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案范例6篇

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1

【关键词】逻辑;晏子;辩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的诸侯国众多,且纷争不止,楚自从庄王一鸣惊人之后,迅速崛起,国力日强,骄横日甚。楚王更是野心勃勃,想要称霸诸侯,经常派兵攻打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国家,以显示自己的强大。此时齐桓公去世已近百年,齐国在诸侯中称霸的盛世已过,虽国力远不及楚国,但作为大国,雄风犹存。为了摆脱楚国的威胁,加强两国间的关系,齐王派遣晏子到楚国做友好访问。“晏子使楚”的故事,处处考量着古人的逻辑。但如果我们细细思量这段经典的辩驳,会发现其中有一些是不符合常规逻辑的。

从一开始,晏子出使楚国的目的是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按照外交礼节理应受到楚国热情的接待。但是在他还没到楚国之时,楚王就和群臣计划着如何羞辱他,这点完全不符合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更不符合常规的思维。当然,从这点也就很容易看出楚王飞扬跋扈,恃强凌弱的嘴脸,暗示了晏子的出访道路将充满曲折坎坷。

其次,当楚王接待齐国使臣时,居然有官吏押着“犯人”自由出现在大厅之上。试想在国君接待外国使臣之时,怎么会允许官吏押着犯人随便进入呢?更何况这个犯人犯的又不是什么大罪,有必要在接待他国使臣时露面吗?即便是有罪,不是有专门的机构来审理案件吗?难道楚王要亲自过问任何一件案子?那还要那些专门的办案机构干什么呢?这一反常的现象无疑不在告诉晏子,这是一出自导自演的专门为他准备的大戏,就看他如何收场了。

现在,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楚王的逻辑思维,他和众人绞尽脑汁,精心设计,试图诬齐人善盗。他是怎么做的呢?他特意让官吏押着一个犯盗窃罪的齐国人在晏子面前出现,于是楚王得出了所有的齐国人都善于盗窃的结论,这明显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前一个“齐国人”是特指眼前这个犯盗窃罪的齐国人,而后一个“齐国人”则是指所有齐国人,难道一个齐国人盗窃,所有的齐国人都善于盗窃吗?这完全是以偏概全的强盗式逻辑。

那我们再来看一看晏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尴尬局面,晏子另辟蹊径,不予正面驳斥,他非常清楚楚王想假借囚犯把爱偷盗的罪名安在齐国人头上并以此达到贬低齐国,羞辱他的目的。然而他没有难堪,也没有当场揭露楚王的栽赃,更没有指出楚王逻辑上的错误,而是将计就计,运用反逻辑辩驳法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巧妙地利用水土不同结出的果实不同为例,说明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做贼,也是因为水土不同。这样就使楚王处于“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尴尬境地。表面看来,晏子的类比推理是有理有据的,赢得对方心服口服,而实际上他的反逻辑辩驳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橘”和“枳”原本就不是同一个品种,他们只不过是叶子相似罢了,而实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试想不一样的物种怎么可能会结出相同口味的果实呢?其次,物和人怎么能比呢?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可以改造客观世界的,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植物则不能,它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生长环境,也没办法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它们只能听天由命,从本质上来说,人和植物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晏子在明知楚王以偏概全,强词夺理的基础上,“以牙还牙”利用反逻辑辩驳法赢得了漂亮的一仗。

今天我们该如何做到既不违背逻辑又能反驳楚王呢?试想,假如晏子直接跟楚王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齐国人恐怕是到了楚国以后受到楚国风气耳濡目染的影响才会走上偷窃这条道路的,这样是不是更能直接反驳楚王,而且又不违背逻辑。

不仅是在这一回合的辩驳上,双方都不按常规出牌,而且在晏子和楚王的上一次交锋中又何尝不是呢。楚王问晏子齐国没人了吗,怎么派你来,实际上是想讽刺晏子说他是个无能的人。而晏子运用夸张的事实“ 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 就能够连成一片云朵,大伙儿都甩一把汗, 就能够下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 脚尖碰着脚跟”来说齐国人口众多。不难看出,楚王说的“人”是“人才”,而晏子巧换概念将“人”换成“人口”,这两者之间本身就不是同一个概念,这显然是答非所问了。当然,晏子心里也非常明白,接着他又灵机一动假拟了一条规则“上等人访问上等的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的国家”,这种不按常规出牌的反逻辑辩驳使得楚王哑口无言。其实楚王心里应该也很清楚,各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在巩固国家地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齐国不可能有这样的规则,但毕竟是自己冒犯在前,所以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遗憾的是,晏子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在这一回合中虽然他巧换概念,辩驳了楚王,然而在无形中也损伤了自己。他所谓“下等人访问下等的国家”,虽然贬低了楚国,但岂不说自己是所谓的“下等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贬低了自己,真可谓是“两败俱伤”。那么如何既能达到反驳的目的,又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呢?如果我们把“上等人访问上等的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的国家”换成“上等人访问下等的国家,下等人访问上等的国家”,我晏子在齐国可是最能干的,所以就来这儿了。这个似乎反驳的力度还不够,那么结合晏子身高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反驳: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高个子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矮个子去。所以就把我派到这儿来了。这下估计楚王就知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滋味了。

当然,在始料未及情势紧迫之下,晏子能够从容不迫,轻描淡写,变被动为主动,足以令后人折服。晏子也正是靠着这种不按常规出牌的反逻辑辩驳法和一腔爱国之心,击败了楚王一次次的侮辱,既完成了外交使命,又确保了人格国格不受辱,真可谓“ 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参考文献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实效性 理性文字 感性文字

一、从理性文字走入感性文字

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体,所以读语言文字要认清形状、读准字音、理解意思,而这些作为学习者来说,是理性的东西。但是,如果语文学习仅仅是这些,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深入到语言文字中,体味它所承载的情感与思想,让我们从中得到熏陶与感染。

1.引领想像,还原意象

文字中蕴藏着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我们要让学生从文字中“读”到它,欣赏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带领学生展开想像。如《庐山云雾》一课中“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这一句,笔者引领学生想像这是一件怎样的外衣时,“飘逸”一词已经幻化成“轻盈的”“飘动的”“半透明的”“柔软的”“若隐若现的”“朦朦胧胧的”等具体的美丽景象。

2.指导品读,体味情感

体味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点,而品读则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李白送别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学生不可能凭空就能体味到的,不是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思就能体味到的。这“依依不舍”之情,是隐在文字的背后的。“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这只是理性的解释,其背后蕴藏着具体可感的“不舍情”:他们是知音,一起研究诗词的艺术,一起探讨音乐旋律的美妙,等等。而此时,一旦要分离,不能再一起快乐地吟唱,不能再请教问题了,失去了一种心理的依靠。知音远去难再觅,难再见,“依依不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理性的文字只有走向感性,才能真切地体味到了他们之间的情和谊。让学生再来体味“唯见长江天际流”之妙,就水到渠成了,就渐入语文学习之佳境了。

3.体察语境,感悟智慧

课本中各类文章的语境创立,常常是“在言语的经验之内留连”(柏克语),语词的语义“不是通过它们固有的价值,而是通过它们相对的位置”(索绪尔语)而起作用的,所以,许多文章的语境都呈现为“经验语境”,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文化视野的扩展,知识网络的构建,等等。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老师就应该为学生链接这种经验语境,

学习《晏子使楚》这篇文章,重点是体会晏子的顾全大局的精神与杰出的智慧。但如果仅从晏子与楚王的三次对答中来体会,有些浅薄。虽然晏子的对答确实巧妙无比,但真正领悟晏子智慧还是不够的。要真正体会晏子之“智”,我们必须让学生从晏子当时的处境出发。首先,晏子是受齐王之命来与楚国结盟的,而且必须完成任务方能完成抗秦大计,要不没法向齐王与齐国的臣民交待。其次,晏子是代表齐王与齐国而来的,是不能丢失齐王与齐国的尊严的。也就是说,既不能惹怒楚王,以招致结盟大计的失败,也不能低声下气,丢了齐王与齐国的脸。此谓一难也。其二,楚王何其“刁”也。他抓住晏子的软肋,处处想侮辱晏子,以打击齐国的气势,贬低齐国地位,以期在两国谈判中占得先机。所以,真正要让学生体味晏子的“机智无比”,必须让学生体味其处境之难。

我们引领学生体会楚王的“刁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晏子言行之妙。如第二回合中,楚王对晏子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和“为什么打发你来呢?”这两句时,内心会怎么想呢?楚王一定会想:我就贬低你晏子,把你说成一个百无一用的废物,看你怎么样?我是大国国君,谅你也不敢无礼。如果你不知好歹,我不但不跟你结盟,还要治你个欺君之罪。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学生有了这样的体会,接下来也就不难理解晏子“故意装着为难的样子”和“说实话吧,怕;撒个谎吧,怕”,及“故意笑了笑”这三个地方。“装着为难”是告诉楚王和其他人,这是楚王逼我说的,得罪了可不能怪我。“故意笑了笑”呢?向楚王表示什么?歉意,友好,创设氛围,让楚王的脾气没处发,只能“陪着笑”。

二、从感性文字回归到理性文字

当学生读懂了文字里面的情与理,是否就大功告成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学习语文的目标是两个方面的:一是让学生从文字中读懂其所蕴含的形象,把理性的文字幻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情境,体味到作者在文字中蕴藏的情感、思想,即人文性目标;其二是让学生形成了对语言文字准确敏锐的感受力的同时,向这些作家们学习如何遣词造句乃至谋篇布局,学会用准确语言文字来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这是工具性目标。我们完性目标后,工具性目标是不能忘记的。

1.换词中体味遣词之确切

在《庐山云雾》一课“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一句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想像体味“青峰秀岭出没”的意境之美外,笔者再引领学生想一想,能换用别的词来描绘这种意境吗?在细细比较了“沉浮”等词之后,领会到了“出没”一词确实是最佳的选择,不但写出了云雾的形态,更是写出一种动感之美,一种神秘之美。

2.比较中感受修辞之美妙

课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使描写对象更加摇曳生姿,展现出了一种生动美、形象美。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奇妙之处。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我把一段话去掉比喻、拟人等修辞,再与课中原文进行品读比较。学生仔细品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排得很密,又大又圆”与“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两句之后,都能感受到应用修辞的好处:“我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那张荷叶”“那荷叶好像小朋友们在挤着玩呢!”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作品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领略到了语言文字的修辞之美。

3.仿写中发现结构之精巧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3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能做到其中的一两点,而又有多少人能全部做到呢?因此,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认识它们,领悟它们,学会它们,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

春秋时期,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晏子个子很矮,楚王想借机侮辱晏子,便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城门旁一个五尺高的小门进去。晏子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王得知晏子的话,只好吩咐大开城们,把晏子迎进城去。晏子的举动充分说明了他的自尊。学会自尊是一个人的必修课,如果你失去了自尊,即使你别的拥有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你终究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可以这样说,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尊严而活,自尊是你幸福生活的本钱,失去它,你就可能会在一瞬间从一个腰缠万贯的巨商沦落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让我们珍惜无价的自尊,走向成功之路!

古希腊有位雄辩家,小的时候声音微弱,口吃严重。每当看到别人滔滔不绝地演讲时,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雄辩家。他自信能够成功。他克服了很多困难,反复练习,终于,在一次辩论大会上,他取得了成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雄辩家之一。这位雄辩家的努力充分体现了他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它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唱响自信之歌!

家境优越的小江,虽然生活无忧无虑,但他上中学时就自觉培养自立能力。进了大学之后,他开始尝试勤工俭学,先后做过推销员、家庭教师、服务生等,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临毕业时,某著名公司来学校招聘人才,经过面试和考察很快就相中了他。小江的实践充分说明了他的自立。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只要你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那么你就已经是一个自立的人。让我们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人生!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4

当年晏、梁并称。后半生二人的遭际却殊堪玩味:1949年后,梁氏在一场举世皆知的风波之后,再也没有机会走出书斋,离乡村越来越远,最后以新儒学的一代重镇终老;晏氏则矢志不移,将自己开创的平民教育事业移居海外,在世界范围内大获成功。

比较梁、晏二氏在俗世的声名也很有意思。1949年后的中国人知道梁漱溟,起初是因为那场大风波,后来则缘于其“最后一个儒家”的头衔,几乎与他昔日为之呕心沥血的乡村建设事业无关;晏阳初则渐从国人记忆中淡出,直至打开国门以后,才意外地以“世界名人”的身份重新进入国人视野。

因“三农问题”在中国发展大局中的位置,复由于这一问题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棘手的一面,现在大概没有人会否定晏阳初当年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了。但曾几何时,“怎样看晏阳初”却远不像今天这样简单,因为这不仅牵涉到不同的观察者各自的利益,迥异的立场,更关系到对中国问题的不同认知。

有人对他赞扬,有人对他叫骂

自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试验开事业之基以来,他所受到的赞誉当然是很多的:早在1938年6月,国共合作抗战期间,中共领导人就曾表示,对晏阳初“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深致敬佩”;菲律宾总统、泰国国王把最高奖章颁发给他,以表彰他对各自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小说家赛珍珠女士对晏阳初访谈后,写成《告语人民》一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欢迎。

然而,晏阳初一生中,收获的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对他和他所代表的平民教育事业的质疑和责难,在上个世纪一直没有平息过。批评晏阳初的有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1932年12月南京刊行的国际联盟发表的《中国教育之报告》对“定县试验”非常不满,一则曰“经费如此浩大”,二则曰“在举办此等地方教育之前,必先彻底改良中心组织,中心组织不加改良,地方工作即无从举办”。次年元老张继除了重复以上虚耗金钱的指责外。更认为“定县事业,直不啻一骗人东西”。主张全盘西化的陈序经教授撰文对整个乡村建设运动的前景表示悲观,说“乡村建设对于农民,精神方面固少有建树,物质方面更少有改进”。知识界部分左翼人士对晏阳初的抨击有时甚至上升到了人格攻击的层面,如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曾骂晏阳初和胡适一样,“是美国面包喂养大的中国种的花旗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翦伯赞传》),这实质上也是后来晏氏被定格为“帝国主义走狗”的先声。

在“怎样看晏阳初”的问题上,正反双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除了由于一些历史因素容易导致偏见以外,观察者个人的理念差异尤为关键。这种理念上的差异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否能超越国家、阶级、种族、性别的界限,承认人类存在共同的敌人?第二,是否认为对中国上个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根本解决之道?

为了更深刻、更感性地认识这种理念上的差异,这里举一个案:侯外庐对晏阳初的批评。侯外庐是著名历史学家,学识渊博,曾经是晏阳初的邻居。

1939年,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晏阳初所领导的平教会迁到重庆,成立乡村建设育才院筹备处,选定重庆近郊之北碚歇马场为院址,晏阳初全家也在歇马场一个叫白鹤林的地方暂居。而这时,作为左翼学者的侯外庐,也正好避居于白鹤林,主编一份由孙科提供支持的《中苏文化》杂志,和晏阳初比邻而居。1980年代初,侯外庐曾撰写回忆录《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10月版),提及晏阳初时说:“想不到抗日战争把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活动推到了我的面前,使我得到一个机会,能将这位人物的形象和这位人物的主张结合起来,建立一点感性的认识。”

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呢?“他(晏阳初)在歇马场以官价向地主买田四百多亩,然后将田交给原来的佃户耕种。这位乡村改革家怎样处理佃租关系,是我感兴趣的问题。四川重庆一带的农村,地主把田租给佃户,租额是固定不变的,即根据某一丰收年的收成折算确定下来,不论遇到多严重的灾年,佃户都必须按此定额交租,即使竭尽所获还不足数,也必须设法补足缺额。据我了解,‘平教会’没有实行减租,也没有改变定额地租的办法,他们与一般地主的不同在于,逢歉年,允许佃户免偿缺额,至于交出全部收获的佃户将何以为生,则是无人过问的。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究竟有没有改善农民经济地位,有没有触动农村封建剥削关系,便不言而喻了”。“晏阳初在白鹤林住了近一年,这一年中,我体验到了一种更甚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说来近乎是滑稽,晏阳初和我仿佛有默契,彼此避免照面,以至于事实上我的确与他不曾有一次正面相遇的机会,不曾有过一回颔首之谊”。“在白鹤林,晏阳初维持着相当高的生活水准。他的家庭雇有两个满口京腔的女佣,一个西餐厨师。据其家人说,他在家里很少说中国话,基本上不吃中国饭……晏不允许两家的孩子来往”。

晏阳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今之读者从侯外庐先生对晏阳初的“感性认识”中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晏阳初脱离百姓;第二,晏阳初的生活方式和格凋是和当时中国大多数人格格不入的;第三,晏阳初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使农民受益。侯先生撰写回忆录时,关于晏阳初已经没有什么避讳的必要了,也就是说,这里的记载不会是侯先生为了某种需要不得不然,而是其内心的真实记录。

侯外庐对晏阳初的印象对当下已成定格的晏阳初形象堪称具有颠覆效果。世界上如果有一种平民教育运动,而其领导人居然脱离民间和百姓,那简直是一个笑谈。可我们还有另外的记载。晏氏曾在一战中的法国战场上为华工服务,平教运动即肇始于此。关于晏氏这段生活,相关史料上说他和“华工共同起居”,从当时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上看应该是准确的。再看晏阳初拟订的《乡村改造工作人员九项守则》,前三条分别是“深入民间”、“与平民打成二片”、“向平民学习”,这会不会是针对下面工作人员而设,晏氏自己完全不受此规则之约束?

关于晏阳初的生活方式,乡村建设学院的师生们后来也有多种回忆,随便摘引几条:“晏院长总是穿着普通布料的长衫和一般的西服,但更多的是着长衫,这样便于接触群众。…‘他要求孩子从小就养成不奢侈、不浪费、爱惜财物的好习惯、好思想”,“晏院长的饮食很简单,严格规定不多的一点菜金,不许多花。吃的面包,是以洋芋粉为发酵面和土面粉做成的,有人搞不清楚,说是洋面包”,“下乡检查平教工作时,大多步行,间或坐驴车和骑驴”,“对人和悦,待人至诚,在他家作过工的高妈说,与

晏先生相处20多年,从未听到他说一句怨言和责备的话……也爱和工人们聊天”,“(晏氏)常说:平教会的经费是‘沿门托钵’来的,其中包括不少孤儿寡妇的捐赠,如我们不踏踏实实为平民工作。随便浪费他们的捐款,是对不起他们,也是一种犯罪……”(《晏阳初纪念文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这些师生们的回忆大致是可信的,晏氏骑驴下乡有流传至今的照片为证。平教会的经费很多来自美国财团的捐赠,如果晏阳初个人生活奢华,接受、使用捐款的手续不清,精明的美国人会如此慷慨地持续支持晏氏吗?

如何评价侯外庐们的“晏阳初印象”

如何评价侯外庐的晏阳初印象?其实侯先生自己说得很清楚,他虽然和晏阳初比邻而居,却“不曾有一次正面相遇的机会”,说这种印象得自传闻应该不过分。但传闻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晏氏深受西方文化洗礼,且为虔诚的基督徒,其平素行事和生活格调有那么一点“洋味”,并不奇怪。侯外庐之所以有这么一种“晏阳初印象”,还必须推原到两人思想、理念上的严重分歧。思想上的对立正是看人容易先入为主的要害。

晏阳初追求点滴改进的路径,未触及社会制度之根本,且容易被视为企图抹煞阶级对立。这种路径自然为追求根本解决的人所轻蔑。侯外庐先生说:“(晏阳初)的特点是,常常不以中国人的立场分析中国的问胚。我一向认为他搞的那一套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不相矛盾,与统治利益更不相抵触……退一万步,如果说晏阳初心中真有一个乌托邦的话,我想,那也兴是布施者构想的幻境,而这位布施者自己口袋里的钱,也不过是从美国人那里得来的。”

中国农村乃至中国社会的问题,有没有一个根本解决之道?历史已给出答案,这里不论。平教会买了田租给农民,侯先生认定其没有“改善农民经济地位”和“触动农村封建剥削关系”。照侯先生的意思,平教会大概只有买了田一文不取地分给农民,才能算“改善农民经济地位”和“触动农村封建剥削关系”了,可是平教会本身不置产业,其经费几乎全部来源于募捐,如果按这样做下去,能够坚持几天?

正因为很少对宏大问题发言,追求点滴进步的晏阳初极易被判定为一个阶级调和论者、统治阶级的帮忙和帮闲者。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艺术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思维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着力点,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包括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学习、简洁转新四个步骤。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提问,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它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彰显。

一、对课堂提问的认识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提问的使用率也已大大地提高了,因此有必要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上课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注意力涣散,思想不集中,容易被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吸引。这时,富有技巧的提问,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还可以将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结合。

2.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欲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高质量的问题设置和富有技巧的课堂提问,能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

3.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诱导学生展开定向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富有技巧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按“启动──定向──活跃──收拢”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如在理解《老山界》一文的中心思想即课文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品质时,可把握文末一句话:“老山界是我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抓住其中的“难”字,把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①“难”表现在什么地方?②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深入课文,辅以师生之间积极主动的讨论,展开定向思维,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本文的中心。

(二)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对我们组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还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法手段。但教学中,往往又会出现“满堂问”的弊端,为此,笔者认为还应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使我们的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

1.课堂提问要新奇有趣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要的问题是课堂提问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新颖性,具有趣味性。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中,提问就必须有一定的特异性,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问题要难易适度,有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二、课堂提问的尝试

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问题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

1.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就要善于激疑,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最终明白了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3.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6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66-1

南师大冯建军教授在“生命化教育”讲座中提到一个“懒人有懒福”的例子,意思是说教师在一定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下的“偷懒”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对此,我深有同感。

一、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教学的最终成果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实现。在教学中,凡学生能够办的教师切莫包办,要学会“偷懒”。我们要让课堂真正变成“学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能够自我判断和调整,对学习内容能够根据自己的实情合理选择取舍,教师的责任主要是要充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再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最后,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转化上,“施教之路,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读书,使泛读、细读、精读相结合,指导学生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解决课本的章、节、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书本由厚变薄,由薄升厚,有效地达成学习的目标与要求。

二、合作探究,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教师不能包揽,而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合作交流、与他人分享中释疑解难,直至豁然开朗。在合作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对合作小组合理调配,使优、中、差搭配合理,并明确分工。其次,教师对疑难问题,要铺设台阶,分步解决,进行适当点拨,尤其要注意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从而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再次,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探究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应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并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互补、竞争的氛围,使有效地合作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巧踢皮球,让课堂迸发生命的活力

“教育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的、平等的,有些课堂的问题生成是教师在教案预设时不会也不可能预见到的。我们在课堂上不能排斥学生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敞开心扉,欢迎学生的质疑,在师生共同解决疑难的过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的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教师不要回避师生在认识上的矛盾,而是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问为契机,把课堂上突发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化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把学生创造性的主体活动与教师创造性的主导作用自然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记得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课堂上,我在引导所有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贪财忘义、趋利避害的丑陋面目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提问:老师,我并不觉得菲利普夫妇有何错,菲利普夫妇经历了足够的人生风霜,悲苦到了连女儿都嫁不出去的地步,他们对世事的无常、人生的冷酷应该有着丰富的体验和认识,如果是我家有这样一个叔叔,我也会躲着他。话音一落,教室像炸开了锅,赞成的、观望的、反对的,各种心理状态都有。我话锋一转说: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如果这件事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会怎么做?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五分钟。我临门一脚,把球又“踢”回给了学生。当然,这种“踢”不是回避,而是把问题转化为资源,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方法上来讲,我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讨论,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这比我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四、享受生成,让课堂流溢生命的动感

无处不在的生成资源是课堂最宝贵的财富。当课堂学习中,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的理解存在片面性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机智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走进探究的世界,享受生成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之外,更需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向文本纵深处发展、探究。

如齐国重臣晏子一向以雄辩的口才、敏捷的思维而闻名,《晏子使楚》一文展现了晏子为了维护国家尊严而严词反击楚王的高超的外交艺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晏子这一人物形象,设计探究活动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是晏子,当时你会用什么话来回击楚王?为什么?果然具有外交家风范的学生还不少,有学生说:“齐人固善盗”,我们齐国是你们楚国的友好邦邻,我们一直都把你们当成自己的榜样啊!还有学生在课堂随笔中写到:原来枯燥无味的文言文今天变得如此有趣,真希望今后我能像晏子一样拥有出色的外交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