重要手段。尤立增老师提出“学情核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把握学情,并以此为前提设计教案,有效地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学情分析;阅读教学;学情核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遵循新课标要求、尊重学情,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大胆预设,生成有效课堂。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尤立增老师提出“学情核心”的阅读教学思想,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决,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拟对尤立增老师提出的“学情核心”阅读教学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理念和实际应用等问题进行论析。

一、“学情核心”形成的背景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变为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全面了解学情。尤立增老师认为“了解学情”就是要“吃透”学情。尤老师强调的“吃透”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把握学生阅读文章和处理教学内容的一般规律,这是最根本的学情,教师必须把握;二是在课堂上从学生切入的角度、理解的起点出发,而不是从教师怎么教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尤老师创设了“预习作业”,其内容包括作家作品、思维导图、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四个方面。通过这四个方面的预习作业,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情。“预习作业”是教师把握学情的主要依据。依据学情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案,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和改进这种做法,最终形成了“学情核心”阅读教学体系。

二、“学情核心”的理论依据

“学情核心”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生本课堂和转化教学论,主要是为“学情核心”奠定理论基础,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以便更好地实施“学情核心”的教学思想。

(一)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态。“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首先确定“学什么”,再规划“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有当教师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才具有针对性;只有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只有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才会变得更加活跃,更充满生机。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激发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转化教学论

“转化教学论”是由河北省特级教师周子诚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思想。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重在“转化”,“转化”是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与语文相关的人文素养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质。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核心。一种教学理论必须要有相应的实践去验证,遵循转化教学论的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投入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并依据转化教学论的各种教学模式,将“学情核心”转化到语文教学中。

三、“学情核心”的内涵

“学情”即学生情况,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已有的知识情况,即学生现有学习水平。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学情设计教学方案,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方案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学情核心”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学情。就是弄清楚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而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教师以此为基础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一般教师通常采用书面测试、课堂观察、预习作业批改等方法。尤老师则采用“预习作业”法。质疑问难是预习作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预习时发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与同学一起合作解决的。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并作出课堂预设,规划课堂生成。第二层次是通过“质疑问难”的课堂流程了解学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老师,敢于指出文本当中的缺陷和错误。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给学生一些问题和答案,学生会感觉到语文课堂枯燥乏味,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秉承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准备接受学生的挑战。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助合作解决。这样,学生才会铭记于心、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遇到难点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师生一起讨论互动,最后达成共识。尤老师认为“质疑问难”是阅读教学中提高转化率的关键,“带着问题听课”必然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抓手。

四、学情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讲授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学情分析。

(一)教学前的学情分析

在教学之前,教师依据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根据“预习作业”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就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能力。两者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学情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同时,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筛选有效的教法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心中已有预设,但更重要的是生成。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按照自己的预设完成课堂教学。如果学生的课堂表现达到了教师的预想效果,那么教师可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生成有效课堂;如果学生的表现没有达到老师的预设,教师就要反思是否是自己的预设出了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否需要换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灵活的方法应对各种情况,同时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堂生成之后,教师适当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寻找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做到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反思自身,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没有达到自己的预设时,是怎么处理的,反思自己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否有疏漏,用尤立增老师的话说,就是是否真正“吃透”学情。总之,尤立增老师提出的“学情核心”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以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根据“学”确定“教”,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要扮演好助学者、引导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学情,以学情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案,规划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只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情核心”才能在阅读活动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尤立增.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J].语文教学通讯,2010(4).

[2]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于漪,刘远.尤立增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尤立增.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9(4).

作者:崔春瑞 吴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