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探索

摘要:师资缺乏,课程种类不足,教学形式单一,一直是阻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并且在短期内仅凭高校自身资源很难解决。后继乏人,传承发展艰难是摆在地方非遗面前的现实问题。如果双方彼此携手,将非遗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二者而言都不失为一条突破各自困境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非遗;公共艺术教育;实践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高校纷纷开启了课程体系改革,多门类、开放式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公共课程之一,各校结合学校及所在地域特点开设种类众多的校本课程,地方型高校将优秀地方文化纳入公共艺术教育的积极性更高,探索增强教育效果、丰富课程内容的脚步从未停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艺术殿堂的大幕越启越大,特色越来越鲜明。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后,全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序幕徐徐拉开。2006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愈加稳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各高校主观上普遍重视、实践上全面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历经不同层次、不同轮次的评估审核,公共艺术教育成就有目共睹,然而公共艺术教育至今仍是许多高校薄弱环节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公共艺术教育的短板依然存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接受对象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基本特点:适用广义的艺术概念,将通过欣赏评析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向大学生普及艺术基本知识和艺术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目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纵向挖掘继承和横向传播推广相得益彰,在政府主导下城乡社区传承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在教育部门力推下高校教育传承并重的局面正在形成,社区和高校两大阵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的目标一致、重点各有侧重。比较来说,高校更加注重内容的选择与扬弃,更加注重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但是对于某一个具体项目来说,研究的热情经常会因研究者岗位变动或注意力的转移而发生变化,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课程数量、种类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的问题。近段时间,笔者调研了河南省多家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状况,发现普遍存在上述问题。如某师范学院曾在河南省教育厅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中获一类学校称号,并连续五次获得省教育厅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优秀等次,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开全教育部规定的八门课程。很多地方院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要方向的院校,艺术类课程就更为薄弱,连开设最基本的音乐鉴赏、美术鉴赏都有较大难度,致使公共艺术教育步履维艰,流于形式,很难达到原本期望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于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塑造民族禀赋、凝练地方文化特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些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决定着一个地区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传统,滋养着这个地区的艺术人才,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历史和较强的艺术教育功能。

(一)丰富的非遗资源提供了优质的艺术教育素材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许多地方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突出表现了该区域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是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这些地方优秀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是因为它们通过一代代的口传身授在一定范围内传承下去。虽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逐渐式微,但是仍有更多的非遗活在现代社会。以作者任教的安阳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所在地安阳市为例,就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城市文明史,不仅孕育了甲骨文和青铜器这些举世闻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滋养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安阳市政府印发的《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安政文〔2018〕69号),截至2018年,安阳市拥有部级非遗项目7项,省级非遗项目36项,市级非遗项目155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多个领域。其中二夹弦、淮调、落腔、灯笼画、年画、骨雕、木雕、泥塑、面塑、核桃雕刻、蛋壳雕刻、京剧化妆像、剪纸、葫芦烙画、烙画、吹画、青铜工艺等非遗项目既有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众多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高校的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衰减,如果没有保护、没有传承,那么许多非遗就难以逃脱逐渐消亡的命运。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要求我们从事艺术教育的人要十分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子孙留存追念历史激励奋进的宝贵财富。“非遗是一种代际传承的活态的文化实践。”[1]换句话说,非遗的技艺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艺术是和传承人相始终的。纵观现存的非遗项目,我们发现大多非遗项目是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延续下来的,传承人在则非遗在,传承人亡由非遗息,忆及那些失传的非遗项目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笔者统计了2019年以来在我校进行非遗传承活动的人员年龄构成:在总人数15人中,70岁以上的有4人,60-69岁的有4人,50-59岁的有5人,49岁的有2人。从数据可以看出,这15人中,最长者73岁,最年轻的49岁,年龄结构明显偏大。虽然这个统计覆盖面较小,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非遗传承人的年龄危机。另外,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产生于传统农耕社会的非遗产品的生存空间有限,在没有政府等外在力量介入支持的情况下,现代传承人很难单纯依靠非遗制作赚取足够的生活费用。笔者通过和上述15人沟通交流,印证了这个结论。非遗的生存困境导致了年轻一代学习意愿不高,项目传承后继乏人。在2019年我校举办的一次非遗融入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有发言者讲了一个令人悲伤又发人深思的故事:安阳市一位非遗传承人,感觉自己时日不多,渴望把手艺传承下去,但是,直到这位老人去世,仍没有找到合适人选。这个故事令所有在场的人唏嘘不已,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非遗,表面看起来没有多大实用价值,却承载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是我们历史记忆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使其有效传承下去,使悲剧不再重演,遗憾不再继续,非遗项目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体系不失为一条路径选择。

三、非遗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的探索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方性大学,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共有本专科在校生2.2万余人。按照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以公共艺术选修课一个班上限人数200人统计,我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每年至少需开班114个。师资数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数量远不能达到教育部要求的课程全覆盖的要求。近3年的公共艺术开课情况如表1。这种现象在全国各高校非常普遍,并且短时间内很难靠常规手段能够解决。因为,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出于学校发展的现实考虑,自然会优先引进优势专业、紧缺专业教师;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设置现状,即使高校下定决心引进艺术类教师,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引进足够的师资以达到教育部的要求。那么,如果我们的视野跨越学校,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互联,梳理整合各类美育教学资源,就会发现,地方非遗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非遗中的民间美术、音乐、戏曲等艺术文化元素可以丰富拓展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因此,将非遗引进高校,充分关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走出困境的可行之路。“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高等教育要主动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学生资源、社会影响力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又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宝贵的师资补充。因此,非遗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场双赢的必然选择。从我校目前的非遗教育来看,非遗融入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大体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全校营造非遗文化氛围。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非遗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这个活动始于2016年,是通过每年一次的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实现的。活动具体实施如下:在一个集中的时间(一般是一天),开辟一块集中的室外场地,邀请安阳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进校园,通过现场展示、演出,让广大学生近距离观察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3年过去,学校已经邀请20余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灯笼画、年画、骨雕、木雕、泥塑、面塑、核桃雕刻、蛋壳雕刻、京剧化妆像、剪纸、葫芦烙画、烙画、麦秸画、鸟书、青铜工艺等地方特色鲜明的非遗手工艺术项目。第二阶段,开设公共艺术类非遗课程。主要目的是在第一阶段非遗进校园的基础上,让对非遗有兴趣的大学生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的学习。此阶段非遗教育已经上升到理论层面。在这一阶段,学校通常会邀请安阳市非遗研究的专家学者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课程形式为大班上课,每学期学生通过选课的形式,大概有200人进入到非遗理论课堂。第三阶段,开设具体的非遗实践课程。学校在现有的教学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非遗传承人及其非遗项目的特点,遴选1-2项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授课。课程采取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进行,上课形式为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不多于40人。目前在我校开设的课程是青铜艺术。此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一门非遗技艺的理论和实践,并将其融入学习和生活中,继而带动身边的人了解非遗,真正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了非遗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不仅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益有效补充,而且对优化公共艺术课程、打造公共艺术教育特色、提升学校影响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实践,我们也看到,非遗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改进和解决。第一,非遗传承人的授课资质和能力问题。非遗传承人普遍的状况是,实践动手能力强而理论素养偏低。而高校的公共艺术非遗课程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这就对非遗传承人的授课资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考虑成立非遗公共艺术教研室,吸纳学校人文艺术领域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一方面,帮助传承人提升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拓宽了教学科研视野。第二,非遗传承与创新并重问题。在非遗课程中,不能因循守旧,应该在传授传统的非遗技艺的同时,注重和现代社会相结合,尤其关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对非遗的理解和认识的差异性,积极鼓励引导他们将非遗和自身专业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也有利于非遗在现代社会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第三,非遗教学场地的建设问题。不同的非遗项目,对实践教学有着不同的场地要求。以往公共艺术理论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室显然不能满足公共艺术课的多样化教学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学校既可以因地制宜,借用改造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也可以借用传承人自己的非遗工作室,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第四,班级编制规模问题。不同于鉴赏性质的普通公共艺术理论课程,非遗教学的实践性较强,所以,为保证教学效果,促进有效交流指导,非遗课程应采取小班化教学。第五,课程考核的形式方面。改革公共艺术课程侧重于考查理论的论文或试卷形式的考核方式,应针对具体非遗项目不同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44.

[2]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7.

作者:杨玉英 单位:安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