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例6篇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文1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他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虽然隐居林下,但跟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来。这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孟浩然写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的,表现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此诗托兴观湖,气势磅礴,格调浑成,是孟浩然诗中气象较为开阔的一首。前两句着力描绘洞庭湖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振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八月秋水上涨,与岸齐平,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湖面倒映天光,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极力凸显洞庭湖的浩淼。浩荡的洞庭湖,水气蒸腾,连云梦泽都在蒙蒙水气笼罩之中,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仿佛岳阳城也为之摇动。据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载:“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这里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望中之景,景中有情,诗人胸怀激荡,要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激越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求官的意愿和求荐的心情。

这是一首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自荐诗。诗的前四句写景,泼墨如水,浓描洞庭,堪称写景佳句。孟浩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壮志雄心,又暗示张九龄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后面四句,才是孟浩然要对张九龄讲的大实话。“欲济无舟楫”,是触景生情,就近设喻,告诉张大人自己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空有满腹经纶,胸怀壮志,却无人引荐,一展抱负。“端居耻圣明”,意指在这样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碌碌无为,白白虚度光阴,倍感愧疚羞于见人。这两句正式向张丞相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垂钓者”是双关的:一是实写湖边垂钓者;二是可引喻为张九龄那样的当政掌权人物。这两句的意思是:像您德高望重的张大人那样,能为国家效力,造福万民,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能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如果说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洞庭水侧重在“气势”,那么杜甫的《登岳阳楼》则是极力形容洞庭湖的“壮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冬。这年正月,杜甫一家由今湖北江陵乘船前往今湖南岳阳。这诗写出了登岳阳楼时所见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是历代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之一。

“昔闻”二句,由登楼而望洞庭,说“昔闻”、“今上”是倒入。清代何焯云:“岳阳楼因洞庭湖而有,先点洞庭,后破(破题)‘登’字,迎刃之势。”(《义门读书记》)洞庭水,即洞庭湖,称洞庭水则更具有形象性。昔闻其名,今历其境,欣喜中不无感慨。欣喜自不用说,感慨则是因为今天在漂泊中得以登上此楼。三、四句,洞庭湖好像把东南大地从中裂开,使东西两边分属吴国和楚国。湖水一望无际,岳阳楼和湖心的君山均影落水中,仿佛整个大地都被水浮了起来。此处形容洞庭湖水势浩大,除日月星辰似出没其中的想象外,更包括了登楼的直觉印象。《水经注・湘水》中有“(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间”的描述,可见洞庭的壮阔令人心胸开豁。而境界的空阔,在一定情况下,往往能引发或加强人的孤独飘零之感。当时因战乱流离,杜甫与亲朋之间的书信往来已经断绝,又逢年老多病,一路上只有以孤舟为家。“亲朋”二句,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跟上两句,一景一情,一大一小,一阔一狭,于开豁之境俯仰一身,倍感孤独飘零。结尾,由自身的遭遇,转到对时势的关注与忧虑。“戎马”喻战事。大历二年和三年,唐王朝在西北边境和吐蕃屡有战争,除边患外,各地军阀也时时发生混战。这一因登楼而引起的思想情感发展过程体现在诗歌中,境随心转,意到笔随。

综观全诗,我们看到:诗人独自登上这座岳阳楼,壮阔伟丽的湖山和万方多难的现实,是这样不相称,这样矛盾,使他始而喜,继而悲,终而涕泗横流。这并不是杜甫的“大杀风景”,而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自然流露。古人曾评此诗:“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这话很有见地。所谓胸襟,即作者的心情,所谓气象,即洞庭的景色,洞庭湖大,杜甫也大。所以说“一等相称”。但这种“相称”不是单纯手法问题。没有思想作为基础,是转不出来的,或者说是转不到这上面去的。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文2

――[宋] 滕子京《临江仙》

1湖:洞庭湖。2君山:在洞庭湖中,以产茶闻名。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两座海上仙山。3气蒸二句:用唐代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呈张丞相》诗句。4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她们听说舜在南巡时死于苍梧,追至君山并死在那里,化为湘水之神,夜夜弹琴鼓瑟,怀念丈夫。5兰芷:兰花白芷,两种香草。

说到位于湖南北部、长江南岸的洞庭湖和君山,人们立刻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的著名诗句。其实早在远古时期,洞庭湖在《尚书・禹贡》中被称为“九江”,当时它水域辽阔,曾汇集渐、沅、、辰、酋、溆、资、湘、澧九条河流;在《战国策》、《史记》等书中它又称“五诸”,那是因为有长江和湘、资、沅、澧五条大河在这里汇合的缘故。春秋时它在长江以北的部分称云,江南的部分称梦,合称为云梦;到了战国时代,江北的云泥沙淤积,渐成沼泽,江南的梦仍一片,于是它由云梦泽改名为洞庭湖。

关于湖名的来历,据《湘妃庙记略》的说法,是由于湖中有一座洞庭山(即词中所说的君山),相传那里有一个神仙的洞府,以山为庭,故名洞庭。人们也就把这里的大片湖水定名为洞庭湖了。最初湖的面积非常广大,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经过泥沙长年的淤积,如今水面不断缩小,但仍达2432.5平方公里,在我国是仅次于鄱阳湖的第二大淡水湖。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文3

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案例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断、楚”。

2.教师总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4.为生字“断、楚、孤、帆”组词。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气势磅礴 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山水相映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

教师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

(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看到的美丽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出示:美女西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课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

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体会作者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娇艳、迷人)

《望洞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 联想 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山水诗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山水诗作为中国诗歌的传统题材,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抒发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寄寓社会理想与人生感怀。山水诗还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闪烁着智慧的诗性神韵。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有古诗近百首,其中山水诗有《咏华山》、《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望洞庭》、《黄鹤楼》、《望岳》共六首。本文主要分析这些山水诗,研究其思想内容与写作特点,并归纳在当下探讨这类诗歌的积极意义。

一.语文教材中古代山水诗的思想内容

《论语・雍也》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代山水诗往往借景抒情,诗句中凝聚着诗人真挚的情感。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几首山水诗里,诗人们以其非凡的才气、优美的诗句描写出了山的雄伟、水的柔美,“山”和“水”的意象作为自身心境遭遇的投射,抒发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一)描绘山水,表达喜悦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第一首古诗就是《咏华山》(一年级下册),这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吟诵出的诗。本诗从儿童的视角去描写,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十分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阅读。此诗显现了华山的高峻挺拔、高耸入云,是因景生情之作,语言质朴。

除了描写华山,还有的诗歌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阔,其中,杜甫的《望岳》(八年级上册)久负盛名。作者遥望泰山,认为大自然把所有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此,他的心胸被冉冉升起的云霞涤荡得干净透明,他尽情眺望,被这壮美的山景折服,一直望到暮色四合,鸟儿归林。尾句化用孟子文中的语句,富有哲理性。全诗以慷慨激昂的笔调描绘出泰山的壮美景象,抒发了内心的快乐喜悦之情。

“水”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不仅人们的生活无法离开,而且带给了诗人诸多灵感。在他们的笔下,“水”是柔美的化身,如《望洞庭》(四年级上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水波微泛,湖面如未磨之镜,在秋日月夜之下,折射出粼粼的波光,倒映着碧翠的君山。刘禹锡笔触清丽秀雅,描写出了山的青翠、水的澄澈,将洞庭美景展现在世人眼前,而诗人也心旷神怡,获得了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二)热爱山河,充溢豪情

山有清秀、有险峻;水有柔美、有汹涌。诗人们咏物抒怀、借景抒情,面对着壮美的山川湖泊,胸中的豪情喷薄而出。例如《望岳》(八年级上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人将泰山视为大自然的瑰宝,聚集着天地灵气,在同一时间内,山南山北判若昏晓。诗人通过描绘泰山高大奇崛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的巍峨耸立和其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三年级下册),从庐山香炉峰着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此诗题眼是一“望”字,通过“生紫烟”、“遥看”、“挂”这些字词,体现“望”之景、抒发“望”之情。紫色本是神秘、高贵的颜色,“生紫烟”这一描写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将香炉峰渲染得美丽动人,也为下面写不寻常的瀑布埋下伏笔。绝美的香炉峰上“挂”着一道瀑布,一泻千里,像是银河落入了九天一样,恢宏壮观。虽是极其夸张的描写,但饱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充满了豪迈奔放之情。

(三)志存高远,人生感喟

《望庐山瀑布》(三年级下册)、《望洞庭》(四年级上册)、《望岳》(八年级上册)这三首山水诗均写于作者失意时期,希望以传达山水之美忘怀世俗痛苦,借山水之浩大抒发理想之高远。《望庐山瀑布》创作于李白隐居庐山之时,年近半百,长安的政治活动失败,看尽了朝廷的权贵谗毁,这首七绝是其寄情山水、高蹈出尘的心灵写照。李白有“诗仙”之美誉,诗风豪放飘逸,此诗体现了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风格和横空飘逸的才气,庐山的山峰高峻雄伟,瀑布的泉水湍急浩大,“山泉意象”更契合了他高洁傲岸的人格和不与流俗的志趣。

青年时期的杜甫科举不第,借探亲之机游历了泰山,写作了《望岳》(八年级上册)。此诗见出他志向的远大,并无科举落榜后消极颓废的情绪。诗人仰望泰山之高,表露自己志存高远、建功立业的心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显示了敢攀高峰、俯视一切的英雄气概以及卓尔不群的豪情壮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也是如此。刘禹锡一生的仕途并不顺畅,曾有过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屡遭打击却始终桀骜不驯。在《望洞庭》(四年级上册)中,作者将主观情感与君山湖水融为一体,在基于山水自然的享受中,表现出壮阔非凡的气度和高洁清绮的雅致。而“水”也有寄托愁思、慨叹时光飞逝之意,如同崔颢的“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愁思蕴含丰富,不仅是游子凄清心境的简单坦露,更是意识到了时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促,传达出关于人生真谛的思考。

二.语文教材中古代山水诗的写作特点

在山水诗中,诗人们发现与欣赏自然美,运用多样的写作手法来刻画自然美,渲染气氛、烘托情境,描绘出山水的华美与灵秀。

(一)结构特征:先景后情与起承转合

教材里的这六首山水诗中,有一首五绝、三首七绝和一首七律,都是近体诗,押韵较为严格,音律谐美,富有节奏感。另有一首古体诗,押韵自由。诗歌有相近的结构模式:先写景,再抒情。如《望岳》(八年级上册),是五言古诗,因为压的是仄声韵。先写泰山的雄伟高大,诗人所见,最后是作者抒情,表明自己锐意进取的决心,是从客观到主观的描写顺序。除了这种结构,就是律诗的四联按照起承转合来写的结构了。如《黄鹤楼》(七年级下册),崔颢首联写黄鹤楼的来历命名,是开头起始;颔联写心绪感触,为思路承接;颈联集中写景,有画面感,思绪变化,为“转”;尾联即景生情,抒发思乡感怀,而“烟波江上”为登楼所见,又是点题,为“合。”

(二)写作手法:对比衬托与动静结合

《咏华山》(一年级下册)着重使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首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以青天高来映衬华山高,“更无”二字凸显华山之高峻独秀,没有一座山能与华山比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一句又是两个比衬,意思为抬头发现太阳离自己很近,低头见到白云朵朵浮游于脚下,在举头俯首间,动态效果跃然纸上,画面感很强。本诗运用衬托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将华山与青天、白云相比衬,构成了一幅青天在上、华山高耸入云的三级层次的鲜活画面。《望岳》(八年级上册)中的“齐鲁青未了”一句也同样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齐鲁地域的宽广来映衬泰山的高大,其苍翠葱黛连绵不绝,没有尽头,可见泰山的动人之处。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其中的“挂”字,与“生”字产生了对立统一的效果,是动静结合的写法,赋予动态流淌的瀑布以静态之美,远远望去就好似一幅画“挂”在了山峰的前面,并且也与题目“望”字遥相呼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直”字富于张力,表现出庐山的陡峭与高耸,能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那一泻千里、蔚为壮观的景象。

(三)修辞手法:运用多样,才气过人

李白的诗歌喜欢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望庐山瀑布》(三年级下册)中的“三千尺”属于夸张,因为香炉峰高仅三百多米,这与他第一首五言诗《望庐山瀑布》中的“挂流三百丈”,有异曲同工之妙,夸张的手法能使瀑布的雄奇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用“银河”来比喻瀑布,既写出了瀑布的壮丽,又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气势磅礴,可谓大胆新颖。“银河”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多是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或是宇宙自然现象有关,而李白却独创性地将瀑布喻为银河,想象奇特丰富。杜甫《望岳》(八年级上册)也有夸张,“决眦入归鸟”的“决眦”二字生动体现了诗人在眺望泰山时的陶醉沉迷,瞪大了眼睛张望,故感到眼角都要开裂了,显然是夸张的一个妙用,如此传神的描写使泰山的壮阔美景表露无遗。

除了这两位诗人,其他人也使用了修辞手法。《望洞庭》(四年级上册)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潭面无风镜未磨”,说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被磨拭的铜镜;“白银盘里一青螺”,又将平静的湖面比喻为洁白银盘,作者将湖中矗立的君山喻为在银盘中的一颗青螺,视线从洞庭湖水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美丽的洞庭山水就好似银盘里端着一颗青螺,如同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品”,诗句十分清新脱俗。《望岳》(八年级上册)的开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使用了设问,此诗还有一处用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取《孟子》中的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黄鹤楼》(七年级下册)有对偶和叠字手法,颈联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工整,叠词的运用增强了音律的和谐感,文采过人。

三.研究古代山水诗的现代意义

我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古代的骚客文人面对着宁静和谐、壮阔博大的自然山水时抒怀吟咏,将个体生命精神与自然大道融合一体,创作出了诸多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与审美价值的诗歌,使自然山水拥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爱国情怀,进取心态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在山水的怀抱中排遣世俗喧嚣,得到渴望已久的逍遥与快乐。即使仕运多舛,但面对青山绿水,便能感到胸怀开阔、精神俱佳。今天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仍能领略祖国的山川美景,感悟到诗人们热爱祖国的激情,激发了心中的爱国之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向来是被人们称赞传颂的佳句,豪情之中又蕴含哲理,表现出诗人在登高望远中不凡的胸襟抱负,启示人们要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我们今天也有启发意义。

(二)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山水诗深含闲逸、静默、淡泊的特点,如《望洞庭》诗中水光接天、山清水秀的美景,澄净空灵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刘禹锡宁静致远的操守与高尚德馨的人格。还有崔颢的《黄鹤楼》(七年级下册)

“白云悠悠”、“芳草萋萋”,诗句都充满着意象神韵,描绘出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中小学生学习山水诗有利于他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对当下少数功利浮躁、看重物欲的人来说,这些诗也有静心医俗的作用。

(三)关注生态,崇尚自然

在众多诗人的山水诗中都可以读出其自身与自然融合为一的情感体验,作者们着力描绘自然山水“鲜活的”、“永恒的”生命力,在对自然的欣赏、热爱与赞美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已成为了一种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此时,我们更应该提倡“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山水诗因而具有了深刻的社会价值,品味山水诗歌,能够启发人们在与自然的亲近中,做到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既要关注自然美,又要关注人文性,应当给后世留下宝贵而美丽的山水资源与人文景观。

综上所述,古代诗词积淀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现代教育者应重视这些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也许学生无法亲身去翻越每一座大山,涉过每一条河流,却可以通过教材和课外书中的古诗美文遍览名山胜水,开阔视野、开放胸襟。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习山水诗能够让学生充分领略古典诗词的独有魅力,像古人一样去热爱青山绿水,学习其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的坚毅品质,以此达到“以诗育情、以诗养趣、以诗立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分析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山水诗,均出自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孙兰,孙振.《唐代山水诗意象解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02).

[4]冯淑然.《从三首<望岳>看杜甫的思想发展历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01).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文5

摘 要:杜甫作为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诗作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风貌,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

关键词:登岳阳楼;忧国忧民;壮丽诗篇

尽管杜甫胸怀大志,但终生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他天宝年间来到长安,由于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入仕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了一个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爆发,他到处流亡,竟然被叛军捕获;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不久弃官西行,辗转来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举家东迁,途中在夔州停留二年,后又漂泊,最终贫病而终。

他的《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创造于诗人生命的最后阶段,诗作表现了诗人终于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登上岳阳楼,尽赏江山美景,而诗人内心仍牵挂国家安危的悲喜交加之情。

公元765,杜甫的好朋友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告别暂时安稳的草堂生活,再次离开成都,带着一家人,乘一叶小舟顺江而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登上岳阳楼远眺,触景生情,不能自已而写了这首诗,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丽阔大,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相互映衬。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雄伟的。

首联虚实相映,古今对比,从而大大拓展了了作品的艺术跨度。诗人很小就听说洞庭湖的美名,可是一直到了今天才实现一睹为快的夙愿,看起来写有初次登临名楼之欣喜,实质在于表达早年立下宏图、至今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情。上句为下句铺垫,其最终目的是为下文描摹洞庭湖制造气氛。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书写了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波浪掀天,浩茫无际,划开了两个大国的边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的漂浮在偌大的湖水中一般。只用了短短的10个字,就把八百里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如此立体的描画出来了,写景如此手笔,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不禁记起了孟浩然的千古佳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杜甫在这里的意境却更为阔大,仿佛整个宇宙都在洞庭湖中浮游飘动,这和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

颈联写诗人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怀才不遇的境遇。“亲朋无一字”,由于老朋友严武的突然离世,诗人再次陷入孤助无援, “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没有了物质精神方面的任何支持;“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从夔州携妻带子、贫病交加,漂流在湖北湖南之间,只有一叶扁舟陪伴他们,何处是规程,何时是一个尽头,什么时候才能安顿下来,都是一个未知数,置身于岳阳楼上极目四望,天地苍茫,一片,更让诗人悲从中来。 “老病有孤舟”一句似乎要人们把关照整个乾坤的视线都集中到这一叶扁舟之上。正如前人所述: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书写诗人眼望国家战乱仍频,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忧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让读者产生无限联想。如果说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高度概括了诗人在京都参加科举、求取功名的不幸经历,那么,此句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契合,“凭轩”与“今上”前后呼应,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但是诗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谁能想到到头来终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过去的凌云壮志到如今都成了泡影,诗歌里“今”“昔”两个字都有深深的涵义。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美好的江山变成了如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兵荒马乱,诗人凭栏远眺,不禁唏嘘不已,声泪俱下了。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范文6

我认为对博大精深的唐诗鉴赏可分四个步骤。

第一,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的背景和诗人自身的境遇,以此来欣赏诗歌的时代意义。诗人所处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诗歌的创作与其有无联系?诗人的际遇如何,心情如何,写诗的来由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再来理解诗歌内容、诗歌内涵、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得多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被“故人”热情地邀请做客农家,诗人心情愉快,又体现出诗人很向往田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中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约定重游,登高赏菊饮酒,和谐自然,令人垂涎。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应进士不举。他才华横溢,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满座倾服,为之搁笔。但他不慕荣利,洁身自好,不乐于趋承逢迎,因此,政治上非常失意。他喜游山水,穷极山水之胜。其另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不是这种滋味了。此诗是干谒之作,希望得到张的推荐。“欲济无舟楫”,意为面对浩瀚湖水,却没有渡水的船和桨,言下之意即想有所作为,却苦于无人推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暗示自己徒有从政的愿望,而无从政的途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援引,他心有不甘,乞求张能在皇上面前替自己美言,以得到朝廷的重用。全诗前半节望洞庭湖,后半节赠张丞相,是以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第二,要读懂诗歌的内容。诗人抒写的对象是什么?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如何写景,是由景生情,还是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写离别?还是写相思,抑或是别的什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首句写景,二句叙事,三、四句抒意,整首七绝不单说愁,而是借用景语,合情却不合理,但非常生动形象。诗人难与朋友相离,天真地想象出将心寄明月,朋友到哪,自己神往心驰到哪,真是生动有趣。《西江月》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写此词时恰逢被罢官回江西上饶时,路经黄沙道,正值夏夜,夜半蝉鸣蛙叫,此天籁之声令词人心情愉悦,忘却了罢官的郁闷,胸怀大释,陶醉于山水田园之间,偶遇天雨,急忙寻茅店避雨,却因为醉迷于山水之中,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或许是借此波折来调侃自己糊涂了。不管怎样,我非常喜欢其中“路转溪桥忽见”的意境。那份惊喜庆幸,真切感人。

第三,从思想情感内涵上去感悟。中国古诗没有标点,古文不分段,诗和文的意义主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把整首诗文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脱离整体,单纯就句子学句子,就段落学段落。诗歌是以诗为歌,歌者言情,情不自禁而歌之。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写春望所见,山河虽然依旧,却是国都沦陷后乱草遍地的破败景象。诗人触景生情,因感伤时事泪洒花上,因恨别离闻鸟鸣而更悲伤。诗人的形象可由后两句勾勒:“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念家之情浓厚可感。全诗令人感到的是深深的沉重,“国破”、家亡,能不令人沉重吗?诗人焦虑忧愁,头发都变稀变白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表露大都与写景离不开,我们在欣赏诗歌内涵时,首先从写景着手,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同时感受着体现于这景物形象中的诗人的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在这短短四句诗中,杨柳飘扬与雨雪交加的景,跟离乡远戍和凄凉归来的情交织在一起,读者从那对杨柳和雨雪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境界,深深受到诗情的感染。

第四,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上鉴赏。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头一句问,下三句答,体现出“隐者”的不可遇。开头寻隐者不遇,不遇就算了,却见一小童,此小童不是别人,恰是“隐者”的弟子,那么“隐者”可遇了,问小童便知。却“言师采药去”,当然又知不可遇了,寻者该死心了。又“只在此山中”,“此山中”很近,不往别处,容易找到,可遇了。寻者刚喜形于色,小童却又说:“云深不知处。”此山中云深,不知师父在哪,去哪里找?因此寻者终难遇“隐者”。一可遇一不可遇,再可遇终不可遇,多个层折,意趣显现,令赏析者哑然失笑,手法实在太高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