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例6篇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理化建议 管理系统 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两个转变”,树立“三抓一创”工作思路,明确“四化”工作要求,基本建成集团化运作的现代公司管理架构。“十二五”开始,又提出继续深化“两个转变”,推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指引》,这些都是国家电网公司强化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

河南省电力公司将推进九大系列专项行动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有机结合,为切实做到“四协同、两确保”,达到持续强化规范管控,凝心聚力、科学统筹、创新突破的目的,广泛开展“专题合理化建议月”活动,充分凝聚广大干部职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共同破解公司发展、经营、规范、安全、稳定五大系统难题,扎实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月”活动内容,是对河南电力开展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推动。破解公司面临的发展、经营、安全、稳定五大系统性难题,不仅需要在微观工作方法上创新,更需要的是在宏观经营管理上创新。

合理化建议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纽带和桥梁,是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的要求,也是企业活力的体现。合理化建议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是职工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是体现职工主人翁精神,造就岗位技术能手和先进模范人物的重要途径。

一、项目建设目标的意义

建立一套具有河南电力特色的常态的管理层面的合理化建议渠道,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建议功能涉及到每网计算机终端用户,实现群策群力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实现与企业门户的无缝结合,为每个基层单位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提供支撑,个人桌面实现信息定制,最终形成一个上下贯通一致的省市两级合理化建议信息平台,同时实现合理化建议的分级分类的精益化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权限控制和流程审批机制,实现合理化建议的闭环管理,能够对每条合理化建议的申报、审批、答复、落实、评审、表彰进行流程管理,对优秀的合理化建议具有网络评审功能。

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应用,有效推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使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规范化、可视化、透明化,提升合理化建议的共享度,为实现经验分享搭建广阔平台。

提供企业创新成果的和展示平台,创新成果和和展示引导合理化的发展和方向,合理化建议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

二、系统研制功能介绍

(一)系统研制原则

1.实用、适用。实用性是首要原则。充分考虑了目前实际的软硬件环境及其业务现状,系统要能够满足以后的业务扩展对系统各方面的要求。

2.灵活。系统的各种流程、页面显示风格、文件格式、打印格式等都具有灵活的自定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自由设置,以满足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

3.安全、保密。系统能够通过对用户权限的严格控制,以实现对服务器、数据库、乃至字段级的多层安全保密控制,防止非法用户侵入,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以及电子签名,并对流转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保证数据的安全传递。

4.易维护。系统在版本的升级等维护过程中,客户端应无须做维护工作。同时提供了专用的管理员控制界面,绝大多数业务变更时只需要系统管理员对系统配置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就能满足使用中的需求变化,使得系统更易维护。

(二)系统体系结构

在用户访问层,用户是通过局域网来访问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系统,经过企业门户的认证后,进入访问系统。J2EE提供HTTP服务、用户接入服务和系统应用服务;Domino提供文件存储服务。

(三)系统物理拓扑结构

(四)系统功能

企业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对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收集、整理、答复、评审、、作废、查询、统计等工作流转过程的闭环管理。通过工作流技术,实现过程的可追溯。实现各种清单的统计汇总打印功能。实现合理化建议的版本控制。实现合理化建议建议的规范化、公开化、民主化管理。

1.系统入口

(1)实现企业门户单点登录,进入业务系统。(2)实现系统登录页面,直接进入业务系统。

2.合理化建议功能模块

(1)视图展现。实现合理化建议信息视图分类展现、查阅、统计。视图分类包括:待办事项、已办事项、我起草的建议、按建议年度、按建议部门、按建议类型、获奖的建议等。(2)检索功能。在分类视图中,实现合理化建议的简单检索、组合检索及全文检索等检索功能;实现分类统计、打印功能。具体功能描述如下表。

功能项目 功能描述

建议查阅 对所有用户,提供有关建议的分类查询,支持视图页面分页浏览和打印功能;

视图包含以下几个分组视图:待办事项、已办事项、我起草的建议、按建议年度、按建议部门、按建议类型、获奖的建议等。

建议检索 简单检索功能,输入建议关键值进行查询;

组合检索功能,按建议关键值进行组合检索;

提供全文检索操作,输入关键词,在发文库内可以检索其有权查看的所有文件。

建议统计 按权限查看并使用文件统计功能,要提供以下几种统计方式:

部门建议数目:按年度统计各办理部门的建议数目。

建议分类数目:按年度统计各分类的建议数目。

部门拟搞数目:按年度统计各拟稿部门的建议数目。

打印查阅结果 对于建议查阅提供的各视图,可以提供打印功能

3.页面功能展现

合理化建议页面内容包括:合理化建议基本信息、合理化建议评审意见、合理化建议流程记录等内容标签页。

(1)基本信息标签页。编写合理化建议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合理化建议名称、合理化建议人、合理化建议职务、职称、合理化建议部门、合理化建议分类、合理化建议内容、实施后的效益等信息。具体如下:

功能项目 功能描述

合理化建议名称 合理化建议名称描述。

合理化建议人 合理化建议人姓名,起草建议自动生成。

合理化建议职务、职称 合理化建议起草人职务、职称。

合理化建议部门 合理化建议起草人部门,起草建议自动生成。

合理化建议分类 分类有:体制机制、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绩效、科技进步、教育培训、优质服务、企业文化等。

合理化建议内容 包括合理化建议的提出、解决方法、实施过程、先进性等信息。

实施后的效益 合理化建议实施后的效益描述。

(2)审批意见标签页.记录显示合理化建议的流转过程审核意见内容信息。意见类型可以定制,如:核稿意见、审核意见等。意见信息包括:意见内容、评审人及部门、评审时间等信息。

(3)附件标签页。合理化建议的评审意见相关附件信息管理,包括:添加、查阅、修改、删除等操作。

(4)流程记录标签页

记录合理化建议整个流转过程的信息,包括:当前状态、当前办理人、时间、发送人、接收人、操作等信息。通知公告功能模块,提供有关通知公告信息的创建、、查阅、检索等操作功能管理。创新管理功能模块,提供有关企业创新报道信息的创建、、查阅、检索等操作功能管理。统计信息模块,对合理化建议信息按单位、年度、部门、类型、专题活动信息等进行统计和查询功能。系统管理模块,系统配置管理主要是对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所需的基本元素的管理。其中包括:系统基本配置、组织机构、人员和角色、流程配置、权限等信息的管理配置。具体如下:

功能项目 功能描述

基本配置管理 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所需的基本元素。

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单位代码、单位排序号、管理员、软件注册码、窗口标题、系统简称、部门层次等信息。

组织机构管理 主要是对机构、人员、角色、群组、机构组等信息的配置管理。

流程配置管理 主要是体现随需应变的关键所在,流程类型、文件类型、操作、选人范围、常用语都在这里进行配置。

校验规则 系统使用大量的公式语言,可以在用户不规范操作时给出提示信息,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它配置 下载配置和文档转换。下载配置中放置了用户需要下载的所有程序,当用户首次登录系统时,这些程序将被自动下载到用户的工作站里。当新的程序推出后,只需将新的程序附加进入配置,更改版本号,用户登录系统后会自动更新程序。

三、系统研制过程

为满足本项目的建设目标要求,鹤壁供电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负责项目工作的进展和沟通交流。项目组成员来自科技信息、工会、厂商等部门和岗位;在项目组的安排下组织了多次调研和研讨。

系统主要的研制过程如下: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后,完成了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研发与实施可能性研究报告。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讨论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功能、模块、流程权限等确定下来形成需求分析文档。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进行项目架构设计、界面风格设计、程序编码,完成项目的整体功能。2012年11月,将项目搭建到服务器上面进行测试,首先进行内部测试,内部测试完成以后,交给专业的测试机构测试,出具测试报告。2012年12月,整理编制鉴定资料:研制报告、技术文档、用户操作手册、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等相关文档。

四、系统研制过程

(一)调研阶段。该阶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需求提炼方式,多次与省市企协、科信、工会等专家交谈讨论,并且成立专门的业务项目组,集体会议讨论需求和单独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系统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系统建设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二)开发阶段。鹤壁供电公司成立了研发项目组。为满足项目建设目标对系统功能的要求,系统利用成熟、先进的Domino/Notes群件平台进行开发,并利用其全面支持J2EE的结构特点,结合XML技术与JAVA技术的特点,在数据交换、WEB特性支持上更趋合理和先进,交互设计上运用JAVASCRIPT与NOTES元素的良好结合,在交互性也有更好的改善。为了满足项目建设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项目进度,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经过对项目实施方案及软硬件配置的确定,系统研发工作顺利开展。软件界面和配置完成之后,针对软件提出需求并改进。

(三)测试阶段。测试工作主要是对系统功能、性能进行全面测试。整个测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组集中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第二阶段项目组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压力测试。

(四)实施阶段。在系统研发完毕后,组织人员制定系统实施部署方案,对系统实施部署方案可行性进行集中讨论,确定通过后本项目已经进入部署实施阶段。

系统部署实施完之后,对系统进行初始化配置、调整优化,同时组织人员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全面测试。

(五)试运行阶段。系统从2012年11月份起,企业创新管理合理化建议管理平台投入运行,并且组织了省市科技信息部、工会相关人员,对系统进行了讨论完善,组织专家讨论优化流程,规范业务;在相关业务专家的意见下,不断修改完善和提高,到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五、成果说明

(一)系统的关键技术

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包括:1.系统组态定制、分布式部署、多级联网功能和冗余可靠性设计技术。2.系统具有高度开放性和扩展性,具备通信协议或者开发包的设备、系统均可纳入被监控范围。

(二)系统的创新性

本项目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1.提供一种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平台,提升公司合理化建议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公司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2.平台最终能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且与门户集成登录。

六、应用效益评估

(一)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应用,有效推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使现有的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书面化、可视化、透明化,提升合理化建议的共享度,为实现经验分享搭建了广阔平台。

(二)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建设, 有效推动了河南电力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将管理创新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管理创新思想融入日常业务运营中,有助于总结管理创新经验,提炼管理创新成果,归纳带有普遍性的管理规律,丰富公司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

(三)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通过管理创新体系的建设,指导规范企业管理创新的各方面工作,为企业搭建一条持续进步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七、推广前景及作用

合理化建议是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向公司创新发展提建议的渠道,合理化建议内容涉及范围广、专业多,应健全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研发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实现其专业、专项管理,推动公司管理创新工作的精益化管理。该平台建成以后其作用如下:

1) 建立一套具有河南电力特色的常态的合理化建议渠道,实现群策群力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2) 实现与企业门户的无缝结合,为每个基层单位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提供支撑,最终形成一个上下贯通一致的省市两级合理化建议信息平台。

3) 建立科学合理的权限控制和流程审批机制,实现合理化建议的闭环管理,能够对每条合理化建议的申报、审批、答复、落实、评审、表彰进行流程管理,对优秀的合理化建议具有网络评审功能。

1) 实现优秀合理化建议到管理创新课题的转化,实现管理创新课题的管理,形成管理创新成果。

八、发展和展望

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应用,有效推动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使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常态化、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提升合理化建议的共享度,为实现经验分享搭建广阔平台。

通过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的建设,将管理创新思想融入日常业务运营中,有助于总结管理创新经验,提炼管理创新成果,归纳带有普遍性的管理规律,丰富公司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

[1] Jean Lee.Effects of leadership and leader-member exchange on innovativeness[J].Effects

of leadership:670-687.

[2] Durward K.Sobek II and Art Smalley. Understanding A3 thinking: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oyota’s PDCA management[M].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8:33.

[3] 吴高潮.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文,2006.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2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提高梅钢公司竞争力是摆在公司管理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而合理化建议与自主管理活动(以下简称合建工作)恰好成为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的好形式、好途径。同时,合建工作也是“员工知识化、知识技术化、技术资产化”的有效载体。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措施。自主管理是指公司广大员工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总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以提高人的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自愿结合组成团队,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专业知识,为完成课题、发表成果而进行的团体活动。公司鼓励职工立足自己岗位提出建议、立足自己岗位提出实施方案、立足自己岗位实施完成。 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合建工作,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份,而且是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专有技术的坚实基础。因此推进合建工作对公司技术创新意义重大,可以说合建工作是提高钢铁主业竞争力的助推器。 1梅钢合建工作现状 1.1合建工作情况的回顾 2005年以前,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基本上是在每年9月份的活动月集中搞一次活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比较低。从2005年下半年,公司开始着手建立合理化建议长效管理机制,由科技部归口管理,2006年进一步完善了该机制,切实高效地推进合理化建议和自主管理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1.22005年以前合建工作存在的不足 1.2.1合建工作普及不够深入 虽然公司合建工作开展较早,已近30年了,但是起点比较低,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合建知识普及远远不够,对合建工作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因此,应当注意总结工作上的成败,不断进行各种改进,进一步提高员工持续创新的意识。 1.2.2合建工作体系支撑不足2005年以前梅钢尚未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职工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识非常淡薄,合建工作的开展始终在低端徘徊。 1.2.3合建制度建设和管理能力不足 梅钢以前只有1个《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管理办法》,而其他管理制度,如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但是,由于每个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规模、企业成长阶段等因素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1套最适合自己的合建管理制度。而以前合建工作的管理推进力度不足,合建工作的管理能力有限,是制约公司合建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 1.2.4合建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不够 2005年以前,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基本上是在9月份的活动月集中搞1次活动,员工的参与率较低,合建数量、质量及效益都比较低,合建工作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很少,2004年甚至就没有开展合建成果评审工作。 1.2.5激励制度不到位 2005年以前,职工心目中更多的印象是参与 提合理化建议后,基本上每人可以奖励1块香皂或1袋牙膏,激励的力度、时效性和有效性不足,因此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1.2.6信息化不足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手段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合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信息的流转、反馈困难,管理人员疲于应付一些繁杂的数据统计,从而造成合建的申报、评审周期长,管理效率低下。 1.2.7合理化建议“小、实、活、新”导向不足 合建工作的特点是“小、实、活、新”,应当坚持这样的导向,放弃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合理化建议的传统思路。合建工作一定要结合降本增效,结合现场,注重解决生产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2改进梅钢合建工作的主要措施 2.1加强知识培训,提升创新能力员工知识化是技术创新业务链之源,合建工作对员工知识化具有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对梅钢而言,提高广大员工参与合建工作的意识,是首要的、第一性的。因此,自2005年科技部接手合建管理工作以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合建活动宣传工作,以知识讲座、网络宣传等方法为载体,3年来公司在合建知识普及、合建成果的申报途径、材料撰写要求、评审方法、奖励机制、成果固化、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提高了职工对合建工作在技术创新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全新认识,提升了职工的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了“诊断师”队伍的建设,安排管理员参加了中国质协和上海市质协举办的“诊断师”资格培训,对指导合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建立并利用好公司“诊断师”资源库。 2.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系 公司按照“党委领导、行政运作、工会推进、团委参与”的管理机制,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合理化建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部科技管理室,负责日常管理。各部门成立由部门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合理化建议推进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人员组成。同时,公司将合建工作纳入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来抓,完善了管理体系。 2.3修订管理办法,提供制度保障 修订完善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管理办法》,形成了《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自主管理管理办法》以及《梅钢公司合理化建议与自主管理活动评价标准》3项制度。做到合建工作规范开展,有章可依。同时建立了“集中策划、分类实施、统一评估”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2.4优化业务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p#分页标题#e# 建好、用好BeS管理系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快车道”。2007-01-01梅钢BeS子系统合理化建议模块上线运行,标志着梅钢合理化建议活动正式实现“高效化管理、规范化运作、无纸化运行”,实现管理工作模式的重大转变,大力提升了管理效率。 2.5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数量质量 机制创新在某种意义上的作用远大于某项技术的创新。公司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建立合建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整合合理化建议与自主管理业务流程,建立了随时提出、随时申报、随时评审、随时奖励的长效管理机制。 2.6加强激励管理,激发员工热情 2007年,公司通过开展合建积分排名制度、劳动竞赛、立功授奖、评选十佳等各类形式评比活动,表彰先进。组织好公司参加每年度中国质量协会举办的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江苏省、上海市优秀QC小组,冶金行业优秀QC小组申报及杯赛工作。各类评比活动对合建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奖励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的增强,大大激发了员工参与合建工作的热情。 2.7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健康发展 公司科技部与公司工会的密切沟通与协调,各二级单位充分发挥协同效用是2007年合建工作取得良好开端的一大法宝。科技部利用有效平台主要发挥归口管理职能,公司工会则充分发挥组织健全的特点,在活动的发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二者的充分沟通协作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合建工作推进思路和目标,推进手段相辅相成,二者相得益彰。 2.8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的物的因素相比,人的因素是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的,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要更加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实践证明,企业通过开展合建与自主管理活动,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开发人才,培养人才的过程,促进了各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有的还担任了企业、地区和行业的领导人。合建与自主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提升了梅钢的基础管理水平,而且有力促进了公司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3近几年合建工作所取得的效果 3.1合建数量情况对比 对于合建工作,数量是基础,因为数量是烘托群众性技术创新氛围的基础,是广大职工参与积极性高低的标志。2007年公司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84万条,实施1.34万条,人均提出数和实施数分别为3.95、2.88条,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53.2%和206.5%,是2006年全年的3.11倍和6.09倍,显示了BeS信息化系统的有力支撑,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3.2合建成果认定情况对比 持续开展,质量是灵魂,是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选择,质量高低体现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合建工作中产生了多少成果,多少效益。3年来公司认定合建成果815项,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77亿元,并经公司财务认定,为公司降本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 3.3合建工作中产生的知识产权情况对比 体现合建工作质量高低的另一个标志就是从合建工作中产生了多少知识产权,例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技术秘密等。因为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是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追求数量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活动的质量,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公司合建工作水平在不断提升。 3.4与股份公司主体单位的情况对比 3.4.1年度人均提出数和实施数对比 2007年梅钢人均提出数和人均实施数在股份中名列前茅,并且全面超越了股份平均水平,与宝钢分公司的差距大大缩小。其中机关部室合建工作推进取得突破,全员参与率达到84%,合建数量股份排名第二。图2股份公司几个主要单位合建人均提出数和实施数的对比 3.4.2月度人均提出数和实施数对比 梅钢人均提出数和人均实施数在2007年下半年进步显著且发展较为均衡,体现了培训效果和BeS系统功能的发挥。 3.5从分布类别和实施途径分析 从分布类别角度来看,“确保安全和提高质量”的建议数占二分之一的“天下”,突出了合建工作重视安全和产品质量的主题。从实施途径上看,“自我完成和改善维修”2类超过了80%,凸显了合建工作立足本岗,解决本岗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合建工作实施途径的主要特征, 3.6自主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2007年自主管理工作以“安全、环保、质量、设备、节约能源”等内容为主题,注册自主管理小组315个,登记题365项,普及率达到57.1%,取得自主管理成果265项。组织厂部级和公司级自主管理成果会14次,成果140余项,是2006年的2倍。 3.7自主管理成果外评成绩显著 《降低TM机车燃油小时油耗》参加股份会,在9个成果中获得第四名,13个自主管理小组获得江苏省、上海市、冶金行业、全国等奖励,完成年度奋斗目标的130%,是2006年1.3倍。其中,2个成果参加全国“国酒茅台”杯赛获得优秀奖,1个成果参加了“上海电力杯”QC小组成果擂台赛,获二等奖,并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合建成果《高炉快速上料的方法》获上海市合理化建议金点子优秀成果三等奖,这也是梅钢首次获此殊荣。 3.8股份内部首次推出合建成果后评估工作 年中策划抽样对8个合建成果进行后评估,8个成果在成果认定期间创年度直接经济效益1054.56万元,后评估期间新增年度效益1495.35万元,充分体现了经济效益产生的持续性。8项成果产生先进操作法6项、技术秘密12项、专利4项,都在现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体现了巩固措施到位并服务于生产需要。合建后评估工作在股份公司是首次尝试,对探索合建工作管理流程实现PDCA循环产生了积极的意义。#p#分页标题#e# 4结语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合建工作的推进和实施也发生了变化。合建工作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创新体系是基础,创新机制是动力,创新制度是保障,创新能力是核心!因此应深刻理解自主管理PDCA内涵,将其视为一种思维模式,而不单是一种工具,使梅钢公司的合建工作得以正确、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3

明确职责 在活动方式上求新

为保证合理化建议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公司专门成立了基础管理工作推进办公室,并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抓、工会助推、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公司还编制印发了合理化建议宣传册1 000本,发到班组员工手中;《惠安》报每月刊登合理化建议排行榜。此举规范了合理化建议的收集、登记、分类、评审、实施、评估、归档、奖励、推广等工作环节,明确了相关部门及单位职责,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工作机制。

公司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持续改善与提高活动中始终坚持四个原则:

――坚持群众性的原则。群众是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的基础,广大职工中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职工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激情。

――坚持立足岗位的原则。围绕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动员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坚持自己提、提自己,创新工作,持续改进。

――坚持持续推进的原则。合理化建议活动贵在坚持,常抓不懈。要用制度和流程保证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各个环节落实,把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作为企业加强管理的一项长期工作,持续推进。

――坚持务求实效的原则。要保证合理化建议的质量,提高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参与率、采纳率、实施率和贡献率,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促进公司经济效益提高。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效果上求实

公司召开了“惠安集团合理化建议活动总结推进会”,对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对25项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给予了表彰奖励,使职工在经济技术创新中才有所用、力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赏。目前,合理化建议活动已成为行政主抓、党组织重视、职工广泛参与的品牌活动。公司党委书记詹祖盛亲自带队,深入生产班组,对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如:科研一所混合二班班长晟通过四五个月的细心观察,反复摸索、称量和对比,发现投料余量过大,他及时向工艺室建议并对投料量进行调试和论证,效果较好,既满足了工艺要求,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据测算,在正常投料情况下,每锅节约原材料费用2 250元。

科研二所王春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提出了《某产品工艺的改进》方案,建议项目被采纳后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合格率(由85%提高到了93%以上),仅此一项,每年节创价值25万元,不仅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使岗位人数由原来的6人减少为4人。由于制盖机模具的改进并采取了安全措施,生产工序减少,设备操作起来更安全。

惠大公司是专门从事二醋酸纤维素丝束生产的企业,丝束生产线为24小时连续运行,作为核心工序的生产主要依靠三套旋转设备进行喷丝、牵引和卷曲来完成产品的成型过程,如果其中任何一套因故停止,都会对生产和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惠大员工洪涛、王晓彬等同志悉心研究该生产线现状,并针对目前的供电形式提出抗晃电装置改进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设备平稳运行,有效控制了电压波动带来的全线停车风险,平稳渡过了生产线的两次晃电事故,直接挽回损失750万元。

商惠公司王琳针对酒精糟清液对生产、环保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酒精糟清液回用拌料”的建议,将原来全蒸发浓缩的酒精糟压滤清液,分流约30%回用至酒精的粉碎工段,替代部分一次水进行拌料。公司技术部门经过分析讨论后,认为王琳同志的建议合理可行,采纳并立即组织实施。在实施运行的酒精生产中,玉米原料经粉碎后进行糖化时,要求保持一定的酸碱度,以利于糖化。经生产实践,当显弱酸性的酒精糟清液回用约30%时,不但糖化时节省了调酸碱度用的酸量,而且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酒精得率得以相应提高。经过近一年来的生产实践检验,年新增酒精产量约100吨,节创价值约70万元,并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为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创造了更有利条件。

立足班组基础平台 在持续改善提高上做文章

班组是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是合理化建议的“发源地”,立足班组平台,培育精益文化是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公司在这方面,一是继续抓好“班组之家”建设工作,在员工中营造“班组是一个集体,我是小‘家’一员,我要为小‘家’作贡献”的氛围,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培育和形成体现人文关怀、注重自我提高、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改进工作的班组文化。二是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组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在推进合理化建议持续改善与提高活动中,高度重视班组长作用的发挥,把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三是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班组标准化建设。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过程的有效结合,使班组管理日趋标准化、常态化、规范化,既提升了班组建设水平,为深入推进精益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持续改善与提高活动提供了有效支撑。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社会管理;政府职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强调“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客观要求。

一、山东在加强农村管理方面的成功探索

(一)五莲县:"1 +4”农村民主管理模式

2007年以来,在五莲县委领导下,五莲县纪委牵头按照选举、分权、监督三位一体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的思路,从优化农村权力治理结构人手,以民主监督为突破口,探索推行了“1 +4”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以下简称“1 +4”模式),"1”即建立村级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委会),"4”即配套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勤廉双述、村务公开、公章管理四项制度。

1.村村成立监委会,明确工作职能。监委会主要履行议事、监督、理财、联络四项职责,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独立行使监督权、质询权、建议权、违纪举报权。参与监督的内容包括:列席村两委会,监督村廉政建设制度落实和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建议村委会就有关问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参与村级事务、财务公开清单和报账前凭证审核工作,负责做好群众的联系沟通、说服教育等工作。

2.推行四项制度,规范监督行为。一是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强化村级事务监督。对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进行公开,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列人公开内容,达到了统一公开栏样式、统一审批程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统一簿册格式的“五个统一”标准。二是推行勤廉双述制度,强化村级干部监督。按照“承诺、双述、问询、评议、反馈、奖惩”六步程序开展双述工作,把村干部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建立交流平台,规范干部行为,避免决策失误。三是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强化村级财务监督。四是推行村级公章委托代管制度,强化村级权力监督。

(二)坊子区: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

近年来,潍坊市坊子区推行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在依法管理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的内容。所谓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是指通过合同、协议、会议纪要、约定等书面契约形式,把村委与村干部、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村委与其他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各类事务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履行时间和违约责任依法固定下来。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村级财务、农民负担、集体资产承包、土地承包、村庄规划和建房、政务决策、公共事务、社会治安、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

2.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的具体做法。镇党委政府对村级各类事务进行梳理,根据各类事项的具体内容,分别应用不同的契约形式。在制作契约文本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确定合同、协议等契约的内容时,要求必须咨询有关专业人员,镇上还专门成立了审核小组对各村合同文本进行审阅把关,使各项条款符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确保内容合法。

(三)苔南县:相沟乡农村社区管理

2006年以来,营南县相沟乡党委、政府,在实行村庄合并、膨胀村庄规模的基础上,依照当地实际,积极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理念,探索建立新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新型的农村社区体制,初步实现了新的农村管理和发展模式。

1.打破原行政村建制模式,实行社区居民自治。根据道路路况及村民居住方位,在各合并村重新划分居民小区,引导居民接受居民小区的统一管理,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活动,把居民自治活动引人小区化管理。每个居民小区配备专门负责人,具体负责居民小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矛盾调解等社会管理工作,在社区“两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打破传统的村民小组设置模式,成立行业合作组织。为提高管理服务功能,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社区采取商企联建、行业联建等形式,在社区内依法建立起计划生育、企业家、青年、老年、妇女、文体、消费者权益保护、经纪人、平安创建、商会、交通物流等若干行业协会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及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组织,把农村各项工作纳人行业化管理、产业化管理、群体化管理,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四)山东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实践的启示

1.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深化,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农村社会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村级经济实力,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人手,抓好软硬件建设,包括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改善社会保障、加强安全防范、加快村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2.农村社会管理必须循序渐进地探索完善管理与服务体系。农村社会管理,着力点在于建立制度和机制。农村社会管理从不完善到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加以推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不断探索完善农村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村级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机制。使村民参与决策、管理、监督的要求具体化、常态化、制度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3.农村社会管理必须把解决实际问题、让居民得实惠摆上突出位置。让群众得到实惠,才能够有效地引导群众参与到农村管理工作中来。在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上,一定要把为民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具体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对策选择

(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政府的四项基本职能,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近几年特别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农村社会的管理也要以此为重点,通过社会管理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因此,乡村基层政府要进行管理理念上的更新,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管理模式要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乡村基层政府要真正成为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并为农民服务的机构,由重统治向重服务转变,由行政命令向与农民沟通协调转变;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权、责的范围,贯彻职、权、责相统一的原则,避免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在保障农民权利、协调农村社会利益、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农村安全网建设和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

(二)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社会管理职能

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具有进行农村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社会管理的职能,必须强化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要让那些政治素质高、有能力、勇于创新、农民信得过、能为农民谋利益的人进人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划和充实工作内容,使党支部、村委会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骨干力量。二是明确党支部、村委会的农村社会管理职能,积极发挥作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下,做好农村党建、基础设施建设、倡导乡风文明、村庄环境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等工作;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制定《乡规民约》和《文明准则》。

转贴于

(三)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加强农民自我管理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群众性社会组织对农民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所以,农村社会管理要大力发展各种群众组织。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二是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组织。农村社会中介组织是农民自我管理、相互扶助、共同提高的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培育服务农村的社会中介组织,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成立农村合作社,发展各种农业协会,开展经济技术服务,提供法律援助、财务咨询等,使农民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利益。

(四)完善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机制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村官民选、村务公开、村事民议、村务民管等制度,拓宽广大农民民主参政的渠道,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二是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要建立健全农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咨询制度,坚持村务定期公,在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机制上下工夫,使村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健全民主选举制度,保障村民的选择权。要从法纪上明确,在村委会直选过程中,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同时,对村委会班子候选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年龄、文化水平、遵纪守法情况和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条件也要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四是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保障村民的决策权。要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规定哪些属于重大问题需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要规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规则、程序、内容,明确规定,凡涉及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由村党支部召集村委会召开联席会议协商研究,提出方案,然后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表决通过后交由村委会组织实施。五是完善管理民主的监督机制,保障村民的监督权。要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提高村务活动的透明度,强化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民主监督,建立并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学校教代会制度;价值;职权;程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3-0017-05

为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依法治校,教育部于2011年底颁布了教育部第32号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第32号令施行一年多以来,有效地指导和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教代会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促进了学校的民主政治建设。然而,在实践层面,学校之间教代会制度建设状况还很不平衡,究其原因,价值、职权、程序和保障,是影响教代会制度施行的四个最关键的因素。

一、价值引领是学校教代会制度施行的思想基础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自1980年试点、1985年全面推行以来,已经走过33年的历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教代会制度建设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教代会制度的价值不断彰显,然而,还没有在全体教育工作者思想深处达成共识。在少数学校,一些领导没有把实施教代会制度看成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仅仅把它看成是一种进行行政管理的补充,愿用则用,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习惯于个人说了算,其管理理念和模式还停留在与小生产相联系的落后的管理层面上。在少数学校,一些工会干部没有把工会作为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没有把实施教代会制度作为工会组织的最重要的工作主动地抓,开不开教代会、何时开教代会、怎么开教代会都缺少主动谋划的意识。在少数学校,一些教职工对教代会认同度不够,对教代会有多种误读,或者认为教代会没有实质性权利,或者认为教代会是校长手中的工具。在少数地区,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还没有从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加强学校教代会制度建设。因此,在全系统形成关于教代会的价值认同是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的重要的思想基础。厘清价值,才能形成建设教代会制度的共识。

价值之一: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是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当家做主的最基本特征是公民参与,公民的政治参与则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在各级各类学校,教代会制度则是公民参与的最基本的途径。为此,要切实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通过教代会这一基本途径,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氛围,提高广大教职工民主参与意识,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各种事务,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价值之二: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影响逐渐消退,美国教育家当中酝酿产生了民主管理的新思想,其倡导者为约翰·杜威。他认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也是一种联合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这种形式在现代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校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学校区别于物质生产部门的最大的不同是管理对象的不同。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以人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必须立足于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必须从广大教职工的意愿出发,符合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满足广大教职工的根本需求,从而,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赢得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潜能,进而才能充分确立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教职工主力军作用。无数事实说明,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必定是体现人文情怀、实行民主管理的学校。而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就是依靠教职工办学,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基本形式。

价值之三: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是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在外部表现为处理学校、政府、社会的规范,在内部表现为校长负责制及其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到了1995年,《教育法》颁布,《教育法》中第三十条进一步提出:“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从此,在法律上确立了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三十余年来,校长负责制依法落实了校长职权,建立和健全了学校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解决了长期以来人浮于事、职责不清、赏罚不明、效率低下的状况,从而提高了学校行政工作的效能。然而,现行校长负责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因为校长自身素质的差异,校长的责、权、利的界定和划分不明;校长负责制缺乏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完善校长负责制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来进行。通过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在学校决策的过程中,既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因此,健全教代会制度是校长负责制在民主化的轨道上健康运行的保障。

价值之四: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需要。当前,社会上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学校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学校的一些领导干部出现腐败问题也逐步凸显。学校的官本位倾向日益严重,在一些学校的基建工程中,伸手分羹;在学校招生工作中,暗箱操作;在人事安排与职称评聘中,自行其是;在学校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中,权力寻租;在学校资金运作与财务管理中,缺乏监督;导致了学校领导权力失控,腐败滋生。学校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场所,是对社会放射正能量的影响源。然而,学校的行政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必然发生异化。因此,实施教代会制度,开展有效的民主监督,对于学校反腐倡廉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教代会通过开展民主评议干部、民主评议校务,对学校领导干部和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民主评议、民主监督,促进学校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促进学校领导干部模范地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从而使学校成为风清气正的校园。

价值之五: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是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是维权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取得持久实效的重要保证。进一步深化教代会制度,有效保障广大教职工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落实;通过召开教代会,对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涉及人、财、物、基本建设等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涉及教职工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等校务进行公开,是广大教职工更加了解学校,认同学校,进而通过教代会积极反映和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从而切实维护和发展好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具体利益,在构建和谐、幸福校园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通过价值引领,形成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对教代会制度的共识,为教代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打下思想基础。

二、职权明晰是学校教代会制度施行的法制基础

学校教代会制度实施的关键是职权法定化。根据我国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学校教代会以参政议政为主要职能,是被依法授权的,具有法定的形式、广泛的代表性和适用性、职权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完整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是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具有权威性的权力机构。我国的《宪法》《工会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对教代会制度都做出了有关规定。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因此,从法律角度看,以教职工为主体的教代会制度,是一种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律条款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尤其是没有能够突出事业单位劳动特点、劳动关系特征、知识分子特性、民主管理特质和教职工的特殊需求。在精神层面,难以满足教职工对民主管理的强烈愿望,在操作层面,难以满足教职工对民主管理的强烈需求。2011年12月8日,经中华全国总工会同意,教育部了第32号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定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在对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地位、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组织原则、职权、代表的产生及其权利义务以及组织规则、工作机构等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的同时,第一次以授权的形式明确了教代会的八项职权。即:“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听取学校年度工作、财务工作、工会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讨论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审议学校上一届(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的办理情况报告;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和安排评议学校领导干部;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讨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学校与学校工会商定的其他事项。”

教育部2011年第32号令的颁布,在法律层面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明晰的教代会职权是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法律基础。在操作层面上,要解决在学校管理中切实落实教代会职权的问题。落实教代会职权的实质是分权。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行政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关系是开好教代会的基础。学校行政管理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统一体。在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学校行政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形式,校长依法行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学校的民主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在学校管理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将学校行政管理与学校民主管理对立起来。学校以教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民主制度必须成为学校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学校各项管理机制和环节中。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决策机制的正常运行和决策的科学化。

二是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民主管理的关系是开好教代会的保证。党的领导与民主管理之间存在天然的逻辑一致性,在本质上,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加强党对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校长行使职权,发挥教代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引导民主管理的政治方向,扩大民主管理在学校的影响力。学校党组织要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切实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思想。

三、程序规范是学校教代会制度施行的理性基础

程序民主是实现实体民主的条件、途径和保障。教代会的合法程序是教代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代会制度法制化、规范化的体现,也是教代会制度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坚持教代会的法定程序是教代会职权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基本途径和基本保障。教代会程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程序民主。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实体民主决定程序民主,只有民主国家才需要民主程序。反过来,程序民主保障实体民主,教代会的职权只有严格经过各个民主程序,才能真正实现广大教职工的权利和意志。从教代会的时序上看,规范教代会主要是规范三个阶段的程序。

第一,规范会前程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会前程序的完善是开好教代会的前提。根据教育部第32号令的要求,会前程序至少要关注五个方面。一是明确会议主体。教代会的筹委会由学校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日常具体组织工作可授权工会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换届时的筹备工作由大会筹备工作委员会(或筹备组,下同)承担,非换届期间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在学校党的基层组织领导下,由教代会常设机构承担具体工作,同时,成立大会主席团,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大会实行集体领导。二是确定会议主题。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应当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职工的普遍要求,由学校工会提交学校行政研究决定,并提请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三是选举会议代表。按照法律规定享受政治权利、与学校签订聘任聘用合同、具有聘任聘用关系的教职工,均可当选为教职工代表;教职工代表应经民主选举,按学校基层组织为选举单位,依据分配代表名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主要在教学、管理、科研、服务一线产生。教师占代表总数的60%以上;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不得超过代表总数的20%,选举应有三分之二以上教职工参加为有效,被选代表获应到会人数的半数以上同意票才能当选。青年教师、女教师、少数民族、劳务派遣工代表应占一定比例;教职工代表实行任期制和替补制,任期3年或5年,可连选连任;当教职工代表缺额时,应当予以替补;四是征集处理会议提案。提案必须从单位实际出发,按本届(次)代表大会征集提案的要求提出。提出的提案必须填写提案表,明确提案人和附议人,经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审阅后正式立案。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提案都要立案登记,然后由提案工作委员会综合分类,向行政汇报并转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处理意见应通过会议或提案表等反馈形式向提案人及所在代表团予以答复,并及时返回教代会办公室存档备查,为提高提案质量,鼓励代表积极参与提案征集工作,可设立优秀提案奖励制度。五是开好预备会。教职工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全体正式代表参加,由工会作教职工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通过替补代表的决议草案,召开大会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正式会议议程和议题。

第二,规范会议程序。规范的会议程序就是规范的会议运行机制和规范的决策机制。教代会规范的会议程序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核实出会的教职工正式代表数,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超过正式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会议才能召开。二是告知大会议程,使代表们明确需要做哪些事,行使哪些职权。三是在会议主席团执行主席主持下听取和综合各代表团对各项议案的审议意见,对议案进行修改,草拟大会决议和决定,处理大会期间重要事项。四是会议代表充分讨论、审议、通过各项议题,讨论审议后由教代会作出决议或决定。为了保证教代会决议的准确性,必须坚持一个议题一个决议,对于重大决议必须实行票决制。

第三,规范会后程序。教代会的会议结束并不是教代会的职能结束。在会后,教代会要按程序完善四项后续工作。一是做好教职工代表大会档案管理工作。教职工代表大会档案资料按照文书档案管理规范立卷归档,由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二是教代会常设机构是决议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者。在教代会决议执行过程中,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可以召开教代会临时会议,讨论修改原决议的有关条款,或做出新的决议。三是健全教代会代表的议事、督查和回访制度,认真落实好闭会期间的各项民主管理工作;四是通过校情会、通报会、听证会、质询会、民主协商会、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学校论坛、校内QQ群、微信朋友圈、校园网络等途径,开放教职工与领导思想交流的通道。

教代会程序化建设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长远,扎扎实实地从程序方面加强教代会制度,不断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进程。

四、强化保障是学校教代会制度施行的运作基础

要坚持“党组织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教职工参与”的学校民主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统筹和领导。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

第一,加强思想保障。要加大教育部第32号令的学习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民主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开展民主管理的学习和讨论,营造一种健康的民主管理氛围,提高认识,达成共识,为教代会制度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第二,加强组织保障。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学校行政组织和学校工会组织的作用。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领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的开展;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开展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按照党建带工建的要求把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纳入党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行政组织要从以法治教的高度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保障教代会程序的依法履行,保证教代会职权的依法行使,保证教代会依照教代会制度运作。学校工会组织要发挥工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组织者作用。学校工会组织是学校整个政治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学校工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决定了它有权以教职工政治利益的代表者身份参与教育事业的管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工会组织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组织者和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要切实承担起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的职责,认真做好教职工代表大会筹备、召开和闭会期间的各项工作。同时,在教代会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工会组织要发挥好自身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其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教职工的情绪、愿望和呼声,及时向学校党政反映,使学校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能较好地考虑绝大多数教职工的利益和意志;另一方面,在学校各项方针政策出台后,工会要帮助教职工提高认识,努力使学校的方针政策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为政策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范文6

【主题词】项目管理 三次会议制度目标策划过程控制目标考核

中图分类号:C931.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首次会议

项目开工伊始,集团公司对项目实施策划,集团公司召集新建项目部组织机构人员,对其进行项目策划,由公司内管经理牵头,各职能科室参加,对项目的管理目标进行策划。质量部门依据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及集团公司年度质量目标确定单位工程质量目标,设置关键部位质量控制点,要求项目部制订确保质量目标实现的措施。施工部门根据合同约定的工期,结合资源配置情况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或工期网络计划,根据相关规定确定项目组成人员和大型机械设备的选用和配置。材料设备部门根据工程量和施工计划编制项目材料设备进场计划。技术部门确定施工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计划,识别并列出特殊过程和关键部位控制点。依据相关规定,确定必须制订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分项或分部工程。安全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安全防护要点及关键防护部位。项目的管理目标策划后,公司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管理的各项指标。同时要求项目部制定自己的项目团队方针、项目目标等。要求项目制定符合本项目特色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组织机构人员的目标及岗位责任制等,明确项目召开二次会议的时间。

二、二次会议

二次会议是项目部根据首次会议拟定的各项目标,对项目进行实施策划,集团公司进行指导把关。项目部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和分析合同,结合工程特点及项目部实际情况,量化各项目标,细化管理制度、控制措施,确立岗位责任,本着以合同约定为基础、以目标策划为中心,以过程控制方案、措施、保证体系建立与完善为要点,进行了纲领性策划。策划情况上报集团公司,由公司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审阅修改后交项目部,定出二次会议的召开时间。到时由公司经理、书记带队,班子成员及职能科室参加,按照原定的时间,在该工地办公室召开了二次会议。会议上项目经理向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工程总体管理目标、团队建设目标、岗位责任目标以及为实现各项目标所必要建立的管理运作体系、控制办法和奖惩方案等系统交底。

项目经理根据首次会议的要求,与项目部团队共同对二次会议进行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特征概述:

1、工程基本概况简介;

2、工程五大责任主体简介及主要人员联络方式;

3、项目团队组成与机构设置情况简介;

(二)、合同情况简介及总体目标确认:

1、合同主要内容概述;

2、项目总体目标确认

对工程项目的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与文明施工目标、成本策划目标、团队文化建设目标等进行分解。

(三)、施工具体部署与规划:

1、施工前期准备情况;

2、主要施工部署

主要对临建策划、周转材料使用计划、主要材料进场计划、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劳力组织计划、主要分项分部工程技术策划、工程亮点策划、专项方案策划、特殊过程及质量控制点确定及工艺标准等

(四)保证措施与主要制度制定情况:

现场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循环的时间及制度,指定出每周召开工地四项目标循环会的时间,通过每周的循环会,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各项目标的实施进行纠偏、改进。真正做到了提前策划预控,过程控制纠偏。

1、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如:项目部制定的质量验收单制、样板引路制、亮点策划、施工挂牌制、综合交底及综合验收制、周循环检查等等管理制度等。

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等。

3、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

如:劳务组织、工序安排、主要材机组织方式、计划管理办法等。

4、成本管理措施

包括:总的成本预测目标、项目成本管理保证措施、限额领料具体执行办法等。

5、项目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经理根据自己的团队特点确立项目部团队文化及项目文化目标。包括:团队形象策划、临建策划、现场消防保卫卫生管理策划等。

(五)、岗位职责分工及签订目标责任书

项目策划的二次会议坚持“以人为本”,以首次会议为龙头,强化项目管理,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要攻心。树立“阳光收入”的理念.这是项目管理的切入点。把项目各项目标管理与每个管理人员的切身利挂钩。签订目标分解责任书,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项目管理人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明确了项目管理各项目标及保证目标实施的措施,形成了具有本项目特色的管理规划大纲,使项目部的管理走向由复杂化发展到简单化,由简单化发展到程序化,由程序化发展到系统化的轨道上来。项目经理对执行经理和主要管理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项目执行经理对各管理人员签订目标责任分解书;项目执行经理对劳务公司签订管理控制办法等。

每月公司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四项目标循环对每个项目的己定目标进行纠偏,采取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保障各项目标有序的实施,每月对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一次考核,与年度绩效工资和岗位确定挂钩,为工程结束后的三次会议即后评价会议做好准备。

三、末次会议

除每个月及季度公司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外,在工程结束后,在决算审计报告出来后一周时间内,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内管经理任项目后评价负责人,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后评价计划。后评价小组的成员必须保证评价工作客观、公正,必须具有一定的后评价工作经验。

(1)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阐明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经验及教训,对项目成功度进行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