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7 01:04:17
外国人来华邀请函模板
XXth October, 20XX(时间)
Karen Lew(被邀请人姓名)
XX21 Its Rd
Rated QLD 4106(被邀请人通信地址)
Dear Karen: (以下是正文了,说明邀请原因及大概的到访、停留、离开时间)
PPS Dalian, China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visit our manufacturing plant in October for business meeting.
We would be obliged if you could arrive around the 18th October and be available for approximately 7 days, departing on 25th, October, 20XX.
I look forward to catching up with you on your arrival to China.
Kind regard,
Zhang Xiaoniu
General Manager, PPS Hi-Tech Co., Ltd
拓展阅读:
一、邀请外国人单次短期入境规定及材料
(一)邀请外国人规定:
(1)G类签证(1或3个月1次)
(2)填写《邀请外国人来华申请表》(可在舟山市外侨办网站首页表格下载中下载,务必打印),来华申请表上要有法人或涉外分管领导签字。
(二)被邀请外国人提供材料
(1)被邀请人护照及海员证,护照信息页及来华签证页信息(有效期内,复印件务必清晰) 复印件;
(2)被邀请人单位营业执照 复印件;
(3)被邀请人与所在单位的在职证明或劳动合同 复印件;
(4)被邀请人最近一次来华签证记录及出入境章页的 复印件;
(5)被邀请人不在其国籍国,需要在所在国家办理签证,需提供所在国的居留许可证或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关工作证件。
(三)邀请单位提供材料
(1)首次办理的邀请单位需提供本单位的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
(2)《邀请外国人来华申请表》
上述材料报送市外侨办、各县(区)外侨办各1份。
二. 被邀请外国人多次入境规定及材料:
(一)邀请外国人规定
(1)M或F类签证(6个月1/2/多次):
(2)填写《邀请外国人来华申请表》(可在舟山市外侨办网站首页表格下载中下载,务必打印),来华申请表上要有法人或涉外分管领导签字。
(二)被邀请外国人提供材料
(1)被邀请人护照及海员证,护照信息页及来华签证页信息(有效期内,复印件务必清晰) 复印件;
(2)被邀请人单位营业执照 复印件;
(3)被邀请人与所在单位的在职证明或劳动合同;
(4)被邀请人最近一次来华签证记录及出入境章页的复印件;
(5)被邀请人不在其国籍国,需要在所在国家办理签证,需提供所在国的居留许可证或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关工作证件。
注:申办6个月多次签证,被邀请人提供外方公司和中方公司出具的多次业务来往的相关证明,并提供一年内F或M签证2次以上。
(三)邀请单位提供材料
(1)首次办理的邀请单位需提供本单位的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
(2)《邀请外国人来华申请表》
探亲邀请函
尊敬的贵局领导:
本人***,现在就读于****大学二年级。
自20xx年xx月来***国后,两年多我没回过家。这里生活枯燥、单调,学习压力大,使我很怀念家乡,想念家人。尤其是最近一次生病比较严重,加之我们交流困难,导致病情加重,使我十几天没法上学。此时,我举目无亲,吃饭、生活造成很大困难,使我思乡的心情更切。尽管现在病情大有好转,但仍需要家人的呵护。迫切期待我哥、我姐携我外甥陪我父母来*******探望我,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希望贵领导给予帮助,尽早让我们团聚,对此,我深表感谢。
被邀请人:
父亲 ********* 身份证:***************************
母亲 ********* 身份证:*******************************
哥哥 ********* 身份证:*******************************
********
*********
(其它材料附带于信件中:护照复印件、20xx年居住证复印件、及大学学生学籍证明)
邀请人:*******
探亲邀请函范本
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总领事馆
尊敬的总领事先生及有关签证官员:本人xxx,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现居xxx。本人现致函邀请xxx 于xxxxx来华探亲。现将有关信息告知如下: 被邀请人个人信息:
姓名:xxxx(同护照姓名), 性别:xx,出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护照号码:xxxxxxxxx 被邀请人访问信息: 来华目的:xxxx。
预计抵达日期:xxxx抵达(xx), 预计离境日期:xxxx离开(xx)。 访问地点:(xx)
与邀请人关系:xx 为邀请人的xxxx
费用来源:往返机票由被邀请人自理。被邀请人在华期间的食宿由本人提供。
邀请人个人信息: 姓名: xxx 住址:xxxxxxxx 电话:xxxx
身份证:见身份证复印件。 多谢您的大力协助! 此致敬礼! 邀请人(签) xxxx年xx月xx日于(xx)
出国探亲邀请函
尊敬的领导:
我于xx年xx月份来到美国xx市xx大学(英文名)xx系自费留学,攻读xx学位。至今已在美国度过了xx个月,学习和生活基本安定下来,只是一个人在这边生活,时常会感到孤单,很是想念家中亲人,十分希望我的妻子(或丈夫)xx同志能来美国探亲。
我的奖学金约是x万x千美元一年,足够负担我二人在这边的生活,望有关领导及单位批准探亲要求。
此致
敬礼!
礼仪文书,应当准确、适当地表达出礼仪上要求,根据不同的时机和对象,力求把文电写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有时候,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写进一定的实质内容,以便使礼仪文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文书中涉及的时间、地点和其他有关资料,均应经过核对,做到翔实可靠。不应把礼仪文书仅仅视为“应景文章”,简单抄袭套用现成的格式,以致成了“打官腔,不能用”的文书。
一、贺函、贺电
在国家独立、国庆日、建军节等节日,领导人就任、国王登基,建交日周年、友好条约签订周年,友好城市建立日、国际会议开幕日、重大工程竣工日等,各国领导人、有关部门、有关团体的负责人,可视相互关系的情况,向对方的相应人员表示祝贺。
贺函和贺电是最常用的祝贺方式。国家领导人、外长、驻外使节一般采用外交函件、外交电报或正式照会的方式发送贺函、贺电。领导人的贺电可通过有关驻外使馆转递,也可通过电报局或经电传直接拍发。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负责人可用对外函件或对外电报,直接发送。现略举数例:
二、感谢信、感谢电和感谢公告
在访问某国结束的时、在收到贺信或慰问信的时候、在收到友人馈赠或得到支援和协助的时候,应当向对方表示谢意。可以写信或致电表示感谢,有时候,也可以采取公告的方式致谢。举例如下:
三、邀请函、邀请电和复件
邀请的内容十分广泛:邀请外宾参加各种性质不同的集会、庆祝活动、或典礼;邀请外宾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考察访问或讲学;邀请外宾来华演出、举办展览或参加交易会,等等。邀请函、邀请电既要表达邀请的盛情,有时还要就活动的时间/:请记住我站域名/、方式、费用等有关事项作出必要的说明,以便相互间达成一致和谅解也可另行专门协商)。
四、慰问函、慰问电
遇有天灾或其他意外的不幸事故或重伤、重病等,友好国家的政府、有关组织或友好人士,常致函、致电有关国家的政府、有关组织、受伤者本人或亲属,表示同情和慰问。举例如下:
五、唁函、唁电
唁函、唁电可视情况发给相应的机关、团体、或死者的亲属,也可发给治丧机构。举例如下:
例1:外交电报,吊唁总理逝世
__x(首都名称)
__x国代总理__x阁下:
惊悉__x国总理__x阁下不幸逝世。__x总理曾为中x关系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__x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哀悼,并对__x总理的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__x
一九__年x月x日于北京
六、国书、全权证书、授权证书、委任书等
国书是国家元首为了派遣或召回使节向接受国元首发出的正式文书,分为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两种。目前,由于礼节的简化,在外交实践中,已可将召回国书合并于派遣国书之中。我国即采取此种做法。
全权证书,是授予代表以全权,由其代表国家或政府进行谈判、签署条约、协定,或出席国际会议的证件。全权证书由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签署。授权证书,是政府部门首长指派代表,代表本部门进行谈判、签署条约性文件或出席国际会议所出具的证件,由政府有关部门首长签署。领事任命书和领事证书,是关于领事职务的证件。
委任书,是委派国家特例或政府特使,参加驻在国特定活动的证件,由国家元首签署。委托书,是委托驻外使节代表政府部门签署协议的证件,由政府有关部门首长签署。
以上都是进行有关外交活动的必备证书。举例如下:
七、有关礼仪事项的通知等
有关礼仪事项的通知,例如使节的到离任,某些礼仪程序的安排、某些礼仪程序的安排、某些有关礼仪的规定等等,可以使用照会、函件、备忘录、通告等各种方式通知有关机关或个人。
在使用有关礼仪的文书电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文电中的外国国名,应使用全称,同一国名如出现数次,至少首次应用全称。如习惯用简称,可使用正式简称。某些特殊国家,如多米尼加共和国、多米尼加联邦等,不可使用简称。文中的单位名称,第一次亦应使用全称。对方的职衔、姓名在作为抬头出现时,亦要用全称。
2.文书格式要合乎规范,不要用错。非外交机构一般不使用照会的格式,可使用对外函件进行交往。人称要与文书格式相适应并前后统一。例如,普通照会一般只用第三人称,但不注意时容易出现“贵方”、“我方”等称呼,造成混乱不清。签署者与受文者要相适应。人对人,单位对单位。如系人对人,双方身份要相当。
3.文书中对人的称呼要合乎礼仪习惯。
致意语的用法亦要取决于不同场合与习惯。例如,外交照会开头时,常有“向__x致意并荣幸地……”的引文,在一般对外函件中不使用。在吊唁、慰问等信函中不要用“荣幸地……”等词句。文尾的致意语,向外交部或大使馆发照会可用“顺致崇高的敬意”;向全代办处发的照会不用“最”字。非外交机关使用对外文书,可视不同的发文和受文者选用“最崇高的敬意”、“崇高的敬意”、“最良好的祝愿”、“良好的祝愿”、“最亲切的问候”、“顺致敬意”、“顺致问候”等。
4.关于译文。对外文书应以中文为正本,必要时,附以外文译文。译文本,应用不带机关衔的白纸,并在右上角注明“译文”字样。译文应考虑外文的惯用格式,不应套用中文格式。我驻外机构,在外文水平有把握、有力量的情况下,凡纯属一般事务性的函可只用外文(指驻在国文字或通用的外国文字);对申请签证、身份证及一般外交人员的调职、离任等普通照会,亦可只用外文。
5.对外文书的打印位置要适当。抬头处,受文人的职衔、姓名和称呼应在第一行顶格排列(如排不下,也可将职衔单列一行不加标点,而把姓名称呼另排一行),然后再下一行前面空一格续排行文。如文书较短,不宜把文字都挤在信纸的上半部分,而要留足够的天头,使文件美观大方。
盖章的位置要适当,一般以骑年压月,上大下小(如带国徽的印章,国徽应在机关衔之上)为宜。
6.要有严密的校对制度。如发现文 书、函件等有错字或格式不对,均应重新打印,不得涂改。
7.用纸要合乎规定。
8.收发文应有签收手续,收到涉外文书应及时处理,不要延误。
在礼仪社交场合,除了必须处理和运用好文书电报以外,对名片的使用也应当给以重视。名片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它使用起来简便、灵活、雅俗均可,能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十分频繁的需要。
名片现在已远远不只是相互通报姓名的工具,它可以用来表示祝贺、感谢、介绍、辞行、慰问、馈赠以至吊唁等多种礼节。为了表示不同的礼节,可以在名片左下角用小写字母写上法文的含义;也可以在外片上,用通用的文字写上简短的字句。
几种国际上通用的法文缩写是:
1.敬贺p.f.(pourfelicitation)
2.谨唁p.c.(pourcondoleance)
3.谨谢p.r.(pourremerciement)
4.介绍p.p.(pourpresentation)
5.辞行p.p.c.(pourprendreconge)
6.恭贺新年p.f.n.a.(pourfeliciterlenouvelan)(大小写均可)
2. 本表限填五人,五人以上另填一张表。不足五人的空白部份,请对角划一斜线。
3. 序号应是本单位签证通知表的统一连续编号。
填写说明:
1、表中灰色部分需要填写;除正文第三行及被邀人姓名外,其余请使用中文填写;
2、“大使馆/领事馆/签证处”前请填写国家或地区名称(如:美国、香港),勿填写城市名称(如:纽约、悉尼);
3、随行人员可与主要被邀人填写在同一张表上,主要被邀人写在第一行,其余人写在下面;主要被邀人家属在职业栏填写“家属”;一张表限填5人,超过5人另填一张新表;
4、“访问地点”限填一个地点(通常为“北京”),不可填写多个省市;
1、须通过旅行社办理入藏函的签证种类有:旅游签证(L)、
定居签证(D)、访问签证(F)、职业签证(Z)、学习签证(X);
2、旅游签证(L)办理入藏函,只需提交游客的护照和签证扫面件即可;
3、定居签证(D)须提交游客工作(或定居)证明;访问签证(F)须提交游客中方邀请单位证明;职业签证(Z)须提交聘用公司证明;学习签证(X)须提交游客学校证明;
4、一切持公务签证和记者签证前往西藏旅游的游客,不由旅行社负责接待,请向外事部门咨询相关情况;
由于是观察员身份,中华台北代表团除了WHA大会的被提名权、选举权、总务会议三个会议不能参加外,其他所有会议都可参加。
岛内舆论认为这是1971年台当局退出联合国后,38年来首次获邀出席联合国体系的活动,是“重大突破”。自从1997年开始,台湾当局相继不遗余力争取参加WHA,但十二度叩关均宣告失败。直到上台,两岸关系缓和后,北京才放弃反对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立场,经过两岸协商,台湾首度获邀以观察员身份参会。
台湾的WHA之殇
“DR叶,我要邀请中华台北卫生署,参加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做为一个观察员;大会将在2009年5月18日瑞士日内瓦召开,请你能尽快确认参加人员名单,我们将会把相关资讯、文件寄给你。”
当台卫生署长叶金川接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的邀请函时,已经是4月28日21时。
翌日一大早,他便专程赶到立法院向院长王金平报喜,希望获得立委们的支持。喜讯传来,原定当日下午举行的中央中常会也临时更改议程,由行政院长刘兆玄率叶金川、“外交部”次长夏立言及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出席报告台湾参与WHA的进度,确定这项好消息。
蓝营视此举为“马总统”一次政治胜利,也是两岸关系不断改善的最新迹象。对WHO的邀请表示了欢迎,他表示:“因为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活动,不是纯粹的政治问题,最重要的是人权问题,而台湾2300万人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权不应该被忽视。”
过去12年,在台湾当局看来一直是北京在阻碍他们参加大会,而无法参加大会令台湾被排除在国际卫生防疫体系之外令台湾2300万人的平等权利受到损害,给全球健康网络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003年“非典”期间,这个问题成为争论焦点。当年“非典”在亚洲肆虐,WHO都不被允许与台湾官方接触,直到台湾死了30多位病患之后,WHO才姗姗来迟。 4月29日,台湾卫生署长叶金川表示,收到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致函邀请,将以观察员身份率团出席今年的世界卫生大会。
2005年,中国还与WHO签署秘密谅解备忘录(MOU),作为在台海两岸就台湾参与WHA甚至加入WHO达成协议前的一项特殊安排。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组织中,针对签署备忘录。
不过对该备忘录,有两极解读。有分析认为,这是北京允台有条件参与世卫活动井艮据备忘录,若台湾发生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WHO可以派员赴台考察,提供卫生支持。在大陆方面看来,过去台湾十二度被拒,不等于台湾被遗忘,签署备忘录也表明WHO与台湾的交流渠道是畅通的。
但同时有岛内舆论认为,该备忘录也规定台湾即使发生重大传染疫情,WHO都需要获得中国卫生部的批准才能伸出援手,因此,表面上是要帮助台湾,但实际上却制造更多问题,这不仅仅是“矮化”所谓的,还影响“台湾2300万民众健康权和人权”。
十二度被拒,受伤的不仅仅是台湾当局,台湾记者也倍感委屈。今年,台湾记者终于获核发采访证,这是2003年以来台湾记者首次可持记者证采访WHA。
在2003年以前,WHA的采访证都是由WHO直接发出,台湾记者申请采访未遭遇困难。但2004年起申请程序改由联合国新闻处负责,由于联合国不承认“中华民国”护照,台湾记者采访遇到障碍。因此,实际作业上,台湾媒体记者这几年采访WHA,都是以一般民众身份向WHO申请旁听证,进入旁听席。
叩关成功的幕后
如今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WHA,这项成果得来相当不容易,国际的支持当然是重要因素,但两岸的高度共识更是关键。
2005年,“胡连会”达成的五项愿景中的第四项指出,在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讨论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包括优先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活动的问题。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步寻求最终解决办法。
如今两岸协商已于去年6月份恢复,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活动自然被提上台面。
2008年12月,连战率团参加APEC领袖会议。知情人士向台媒转述,明确向连战表示:“台湾参与WHA,三通之后就可以积极来做。”
果不其然,2009年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来函,同意接纳台湾参与国际卫生条例,此举意味着台湾被纳入全球疫情通报及防治体系,直接获得世卫有关禽流感防疫、食品安全和传染病的第一手资料,世卫组织可直接派遣专家协助,台湾代表也可以出席世卫紧急防治会议等。
两岸学界就台湾怎么加入WHA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台湾学者看来,5月台湾能否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将是对大陆“诚意”的考验。甚至还有人说,如果明年台湾不能参加WHA,台湾内部的“仇中”情绪就会变为台湾政治的主导力量,两岸关系就会出现倒退。
此后,两岸就台湾参与WHA进行协商。迫不及待的台湾媒体在4月初就爆料,两岸针对台湾参与的协商接近尾声双方达成高度共识,4月底、5月初台湾就会收到WHO秘书处的邀请函,正式邀请台以观察员身份参加。
据台媒披露,“总统府”去年5月成立WHA专案小组,由国安会秘书长苏起担任召集人。今年3、4月间两岸高层透过管道互探对方底限,达成初步共识后,细节问题交由双方卫生工作层级的官员进行后续作业。
据悉,在协商过程中,大陆展现诚意,确定比照现有六个观察员(包括国际红十字会、梵蒂冈等)获邀模式,由WHO秘书处发函邀请。为避免争议,双方刻意不在字面上着墨。并约定秘而不宣,待台湾于4月底收到WHO秘书处的邀请函之后,由台湾正式对外宣布。
协商过程看似顺利,最后却一度还卡在叶金川的英文官衔。知情人士透露,大陆方面希望以“局长”的英文头衔称呼台湾坚持一定要用正式官衔“署长”的英文,经过一周的协调,大陆不再坚持。
“矮化入世”还是务实之举?
对出席WHA资格的审核,《世界卫生大会议事规则》有详细规定,除了会员外,观察员也有资格参加。而受总干事邀请参与WHA的观察员,必须是“申请为WHO会员的国家;有代为申请副会员的领土;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但尚未批准的国家”。
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说,台湾既不是会员,也没有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所以台湾就只能凭上述规定中的第二点获得邀请函,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只是副会员,台湾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参加WHA。对这个观点,绿营支持者表示赞同。
主席蔡英文强烈质疑,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WHA成为观察员,并不是官方自己提出申请,而是大陆要求WHO秘书处发函给台湾,“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台湾没有提出申请怎会突然接到邀请函?她研判,这是“马政府”与大陆达成协议,大陆按照2005年的谅解备忘录直接叫WHO发邀请函给台湾。
同时,在绿营看来,参加WHA与加入WHO是两码事,即便大陆释放了善意,也只是打了很大折扣的善意。立委叶宜津称,台湾成为WHA观察员,但世卫大会只是一年中的一周会议,且无法发言和参与表决,台湾应直接争取成为WHO观察员,参与全年度活动,只做一周观察员根本没用。
但是对蓝营来说,此次台湾不只能参加WHA,更具突破性的发展是联合国专门机构首度使用“中华台北”名称,回避象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中国台湾”,因此他们认为台湾没有被矮化。而此次台湾参加WHA,也有望成为台湾参加国际组织的一种新模式。
过去台湾方面12年不断地敲门却没有一次成功,与台湾当局不仅谋求参加“WHA”,还想加入“WHO”成为会员国有关。而今年,台湾不再经过所谓邦交国提案,再交大会投票的方式努力,而是改由日内瓦代表处向WHO表示台湾有参加WHA的意愿。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论文
下一篇桑叶的作用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