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中的隐性资源

感恩教育中的隐性资源

一、高校感恩教育隐性资源开发的涵义和特征

1.开发主体的全员化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由此可见,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主体,对组织和实施高校感恩教育隐性资源开发,负有主要责任,应全员参与进来,以其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2.开发目的的隐蔽性

感恩隐性教育资源不同于显性教育资源,它并不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向教育对象明确传达教育主张,不带有强制性,没有统一的形态、标准。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要将预先设计好的感恩元素寓于校园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3.开发方式的多样性

显性感恩教育资源是通过课堂、讲座等形式向大学生正面灌输的,而感恩隐性教育资源所传递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其他非课堂的形式来影响大学生,这就决定了隐性教育资源既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开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活动之中挖掘。

二、高校感恩教育隐性资源开发的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一是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对显性感恩教育的逆反心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既定的观念,排斥单一的理论灌输,喜欢以批判的眼光提出问题,自主分析事件的能力及愿望更加强烈和迫切,对各种事物经常持怀疑的态度,当他们通过其他信息渠道,获知与宣传教育内容相反的事实时,就会对显性教育产生不信任,从而更容易接受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再加上传统的显性感恩教育具有浓厚的说教味道,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开发感恩教育隐性资源则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将教育目的蕴含在教师的言行、校园环境的改善、校园文化的优化等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切身的情感体验,领悟正确的感恩思想和感恩品质。二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协调和完善自身个性。显性感恩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当前教育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制约,教育过程难免带有强制色彩,很难做到对症下药。开发感恩教育隐性资源,则要求高校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即以协调和完善大学生自身个性为目标,将感恩教育融入奋发向上的教学氛围中,融入互帮互助的感恩实践中,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2.有利于促进高校感恩教育目标的落实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除了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感恩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感恩情感并影响他们的行为。显性感恩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将社会主流倡导的感恩思想灌输给大学生,以期获得“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但由于大学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感恩认知得到了负强化,感恩教育的积极效果正在受到削弱。因此,要使感恩教育目标真正得到落实,必须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运用。通过开发感恩教育隐性资源使大学生在隐性教育中感受到感恩认知的真实性,并通过实践将自己感恩的意识转化为回报的行为,达到感恩教育的效果。

3.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这一理念在高校感恩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隐性感恩教育强调内外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要素的整体优化、协调运转,强调以情感人,把“爱”和“尊重”这一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因而,感恩教育隐性资源开发把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缓和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紧张和冲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感恩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1.开发和利用教育者本身拥有的隐性感恩教育资源

为人师者,当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感恩教育的传播者,教师自身的言行具有最好的感恩教育的示范作用。各专业课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所教课程中所蕴含的隐性感恩教育资源,用自己的真诚去感染大学生,使他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无意识”中受到理念、情感、意志上的熏陶。学生管理人员应以心换心,起到感恩的榜样作用,身体力行地感化大学生,使其能够自觉地体味和感悟他人对自己的恩情,逐渐树立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从而使之转化为一种奉献意识,并通过实践,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机关及后勤服务人员在进行本职工作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实际行动向学生传达职业行为规范和道德,不断加强高校全体教职员工这一隐性资源的内部建设。

2.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性感恩教育资源

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硬性校园文化和软性校园文化两种。硬性的校园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平平等的实施各项规章制度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教育,使他们懂得制度在前人人平等,学会自觉地约束和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软性的校园文化则体现在学校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如在校园规划中,精心设置以“感恩”为主题的标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设置感恩墙、感恩碑、感恩角、感恩树等实景元素,将感恩教育融入学校书香文化建设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利用主题班会、校园网站等渠道,及时宣传和表彰校园中出现的感恩典范,用他们真实的故事感动人,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

3.开发和利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感恩教育资源

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要改变显性感恩教育的说教和灌输方式,化抽象为具体,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使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相互交融,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养成感恩的习惯。可以组织大学生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的评选”《俺爹俺娘》等系列影像作品;组织大学生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看望农村贫困家庭、帮孤儿院孩子辅导功课、与社会上的贫弱者一起共度佳节等公益活动,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他们的感恩认知,激发他们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热情。

4.开发和利用网络环境中的隐性感恩教育资源

校园网络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为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平台,通过QQ、BBS、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可以准确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予以引导;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开设网上论坛,就普遍关注的问题,让大家畅所欲言,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立场,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在开发感恩教育隐性教育资源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增加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充分挖掘感恩教育隐性资源的精神内涵,以此提高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越男 眭国荣 张丽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