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方案设计范例

监控方案设计

监控方案设计范文1

建筑的立面和造型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一个具有生动性和灵气性的建筑造型设计可以有效协调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最终使用,要保证设计出的建筑空间布局不会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立面造型设计是当前建筑方案设计中的一个热点,通过立体化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彰显出建筑自身所具有的生动性和独特性,从而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但是在具体的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其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保证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建筑方案;里面造型设计;空间设计

建筑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随着人们需求多样化的增加,对于建筑的外形设计以及内部空间布局也有了新的要求,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讲究独特美。在当前的建筑方案设计工作中,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和空间设计是两个占有重要位置的环节,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只有抓好了这两项工作,才可以使建筑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更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所需。本文通过对实际的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分析,阐述了这方面的相关内容。

1建筑立面造型设计的基本形式

1.1点、线、面

设计师在对建筑空间造型进行设计和优化时,要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构造特点,把立体化的设计思想通过建筑的各个部件体现,例如建筑的门窗、墙柱、屋顶、阳台等等这些部位都是可以作为立面设计的依据和参考的[1]。这些部位在造型立面上所呈现的几何形线、比例关系、进出凹凸关系、虚实明暗关系以及光影组合关系等可以作为设计的对象。尤其是对于点线面的组合使用,点的设计是和建筑的细小部件相结合的,而线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它具有明显的精致感和轻巧感,它的曲直特性和方向特性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都有体现,例如上海金茂大厦、西班牙的米拉公寓等等都可以看出线的运用;对于面来说,它的作用是可以使立面更具有整体效果,它的运用一般会和体面的转折、单位划分等相结合。

1.2几何形状的组合

几何形状的组合运用以及与点线面元素的融合可以使立面造型设计更具有装饰感,例如纽约的现代美术馆,它的主体塔楼外墙平整光滑,玻璃和铝合金墙板形成一个平面,并横向相间划分开来,对称之中又有些许的变化。此外,线与面的结合也可以起到音乐般的节奏感,设计效果非常好,例如香港中银大厦就是这种设计手法。

1.3色彩的处理

最常见的色彩立面设计方法就是本色的强化处理,人们对于颜色具有很强的敏感度,不同的物质所具有的本色是各有差异的,人们也会因为某一颜色而联想到某种特定物质。在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中,强调建筑立面设计材料的真实色彩,突出其自身属性,这是最为直接最为简单的设计形式,而且设计效果也很好,例如在北欧地区建筑外形颜色大都是木头原色,这可以在心理上给人一种温馨感和舒适感。

1.4虚实凹凸设计

造型立面中的“虚”指的是立面的上空部分,就如窗户、走廊等等,而“实”则是墙面部分,例如柱子栏板等。虚的部分会带给人一种轻盈和通透的感觉,实的部分则会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虚部分还会营造一种深邃的意境,实部分则会展现出光亮质感。在大多数的商业楼立面造型设计中,会安排整排的玻璃窗,有一种虚的感觉,人们可以通过玻璃看到建筑的内部,例如哈尔滨的万达广场商业建筑就是如此。

2建筑造型设计与空间设计的关系

2.1平面设计的关系

建筑的造型设计遵循的原则是从简单到复杂,而平面设计就是造型从二维向三维复杂的一个过程,最初的设计会直接导致最后建筑的总体形象趋势,此外,建筑的平面设计主要是依据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分布额排列来构思出基本框架,而后再在平面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延伸,形成一个立体的实物。从设计的形象角度来讲,平面设计就可以看成是造型骨架的横向构成部分,对于平面的设计和选型会对整个建筑的形象走向起到直接的影响,这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建筑的各个部位不同功能的需求,保证内部大空间布局的灵活性,而且还要对由于高度差异所造成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2]。例如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它的平面设计就要尽可能的平整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可以为建筑的整体结构和抗震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那么一旦这样做,建筑的整体外观造型就也会受到影响,很容易从自由的造型规范转化为统一规则的造型形式。上述所分析的是平面设计对建筑整体造型设计的影响,它是在建筑的整体形象设计还没有特别限制条件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一种制约关系,如果还存在其他特殊的要求,例如建筑要拥有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或者是形成某类仿生形象等等,这样这种所存在的关系就会发生转变,也就是说它的造型设计会对平面设计起到一种限制作用,这就需要平面设计要在之前的设计过程中融入某一些特殊的设计环节。

2.2与立面设计的关系

现代建筑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一些独特的设计造型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强人们的好奇心理,这其中就与建筑的立面设计与莫大关系,立面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对建筑的外在形象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立面造型设计主要有两部分构成:①大体块的设计,也就是为了体现出建筑的功能特征,结合建筑的内部空间以及使用功能而进行的体量设计,这种功能设计的立面化可以形成建筑的大体造型;②体量的变形,这方面主要是对建筑体型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深入刻画和处理,以确保整个建筑形象更加完善,而且还要对立面所包含的各种元素进行合理协调和确定,例如形状、色彩、比例等等,然后再运用节奏、韵律以及虚实对比等的构图手法来设计出观赏性高的立面[3]。

(1)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密不可分的,平面如果是方的,那么立面也会是方的,平面如果有凹凸现象,那么立面也是会有的,从建筑造型的角度来讲,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2)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满足居住使用的要求,而是更多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元素,建筑的造型设计方法也更加的多样化和独特化。它的造型设计主要是对建筑外形总的体量、形状、比例以及尺度等内容的确定,不同类型的建筑采用与之相一致的组合形式,可以这么讲,建筑的造型就是建筑形象的再创造。这一过程的完成也是在建筑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实现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还需要考虑到所处地区的地形、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那么从这一层面来讲,建筑的造型设计工作就不再是仅仅的建筑外部形态的设计,而是一个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融合形体构造所设计出的产物[4]。建筑的造型立面设计在现代大多数建筑中都有体现,据此可以对它的基本步骤进行总结,就是先把建筑的功能进行概念化,然后再进行形象化,而后进行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完成之后进行立面造型设计最后综合进行调整完善。

3总结

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工作一方面注重人们的实际所需,另一方面尽可能的突出建筑的造型美和个性化。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和空间设计两者是关系十分密切的统一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通过典型建筑的立面设计来看,对于两者关系的把握是立面设计的一个重点,需要做好事前的分析研究工作。

作者:石阳 单位:景森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德忠.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34):15~16.

[2]韩志刚.对建筑设计中的造型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514.

监控方案设计范文2

超高层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增加,使得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逐步成为众人关注的重点。论文从总平面布局、建筑空间设计和耐火构造等三个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空间与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防火设计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案例分析提供实际的技术策略,以期为今后的超高层建筑设计提供良好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建筑空间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化城市的独特标志,创造出崭新的城市轮廓线。由于超高层建筑体积大、功能复杂,具有火源多、疏散时间长、火灾蔓延迅速和消防救援困难等特点[1],使得消防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及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提高了以往对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探讨其建筑空间设计与消防安全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总平面布局

超高层建筑的总体布局,除应考虑其功能、造型、空间、景观等之外,在防火上还须严格对待。为保证火灾时消防车能顺利进入场地进行扑救,应在离超高层四周一定距离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布置消防扑救场地。消防车道的宽度以及扑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除应符合规范外,还应结合当地消防装备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同时保证云梯车不受阻碍而直接架设到建筑塔楼外墙。超高层建筑主楼是体量、面积庞大的复合功能型建筑,包括办公、酒店、公寓等,通常采用平面重叠、竖向分区式布局,各种流线呈竖向延长的特点。通常作为商业功能的裙楼、地下商业和车库,使得各种流线相互交叉、交汇,加上附体每层面积较大,因此,建筑主楼与附体应独立分区,各自进行疏散设计,在建筑空间、耐火构造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以保证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要求和防火安全。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塔楼高597m,附体高55.8m,在附体两端及中部共设有5座防烟楼梯间和3部消防电梯以满足疏散要求。当辅楼与塔楼分离时,除独立分区各自疏散,还需按实际情况设置消防车道及扑救场地。

2建筑空间设计

超高层建筑主楼通常采用结构筒结系,将建筑空间分为筒体区域和外部功能区域。结构筒不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肩负人员疏散功能,因此,合理设计建筑空间,布置各种功能,与消防安全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2.1水平空间设计

超高层建筑就其建筑形体而言,可分为塔式与板式。由于塔式建筑在各个方向受力均衡,能够很好地适应超高层建筑的受力特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超高层建筑多采用塔式形体。塔式建筑根据结构筒的数量和位置分为中心筒、偏置筒、周边筒、双侧筒和放射筒,交通体布置在其内,疏散水平空间随着结构筒位置和数量的不同而不同,对疏散时人流的方向和数量起着重要作用。广州IFC西塔下部为办公层,上部为酒店层,下部结构体系为中心筒,紧急疏散时四周的人流向中心集聚,上部结构筒则分布在向后消退、分散,形成三个小筒体,疏散时人群向三个疏散楼梯分流。由于塔楼平面面积较大,为避免引起大范围的失火造成严重损失,通常将平面空间用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门窗和楼板等构件分隔,形成若干防火区域,使火势尽量控制在起火区域并加以扑灭。防火分区划分时应结合考虑平面功能,立面体型转折及安全疏散流程等因素,保证功能及空间的完整性。规范规定超高层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m2,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被覆盖面积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2],并且保证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使得火灾时能进行彻底的双向疏散以确保安全。在超高层建筑中,结构筒中的防烟楼梯间和电梯常比邻布置,使平时交通流线与紧急避难流线有机结合,符合避难人员的归巢心理,最常见的是结构筒处于正中,围绕结构筒形成的环形走道以及贯通电梯厅形成“日”“H”“田”形的疏散通道,不但减少疏散距离,便利平时交通,而且在任一位置均可向两向或者三向疏散。结构筒位于平面的单侧,会造成局部过于拥挤现象;位于两侧、四周或者放射状布置,理论上可做到双向疏散,但一方受阻时,会出现人流折回现象发生不安全事故。深圳平安IFC标准层疏散走道呈“日”形布局,当避难人员处于A点可形成双向疏散,在B点则可形成三向疏散,增加逃生可能性。在设计中应避免袋形走道的出现,一旦被烟火切断则无路可逃,不能充分保障消防安全。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有时很难避免,如京基100酒店层平面,两侧均出现了袋形走道,虽然疏散长度满足规范要求,但成为疏散的安全隐患。

2.2竖向空间设计

火灾不仅在起火平面上蔓延,而且还常常沿着建筑物各种竖向通道向上部楼层延烧,超高层建筑功能常具有多功能垂直组合的特点,其竖向空间随功能的转变而富有变化,结构筒的大小和位置也随之有所差异。根据结构筒的变化可分为叠加式和转换式。其中,叠加式可分为等截面式和收缩式。等截面式的结构筒内部结构形式上下对位,连续性与整体性较好,收缩式结构筒的大小随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呈分段收缩的形式[3]。转换式指结构筒在某一高度整体改变位置、轮廓、大小等,根据转换前后的形式不同,又可分为由集中到分散和由分散到集中两种。广州IFC西塔的结构筒根据功能空间的要求,由下部办公层的中心筒转换为上部酒店层的周边筒。在外部竖向空间中通常采用耐火楼板、窗槛墙、防火挑檐等进行分隔。在内部竖向空间中,上下连通的井道在相应楼层上采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以防止烟火上窜;具有“烟囱效应”的共享空间将上下连通的各楼层及走廊作为一个防火分区,通常采用防火隔墙、防火卷帘和防火门窗等与周围空间进行分隔,当上下层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规定时,还应在其四周回廊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中庭设置排烟设施等。京基100的酒店客房层和以上的设备层、第5避难层、中餐厅,以及酒店大堂,形成一个内部中庭。设计通过设置防火卷帘将其中庭与其他部位分隔开,以及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酒店客房门、窗设置为可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将酒店中庭与其回廊设为一个防火分区。酒店大堂层、蛋形观光餐厅与拱形玻璃外幕墙围合部分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下层餐厅则采用特级防火卷帘与酒店大堂分隔,划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竖向空间分为9个区段,包含1个观光层,在每个区段内含有一个共享空间,与传统的中庭空间所不同的是,共享空间是由标准层楼板布置呈圆形的玻璃幕墙与建筑外层幕墙形成的高度约80m的竖向空间,设计时将其划分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该共享空间因一面直接为外幕墙,受灾影响面会减小。但因其数量较多、特点特殊和其重要性,采用了全方位、立体的中庭消防保护体系,包含内幕墙+窗玻璃喷头的防火分隔、中庭大空间洒水保护、中庭大空间分层空气采样报警、防排烟、钢结构抗火设计等措施[4]。超高层建筑高度较高,从上部疏散到室外可能长达1个小时以上,为使受困人员免遭火势威胁,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双向疏散,上至屋顶平台,下达底层通到室外,在中部设置若干避难层(间)用以暂时避难,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50m,且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50m[5]。为避免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层,首层楼梯间平台应设分隔措施以便下行疏散人员及地下室上行疏散者各自疏散到室外而互不干扰。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断开,通过强制导入避难层(间)的措施保证人员能顺利到达避难区,并阻断烟火贯通。此外,超高层建筑裙楼屋顶也可作为避难区域。结构筒内的电梯是超高层建筑中最重要的垂直运输工具,由于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烟气侵害等原因,规范规定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措施。但在超高层建筑中已逐渐显示出其加快疏散和拯救生命的作用,1974年的巴西焦马大楼因楼梯窜入烟火,利用四部普通电梯救出300多人,后受烟火威胁被迫停开;在9•11灾难中,世贸中心南楼内约3000人通过自行疏散和电梯幸存下来。若将来客电梯及其电梯厅能够做好耐火封闭措施,在火灾时用作辅助疏散,则可加快人员安全疏散。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超高层建筑采用穿梭电梯作为辅助疏散方式,如京基100。当火灾发生,消防控制中心确定需要采用电梯疏散时,将双轿箱穿梭电梯转换为疏散电梯模式,且只采用其中的一层轿箱,同时火灾时将不需停靠楼层电梯门口的特级防火卷帘自动放下,疏散人员可在停靠层等候电梯疏散[6]。消防电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必须停靠所能达到的任何楼层,供消防施救人员交通和运载灭火设施使用,必要时可作为老弱病残和受伤人员疏散的途径。在设计时最好将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结合布置,使避难者向救援者靠拢,形成一个可靠的安全区域。

3耐火构造设计

在火灾发生时为最大程度控制火势蔓延,超高层建筑需加强结构耐火能力和保温材料防火能力,以及封堵建筑缝隙等措施。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应在长时间内保持坚固稳定,为安全疏散提供良好通路。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耐火性能优异,墙柱梁板等满足耐火要求;钢结构材料耐火性能较差,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采用耐火材料包覆或者喷涂防火涂料,在空心钢柱中灌注可防冻结和腐蚀的溶液等。在结构设计中,要全面考虑结构方式与结构材料的安全性。在几起重大火灾之后,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问题逐步引起注意。在保温系统中,除应考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达到A级外,还应设置水平或垂直的带状防火构造、挡火梁和考虑使用金属固件稳固面层等措施,以维持系统稳固性的能力和系统阻止火焰传播。对于各类管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所形成的空隙也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以防火势窜行。此外,在超高层建筑中应全面设置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设施,既能及时通知和指挥疏散,又能对疏散通路进行保护。在首层且与室外联系方便、接近消防车道之处设置消防中心,以便在整个火灾过程中,起到扑救的指挥和控制作用。

4结语

超高层建筑空间设计及其消防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满足各个功能空间的需求,而且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耐火构造等防火设计中,需依据有关防火规范,密切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维护疏散安全和控制火灾蔓延以减少火灾危害,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超高层建筑中,防火设计为空间设计服务,与此同时,空间设计应符合消防安全的相关规定。成功的超高层建筑设计是建筑空间与消防安全的有机结合。

作者:杨得鑫 马跃峰 张庆顺 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丁建,黄晓家.超高层建筑消防自救和防火设计原则初探[C]//全国第一届超高层建筑消防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2014.

[2]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万黎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以珠江新城新建超高层建筑为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4]杨民.窗玻璃喷头在上海中心大厦防火分隔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5,41(4):82-83.

监控方案设计范文3

关键词:木结构;体育建筑;核心空间;特点;设计方案

木结构建筑在古代的建筑群体中极为常见,再加上在整个建筑的规划过程中,工匠能够结合不同木材的外形特点来对细节进行镂空、雕刻等,从而彰显其艺术美感。木结构建筑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和人文历史文化,极具史学研究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木结构建筑在一段时期曾淡出建筑领域,特别是在大型建筑中[1]。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大型木结构建筑特点和大型木结构体育建筑设计要点,并具体介绍了日本树海体育馆以木制拱形架构为支撑,以胶合木构建为屋面,以及美国木结构体育场采用L型布局设计,以期为推动木结构在体育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1大型木结构建筑特点

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中所有建筑材料都选用原木明显不同的是,现代大型木结构建筑基本上采用“装配式”方案建设而成,然而因为这种产品结构的多样性,给基础结构配件的生产带来了很多难题(如图1所示)[2]。类似图1这样一个小型的木结构建筑,从规划到装配成功都需要对建筑材料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仔细且严格的分类,那么大型木结构建筑的生产及装配流程必然会更加复杂和繁琐[3]。从美学视角上来审视木结构建筑,其在空间环境内释放出的艺术美感,在其装配过程中的立体感和多样性是砖混结构建筑无法比拟的,然而从建筑学的层面来分析,木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和材料制作难度均高于砖混结构建筑。比如一个小型的建筑配件,在砖混结构中完全可以采用现代工艺,以混凝土浇筑而成,只需要按照标准尺寸制作就能够达到使用的基本要求[4],而木结构则完全不同,需要根据木材的尺寸甚至是材质的差异,进行细致的切割之后才能够使其与其它“基准件”相匹配,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直接影响木结构建筑的整体质量。

2大型木结构体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考虑到消防及公共安全的相关因素,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大型体育建筑大多都以“地标性建筑”格局呈现出来[5]。一方面,梁柱式建筑的主构架梁和柱清晰可见[6]。一般来讲,这些地标性建筑除了承担必要的体育赛事之外,还大多被包装成本地旅游观光的一个重点项目,为了能够让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到木结构配件的装配,其梁柱式的主体构架梁和柱都完全清晰可见。另一方面,变截面异形梁和等截面异形梁完全按照实际需要来设置[7]。为了能够让木结构配件在安装过程中符合工程力学的基准要求,同时也需要适应大型体育场馆特殊体育比赛的空间及场地要求,在木结构体育建筑的建设规划初期,设计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在等截面异形梁的应用基础上,充分地考虑变截面异形梁的使用,这样才能够有效确保木结构配件不同的高度上所受压力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大致相同的区间范围内,既不能因为受压过大造成坍塌事故,也不能因为受压过小而造成梁体扭曲变形失去了梁体应有的支撑作用。

3大型木结构体育建筑核心空间设计方案

在大型木结构体育建筑中,日本树海体育馆的建筑设计方案较具代表性,也是目前建筑界公认的现代木结构体育馆最早的实例。

3.1木制拱形架构——以日本树海体育馆为例

尽管日本树海体育馆在建筑界被视为是大型木结构体育建筑的“开山之作”,但其整体建筑结构并非完全采用木质原料。在其基座位置以下,采用的仍然是混凝土浇筑钢梁作为支撑点,这是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所致。

3.1.1木制拱形架构支撑

木结构体育馆由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和竹中工务店联合设计[8]。其建筑面积近2.2万m2[9],建筑总高52.13m[10]。木制拱型架构作为树海体育馆的一大亮点,整个木质拱形支架所支撑起来屋顶的边框是由25000根3~5m的拱型支撑及一层的秋田杉拱架所建构[11],形成格子状的设计(如图2所示)[12],在保证结构稳固性外还使得整个场馆内部看上去别具特色。这样一个超大型的圆弧状穹顶结构,也让日本树海体育馆在外形上看起来类似一个“巨蛋”。而这个巨蛋的高度之所以被设定在52.13m,也并非仅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在建筑规划设计初期,资深的建筑设计人员就邀请体育界专业人士对体育馆在进行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有效高度进行研判,诸如排球篮球这种相对高度较低的项目其高度较容易满足,但对于在日本民众中极为有影响力的棒球其跃升高度就成为了木制拱形架构支撑的相对高度的一个重点,再加上一些安全距离和摄影器材的装配距离,52.13m这个高度也就成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木制拱形架构的专业体育馆的最高高度。

3.1.2胶合木构建的屋面

在满足了穹顶建筑基础架构的设计之后,最难以实现有效衔接的是结构的屋面,据场馆主要设计人员在工程完工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初为了确定结构的屋面处理方式,设计人员曾奔赴中国、加拿大、德国、芬兰等木建筑群体较为集中的国家,针对树海体育馆的设计方案与建筑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这说明,在当时的建筑技术条件下,大家基本认同木结构装配方案,但对于如此超大型的体育场馆的屋面材质的选用存在争议。一方面,如果其屋面结构的材质一旦选用其它材料,那么这个以“木结构”为建筑主体的体育馆的核心建筑理念势必会受到争议;另一方面,如果继续采用木质材料,其有效载荷与承重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也的确存疑。经过反复论证及结合体育场馆的实际需要,最终决定选用胶合木为基础材料的屋面,屋顶受力体系由双向胶合木杆件和支撑构件组成空间桁架结构。长边方向上、下弦胶合木杆件尺寸为2-210×420~810mm[14],短边方向为2-285×630~1020mm[15]。长边上、下弦杆与短边杆件通过方钢管连接件和螺栓连接。采用这种屋顶建筑方案,除了能够让整个装配过程相对简化,能够按照建筑设计的基础规划图纸进行统一安装之外,还能够结合屋顶的长边方向上、下弦节点的支撑体系,充分实现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受力载荷之后,让胶合木主体的内部增加以在平面内采用柔性的钢拉杆,最终使得在平面外采用X形的圆钢管作为侧向支撑,从而进一步强化胶合木建筑结构屋面的刚度与强度。在工程项目完工之前的验收过程中,日本相关部门对树海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评估为,其建筑主体能够抵抗7.0级的地震[17],在2005年左右日本早稻田大学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将树海体育馆的所有建筑数据参数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精确模拟分析显示,在其达到60年的使用寿命之后,其抗震能力仍然能够保持在6.4级地震以上[18],这也就充分说明了建筑师的这种胶合木构建的屋面其抗震抗压能力符合建筑学标准要求。

3.2创新的美国木结构体育场综合体

2016年,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HadidArchitects)公布了一个完全由木材建造足球场的计划,这成为全球第一座名副其实的全木质结构的大型体育场馆[19]。

3.2.1采用L型布局设计

为确保该体育馆能像日本树海体育馆一样坚固稳定,设计师在进行初期的布局规划过程中也进行了反复论证,考虑到足球场地与棒球场地的不同之后,决定采用“L型”布局设计方案。在该方案中,设计师规划将使用大面积的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timber,CLT)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20],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能够充分起到稳定基座固定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单位面积中的基准载荷。这种布局设计与中式木结构建筑中的“挑梁”原理类似,如果在其“拉耳”的位置上不增加外力压强,让作用力完全放在基座位置上,就能确保其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3.2.2属于高层木结构建筑

尽管该足球体育馆自诩为全木结构,然而其与日本树海体育馆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属于露天式建筑,也就是说其在屋面的设计上,尤其是在屋顶结构的既定设计上其实是并没有规划的,该建筑的主要设计方向是让其基座和“L”形状的挑梁结构能够稳固即可,从建筑学来讲,称其为高层木结构建筑更为合适,也就是木制构建的叠加效应仅在数量层级上发生了变化,与日本树海体育馆充分考虑屋顶的拱形结构设计无法形成有效对比。

4结语

监控方案设计范文4

关键词:防火安全;空间设计;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其功能多样,空间呈集约化、高度集约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建筑的主角是空间建筑,超高层建筑设计,空间规划导致各项功能的使用与疏散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与冲突,同时超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疏散距离等多种不良因素,导致超高层防火建筑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

1超高层建筑总平面设计

超高层建筑总体布局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造型、功能、景观等多项内容,同时还要对防火问题进行严格对待。超高层建筑的主体面积大,通常都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型建筑,其包括公寓、酒店等,通常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采用竖向分布和平面重叠等方式进行。作为超高层建筑一种具有商业功能的裙楼、车库、地下商场,会使建筑中涉及到的各种流向相互交汇、交叉,同时由于建筑中的每层的面积都较大,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当将主楼与附体分离,分别进行疏散设计,主要从空间、耐火结构等方面入手,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功能以及防火安全都能够满足标准要求[1]。贵州省某超高层建筑,中心塔楼高度为382.5m,附体高度为53.2m,在超高层建筑的附体中部及两端一共设有5座防烟楼梯间以及4部消防电梯,满足超高层建筑在疏散中上的要求。塔楼与辅楼发生分离时,实现相互独立分散,同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要依据建筑本身的特点以及周围的场地进行合理设计,设计补救场地及消防车道。

2超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为了确保其本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需要贯穿整个建筑物,通常来说,超高层建筑内部包括楼体间、电梯井、辅助设备等,各种设施超高层建筑中辅助设备都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建筑中的疏散楼体、走廊都肩负着疏通超高层建筑人员的功能。受超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的支撑,超高层建筑的功能空间具有不同规模形态,建筑空间类别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从空间的整体情况来看,存在开放、半开放、闭合空间等[2]。建筑空间的整体布局与安全疏散联系密切,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同建筑空间的在具体组合模式上存在差别,因此在安全疏散方式和流线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要注意的一项内容。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平面设计

超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由于建筑的平面面积较大,为了避免火灾造成大范围的影响,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利用具有较强耐火能力的门窗、墙体、楼板等构件进行分离,从而形成多个分离的防火区域,这样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将火控制在起火区域内,并且将其扑灭,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2.2竖向设计

超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后,蔓延不仅体现在平面上,在竖向上火灾也会发生蔓延,并且会沿着建筑物中的竖向通道,向楼的上部蔓延。在竖向设计闪,通常利用耐火楼板、防火挑檐等内容进行分离,在内部竖向空间中,上下连通的井道在相应的楼层面应用防火封堵材料,避免烟火发生行窜情况[3]。对于高层建筑中,具有“烟囱效应”的共享空间,从而将防火卷帘、防火墙等结构与周围进行分离,如果在设计过程中,上下层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超出规定时,要在四周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排烟设置等。

3超高层空间安全构造措施

超高层建筑在发展火灾时,控制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超高层建筑的幕墙和外墙成为了火焰在竖向蔓延的通道。通过对大量超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外墙保温系统是火灾的一项重要安全隐患。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会随着超高层建筑保温系统,逐渐蔓延到相邻楼层,从而导致火灾的破坏面积变大,对相邻建筑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超高层建筑的保温系统中,不仅要对保温材料(达到A级)的性能进行重点考虑,同时还需要设置垂直或水平带状的挡火梁和防火构造。在设计上,应当考虑通过金属固件稳固层面等多项措施,实现对系统稳固性的有效维护,完成对火焰传播的阻止。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本身需要具有良好的性能,其结构需要能够在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从而为安全输送通道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建筑中使用的防火材料的性能能够达到要求标准,是降低超高层建筑火灾安全隐患的一项基本诉求,对于火灾防火来说意义重大。钢筋混凝土材料耐火性能优异,建筑结构中的牵墙柱梁板等结构都可以满足建筑在耐火上的具体要求;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钢结构本身的防火性能较差,因此在具体设计中,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结构进行防护[4]。例如,在钢结构的表面涂抹上一层防火涂料,或者利用耐火材料对钢结构进行全方位包裹,将防腐蚀和防冻溶液灌入到空心钢结构等多种措施,这都可以提高钢结构的防火性。超高建筑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为了兼顾建筑在具体应用中的灵活性、安全性,美观性,在具体设计中,采取水平或垂直的防火玻璃、防火卷帘等不同的措施。例如,贵州省某高层建筑,在具体设计上,将夹丝玻璃利用在避难层防烟楼体分隔分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采取图1的设计方式,不仅符合设计要求,而且通过该设计方式,上部疏散人员能够及时对该层的疏散情况进行准确观察。在例如,在该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共享空间的每个防火分区的的狭窄区域的幕墙采用的都为防火玻璃系统,针对结构中相对较宽阔的区域,在距离顶部下2层与距离中庭底部10m和5m处,采用的都为防火玻璃系统,而对于建筑中的其它标准层,在具体设计中,采用“钢化玻璃+内层窗玻璃喷头保护”方式,实现对火势蔓延的合理控制,避免超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对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此外,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建筑中设计自动报警系统与自动喷水设施,通过对这两种设施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火灾具体情况的全面掌握,从而实现对建筑中人员疏散的合理指挥;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对疏散通道的有效保护。除此之外,如果常规的消防设计方案无法实现对建筑空间防火设计问题有效解决时,例如,受建筑结构限制,安全疏散距离过长,防火分区面积过大时,为了确保最终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超高层建筑计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与评估,从而确保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目标与防火目标两者的高度协调性。

4结束语

超高层建建筑空间的结构十分复杂,这增加了空间设计和消防安全安全难度,从超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情况来看,结构与消防安全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不同功能空间的整体需求,而且在进行安全疏散、防火区等结构内容的设计上,要与相关防火规范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通过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对火灾蔓延的合理控制,确保疏散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其磊,李本利,贾春雷,等.基于熵权与模糊物元模型的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可靠性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6,30:92~94.

[2]杨勇.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J].居业,2016,06:145~146.

[3]张帮.浅谈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J].建筑知识,2016,09:114~115.

监控方案设计范文5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大力采用“工学结合”、“行动导向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团队工作”、“做、学、教一体化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能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掌握符合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和职业素质服务。

(二)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水平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采用任务完成考核、技能实操考核、职业资格考核等多种评价方式,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建设高水平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录像、网络教材、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完成在线测试、网上答疑、技术咨询等,与课堂教学形成立体交叉的教学方法。

(四)整合教学内容针对完成典型情景任务所需的能力及职业岗位需要,确定能力目标,依据能力目标选择训练载体,根据课程设计理念和培养这些能力所需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确定

(一)专业能力

能掌握电控发动机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及开关信号的结构、工作原理;能够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能利用不同手段检测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及开关信号;会查找相关技术资料;能分析相关的技术数据;能分析、排除发动机控制部分的故障。

(二)方法能力

具有较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查找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

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设计

在课程能力目标确定之后,课程还要进一步细化,分析出典型情景任务,依据电控发动机系统检修课程特点归纳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4个学习情景,即:发动机故障灯亮的检测、发动机不易起动的检测、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检测、发动机怠速不稳及排气超标检测,并对各个学习情景进行描述。依据教学规律与职业规律,依托任务载体对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将4个学习情景分为19个情景任务,共计88学时,各学习情境按照发动机各个故障现象相互依赖的特点进行工作任务分类,每一个学习单元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教学。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与实施

针对每一个学习情景,结合教学能力目标,按照电控发动机各个故障现象进行单元教学,这样设计教学内容有利于发动机的故障表征,按故障现象查找故障,具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实施性,增强学生对工作内容及工作过程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

监控方案设计范文6

1.基本概念

狭义的安防监控系统仅仅指视频监控系统,是指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等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通过录像机记录下来。同时报警系统设备对非法入侵进行报警。这是一种监控当中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不是安防监控的唯一,也有自己的一些缺点。广义的楼宇安防监控系统是指所以对小区安全进行监控报警的系统的全称,其中不仅包括视频监控,也包括对讲系统、红外线监控、报警系统等等,主要包括的要素有:摄像传输显示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对讲系统等。笔者认为:当前楼宇智能化趋势要求各种控制系统高度集成,顺应时代的发展,科学意义上的安防监控系统应该是广义上的,而且是高度集成的安防系统,不仅有视频设备,还有有针对小区周边地区进行监控的红外线、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构成的集成系统,所以仅研究视频系统是片面的。

2.发展前景

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社会服务的发展,小区业主对安全的考虑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巡查制度管理困难,成本高昂,所以安全防控系统对于小区管理极其重要,是为了各大型建筑、居民建筑以及别墅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其次,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筑技术的提升与普及,楼房的安防监控系统发展也非常迅速。未来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建筑必备设施,而且技术手段更加先进,与数字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政府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将推动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与普及。,例如:北京市2010年社区主要道路视频监控设施覆盖面达到80%以上;社区平房、未封闭楼房安装使用门磁报警器、楼宇对讲器系统等设施达到80%以上。

二.国内楼宇安防监控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安防监控技术大致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故宫博物院的安防报警系统。之后的若干年,中国安防监控一直是以防盗报警系统为主。目前从市场来讲,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必选项目,也是小区建设的重点项目,这几年技术发展也非常迅速,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推动了此项目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内的安防监控体系制造商竞争激烈,一些规模较大的通信、IT、家电企业纷纷推出视频监控产品,传统视频监控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发生变化。更多领域的厂商进入视频监控领域,说明视频监控市场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但相对于网络市场的高度竞争,视频监控市场的竞争还处在相对较低的层面,参与竞争的厂商实力,包括企业规模、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普遍不强,主要依靠价格竞争。随着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不断成熟,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基于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硬盘录像机开始出现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媒体监控系统以及基于网络传输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亦成为现代电视监控系统的主流。如今,国内很多从事电视监控设备生产或系统集成的厂家已经在上述综合型电视监控系统的研发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并已取得初步成果。未来,数字化、IP化、智能化是视频监控发展的趋势,视频监控的IT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

三.楼宇监控安防系统的设计

1.系统设计思想

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必须充分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高科技通信技术,使得监控的效果更佳。

(1)模块化

必须坚持完整地一次性完成总方案设计。整个系统的综合布线和诸多自动化通信网络工程系统线缆布局,应同步地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实施预埋。防止边施工边修改,施工后在修改的情况出现。对于智能化大楼的建设,楼宇监控系统的设计还需要与其他的设备如通信、办公、自动控制等多方面地有机自动结合,实现智能化集成管理,这是安防系统发展的趋势。

(2)超前化

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应该预留管道与接口,为未来施工留下余地。尤其要注意系统和自控设备的功能超前、创新实用、高效优化的组合。在建立完善网络结构化全面综合布线的前提下,整个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设备、关键部件及终端控制设施,可根据住户的实际经济能力,按分期分批逐步实施原则进入安装、调试运行。

(3)实用性

所开发的实用功能应能为用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和使用,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幽雅舒适便利快捷的工作环境,并因此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应与国情相符,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适应。在保证整个系统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

2.整个系统设计的要素

楼宇监控安防系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设备单元通过电路整合而成,主要包括:楼宇视频监控系统、楼宇对讲系统、楼宇报警系统等,以及各个部分均有相关的部件和设备组成。

(1)楼宇视频监控系统

摄像机设备是楼宇安防监控体系的主要设备,也是数量最多的设备,它就如整个楼宇监控的眼睛,24小时紧盯着楼宇的关键区域的动静。同时,它把视频信号转变成为数字信号,传输给显示器,显示器设备中的软件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同步的集成视频。这样,只需要一两个监控人员就可以环视整个楼宇关键区域发生的异常情况。视频监控系统对所传输的图像信息具有切换、记录、重放、加工和复制等功能。

(2)楼宇门户对讲系统

对讲系统是一种成本低廉的安防系统。是在各单元口安装防盗门,小区总控中心的管理员总机、楼宇出入口的对讲主机、电控锁、闭门器及用户家中的可视对讲分机通过专用网络组成,以实现访客与住户对讲。住户可遥控开启防盗门,各单元梯口访客再通过对讲主机呼叫住户,对方同意后方可进入楼内,从而限制了非法人员进入。同时,若住户在家发生抢劫或突发疾病,可通过该系统通知保安人员以得到及时的支援和处理。

(3)周围红外线探测系统

一些建筑周边地区难以用视频设备实现完全监控,所以对于建筑或者小区周边安装红外探测器,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对越界行为进行监控,并连接到监控中心的报警中心,当有人非法进入时,探头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主机显示报警部位,同时联动相应的探照灯和摄像机,并在主机上自动切换成报警摄像画面,报警中心监控用计算机弹出电子地图并作报警记录。

(4)信号传输系统

传输部分是安防监控系统图像、声音、红外线等多种信号的传输路径。主要由同轴电缆、互联网线路等组成。视频传输部分要求在前端摄像机摄录的图像进行实时传输,同时要求传输具有损耗小,可靠的传输质量,图像在录像控制中心能够清晰还原显示。传输线路的设计应避开恶劣或磁场强的环境或易使管线损伤的地段,与其他管线不要交叉。在线路敷设方式上,对于扩建、改建工程可采用明敷设,可采用钢管或PVC管或线槽保护电缆。

(5)安防监控中心

控制部分就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指挥中心,就是系统的大脑。它将视频摄像机获得的信号通过网络统一集成到这个指挥中心,负责视频信号的处理、记录、遥控等。同时,中心负责门户对讲系统的集中管理,负责集成报警系统的监控以及供电系统的维护等。指挥中心对内与业主联网,对外还可与公安"110"处警中心实现联网。当视频监控、对讲系统、红外探测等系统提出报警信息的时候,监控中心将立即自动进行报警,包括进行语音警告、警报器蜂鸣,同时在监控中心现实发生警报的位置,视频自动录像,链接110指挥中心等。

(6)辅助供电系统

电源的供给对于保证整个闭路监控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源受破坏即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系统的供电可以采用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两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

3.系统关键部分设计要求

(1)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摄像机的布控是设计关键。布控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监控范围的关键性与完整性、设备安装的美观性、设备安装的隐蔽性。关键性只要是指设备要安装在楼宇的关键区域,这个区域要能够对人员必经的出入之处以及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死角进行监控;完整性是指摄像机的分布要形成互相衔接,较少监控的盲区与死角;美观性是指摄像机的位置、形状、角度要得体、大方美观、与环境协调,一些内部元器件要安装在防护罩内;隐蔽性是指摄像机的安装尽力放在不易关注的地方,要照顾一般人员的感受,不要咄咄逼人地随时注视着业主,同时对于一些不法分子进行隐蔽的监视,可以让其防不胜防地暴露在显示器上。例如:摄像机的布防设计类型主要有:

a.大厅布控。

在大厅中央安装吸顶式集成式摄像机,将摄像机、云台、解码器等部件均安装在半球型防护罩内,能作水平360º、垂直90º运行旋转。如果使用可变焦的摄像机镜头,基本上能够对大厅的情况一目了然。

b.电梯布控。

电梯是容易激发违法分子犯法动机的易发点。处于美观与隐蔽的考虑,电梯内可以安装针孔型摄像机,它能与楼层显示器实施方便的连接,可正确清楚地观察与记录在电梯运行时进出人员的实际情况。

c.走廊布控。

走廊也适合安装集成摄像机,安装在走廊的顶端或者一段的角落。走廊不一定需要很大的旋转视角,但是需要变焦镜头(具体看走廊通道的长度),因为走廊的亮度相对较差,所以需要安装亮度较高的摄像机,以便在比较暗的灯光情况下也能看清楼内通道内人员的面容和相关活动情况,由于它具备隐蔽的特点,不影响大楼美观大方得体的布局。

d.楼宇周边地区布控。

楼宇的周边地区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地形进行布控,做好防风防雨防晒措施,可以在楼宇的墙面,周围的路灯上,绿化地带内等地段进行安装,特别是要关注停车场这样的地段,进出大楼的相关人员都可观察与记录下来。

(2)门户对讲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属于小区集中监控系统,而楼宇对讲系统属于业主主动防御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楼寓对讲系统,实现控制开门,来访者在单元的可视门口机上选通住户,由住户确任后,按开门键开启单元门。选购楼宇对讲系统应该针对不同的住宅结构、小区分布和功能要求来选择,有些适宜于非封闭式管理的住宅,能够实现呼叫、对讲和开锁功能,并具有夜光指示的功能。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则可选用带有安全报警功能的室内机,用户可根据各自需要安装门磁、红外探头、烟雾报警、煤气泄漏报警装置等。一般在户数容较小的的多层房中采用直按式多线式产品,则既可达到对讲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合理配置节约系统投资成本。未来如要扩展为联网系统,只需在每个单元楼里,配置1台通讯转换器,即可将室内机传出的求助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发送到小区管理中心,在系统主机上显示和存储房号。为方便工程布线,根据不同的小区分布,大系统总线可采用星型布线和环型布线。为解决大系统信号衰减,在同一根电缆上视频双相传输双项放大可采用智能化信号增强器。封闭式的小区还可设置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机可储存报警记录,可随时查阅报警类型、时间和报警住户的楼栋号和房号,中心机可监控和呼叫整个小区与楼栋门口。

(3)红外线探头

小区园区及周界不可能都安装摄像机监控设备,所以摄像监控区总会有盲区。所以,选择防止越界的地点安装红外线探头,采用远距离主动红外对射探头,利用接口与总线相连,实现小区的周边防范。一旦小区周边有非法侵入,报警主机发出报警,指出报警的区域、时间、探头编号等。该系统主要由红外对射探头、系统主机及警号等组成。当周界有报警时,保安中心的报警控制主机,发出报警声并显示报警区域编号。系统采用总线结构,便于以后的扩展。系统具有防剪线功能,一旦出现剪线或损坏,能及时向管理中心报警。系统由红外、微波双探测器及闪光报警器构成,信号送至防控中心,并与电视系统合用矩阵控制系统/画面分割器、电视墙等控制设备。

(4)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自动报警系统是建立在视频监控、对讲系统、红外线探头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信号警告系统。自动报警系统与电视监控系统相连接,将从用户对讲系统、户外红外线探头系统、消防火灾监控系统方面接受到的报警信号通过系统将信号送至电视监控系统,当有报警发生时,电视监控系统会自动将报警现场的图像切换到主监视器上。同时报警系统可按分区单独撤防布防。通过在大楼出入口、各层楼梯间出入口、走道、房门口等部位设置探头、摄影机,在室内安装火灾探头,通过这些设备完成报警监测。当报警发生时驱动声光报警装置,同时配语言报警单元,实现模拟人工报警,将警报通知公安部门。

4.互联网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运用

从楼宇安防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技术的嵌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大楼内安装的监控系统根据用户监控要求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种网络环境:主要提供大楼内部的安全保卫和物业管理需要,可利用大楼内的局域网络;对于个人用户,还比较关注的是可在办公室等异地,通过互联网络的支持随时可以监控到家里的安全和小孩生活的情况。利用楼宇内部现有的局域网资源,可将前端的摄像机和报警设备(如烟感、红外、门磁等)接入视频服务器,通过视频服务器的数字压缩处理,可将视频信号直接连入局域网内。在监控中心,安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在后台运行视频监控服务器程序,主要完成现场图像接收,用户登录管理,优先权的分配,控制信号的协调,图像的实时监控,录象的存储、检索、回放、备份、恢复等。保安和物业管理人员可利用自己的办公微机,在网络中随时监控现场的环境。通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将一些公共区域的情况开放给业主,业主经过系统授权,可观看到指定的监控画面。

四.设计案例——***花园小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作为广州十大明星楼盘之一的***花园小区,其开发商从系统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在综合比较分析国内监控市场上各种监控模式及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在小区楼盘中采用基于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第三代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按照实际需求规划配置108台摄像机,分别对小区内部楼道、楼内大堂与电梯口、地下室停车场、小区周边出入口等重要地点进行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共配备27台网络视频服务器,分别安放在各楼栋的弱电房内。楼栋内以及附近地下车库的监控摄像机每4台摄像机就近接入弱电房内的网络视频服务器。网络视频服务器连入小区内部局域网将数字图像信号发送到监控中心。

根据上述开发商要求,系统设计单位和设备厂家协商做出以下解决方式:

1、由于网络视频服务器后台的"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管理软件具备最多16画面分割显示功能,而本系统总共有108路视频图像,全部要求实时录像和显示,因此,监控中心配置8台电脑并安装配套的"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管理软件,其中1台作为监控主机,执行系统管理以及对前端网络视频服务器设置的功能,实时调用显示任意一路视频图像或回放任意一路的历史录像资料,执行对任意监控点摄像机云台镜头的控制,但不执行录像功能;另外7台电脑作为监控副机(其中6台每台负责系统内指定的16路视频图像的显示、录像功能,另外1台负责系统内余下的12路视频图像的显示、录像功能。)执行指定视频图像的显示、录像功能。

2、监控副机均配备17英寸显示器,显示器固定安放在电视墙柜里,全屏显示直接组合成监视墙(即电视墙);监控主机的显示器直接摆放在操作台上以便于日常操作管理;监控电脑机箱全部放置在机柜里。

3、考虑到操作台空间的有限性,再加上日常控制操作以监控主机为主,因此所有电脑通过切换器共用一套鼠标键盘实现控制管理操作。

4、监控电脑配置为:CPUP42.4G,内存512MDDR,显卡GFORCE4128M,工控主板及机箱电源,每台电脑内置3个120G硬盘,用于存储录像资料(要求保存所有视频录像资料1周每天24小时,之后录像资料自动覆盖更新。通过以上的监控中心电脑管理解决方式,不仅完全实现了系统的功能要求,在图像显示效果上更胜于传统方式,而且监控中心无须配备复杂、昂贵的大路数矩阵切换系统、画面分割器等就可以实现画面分割、切换、调用放大等功能。

监控方案设计范文7

1.1通过对建筑物的分析,可以得知其具备艺术品的功能,通过对精美的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建筑的美观设计模块及其结构设计模块的协调,保证其良好的艺术成果的呈现,这也需要进行侧重点的分清,进行建筑艺术模块、美观模块、功能模块等的协调,从而实现其生产工艺的优化,保证建筑造型的呈现,进行功能模块及其结构设计模块的完美结合。这就需要避免传统的设计理念的应用,进行设计对象设计理念的与时俱进,从而满足现阶段建筑设计及其结构设计的需要,保证其结构体系的健全,实现结构设计建筑形式及其建筑功能的创新,保证其建筑形式及其建筑功能的统一性、辩证性。

1.2为了满足当下建筑设计的需要,进行人们的功能需求分析是必要的,正式由于人们的功能需求差异,才导致了建筑物的本身应用形式,正是由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方式的差异,才影响了建筑物的自身形式。这一系列的建筑形式又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对建筑形式及其功能的分析,可以得知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一种相互辩证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的建筑风格的划分,可以更加明确的得知建筑物的应用风格。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一类是将优美的建筑造型、完善的使用功能、先进的结构体系和工业化制造与施工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技术先进、新颖、经济适用的建筑物;另一类则是以追求某些新奇的艺术效果为主,创造出奇特怪诞的建筑造型,结构方案从属于不完全合理的建筑设计,放弃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由此看来,建筑之美不单单是广义的“美观”而已,功能“美”、意义“美”、文化“美”更赋予其深刻的内涵。显然,在建筑物的外形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遵循前一个标准。

2建筑艺术及其技术的统一

2.1在建筑设计模块中,进行其建筑物特点的分析是必要的,其具备观赏性的性能,这一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建筑设计的完毕,实现了内外观、应用功能等的固定,展现了设计人员的劳动价值。为了与时俱进,进行建筑物的新型设计理念的应用是必要的,从而按照新型的设计理念去设计建筑物,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体系的健全,使得该建筑成为了个人设计、无人欣赏的摆设。但凡世界闻名的建筑物,设计中都存在着对建筑美观的考虑,有着广泛的哲学、伦理学等学术理论基础。建筑师作为建筑的缔造者,应该摆脱各种主义的条条框框带来的限制,构建更多贴近现实,能体现艺术魅力、彰显建筑风格的优秀作品。

2.2在当下建筑物设计模块中,通过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应用,更有利于实现建筑成果的效益。这需要进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应用,进行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的应用,切实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进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建筑文化的应用,进行建筑技术及其艺术的协调,保证其实用性及其美观性,保证其技术的成熟性,满足现阶段的建筑形式的竞争需要,保证项目施工模块的有效开展。在日常的建筑业中,一方面,建筑设计师要更多地利用艺术表现形式和建筑形式的竞争来打动业主以便获得项目施工。这另一方面,广大的受众则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更加注重建筑形式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要求和审美趣味。要实现这两者的兼顾从而达到技术与艺术并重、实用与美观兼顾,则需要依靠成熟的技术条件,这些条件也是建筑美的本源。在当下建筑设计模块中,建筑物的审美价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进行建筑物的审美特色的加入,进行艺术成分的提升,保证建筑物的美观的体现,保证当今社会的建筑艺术更加的创新,蓬勃发展,切实满足当下人们的生活需要。这就需要引起相关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保证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的落实及其应用。当今社会艺术的光芒更加闪耀,设计中艺术的成分也会越来越重,建筑的美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放眼全世界,百层高楼已经在各地拔地而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上的鸟巢和水立方也让我们的眼球得到了充分的享受,这样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其中包含的艺术、人文理念也让人折服。

监控方案设计范文8

(1)施工资料和现场“两张皮”。一是制定施工方案前期对作业现场的地貌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停电点和停电范围、交叉跨越等情况踏勘不到位,作业危险点分析不透彻。二是施工方案套用,施工方案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三是现场踏勘的人员、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和施工现场工作负责人三者不一致,导致踏勘记录、施工方案和作业现场相互脱节,作业现场随意更改工艺流程、不按照施工方案施工。

(2)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不强。一是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部分施工人员未严格履行安全培训考试和入场准入考核手续,存在无资质、无证上岗现象。二是施工作业的一些临时人员安全意识非常淡薄,现场业务技能欠缺。三是施工违章行为的判定准则、农网工程标准化建设规范更新较为频繁,施工人员对两者的最新要求不明晰。

(3)部分农网工程管理“失真”。一是部分农网工程项目存在抢工期、赶进度现象,超能力超负荷作业,安全措施不足,安全管理失控,事故风险较大。二是“两票三制”、施工作业计划审批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存在无计划作业、擅自扩大作业范围、监护履责不到位问题。三是施工作业安全管控体系不健全,作业现场安全巡查的覆盖面不广,未全面掌控各风险等级的作业现场。

(4)工器具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一是为节约成本,部分施工单位的安全工器具、生产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种类不全、配置不足,不能满足作业项目的需求。二是部分工器具由于长期磨损、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功能不全或者功能失效,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三是部分施工单位工器具的保养和保管不当,导致工器具存在试验超期、漏检等安全隐患。

210kV农网工程建设安全防控措施

(1)规避施工资料和现场“两张皮”现象。一是完善现场踏勘制度,施工方案制定前,施工工作负责人和设备运维管理单位人员务必进行现场踏勘,针对复杂性和危险程度较高的施工作业,建议施工工作负责人、施工安全员、设备运维管理单位人员、到岗到位人员同时到现场共同完善现场踏勘记录,分析施工作业危险点。二是近电作业、交叉跨越、设备吊装、高边坡施工、多电源回路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三是严格把控施工资料审核关卡,施工单位编制的“两票”“三措一案”、标准化作业指导卡等施工资料必须经施工单位和设备运维管理单位都审查合格后方可执行。同时要明确审核批准人员的责任,对施工资料和现场“两张皮”现象严防死守。

(2)强化施工现场监管人员责任的落实。一是常态化宣贯培训安全责任清单、配套政策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施工现场监管人员处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安全状态。二是填写到岗到位监督卡,促使到岗到位人员对现场安全、质量、技术进行动态跟踪监督,抓好安全技术交底、班前班后会、安全措施布置、作业过程监护等关键环节。三是加大施工现场反违章力度,对巡查人员查处的违章行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人员同样受相应处罚。

(3)加强农网施工队伍规范化管理。一是严格审查施工队伍资质,严格把关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强施工人员信息档案管理,严禁随意变更施工人员,从源头杜绝人的不安全因素。二是设立违章“曝光台”和反违章“荣誉台”,采取“说清楚”、约谈、停工整顿等措施促进施工队伍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提升。三是对施工队伍实行安全生产积分制,针对违章行为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扣分,并按照积分情况严格执行预警、黄牌、红牌、清退规则,有效增强施工队伍的安全紧迫感。

(4)拓宽农网施工现场安全巡查覆盖范围。一是开展日常巡查、重点检查、专项督查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督,重点对分包单位施工作业组织、作业风险辨识、技术方案执行、安全措施落实、现场作业交底、施工实际操作以及工器具配置、个人安全防护用品配用等进行检查。二是扩大施工现场巡查覆盖率,力争二级及以上风险等级施工现场的巡查覆盖率达100%。三是丰富农网工程现场安全管控手段,充分运用工程安全管控系统、派工系统及“互联网+”平台联防联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