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学教学实验探索

我国化学教学实验探索

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实验教学对化学教学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策略,即:教师示范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总结实验。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经验

在学习中,化学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备受关注。然而在学习中,教师要自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在实验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在化学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难免肤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情况,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该科目学习探索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如果化学的教学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实验教学少,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在大部分高校中,都存在一个典型特点便是多讲习题、多练习题、忽略试验,一味地强调答案与化学公式,或者就是教师自己在课堂做实验,学生没有器材,只能观看,这样便存在大部分学生看不见、不想看的状况,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

二、实验教学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产与生活,实验教学内容又源于生活,比如“氮气的用途”“呼吸供氧”“能源消耗和化石燃料”“新型陶瓷”“氢能源汽车”等,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元素的反应,便于学生对化学基础的研究和理解。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分析周边的化学现象。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离不开实验,往往多样的实验,才会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对实验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例如,讲解钠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时,教师可以先取一小块钠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形状等,再将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铁溶液或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沉淀现象的出现,或者和低元醇反应产生氢气的实验,采用多种实验来讲解,以实验发生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能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试验、观察。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当然自然的变化也离不开化学。现代化学正影响着我们的物质生活、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新材料、农业、能源、食品、生命科学等都与化学密不可分,将化学实验教学与人文环境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在化学实验教学前,教师和学生要秉着绿色实验的理念,准备好实验教学的器材及材料,在进行会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提前做好气体泄漏的预防、处理、吸收等工作,在实验结束后,对产生废弃物体的实验进行谨慎处理,不要随意丢弃,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避免环境污染与破坏。

三、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示范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实验前对实验操作进行演示,让学生对实验步骤和细节有大致的了解。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还没有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实验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加以提醒,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验开始时,教师进行第二次操作实验,可对实验操作,进行一次慢动作的示范,再由学生操作实验,若大部分学生再次出错,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说明为什么出错,该怎样做,加深全班学生的印象。第三次操作由学生操作,教师在一旁观察,对部分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提醒与暗示,使学生纠正错误。

(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总结实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两人一组,交换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可自行小声讨论,对对方错误的操作手法进行纠正,若多次思考后无法确定,可举手示意教师,由教师来解答疑问。在实验操作活动中,大多学生都有亢奋的心理状态,所以对实验的操作、解决问题、总结都有很高的热情,由学生在课堂分享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与错误的经验,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更好地应对科技的变化、教育的改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知识也在不断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不断重视化学实验,以此来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作者:李守柱 单位: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

参考文献:

[1]彭进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15-16.

[2]徐仲飞.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6):15-16.

[3]吴斌.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维培养的反思[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6):120.

[4]韦玉甘.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谈[J].科技信息,2008(19):618.

[5]缪徐.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两类问题[J].化学教学,2013(7):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