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课堂教学研究

内涵式发展课堂教学研究

一、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保证体系

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用以监督和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以及质量的工具。新形势下,建立一个科学、规范、有效的课堂教学保证体系应从全方位、全过程、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等几方面考虑。

(一)全方位

作为整个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监督和评价不可能是孤立的行为,从学校到各教学院系部,应建立一套全方位职责明确的工作模式,以及规范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系统。学校层面的工作往往涉及教务处、研究生院以及专门的教学质量监管部门,基层教学单位的工作则涉及各教研室、教师个人等。

(二)全过程

对课堂教学的监督是一个过程的监督。从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定开始,到教学的开展如课堂纪律、教学手段、对于教材的选择等,再到教学结束如考核方式及结果,以及教学辅助活动如参观、调研、答疑、作业布置等各项与教学相关的内容,都应该纳入到课堂教学的监督与评价体系中去,并对监督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搜集,便于为教师本人的教学以及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三)针对性

课堂教学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艺术类课程、设计类课程等,对于不同授课形式的监控和评价体系自然应该有所区别。另外,在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步实施的背景下,产生了一些试点的特殊教学模式,例如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形式可能较为灵活,针对这些教学模式也应制定一些能够与之匹配的保证体系。只有做到不同形式区别对待,监控和评价才能成为真正有效的。

(四)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应该是与国家和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一致的一个体系,这样的一个体系,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监督,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融入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有效的反馈机制中,反过来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调配合起到优化作用。

二、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方式

同济大学自2003年3月开始组织专门队伍研究建立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和《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框架》,明确了人才培养各个关键因素、教学质量保证工作机构及其职责等。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强调实现教学全过程可控、建立并不断健全反馈机制。

(一)督导听课

听课环节为监督和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必备环节。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聘请专门的质量监督员,承担起每学期听课的任务,在某些听课效果反馈不太好的课程中采取多人听课的制度,以达到对课程的客观评价。除此之外,在院(系)的层面也采取了教师互相听课的制度。两方面的听课意见在教师职称晋升时可以作为支撑材料,以起到一种激励作用。

(二)教师和学生互评

每学期,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本科生教学信息网进行互评。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情况、出勤情况、考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课程安排、学习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评价。教师与学生的互评是整体性的和匿名的,所以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情况。

(三)课堂教学情况调查

这是在课堂教学质量监督中一个特色环节。每学期,由各院(系)教学质量管理员向任课教师下发《课堂教学情况调查表》,调查表涉及到教学前期准备、教学手段、教学研究、教学考核等各个环节,教师根据课程开展情况进行如实填写,对课程或者调查表有建议与意见也可直接反馈在表格中,课程结束时回收表格,由教学质量管理员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并撰写每学期的课堂教学情况总结报告。这既是一个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查的一个方式,也是质量管理员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

三、完善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议

笔者所在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便是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机构之一。学院以培养专业领导者为人才培养目标,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国家一级学科,每个学科的课程设置都是以设计类课程为核心,理论课程与艺术类课程为辅助,课堂教学模式独具特色。自2010年起,学院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开始施行复合型跨学科人才培养,以及本科硕士阶段人才贯通培养的试点。在这种背景下,学院的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成为整个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难点与重点。新形势下,若想将上文中提到的全方位、全过程、有针对性以及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诸要点更好的得以实现,则务必与时俱进地完善课堂教学质量保证的各种手段。

首先,有针对性的安排听课。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之一,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也应该被整体教学指导思想所引导。因此,每学期的听课活动应更多的以深入了解课堂教学为目的。听课安排应由学院统筹组织,有针对性的挑选课程,例如设计类课程与其相关的理论课程、技术性课程可以并行安排,适当安排通识课程等,以便达到听课的目的,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二,质量管理员走进课堂,与课堂教学亲密接触。各学院均有教学质量管理员,配合学校对各个教学阶段进行监督,质管员对于学院日常教学情况一般都比较熟悉,若能在安排督导听课的基础上,增加质管员走进课堂的环节,一方面增进质管员对课堂教学的客观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质管员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提出一定建议,如此方式下的教学质量报告一定会更加客观中肯有效。

第三,根据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同,分别制定《课堂教学情况调查表》,并在此基础上定期举行座谈会。建筑类学科的课堂教学多以设计类课程为主,而目前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和内容多数仅适用理论课程。笔者认为可在学院内部将调查表分为三类进行设计:理论课、设计课、美术课。原先的表格可以进一步精简,以减少过于繁琐的表格给调查工作带来的不便。此外,还可应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探讨调查表的不断完善,以及特殊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问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目标的提出,决定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将更加注重细节,更强调对高等教育规律性的遵从。今后,必将会有更加专业化的研究队伍,更有组织性、目的性的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等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研究始终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

作者:冯昕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