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材资源的利用

探讨小学数学教材资源的利用

新教材在每个新的知识点学习之前都设计了相应的富有情境的准备题。教师可以按照需要灵活进行运用。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课的设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节切入,以商店货物摆放形式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分类的含义,近而学会分类并理解了分类的作用和意义所在。又如五年级上册在“方程的意义”一节。教材设计了一串好似连环画的图画作为准备题,先以做实验为背景,用天平测出一个空杯子的重量为100克,让学生体会天平两边平衡重量相等,然后又在天平的一端空杯中加入水,让学生发现天平倾斜并体会不平衡,接着用X表示水重量再进行实验,通过试砝码的过程要求学生再次判断哪边重些,最后试出当一边放250克砝码天平就平衡了。新教材在编排上注重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背景之间的关联,从现实生活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直观的学习材料和认知环境;便于教师利用教材设计出课程的导入环节,有效地抓住学生,第一时间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开展更具开放性的探究活动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单单是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总结,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优良习惯。打破旧的教学中灌输式教学和接受式学习“一统天下”的格局,建立主动、积极的新型课堂氛围和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在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与积极合作的良好习惯。谋求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发展,是新教材又一个突出的亮点。教材在其内容的安排和编写上都向学生提示了学习方式。特别针对那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内容,教材尽量用画面或问题提示学生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然后小组合作研讨,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去实现问题的解决。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开展更具开放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例如新教材加强了数概念的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每一部分内容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开发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数、估测每幅画面上的数,而且还能根据熟悉的画面所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进行创造,以便有效进行教材资源的探索与实践性的发挥。实践操作是智力活动的源泉。教材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拼一拼、剪一剪、看一看、想一起、做一做,获得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给学生一个创新空间。教材如此设计认识长度单位的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师演示、学生观察1米和1厘米有多长,然后将其长度的表象被动记忆在头脑中的教学方式,从而形成一种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将长度单位的学习由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变成自己的主动探究。对于算法多样化的关注与倡导,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性认识与课程理念。《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新教材从学生刚接触计算开始,就试图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材的例题中便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借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求异思维,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设想和验证设想。每个问题不再有现成的结论和解题模式,凸显了算法多样化的可能,从而为学生提高了自主发现和主动探究的空间与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明显的设计意图,不要急于对学生的多种计算方法进行先选。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入领会课程教材的重要价值指向和设计思路,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

二、关注学生知识的拓展,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发挥数学课程德育功能

新教材练习题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整合是其特色。每个练习的安排几乎都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范畴。教师可以在学生做练习的同时有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例如教材练习中数次出现以地球人口变化、海洋与陆地面积比较为素材的题目。教师可及时进行环保教育。这些翔实的数据蕴于生动有趣的资料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改练习单一的形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主题图”“、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这些新教材特有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课程资源。教师可利用教材资源一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受到德育的渗透,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逐步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教材从一年级开始,配合各部分的编写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帮助教师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并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理解,如结合分数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展现服装尺寸的设计;如在“你知道吗?”中介绍中西方在分数的使用和计算方面的知识,进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作为新课程重要实施者的教师不能停留在机械的再现数学教材,被动地适应教材,只做教材的实施者这一层面,而应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配、整合。总之,教师应基于有效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作者:胡云 单位: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