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

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使用自编问卷对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有待调整,教学设施设备缺乏,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引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增添学前教育专业设施设备,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学习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教学质量;策略;学前教育

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着眼于供给一方进行的结构性改革。[1]在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过去过于强调通过扩大供给满足社会需求带来的生产结构性过剩问题凸显,同志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同时,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不断提升社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既包括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的改革,也包括教育领域的结构性调整。[2]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为幼儿园培养合格师资及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质量。经过00年代中期学前教育办学规模扩张至现在,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规模逐渐扩大,到2016年,全国有266所高校举办了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专任教师人数达249.9万人,在园幼儿4413.86万人,平均幼师比为17.7:1,城市、县镇和农村幼师比为14:1、19:1和25:1。[3]可见,虽然幼儿教师培养数量迅速增加,但仍未满足办园基本需求,特别是县镇和农村幼师比严重不合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是满足基本学前教育需求,对高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已成为社会共识。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直接影响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拟以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从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角度探讨如何培养高质量幼儿教育师资。XX学院远离中心城市,地处欠发达地区,升本时间较短(10年左右),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学院发展现状与我国中西部同类别高校类似。本研究可以为我国中西部同类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借鉴,为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建议。本研究以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问卷对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12人,学生216人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教师、学生进行非结构式访谈。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XX学院学前教育教学情况调查及发现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XX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于2009年,分别在2012年、2014年、2016年进行了修订。现行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见表1。从表1可见,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总数为170分,共2770学时;其中必修课135分,占比79.4,选修课35分,占比20.6%;通识课程为45分,占比26.5%;学科基础课程为31分,占比19.4%;专业课程为55分,占比32.4%。XX学院学分总数相对较高(国内类似院校在150分至170分之间);必修课占比太大而选修课占比较少;通识课程占比太大,专业核心课程占比太少;专业实践课程学分虽然符合国家师范教育基本要求,但相对学前教育专业来讲仍然偏少。XX学院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适度减少了专业基础课程,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大量增加了专业实践课程,基本符合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需求,基本符合国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基本要求。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通识性所占的比例太大,而且难以调整,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个别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核心课程没有开设;专业技能型课程虽有开设,但开设课时数不足,如学前音乐类、舞蹈类课程;专业实习时间仅为3个月,与国家标准要求的1年相比太少;专业见习时间充裕,但在实施中缺乏过程监督与评价;专业实践类课程门类繁多,许多类别并不能体现专业特色;课程方案中课程结构体系繁杂,全校各专业均为同一模板下的展现,专业特色体现不突出。

1.2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设施设备统计

对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设施设备进行统计发现,专业实验设施设备较为缺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共有本科学生262人)。目前有琴房21间(钢琴20台、数码钢琴21台)、微格教室3间、画室2间、舞蹈室1间、幼儿科学实验室3间、手工制作室1间。没有专业手工教室、游戏实验室、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实验室、仿真幼儿园、儿童感统训练实验室……教学设施设备的不足,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1.3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师资情况统计

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共有13位专业教师,其中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5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2位;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3位,35岁以下10位。近3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4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主持科研课题11项。可见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结构存在职称、年龄、学历结构不太合理的情况;高职称高学历人数较少;大多数专业教师是青年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人数较少;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发表高水平论文、承担高级别课题的教师很少。

1.4XX学院学前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情况

对XX学院学前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全面了解发现,教学实践基地共有12所幼儿园,其中11所地处学院所在地级城市,1所位于省会城市;其中公立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9所;每所幼儿园可接纳见习实习学生20名左右,基本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需要。但存在着实践教学基地地域分布单一,不利于学生了解发达地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问题;并且实践基地公立幼儿园相对较少,而XX市私立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在全省相对滞后,办园质量较高的私立幼儿园相对较少,不利于达成实践教学目标。

1.5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对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基本理论扎实,教风好。但同时也发现少数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个别教学较少,其他诸如现场教学、分层教学等更适应个别学生成长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很少应用;在教学方法方面,教育基本理论课程授课教师多以讲授法为主,配合案例教学;学前教育基本技能课程以讲授、练习法为主。其他新型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讨论法等则很少使用。可见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1.6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监控与评价

调查发现,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有完备的教学监控与评价制度,既重视办学目标监控与评价,又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监控与评价,学生就业率达100%。但XX学院学前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学校评价,缺乏第三方评价;毕业生初次就业多在乡镇幼儿园,在中心城市幼儿园相对较少,在公立幼儿园较少,考取研究生很少。

2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策略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1.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XX学院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学前教师以及幼儿园组织管理工作者。随着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园、托幼机构、早教机构、幼儿体智能培训机构等行业不断涌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就业选择,不仅局限于3~6岁幼儿教师这一类行业。学校应根据现实状况下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多样化、逐渐细分的趋势,结合学院办学传统与办学条件,在制定培养目标上充分体现符合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需求,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路径给予充分尊重。

2.1.2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继续优化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一,明晰人才培养方案结构,突出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将通识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另设专章罗列;第二,适当减少优化通识课程,安排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第三,构建基于“临床”的实践教学课程和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事实证明,没有经过实践案例的训练、不走进实践现场,所培养的教师只会模仿、复制,不能生成实践智慧。[4]为此,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诸多培养模式的尝试,如教育见习、分散教育实习、集中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试图像培养医生一样,通过“临床观察”“临床实践”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但往往存在学院对此类实践课程重视不够,实践安排时间短(最长不过3个月),教师对“临床实践”缺乏监督指导等问题。有必要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见习时间至1年,加强对实践教学课程的监督和指导,要求实习学生必需全程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教研活动,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承担一定数量的保教任务,主动构建实践类知识,切实培养其核心职业能力。延长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特别是音乐和舞蹈课程的学习年限,避免在高年级时专业技能生疏;缩短见习课程单位时间,增加见习次数;学前教育师资艺术领域教学应重点放在与专业相关的艺术欣赏、艺术表演及艺术创编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安排专业特征明显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将学前教育艺术教学重点定位于幼儿园艺术教学及活动组织中。收集学生及老师对所开设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课程、任课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周期进行调整。对于“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保育与教育”“幼儿园活动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行观察”及五大领域教学法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应充分强调其重要性,加深学生对这些课程的理解与掌握。

2.1.3科学安排学前教育见习实习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将教学实践基地拓展到周边省市,如重庆、成都、南充、绵阳、西安等。不能仅局限于幼儿园,还要增加0~3岁早教机构,使学生的见习实习能有机会熟悉0~6岁和各年龄段孩子的保育、教育活动。同时对实践教学基地定时对其进行考核评估,淘汰教学、管理质量下降的实践教学基地。郭方涛,孙宽宁研究认为:不同实习时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从教动机具有阶段性特征,当实习时间在3个月之内时,与无实习经历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实习时间延长至3~6个月时,在自我效能感、职业回报上开始出现显著差异;实习时间越长,其从教动机、职业认识逐渐趋于稳定、完善。[5]因此,有必要安排6个月以上的毕业实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实习计划,注重实习过程管理,并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使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得到保育、教育全面的实践锻炼,全面培养其保教能力和职业精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课程的衔接,将幼儿园活动组织与管理、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保育等能力以及艺术表现等能力作为具体的操作实践任务。在每一门课程开设期间或者课程结束后,在教育见习期间应当给学生布置具体详细的任务,使其既能充分理解理论课程内容,又能学会如何将其运用到实践之中。

2.2引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增添学前教育专业设施设备

目前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生比为1:21.5,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但是具备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仅有6位,相对较少;学前教育专业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目前仅有3位,这与XX学前教育办学规模远远不相适应,应当花大力气内培、外引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设施设备极为匮乏。学校正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资金筹建学前教育专业仿真实验室、多通道学前教育教学平台、儿童行为观察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验室,投入达180余万元,可极大缓解学前教育专业实验室不足的现状。但在建设过程中应当确保实验室建设的高效与质量,确保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需要,在建设成功之后,确保实验室运行效率,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作用,助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后续的学前教育专业实验室建设中还需要增加感觉统合训练室、玩具游戏室、钢琴室、舞蹈室、声乐室、手工制作室等。

2.3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新时期社会和家庭对专业型、综合型、创新型学前教育师资、管理人才、研究人才的需求,必须对现有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6]但最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既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精神,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在进行教学组织和实施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班级教学作用的同时,灵活使用分层教学、小组学习、个别辅导、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XX学院正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讨论与实践,提出灵活运用“十大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体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4改革学习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XX学院实施了“一科多考”“试题库建设”等考试改革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施“一科多考”过程中还应注意少数学生确因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意努力学习造成考试不合格,如果给予其多达5次的考试机会,会给教师增加过多工作负担,也不利于优良学风建设;在试题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试题在恰当使用周期过后及时更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改变单一的知识标准评价方式,更多采用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方式,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学校“三心四能五复合”人才培养基本目标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化成长;在评价中也应当引进独立、有公信力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评价机构与校内评价相结合,及时反馈评价信息,为XX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作者:王燮辞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