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医学教育应用

智能手机医学教育应用

1提供医学教育知识平台

智能手机平台提供了海量的专业知识。应用信息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平台只要进行“点击”操作,专业执业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专业知识、从业经验等就会展现面前。部分应用软件可以直接进入临床试验数据库和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例如PubMed/MEDLINE进行文件检索。最受欢迎的数据库搜索应用软件为PubSearch和PubMedonTap,这些软件同时也支持患者与专业人员间的信息共享。智能手机平台能提供专业视频、彩色图谱等对于医学教学非常重要的资源。手机软件可供检索疾病的正确诊断名称、定义、鉴别诊断、病理生理、治疗选择、常见疾病的问卷调查表和标准随机控制试验总览。软件如“NormalLabValues”或“PocketGuidetoDiagnosisTests”提供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参考值及解读、异常值分析、实验室单位讨论等。软件如“SkyscapesRxDrug”或“SafeMedPocket”提供药物名称、用药指征、剂量、药理、药物协同作用、配伍禁忌及费用等。利用软件可以进行患者跟踪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反应、疗效、手术并发症,了解疾病的演进过程等,不断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因而无论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初涉专业研究都提供了便利。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应用在医疗资源有限、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地区如波西尼亚、黑塞哥维那等更具价值。

2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智能手机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现实,学生可以实现远程、非同步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搜集临床相关数据储存于智能手机,直接发送给教师和/或将其上传到云端,必要时提取供学习使用。例如教学前向学生提供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检眼镜,让学生彼此间采集眼底影像图片并互相传阅,课堂上教师再基于此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优质的医学资源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3实施机动性教学

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捷特点,教师教授课程后可以高效率的召集知识反馈活动。例如教师教授尿液分析技术及组织分析技术后甚至可以在授课当天直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反馈性知识检测,从而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诊断过程的理解。应用智能手机学生可以即时访问学校、医院的信息系统,远程访问患者记录,在教师、学生间进行即时交流、学习。例如“OsiriX”和“MEDITECH”软件支持访问医院图片库和信息系统,支持不同访问者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安全传输。智能手机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真正地实现多机构、多地域、无限制的电子教学,将学习对象无限延展,其记录可供反复交流和学习,无时间限制,优越性明显。因而,教学可以不再局限于学校、教室,可以任何时间、无具体地域、跨越空间进行,其机动性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4临床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智能手机医学应用软件及即插型硬件发展迅速,可以便捷地采集临床相关信息,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优势明显。如目前基于智能手机的量尺、温度计、血压计、动脉血氧仪、肺功能测定仪、酒精测量仪、尿液分析仪、心电图显示仪、脑电图耳机、听诊器、耳镜、眼镜、超声波探头等,多数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并被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部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用于临床试验,部分已经应用于临床。

4.1降低费用

很多传统的医疗设备组分如显示屏和电池,目前已经被整合入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基于移动装置的设备其生产成本极大降低,故将其应用于医学教育中更具现实意义。例如耳镜,传统耳镜需要光源及电池,而智能手机耳镜的相机或Flash硬件组分即可替代二者,仅仅需要耳镜适配器即可,对于智能手机心电图仪及超声仪等同样适用。目前美国医学院的大部分学生都使用智能手机,从而可以使潜在的教育软件及硬件购置费用得以缩减。一些设备,如血压计和动脉血氧仪等也可以与iPad连接,许多医学机构也已经将其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因而,相对于传统医疗设备而言,移动医疗设备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本。

4.2应用便捷

无论对于医学专业人员、患者或其家庭成员,智能手机的软、硬件应用均十分便捷。尤其对于医学专业人员可将精力应用于数据的解读,而不是费力的采集过程。例如血压计和动脉血氧仪为即插即用式的,连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后软件自动打开,指导用户通过简单的步骤即可完成临床检测过程。另外,当前时代的学生都非常熟悉移动通讯设备,能自如地应用软件商店寻找日常工作和娱乐的软件,因而智能手机平台操作起来没有障碍。

5智能手机的应用

在医学机构中智能手机的主要应用方向为临床、研究及教育。比如智能手机超声在临床中可以用于患者的检测和诊断;在研究中可以用于研究基础和临床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较早、较多地应用超声进行临床检测及分析。Kolb经验式学习模式将学习过程分为两阶段:认识和理解阶段。知识可以通过朗读或演讲的抽象概念获得,也可以通过模拟或实践的具体经历获得。理解体现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可以通过反思性的观察、实验模拟、积极实践等获得。智能手机技术改善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既定关系,增强对临床知识的理解。

5.1改善了学生对教师的既定依赖关系

传统医学临床教学模式,遵循教师演示操作、学生观摩学习的方式,但因患者个体化情况复杂、可重复性差、病源种类偏差等,往往学生的学习周期较长。例如威尔默眼科中心均由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为学生讲授眼底检查课程,但学生参加考试仍然很困难,多数学生不能定位视神经盘的位置,更不用说很明确的对其进行讲解了;据统计其他医疗机构也存在类似情况。传统教学模式遵循“看一个、做一个、教一个”方式,而事实上有时看的过程就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在应用眼底镜、耳镜或听诊器时,影像或听诊存在非同步情况,学生学习非常困难。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能实现实时地放映或影像存储,例如眼底、鼓膜图像;呼吸、心音记录等,因而能够提供给学生清晰的临床教学资料,供其反复强化学习。这种学习也可以通过远程实现,从而使交互式远程医学教育成为现实。智能手机医学设备的应用提供给学生其他的学习选择,不再需要单纯依赖教师填鸭式的学习,学习效果及自主性都获得了提升。

5.2实时临床数据采集及分析

移动医学应用软件及设备除成本低、应用简单、操作便捷等外,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随时应用,从而有利于对临床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理解。例如学生可以应用智能手机心电图或胃电图,测定锻炼、咖啡摄入等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机体脉搏、心律、睡眠模式等的差异情况。学生也可以指导患者应用上述设备,从而有助于了解不同影响因素下数据间的差别。例如iPhone肺活量测定软件可以进行长约2分钟的检测,门诊患者即可以便捷应用,有助于学生对于相应指标的理解,例如了解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肺活量与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程变化的关系。

6移动医学设备的挑战

移动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实践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如患者隐私、费用、循证医学证据等问题,其随着这些医学应用软件及设备逐步应用于医学教育中而显现。另外,移动设备的过度应用所导致的技术依赖和臆想症问题也值得关注。

6.1隐私保护问题

在所有应用移动医学设备的机构中都存在患者隐私保护问题。由于目前尚处于应用移动医学设备的初期,应确保用于存储和传输患者数据的软件符合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HIPPA法案)。应关注该项法案从而保证患者隐私信息不被随意采集,应用后即应被删除。

6.2费用问题

尽管多数学生都有智能手机,但问题是教育所需的软件和终断设备是由学生还是医疗培训机构来购买。对于许多已经为学生购买iPad和听诊装置等的医疗机构以及拥有传统医疗设备模拟中心的机构来说这不是问题。如芒特西奈的伊坎医科大学和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为每名学生提供了迷你超声装置,以便于学生可以在门诊、院外应用,以提高体格检查能力。移动医学设备制造商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力争让下一代临床医生人人拥有上述设备,此种教育构想的费用比传统预期还是大幅度降低了。但是对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及地域等,移动医学设备的购置费用问题还是存在着争议。

6.3循证证据问题

许多移动医学技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探讨是否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改善了医疗结局。类似的,也应该研究是否移动医学技术改善了医疗教育结局。应该详细阐述这些移动医学设备用于疾病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情况等,以便于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何时、如何选择设备进行应用,从而达成最优的医学教育结局。

6.4技术依赖问题

技术的便利性往往造成了技术的依赖。我们如何才能确保学生在缺乏这些移动医学设备的情况下仍能够进行临床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呢?有学者劝慰性地提出过分的技术依赖可能阻碍学生成为称职和独立的临床医生,以至于脱离辅助手段无法进行临床诊疗工作。一定要确保移动医学软件及设备的应用不是替代手段,而应增强学生获得临床技能的能力,这也应该成为移动终端应用的理由之一。

6.5臆想症问题

临床学生往往被认为具有近因性和确认偏差,从而导致自身的错误判断。那么这些在临床数据采集中十分重要的工具是如何发生影响的呢?研究表明,尽管目前移动医学设备被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尚无明确的支持证据。正如其他技术一样,这些移动医学设备应该被负责任地整合入课程设置中、经常评估以确保上述潜在的弊端不在反方向被表现出来。

7结语

移动医学软件及设备在医学教育中展现了不同的机会,对医学教育带来了极大地影响。目前医学教育软件和移动医学设备越来越多,并逐步被广大医疗工作者和学生所熟知并应用,相信未来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新的医疗技术的变革。同时其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随着这些技术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加,医疗机构应该确保学生适当的接触这些设备,并按要求应用这些设备。如果不这样做,下一代临床医生的培养就会出现问题,学生们将无法应对因移动医疗设备导致的医疗实践多变的现实情况。

作者:李巍 苗劲蔚 吴玉梅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