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计划范例6篇

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1

一、充分了解与掌握制订周训练计划的基础依据,增强针对性

1.在制订计划的初期,对运动员进行初始状态诊断必不可少。在将要进行新一轮训练之前,通过观察、问询与测试等手段,收集每一位体育生的基础信息数据,如学生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各项身体素质、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训练负荷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数据,我们才能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有据可依,切合学生实际,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训练者要根据基础数据的不同,区别对待,制订出不同的训练计划,尽量避免“吃不饱”或“吃不消”现象的发生。

2.制订计划时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周期、个体,确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内容和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首先,要针对不同专项,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例如,对于排球专项体育生,计划的主要内容、任务应放在起重要作用的速度力量,身体协调性、灵敏性素质的提高上。可在每周二、周四早晨训练时安排一些负荷强度高、量大的跳深、负重半蹲起等练习,在下午安排一些强度较小的排球技战术练习。而对于田径中长跑运动员,则主要训练任务是提高耐力素质,增强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可在周二、周三安排3―5km的限时越野跑等。其次,应针对人体周期、训练周期、比赛周期等,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负荷量度。例如,在身体素质加强周,内容安排应以身体基本素质训练为主,负荷的量度要大,具体内容可根据专项技术要求确定,如短跑专项可在周二与周三安排200m×8的间歇跑,中间休息1分钟。结束时适当安排一些恢复性练习。而在周五身体处于疲乏状态时,则应安排一些负荷量度较小的改进技术动作的练习,提高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的练习,以达到训练的最优化。

二、尽早选择专项,确定训练目标

根据训练对象自身素质、爱好确定运动专项是制订训练目标、训练内容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农村中学,由于受到体育师资力量的制约,一名体育教师要辅导二三十名体育生,且这些体育生有不同的运动专项,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我省体育高考生除了考核专项技术外,还有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和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考核。所以,在体育训练时就应该根据考试项目,尽早确定训练目标,穿插安排训练内容。如果没有确定各自的专项技术,就没法根据向群训练理论安排训练内容,制订出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就显得比较盲目,没有侧重点。所以,在进行平时的常规训练时,就要根据不同专项素质的要求,选好专项,制订出不同的训练计划。

三、把握系统性,突出具体性

在制订周训练计划时,必须根据人体生理变化的周期、训练周期与比赛周期的关系,把握大周期训练计划系统性、框架性、稳定性的特点,小周期训练计划具体性、多变性的特点,处理好小周期与大周期的关系。大周期是目标、方向,是训练的纲领,统领小周期训练计划的制订。小周期训练计划必须服务于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突显出实施过程内容的具体性。例如在周训练计划中应穿插安排一到两次的力量性训练和恢复性训练。

四、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检查与评定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一项计划制订得是否科学、合理,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得以验证。在周训练计划的落实过程中,通过与体育生的交流,结合体育教师对他们的外部表现,如训练时的表情、面色、身体协调性、技术动作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判别,从而准确地指导他们掌握自己的疲劳程度和恢复状况,进而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我们要善于抓住具体的训练过程,使其落实到位。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2

摘 要 本研究目的为通过监控激素浓度短时升高对力量训练适应性的影响。受试者分别进行双侧上肢力量训练(训练计划a),先进行双侧下肢再上肢力量训练(训练计划b)各4周。力量训练计划b期间性激素和生长激素显著性升高,而力量训练计划a期间则无显著性变化。力量训练计划a和b期肱二头肌1RM出现增长。力量训练b期比力量训练a期对肱二头肌1RM增长刺激更多。因此,由于在上肢力量训练前先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可以增加性激素和生长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力量训练适应性好于单纯的上肢力量训练。

关键词 力量训练 激素 适应性

一、前言

力量训练的效果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代谢、应激、神经控制等)。现以证明力量训练可以引起同化激素(睾酮)和异化激素短时增加的内分泌反应。因此通过不同组数、负荷和间歇使力量训练期间达到最大急性激素反应。

虽然一些力量训练计划出现T急性升高,但是对于力量训练可以使睾酮(T)短时升高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1]。但是对于雄性激素对肌肉体积的影响则已经被研究者证明,如力量训练引起力量和肌肉适应的雄性激素基本生理水平,以及雄性激素导致肌肉肥大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剂量。

二、测试

(一)受试者

10名体校散打运动员的男性受试者(16-18岁,体重69+7kg,身高176+4cm)参加本实验。

(二)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期11周,训练计划a只进行上肢肘屈肌练习。在训练计划b中,还要进行两组渐进负荷的下蹲作为准备活动。肘屈肌的训练两个训练计划相同。

(三)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位0.05。

三、实验结果

两个力量训练计划双侧上肢间在1RM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表1所示)。

表1 训练计划a和训练计划b肘屈肌1RM基础值和干预值

训练计划a 训练计划b

基础值 27.2 ± 2.2 26.5 ± 2.9

干预值 28.1± 4.6 30± 4.8*

*p

表2 训练计划a和训练计划b不同阶段激素变化情况的比较

基础值 训练课结束即刻

睾酮(nmol/l) 训练计划a 24.6±0.4 25.2±0.6

训练计划b 23.8±0.6 28.3±1.5*

皮质醇(mlE/l) 训练计划a 335.9±29.3 317.6±24.4

训练计划b 341.3±33.7 410.7±19.5

*p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力量训练适应性表现为内源性激素浓度短时升高。和单纯上肢力量训练相比,上肢力量训练前进行下肢训练导致肱二头肌1RM的增加更多,同时血清睾酮浓度也更高。

训练计划b涉及大量肌群、多组数力量训练、大负荷和休息时间短等特点,导致睾酮、皮质醇指标有升高的趋势。而a训练计划由于涉及较少的肌群和较低的训练负荷则激素无变化,和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对于蹲起导致的激素升高是否影响上肢力量训练的适应性也无法给出肯定的结论。但是我们仍观察到训练计划b和训练计划a上肢力量训练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训练计划b肱二头肌1RM增加21%,同前人采用类似训练计划的研究结果一致,但a训练计划肱二头肌增加14%与预期稍差[3]。此实验结果表明训练计划b导致的激素短时升高对力量训练适应性的影响。而本研究发现不同训练模式对训练负荷增长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部分原因可能为中枢疲劳的影响(由于下肢力量训练导致的疲劳积累)。本研究显示激素急性升高对力量训练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系统性的。肌肉和循环中雄性激素水平的相互作用的能力更重要。由于只有游离睾酮才有生物活性,并能够扩散至肌纤维和细胞内受体相互作用。力量训练后睾酮水平的升高则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变化无关。而且观察到血清睾酮的升高同时游离睾酮水平升高,从而增强雄性激素和雄激素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导致最大皮质醇反应的训练计划与导致最大急性睾酮反应的训练计划相似。急性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更大范围的肌肉重构,而慢性上升则作用相反。皮质醇生理性升高可能降低促肥大旁路蛋白激酶B(Akt)。后者可能对训练计划b的肥大反应产生副作用。但是本研究中皮质醇出现轻度升高,无显著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上肢力量训练前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可以导致血清睾酮急性升高,从而产生比单独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更强的力量训练适应性。表明在血清睾酮生理性升高情况下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比无激素升高情况下上肢力量训练的适应性更强。

参考文献:

[1] Harridge SD (2003) Ageing and local growth factors in muscle. Scand J Med Sci Sports 13:3439.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3

摘 要 竞技体育是一种以结果作为重要衡量标志的实践性活动。运动训练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而理论既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又是认识过程的一种升华。皮划艇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生涯的科学规划,进行探讨影响皮划艇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的科学规划关键因素,试图为指导皮划艇运动员运动生涯的科学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皮划艇 青少年运动员选材 竞技体育 训练实践 科学规划

一、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的原则

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多年的训练实践来看,选材的成功与否基本决定了训练最后所能达到的高度,运动水平越高这种情况就越明显。同时选材的成功还会使训练过程更加顺利,时间更短。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轻松,训练过程由此成为一种愉快和享受成功的过程。因此,为了达到更高的训练目标,并且使付出得到更好的回报,教练员和教师一定要把选材作为训练过程的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原则训练、比赛和恢复等训练计划的制定是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发育年龄,并且根据身体生长发育以及竞技能力发展的敏感时期制定计划,还要考虑到所有运动员的生理、心理、情感和认知的发展。皮划艇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生涯的科学规划是指导训练的基本要素。

皮划艇青少年运动员长期发展计划,是运动员在整个运动生涯中通过训练、比赛及恢复等手段最大程度地挖掘运动员潜力的计划。

二、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规划的关键因素

(一)皮划艇基本运动技能。皮划艇技术包括选桨、握桨、艇上坐姿、划桨、呼吸、起航、途中、冲刺及多人艇的配合等技术。其基本运动技能――敏捷、平衡、协调和基本的运动能力――跑、跳、掷、踢、追逐及游泳等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能力。青少年应在青春期生长突增开始之前提高这些基本运动技能。运动员的基本运动技能得不到合理的发展,将很难参加各种运动并获得运动生涯的成功,也影响在生活中长期享受身体活动的机会。

(二)皮划艇专项能力。皮划艇项目是后天通过训练获得技能的运动项目,可以通过学校及俱乐部等体育其他机构提供发展儿童身体的早期训练,特别是速度与柔韧性。运动员从基础训练阶段到提高阶段需要参与各种体育项目和身体活动,以至于在专项运动中获得成功。10岁前专业化训练不利于身体发育平衡的发展,会出现基本运动和体育技能发展不足,损伤过度和早期倦怠等症状。

(三)发育年龄。长期发展计划应根据运动员的发育年龄而制定,而不是实际年龄。我们都经历从儿童期到青春期发展阶段,但在发育时间及发育速度等方面,不同个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儿童晚期和青春期,实际年龄相同的运动员可能有4至5年发育年龄差异。当教练员设计培训计划和选拔运动员时需要了解并考虑到这些发展的差异。

(四)敏感期。所有生理系统总是具有可训练性,但在发展身体时,总是有对特定类型的训练的有特定的敏感时期。为了挖掘潜能,运动员要在特定的时期发展特定的能力。运动员达到高水平时失去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以及合适的时间发展特定的能力,因此要更加重视敏感期。

(五)生理、心理、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教练员应考虑运动员的整体发展。当教练制定训练计划时,教练应该考虑运动员的在每个阶段的身体发育情况,而且还要考虑每个选手的情绪、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六)合理分期。分期训练以实现在规定的时间最佳性能,为运动员提供训练(例如:方式、数量、强度、训练频率)、比赛及恢复的架构。一个分期计划,考虑到运动员的生长发育、成熟,并制定每一个皮划艇运动员的发展阶段的训练原则。

(七)竞赛日程。竞赛日程应与长期发展计划一样得到重视。不同发展阶段的竞赛具有不同种类、频率以及竞技水平的要求。在早期阶段,培训和发展应优于正式比赛和短期的成功之上。在后期阶段,对运动员的经历多种竞争状况和执行高级别比赛变得越来越重要。

(八)训练系统性。体育,学校体育,文娱活动与竞技体育是相互依存的,作为专业化运动的皮划艇项目依赖于学校、俱乐部和其他体育机构提供青少年儿童发展体育健身知识和早期健身活动的机会。皮划艇青少年运动员长期发展计划承认享受着终身划船运动和实现卓越的成就都是建立在身体健康活动的基础上。皮划艇青少年运动员长期发展计划明确需要经历的过程及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理解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应在专门皮划艇基础训练开始到每一阶段,根据系统来确定做什么,例如需要什么类型的训练,比赛和恢复。

(九)继续提高。皮划艇运动员长期发展计划应根据的科学研究、实践经验及知识创新等手段,反馈、整合成为一套科学的实用的训练长期发展计划,促进皮划艇具体的研究与实践创新。

三、总结

科学选材是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训练工作的重要环节。要科学归纳和概括皮划艇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特征,这样对科学选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接受训练涉及到运动员个体在生长发育和成熟的不同阶段的反应。虽然所有的生理指标一直都可训练的,但是在某一项特定或具体的能力的发展会有特定的关键时期。在这些时期内系统的训练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这些关键时期,正确的训练方法对于可以完成对于发展遗传潜能是最基本的。科学表明所给出的刺激在强度和量的反应有相当大的可变性。这种变化强调了在运动员的长期发展训练中的需要,以至于运动员的训练成效慢并不是短期可改变的。运动专家已经认同了五种身体能力:耐力、力量、速度、技术及柔韧。对于耐力和力量,训练的关键时期取决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年龄,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迅猛发展阶段。对于速度、技术及柔韧训练的关键时期是基于年龄的时间顺序。科学规划皮划艇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对运动训练选材及获得竞赛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4

关键词: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周期计划;雪上训练

中图分类号:G8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15-05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英文称HALF-PIPE,它融合了极限滑板和单板滑雪的特点,运动员借助一块单板滑雪工具,在“u”形场地内滑降、腾越并在空中进行空翻、转体、抓板等一系列难度动作。单板滑雪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和单板空中技巧同属单板自由类项目,1995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把单板滑雪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1998年长野冬奥会正式把单板项目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该项目在中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国际性的比赛上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其中3次在世界杯上夺冠。此外,本项目符合亚洲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兴项目发展计划之一。怎样延续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运动员良好的运动状态和比赛成绩成为我们的目标。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本文分析国家队2011-2012年度训练计划,并就如何划分陆上训练和雪上训练,如何使运动员在比赛期达到身体最佳状态进行探讨。

1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年度训练周期

1.1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年度训练周期的特征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具有一般冬季雪上项目共有的特殊性。运动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想通过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必须正确认识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这一周期性特征,并准确分析这一过程的结构,从而实现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相对于运动员来说,每个人的竞技状态分为形成、保持和消失3个阶段的1个完整的训练过程,是一个训练的大周期(见表1)。

如上表所示,教练员需要安排一个符合运动员生物机体循环和适应的训练周期计划,达到在运动员状态顶峰时期参加比赛,赛后达到超量恢复的效果。

1.2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是现在为数不多采用单周期训练计划的运动,即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运动员和其他项目运动员的共同点在于机体都对适度训练负荷产生生物适应现象,运动专门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逐渐进入积极动员机体潜力并高度协调工作的状态。不同之处在于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年度训练使以单周期为主要特征的,整个年度大周期分为陆上训练期,雪上训练期,竞赛期和过渡期。在以往的训练中,竞赛期又分为陆地训练和雪上训练,我们所认为的陆地专项化训练是针对雪上综合技术来讲的。

马特维耶夫在1965年提出单周期训练过程的基本模型,在这一模型中,3个时期的时间分别是6个月,4个月和1-5个月。从马特维耶夫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年前的训练周期负荷表的训练负荷密度在4~5月达到高峰,显然已经不适合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而单纯意义上的双周期(2个完整的大周期)也不适合单板u型场地项目。

以前的年度训练计划表中在比赛周中加入多次的身体素质训练。在表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传统的单周期基本模型没有考虑到本项目的特殊性。就在全年单周期最多高达9个月的陆地训练后,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运动员真的需要在比赛期继续陆上素质训练的问题上历来争论不休。随着本项目的发展,运动队已经改变单纯的夏季训练和冬季雪上训练的划分。其中在夏季训练中加入出国集训雪上训练已成为惯例。因此,我们可以把单周期训练计划中安排双高峰训练负荷,陆上训练的后程阶段加入雪上集训,使负荷的强度和量度再次重合,继而顺利过渡到下半年的竞赛期,和传统意义上的单周期双高峰的区别在于,这实现了陆上雪上的分别双高峰。

2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训练期安排

2.1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国家队训练计划

本项目的陆上训练计划安排从4~11月中旬,在此期间分为2次的出国集训高峰和3次的基本训练周(见表2)。因为我国冬季可用于雪上训练的时间仅2—3个月,因此出国训练就成为了延长雪上训练时间的重要途径。在单周期第1部分的训练中运动队选择雪质和气温都比较平衡的美国和新西兰进行雪上训练。在3次基本训练中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运动员的负荷量较大,强度相对较小。如在3次基本素质训练强度过大则会产生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性训练疲劳,不能以最佳状态迎接出国雪上集训。

在训练周期时间段越接近第2部分的雪上训练时,教练员应该加强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逐渐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训练特点也应该从分解动作转向整体动作练习,从局部到整体的过渡在第2部分到来之前进行完美的衔接。

合前后的体能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过渡到专项素质。在为期6周的身体素质训练中,以运动员的全面素质为主。在7月的2周体能训练中主要训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平衡素质。在9~11月中旬的综合体能训练中运用多轮滑板和模拟训练。

2.2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非雪期训练

目前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国家队的体能训练主要采取的“6周体能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安排固定的训练计划。

例如重点队员刘佳宇要解决的问题是全面身体素质,髋关节康复,腰椎康复,整体力量。蔡雪桐的问题是练习协调能力,灵敏能力,髋关节和踝关节力量。孙志峰要解决踝关节康复,有氧能力。许秀娟要重点发展核心力量,协调能力。在训练计划中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教练员需要诊断运动员现实状态,考察训练条件,制定训练计划,实施训练计划一级最后的评估训练效果。运动员的体能在训练过程中呈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是通过体能状态无序和有序的相互转化实现的。在实施训练计划的过程中,依据教练员、运动员的反应和其它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在国家队训练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第1周主要全面恢复与提高运动员身体各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和运动机能;发展各主要关节肌群力量,重点提高核心力量和主要关节的基础力量;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加固性的力量训练,最后改善和发展运动员的平衡稳定能力。第2周主要提高有氧耐力及运动员身体各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和运动机能。第3~4周发展无氧耐力及肌肉的无氧做功能力和提高核心力量和主要关节的基础力量的整合。第5周发展专项运动耐力,最后1周主要提高专项运动能力(注:2011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国家队训练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在为期6周的体能训练中,我们应把有氧耐力和专项耐力改为无氧耐力并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而且在调整期后在第1周的训练中负荷不应过大。

第2~3周逐渐加大负荷,第4周调整恢复,以免运动员出现高原现象,身体素质停滞不前。第5-6周负荷依次上升。第6周时为年度第1次雪上训练做好身体准备,从而使运动员的身体各方面素质达到临近第1次状态高峰(见图1)。

2.3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雪期训练

雪上训练无疑是全年训练周期的最重要阶段,雪上训练以陆上训练为基础充分表现出专项性特点。陆上训练所获得的体能与技能的储备只有通过雪上训练转化为专项能力才具有现实意义,例如我们在陆上体能训练所获得的下肢力量只有在雪上训练时转化为难度动作的爆发力才能称之为有效训练。所以,与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项目相同的是必须与专项做紧密的结合。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不同于其他专项在于雪上训练没有统一的计划,目前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国家队队员根据每个人的训练程度不同训练计划也各不相同,而每次u型场地训练又分为滑行阶段和空中动作阶段。而现阶段每个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也没有统一的分配。运动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并且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只发生在适宜负荷条件下。

为了使运动员更好的提高成套动作水平,可以借鉴花样滑冰的训练计划来训练本项目运动员。首先可以把训练分为基本步法训练、基本跳跃训练、难度跳跃训练和个人成套动作训练4个部分。在基本步法训练中让运动员回归基础训练,因在雪上训练时期没有身体素质训练,所以基本步法训练也可以起到体能训练的效果。接下来的基本跳跃和难度跳跃训练使运动员的水平均衡发展,最后的个人成套动作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比赛要求特定设置。这样呈阶梯递进形式的训练计划最大的挖掘运动员的潜力而不超出负荷,以免运动员机体产生劣变现象。

在雪上训练时期,教练员应注意观察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疲劳情况,时刻调整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注意难度跳跃训练时运动员的训练情绪,为下一个大周期做好超量恢复工作。对于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与恢复尤其重要,在外国训练不可避免有时差问题,如果不注意调整的规律性和整体陛,很容易出现优秀运动员运动状态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我们俗称的高原现象。且在全年单周期训练中,第1部分的雪上训练时期是要达到的“双高峰”第1个高峰,为单周期重要的第2部分陆上和雪上训练调整好状态。

进入u型场地训练,首先是基础练习,巩固脚下稳定性。然后根据每个运动员的不同水平提高飞跃高度,有一定的高度基础上再进行转体技术的练习,从而安排单跳练习和多跳练习。在训练方法上,教练员应当适当的安排训练录像,对所拍到的训练动作进行分析。成渐进式从简单的基础滑行到难度跳跃和个人成套动作,以达到运动员对技术最直观的印象与改进(见图2)。

3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竞赛期特征

竞赛期是检验第1个训练高峰的成果周期。如何在长达3个月的比赛期间让运动员始终保持竞技状态是首要的问题,其次是在1个月的休养调整期间如何让运动员实现超量恢复最大化。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比赛时间集中在冬季的12月一次年3月,因此不存在比赛过多,打乱系统训练使运动员机体疲劳的担忧。目前各个项目都在强调以赛代练的重要性,因为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训练中的问题。用比赛发现训练中的问题,发现运动员体能缺陷,为下一年的体能训练计划做好准备工作(见图3)。

因为本项目具有的气候特殊性,在单周期第1部分循环做基本训练周的内容,到单周期的第2部分,如果想要运动员达到第2次高峰期,应该直接进入赛前训练周和比赛周的训练内容。首先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能力中去,还要注意运动员的体质差异和季节性变化。例如加大难度专项跳跃练习。然后为运动员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

目前我国运动员竞赛期训练多数以“整体集训,分别训练”的方式来准备比赛。以陈旭为例,训练多以场地滑行正脚3趟;场地滑行反脚3趟;滑行跳转2趟;体能训练;前后刃转体540。等训练计划(注:2011-2012年度国家队资料)。在竞赛期的大部分时间在重复基本训练周的训练内容和体能训练。

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具有周期性变化特点的,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人为的训练安排进行调整,要想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需要根据竞技状态变化规律,在赛前进行调整,如减量加强度,减量保持强度等。以取得竞技能力的超量恢复,否则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使运动员保持系统的持续训练,教练员应在1周内安排多次难度练习,有效的发展专项竞技能力。而体能训练应适当减少,作为每天训练的热身运动即可。在单周期的第1高峰阶段训练计划主要围绕体能训练,所以当竞赛期训练时,体能训练应只作为辅助手段出现。在技术方面,分解滑行,跳跃的训练应逐渐减少,完整动作的比例增加。通过表象、注意力等能力的增强来训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素质。在临近比赛的时期,应把无氧代谢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通过高强度专项的训练体现,应安排在比赛前的3-5天内。使运动员多种竞技能力的变化曲线的最高点交汇于比赛日。

4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恢复期安排

近年来竞技体育的训练趋向“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的理念。恢复周,是通过降低训练负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消除运动员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以求尽陕的实现能量物质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训练。重视训练后的身体恢复,将恢复作为训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从目前体能项目训练的发展趋势来看,主动的恢复已经逐步取代了被动的恢复。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的赛后恢复周(俗称无雪期)没有固定的放松计划和超量恢复训练,通常是队员放假自行调整。2011-2012竞赛期延续至3月份,竞赛期结束后,在训练队放假休整前,应空出1周时间作为主动恢复训练周,教练应计划安排游泳、徒步等非竞技性训练。

5小结

(1)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是我国新兴的雪上运动项目,它融合了极限滑板和单板滑雪的特点,运动员借助一块单板滑雪工具在u型场地中,按照规则要求,连续完成5~8个滑行翻转动作,以难度、质量为评价标准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动作编排,将决定比赛的最终成败。而这些决定性因素都取决于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包括陆上体能训练和雪上训练。

(2)目前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整体竞技实力与起步阶段相比较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运动员的训练,动作难度的设定,心理的稳定性和场地的利用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在国际的各大比赛上也有像刘佳宇,蔡雪桐,陈旭等运动员用稳定的技术获得比赛的胜利。所以,我们要延续我国在此项目上夺得奖牌的良好势头。

(3)从国家队的训练周期设计可以看到近年来的训练趋势,即陆上训练中穿插国外的雪上集训,雪期训练中随着比赛的设定机动增加训练负荷。其中,第1部分的训练期也可以看做是准备比赛期,通过训练负荷的递增来实现由陆上转为雪上竞赛期的顺利过渡。

(4)相对于外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运动员,我国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整体力量还很薄弱。本文通过对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国家队本年度的训练周期和比赛周期进行归纳,并提出了单周期双高峰,陆雪训练分别双高峰负荷的想法。因此在训练中,尤其是以陆上和雪上训练的衔接,竞赛期体能训练的分配,设计完整的单周期训练计划等方面更需要详细的计划,以及夏季的多轮滑板训练和恢复期的赛后放松周期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后继队伍的发展和训练周期的设定起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淑媛,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发展与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I],冰雪运动,2008,(3):45-48,

[2]朱志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发展趋势[1],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4):74-78,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4-183,

[4]杨春怀,王葆衡,张连涛,等,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夏季专项训练方法研究[I],冰雪运动,2009,(6):23-28,

[5]陈月亮,赵玉华,体能系统结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I],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7):56-60,

[6]赵玉华,赵晨琼,栾兆亮,同项群冬季和夏季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I],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9-121,

[7]刘敬群,王品,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项目体能训练研究[I],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4):16-18,

[8]朱志强,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I],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1):1-4,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5

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成功与否。体育特长生一般都比较活泼爱动,他们不容易静下来,精力充沛,并因此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体育特长生在文化课方面的成绩比较差,经常有一些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打架和其他不当行为。这让学校的管理人员很头疼,认为他们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使他们歧视体育特长生。事实上,这些学生也有比较好的一面,他们一般都是敢作敢当,性格直爽。只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他们加以引导,他们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专业运动训练的培养

课外运动训练是中学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运动训练培养主要是通过课余时间运动训练来完成的,是对体育特长生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过程。对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过程的管理,主要是严格训练要求。第一,要周密制定训练计划,严格控制训练过程。有效的管理要依靠科学完善的计划。体育教师要周密地、科学地制定各类训练计划,才能使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取得好的效果。训练计划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应变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体育特长生的特点和各种环境因素。第二,要严格执行培养计划,科学有效地训练。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提出明确的各阶段训练目标和任务前提下,制定完成实际训练目标和任务的措施。体育教师要通过对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观察、记录笔记,对运动训练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为了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准确、有效地实施训练计划。

1.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计划在训练中可以采用阶段式训练法,认真按照阶段性目标训练。第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主要进行全面身体训练,以速度、力量为主,以柔韧性、协调性练习为辅,提高体育特长生的生理运动机能。第二阶段是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训练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可适当加大。此阶段应以专项技术训练为主,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第三阶段为冲刺阶段。训练应加大专项训练的强度,紧紧围绕体育加试的项目,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认真总结训练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以改进培养训练方法。

2.摸清底子,选好专项。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先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测定和了解,摸清学生原有的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使计划切实可行。除了让体育特长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专项训练外,教师还可以参照学校的传统项目,指导他们选择其他的运动项目,以利训练。对有些素质还可以,而专业不好找的学生,可选“冷门”专项,如排球、体操、武术、乒乓球等。

3.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运动训练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出成果,必须抓住重点、难点,确立主攻方向,如身体素质方面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等。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这里面起主导作用的是力量、速度、耐力。速度和力量是训练的基础,耐力是比赛的灵魂。因此,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着重抓好以上三种素质的训练。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上坡)30-60米加速度跑等手段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

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育特长生培养训练中,要依据合理运动负荷原则进行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要经过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的过程,从而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因为运动员在承担一定负荷后必须有一段恢复时间,才能再承担新的更大的负荷。小负荷运动量主要使有机体得以充分恢复,可采用学生之间做游戏、球类娱乐等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运动的快乐中得到体力的调整和恢复,如果追求形式上的大运动量,一味蛮干,就可能造成伤痛和过度疲劳,其结果适得其反。不同的学生承受负荷的能力大小不同,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测心率等方法,把握情况,随时调整。制定训练计划时,运动量的大小可以根据学生训练各时期任务和学生的水平区别对待。另外,身体素质的训练比较单调、枯燥,若经常在一个场地上进行,时间一长学生的大脑皮层容易疲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训练效果要经常变换训练场地和方式,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三、总结

体能训练计划范文6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高考体育有其独特的训练特点和训练规律,要想有效的提升训练效果和学生的训练成绩,必须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妥善安排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本文就从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强度,重视训练恢复、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以及妥善处理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安排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考 体育训练训练计划 训练强度 训练恢复 心理素质训练

高考体育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还对学生的专项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想在高中这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阶段内,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高考体育成绩,一个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体育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

一、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与其它的体育训练相比,高考体育训练训练时间短、训练项目繁多、训练任务重,而且在安排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协调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所以说高考体育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根据现有时间、学校情况、学生的现有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严密的训练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和训练成绩。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首先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和一个总的训练目标,然后根据现有的时间和条件对长期训练计划进行细化,制定出每个阶段的具体计划。制定计划和训练目标的时间,应安排的越早越好。通过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的设定,可以让任课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训练任务的繁重,明确自己现阶段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尽早进入备战状态。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要注意,在为学生制定训练计划、设定训练目标时不可一概而论,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摸清每个学生的现有基础、优势劣势,然后据此制定科学合理、因人而异、符合每个人的需求的训练安排和训练目标。

二、 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充分重视训练后的运动恢复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训练强度的安排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过低的训练强度,达不到训练目的,成绩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过高的训练强度则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成绩的长期稳步提高,所以教练员在安排训练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适度、适量的原则,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能一味的追求训练的职业化。

另外,有训练就需要有运动恢复,有科学的运动恢复才会有训练成绩的不断提升,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训练恢复问题。很多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运动恢复的重要性,在训练结束后因为身心疲惫,最后的放松活动很容易草草略过,长此以往,不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而且还会制约其运动水平的提升。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说清楚运动恢复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恢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认真完成训练后的放松活动。其次,还要安排切实有效、生动活泼的放松项目,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还要及时的做好监督工作,每次训练结束后督促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放松活动,注意学生的营养补充和恢复情况。

三、 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在参加体育高考考试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因为对考试的重视,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而如果此时考生的心理素质不好,那么往往就会出现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所以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安排一定的心理素质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素质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说,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多安排一些模拟训练,尽量逼真的模拟高考考场的情况和氛围,也尽量按照考试的时间和程序来安排训练流程,也就是要使模拟训练的各个方面尽可能的接近实际的高考体育考场情况,借此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遇到问题时的应对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另外,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比较低,很容易紧张,那么日常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转移注意力、呼吸调节、自我暗示等方式,进行放松练习,让学生专注于技术动作的完成,而不要过多的聚焦于最终的成绩。

最后,很多学生过度紧张情绪的出现其实是源于自身的不自信,所以教师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经常和学生沟通,让其明白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已经具备的运动基础和运动水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四、 注意协调文化课与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高考体育生来说,他们不但要有优异的体育成绩,而且还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所以文化课的课程也十分重要。他们既要加强体育训练,以提高体育成绩,也不能放松文化课的学习,所以,任课教师在安排日常训练任务时,一定要注意协调学生的训练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任课教师在安排训练任务时,要尽可能的不占用学生的文化课时间和休息时间。而且在制定训练计划之前,应先主动与学生的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文化课安排情况,与其他任课教师相互配合,一起保证学生的体育训练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同步提升。而且不同学生的体育水平和文化课水平也各有不同,任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力争让学生的专业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均衡发展,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泽霞.浅析如何带好高考体育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