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对创新研究生党建教育启示

大数据思维对创新研究生党建教育启示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日常的因果思维、精确思维、经验思维等逐渐被颠覆,相关思维、容错思维、预测思维等思维方式逐渐被关注和接受。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教育工作存在不少困境。传统党建教育工作中,研究生群体的身份特点和个性化的党建学习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从大数据思维中寻找创新工作的启示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既是高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走在前列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大数据;研究生;党建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①。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信息时代人们学习、工作的思维方式。随着研究生党员群体的逐步扩大,研究生党建教育工作问题的不断增多,将富于时代性、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大数据思维融于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教育困境

(一)党建教育内容单一。党建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忽视了研究生党员群体复杂不一的知识结构。就学习能力而言,每一个研究生党员差异明显。研究生党员大多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甚至不同专业,在不同研究课题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学习思维、方式和习惯差异较大。不同的培养方式也造成了研究生党员对待党建学习的热情不同,进一步导致了学习能力的差异。就党建知识储备而言,研究生党员党龄层次不一,生活阅历跨度较大,党性修养水平各不相同。由此可见,每一个研究生党员党建学习的需求并不一致。就对学习内容的关注而言,不同的关注度和关注方向,也造成了研究生党员知识结构的差异化。总的来说,目前研究生党建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容易搞一刀切,忽略了对研究生党员实际水平的调研和学习需求的分析,这样直接导致了党建教育效果有限。

(二)党建教育形式单向。长期以来的研究生党建教育倾向于填鸭式地灌输知识、经验和思想,而缺乏互动性。高校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常见的教育形式大多数是看红色视频、听专家报告、做简单参观等等。在这种传统党建教育形式中,研究生党员很难在全过程中保持全神贯注,也很难集中精力吸收消化党建知识。传统教育方法形式拘泥、效果有限,很难给研究生党员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要想党建教学真正达到目的,必须要重视教育的双向性。

(三)党建教育平台滞后。一方面,传统党建教育平台有明显的时空限制。研究生党员培养方式差异巨大,培养目标和要求也不一致,直接导致研究生学习期间的自我安排产生极大差异。实习、留学、出差等情况常见,自由流动性较大,这直接导致了研究生党员党建教育时出勤率不高。另一方面,传统党建教育平台效率不高。研究生党员科研压力巨大,时间比较紧张。而当前的传统教育平台无法形成系统地、完整地学习方案,也未能提供便利的学习途径,不能够随时随地整合零碎时间开展党建学习。因此,研究生党员迫切需要智能化的党建教育平台来节约党建学习时间。

二、大数据思维的特点

(一)预测思维。解决问题的因果思维在大数据时代受到挑战,着眼预测的效果思维与关联分析受到重视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数据分析能力逐步赶上数据收集能力。运用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加工”,构建合适的数据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很多可能无法解释其因果关系的规律或者现象。这些预测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可以指导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思考判断。

(二)个性思维。大数据的个性思维其实是一种定制思维。传统的企业模式,无法对广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逐一调研,只能简单的生产一些通用的产品供客户选择。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一旦得到客户消费的大数据,进行一系列数据的“深加工”之后,就可以精准预测出每一个客户的真实需求,针对不同需求的顾客提供定制化产品,从根本上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三)双向思维。在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日常行为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分析处理的手段不断成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加工可以得到很多潜在的相关性规律。这些规律反过来又可以反映、指导、预测人们的日常行为。人的行为制造了数据,数据背后的规律又可以影响人的行为,所以大数据技术本质上是人和数据的双向交互。

(四)智能思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分布式处理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机器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器系统也能够自主发掘大数据资源,找到和需求相关的有用信息。通过软件算法的改进,机器系统甚至可以由自然思维转向智能思维,像“人脑”一样有逻辑地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得到新知识,做出精准的推荐、判断和预测。可以看出,智能化发展,是大数据时代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三、大数据思维创新研究生党建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

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契合,其完整性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性、全面性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性、混杂性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真实性、相关性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无限性能提高数据挖掘潜在价值的持续性③。研究生党建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生党员群体的不断扩大,遇到了很多新困难、新问题。利用大数据思维突破传统党建教育模式,给创新研究生党建教育体系带来以下启示。

(一)借鉴预测思维,充分发掘研究生党员真正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强化研究生党员在党建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研究生党员作为党建教育的服务对象。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的预测思维启示下,通过分析大数据信息发掘研究生党员的真正学习需求,进一步推动党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的个性化党建教育,让党建教育由“端菜”转变为“点菜”。大数据技术分析的数据来源大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电子管理系统对研究生党员的日常行为数据的收集。主要包括互联网搜索、浏览数据,以及通过微信、博客、微博、qq等社交媒体产生的数据,图书馆、宿舍、实验室等场所产生的校园卡记录等。第二是通过定期的党组织生活来了解,通过民主评议、精神学习会议等面对面收集研究生党员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信息。第三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设置有针对性问题的目的性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大量目标数据。也可以将各类党建学习专题的知识要点做成简洁明了的测试问卷,通过分析研究生党员的测试结果,来获取分析数据。

(二)运用个性思维,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这是大数据的个性思维应用到研究生党建教育中的应有之义。而对研究生党员党建学习需求的挖掘,也为实现党建教育个性化提供了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要满足差异化的党建教育,必须要推动党建课程体系的改革。一是课程设置模块化,环环相扣而又层次分明。模块化的设计有利于研究生党员根据自我需要选择性的学习。模块化的设计也有利于学习者利用零碎化的时间逐步学习课程内容。二是课程设置进阶化。既有理论性、哲学性、实时性比较强的课程,也设置一些通俗易懂的入门课程,方便不同党性修养水平的研究生党员根据自身能力选择课程难易,有利于研究生党员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三是课程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的管理是指施教者全面了解和详细记录每一位研究生党员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实现根据研究生党员学习状态,动态调控学习进度和任务安排,以保证学习效果。

(三)借助双向思维,促进党建教育形式双向互动。大数据的双向思维启示当下研究生党建教育,摒弃单向的灌输方式。要取得实际成效,需要研究生党员的主体性参与,必须树立以研究生党员为主体的观念④。一是要强化研究生党员学习质量考核体系,狠抓学习质量。传统党建教育模式只管党建教育任务是否开展,轻视开展效果和学习质量。强化学习质量考核,目的就是激发研究生党员学习的动力,避免出现走过场的敷衍现象。考核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是上交体会感想类的文字材料,也可以进行答题问卷测试。二是要激发研究生党员主动“输出”的意识。这样一种方式能够调动“输出者”的主动查阅资料的学习热情,提高整合学习内容的能力,发扬深入钻研的精神,促进研究生党员自我展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三是要建立知行合一的党建实践体系。实践,既是党建学习的重要途径,又是检测思想修养水平的主要方法。通过基层党支部定期开展志愿活动、义务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可以达到自我学习的“输入”与自我奉献的“输出”合一的效果。

(四)应用智能思维,推动党建教育平台智能化发展。在智能化的大数据时代,必须与时俱进地建立起智能化的党建教育平台。一方面,智能化的党建教育平台能够整合网络上各类党建学习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层次分明的网络学习课程体系。可以专门设计党建教育网上系统,也可以和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结合。另一方面,智能化的党建教育平台能够记录研究生党员用户的学习足迹、学习进度,并能够进行水平测试和效果分析,在取得这些用户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的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喜好预测,找到研究生党员党建学习的共性和个性,为每一位研究生党员推荐精准化的个性学习方案。高校理应走在将大数据运用于党建工作的前列。一方面,高校具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较强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高校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学科优势和应用转化需求⑤。运用大数据思维持续不断地创新研究生党建教育体系,化解当前研究生党建工作各方面的难题,对于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和研究生党员党性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东旭 陈卉 单位: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