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交流总结范例

家访交流总结

家访交流总结范文1

家访,不能只单纯的限制在亲自走访的方式上,也可以采取电话远程访问、网络访问(包括BLOG、E-mail、BBS、ICQ)、顺访、组织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访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甚至还可以利用写信这种古老的方式,使家长通过阅读辅导员致家长的信件,体会到辅导员对自己孩子的关爱。这样既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做出正确判断,又能使老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家长形成一股合力,起到共同监督、共同促进的良性作用。

2、高校辅导员家访对象需多样化。

从高校辅导员家访问卷调查和家访现状访谈结果来看,高校辅导员家访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差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事实上,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以便扩大家访的范围并保障辅导员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3、高校辅导员家访队伍可随机性。

大多数辅导员进行家访工作时,只是单独行动,认为家访只是学校布置给个人的工作任务,忽略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巨大作用。事实上,高校辅导员家访活动可由一个辅导员家访到团队组合家访,组合方式可采取家访学生地区一致的原则、辅导员性格互补的原则、辅导员专业结合的原则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这样更便于辅导员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工作的进行。

4、高校辅导员家访活动可随时性。

按照惯例,各高校辅导员基本都是在每年寒假期间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由于辅导员的时间、精力、体力、安全和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辅导员不能够走访更多的学生家庭。所以,各辅导员可充分利用平时的节假日时间、出差工作的额外时间等,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

5、高校辅导员家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1)备学生。

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众多,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如果在短时间内做到到每个学生家庭中走访,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这样就需要辅导员有重点的筛选即将要走访的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组合情况、学生的心理情况、奖惩情况、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家庭经济来源、学生的恋爱问题等等,选取这样的学生进行家访,便于找到问题的症结,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2)明确家访目的,端正家访态度。

在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后,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明确家访目的,对本次家访中想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里有数。因为学生的思想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而这些思想不但会表现在生活中的一个方面,甚至会表现在多个方面,这些不良的思想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自卑、交往受限等问题;另外,辅导员在家访前,也需要端正自己的家访态度,不可把家访看成是走过场、走形式,而是要真正的用心去做,让家长和学生同时感受到学校及老师的关爱。

(3)辅导员自身需充电。

高校的大多数辅导员,都是80后,年龄基本都在30岁左右,上班工作的时间短,社会阅历也不是很深,尤其是初次与学生家长接触,很多人情世故都不是很明白。所以,在家访前,辅导员自身也需要学习很多相应的知识。第一,辅导员的生存能力。个人的生存能力,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辅导员家访基本都是单独行动,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个人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有较强的防范意识、遇事时临危不惧的心态、沉着冷静的处理问题等能力。第二,辅导员的沟通能力。在家访前,辅导员要做好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充分准备,把家长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上,要了解学生上大学之前的教育情况,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应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整体发展情况,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学校规章制度、了解学校发展方向。辅导员通过与学生、学生家长促膝谈心,能够拉近彼此心理间的距离,并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有利于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6、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家访的效果。

各高校要以家访为媒介,主动赢得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到大学生扶贫助困的工作中来,把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各界人士对其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的学习。

7、高校要建立和健全辅导员家访考核和评估体系、建立家访档案。

各高校要把家访工作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中,并通过总结评估检验家访工作的实效性;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建立过特殊学生档案的被访学生,在建档时更应该仔细慎重。

8、对症下药,及时总结,解决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家访交流总结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新生;入户家访;技巧

幼儿园是教育基础的基础,幼儿园老师面对的不仅是没离开过家长的孩子,还有没离开过自己幼小孩子的家长。不仅孩子对幼儿园极度陌生、容易产生“入园焦虑”,部分家长也容易因为第一次送幼儿入园而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焦虑对幼儿和家长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2016版《幼儿园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随着学习和贯彻《规程》《纲要》《指南》精神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那么新生入户家访就是联系幼儿园与家庭的第一座桥梁,它在孩子、教师和家庭之间建立起的将是一架互相了解的桥梁。新生家访有利于教师直接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工作的支持态度,是教师日后指导家长开展个性化家庭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减少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有效措施。教师通过新生家访将极大地促进幼儿园和家庭共同配合,提升教育效果,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感觉新生入户家访,了解家庭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而家访的技巧也是需要老师逐一注意的。

一、入户前做好相关准备

入户家访是教师第一次与家长沟通与交流,由于幼儿园入学幼儿年龄小,很多是第一次离开家庭参加集体生活,家长们会特别担心老师是否能较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应让家长充分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与热情。1.认真阅读幼儿资料。教师在收到幼儿资料后,首先应认真阅读,对资料上的幼儿和家长情况进行熟悉与了解。如:现在的家长对幼儿的起名与以往大为不同,有些家长喜欢使用一些生僻字,教师如果对幼儿的姓名读法不清楚的话,应先做好查询工作,确认幼儿姓名的读音。在与家长第一次致电时准确地称呼对方为XX爸爸或妈妈,会让家长产生亲切的感觉。2.归类整理家访区域。由于公立园的幼儿都是片区内的孩子,我园的幼儿住址比较集中,教师家访前应先整理、归类幼儿的住址,根据区域人数预先想好先家访哪个区域,后家访哪个区域,每个区域大概用时多久,这样在第一次电访时就可以与家长预约家访的时间,让家长提前做好准备,家长和幼儿都能够安排好时间与老师见面。3.理清电访沟通思路。与家长电访前,要先理清自己的思路,明确自己将与家长沟通哪些事项,以免丢三落四,让家长产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如:问候家长后,应先自报家门,告知家长自己是哪所幼儿园的X(姓氏)老师,孩子分配在哪个班级,为了提前与幼儿熟悉,以免幼儿在陌生环境产生分离焦虑,我们预计在XX时间段到家中家访,咨询家长是否能够安排至少1名家长与幼儿在家受访,并且需要填写入户问卷等。让家长清楚有条理地了解幼儿所在班级、班主任姓氏、教师家访的目的、需要配合的事项等,以达到电访预约的目的。4.礼貌进行电访预约。电访预约时,注意生活细节上的礼貌预约,如尽量避开家庭餐点时间,以防造成家长的尴尬和不便,尽量协调好家长的时间,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不给家长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和困扰。5.提前协商入户分工。班级老师提前协商好入户后的合理分工,如班主任主要面向家长进行沟通,而配班老师则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关注幼儿表现、做好问卷调查、拍摄家访情况作为资料留存等方面。6.整理入户所需材料。整理好家访时所需要用到的幼儿信息和“新生入户问卷调查表”等相关材料,用干净的拉链袋等分类装好,并多备书写用笔,以防发生家长家中没有备笔的情况。因为年龄小的幼儿月龄的差别对幼儿的能力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建议事先对幼儿按出生年月进行排序,年(月)龄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这样可以协助老师在入户时更充分、全面地了解幼儿。

二、入户时注意一言一行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1.教师在第一次家访前,一定要挑选好家访所穿着的服装,颜色不宜过于鲜艳,款式不宜过于新潮,最好穿着较端正的职业装,并略施淡妆,精神焕发、气质优雅地前去家访,在家长和幼儿心目中树立起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的第一印象。2.到家长家中进入室内前要脱鞋或自备鞋套,以免发生家长家中有入室脱鞋或换脱鞋的习惯而不敢提醒教师的尴尬情况,尽量避免在家长心中产生疙瘩,也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教养与卫生习惯。3.家访时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亲切问候,之后,教师要立即主动与幼儿打招呼,最好能够蹲下身来,与幼儿视线持平,增加幼儿对老师的亲近感。但考虑到幼儿对教师的不熟悉,应与幼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切忌直接冲到幼儿面前与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幼儿)等,视幼儿的情绪表现而要求幼儿给予回应。家访过程中时刻保持自己的仪表姿态,面带微笑、举止得当,站、坐姿优雅;展现自身亲和力和人格魅力,不无目的地讨好家长,也不过于高冷使家长产生距离感。班主任应为主与家长交谈、沟通的情况下,配班教师则应多与幼儿接触,如与其一起玩玩具,适当地与幼儿交谈,给予幼儿表达自己的机会,从而初步了解幼儿的情绪反应和交往、表达能力等相关信息。4.家访中老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通过谈话与不露声色的观察初步了解幼儿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主要教养对象、家庭教育和幼儿在家表现、生活习惯等,初步评价幼儿个性特点、发展情况。5.家访时教师应尽量运用标准的普通话与家长沟通,但为了拉近亲切感,同地域的教师与家长可以用本地方言进行沟通。遇到家访时是爷爷奶奶等长辈在家的,老人家谈话又以本地方言为主的,教师有条件的应以本地方言与其交谈,以免造成老人家听不明白的情况,也缩短了教师与老一辈家长的心理距离。

三、入户中做好家园工作

家访是一个深入了解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与家长沟通教育观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家访中的家园沟通工作是整个家访工作的重点,必须要在较短的家访时间中做到专业而有效。1.家访时的家园沟通教师要体现出专业化,教师应详细地询问幼儿在家的各种表现,了解幼儿家庭生活环境、教养方式等,并且指导家长完成《小班新生家庭生活问卷调查表》,以便从幼儿的健康状况、生活卫生习惯、个性特征反应、兴趣爱好等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幼儿,为幼儿顺利入园做好铺垫。2.由于家长也存在幼儿入园时的“分离焦虑”,特别希望与教师多介绍幼儿的情况,让教师多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新生入户家访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教师多倾听,家长多表达的原则,争取在家访中对家长朋友的诉求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在倾听后的沟通、探讨中为家长排疑解惑,排除幼儿和家长的陌生感,做好幼儿与家长入园前的思想工作。3.家访中的家教指导应讲究策略,教师的谈吐应有理有据。如应根据家访中了解到的孩子具体情况,以《纲要》《指南》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为指导,耐心地为家长传递早期教育的专业知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纠正家长“小学化”等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对自家幼儿发展水平有疑问的家长,教师应以《指南》为标准,让他们了解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生活技能与运动技能等需完成的目标,通过《指南》与幼儿自身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让他们发现孩子的优点与不足,及时地给予幼儿帮助与支持。4.针对大部分家长没有接触过幼儿园工作的情况,老师要在谈话过程中自然地向家长反馈幼儿园的基本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入园的心理、生理、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准备,并且抓住机会,多鼓励、引发家长对幼儿园和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新教师由于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建议事先查阅丰富的指导资料,特别是要事先预想一些家长的常见问题,如园所内幼儿饮食安全性、午餐午睡的老师、保育员的指导等,回答清晰明了,以树立在家长心目中的专业教师形象。5.交代好幼儿入学报到的基本要求和通知,如幼儿报到、新生家长会、开学时间、需携带的物品、家长的车辆停放要求、班级的地点等,尽量要求父母一方亲自参与活动,避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教养”和传达的问题。6.引导家长如实填写新生调查问卷,强调调查问卷对教师更好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园过渡及今后与家长的沟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如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健康情况、过敏史、生活中的小特点等,有助于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7.不接受家长的钱、财、物,体现教师职业的高尚操守。

四、入户后做好记录分析

家访的目的就是为了熟悉幼儿、家长和家庭状况,了解幼儿与家长的需要,消除“分离焦虑”,老师只有做好家访的记录与分析工作,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1.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家长特点,家长反映的不在“入户调查问卷”中体现的情况进行简要的记录,以避免短时间内大量的家访造成的混淆情况,增加对幼儿、家长的认识。2.特别记录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身心发展异常的幼儿,做好积极的协助入园和应对准备。例如:对单亲家庭的监护权进行明确记录,以防日后产生的幼儿接送问题。3.在家访结束后,根据家访情况和收集的“入户调查问卷”进行表格式梳理,横向、纵向比较班级幼儿的发展状况,总结班级幼儿、家长的共性和各项问题,为新生家长会、试入园活动、新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奠定基础。对发展能力较弱势的幼儿、心理焦虑较严重的家长通过电话回访、约谈等方式为家长朋友提供家教指导。新生家访工作是幼儿园和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师和家长互相了解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既拉近了幼儿园与幼儿家庭的距离,又能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及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新生家访工作将是老师们开展园所、班级、家长工作的先锋战,让我们重视这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使我们每个老师都能近距离地跟家长交流,走进幼儿的成长历程,与幼儿园、家长齐心协力,一起为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卢燕,钱维丹.别让家访情两难:谈幼儿园新生家访的技巧[J].儿童与健康,2014(10):37-38.

家访交流总结范文3

进一步明确教育子女是家长的神圣社会职责,极大的爱心与热情关心热爱孩子,培养教育子女,充分认识到子女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后代,因此,教育子女既是自己的职责,更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办事。家庭处在教育子女的第一线,必须了解教育是科学,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只有教育好子女的愿望和责任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每个家长除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学习教育科学,明确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等,从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经常了解子女们所在园、校情况和子女在园、校的表现。家长应多抽时间到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怎样教,孩子怎样学,全面掌握子女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表现。

注意总结和交流家、校教育相结合的经验。我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以说建国以来的家庭教育实践是现实的家、校教育结合经验的主要部分,是千千万万家长心血的结晶,是千千万万的家长为建设四化,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广大家长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总结和交流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家长们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继续作出共同的努力。

二、“家访”“校访”“师访”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

1.“家访”

这通常是学校和幼儿园教师对孩子家长分别进行的访问,通过这样的访问,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和他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叮嘱家长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教师和家长共同做工作,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爱护他的,因而易于接受教育。教师家访是,家长要细心倾听教师的询问和对学生优缺点的介绍、分析,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也要如实告诉老师。家长对教师的来访,要热情接待,无论职务大小、地位多高都要抽出时间,热情接待教师来访。

2.“校访”“师访”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要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即家长访问学校,访问老师,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下面向家长提供几种常用的方法:书信往来,定期不定期的由孩子带给老师,让孩子体会到这是正常现象,是对他的关心和信任;直接和教师面谈、交换具体意见时,可以适当让孩子参加,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家长和学校教育配合,同时也益于孩子的社交成熟;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特殊联系,家长针对特殊的具体问题和老师直接取得联系,以期谋求妥善解决的办法,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如孩子在家里有异常表现、发生不轨行为、学习不努力、好习惯被破坏、成绩下降等,家长要处处留意,抓住孩子在事态变化中的思想、情感波动及时和老师联系,才有助于做好孩子的工作,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召集家长会议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方式

家长会通常是在学期的开始或期中、期末进行,主要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一般情况,介绍学校在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上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以及听取家长对办学的意见。家长会开得好,可以促进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协助学校教育孩子,可以使整个社会重视教育。

家访交流总结范文4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合作途径

我们农村的一些学生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跟自己没关系了。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它对于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具有不可衡量的补助作用。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对三观有正确的认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一、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一些教师只负责教学,很少跟学生沟通交流,也很少引导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师和家长成了两条没有交点的平行线,缺乏沟通与合作。有些教师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无心过问其他事情。有些教师虽然也开家长会,也进行家访,但都是只走个过程,缺乏深度合作。所以,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失调的。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学校,教孩子知识和做人的道理都是老师的责任,跟自己无关,可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要什么给什么;有些家长的不良言行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还有些家长在外打工,没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这些现象削减了学校的教育成果,也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要采取家校共育的方式,共同努力,推动学生更上一层楼。

二、加强家校共育的合作意识

家校共育的方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创建家校共育的合作体系,必须要加强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一)双方思想一致

孩子是父母的牵挂,是他们的骄傲,更是他们的希望,孩子在学校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荣誉。因为孩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我们要紧密合作,各尽其责,共同鞭策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家长和教师要懂得换位思考。家长要体谅教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成长。因为教师也有家庭,也有很多让他们操心和头疼的事情,况且一个教师要管理几十名学生,所以难免有照顾不到疏忽之处,需要家长给予理解。同样教师更要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面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主动承担责任,争取家长的紧密配合。

(三)各尽其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也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应该积极地参与并配合学校的管理活动。作为校方更要积极创建融洽的家校合作气氛,在财力物力以及制度上都给予保障,切实落实好家长参与、监督学校的权利,使家校共育得以有效开展。

三、新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合作途径

(一)引导家长端正教育态度,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共同教育学生

现在,部分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有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言行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有的家长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还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带,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管束不努力学习甚至是逃学。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家庭教育不得当所造成的,因此,引导家长端正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了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沟通,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如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不妥之处,要直言相告,说服家长改变教育方法,凡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熏陶、感染孩子;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于留守儿童要多给予关心和关注,让他们心里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家长端正教育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

(二)家长和教师都要提升自身素养,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校共育合作中学校占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必须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使其人人平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其次,教师在课堂要尽量降低带有负能量的话,不要讥讽和挖苦学生,不要吝啬对学生的夸奖,要多给予肯定和认可,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自信心,有了自信做起事情来会事半功倍。最后,教师要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如果教师出尔反尔又怎能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素养,为学生做出一个好榜样,是家校共育的基础条件。在学校,教师为人师表,在家里父母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并且要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要给孩子划分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学习用品准备齐全。其次,用言行感染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时放下手机、关掉电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对孩子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家长不要让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要想办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健康成长。

(三)按时召开家长会,加强合作

学校每学期都要按时召开家长会。会前教师要掌握班级学生的详细情况。主要是家庭经济情况和家庭成员,是否有单亲家庭等。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致使对孩子管束不严;还有部分家长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子女;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教育孩子的事情就跟他们无关了。因此,一次成功的家长会应该使家长明白自己对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达成家校合作的共识,清除原本的障碍和误解。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也要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时的表现,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等,教师就孩子今后的家庭教育问题给予合理的建议。讨论要怎么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等,使其真正达到家校合作齐心协力,更好地达成家校共育的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定期向家长分发“征求意见信”,促进合作

为了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学校要定期给家长分发“征求意见信”,请家长就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效率、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学校餐饮的卫生问题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各抒己见。“征求意见信”家长都不用署名,这就使家长免除了后顾之忧,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想提出的建议。教师通过整理信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分析和总结,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改正,争取做到让大部分家长满意。

(五)双方互留电话号码,方便合作

教师和家长互留电话号码使双方更方便沟通,学生在学校无论是学习和生活上出现什么问题,或是出现什么紧急情况,都可以第一时间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电话,教师和家长就可以交流,讨论孩子的情况,即使家长在外地打工,同样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进而防止再犯相似的错误。

(六)开展家访活动,让合作更密切

为了使家校共育工作顺利开展,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进行家访活动。教师要对需要家访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的表现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优缺点等逐个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家访后,教师要将家访的情况记录下来,做出家访档案,就家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便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事实证明,家访不但能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能取得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和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开展德育工作。

(七)运用互联网开通家校沟通的新渠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农村小学家校共育迎来了新的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QQ群和微信群,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在语言上,还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进行沟通。这样就大大缩减了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距离,这些家长也能更详细地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教师可以一对一地与家长讨论学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一对多的跟家长一起讨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在家校共育合作中,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家长利用手机参与到家校共育中来,经过学校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切合实际的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使他们在家校合作中尽到家长的应尽职责,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四、结语

家访交流总结范文5

1.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学校领导对留守儿童关心不够,这是因为:(1)与学校安全设施、硬件建设等问题相比较,留守儿童问题还算不上大问题。(2)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为主,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3)家校沟通困难。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来的全是老人,问什么也不知道,讲也听不明白,家长会等于没开。

2.教师也很茫然

虽然家长不主动与教师联系,但是有的教师会进行家访,可是家访时面对的基本上都是老人,而且老人们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太了解,也很少监督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因此家访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因为这一部分人群会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农村一线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也有义务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是一项系长期的、系统工作。

首先,教师要从心理上关心留守儿童,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进而掌握他们的性格、习惯养成、道德状况,以及学习态度,要为他们每人建立一个心理健康卡,每天留意学生的言行,并作详细记录,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以便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其次,在班集体中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把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再次,教师在放学后要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同时和他们的抚养者互相沟通,给他们讲讲如何教育好这些孩子,使他们懂得学校和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比如,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讲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进行道德教育,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还要多和孩子父母进行电话沟通,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让家长多打电话关心孩子,毕竟,父母的爱是所有人都代替不了的。

最后,教师还可以建立结队帮扶制度,给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如在六一儿童节给他们买一些励志的儿童读物,过生日给他们一个生日礼物。与学生结成帮扶对子的教师在平时要经常与学生谈心,组织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关心他们的衣食冷暖,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他们,更在精神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爱。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也令人可喜,这也进一步解决了留守儿童上学的后顾之忧,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我们扔不能忽视。(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三、总结

家访交流总结范文6

家访是班主任教师了解幼儿情况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但一定要对重点幼儿和特殊幼儿进行定期的家访。现在有很多教师都习惯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了解幼儿的情况,并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反映给家长,极少有教师愿意家访。虽然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途径有很多,但都不如家访的效果好。教师定期家访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同时还能使家长感觉到教师非常重视幼儿,从而拉近了教师、幼儿和家长的距离,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对于一名班主任来说固然重要,但是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更加重要。教师只有真正地知道幼儿在想什么,对幼儿的思想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才能教育好幼儿,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想进入一个幼儿的内心,就必须坐下来和幼儿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真正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在幼儿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教师给幼儿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新教师在初次面对幼儿时一定要表现得严肃、潇洒、干练,让幼儿打心底里佩服教师。教师和幼儿见面的机会很多,交谈的机会也很多,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幼儿面前树立一个可亲可近但又可敬的教师形象,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着装。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保持衣着整洁美观,男教师不得留长发、胡须,要时常保持微笑,在进行教室前要注意整理自身的形象。女教师不要刻意地打扮自己,不要穿奇装异服,要打扮得自然得体,从而给幼儿留下一个健康阳光的形象。只有幼儿喜欢教师,认可教师,课堂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其次,幼儿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熟悉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如果对幼儿的问题一时拿不准时,可以让幼儿先进行自主思考,在教师得到准确窃案后再告诉幼儿。这样可以确立教师在幼儿心中的高大形象,让幼儿从心里佩服教师。而幼儿教师也要广泛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很多幼儿都会问一些课外的问题,如果教师对此一窍不通,就会影响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幼儿,在行为上为幼儿做好表率。例如,在学校举行的各种公益活动中,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

在平时细微的小事上,教师也要重视自己的形象。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从而让幼儿从小就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最后,幼儿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无论幼儿的家庭是否富裕,学习成绩是否良好,我们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否则就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会使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和幼儿成为朋友

教师能否处理好与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把握好“严”和“爱”的平衡。幼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对幼儿严格要求,又要把爱体现在细微之处。对于幼儿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一贯地批评幼儿的缺点,容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幼儿的自尊心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我们对待幼儿既不能一味地呵护,也不能百般地批评,而是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幼儿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的朋友。

四、组建班委,建立班规

加强班级管理还需要建立一个有领导力的班委,班委的组建要由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民主选举,由幼儿自己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班委成员,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此外,我们还要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班规,由班委实施,教师负责监督,从而为班级管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总结

家访交流总结范文7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效用逐渐显现,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丰富学生情感。英语学科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通过游戏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教学活动中,使其在游戏中感受英语所带来的愉悦、信任、难过、感激等情感,进而体会到英语学科的内涵、魅力。并且,英语教师在采用教育游戏教学模式时,也多与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结合,使学生在合作中体会竞争的激情,进而在互动交流中增强个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其次,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更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在教育游戏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集中,使其时刻注意教师的动态,观看教师所展示的英语游戏内容,而这个过程也使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不断丰富、完善其认知结构,增强其认知能力。最后,强化学生英语技能。英语学科重点内容包含单词、听力、语言表达以及语法知识内容,其理论知识点较枯燥,需要学生理解和背诵。通过教育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轻松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有效强化其英语技能。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判断式”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应用模式

英语单词与汉字一样,需要学生进行背诵,并在应用中加深记忆。背诵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枯燥、无趣的,因此单词背诵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存在短暂性记忆。背过、考过就忘,再进行下一次重复性背诵,使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是最难学科。教育游戏针对学生背诵单词经常忘记的特点研究出“判断式”单词教学应用模式,通过其特有的判断方式,使学生对新单词的学习主动性被有效激发。“判断式”单词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教育游戏中对单词进行有效记忆,并通过判断使学生知道自身哪些单词掌握不牢,哪些知识需要进一步巩固。在教育游戏中,若学生对判断结果满意,那么游戏结束;若学生对判断结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再进行巩固学习后,再一次进行教育游戏。例如,在学习“Playtime”单元知识点时,其单词词汇都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如 play football,fly a kite,swim 等单词、词组学习,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以采用“打快板”的教育游戏,使学生将所学单词、词组快速说出,其他学生给予判断,若速度与单词正确率符合要求算合格,若不符合要求则会被选择是否进行下一次测试或直接接受一定的惩罚。学生都不喜欢被惩罚,因此大多会选择再次进行测试,下一次的测试会更用心将单词记住、掌握。

(二)“竞赛式”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应用模式

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学生掌握基本单词量、基本句型后,会对其进行听力练习。听力练习对学生的专注力要求更高,但学生因其年龄特点,以及对英语听力学习的不熟悉,导致其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听力练习中。而听力练习若开始没有听明白,后面的练习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竞赛式”听力教学应用模式,是有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研发而成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好胜心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游戏中“竞赛式”听力教学应用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创建平等的竞争平台,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竞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得分最多,哪一组就获胜。例如,在学习“Seasons”单元知识时,教师采用“打地鼠”游戏进行听力“竞赛式”练习。教师将学生按学习能力特点进行有效分组,规定同一时间内一起进行游戏。游戏方法如学生在听到“summer”这一单词时,要将其对应的单词“hot”的小地鼠敲击一下。敲击对了得一分,敲击错了不得分。这时小组成员会集中注意力听英语发音,并快速分析其含义,找出相关的单词小地鼠进行敲击[1]。这个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单词意义的理解与记忆,从而使英语听力水平在教育游戏中得到有效提高。所以,“竞赛式”游戏的小组成员分配应该是动态的。

(三)“练习式”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用模式

小学阶段的英语语法学习相对单词学习更枯燥、更抽象化。小学生对其的应用能力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并在练习中学会总结,才会基本掌握语法的应用方法。但如果只是使学生对语法知识点进行重复背诵,学生不仅不能掌握其用法,还会在不断地重复背诵中对英语学习产生反感。教育游戏可以有效使学生对语法学习产生兴趣,并轻松地掌握语法用法。“练习式”语法教学应用模式主要是利用游戏的方法,反复练习语法用法,并在应用中使学生明白语法的具体用法,掌握其重点。例如,“河马老师家访”游戏的应用,其游戏过程为:河马老师要去家访,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将句子与正确的对话相连,组成完整的对话,才能找到正确的家访路线,完成家访任务。只有全部做对才能完成终极任务,做错的题目会在下一个路口接着出现。学生通过“练习式”语法教育游戏练习,从而掌握语法应用技巧,并在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语法知识用法。

(四)“探究式”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应用模式

英语单词中,不同的字母组合有不同的发音形式,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发音规律,才能快速读出、读准单词发音,并在听力练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2]。若单纯地只让学生背诵每个字母的发音特点,只会使学生机械地背诵,并没有掌握其发音规律,阻碍以后学习更长、更复杂的单词。因此,若采用“探究式”语音教学应用模式,使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学情境中学习字母发音规律,将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发音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育游戏是教师进行语音教学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字母“o”的发音时,英语教师可先提出一个问题任务,使学生在游戏“O 的旅行”中寻找与“o”组合的单词发音特点,如在“oo”“ou”“oc”组合中的发音是否相同,不同的单词组合会有几种不同的发音。学生在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中,可获得感性知识。英语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状态,在必要时指导学生游戏。最后,学生总结发音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做总结归纳。学生在“探究式”语音游戏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能够有效增强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五)“闯关式”小学英语作文教学应用模式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后,要进行必要的写作练习,从而学会英语的应用方法,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目标。作文练习一直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弱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定其思想活跃,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会使其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很快形成写作思路,但在动笔练习时发现,许多英语单词不会写,句子不会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打击了学生进行英语作文练习的积极性。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作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设计出“闯关式”英语作文教学应用模式,使学生应用自身掌握的单词一步一步地进行英语作文创作,使其闯过一个个难关,最终越过英语作文这座“大山”。例如,在进行“我的家庭”英语作文练习时,教师要有效设置每一个“关卡”,如第一个“关卡”的内容是:写出两句介绍家庭成员的句子就算闯关成功。学生写道:“My name is Pengyu.There are four people inmy family.”学生写完后,教师要予以鼓励。接着设置第二个“关卡”,内容是:介绍每一个家庭成员。学生继续完成。接着再设置第三个“关卡”。经过三个闯关活动后,学生已经可以将一篇通顺、有内容的英语作文完成了,学生会发现,原来英语作文这么简单,从而对英语作文有了进一步的写作想法,有效提高其英语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英语教学采用教育游戏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其英语学习成绩。通过“判断式”单词教学、“竞赛式”听力教学、“练习式”语法教学、“探究式”语音教学以及“闯关式”作文教学应用模式,使学生对英语教学活动充满兴趣、充满想象,进而全身心地投入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冯璇.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21(35):62.

家访交流总结范文8

一、多渠道摸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以小学生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摸清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权,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1.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填写《小学生心理状况调查表》,构建学生心理成长档案。档案中包含如下内容:家庭人口状况、父母工作(务工)情况、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等,同时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诸多方面情况,并进行详尽记载。2.开展“心理日记周周写”活动。每周让学生写一篇心理日记,将近期内发生的对内心触动较大的事件写下来,并写出自己对此事的感受或者疑惑。班主任及时进行批阅,从而有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同时借助批阅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心对心的交流,为学生及时解惑。在有效的沟通建立之后,学生们会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3.开设“开心信箱”,由专人对此负责,及时搜集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匿名反映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可以借助学校广播或者私下沟通。4.建立家长微信或QQ群。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优化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言,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校园文化也应是意蕴丰赡的。学校和班级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它会使学生有种安全感、依赖感、自尊感和幸福感。学校环境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学校要加大投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让校园的花草、树林、绿色草坪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以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为切入口,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班级的环境布置、管理方式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因此,班级环境建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我是这样优化班级环境建设的。一是布置轻松愉悦的室内环境。让教室里面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在墙上张贴了名人名言名画,每学期更新一次;定期出版班刊,围绕“快乐成长”的主题,层层深入,使班级充满阳光气息。二是开展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如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其主要成员由学生选举产生。三是加强老师、家长的双向联系、交流和密切协作,同时主动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如邀请德高望重的“五老”(老英雄、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到班级为学生上课,与学生谈心等。

三、开展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