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资助工作感恩教育分析

来华留学资助工作感恩教育分析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强有力的来华留学生资助政策支持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热潮掀起,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逐年攀升。然而,随着来华留学资助的规模扩大,来华留学资助工作在资助的质量上存在着不足,并不利于来华留学知华友华教育文化战略输出的提质增效。该文从来华留学资助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在感恩教育的视角导向下,探索提升来华留学资助质量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感恩教育;来华留学;资助;中国化德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推进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中国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奖学金数量”[1],进一步增加了来华留学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使来华留学生源数量逐年增长。而随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扩大,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其中主要由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和高校奖学金构成。高额度大规模以奖扩大生源的方式,短期内对来华留学教育规模发展、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热潮起着积极性作用[2],但对于长远战略而言,单纯地大量投入奖学金,一味追求奖学金发放绩效,并不利于留学强国“提质增效”的战略转型发展。高校对学生的资助,本应是学生德育的载体[3]。因此,不妨将来华留学资助和知华友华的德育载体相结合,以感恩教育为视角,注重质量开展来华留学资助工作。

1来华留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资助工作主要以提供各类奖学金的方式。其资助周期多为一个学制内的终身制。对于来华留学资助研究甚少,有在来华留学奖学金政策、制度和实施的绩效研究,以及激励导向的育人的研究。在其资助管理机制层面,多数院校在资金预算、使用、评选标准和流程方面都采用独立单独管理的方式,独立于中国学生资助工作[2]。而资助工作主要在奖学金的政策和制度制定、评选和发放的绩效实施,以及对来华留学生求学经济条件的改善方面[4]。为推进国际化教育,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学生来校留学,急需扩大规模的院校会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资助,包括全额的学费和住宿费以及生活品、签证、体检、保险等费用的间接性资助方式。

2来华留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总体而言,其不足体现在来华留学生资助政策和资助发放管理的多变性难保证发放到位,丰厚的资助带给来华留学生过多的特权和优越感,过于追求资助实施绩效导向,来华留学生资助工作中中国化德育板块缺失。

2.1办学探索期政策多变未能保障资助及时到位

处于来华留学办学探索阶段的院校,存在着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流程运行不畅和管理机制朝令夕改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来华留学生日常管理的稳健运行,在财政支出方面还对来华留学资助落实有很大的影响。一旦资助资金发放不到位,就很难保障来华留学生在华留学的生活,对于部分被承诺全额资助的来华留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困难而半途退学。

2.2丰厚的资助带给留学生过多的特权和优越感

是否提供丰厚的奖学金是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院校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由于来华留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高,来华留学生的奖学金额度相比中国学生也高很多,但资助力度较中国学生更大,且奖学金的统筹部门对院校有绩效发放考核要求,即最大化让来华留学奖学金资助能发放覆盖到更多的来华留学生,这让受资助的来华留学生感到了“特殊化”对待。然而,这样的特殊化却容易引起来华留学生的误解,以致来华留学生并没有从中明白来华留学资助背后的实际用意。此外,来华留学生教育涉及到外事层面,但凡“外事”皆无“小事”。考虑到来华留学生来自异国他乡,身处不同而陌生的语言体系、生活习惯和文化价值观的国度,学校往往给予特殊的照顾,在住宿条件、饮食照顾、学术活动、奖助比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倾斜和关心。然而一些来华留学几乎零支出的留学生,认为是理所当然被优待,逐渐形成了错误的政治观和人生观。显然,特别倾斜式的丰厚资助方式并不可取,也不能完全解决来华留学生的一切生活需求。长期以往,来华留学生容易被过度宠溺,形成强烈的生存依赖意识,这不仅导致他们在华留学的生存能力得不到提升,还甚至出现如果其诉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要求学校必须满足他们各类需求的情况,更不利于保证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和教育质量。

2.3过于追求资助绩效导向易使留学生误解资助用意

来华留学奖学金的资助单位更关注的是奖学金人数的受惠面。因此,在绩效导向下,来华留学生的资助往往伴随着发放绩效考核,即各院校的资助落实情况。于是,院校在落实来华留学奖学金资助时,会充分利用奖学金政策招收更多来华留学生,使资助资金充分使用,而受惠来华留学生的比例也较高。但是,意味追求资助绩效导向,在跨文化的背景差异下,来华留学生容易误解资助用意,认为他们是“被支付”留学的身份,学校理所应当负责他们在华一切开支,甚至会抱怨学校资助力度不够。

2.4来华留学生资助工作中缺失中国化德育板块

来华留学生存在跨文化背景的理解差异,对奖学金资助理解也不一,特别需要在入学后接受良好的入学德育教育。但是,除了教育部规定的汉语课和中国概况课两大文化类课程外,很少有院校单独开展中国化德育板块,且也很难像中国学生一样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如果来华留学生不能及时完成跨文化适应转换,未能理解和领悟到来华留学“筑梦扬帆”的资助用意,则缺少中国化德育板块下的来华留学资助工作将会知华友华来华留学教育中的一大败笔。因此,搭建中国化德育板块(如感恩教育),不仅增进来华留学生对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对提升来华资助和教育的质量、塑造良好来华留学口碑的大有裨益。

3建议

要提高来华留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效性,除了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学校资助政策的文件完善及落实外,还须从微观层面的来华留学生思想上抓手,立德树人,引入中国化德育板块,以感恩教育为导向,激发来华留学生不断进取、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才是有效的对策之道。

3.1提高思政教育课程重视度,优化德育教育课程体系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5]。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论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中国学生还是来华留学生,都应有教无类,立德树人,坚持思政课堂的主阵地刻不容缓。树立正确且开放的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文化教育强国输出战略,重视来华留学生群体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因材施教。优化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议可以从来华留学生必修课中国概况课程着手,丰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生等方面国情教育课,中国礼仪和文化课、感恩励志教育课程,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课程内容由浅入深,贯穿整个学制。从做好入学德育教育开始,到毕业德育教育为止,形成来华留学生中国化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中国化德育教育课程中来华留学生的课内外参与度管理,确保来华留学生认识—感受—认同—践行中国化德育,使得留学生在来华留学期间潜移默化中学习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和认同中国,学会感恩当下,真正领会来华留学资助政策的意义,同时讲好在中国留学的感恩故事,身心践行,树立来华留学生的优秀典型和榜样。

3.2拓宽感恩教育的实践途径,落实感恩教育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德育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外社会实践、校内课外活动和勤工助学等方面开展多元化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强化中国化感恩教育的正面影响,化感恩之心践于感恩之行[5],以使来华留学生积极融入中国校园生活,开拓视野,升华思想,顺利完成跨文化适应过渡期转换。同时,感恩德育教育课外活动的资助经费对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高校应充分考虑来华留学生多元文化的特性,合理设置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但切不可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此外,还可以为来华留学生积极寻找并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合作平台,打造校内感恩教育活动品牌,鼓励并组织选拔优秀的来华留学生参加中国文化行,对参加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优秀来华留学生给予一定资金资助,为自身条件优秀且有志于知华、友华的来华留学生减轻他们的课外实践活动的经济负担,使他们在来华留学生中树立知华、友华的好榜样。另外,鼓励来华留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的设计、筹备和实施各个环节,充分调动来华留学生参与感恩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增强来华留学生的在华归属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来华留学资助工作背后的意义的认识,让更多的来华留学生感恩于来华留学被资助的机遇,从而扩大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和教育输出战略的影响力。

3.3利用网络阵地思想引导,结合群体和个性化教育

跟随信息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紧密结合群体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有效开展感恩教育为视角的资助工作。在群体性教育方面,要利用媒体网络中时事热点话题,特别是中华感恩文化与资助教育方面,搭建与来华留学生共同交流探讨的感恩教育线上话题平台,促进与来华留学生在感恩文化上的深度交流,引发来华留学生对来华留学资助的更深层意义的思考和感悟。以身心力行的方式拉近与来华留学生的心灵距离,为他们树立言传身教的感恩榜样,并凝聚好来华留学生群体正能量的网络舆论,引导来华留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其国际视野、大局意识和感恩修养意识。在个性化教育结合的方面,要充分考虑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的背景差异,及时倾听和回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诉求,对于知华友华感知力不够的个别来华留学生给予人文价值观关怀传递时,留给来华留学生一定的心灵空间距离,通过网络阵地了解并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两国友好关系为话题桥梁,做适当的感恩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在来华留学期间读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而对于知华友华感知力强的来华留学生,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中国故事,通过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树立受资助学生“筑梦扬帆”典型感恩教育的个例榜样,用生命影响生命,扩大感恩教育在来华留学资助工作中的好案例影响。

4结语

综上,资助工作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意义之一体现于学生的思想内化和升华。感恩教育视角下的资助工作做得有实效,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来华留学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两国文化使者,同时也会提升中国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声誉和地位,为我国大国外交文化输出战略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林嘉怡 张鹏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