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主义教育学实践

论女性主义教育学实践

女性主义教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本文提到的女性主义教育学是狭义上的理解:女性主义关于课堂教学的理论、策略和实践的主张,其内涵包括赋权、自省和参与协作3个方面。Walsh认为女性主义教育学是逆霸权反压迫的实践活动[3]。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女性主义教育学是从学习者、教师和知识、权力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结构的权力关系。女性主义认为教育学不应只是教学,更包含所有的教育实施之理念,包括教室中课程的实施,教师的策略和技巧,教师和学生如何看待课程。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是教师、学习者和知识3个主体在互动下产生的意识转换。女性主义教育学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把它结合到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学习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情境,选用不同的课程设计,让教师、学生和教学法三者有机结合。

选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六单元的A篇“HowtoPrepareforEarthquakes”作为实践内容,授课时间2学时。实践对象分别是管理专业和机械专业的本科生。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并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材料。管理专业男女生比例相当,英语基础比较扎实,相较于女生来说,课堂上男生的表现不太积极,较为沉默寡言;机械专业男生多于女生,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太稳定,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希望通过这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参与到课程设计及实践中,充分挖掘其潜能。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于课文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搜集整理———文字、图片以及影像各种资料几乎面面俱到,因此,上课初始便鼓励每组学生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准备好的内容。在小组讨论发言部分,两个专业班级中都是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最先发言。由于这堂课正值“5.12汶川大地震”4周年纪念,大家感同身受,在先期发言学生的带动下,课堂气氛很快活跃起来,每组学生表现的都很积极,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的同时也参与了讨论。小组讨论后,要求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各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其中管理专业一名四川籍男生的主动发言引起了注意。这名男生平时比较内向,课堂很少与师生互动,这次能够主动发言,令人感到很欣慰。

接下来是教学部分,要求学生选择一名小组讨论中表现最好的学生以教师身份,结合小组讨论内容为大家简要讲授课文。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实践中,两个专业的学生表现各有特点,任务完成的都比较圆满。在管理专业,英语成绩一般的班长被选出来讲授课文,他结合课文提出了以下问题。

(1)Ifyouweregoingtorentanapartment,wouldyouliketoliveonthetopoffloororonthefirstfloor?Why?

(2)Whatarethecausesofearthquake?

(3)Howshouldweprepareforearthquakes?

(4)Canyoulistsomeothernaturaldisasters?

并让大家看完一段关于地震的录像之后回答讨论。作为班长,这名男生的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是比较好的,虽然在口语表达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却用自己正面的情绪感染了其他学生,大家配合的比较默契。因此,对于平时课堂气氛沉闷的管理专业来说,这一次的教学实践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机械专业的学生则以另一种方式“演绎”了课文内容。该班英语课代表要求学生以小组表演的方式生动地诠释课文,枯燥的文字以肢体和语言的表现形式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效果也很好。

总体来说,这次教学实践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就整个课堂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始终处于聆听者、参与者、引导者以及课堂进程监管者的角度,对于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没有立刻打断纠正,而是在整个活动结束后的评讲中指出来。所有的学生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说明学生是乐于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这样的教学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的能力,达到了发展学生作为学习者独立性的目的。

一次教学任务成功与否不是仅凭教师个人控制课堂就可以做到的,还需要处于这个过程中的每个学习者充分发挥作用。在这样的实践中,个人的经验知识得以互相交流,每个学习者有了发声的机会,教师从课堂支配者的位置“解放”出来,当知识是共用、由所参与者主动建构而不是灌输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不是教导,而是合作与协调。这种重视学生发声的教学情境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赋权,使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阐述。赋权策略允许学生找寻自己的声音,并且发现权力的真谛。赋权教育学并没有消除教师的威信或权力,但它的确使教师的权力由控制转变为赋权。不过,在实施类似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平衡学生获得赋权的机会,尽量鼓励学生,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课堂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次教学实践自始至终都坚持贯彻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原则:赋权平等,参与合作,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同时,也发现了不少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个别学生无法正确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实践活动中没有很强的参与性,有的则是个人表现不理想,更像是应付差事而无法融入其中。因此,在大学开设女性主义教育学相关理论课程,从女性主义观出发培养学生思考、批评及参与的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语言也是学习一种生活形态,一个社会结构,一种文化特性。语言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对学生而言,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记忆几个单词、句子、语法。传统教学“只是让学生冷漠地、不带感情地接受各种被割裂的信息、事实,更为严重的是,教师教的方式是一种批评、惩罚、责备式的,它不仅没有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反而使他们产生了消极情绪。”[4]传统教育将教师和学生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经验排除在学习活动之外,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社会在不断变革,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也趋于多样化,教师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刺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考、批评与参与能力,使其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和洞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女性主义教育学关注课堂和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行动性和批判性,不迷信知识权威,用批判的眼光质疑并挑战知识权威;提倡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使师生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整合;强调关注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要求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使每个学习者有均等的机会发言,让教室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可以表达个人想法意愿的空间。在这样的实践中,教师扮演的是“设计师”(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导演“”组织者”和“协调者”角色,是多元视角、多维思考的“启蒙者”。女性主义教育学能够让教师自我检视,注意教材内容的加强和教法的使用;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整合知、情、意的学习,对于当代中国提倡教育平等、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冯婕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