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条例范例

监察条例

监察条例范文1

关键词:视障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高职视障学生是残疾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在心理方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视障学生往往由于视力缺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自卑、敏感、固执、多疑等心理问题。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在注重培养视障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同时,更要引导视障学生形成积极、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为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因此,本文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得的数据,调查与分析视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研究方法

1.1被试的基本信息

此次调查对象为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17级与18级视障学生,共83人,平均年龄为22岁,其中男生占73.5%,女生占26.5%,2017级占47%,2018级占53%,家庭经济富裕的占3.6%,较好的占3.6%,一般的占59%,贫困的占33.7%。从生源地来看,省会城市占6%,非省会城市占20.5%;乡镇占27.7%,农村占45.8%。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浙江省唯一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选取的被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theSelf-ReportSymptomInventory,SymptomCheck-List90,SCL-90)是以Derogatis编制的症状清单为基础的精神症状自评表,包含90个项目。SCL-90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病人的自觉症状特性等优点[1]。该量表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评定心理健康的常用量表之一,采用5级评分法,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九个因子。1.3数据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工作。

2研究结果

2.1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根据SCL-90的总症状指数划分,被试中没有症状的学生占84.3%,轻微症状的占14.5%,中度症状的占1.2%,重度症状的为0。说明被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84.3%的学生没有心理异常。

2.2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

2.2.1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口统计学基本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为了解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根据不同的变量类型采用不同的差异检验方法进行分析[3]。结果显示,视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以上基本信息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2.2视障学生心理健康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心理健康状况在总体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F=2.747,p<0.05)。其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与家庭经济状况贫困的差异显著。

2.2.3视障学生心理健康在家庭氛围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心理健康状况在家庭氛围上存在显著差异(F=2.998,p<0.05)。

2.3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

将存在显著差异的两个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氛围与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4],发现视障大学生家庭氛围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家庭氛围越融洽,心理异常症状越少(由于家庭氛围的计分方式为融洽记1分、平和记2分、冷淡记3分、对抗记4分,而SCL-90的总分越低表明异常症状越少,因此相关系数为正)。

2.4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为了了解家庭氛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视障大学生家庭氛围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心理状况变异的7.2%。

3讨论

3.1本研究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特殊高职院校视障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有84.3%的学生没有异常症状,14.5%的学生只有轻微异常症状,1.2%的学生有中度异常症状。(2)视障大学生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基本信息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状况在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氛围上存在显著差异。(3)视障大学生家庭氛围与心理状况呈显著正相关,即家庭氛围越融洽,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且家庭氛围可以解释心理健康状况变异的7.2%。

3.2成因分析

(1)视障学生由于视力缺陷,存在接收信息不全、感知事物不充分、判断力与分析能力受限等现象,从而造成情绪不稳定,容易形成任性、偏执等性格特点。同时他们社会交往相对较狭隘、活动范围狭小、参与社会活动较少,逐渐形成了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等心理特点。(2)源自于同龄人的压力,视障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需要比同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多的障碍,也会遭受更多不公正的待遇,同时在与人交往时因担心别人的嘲笑、歧视或是同情,而显得格格不入,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自卑、敏感、多疑的心理特点。到了高职阶段,对未来就业、婚恋、社会交往有了更高期待,在向往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又担心自己由于视力缺陷得不到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因此比同龄人显得更加紧张与焦虑。(3)受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氛围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对视障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与视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从小注重对视障学生的培养,无经济压力;家庭氛围融洽的父母,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愿意倾听他们的倾诉,袒露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能够更早地发现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这类家庭的学生往往较乐观、自信、主动融入社会。反之,更容易使视障学生缺乏安全感,造成恐惧、急躁冲动等心理问题。

4视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视障学生心理健康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因此,学校在注重视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家校联系,对学生家长做好指导帮扶工作。

4.1建议家校联系制度

班主任、辅导员要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其家庭情况、与父母的关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

4.2利用开学报到日,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

通过讲座等形式做好培训引导工作,普及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他们的引路人与知心人。

4.3关注重点学生,取得家长的支持

在心理健康测试中及日常行为中如果发现有异常的学生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和沟通。特别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抑郁症等现象的学生,应及时告知家长,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让家长带学生去医院就症,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3]张兵,谢德光,谢玉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28-32.

监察条例范文2

【关键词】一流大学建设;素质教育理论;实践调查

一、“一流大学”素质教育理论调查

(一)“三全育人”教育理论调查

“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全员育人指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突出社会环境对教育的正向引导作用。而全程育人则指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教育,具有连续性、成长性的特点,同时,全方位育人则强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形式,寓教于践,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育人”教育理论调查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当下,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各国发展的重要智力基础。“创新育人”教育理论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以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丰富其自身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内容,与时俱进,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三)“综合育人”教育理论调查

综合育人强调学科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相互迁徙、相互影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世界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矛盾体,过于片面地强调单学科教学,易造成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割裂,造成知识的片面性、单调化、缺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有其内在的本质共性,人为地截取其中一部分并加以规定,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长久掌握,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文明发展的可能性。

二、“一流大学”素质教育实践调查

(一)创新教育实践调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坚持创新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国各高校纷纷创立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形成了以创新创业大赛为中心,以实践过程为线索,以社会企业为指导,以高校教育为主力,以国家政策为保障的有针对性的创新知识教育,让学生在比赛中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在竞赛答辩时反思,促进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德育教育实践调查

高校的德育教育集中体现为政治、品德、行为准则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德育教育是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以思想概论、国际形势等课程学习为主,辅之以讲座、知识课堂等活动,并开展素质扩展等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等。

(三)美育教育实践调查

目前,我国高校的美育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教育形式单一,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大学美育教育缺乏整体性研究,大量的人文选修课程最终导向无意义的功利性任务。大学美育教育并不是单一的个体,一流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大学审美环境的整体营造,大学审美文化的整体建设,从学科的综合交叉角度进行大学美育教育的整体规划。

(四)通识教育实践调查

目前,高校的通识教育一般分为语言课程、数学课程、文学与艺术课程、历史与文化课程、社会分析课程、道德思考课程六大方面,一流大学素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应重视通识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更广博的文化视野。

三、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一)助推“一流大学”人才全面发展

一流大学推进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远大抱负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知识的阶级属性进一步削弱,人类文明所累积的信息都迎来了高融合时代,一流大学通过研究素质教育理论,丰富教育形式,扩展教育边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任务,助推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一流大学”素质教育水平

一流大学是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的的创新型大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模式。通过对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实践,重点突出创新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等,有助于提升一流大学的素质教育水平。

四、结论

在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的建设原则下,“一流大学”应创新性解读素质教育理论,不断实践新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为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黄婷.统筹科学发挥综合育人功能[M],江西教育,2014.09.

[2]林建.对当前德育素质教育的透视及对策的思考[J],中国教育观,2009(01).

监察条例范文3

为增强《管理规定》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人民银行还推出并正式投入运行与之配套的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关于金融业机构信息实行属地管理的要求,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负责南京地区金融业机构信息的编制、备案、维护和工作,同时承担辖区内金融业机构信息的登记、复核、审批等日常管理任务,并指导有关金融业机构做好信息的新增、变更、撤销及申请工作。近年来,南京地区的金融业机构不断增加,2010年底,登记在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南京地区金融业机构(包括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支付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共计682个;2011年底,系统中登记的金融业机构增至1293个;2012年底,系统中登记的金融业机构已达1343个,其中新增机构数量为110个,变更机构数量为428个,撤销机构数量为60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计金融业机构数量未来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人民银行总行对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今后该项工作将更加艰巨。为切实做好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近年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持续开展南京地区金融业机构信息验证检查工作。2011年度的信息验证检查工作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自查阶段,各金融机构共向人民银行上报《金融业机构信息年度验证报告书》46份,其中与管理系统一致的信息852条,与管理系统不一致的信息314条。在抽查阶段,人民银行组织成立联合检查组,对5家商业银行、2家信托公司、2家财务公司、4家资产管理公司和10家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对信息资料进行复核验证,对与管理系统一致的信息予以确认,同时更正与管理系统不一致的信息。2012年度的信息验证检查工作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自查阶段,各金融机构共向人民银行上报《金融业机构信息年度验证报告书》49份,其中与管理系统一致的信息1004条,与管理系统不一致的信息287条。在抽查工作中,人民银行除对当年新增的5家村镇银行、2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了现场检查外,还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业机构、分支较多的金融业机构进行了重点检查,抽查的金融业机构数量占辖区内金融业机构总数的31%,其中有分支机构的金融业机构抽查比例达61%,营业网点机构抽查比例达24%。联合检查组经检查验证,对与管理系统一致和不一致的信息分别予以确认和更正。

二、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不健全

目前,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尚不健全。一是缺少反映金融业机构运营状况的动态指标。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指标体系由基础信息、地区信息、法人信息和编码变更信息四部分组成,共33项元素,其中绝大多数属静态信息。由于缺少反映金融业机构运营状况的动态指标,导致该系统的内容难以准确反映金融业机构的经营管理现状。二是关键指标的编制规则不统一。金融机构代码既是系统中的关键指标,同时还应是金融机构的唯一身份标识。目前存在两套不同的代码,一套是人民银行在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编制的金融机构代码,另一套是银监会在核发金融业许可证时编制的金融机构代码,两套代码的编码长度、编制规则均不一致,使金融机构代码缺乏标准性、唯一性。

2.信息采集不及时

《管理规定》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新增、变更或撤销,应在有关部门批准后的7个工作日内准确、完整地向人民银行报送相关信息。”但调查中发现,依然存在一些金融机构未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新增、变更、撤销信息的现象,其中有的机构滞后数月甚至一年才报送相关信息,有的机构经人民银行多次催促也无动于衷。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二是牵头部门不明确,三是交接手续不完备。由于信息报送严重滞后,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严重影响了金融业机构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

3.开发应用力度不足

调查发现,金融业机构信息开发力度与应用力度均显不足。一是金融业机构负责信息开发的部门少、人员配置不齐。目前,主要是科技部门的技术人员负责信息开发,而其他职能部门及其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并未参与。由于开发力量不足,致使重要的信息资源未得到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二是金融业机构信息应用范围较小。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没有关于银行账户管理、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稳定、支付结算、反假货币、反洗钱等业务信息内容。此外,作为金融机构身份标识的金融机构代码也没有在各业务系统中得到推广应用。因此,该信息管理系统无法显现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的作用。

4.处罚方法不明确

目前,对于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机构尚缺乏有效的处罚手段,虽然该规定指出:“金融机构未按本规定要求进行注册、维护并及时报送相关信息的,由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机构究竟依据什么法律法规进行怎样的处罚,至今没有具体规定与实施细则。由于处罚依据、处罚尺度和处罚程序尚未明确,《管理规定》的贯彻执行存在较大难度。

三、建议与对策

1.扩建、完善指标体系

一是拓展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将关系到人民银行履行相关职责的重要业务指标以及反映金融业机构运营状况的动态指标纳入其中,使扩建后的指标体系有助于人民银行开展和加强“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二是完善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建议人民银行总行在与银监会沟通协调的基础上,采用唯一的金融机构代码,并使其编制规则、编码长度完全一致,从而使金融机构代码这一关键指标实现共享通用。三是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建议人民银行对现有业务处理系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代码更新转换计划,分期分批地把相关业务处理系统中的类别码、检索码、查询码等更新为金融机构代码,由此构建规范统一的指标体系。

2.加强信息采集工作

信息的采集与报送是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有效解决信息采集滞后这一突出问题,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应着力抓好“三个落实”。一是组织落实,要明确各金融业机构负责信息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和主办人员,做到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牵头部门加强协调、主办人员按时报送。二是培训落实,人民银行要对各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主办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信息报送要求和操作要领。三是检查落实,人民银行每年应组织开展金融业机构信息验证检查工作,在复核验证的基础上对各金融机构报送的信息予以确认或更正,尤其是要将法人金融业机构、分支多的金融业机构、问题多的金融业机构作为重点检查对象,通过严格检查提升信息采集报送质量。

3.加大信息开发应用力度

一是尽快建立金融业机构名录库,在现有银行业机构信息的基础上,将证券业、保险业机构信息加入到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之中,通过建立规范、完整、全面覆盖的金融业机构名录库,推动金融业机构统一身份标识,提高整个金融业信息系统的协同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加速构建业务信息数据库,在扩建、完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以金融业机构信息为核心,以银行账户管理、货币管理、金融稳定、征信管理、外汇管理、调查统计等重要业务信息为基本内容的业务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库中反映金融业机构运营状况的动态数据,为人民银行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三是加大系统的推广应用力度,建立由科技和业务人员共同参与的开发应用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应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各相关业务部门推广应用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

4.加强信息管理

监察条例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现状;职业学校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体系,在搭建心理关爱服务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开展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建立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俞国良等[1]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而流于形式的阶段,该现状直接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重视并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将是大势所趋,加强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有研究表明,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组织与管理、师资及其专业化情况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2]。了解当前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问题与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合理的建议,有助于推进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发展进程,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为此,本课题组于2020年对连云港地区4所职业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认知、需求及工作现状的调查,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江苏省连云港地区4所职业类学校(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的2368名学生进行调研。

1.2研究方法

在查阅文献和相关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调查,如性别、学制、年级、专业、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等。调查问卷结构主要围绕职业学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知、需求及现状展开,被调查者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问卷编制过程先根据文献综述形成初始问卷,后经过课题组讨论形成问卷初稿,并对小样本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修改,再次讨论形成正式问卷。经检验,正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3,具有良好的信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分别对各项目的数量和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2心理健康教育认知情况

70.23%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74.41%的学生关心自己心理健康问题。81.67%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76.6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重要。81.5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所有学生,81.21%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41.43%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另有23.56%的学生认为有点关系但具体说不清楚,9.76%的学生认为两者没有区别。26.77%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28.97%的学生了解心理辅导,28.72%的学生了解心理危机,68.25%的学生认为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对自己是重要的,56.67%的学生相信心理教师或咨询人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烦恼,65.20%的学生不同意看心理医生,认为是没面子的事情。

2.3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80.74%的学生认为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目标是提高心理问题自我调节能力,78.25%的学生认为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及素质,74.58%的学生认为是解决生活中的困惑,73.06%的学生认为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8.62%的学生认为是预防心理疾病。①学生希望心理教师帮助解决的问题,依次是人际交往问题(79.43%)、性格与情绪管理(77.96%)、适应性问题(66.68%)、学习问题(61.2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57.60%)、择业与就业(57.43%)等。②学生对心理教育形式的需求包括:课程(73.31%)、咨询(71.54%)、讲座(66.68%)、心理影片(55.28%)、主题班会(51.48%)和网络学习(44.26%)。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78.6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对于教学方法希望包括:生活案例分析(69.93%)、心理影片分析(64.02%)、游戏引导(63.13%)、角色扮演(57.81%)、传统课堂教学(56.97%)、课外实践(54.52%)。③对每学期课时量有不同需求,36.57%的学生认为9节,32.73%的学生认为18节,24.41%的学生认为36节以上。④其他,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如果有心理问题,70.02%的学生自我解决,73.14%的学生寻求帮助;求助途径,74.66%的学生去心理咨询室面询,其次为网络咨询咨询(69.89%);寻求帮助的对象主要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及心理咨询人员(71.16%)、好朋友(62.58%)、心理专家(60.39%)、父母家人(60.09%)、班主任(52.07%)、心理委员(44.68%);在咨询机构选择上,65.67%的学生首先选择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58.99%的学生愿意去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或私人心理诊所,47.55%的学生选择专科医院或网上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咨询质量需求依次为解决问题(79.48%)、保密(77.28%)、理解并信任(75.89%)、精湛技术(59.59%);对于咨询人员的学历需求,31.76%的学生对学历无要求,23.27%的学生认为博士研究生,19.43%的学生认为本科,19.30%的学生认为硕士研究生,6.25%的学生认为专科就可以;79.22%的学生希望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55.36%的学生认为咨询人员的性别无所谓。

2.4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2.4.1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情况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心,仅有52.11%的学生清楚知道,11.1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2.4.2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况在课程上,45.06%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认为每学期课时数0节占31.55%、1~9节占31.42%、10~18节占20.99%、19~36节占9.20%、36节以上占6.84%。在教材选择上,21.62%的学生选择表示无教材,5.62%为自编教材,12.54%为自选教材,25.46%为国家规定教材,还有34.76%的学生不清楚。在教师配置方面上,学校配有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2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总体上,学校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2.3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他们有帮助。2.4.3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情况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44.85%的学生表示学校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90.3%的学生愿意参与活动,目前活动形式有讲座、班会课等,举办情况各不相同,从来没有(19.93%)、1周1次(19.64%)、1月1次(10.81%)、一学期1次(13.18%)、1年1次(3.08%)、不清楚(33.36%)。28.80%的学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程度欠缺。54.33%的学生认为基本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已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来源于学校课程、讲座、活动等(57.81%),互联网、电视、书报等(62.58%)。2.4.4心理异常识别、上报情况36.70%的学生表示学校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32.64%的学生认为学校根据心理测试给予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36.79%的学生表示学校已建立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42.10%的学生表示班级里设有心理委员,且认为心理委员对他们有帮助的占32.90%,心理委员每学期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次数分别为0次32.01%,1次或2次19.00%,3~5次14.44%,5次以上7.69%,不清楚26.86%。2.4.5心理健康预警、咨询、辅导、干预情况30.57%的学生表示学校对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已建立预警制度。4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心下设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配置咨询热线电话,45.40%的学生能清楚描述咨询室或辅导室的位置,35.89%的学生知道热线电话,50.72%的学生认为咨询、辅导对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帮助。在心理问题干预上,35.34%的学生认为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心理干预。在学校是否出现过心理危机事件的问题上,18.54%的学生表示“是”,同时30.02%的学生表示学校已建立了危机干预体系。对于干预过的学生达到持续跟踪评估反馈该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占17.30%。

3讨论

3.1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

3.1.1心理健康教育认知方面本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校学生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仅占18.33%,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或重要的占76.65%,81.5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所有学生,有81.21%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持肯定态度,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且正确的。另外,了解或非常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学生仅占28.97%,有68.2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心理问题处理技巧对他们非常重要或重要,有56.67%的学生非常相信或相信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烦恼。显然,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识别、干预能力的培训。3.1.2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发现,80.74%的学生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心理问题,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或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78.67%的职校学生认为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57.14%学生认为课时要每学期18节以上,且教育形式应丰富化,除传统课堂授课还需要一对一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专题讲座、心理影片展播、心理主题班会及心理剧等多种形式,并希望老师在传统课堂授课时多结合信息化、生活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引导等多种教学手段。因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是迫切存在的,这与汲新波等[3]对5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出现心理问题,70.02%学生选择自我解决和需要帮助(73.14%),71.16%的学生首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这说明学生不仅仅是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更需要能运用专业知识维持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郝颖[4]研究也证实目前课堂教学侧重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比较忽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讨分析和积极情绪的感受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选择上,74.66%的学生愿意面询,其次是网络在线咨询(69.89%);在帮助人员上优先考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71.16%),其次是好朋友(62.58%);对于心理咨询或辅导人员的性别55.36%的学生没有要求,但要求其具备3年以上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占79.22%,学历要求上有61.99%的学生认为需要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对于需要解决心理问题的排序为:人际交往问题(79.43%)、性格与情绪管理(77.96%)、适应性问题(66.68%)、学习问题(61.2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57.60%)、择业与就业问题(57.43%)、心理危机干预(39.10%)。因此,学校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时,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课程及内容调整、师资建设等,可利用朋辈辅导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及能力,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3.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3.2.1在管理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有待健全调查发现,仅有52.11%的学生知晓存在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方面,44.85%的学生明确表示开展过。11.19%学生表示学校不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21.71%的学生认为学校普及或非常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袁惠莉等[5]研究也表明,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基本配备场地、设施与相关制度,但在制度运行和落实上并不理想,形式主义较重。虽然4所学校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心,初步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心的挂靠单位各不相同,形式大于内容,其管理体系构建并不明确,制度上缺乏规范性,责任分工上也有些模糊不清。3.2.2在内涵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师能力有待提升合适的课程、生动易懂的教材和优质的教师资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明确规定:主干课程作为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共32~36学时。而调查发现,仅有45.06%的学生清楚知道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且每学期课时能达到18节以上的仅有16.05%,可见目前的课程设置无法保证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这与黄金来等[6]的调查研究一致,36所高职校中只有3所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同时,教材选择上也各不相同,无教材占21.62%,自编、自选教材占18.16%,国家规定教材占25.46%,不清楚占34.74%。学校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但其专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校专职教师仅有1人或2人,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未经过正规培训即充当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教师。调查显示仅有个别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要求进行继续教育,保证其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康钊等[7]研究表明,在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偏离常态,应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其核心是追求专业精神。总之,学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设置课程必修课,必要时可增设选修课,增加课时量以保证教学效果,其次还应开发完善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教材,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及专业能力。3.2.3在实践活动层面上,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形式、载体、数量有待丰富调查显示,明确回答学校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占44.85%,有88.80%的学生不排斥心理健康活动,31.83%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宣传的心理健康知识。王红瑞[8]调查研究陕西省44所中等职业学校结果显示,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方式较单一。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开展不到位,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低,而开展宣传活动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渠道之一,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开展相应的实践教育活动,健全心理健康月品牌活动长效机制,开展如“感恩人生,快乐成长”贫困生心理辅导训练、“说出你的烦恼”新生校园适应心理征文、“善待自己,珍爱生命”心理危机预防教育、“魅力女生,美丽心情女大学生心理专场”[9]等活动,后续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月系列、“5•25”心理健康节等形式的主题教育,创新活动载体,如校园广播、心理社团、班级心理委员、微信公众号等,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和谐、幸福校园文化。3.2.4在心理问题识别上报层面上,教师与学生的识别、上报能力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测验是心理健康教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调查发现仅有36.70%的学生表示学校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32.64%的学生认为学校根据心理测试给予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绝大部分学校只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不能达到利用心理健康测验有效、持续观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心理问题通常在日常学习生活体现出来,这就需要辅导员及同学的及时发现,36.79%的学生表示已建立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42.10%的学生表示班级里设有心理委员,但心理委员对他们的帮助作用不大,认为有帮助的仅占32.90%,心理委员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并不能及时发现异常的学生行为。由此可见,教师识别层面,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普查次数不够,未完全根据相应心理测试结果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缺少持续、动态的密切观察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未达到正确运用心理普查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早评估环节有待加强;朋辈识别层面,班级虽设有心理委员,但其对班级学生的帮助作用力较小,要注重调动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和力量,提升学生识别心理问题和自我救助能力,做到早发现[10];问题上报层面,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其应用率较低,不符合目前心理健康提倡的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11],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性,让学生为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努力做到早汇报。3.2.5在心理问题处理层面上,预警、干预及反馈系统有待加强调查发现,4所学校均有固定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并配置咨询热线电话,但只有45.40%的学生知晓咨询室或辅导室的位置,35.89%的学生知晓热线电话,50.72%的学生认为咨询、辅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帮助。在学校是否出现过心理危机事件的问题上,18.54%的学生表示“是”。而学校对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已建立预警制度的占30.57%,在心理问题干预上,仅35.34%的学生认为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心理干预,达到持续跟踪反馈心理健康状况的占17.30%。目前,连云港地区职业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场所并加强了设施建设,从硬件及师资上保证心理健康咨询、辅导的有效开展,但数据显示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及反馈系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需深入开展心理问题干预、心理危机预警的研究,加强建设心理健康干预及反馈评估系统,实现早发现、早汇报、早评估、早干预。这与郝颖等[4,12]研究结果相一致,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创新,积极预防是关键,并完善心理预防干预体系,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4小结

监察条例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地区;心理健康;焦虑;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连续≥6个月,自己被留在家中,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18岁以下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其中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尤为突出[13]。丽水地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是浙江省劳务输出较大的地区之一,留守儿童高达50%。本研究调查了丽水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丽水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丽水市范围内抽取3个县,选取劳务输出具有代表性6个乡镇,6所初中学校的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和6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共12所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共发放试卷2260份,应答完整有效试卷2109份,应答率93.32%。

1.2方法

由莲都区公共卫生工作站、庆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遂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员。由莲都区公共卫生工作站学校卫生科组织培训,发放资料。调查员到学校对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讲解现场测评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如实完整填写问卷内容,当场收回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县区、学校、姓名、性别、年级、是否留守、留守儿童父母外出状况以及外出年限等。采用适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12],该测验的折半信度为0.91,结构效度>0.516,信效度指标良好。该量表100道题,内容包括1个效度量表(说谎量表)与8个内容分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各个因子得分≤3分表示该项健康;得分4~7分表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得分≥8分表示存在该项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指导。总分1~55分是正常水平,总分56~64分是心理健康状态欠佳,≥65分说明被测试者有心理问题,需要制定特别的个人心理疏导计划。得分越高,说明被测试者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狓±狊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狋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109名儿童中,留守儿童974人(46.18%);非留守儿童1135人(53.82%)。留守儿童中,小学生495人(50.82%),初中生479人(49.18%);男生519人(53.29%)人,女生455人(46.71%);双亲外出817人(83.88%),父亲外出84人(8.62%),母亲外出73人(7.50%);外出年限<1年273人(28.03%),1~年263人(27.00%),3~年166人(17.04%),5~年272人(27.93%)。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高分检出率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犘>0.05);在冲动倾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留守儿童冲动倾向方面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见表1。

2.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评分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犘>0.05);在冲动倾向和总焦虑分方面,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见表2。

2.4不同人口学特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小学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方面得分高于初中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留守女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总焦虑分方面得分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留守男生在冲动倾向方面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双亲外出、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的总焦虑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5)。外出年限<1年、1~年、3~年、5~年留守儿童在8项因子和总焦虑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犘>0.05),见表3。

2.5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分析

以留守儿童MHT总焦虑均分为因变量,将学校、性别、年级、班级、父母外出状况以及外出年限等分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父母外出状况以及外出年限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犘<0.05),见表4。

3讨论

监察条例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文化

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外,还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它是指:“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1]高校在传承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守正创新,这要求高校在建设文化方面有所建树,要善于传承,用扬弃的态度,结合现实需要,有所取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但在现实中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为切实提高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以苏南片区独立学院作为独立学院的代表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提出建议。

1研究方法:样本采集调查法

苏南片区有8所独立学院,为使样本采集的分布合理而全面,此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向8个学院各年级师生分发问卷3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23份,有效率97.8%。其中男生问卷29.02%,女生问卷70.98%;学生干部问卷26.22%;各年级问卷分别是25.93%、32.63%、18.69%和22.75%。从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级等基本情况来看,问卷的分布和数据的代表性较合理,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苏南片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片面化

在关于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中,66.26%的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仅仅是指社团文化活动,20.88%的人认为是软、硬件设施建设,8.63%的人认为是文化制度建设,4.23%的人认为是行为文化建设。受访者大多将校园文化建设狭隘地等同于社团活动。这不仅人为地缩小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范围,而且也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参加社团文化活动的原因(多选)”这项调查中,85.49%的人选择“发展自身”,67.83%的人选择“为了学分”,19.58%的人选择“无聊消遣”;而在“不参加社团文化活动的原因(多选)”的调查中,68.01%的人选择“没兴趣”,66.96%的人选择“没时间”,20.63%的人选择“对个人发展无用”。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参加(不参加)社团文化活动的目的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学生一方面没有真正地理解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是将校园文化建设当作第二课堂建设,凭着自身的喜好和利益参与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它的主要目标是形成校园文化精神,使得沐浴在这种文化精神中的师生能够有良好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片面地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会对师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2校园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单一化

在“现阶段校园文化活动存在什么问题(多选)”的调查中,82.52%的受访者选择同学们参与热情不高,54.02%的人选择主体单一。8所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多局限于第二课堂活动或者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一方面,第二课堂活动属于校内文化活动,多由学生干部组织策划,与外界兄弟院校、社会团体交流少。同时缺乏专业的理论、技术指导,学生自娱自乐,教师参与度低。在“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调查中,有20%的受访者希望参与人员多样,45%的人希望教师能参与其中。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院团委曾为社团配备指导教师,但多为挂名教师,社团活动和建设的主力仍是学生群体。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活动出勤率低,课堂教学中出现“低头族”“睡眠族”等,教室前排呈现无人就座的场面。此外,教师大多忙于自身的科研活动,未能真正地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群策群力,建设主体应该由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后勤服务人员等组成一个多元完整的主体结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

独立学院一直依托母体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的方案、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组织活动的想法与创意等多借鉴、照搬母体学校。然而母体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在独立学院之上,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独立学院不同,独立学院生搬硬套,缺乏自身清晰的发展思路,无法突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容易走向文化的趋同和建设的畸形。随着近年来独立进程的加快,择校、扩建等物质工程建设成为工作重点,精神文化建设被忽略。校园文化建设由多方面组成,不能只偏重一方而忽略其他,应当协同发展。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应站在全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和规划,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有序协同发展。在满意度调查中,55.07%的人选择“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憧憬的差距有点多”,14.69%的人选择完全不一样。对受访者描述的理想大学的总结中,“浓厚的学术氛围,较多的对外交流机会”居于榜首,其次是“希望有优秀的学长学姐的帮助和引导”,第三位是“希望文化建设可以贯穿大学四年,形成自由的氛围,能够闲而不散、学而不倦”。独立学院的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需要浸润在统一而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将文化吸收、内化,从而形成文化的认同。受访的8所独立学院,大多存在学生之间、学生与外界的双向交流缺乏,朋辈教育、社会交流、教育引导等欠缺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缺乏规划和引导所致,因此,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3提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十八大以来国家倡导文化自信,将它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致,并且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大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他们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能够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能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综合发展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思维,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十八大以来,教育方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期间要加快教育的现代化,要建设教育强国。在实践中,教育改革要做到九个坚持,其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3]这几个坚持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以文化育人,从独立学院自身特色出发,打造特有的“文化品牌”,培养学生的知、情、意的协调发展。

3.1提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认识

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性的建设,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建设,还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等。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更无法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生缺乏文化理念、情怀与品格,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夹击下容易失去自我,更无法深刻体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度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气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也容易动摇。高等教育不是要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要培养有胸怀、有情怀、有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青年,因此,要提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认识。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传统文化是中华智慧的结晶,饱含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与情感智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启迪智慧,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独立学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的培养,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加强文化的积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将文化内化成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新时代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网络。独立学院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教学”,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用“互联网+宣传”,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APP等社交软件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宣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培养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门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建设需要高校全体人员或部门的相互配合。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让学生受益,也让全体教职员工受益,因此要培养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首先,要在思想意识引领上达成共识。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职员工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和典范;学生要艰苦奋斗、努力增强综合素质,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其次,要加强师生互动。无论是在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还是第二课堂的文化活动中,教职员工要积极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而在物质建设方面或规章制度制定方面,要多征集民意,走访调查,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的日常诉求能得到倾听和解决。校园文化共建意识的培养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多沟通交流,形成双向反馈通道,形成共同的理想。

3.3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独立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

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在制度建设方面承袭了母体学校的传统,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因为缺乏清晰的发展思路和鲜明的学院特色,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出现条理不清、文化趋同的局面。指出:“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4]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形成制度体系,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营造精神文化氛围,培养师生积极阳光的生活方式,提高师生的凝聚力,展现独立学院的精神面貌。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用长远的眼光,让校园文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特别是在独立学院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院发展定位相匹配,要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独立学院由于现实因素的制约,生源质量无法与双一流高校抗衡,师资力量也无法与重点高校匹敌,因此要另辟蹊径,扬长避短。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富裕的家庭,学生生活阅历丰富、兴趣爱好广泛、善于交际,独立学院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走技术技能型路线或国际化路线。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当围绕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和国际范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新闻网,2011-4-24.

[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01).

[3].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9-10(01).

监察条例范文7

关键词:早期接触;医院管理实务;医院管理学;见习

自2011年1月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来,要求“建立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化制度,全面提升卫生管理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1]。截止到2015年,我国共有卫生管理人员47.3万人,仅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4.4%,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45所医院的调研结果显示,医院中高级管理者中有管理背景者仅占21.5%[2]。可见,目前我国医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在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中存在薄弱环节。医院管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与医疗服务管理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以利于今后在工作中将这些理论用于实践,指导管理工作。因此本研究主要调查医院管理学课程见习教学改革前后学生对见习活动的主观感受及建议,以便改进见习教学氛围和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以期达到让学生早期接触医院管理实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专业方向有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和医疗服务管理方向。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本调查使用自填式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生对见习活动的主观感受,共计6题。共发放问卷157份,回收有效问卷153份,有效率97.5%。

1.2.2个人深入访谈法

通过访谈主要了解学生对医院管理学见习活动的建议。每班随机抽取5%学生参与访谈,其中卫生事业管理1班3人,医疗服务管理班1人,卫生事业管理2班3人,卫生事业管理K班2人,共计9人。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10.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逻辑错误检验。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医院管理学课程改革前后学时变化情况

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院管理学课程于2016级开始执行新的教学培养方案,两个专业方向医院管理学课程改革前后学时变化情况。

2.2教学班级基本情况

该校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分成两个教学班,教学1班有卫生事业管理1班55人,医疗服务管理班18人,卫生事业管理2班51人;教学2班有卫生事业管理K班33人,见表2。

2.3学生见习部门/科室分布情况

本次见习学时为12学时,将学生分成两组,见习部门/科室主要有6个部门:护理部33名学生(21.6%)、检验科10名学生(6.5%)、门急诊部27名学生(17.6%)、神经外科24名学生(15.7%)、信息部24名学生(15.7%)、医务处35名学生(22.9%);见习带教教师共16名:护理部4名、检验科1名、门急诊部4名、神经外科2名、信息部2名、医务处3名。师生比最高的是神经外科和信息部,均为1∶12,最低的是门急诊部1∶6.8。

2.4学生对见习活动的主观感受

主观感受评价共计5题,学生喜欢,觉得很有意义的122人(79.7%);觉得见习活动有必要传承下去的149人(97.4%);觉得本次见习加深了对医院管理了解的144人(94.1%);觉得见习时间分配偏短的105人(68.6%);觉得见习内容安排合理的110人(71.9%)。

2.5学生对见习活动的建议

从访谈情况来看,学生希望增加见习学时,并能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科室见习;见习带教教师尽可能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师;希望能去行政科室见习,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此外,希望带教教师能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跟随教师学习,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对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3讨论

3.1见习活动中教学方法应多元化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基于团队学习模式和案例教学的方法等参与式教学方式都比较被学生认可[3-7]。北京中医药大学将学生参与式教学在医院管理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8];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医院管理学课程中开展“医院管理热点问题微型辩论赛”活动,也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课程当中,教学改革持续多年,成效良好[9]。可见,参与式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因此,首先,该校医院管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应根据见习科室的特点,要求医院见习带教教师提前向教研室提交见习教学方案,该方案应有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工具等。其次,对于医务处的见习教学方法,可以尝试采用案例教学与团队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带教。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不再决定讲课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而是成为开放、互动的学生讨论的组织者与推动者[10]。带教教师在走动式见习活动中,可以通过案例问题引导,学生以团队方式围绕案例提问,将见习与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见习当中,理论联系实践。

3.2见习活动应增加学时,见习科室应多样化

监察条例范文8

在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课程地位边缘化、内容设置混乱化和责任主体模糊化。针对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应抓住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配套资源的系统开发和主体责任的评价机制等关键因素提出建设性对策,以期对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

随着人们对全面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已经成为家长热议的话题。诸如社会交往、性格培养、意志磨练和习惯养成等这些以往更多的通过隐性教育去实现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它们被涵盖在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大的概念内被提上了日常教学的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才应运而生[1]。其中详细规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各项指标,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指明了方向。此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心理健康课程方面增加了投入和课时,但由于园所性质、园长认识程度、师资力量配备和配套教材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各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内容及效果。找到影响问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了全面了解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笔者使用自编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邯郸、张家口、廊坊和保定等地36家幼儿园32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其中公办幼儿园15家,私立幼儿园21;城市幼儿园24家,县城幼儿园9家,农村幼儿园3家。幼儿教师年龄在19~46岁,全部为女性。问卷主要涉及3个方面,包括幼儿园心理健康实施现状、影响因素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等。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一)保障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能否对幼儿实施适宜的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其一生的幸福产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家长和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愉快稳定,行为活泼且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与他人相处并适应集体生活等多个方面。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反思,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回归幼儿教育本质成为了普遍共识。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载体,在课程设置中保证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矫正幼儿问题行为、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幼儿教育创新发展

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健康领域中,而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随着人们对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幼儿心理保健成为了家长的一项迫切需求。幼儿园应在需求的驱动下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按照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对于丰富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解决个别幼儿心理问题

目前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娇惯、自私、独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但个别孩子的独特心理问题往往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甚至整个幼儿园的氛围。例如,幼儿多动而不能自控、适应性差、爱哭闹和攻击性强而不具有同情心等都会带来连锁反应。由于教师和家长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片面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只是暂时的,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消失。结果往往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个别幼儿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专业辅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这既体现了幼儿园对于家长孩子的负责态度,也传递了幼儿园办学的基本教育理念。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

(一)幼儿心理健康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幼儿园中开展是大势所趋,这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本次调查幼儿园类型多样,既包括城市公办和私立幼儿园,也包括县城幼儿园;既有省示范幼儿园,也有农村私立幼儿园。涉及调研幼儿园的范围和层次较广,绝大多数被调查教师认为,在幼儿园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非常必要,占到所有被调查教师的91.5%,认为没有必要的占4.3%,认为无所谓的占4.2%。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但是,调查同样显示只有21.2%被调查教师所在幼儿园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没有一所幼儿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在《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涉及一些零星的心理健康内容。“思想上高度重视,实施上缺乏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共识。这一方面说明幼儿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幼儿园教师缺乏教育创新能力。《指南》只是提纲挈领式的给出了幼儿心理发展的总目标,并未具体列出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幼儿园教师缺乏实践指导,在实际执行中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3]。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混乱

幼儿园教师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设置和配套教材,必然导致教授内容的多样化和随机化。在回答“心理健康的幼儿具有哪些表现”时,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和遵守纪律和规则。这反映出在教师的眼中,聪明和听话是健康孩子的重要特质。在回答“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包含哪些内容”时,更多的教师选择了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情感教育等与情商有关的选项。尽管个别私立幼儿园有意识的开设过交朋友、理解他人等方面的活动和游戏,但整体上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幼儿园亟需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且操作性强的幼儿心理健康教材或可执行性方案。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责任不明确

家庭与幼儿园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仅仅依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实现幼儿心理的全面发展。有75.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二者均应承担责任,23.7%的教师认为家庭应该承担责任,只有0.8%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该单独承担责任。虽然共同承担责任成为主流,但仍有近三成被调查者在推诿幼儿园的责任,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教师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13.6%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由心理专任教师来开展实施,认为带班教师或保育员为主要实施主体的占14%,剩余的72.9%的人选择了“包括幼儿园领导、保育员在内的全体教师”。应该明确的是,集体负责很多时候更容易出现推卸责任,最终导致无人负责的尴尬境地。而目前,这种选择仍占主流。说明还未明确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责任也不明晰。

三、优化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调查显示,目前幼儿教师存在专业理论素质不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能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要优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4]。个别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观念上仍未脱离照看孩子的传统观念,缺乏必要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手段。城镇公办幼儿园教师虽然入口关把控较严,但学习和培训机会不足也制约教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更高。因此,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来补充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短板。在培训内容上不应该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通识性内容,而是应该培训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与防治、幼儿心理疏导技能等专业性技能。这些技能培训操作性比较强,幼儿教师也容易上手,也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而提高自信心,是今后幼儿教师素质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此外,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创造型教师必备的能力,要热爱创造,有创造的动机,能创造性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创造性。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和游戏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长互动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参观和实践相结合。幼儿教师只有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才能将本园的实际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课程,真正实现每名幼儿的身体、心理等健康成长。

(二)开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配套资源

当前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并未专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门类,该内容主要通过渗透在其他五大领域中零星呈现。这与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形成鲜明的对比,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日渐增长的教学需求。缺乏优秀的教材和配套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开展的主要瓶颈。尽管近年来在上海等地开展过“比比和朋友们”等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源于英国的教材和模式无法发挥最大效果,其教材内容与国内家长期待和幼儿园课程均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该课程的实施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索,为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教学方法与形式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更多的关注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经成为幼儿园相关课程教材开发的潜在规则。将数学、拼音、音乐甚至美术等科目单独设立,已经成为幼儿园选择教材的常态。幼儿教师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在工作中感到困扰等都与缺乏相应教材有关。因此,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幼儿园实际情况,针对幼儿的现有问题,开发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体内容,便于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开发“园本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百花齐放的新局面[5]。调查也显示,幼儿园教师普遍关注的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多个方面。经过整理和分析,幼儿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适应、交往、爱与感恩、习惯、情绪和性格等几个方面。将这六个部分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动画导入、教师讲解、参与体验和示范表演等四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构成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课程的核心内容。目前,笔者正在开发相应配套课程的教材和辅助用品。该内容本身作为一种尝试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三)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以及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建议在幼儿园中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与活动,保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6]。如果全体教师均参与幼儿心理健康内容的渗透与引导是初级阶段,兼任心理健康教师是过度阶段,那么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则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高级阶段。“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能够极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专职心理教师需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为园内幼儿建立心理档案,及时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开展心理辅导,定期跟家长反馈幼儿心理发育情况等。因此,还需要在幼儿园中设有配套的幼儿心理辅导室或“心理抚育室”,为专职心理教师开展个别辅导提供场所和支持。例如可以通过“箱庭疗法”来疗愈儿童的心理创伤,通过“绘画疗法”来宣泄幼儿的负面情绪,通过“家庭治疗”来改善父母和子女间的亲子关系等。当然这也对专职幼儿心理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专职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及时针对“个别人”开展工作,更重要的是对“所有人”也应负有相应的责任,这一责任通过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来实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应该作为必修内容列入一周教学计划,采用游戏导入、教师讲解、幼儿模仿等方法将涉及知情意等相应心理品质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育起来,并配合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其中的关键在于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最近发展区”在合适的年龄段来训练和培养孩子特定的心理品质。进一步细化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的放矢的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的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做出评价。

作者:彭丽华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解析[J].幼儿教育,2013(13):16-19.

[2]姚本先,张灵.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10(02):4-9.

[3]李小球,郭铁成,姜协武,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的初步建构[J].教育科学,2014(04):47-54.

[4]杭曦炜.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