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论文范例6篇

数据库原理论文

数据库原理论文范文1

一、XML与数据库的数据转换原理

XML和关系数据库在数据应用和数据管理方面各有优势,应是一种相辅相成、扬长避短的关系。从技术角度讲,“以数据库为存贮手段,以 XML为交换载体”的数据管理模式是一种趋势。XML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 XML数据以虚拟XML文档的形式存在。本文的重点即着重讲解:如何将xml数据转化为关系数据库数据。

为了在XML文件和数据库之间交换数据,必须将XML文件的schema(DTD,XML Schema, RELAX NG等)映射到数据库的schema。用于数据转换的软件位于这种映射的上层。该软件可以使用XML Query语言(如XPath,XQuery,或其他专用语言)或简单地按照映射(SELECT * FROM Table的XML对应形式)转换数据。

对于后者,文档的结构必须完全符合映射所要求的结构。由于通常不易做到这点,使用这种策略的产品一般要和XSLT一起使用。在数据转换到数据库之前,先将文件按照映射所要求的结构进行转换,然后转存数据。相应地,数据从数据库中取出以后,结果文件要被转换成应用程序所需的结构。

文件schema到数据库schema的映射是在元素类型、属性和文本上进行的。这时几乎总是忽略物理结构及某些逻辑结构。这样做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只需关心XML文件中的数据。

这种方法的一个问题是能否保证文件的往返 -- 将文件中的数据存入数据库后,又从数据库中的数据重新构建文件。将一个XML文件的schema映射到数据库的schema有两种方法:基于表格的映射和对象-关系映射。

1、基于表格的映射 (Table-Based Mapping)

许多转换XML到数据库的中间软件都采用基于表格的映射。它把XML文件看作一个(或一组)表格,也就是说,XML文件的结构必须是下面这种样子,如果只是单一表格的话,就不再需要元素和其他元素。

根据所用软件的不同,可以将各字段数据以子元素的形式或以属性的形式存储,同样也可以指定这些元素或属性的名字。此外,采用基于表格映射方式的软件还可能允许在文件开始的地方包含表格或各字段的元数据,或者将其作为各表格或元素的属性。注意这里所说的“表格”是泛指的表格。当将数据从数据库中转到XML文件时,“表格”可以是任何结果集,反之,“表格”可以是普通的表格或可更新的视图。

基于表格的映射对存取关系型数据比较适用,比如在两个关系型数据库之间转换数据。其明显不足就是不适于格式不符的XML文件。

2、对象-关系映射 (Object-Relational Mapping)

所有支持XML的关系型数据库和某些中间件都可以使用对象-关系的映射方式。它将XML文件中的数据视为特定的对象树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元素及其类型、元素内容或混合内容(复合元素类型)通常被视为类。只具有PCDATA内容的元素(简单元素类型)、属性以及PCDATA都被当作简单属性。然后通过传统的对象-关系映射技术或 SQL 3的对象视图将该模型映射到关系型数据库。也就是说,类被映射到表格,简单属性被映射到字段,而值为对象属性被映射为成对的主键/外键(primary key/foreign key)。

在理解这种映射所用的对象模型的时候要知道,这个对象模型不是文件对象模型(DOM)。所有XML文件的DOM都是一样的,而上述描述文件数据的模型对于每个DTD所定义的XML文件都不一样,例如,上述销售订单的模型是一个由四个类所组成的对象树--SalesOrder, Customer, Item, 和Part, 如下图所示:

模型中的对象是否被实例化要取决于所用的软件。有些软件允许依据模型产生类,然后可以在程序中使用由这些类所产生的对象。在这些产品中,数据是在XML文件 - 对象 -数据库之间传递的。其他产品是直接在XML文件和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转换的,对象只是作为这种过程的可视化帮助工具。生成这些中间对象是否有用完全取决于你的应用程序。

二、将XML数据转化为ORACLE数据库数据

为了解决把 XML 有效地、自动地转换出入关系数据库的问题有各种方式。数据库厂商Oracle已经开发了转换 XML 到数据库表中的辅助工具。Oracle XML SQL Utility 把 XML 文档元素建模为一组嵌套的表。通过使用 Oracle 对象数据类型建模套入的元素。"SQL-to-XML"转换使用被对象数据类型引用的表,和嵌套的元素之间的一到一关联来构造 XML 文档。"XML-to-SQL"可能要求数据模型的改进(从关系转换到对象-关系)或重新构造最初的 XML 文档。

使用 OracleXMLSave 来存储XML 文档到对象关系模型中;insertXML 方法进行实际的数据插入。

import java.sql.*;

import oracle.xml.sql.dml.OracleXMLSave;

public class testXMLInse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SQLException

{ Connection conn = getConnection("yly", "yly");

OracleXMLSave sav = new OracleXMLSave(conn, "yly. FXTRADE");

// Assume that the user passes in this document as 0-arg

sav.insertXML(args[0]);

sav.close();

}

...

}

如果 XML 和在数据库中的对象-关系模型是同步的则一切正常,但是如果不同呢? 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两种选择。

数据库原理论文范文2

在建设结构合理、格式规范、便于共享的档案数据库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数据库理论是不能胜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本质上就是管理所用的工具和平台,其数据结构、类型、内容范围等关键要素都必须依靠档案基本管理理论提供的营养来进行保障,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业务支撑。

一、档案分类理论对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起着导向作用

从管理学上讲,任何管理活动,抛开其最终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或者基本要求都是要使被管理对象有序化,档案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使档案有序化,包括档案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序化。将数量庞大、内容形式复杂多样的档案有序化的具体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类,即“对档案总体进行分割、划分,将其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部分或门类、种类、类别,然后对这些不同的部分、门类、类别等实施分别管理。”“这实质上也是人类社会所有管理活动乃至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正因为如此,“说得笼统一点,档案管理理论上的所有能称得上‘重大’的分歧和争论,大都围绕着分类方法展开。”①

由是,笔者将档案分类作为影响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理论,该理论直接影响着档案数据库建设的方向。在档案理论界中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分类思路得到普遍认可。逻辑主义的分类思路是根据档案的一般特征作为分类标准和依据,根据严格的形式逻辑进行划分的分类思想,比如按照保管期限、密级等进行划分。历史主义的分类思路是按照事物的现实存在状态与界线对事物进行区分的,强调根据事物的现状进行把握,尽可能接近事物的真实状态,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分类思路。历史主义方法在档案实体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全宗原则,在分类时首先按照档案所属的全宗进行归类。逻辑主义分类思想有助于从某一具体特征进行划分,便于对档案进行多角度的灵活定位;历史主义则强调了档案来源属性这个根本特征,有助于完整理解档案内容,这也是档案数据库区别于其他文献数据库的关键要素。事实上,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这两种分类思想都是需要的,彼此是不可取代的。

一般来说,对档案的实体管理基本采用了历史主义的分类方法,大体都按全宗进行排架整理;而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则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方法,一般以逻辑主义分类方法为主。在档案数据库建设中,一般是在来源单位层次上建立实体数据库,实际上是将一个全宗(一般是档案室层次)或全宗群(一般是档案馆层次)作为建库范围,同时利用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对内容实施逻辑管理,使档案管理理论中的“二元主义”得以在数据库建设中融合。

二、全宗原则及其理论发展对档案数据库建设发挥指导作用

档案管理基本理论认为档案的实体管理必须维护和尊重档案的本质特性,必须采用历史主义的方法,遵守全宗原则,这一思路对于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全宗原则是档案实体分类的基本方法,是人们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之后得出的宝贵经验。以全宗为基本单位建设档案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实体单位的历史记录,保证了档案数据具有一个坚实可靠的立足点,这是单纯地依靠逻辑分类方法所达不到的。

其次,采用全宗原则指导建设档案数据库,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因为全宗作为一个独立组织或个人形成档案的全部,是一个不可分散、不可打乱混淆的有机整体,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持档案的本质特性——原始记录性,这也是档案信息在管理组织上独树一帜、不同于图书、资料、情报等文献的根本原因。档案数据库作为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必须服从这一更高的管理目的。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将全宗原则的诸多思想在档案数据库建设中实现,包括全宗内部管理层次、管理联系等。像文书立卷工作中要求的“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科技档案管理中的“成套性原则”等思想都可以通过数据库的设计得以体现。

第三,依据全宗理论进行档案数据库建设,有利于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档案数据库建设在多数情况下能够保证数据库的建设者、管理者、拥有者、维护者是统一的,数据库建设各方的利益是一致的,有助于保证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动力、资金以及作用的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宗原则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它并不能解决档案管理的所有问题。由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全宗原则面临不少新的挑战,也因此得到新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同样产生了具体的影响。

1、全宗内部档案的差异化管理需求要求建立相对独立的档案数据库。

虽然全宗原则强调一个来源单位的档案应当集中保管,但也没有忽视对同一来源档案之间的差异化管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同一全宗内档案的种类、载体类型及其管理要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专门化,这使得对全宗的集中统一保管难以实施。在档案实体管理范畴,同一全宗内就有可能出现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多种载体,其中相当一部分特殊载体的档案在保管利用上都有特殊要求,因此往往需要将其组织为一个单独的管理体系,设置专门机构,提供专门的库房和设备,虽然可以在编号系统中设置它们与全宗的关系,但在实体管理层面上已经不具有严格的不可分散性。在档案信息管理范畴,由于不同门类档案的管理差异,同一全宗内不同类别的档案也多采取分别管理的措施,比较典型的像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由于具有不同于其他档案的管理要求,采取由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单独保管的管理方式。

与此相对应,基于全宗的档案数据库在建设时都会考虑到这些差异的存在,通过建立多媒体档案数据库来存储管理照片、录音、录像等专门载体档案,通过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会计档案数据库对这些业务性较强的档案实施专门化管理。

2、自由来源原则为专门档案的数据库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自由来源原则认为全宗不仅是历史性、客观性的,也可以是逻辑性的,这是对全宗理论的重大发展。像许多行业性、专业性很强的档案就要求打破传统全宗范围的限制,而按照行业或专业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比如城建档案、项目档案虽然破坏了各项目参与组织全宗的完整性,但却有效地维护了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在多数情况下保证后者的完整性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的工程项目就是一个逻辑意义上的全宗单位,由此可见,全宗理论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分合的演化过程,并不完全拘泥于狭义的全宗概念。

自由来源原则等理论为城建档案数据库、项目档案数据库等专门档案数据库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它们以逻辑全宗为单位进行创建,符合其管理要求。

三、逻辑主义分类思路适合档案数据库的内容管理

历史上最著名的逻辑主义分类方法应该就是法国国家档案馆馆长卡缪和多努坚持的事由原则,该原则在法国大革命前就应用于各国的国家档案机构,但这些国家档案机构所保管的大都是来源单一的档案,所以事由原则尚能发挥作用。但面对改革后法国国家档案馆中来源、内容、形式、种类、数量各不相同的档案,这种分类方法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这两任馆长使用统一的事由原则对全部馆藏进行统一分类,即使他们根据档案复杂性的增加将事由大类由4类拓展到24类,也不能将所有档案都划分清楚。很明显,在综合性档案馆内按照统一事由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分类是典型的“刻舟求剑”的行为。但这并不能说明逻辑分类方法不能用于实体分类,而是它更多地适用于档案的内容分类。

逻辑分类法在档案数据库的内容管理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我们知道,档案的实体整理必须按照其形成时的本来面貌去管理,但档案内容信息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人们对这些内容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但和现实世界中档案实体的排序只能有一种一样,在数据库中我们一般通过有限的基本表来反映档案实体的记录信息。我们绝没有必要根据用户的每一个需求重建数据库,在表达逻辑需求方面,数据库拥有强大的管理手段,我们可以依据我们感兴趣的特征(或特征组合)通过索引、视图、查询等数据库对象很方便地对档案数据库进行逻辑重组,好像魔方一样,可以变换出我们需要展现的内容。比如视图在数据库理论中有个绰号叫“虚表”,就形象地表达了视图具有的逻辑力量,它可以将用户关心的属性从若干个基本表中抽取出来进行组合,满足用户的查询和使用要求。而且在计算机环境中,由于软硬件屏蔽了许多对用户无关的内容,使得用户可以像操纵基本表一样操纵视图,就好像档案实体真的是按照我们指定的特征进行分类一样。

四、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为档案数据库的未来发展提供营养

电子文件管理已经成为目前档案信息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电子文件是信息化环境中业务过程和业务成果的真实记录,因此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保管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对电子文件生命全程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应当前置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之中,包括对其运动全程的状态记录。档案数据库在电子文件管理环境中如何发挥作用,需要电子文件管理理论提供支持。

与传统档案进行事后管理不同,现代文件档案管理倡导的前端控制原则要求将整个文件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规则等进行系统分析,将需要在文件形成阶段实现的功能尽可能进行整合。这就要求对文件数据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整个文件管理活动的需要,实时收集需要进行前期控制的数据元素,为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完整安全、长期可读提供保障。换言之,档案数据库不能像传统方式那样,在档案文件接收完毕、文件的真实性有案可查的情况下开始数据建设,而是要在第一时间规划完毕,伴随文件生命周期进行动态跟踪,将各个环节需要记录的数据各就其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链条,为该文件的描述、利用、验证、保存等提供信息。美国当代著名的电子文件管理专家戴维·比尔曼指出“必须根据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需求、文件种类以及业务活动的证据性需求,提前界定著录信息。在电子文件环境中,对元数据予以明确规定,有助于设计和实施在文件生成之际自动截获元数据的系统,确保文件在转载、传输过程中相伴产生的元数据的完整。”②

紧接着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用于描述的元素,元数据理论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元数据就是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what)、覆盖范围(where, when)、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who)、数据的提供方式(how)等信息,是数据与数据用户之间的桥梁。元数据通过描述信息资源的属性,用于识别、评价、追踪资源,从而实现对信息资源一体化的组织和有效管理。根据对电子资源管理的需要,元数据可以分为描述型、管理型、技术型和使用型、保存型。事实上,电子文件是多种不同类型信息的一个集合概念,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形式,其描述、管理、保存方式都具有不同的属性集。元数据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过数据元素集定义资源对象的各类属性,这些属性的大量实例可以表达为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或者以xml等形式进行置标,从而能够利用数据库系统或各类应用软件进行管理。可见,以元数据为中间对象,可以利用数据库实现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

注释:

数据库原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学习效果;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术语较多,各部分知识点较杂乱,不易贯通。部分章节内容还有些抽象,特别是有关“范式”和SQL语言的章节,这让有些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实,我们只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讲解基础知识,把握学生认知规律

许多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时,总觉得入门迟、得道难,一方面是由于学习重点的偏差,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的偏差,只注意新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掌握方法论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同的学科既有共性的方法论,也有各自的方法论。就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而言,其主要的方法论是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与数学思维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即与计算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点。

在学习数据库初期,我们会向学生讲授有关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可以如此逐一介绍。首先介绍数据,所谓数据(DATA),就是对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描述,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所谓数据库(DB),就是数据的仓库,是指能够长期存储的、大量有组织的数据的集合。从广义范围来看,可以说是任何一张二维表,包括用Excle或Access建立的表格。但从专业角度来说,它只意味着用数据库软件建立的文件的集合。严格地说,数据库是相关数据文件的集合,而不是指单个文件。所谓数据库管理员(DBA),就是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人员。所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就是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软件的集合。经过这种介绍方式,学生对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系统就熟练掌握了。

2.循序渐进教学,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SQL语言、关系代数、关系演算语言、数据库设计与保护、关系理论等章节,最后以数据库系统设计实例为总结章节,对设计实例章节进行了规范和完善,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实际应用的示例,使学生学以致用,扩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关系代数和SQL语言这两章节的内容难度都不大,只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语句的关键词及其应用,透彻理解书中的例题并且多做多练就可以帮助自己熟能生巧。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部分属于需要多看多记的内容。第一范式,第二范式……这些概念非常抽象,学习的关键是要抓住数据依赖关系来区分各种范式,要弄清改变各种范式最终的目的是优化数据库,并把各种概念应用到实际例子中来记忆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这一章节时,很多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需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老师会结合实际应用实例讲解,多听多想多提问,就可以在脑海中把数据库的知识要点串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

数据库设计章节的内容则属于记忆加应用的类型,在熟记设计步骤的基础上,要反复阅读书中的例子以加深理解。学习数据库设计时必须要对整个数据库设计流程有清晰的认识。数据库设计分为六大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其生成的相关文档都要清楚明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参照书中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理解各个阶段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3.立体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大学学习生活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需求。在教学中,我们利用课堂、机房、网络等空间,构建立体化的教学环境,把传授和理解,思考和验证、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利用教室空间进行课堂教学,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引入新知识一解决问题-总结提高”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对启发思维、激励情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加强机房实践环节,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及实验步骤,让每一个实验起到应起的作用。“精讲多练”,强化上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利用网络空间开设课程网站,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可供下载;网络课程集中了本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交互式的自主学习;按照讲课的顺序,每章都配有同步练习题,供学生预习和复习;每章都设有网上自测题,供学生自我测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在授课过程中,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理论知识扎实、兴趣浓厚的学生,组成兴趣实践小组,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训练,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运用得更透彻。为学生提供机会参加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实际项目设计,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理论来指导实践,让学生实地调查了解数据库系统,分析各个系统的功能及其应用领域,指导学生自己用SQL语言做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加深学生对前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加深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理解和认识,调动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系统设计能力,使这部分学生在得到较快提高的同时,也带动了全班整体学习风气的改善。

5.结语

《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承担本课程的教师还应注意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来组织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据库原理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雪忠,罗海驰,陈国俊.数据库理论及技术课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范剑波.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实现[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数据库原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数据库; 课程体系; 本科; 地方高校; 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11-61-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数据库为主要存储形式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和持久的发展。数据库课程已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和近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1]和核心课程。该类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性突出,与学科内的多层面内容相融合,前沿技术快速发展,是集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2]。改革、制定合理实用的数据库课程体系,使其适应于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1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1 课程定位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已成为地方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学术型教育”不同,“应用型教育”旨在培养直接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其须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①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②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强调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面向工作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学科与应用并重的高等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数据库应用人才主要分为三类。

⑴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需要能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一类专业技术人员。

⑵ 数据库管理员,其负责管理、维护数据库,包括日常的性能检测、故障排除、数据备份、安全审计、性能调优、系统升级等。

⑶ 数据库设计师,其负责中、大型软件系统开发时的数据库设计工作。

以上三类数据库人才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深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地方大学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对第一类人才的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能掌握数据库知识、概念,具备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应用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初步积累对相关工作的认知和感受。步入职场后,学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锻炼成为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设计师。

1.2 教学目标

以社会需求和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方向为指导,数据库课程应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及应用的能力。学生在熟练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工程化的软件开发思想,能够从事和数据库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规划、部署、实施、开发和高级管理工作,同时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持续学习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团队沟通合作能力目标。

2 课程体系的设置

切实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设计、建设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首先,要明确社会对就业学生应用能力的需求;其次,要明确与应用能力相关的学科知识。如上所述,数据库应用人才主要分为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设计师三大类,社会对这三类人才的能力需求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如表1 所示。

2.1 课程群及课程链的制定

基于上述分析,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系列课程群及课程链,解决课程设置与衔接问题,制定一个有效的数据库课程体系。

数据库课程群主要包含四大块,分别涉及基础理论知识、数据库原理知识、数据库应用设计知识及数据库前沿知识。①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有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②数据库原理知识课程有数据库原理等;③数据库应用设计知识课程有Sql Server使用技术、Oracle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Web数据库开发等;④数据库前沿知识课程有NoSql数据库、Hadoop应用程序开发等。

数据库课程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应根据课程的内在先后关系在各学期中合理安排,形成科学的课程链。图1描绘了数据库相关课程之间的开设次序,其中箭头表示“直接先修关系”,例如,程序设计语言是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编译原理三门课程的直接先修课程。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前两年(4个学期)主要是打基础,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从第5学期开始,学生接触数据库知识,首先以关系数据库为主,掌握数据库的基础原理知识,同时可配合学习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Sql Server或Oracle等大中型管理软件);另外,这学期还同时开设软件工程课程,与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数据库设计章节相配合,为下一阶段的应用开发打基础。进入第6学期,因为有了第5学期的知识储备和铺垫,这一学期将开设数据库应用开发的相关课程,同时为了让学生跟上数据库前沿技术的发展,可开设非关系型数据的相关课程以供学生选修。通过数据库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达到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的水平,能够使用Sql、NoSql语言操作数据库,并基于某种开发平台,开发数据应用系统,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职场环境打下基础。

2.2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数据库课程群包含了一系列的相关课程,不同的课程所用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对具体课程做具体设置。教授基础理论知识和数据库原理知识,所用教学方法可用传统的教师授课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不受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能够更开放地自主地学习;教授数据库应用设计知识和数据库前沿知识,宜采用小班教学,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法来进行,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组,每个项目组被分配一个项目,教师更多的作用是一名指导者,指导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来完成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达到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考核方式上采用多种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式。①理论考核:采用闭卷、开卷及一页纸开卷多种形式;②实验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些科目采用限时抽题考核,即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抽到的题目,这适用于一些较小的考题,有些科目采用不限时考核,学生可自行安排时间完成题目,适用于一些综合性的的考题,例如开发项目之类;③平时考核:主要对学生的出勤率、上课表现、课后作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核。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更新,数据库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对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进行分析,设计了课程体系,明确了数据库课程群和课程链,探讨了相关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下一步的工作是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不断改革、完善课程体系结构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相关技术,为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 Hay P, Katsikitis M. The expert in problem-based and case-based learning: necessary or no[J]. Medical Education,2001.35(1):25-30

数据库原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数据库 教学改革

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完备性,缺乏学习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而应用性课程的教学又多以低端数据库系统平台为基础,对大型数据库系统服务器的管理和应用涉及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中的局限性

1.理论与实际脱节

数据库课程一般包括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原理是基础,设计和应用是提高,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目前一些高等院校教师主要偏向理论教学,很少向学生介绍具体的数据库使用技术,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高等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的数据库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既理解原理、具有扎实功底,又善于灵活运用、富于创新精神。

2.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数据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但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例如考核中实验课所占比例太少或者根本不占比例,无法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对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

3.考核制度沿袭传统的应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模式通常以期终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最终评分的主要依据,造成学生为考试过关而学,并不注重提高自身能力;教师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违反教学规律、背离教学培养目标的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措施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

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受到良好训练,所以课程教学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

数据库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强化基础训练,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应用软件工程原则,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了解数据库当前的研究发展状况,掌握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在实施数据库课程教学时,应从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到应用开发,涵盖如下教学内容:

(1)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关系数据理论等,这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它们涵盖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对数据库的设计、应用和开发起着指导作用。

(2)设计方法。包括软件工程原则、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等。

(3)应用开发。包括SQL 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基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C/S或者B/S构架的应用开发。

2.重视实践环节

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鼓励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掌握,并具体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实践教学是数据库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中的上机实验是实践的重要体现。

(1)教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要对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实验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的理解,让学生上机时做到目的明确,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

(2)在上机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数据库设计理论主要是为了指导数据库实践,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掌握数据库课程。课程设计是数据库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给每个同学拟定一个题目或者由学生自己拟定与数据库相关的题目,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生档案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绘制数据流图,编写数据字典等工作,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概念结构设计,从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中提炼出E—R图,再进行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维护的设计和最后的编码实现。

4.改革考核方式

数据库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熟悉和理解,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应用能力考核方式要灵活一些,应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任务等进行。

三、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数据库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措施。以期待在数据库课程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以达到提高本校毕业生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树平等.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3).

数据库原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档案数据库 档案分类全宗原则 电子文件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档案数据库是以档案的本体管理为基础,兼顾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发展的需要,将包括档案实体信息、管理信息、应用环境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按照特定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数据集合。在长期实践中,数据库以其独特的优点已经证明它是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共享的最佳方法,在数据冗余度、管理效率、数据完整性控制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事实上,档案数据库是各类档案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组件,是档案信息化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之一。

一、档案分类理论对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起着导向作用

从管理学上讲,任何管理活动,抛开其最终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或者基本要求都是要使被管理对象有序化,档案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使档案有序化,包括档案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序化。将数量庞大、内容形式复杂多样的档案有序化的具体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类,即“对档案总体进行分割、划分,将其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部分或门类、种类、类别,然后对这些不同的部分、门类、类别等实施分别管理。”“这实质上也是人类社会所有管理活动乃至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

笔者将档案分类作为影响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理论,该理论直接影响着档案数据库建设的方向。在档案理论界中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分类思路得到普遍认可。逻辑主义的分类思路是根据档案的一般特征作为分类标准和依据,根据严格的形式逻辑进行划分的分类思想,比如按照保管期限、密级等进行划分。历史主义的分类思路是按照事物的现实存在状态与界线对事物进行区分的,强调根据事物的现状进行把握,尽可能接近事物的真实状态,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分类思路。历史主义方法在档案实体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全宗原则,在分类时首先按照档案所属的全宗进行归类。逻辑主义分类思想有助于从某一具体特征进行划分,便于对档案进行多角度的灵活定位;历史主义则强调了档案来源属性这个根本特征,有助于完整理解档案内容,这也是档案数据库区别于其他文献数据库的关键要素。事实上,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这两种分类思想都是需要的,彼此是不可取代的。

二、数据库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各单位业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手工管理档案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成倍膨胀的档案数量,也无法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巨大利用需求,利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计算机管理是提高各单位档案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将手工管理的纸质档案转换为数字信息进入网络,即从档案的实态转换到虚拟态,档案信息与载体分离,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传递的仅是档案信息,用户得到的仅是复制品,而非档案原件。使用数据库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不同于以往对纸质文档进行收集、整理整理、立卷、归档、管理等工作,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档案管理业务素质外,还需要对计算机及数据库应用具备一定的认识。有相当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缺乏计算机技术知识,不能准确、规范地录入基本信息,导致基本信息错误、缺失甚至张冠李戴。与此同时,由于一些档案管理软件在建立时仅考虑当时的数据量和用户需求,数据库结构中只有比较有限的几个数据字段,数据库容量较小,不能导出通用格式的数据。当数据量成倍增加,数据库运行的速度就相应减慢,使工作效率被迫降低。

三、全宗原则及其理论发展对档案数据库建设发挥指导作用

档案管理基本理论认为档案的实体管理必须维护和尊重档案的本质特性,必须采用历史主义的方法,遵守全宗原则,这一思路对于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全宗原则是档案实体分类的基本方法,是人们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之后得出的宝贵经验。以全宗为基本单位建设档案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实体单位的历史记录,保证了档案数据具有一个坚实可靠的立足点,这是单纯地依靠逻辑分类方法所达不到的。

其次,采用全宗原则指导建设档案数据库,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因为全宗作为一个独立组织或个人形成档案的全部,是一个不可分散、不可打乱混淆的有机整体,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持档案的本质特性——原始记录性,这也是档案信息在管理组织上独树一帜、不同于图书、资料、情报等文献的根本原因。档案数据库作为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必须服从这一更高的管理目的。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将全宗原则的诸多思想在档案数据库建设中实现,包括全宗内部管理层次、管理联系等。像文书立卷工作中要求的“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科技档案管理中的“成套性原则”等思想都可以通过数据库的设计得以体现。

四,依据全宗理论进行档案数据库建设,有利于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档案数据库建设在多数情况下能够保证数据库的建设者、管理者、拥有者、维护者是统一的,数据库建设各方的利益是一致的,有助于保证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动力、资金以及作用的发挥。

五、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为档案数据库的未来发展提供营养

电子文件管理已经成为目前档案信息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电子文件是信息化环境中业务过程和业务成果的真实记录,因此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保管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对电子文件生命全程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应当前置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之中,包括对其运动全程的状态记录。档案数据库在电子文件管理环境中如何发挥作用,需要电子文件管理理论提供支持。

与传统档案进行事后管理不同,现代文件档案管理倡导的前端控制原则要求将整个文件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规则等进行系统分析,将需要在文件形成阶段实现的功能尽可能进行整合。这就要求对文件数据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整个文件管理活动的需要,实时收集需要进行前期控制的数据元素,为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完整安全、长期可读提供保障。换言之,档案数据库不能像传统方式那样,在档案文件接收完毕、文件的真实性有案可查的情况下开始数据建设,而是要在第一时间规划完毕,伴随文件生命周期进行动态跟踪,将各个环节需要记录的数据各就其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链条,为该文件的描述、利用、验证、保存等提供信息。美国当代著名的电子文件管理专家戴维·比尔曼指出“必须根据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需求、文件种类以及业务活动的证据性需求,提前界定著录信息。在电子文件环境中,对元数据予以明确规定,有助于设计和实施在文件生成之际自动截获元数据的系统,确保文件在转载、传输过程中相伴产生的元数据的完整。”②

紧接着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用于描述的元素,元数据理论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元数据就是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what)、覆盖范围(where, when)、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who)、数据的提供方式(how)等信息,是数据与数据用户之间的桥梁。元数据通过描述信息资源的属性,用于识别、评价、追踪资源,从而实现对信息资源一体化的组织和有效管理。根据对电子资源管理的需要,元数据可以分为描述型、管理型、技术型和使用型、保存型。事实上,电子文件是多种不同类型信息的一个集合概念,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形式,其描述、管理、保存方式都具有不同的属性集。元数据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过数据元素集定义资源对象的各类属性,这些属性的大量实例可以表达为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或者以XML等形式进行置标,从而能够利用数据库系统或各类应用软件进行管理。可见,以元数据为中间对象,可以利用数据库实现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