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范例6篇

晏子春秋范文1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末期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生年无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从政期间,敢于直言劝谏,纠正国君错误;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民众的力量;崇尚节俭,戒骄奢淫逸。其品行节操甚高,孔子愿以兄事之,司马迁愿为之执鞭。

《晏子春秋》的主要内容是谏君主和答君主问,全书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作者不是晏婴本人,这从某些篇章写到晏婴死后的事情便可判断出来,如“景公游于?,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尸上而哭之,涕沾襟。”《晏子春秋》是后人采缀晏婴言行而成,所记的事情不可全当作信史看待,但多数作品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一则则故事使晏婴的形象浮现出来,也反映出了他的政治思想。

1.重民爱民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纷纷争霸,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变革之中,再加上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的力量越来越被统治者所重视。晏婴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也意识到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晏子春秋》中晏婴的言论经常是与民有关的,如“君国者,不乐民之哀。” “乱纪失民,危道也。” “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等,大部分都是进谏国君的,希望国君可以重民爱民,以民为本。晏婴自身也是这样做的。《晏子春秋》中记载到“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连下了十七天的大雨,肯定会毁坏很多房屋,会有很多百姓忍饥挨饿,而景公却只顾饮酒作乐,还命人巡视全国,寻找能歌善舞之人,晏婴在多次请求赈济百姓无果后,便把自己封邑禄田所得的粮食分给了灾民。身为齐国大臣,向国君汇报灾情,请求赈济百姓是分内之事,可晏婴不仅做到了这些,他能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周济灾民,其关心百姓疾苦的拳拳之情可见一斑。

晏婴生为贵胄(其父晏弱做过齐顷公、灵公二朝的大夫),又是齐国的重臣,我们无法否认,他能如此惜民爱民是因为知道民心向背影响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政权能否稳定,他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的。但是他能把人民记挂在心里,关心百姓,体恤民情,还是让人心生敬意。

2.以礼治国

礼源于原始社会宗教祭祀仪式,后逐渐演化成社会性的礼仪。西周时周公旦制礼作乐,维护统治者的等级制度,区分尊卑贵贱,至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政治权力下移,原有的礼乐制度也遭到了破坏,社会秩序处于不稳定中。晏婴从政时,齐国已有衰败之相,齐灵公死后,大夫崔杼拥立庄公继位,庄公在位六年,又被崔杼所弑杀,后崔杼又立景公继位。景公时,大夫田氏又与国君争夺民心,宗族势力日益强大,可齐景公却不制止他。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晏婴想要用礼来治世,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

晏婴多次强调礼的重要作用,如 “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国君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很大的权力。“上之所好,下必从之”,国君如果讲礼仪,群臣也会跟着讲礼仪;国君以礼来治理国家政事,百姓也会恭敬有礼。因此,晏婴经常劝谏国君要讲礼仪。景公在位时与大臣们饮酒,喝到畅快的时候说道:“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婴谏道:“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其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景公没有听从。过了一会儿,景公出去,晏婴没有起身相送,景公回来,晏婴也不起立相迎,举杯祝酒时,晏婴先于景公饮了酒。景公发怒,晏婴离开座席,叩头到地说道:“婴敢与君言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已。”景公听罢,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景公举行大射,晏婴按射礼的规定侍奉景公,景公却说:“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婴回答道:“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多则弑其君,子力多则弑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3.亲贤远佞

晏婴在政治上还主张任用贤才,远离佞臣。景公向他询问贤君治理国家的方法时,他便回答道:“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与君矣。”而佞臣就如同社庙里的老鼠,“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齐景公亲近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赏赐无功之人,惩罚没有罪过的人,晏婴进谏,说听闻贤君是仰慕圣人的德行而且信奉他们的教诲,不是听信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之人来实行惩罚和赏赐。接着说明景公的行为导致的情况是“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最后谈到古代士人的态度是,如果国君可亲近,他们就进身,国君不可亲近,他们就隐退。很显然景公属于后一种,晏婴便请求去职。景公命人追赶晏婴,顺从了他的教诲。景公有一次出外打猎,上山看见了老虎,走到草泽又看见了蛇。回来后就询问晏婴这是否是不吉祥的征兆。晏婴回答说:“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4.反对不义战争

晏子春秋范文2

情景一: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城门外

人物:晏子(齐国的大夫)

楚王(楚国的黄帝)

接待人(奉命接待晏子的人)

[春秋末期,齐国的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势欺人,想侮辱晏子,显显威风。楚王把城门关起来,让晏子从一个五尺来高的洞钻进去。

晏子(不满地)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接待的人马上跑到楚王面前报告。

楚王(着急地)晏子怎么做?

接待人(拱着手)禀大王,晏子说那个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那儿进去。

楚王(遗憾地)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情景二: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皇宫里

人物:晏子(齐国的大夫)

楚王(楚国的皇帝)

[晏子进了皇宫,见到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

楚王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为难)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晏子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情景三: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酒席上

人物:晏子(齐国的大夫)

楚王(楚国的皇帝)

两个武士(奉命关押囚犯的人)

囚犯(齐国的盗贼)

大臣(楚王的臣子)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那里人?

武士甲(拱着手)禀大王,他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指着囚犯)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晏子(站起来)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因为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

晏子春秋范文3

  

  

一.“曾子问曰囗子送之”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编号29:“曾子问曰囗子送之”。

胡文无说,韩文注曰:“存疑。”

《说苑·杂言》:“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君子赠人以财,不若以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则易以匹马。非兰本美也。愿子详其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 

《孔子家语·六本》:“曾子从孔子之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酳,既成噉之,则易之匹马,非兰之本性也,所以湛者美矣。愿子详其所湛者,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编号29章题“曾子问曰囗子送之”,笔者以为“囗”或可补“晏”字,此章题所记或即孔子赞晏子送曾子言事。曾子所问对象自然以孔子最为可能,据《孔子家语》,孔子对晏子之言十分欣赏,孔子所作评论则亦以起由于曾子所问最为可能。

《孔子家语·六本》记晏子送曾子言,以“游必择方,仕必择君”作比,“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从而强调“君子居必择处”。比之《说苑》,这种表述显然主次分明,更清晰而深入。《说苑·杂言》记晏子送曾子言:“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就局部具体言,在“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之间实际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较之《家语》“择方所以修道”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就晏子送曾子言事,《说苑》远不如《家语》所记深入细致。由此推论,《孔子家语》此段来源更为原始真确。 

《家语》这段文字也最为完整。《孔子家语·六本》接着记“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孔子完全赞成“居必择处”。孔子对晏子所言的赞扬评论承晏子送曾子言而来,榫卯相合。由此更知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章题与《孔子家语》关系最为密切。

晏子送曾子言之事,史籍除《说苑》、《孔子家语》外,尚见于《荀子》、《晏子春秋》。

《荀子·大略》:“曾子行,晏子从于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请假于君子,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三月五月,为帱菜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檃栝,不可不谨也。慎之!兰茝、稁本渐于蜜醴,一佩易之。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可不慎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语句虽互有差别,但旨意则一。《晏子春秋》所谓“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云云似混入《荀子·劝学》中语。《荀子·劝学》中另有“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一语,此当亦即《晏子春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之由来[2]。《晏子春秋》一书西汉初年已经流传[3],其中一种本子发现于银雀山汉简中,刘向校书时删其重复定为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并作序文,一如其校定《荀子》(《孙卿子》)。故《荀子》、《晏子春秋》的此部分内容既有资料来源相同的问题,也存在写定文本、整理校订诸环节中窜乱的可能。刘向取材“说苑杂事”,搜集编纂《说苑》,《说苑·杂言》“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句,除“所以修道也”另有独立资料来源外,则当即本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要之,《孔子家语》所记内容渊源古老,并与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关系密切,阜阳1号木牍编号29章题或即《孔子家语·六本》所记孔子赞晏子送曾子言事。晏子送曾子言事,儒家各种典籍中多有记载并有窜乱改变,《说苑·杂言》所记部分本自或已窜乱的《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二.“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 

编号42:“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

胡文注曰:“见《家语·六本》、《说苑·杂言》。”韩文注曰:“本章见《说苑·杂言》:‘仲尼曰史鳅有君子之道也。’《家语·六本》作‘史鳅有男子之道三焉!’”

史鰌为孔子同时略早之人[4],其人其事,王蘧常先生辑群书有全面严谨的绍介,部分可疑资料如《说苑·政理》所记卫灵公问史鰌以子路、子贡事摒弃不录(此条经钱穆考辨当属传说虚造[5]),今录王文于下[6]: 

“史姓鰌名,卫大夫,字子鱼。(《吕览·召类》注、《新序》一)故又称史鱼。(《论语·卫灵公篇》)其相反角。(《御览》三百六十三引《管子》佚文)孔子称之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论语》)又曰:‘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说苑·杂言篇》)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迷子瑕不肖而任事。史鰌患之,数言蘧伯玉贤,而不听。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生不能进蘧伯玉而退迷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而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灵公往弔,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灵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贵之,召为子瑕而退之,徙丧于堂,成礼而后去,卫国以治。(《大戴礼·保傅篇》、《贾子新书》十、《韩诗外传》七、《新序》一、《家语·困誓篇》皆同)”

孔子对史鰌称赞有加,《孔子家语》、《说苑》都具体记载了孔子赞史鰌“有君子之道三”的名目,《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史鰌有男子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己而曲人。”《说苑·杂言》:“孔子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不管政治清明还是黑暗,史鰌都如箭一样笔直。孔子最赞赏的正是史鰌的刚直。

对于史鰌,诸子中庄子和荀子是激烈的批评者。《庄子·胠箧》:“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这里的“史”即指史鰌。《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鰌不如盗也。”《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豀利跂,茍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荀子·非十二子》中还专门批评了子思、孟轲。

史鰌身上所体现的刚直的士节最为孟子提倡。《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等豪言壮语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士”的脊梁精神。荀子非孟,所以他批评史鰌并不奇怪。《荀子·不苟》批评田仲、史鰌欺世盗名的理由:“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就是针对《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来。 

《韩诗外传》受《荀子》影响深刻,整篇《韩诗外传》54次引《荀子》,徐复观说《韩诗外传》“大量证引了《荀子》的材料,甚至其著书体裁,亦由《荀子》发展而来,即可了解他受荀子影响之深。”[7]《韩诗外传》同时还受到了《孟子》的影响,全书6次引《孟子》,2次引孟子之母教,《荀子》非十二子,《韩诗外传》袭《荀子》而非十子,但不批评子思、孟子,正是最好的说明。《韩诗外传》卷4:“夫当世之愚,饰邪说,文奸言,以乱天下,欺惑众愚,使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则是范睢、魏牟、田文、庄周、慎到、田骈、墨翟、宋駢、邓析、惠施之徒也。此十子者、皆顺非而泽,闻见杂博,然而不师上古,不法先王,按往旧造说,务自为工,道无所遇,而人相从,故曰:十子者之工说,说皆不足合大道,美风俗,治纲纪,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众愚,交乱朴鄙,则是十子之罪也。” 前人如王应麟等以为这是因为《荀子》非子思、孟轲是出于韩非子、李斯之流篡改的缘故,金德建先生已经辨明荀子非孟,确实与韩婴不同[8]。《韩诗外传》受《孟子》影响最关键的则是确立了以节义为士的立身处世的立足点[9]。

刘向《说苑》20卷围绕20个中心主题摘引故事进行道德说教和政治劝诫,其标准一准孔门儒学。据徐复观统计[10],《说苑》全书引《论语》16次,引《春秋》24次,引《易》18次,引《书》16次,《说苑》引《孟子》8次,引《荀子》4次。《荀子》是刘向亲自校订序录的,其征引反不如《孟子》多,《荀子》对刘向的影响不如《孟子》明矣。《说苑》非为传《诗》而作,但其“采传记行事”,直接受《韩诗外传》影响。《韩诗外传》所特别提倡的士节,则“全为刘向所承受”[11]。刘向《新序》有《节士》、《义勇》诸题,《说苑》则除《立节》外,更有《复恩》。刘向《立节》前言曰:“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可见,《说苑》承《韩诗外传》而强调士节正是纠正荀子而对思孟思想的发扬;《说苑》赞美史鰌强调士节,走的是思孟学派的路数。孔子赞美史鰌的刚直,子思是孔子孙,孔子家族学的《孔子家语》也同样赞美史鰌。因此,从编号42“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来看,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应该也就是思孟学派纪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著作,而其时间当在《荀子》之前。

提倡刚直的士节是思孟学派继承发扬孔子思想一个重要主张。可另举一例。阜阳双古堆编号40:“楚伐陈=西门燔”,《韩诗外传》卷1:“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诗》曰:‘忧必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礼哉?’”《说苑·立节》:“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阜阳木牍出自西汉初年墓葬中,其成书时间更远早于此,“楚伐陈,陈西门燔”故事是早期的思孟学派所收集的孔子关于刚直气节的言论,应该就是《韩诗外传》、《说苑》此则故事的来源。“楚伐陈,陈西门燔”的故事还见于西汉宣帝时定县刘修墓所出汉简《儒家者言》,《儒家者言》编号660:“伐陈西门囗因使其降民修之囗”,编号2416“二人囗”,唐山地震后已佚原简“子曰丘也”。

--------------------------------------------------------------------------------

[1] 定县汉简《儒家者言》的取名则显然考虑了《汉书·艺文志》之诸子略儒家53家836篇中有不知作者的《儒家言》18篇的历史存在事实。

  

[2] 《晏子春秋》和《荀子》说记晏子送曾子言事,高亨虽未作多本之间段的比较,但也曾经作过句、词的细致分析,其结论却与我们正好相反,而这一结果还被作为评估整体《晏子》、《荀子》先后的重要证据。高亨《〈晏子春秋〉的写作年代》(《文史述林》)曰:“彼此对照,显然不是《晏子》抄《荀子》,而是《荀子》抄《晏子》,有所删省改动,化古奥为浅明。”以古奥和浅明为唯一标准判断古书先后源流并非绝无问题,更何况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里牵涉的《荀子》并不是出自一处。

[3] 今本《晏子春秋》的编定过程十分复杂,各种不同意见可参看郑良树《论〈晏子春秋〉的编写及成书过程》,《管子学刊》2000/1,2。

[4] 钱穆考订孔子未及交史鰌。(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5]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6] 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

[7] 徐复观《〈韩诗外传〉的研究》,《两汉思想史》卷3。

[8] 参见金德建《〈荀子·非十二子篇〉与〈韩诗外传〉卷四“非十子”节之比较》,《古籍丛考》。

[9] 徐复观《〈韩诗外传〉的研究》,《两汉思想史》卷3。

晏子春秋范文4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

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9、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1、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____司马相如《凤求凰 / 琴歌》

1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1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___黄景仁《绮怀》

14、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15、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____乐婉《卜算子·答施》

16、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7、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____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9、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20、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____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2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2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3、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4、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____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25、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____佚名《留别妻》

2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2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佚名《子衿》

2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9、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____卓文君《白头吟》

30、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3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____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33、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____袁枚《马嵬》

3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3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____白居易《长恨歌》

36、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7、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____崔郊《赠去婢》

38、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____佚名《西洲曲》

39、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____曹植《七哀诗》

40、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____佚名《留别妻》

4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____张泌《寄人》

42、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____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4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____李白《怨情》

44、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5、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46、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8、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49、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___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50、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____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5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52、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3、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____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5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____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55、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5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____王昌龄《闺怨》

5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5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9、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____卓文君《白头吟》

60、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____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6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关雎》

62、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____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63、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____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64、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65、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____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66、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____李白《长相思·其一》

67、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____李冠《蝶恋花·春暮》

6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____李白《长干行二首》

6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____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70、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____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71、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____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7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____卢照邻《长安古意》

73、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____白居易《长恨歌》

75、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____李白《春思》

7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7、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____徐干《室思》

7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79、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____佚名《静女》

80、今夕何夕,见此良人?____佚名《绸缪》

81、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____佚名《上邪》

8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__佚名《蒹葭》

83、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____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84、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____武则天《如意娘》

85、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____李白《古意》

86、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____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87、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____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88、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____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89、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____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90、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____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91、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____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92、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____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93、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____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94、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95、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____傅玄《车遥遥篇》

96、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____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97、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____白居易《采莲曲》

98、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____乐婉《卜算子·答施》

99、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____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晏子春秋范文5

春秋末期,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矮小,于是让晏子钻“狗洞”。晏子巧妙的说:“楚国是‘狗国’。楚王楚王又说:“齐国没有人才。”和“齐国人没有出息”。都被晏子巧妙地回答出来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春秋范文6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

人物:晏婴接待人楚王大臣武士罪犯

第一幕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正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卫兵:我国大王说了,你人矮,只配从这小洞里钻进去。

晏子: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去问问你们大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画外音:卫兵向楚王报告了晏子的话,楚玉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士兵:大开城门,有请大夫!

(晏子大步走进大厅,与楚王并排而坐)

楚王:(冷笑地)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既然你们齐国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这么一个人来呢?

晏子:(为难地)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第二幕画外音:一天,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在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去。

(犯人被武士押上)

楚王:那个犯人犯了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众大臣及武士等哈哈大笑)晏子:大王难道不知道吗?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同样的道理齐国的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做盗贼吧!

楚王:唉,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楚王唉声叹气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