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

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范文1

通识教育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人格,形成社会需要的素质。目前从就业需求趋势看,许多招聘者较注重应聘者的专业素养、公共责任和认知人格等决定任务效果的要素。公务员是具有公共属性的职业,尤其需要这些要素。而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受求稳求同的择业观影响,会不考虑自己的专业、潜能和真正的工作兴趣,盲目报考公务员,或者是受家长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官本位观点的影响,被迫去考公务员,从事公务员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由于受不完善的法治和传统政治文明的影响,权力可以干预资源的配置,并能够满足多种的欲望,因而,在社会中产生对权力超级崇拜的现象。而获得权力的前提是需要成为公务员或者是与公务员相近的职业,如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职业等。以上这些因素,使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趋之若鹜。而众多大学生考上公务员后又存在不喜欢它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行为不利于其能力发挥,势必是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在校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缺少合理的认知,会产生盲目选择。《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识课,是一门能够向大学生讲授与公务员制度规范相关的课程,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了解公务员职业,思考蕴含于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公平和公共性内涵,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对实现社会公平的热情和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愿望,从而,减少未来公共行政过程中和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学习和养成社会所需的公共性素养,以在社会任何领域都有助于公共性的体现。通识教育是要培养合格的高尚的公民。而公务员首先是公民,是一个能够为其他公民和社会提供所需帮助的公民。因而,把《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通识教育课极其必要。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主要内容

(一)讲授《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理论

很多大学生对公务员这一职业不了解,不清楚与公务员相关的管理制度,譬如,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考核制度、纪律与惩戒制度、交流与回避制度等。他们对现实中公务员、和某些公务员不合理的晋升、惩戒等现象没有客观的认知,认为这些问题是通过金钱搞好关系就可以解决的,而且,认为公务员可以利用公共权力获取很多资源,这是一些大学报考公务员的动机之一。为此,针对这一现实,结合政治学、法学和伦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国家公务员制度》,使大学生对公务员这一职业和管理制度产生合理的认知。

(二)分析国家公务员职业的现实境况

近几年,政府对公务员要求严格,一些不合理的福利待遇减少或者取消,但是一些在校大学生依然选择公务员职业,以实现家人的愿望。通过调研发现,一些毕业大学生通过努力考上了公务员,他们对公务员这一职业后并不是很满意,甚至有些失落。主要表现是:其一,一些怀有公务员梦想和抱负的毕业大学生,考上公务员后,却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因为初任公务员基本是做一些简单琐碎的事情或是被安排到基层做与专业不相适应的工作。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巨大,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热情日趋减少。其二,收入待遇与期望相差甚远。比起想象中公务员待遇,现实中的基层公务员,并没有那么好。大学毕业生初任公务员进入基层后,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成绩不突出,与选择其他职业的同学相比,收入不高有差距,没有荣誉感以致在工作会没有较强的进取心。其三,竞争与压力较大。在一些领导看来,大学毕业生学历较高,能力也应该较强,是比较优秀的人才,当然会对其期望很高和工作要求较高、分配的任务较多。然而,多数大学毕业生刚刚参加公共管理领域的工作,需要适应环境、转变角色,同时由于经验不足、实践能力不强,在工作上效率与质量不高,被认为眼高手低,使他们容易产生受挫心理。在基层,晋升压力大,因为公务员的职务有限而欲晋升的人员多,晋升是非常慢的过程,这也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初任公务员的现实情况分析,使在校大学生清楚公务员职业的现实情况,公务员职业并不是很轻松没有压力的工作,所在领域要求有比较高的能力和素质,也存在被淘汰的风险。相较其他领域,公务员系统的等级制度比较严格,工作环境因其特殊性,相对比较保守,晋升竞争比较激烈。为此,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去选择职业,不要盲目、盲从去报考公务员,减少浪费资源。

(三)指导大学生应对公务员考试

大学生不仅对公务员职业性质与本质不是很清楚,而且对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有些模糊,侥幸心理较多,不会合理利用时间和备考。在调查中看到,在校大学生持“试一试”的态度去考公务员较多,做充分准备的人不是很多。而且通过访谈发现,应届毕业生即使有考公务员的想法,只是按照自己一贯的学习模式进行突击,看几本公务员考试指南书和多做几套题,侥幸心理较多。然而,公务员考试题复杂多变,涉及面积广,可谓是包括了整个人类的文明成果,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和认真的准备,仅仅采取突击的方式是很难取得理想成绩的;或者是大学生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个人能力的培养,往往是笔试成绩很高而面试失利。也有一些大学生选择捷径备考,把成功的期望放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培训班上。在对公务员调研过程中获知,不论是领导还是初任公务员,都不提倡参加辅导班。因此,在讲授《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过程中,客观理性地讲授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内容,使在校大学生了解如何报考如何准备,端正态度以减少在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并通过努力实现做公务员的愿望。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形式

为了更有效地让在校大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职业及相关制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安排和讲授《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识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运用现实中的案例,讲授国家公务员制度

其一,解读公务员职业。结合社会众多职业进行比较,指出公务员是社会各种职业中的一种,只是由于所在领域即在国家的各种机关中任职,具有特殊性,他们主要是运用所掌握的公共权力管理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要求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平台。而且,欲成为一名公务员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凡进必考,不经过考试进入国家机关的人员不是正式公务员,不能享受公务员待遇,因为,这一职业是非常神圣而严肃的职业。其二,公务员的分类辨析。针对大学生考研还是考公务员的矛盾心理,结合职位的分类制度剖析学历和任职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职位分类是一种以工作职位为主要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是对公务员进行各种管理的依据。公务员类别按照一定的标准又可分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等,不同职位所要求的专业和能力有差别。在我国进行公务员管理时,根据情况还需要结合品位分类进行。譬如,在初任公务员的初始定级中,以学历和阅历为主,认识到学历和阅历的价值,比如本科是科员,硕士可能是副主任科员(副科级),博士是主任科员(正科级),认识到公务员制度的公正性,也明白经过研究生学习后依然可以选择公务员职业。其三,公务员的晋升、纪律和奖惩制度的分析。在社会现实中,许多人认为,公务员的升迁和奖惩主要依靠社会关系和金钱来运作。因此,选择关于公务员的晋升、纪律和奖惩制度这些方面的案例,使其了解公务员的晋升、纪律和奖惩制度都是需要依据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的,凡是没有根据这些制度运作的,最后都会有相应的行政和法律制裁,当前众人皆知的腐败案例,就是比较有力的说明。其四,交流和回避制度的阐释。这些制度是比较专业的,在现实中熟知的人不是很多。因此,结合国家高级公务员的异地任职、工作调动的事例进行分析,使大学生明晰此类规定是为了防止领导类公务员在不同工作领域、地域形成的关系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分析公务员执行公务和任职的限制条件要求,指出目的是为了保证行政执行过程的公正性。通过对这些制度的讲授,使在校大学生能够认清公务员制度客观公正的现实。

(二)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使大学生了解公务员考试,为考试做好准备

在《国家公务员制度》通识教育选修课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的环节,针对具体的《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考试科目,向学生讲授一些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知识,指出《行政能力测试》试题比较灵活、涉及范围广,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多读书勤思考会有所助益,并提供应该阅读的书目类别;在练习环节,对于《申论》的准备,引导他们经常参与一些积极的公益性、公共危机处理的活动,平时多关注新闻时事,不断进行理性分析,养成从宏观上看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并根据《申论》历年考试的特点,指导他们练习写作以提升写作水平。在实践环节,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演讲,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逻辑分析能力,有机会去参加和宣传社会上的积极活动,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沉着冷静。此外,借助大学生的学生社团功能,定期组织在校大学生进行公务员模拟考试的活动,邀请专家、有经验的老师指导、评价,从中总结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为正式的公务员考试做好准备。

(三)比较分析国家的就业政策、社会所需要的职业,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职业

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范文2

成功个案

陈晓晨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陈晓晨是毕业于东北大学软件学院01届计算机系的毕业生,他参加去年公务员考试,并被成功录取为辽宁省某厅公务员。

“说服”差距:提前准备

小陈在充分复习后顺利通过了笔试,开始积极准备面试。“当时我记得我的笔试成绩和排名第一的人相差7分,我知道只有通过面试这短短的30分钟来缩短或超越这7分的差距。”小陈在接到面试通知后及时的调整心态,对自身的外观进行了刻意的包装,并从网上了解了公务员面试中要考查的几个方面的能力和常见题型。在接到面试通知到面试期间,他没有熬夜背书,而是保持正常的饮食起居规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最饱满的精神迎接面试。

“说服”考官:不光装备

面试当天,小陈一身打眼的西装、洁白的衬衫和深色领带相得益彰;饱满的精神加上满脸的笑意更给他增添了几分自信。面对考官的问题也能应对如流:

问:如果你遇到了挫折,怎么办?谈谈你过去的经历中有过挫折和失败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答:首先看看挫折的程度是多大。我有没有能力克服,如果不能,那么我会在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次成功积累经验;还要从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中吸取经验,避免自己走不必要的弯路;寻求周围朋友的帮助,在哪跌倒在哪爬起,争取渡过难关。最后小陈还简洁又不失生动的举了一个自己上高中时的例子……

在场的考官无不纷纷点头表示认同。最后公布成绩时他发现,在面试环节后他竟然超过了第一名5分之多。

小陈总结自己的面试经验就是:心态平和,自信但不自负,考前充分复习,考时仔细分析,了解出题者目的,语速不宜过快,抓住问题的突出点,条理清晰的表述问题。

准备活动

三步走带着自信面试去

第一步:树立信心,自信最重要

刚刚通过了笔试,在接到面试通知书时应试者是不是感到忧心忡忡、或者是得意忘形?孙老师建议:一定要及时的调整好心态,回到笔试前积极备考的状态中来。要一直保持一种略微兴奋的心情到面试当天,这种兴奋的心态也能带给应试者强大的信心,而自信又是成功面试至关重要的一环。第二步:全面包装个人形象

外观形象在面试中也属于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应试者应该在对个人外观上的包装狠下功夫。公务员本身属于政府职能工作,庄重的着装体现了政府尊敬服务对象的精神。服务意识越强越需要规范展示自己的形象,规范着装形成的良好氛围使公务员容易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公务员的着装应该是从头到脚、从发型到袜子、从西装到领带各个方面都一丝不苟。

应试者作为即将有机会成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同样应该按照公务员的着装标准参加面试,给考官以做好从事公务员工作准备的感觉。男性应以深色西装、白衬衫、单色领带、皮鞋为主,切记西装、领带和皮鞋的色调要统一;女性则以职业套装、白衬衫、高跟鞋为主。无论男女着装后都应显得庄重得体、朴素大方,让着装和应试者的肤色、气质、体形达到和谐统一。

第三步:准备工作做充分

在面试某一家单位的公务员之前,应先对该单位的工作性质及特点进行深入了解,衡量自己与所面试职位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考官通常会针对单位工作性质的不同而提问一些突发的问题,了解这两点对于应试者在面对这些突发问题时常常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千万别学

乔秋红 原来面试能改变运程

乔秋红(化名)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因为所学专业的关系,他本身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就进行了大量的知识储备,自认为笔试通过,面试肯定万无一失的他却因为面试这一环节马失前蹄。自信:笔试分咱最高

乔秋红毕业后随着女朋友的脚步来到了沈阳,做了沈阳人的女婿,本身所具备的优势让他参加了辽宁省民政厅的公务员考试,同他一起参加的还有自己的女朋友林某和同学常某。仓促准备后参加了笔试,却很意外的名列前茅,超过了女友和同学10多分,这不禁让他得意起来。自负:面试不在眼里

小乔懊悔的说:“当时我特别得意,还向他们炫耀说公务员考试的知识全在平时积累,像他们那样临阵磨枪起不到作用。没成想就因为我轻视了面试这一环节,而失去了考上公务员的机会。”小乔说,他在接到面试通知后着实高兴了几天,还特意坐飞机回了一趟广东佛山的老家邀功,根本就没想过关于面试的问题。自问:那天我说啥啦

面试当天同样是一身西装革履的打扮,却因为几天的舟车劳顿略显疲惫,而没有试前准备的他揣测不透考官们在考查他哪一个方面的素质,问题回答的没有针对性更让他慌了手脚。为了能够表述的更清楚,他的回答冗长拖沓,仅一个自我简历介绍就进行了近10分钟,考官们不耐烦的神情让他心先凉半截,后半段的答题更是驴唇不对马嘴。他形容自己面试后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说过些什么,自然与公务员无缘。

帮你忙活

缺点一个不少,优点三个嫌多

孙老师向我们提供了一些往年公务员面试时的常见题型和讲解:

根据公务员招考面试测评要素和往年的出题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对以下几项常见问题进行准备:

(1)叙述个人简历:个人简历是体现一个人生平事迹最主要的依据,叙述个人简历时应学会避重就轻,突出亮点,切忌语言冗长拖沓,要言简意赅的将自己从前的经历表述出来。

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范文3

1科举制对中国政治产生的影响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政府开设科目公开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来选取人才,分别授予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唐朝继承进一步完善,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一)科举制的地位

科举制使普通人通过考试有了一次入朝为官的机会,它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有三个方面:一是将原来掌握于门阀氏族或地方的人事选拔权相对集中地收归中央,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二是适应了广大中下层地主阶级利益和需要,扩大了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三是适当调整了封建政治体制的内部结构,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新陈代谢,提高了封建国家行政机器的管理效能等等。

(二)科举制的历史借鉴意义

首先,科举考试制度加强了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这种形式,向人们灌输封建正统思想,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

其次,科举考试制度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魏晋南北朝以后动乱分裂、凋敝破落的封建社会在唐宋明清时期又走向了复兴和繁荣。科举考试对改善中国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也有一定积极意义。科举考试抑制了任人唯亲的痼疾,以法律手段防止科场舞弊行为,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这些做法本身就是对封建吏治的积极更新和促进。

再次,科举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调解了统治阶级内部及其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紧张的关系,缓解了社会矛盾,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最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2当代公务员制度简述

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公众择业的一条主要渠道并为人们所关注。“公务员热”现象在全国各地受到追捧。公务员考试是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唯一合法途径。然而,一个国家通过什么途径,选取什么样的人参与国家管理,这是每一当政者必须认真考虑的大问题。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时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的突破。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借鉴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而逐步酝酿出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选拔制度,它的推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二是促进了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三是有利于在全社会中形成一种平等的竞争机制。

3科举制的利弊对公务员制度的启示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具有自己的特色,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不仅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也须要总结历史的经验,以加速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法律化。辨证地看,科举制度有弊有利。在借鉴科举制度时,应去除科举制度中的制度本身不合理因素等糟粕,吸收科举制度的精华和经验教训,古为今用,为深化和逐步完善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服务,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录用制度。

第一,加强考试部门的独立性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考试的控制力。考试部门不能成为其它机构的附庸机构,应该保证考试机构的独立性,不受到个人与其它组织的影响,以保证考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合理选出国家的栋梁人才。为了更好地体现考试中的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考试的绝对控制能力,而全国性的考试必须体现中央政府的权威,尽可能地杜绝考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首先必须控制考试出题有关人员,必须建立出题人员的选拔机制,考察出题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个素质一般包括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所谓道德素质是出题人员道德要素的总和,业务素质则是出题人员知识和能力的总和。出题人员不仅要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强烈的道德情感、顽强的道德意志、高尚的道德品格,而且要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卓越的思维辩解力、处置力、协调力、创造力,在其活动中始终演绎公平、正义、合理的职业行为。出题人员在其活动中,必须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始终以诚信为本,并专于其业、精于其业。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考试制度的合理与公正;其次,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培养与控制,强调监考人员的品行,要求监考人员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责任感以及自制力来保证考试的公正,建立合理可行的监考人员配备制度,实行监考人员临时抽调和地区回避制度,并完善监考人员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对、的人员严惩不贷;最后,要加强考试批考人员以及后续工作人员的监督,使其忠于职守,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对表现突出人员予以奖赏,对不良人员予以清除与适当的惩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考试命题综合性,考试文风朴实性。考试命题必须与学校教学相仿,考试命题要体现出考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基本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考察考生的知识运用及随机应变能力。在具体命题中,应尽量减少乃至取消机械记忆式的试题,创造一种融记忆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题形式。考试文风实用化与朴实化。考试要求事先向考生公布,文风注重经世致用和朴实尔雅,杜绝学无本源、浮华不实的文风,以尽可能地遏制猜题之风的蔓延和杜绝机械记忆者的侥幸中试。

第三,考试制度法律化。科举制在立法保护、连续稳定性这一点上,至今也很有借鉴价值。科举制的整个考试运作过程和机构设置都是有法律依据的,除了皇帝,级别再高的无关官员也无权过问。我们今天选拔公务员和干部公开考选等人事制度必须法律化、制度化,这是保证法治、防止“人治”的最好办法。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对公务员考试制度的立法,把公务员的考试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

第四,考试监督机制民主化。历代王朝对科举舞弊的防范非常严厉,对舞弊案处置更是严厉。但是舞弊之风却屡禁不止,明清科场防范最严,舞弊之风却最盛。可见光靠刑罚不能根除舞弊现象,关键要有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主要措施有:(1)通过考试机构系统实施监督。可在考试机构内部设立一个监督小组对考试程序以及其它问题进行监督,还可以加强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监督,促使各级考试机构慎重行使权力;(2)新闻监督。由新闻报刊对考试进程适当予以报导、评论,将其考试活动置于社会舆论之下,有利于防止各种工作人员滥用权力;(3)公众监督。各种考试必须对公众公布,并详细列出考试规则,使考试职员的权力受到公众的监督。除了建立民主化的监督机制外,还必须建立事故救济机制。现实生活中,各种考试事故常有发生,遇到此情况,允许当事人通过各种形式或者法律形式,矫正因滥用权力造成的不公正。

4结论

无论是科举制还是公务员考试制度,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制度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有其局限性。它们的实施能否最大发挥其有利方面,避免不利因素,关键是如何使用相关的制度来约束以及如何运用。制度改革的同时,公务员考生的素质也应该要相应的提高,这样才能达到双管齐下、与时俱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范文4

第一,我们考生在进行准备的时候要侧重于对真题的研究,考生在备考当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申论或者是行测的复习,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找不到复习的方法。从命题来讲它是一个能力考试,是一个非专业考试。怎么准备?就是研究真题,研究真题从行测来讲就是要重视对题型的了解,你要知道它是通过什么样的题型来考察你的能力。题型了解了对题目的解答就有了思路。申论也是一样,我们通常说能力的提高,能力怎么提高?实践经验当然很重要。但是对于考试而言,这种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还在于通过对题目的分析,通过对题目的解答来进行提高。真题从出题的质量来说和某些辅导机构和市场当中的辅导教材相比较,它的命题更加科学,也更能反映目前的考试政策和命题的变化。所以,建议大家把真题的研究作为重点。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方法最关键。无论是申论还是行测,速度对于我们考试题目的完整回答都非常重要。从考试来看,大部分考生完不成所有的题目。我们知道2014年和2014年从行测来讲题目数量是140道题,时间是120分钟。申论阅读材料的文字量是8千字左右,写作的文字量是2014字左右,都要求你比较快速的反应,比较快速地形成作答的思路,迅速把题目做出来。如何把题目做出来?方法最关键,就要求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尽可能地去多做一些真题,了解题型,这是提高速度的一个前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对于你的速度有所帮助,这是第二个建议。

第三个建议,思维是根本。从公务员考试考察的核心来看是能力考试、能力测查,因此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的背后都是一种思维的考察。思维能力的测试在我们的公务员素质当中核心就是分析能力。比如申论,从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讲,它要求你总结问题的焦点,比如怒江水电开发,方案一出台就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第一道题目就是让你围绕材料,指出这个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各自赞同和反对的意见是什么,与往常的题型相比不单纯让你从材料当中把要点提炼出来,它要你分析出来到底争论的矛盾点在哪里,核心问题是什么。这就要求考生对整个材料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行测也是同样,最集中的反映就在于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型。这两种题型在我们的解答过程当中需要对数字进行比较,需要对条件、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这样的一个分析过程其实也是考察思维。

这是第三个建议,重视思维能力的提升,从专业和职业来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我们在公务员的考试准备过程当中就是要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拓宽自己的思维思路,这样才能够应对公务员的测查方式。

第四个强调的是基础不能忽视。刚才我们反复说这是一个能力考试不考察专业或者是与专业关系不大。但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需要在备考过程当中也要加以重视。这里面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1,法学。法学基础知识在行测的考试当中只有15分左右,但是这部分题型如果没有法学基础知识的话是很难答对,并且如果有一定的准备,相对于其它题型来说比较好得分。

2,逻辑学。逻辑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我们判断推理部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逻辑学的基础,我们很难驾驭这种题型,这样我们通过题型的了解,通过大量演题,能够对题型有所认识,对这种解题的规律有所认识,但是没有这样一个逻辑学的基础,对我们整体能力的提升还是有所欠缺。

3,数学基础知识。数学通常考察的是在基础教育当中的初等数学,难度并不高。但是如果我们在专业的学习上,对数学学科偏离得比较远,对于数学题型我们也会觉得没有办法。

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范文5

一、关于201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形式

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的方式主要有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文件处理等形式。201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告中明确规定采用结构化面试与无领导小组讨论两种方式,部分单位以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和加试专业知识的方式进行,加试时间为2014年11月2日-6日。市级部门一个面试组面试人选为4-10人的,实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每个区县(自治县)至少在一个面试组(面试人选为4-10人)实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其它面试组实行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成绩公布方式为:面试完第二位考生后,主考官当场向第一位考生宣布面试成绩,以此类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成绩公布方式为:由招考区县、市级部门在面试结束的当天公布每位考生的面试成绩。面试要求考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满分100分。面试结束的当天(结构化面试考生40人以上的可以第二天)向应试人员公示面试成绩、总成绩和参加体检人选名单。

二、关于201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的分值比例

201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告规定面试成绩计算公式为:面试成绩=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成绩×70%+专业知识成绩×30%。在专业知识考试的第二天内,由招考区县、市级部门公布专业知识考试成绩。在面试合格人员中,以考生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的办法计算总成绩。报考区县公安局基层民警岗、监狱人民警察、劳教人民警察、森林公安人民警察的总成绩=笔试成绩÷3×60%+面试成绩×40%;报考市委组织部、市外经贸委(英语翻译职位)、市外侨办的总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加试专业知识成绩)÷3×60%+面试成绩×40%;报考其他职位的总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成绩÷2×60%+面试成绩×40%。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进入面试名单的同学,分值相差都不大。例如有的岗位招录20人,进入面试者有60人,而第60名与第1名相差仅仅7分。但是,面试的分值差距却有可能比较大,同职位面试第1名与第2名的分数差距达到20分。这样一来,面试对最后能否顺利上岗就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201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服饰方面

11月份的天气已经比较寒冷,在前往面试地点的路途中要注意保暖,否则路上“受寒”之后导致在面试现场咳嗽流涕,会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尤其是在甲型流感肆虐的时刻,这种有“嫌疑”的行为更容易令人侧目。由于室内温度还是比较温暖,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面试教研室的卢璟老师建议考生还是穿着秋季套服。一则如果服装过于厚重,显得臃肿,二来会在紧张时更容易出汗。对于女性考生,最好是穿着干净利落的套服,不要佩戴首饰,可以用面部淡妆突出自己的活力。对于男性考生,最好是穿着干净笔挺的西装或者中山装,胡须要清理干净,头发要打理利索。皮鞋不论男女,都要选择黑色单鞋,切忌穿着笨重的皮靴进场。女生要选择肉色袜子,男生要选择深色袜子。建议考生都要准备一块手表用于计时,注意选择表盘清楚易看的手表。

第二,使用套路方面

有些考生看到套路之后如获至宝,认为可以解决自己没话说的问题,可能不知不觉中就走上过度依赖套路的误区。套路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但仅仅是答题的框架,每道题目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不严格审题而空泛地使用套路,会导致考官的反感,得到惨不忍睹的成绩。干巴巴的套路就像是树干,只有在上面添加上树枝与树叶之后,才是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树木。而这些树枝与树叶,就是针对每道题目内容提出的分析与对策。如果这些分析是具体切实的,这些对策是妥当可行的,回答就变得光彩照人,不仅吸引了考官的注意力,也获得了满意的成绩。

第三,深入审题与具体分析方面

有些考生因为刚刚离开大学校门,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对于分析能力自感力不从心。在复习环节中,这类考生要训练审题能力。看到面试题后,认真分析题中所包含的信息。题中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内容,如果忽略了题中的部分内容,就可能导致整个题目答题方向出现偏差。在具体分析试题时,使用分类法是有效的思索路径。下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面试教研室的卢璟老师举个例子来介绍如何运用分类法分析题目。

面试题:“财政部和后勤部关于经费问题有矛盾,你作为后勤部长,你怎么处理?”

【华图解读】首先,需要对题目进行类型界定,这是沟通协调类面试题。其次,题目中涉及的两个部分的关系界定为平级之间。这时,考生就知道了要用团结协作的原则来回答题目。再次,要知道财政部的意见是起源于后勤部花钱太多。到此为止,已经正确地审好题,下面就可以运用分类法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财政部认为后勤部花钱太多。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有误解,二是后勤部确实花钱太多。对于误解,要进行沟通协调,让财政部了解到后勤部的支出都是必须的,每笔开支都已经做到厉行节约。对于后勤部确实使用了过多的或者是不合理的费用,要进一步分析原因,是自己部门的计划不周密导致了浪费,还是执行不力导致了浪费。原因明确之后,要提出改进措施。以后要在计划环节加强检查,避免不周密的情况出现;在执行环节加强监督,避免浪费。当然,在改进措施之后,还要运用“阳光思维”对于自己与财政部的沟通结果做出乐观的预测。经过上述分析,就不仅仅停留在套路这个树干,而且勾勒出细节这些枝叶,答案就显得饱满。

第四,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自我能力的认知与定位

公务员考试个人总结范文6

黑龙江考题内容在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基本覆盖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题,必须对历年的考试题型加以了解,经过对历年题型的分析,发现如下规律:

第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平均每题用时最长,是考试的难点,主要考查考生平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第二,数量关系题型主要在速度上和解题技巧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

第三,判断推理题型的题量一直很大,是考试的重点题型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加强该题型的强化练习,做到有备无患,轻松应战;

第四,常识判断题型、题量、时间都相对减少,主要是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功底的深浅,难度系数减小,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

第五,资料分析题型是要考查考生对表格、图的认知度和理解力。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准备

(一)、应考的复习准备

很多人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其实提前准备一下还是大有益处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走出公务员考试的考场后,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魏老师提醒考生平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第一,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

第二,考前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在考前做几次练习就行了。这样的练习做得太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准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办法是提前做几套试题,一是可以熟悉题型特点,明确答题思路,考试时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测验的考题是逐年翻新的,不可能今年出与去年完全相同的题目。但是,把以前出过的题目稍加变化,作为新考题重新出来,却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仔细研究前几年出现过的题型及特点,无疑会对以后的考试很有帮助。二是可以熟悉规则、了解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比如答卷纸的使用方法,分段计时的要求,在每个部分、每道题上时间的分配方法等。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颇广,例如常识判断包括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科技和管理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方法。

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技巧。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的。

在考场上,考生应着重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审清题目。公务员考试时间很紧张,尤其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很多考生都答不完全部试题。因此,做题之前,就一定要认真把题目看清楚,准确答题,减少盲目性,避免因为改正错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二,回答问题要联系实际,忠于试题。公务员考试说到底是要看考生究竟是不是做公务员的"材料",改革后的考试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要求更严格了,所以,考生考试时一定要多联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际,不可以凭空想象。答题时一定要忠于原文,在所给材料中寻找正确答案。

(二)、应考的心理准备

大多数考生在考试前都会出现比较高的焦虑情绪,这是很自然的事。那么,在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消除自己的焦虑情绪。第三,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只是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

考试,不仅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经受检验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恰当的动机水平,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比考前其他方面的准备更为重要。当人们面临考试时,一般都有很强烈的取胜动机,希望自己获得成功,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的求胜动机,过高的期望水平,又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到水平的正常发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效果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过低和过高的动机水平均不利于活动的效果,而只有当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时,才会刺激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因此,在考试过程中,不要过多地思考胜败得失问题,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对自己真实水平的检验,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轻松上阵,坦然应对,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三)、应考的技能准备

有些人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1.把握好考试时间

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做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2.先做会做的题

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所有题时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3.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紧张,可以暂时把空上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