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作文范例6篇

超越自我作文

超越自我作文范文1

下午散步的时候,爸爸要我去爬杆。我说:“那岂不是小菜一碟?”说着,我便爬到了较高的地方,双腿插到横杆的另一边,手紧紧地抓住横杆,坐在杆上。爸爸急忙说:“错了,错了,我是要你从最上面翻过去。”

“啊,从上面翻过去?我们都不这样的。”我说。

“那今天就这样吧,我来扶你。”看见爸爸也上来了,我便鼓足勇气,爬到了最上面的一根杆。刚要翻过去,往下一看,天哪,这么高!我不禁脚底发软心发慌起来,还是别下去。于是,我便和爸爸在上面软磨硬泡了许久,在爸爸的鼓励下,我终于抑制住了自已内心的胆怯,翻爬下去,超越了自我。

其实,你能不能抑制住自己胆小的心理,超越自我,也就在于那一秒钟之间的选择。

超越自我作文范文2

我把头伸向窗外。昏暗的月光把树木的影子印在了路上。一阵风吹来,路边的树木摇晃起来,影子也跟着动起来。这不得不使人想起了那《僵尸先生》里的青面獠牙的千年老僵尸,似乎他的眼睛里还闪着红光,正一蹦一跳地向我走来。

“世界上没有鬼,睡吧,睡吧!”我不停地自我安慰着,可是没用的。在这浓浓的夜色之中,总是越不去想,就想得越多!我索性打开了灯,坐在床上。风依旧刮过,但是声音没有那么可怕。路边的树林中也曾未出现过那青面獠牙的千年老僵尸。可我仍然不敢去关灯,我到底是怕什么呢?似乎有些莫名其妙。

耳畔没有鬼叫,眼前没有鬼影,那么,“鬼”到底在哪里呢?真是乱弹琴。突然,我似乎意识到了:发现我怕的,竟然是我自己,鬼在我的心中,想则有,不想则无。

超越自我作文范文3

在一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让我们与四年级的同学比赛跑50*8。所谓50*8,就是往返跑八次50米,一共200米。我第三个跑,心里很紧张。到我上场了,在准备的时候,我听见一名四年级的男生对他们班的同学说:“超过那个女生就好了,加油!”我立即就没了信心。

开跑了,我努力冲了出去。第一个50米到头,体育老师对我喊:“加油啊,有进步!”我苦笑了一下,马上返回去。跑道两边的同学们不停的喊着加油,我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

第四个来回了,我的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怎么都使不出力。四年级的女生追上了我。我听见四年级的欢呼声时,我心里好难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是,我听见了王祺的呼喊:“孙蕊!你是不是六年级的!”我心里一震,大声喊:“是!”我好不甘心,最后五十米了,我闭上眼睛,奋力跑着,我听到同学们大喊:“孙蕊,你六年级了,加油啊,不能输!”我的眼泪流了出来,我用尽身上的最后一点力气大声吼出了五个字:“我是六年级!”喊完,我使劲把步子迈到最大,冲过了终点线。我没输,我是第三。我倚靠在墙上,双腿一点劲都没有。是的,我哭了,这是赢的泪水,是开心的泪水。但我又笑了,这是胜利的笑,欣喜的笑。

超越自我作文范文4

蝶,花的精魂,舞的使者,梦的化身。那幽幽的身躯宛若绽放的樱花,那双翅上深深地刻着自由的印迹,那优美的飞翔是我今生最大的渴望。

“你渴望变成一只蝴蝶吗”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宏亮而庄严,仿佛可以改变世界的一切。

“是的,我渴望变成一只美丽而自由的蝴蝶。我早已厌烦了那些繁重不堪的课业。”

“可你是第一名,你战胜了许多人。”

“可我毫无快乐可言。”

“好吧,我会让你变成一只蝴蝶。”

那个声音渐渐退去,只剩下蝴蝶两个音节久久在上空盘旋。

我的身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我渴望的这一天终于到来。明天,我就会以华美的舞姿去迎接崭新的阳光。我会有耀眼的双翅,会有轻盈的飞翔。想到这一切,我笑了。

可是,在那一瞬间,黑暗向我袭来,我发现我并没有优美的双翅,也无力展翅飞翔。相反,我似乎被什么东西紧紧地包裹着。这种感觉就无法呼吸到空气一样,令人窒息。我听到乌鸦的尖叫,就像是对我的哀鸣。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变成一只蝶。“蝴蝶在变成真正的蝴蝶以前,必须要破掉自已的茧。”远处的那个声音再次撞击我的鼓膜,沉重而以坚定。

我还是一个蝶蛹,我要破掉自己坚硬的茧,才能变成真正的蝴蝶。要破掉自己坚硬的茧!

伴随着公鸡的呜叫,我度过了沮丧而又艰难的第一天。向往世界。我听到了山间清脆的鸟鸣,我听到了涓涓的流水。新生活的魅力无法阻挡,像倾城

美人的回眸一笑,给我兴奋;像冬日里明媚的阳光,给我温暖;像八月里盛开的桂花,给我芬芳;像思想者最敏捷的思维,给我智慧。于是我决定,哪怕经受世界最残酷的惩罚,我也要破茧而出,变成一只真正的蝴蝶。第二天,是崭新的一天。

我用嘴咬我的茧,用脚踢我的茧,用手撕我的茧。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的眼前依旧是漆黑一片。全身早已是筋疲力尽,而破茧的日子确是遥遥无期,付诸的巨大努力没有回抱,我觉得阵阵酸感涌上心头。我几乎已快要放弃了,痛苦的折磨使我想到了逃避。

“如果不破茧而出,那就死在自己的茧里。不能适应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就必须死去!”那个声音从远处传来,冷漠、凝重。

做人,活在自己的巨大压力中痛苦不堪;做蝶,却要死在自己的茧里。难道这就是这样结束我的一生吗?不,我不要死在自己的茧里,我要破茧,我要飞翔。又不知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我依旧用尽所有的方法来破茧。虽然破茧的日子还是渺无尽头,但破茧的信念却生根在我的心里,任凭什么艰苦也不能把它毁灭。

直到有一天,一丝光亮映入了我的眼帘。茧,我的坚硬的茧,终于破了。这是最后一搏了,我用尽所有力气,钻出了我的茧。啊,和我想像中的一样美丽。我展开自己幽蓝色的翅膀,第一次接受微风的抚摸。蓝天,白的云,绿的水,甜的花,这个世界多美妙。

我展开双翅,轻盈地飞向天空。大地说,它从没见过如此美丽的蝴蝶,我的破茧过程一定比任何蝴蝶都艰难。

落日的群岚像少年英俊的面容,绚丽的彩虹宛若仙女的歌声。我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我可以轻易地躲过老虎、狮子的追捕,因为我有无人能及的轻盈的飞翔,这一切那么轻松。而我当初破茧的过程却那么艰难,那么苛烈。原来,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

“起床了”我睁开眼,看见了妈妈和蔼的笑容。

原来,我做了一个奇特的梦。回想梦里我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我突然感到很经松。我期望我会有崭新的生活。

也许是我变成了蝶,也许是蝶变成了我。不管怎样,超越自我,适应环境,用自己的美丽为斑阑的世界增光添彩。

超越自我作文范文5

——题记

在小学里,我几乎每周都有一个“假想敌”,而我的这些敌人都不知自己何时成为我的敌人的。

我记得好像是在我五年级的时候那天的下午第二节课,天非常晴朗可我的心中却阴云密布,那是因为我那天上课迟到了,碰巧,那天是体育课,那天我真是欲哭无泪啊!因为那天老师罚我跑了一节课,看着其他同学在那里悠闲地玩着游戏,还对我做着鬼脸我当时已经泪如雨下了,还看到了同学的嘲笑,我心中忽然出现了一个人。

他是我当时班里最能跑的人,跑的时间最长的人。我当时忽然闪出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超越他跑半节课的成绩,于是我又跑了起来,最终下课之后同学对我说:“你已经成为班里最能跑的人了。”

从那件事后,我明白了假想敌的作用。于是,我不断树立假想敌,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强。

那一次事,令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以前我写作文的速度十分的慢,经常被语文老师和课代表追着屁股要作业本,可是我就是写不出来。于是我开始寻找班里写作文最快的人,并把他列为我的假想敌。当我知道写作文的秘诀就是多看书时,我便开始疯狂的买书和看书。

第一次,我的作文速度超过了他,可是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室对我说:“写作文不能急,你想提高写作文的速度,可以,可是不能只赶速度,不赶质量,写作文是要精益求精,看书也是如此,你多看书是好的,但你要多看好书。”

听了老师的话,我有些沮丧,可也不能不承认吧。唉,第一战就打败了,不甘心呀。

于是,我重整旗鼓,养精蓄锐,决心在下一节作文课与他决一死战。可是,不幸的是,我又败了,不过我不会认输地。可是,接着来的却又是失败,我开始动摇,觉得自己可能是超不过他了。但是,我不甘心,不到死路,我绝不做霸王项羽。

终于,我成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超过他了。从此,假想敌我不断的树立,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强。

后来,我懂得了自己的这种行为叫做超越。超越,既是对自己的考验,也不断的让自己的学习变的更好。

超越自我作文范文6

刘红(1988-),女,籍贯:安徽,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摘要:审美超越是后实践美学理论建构的关键,不理解审美超越就不能把握后实践美学的精神实质;精神性、理想性、超越性是审美活动的特征;审美超越与“超理性”、“最高的生存方式”、“形而上追求”同质,是指审美活动对人的生存意义的终极性建构。

关键词:审美超越;精神性;超理性

一、引言

审美超越是后实践美学理论建构关键,因此,在我们想要清楚的认识和把握后实践美学的精神实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是,究竟什么才是审美超越?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美蕴含在内容与形式的良好结合以及表现出的和谐当中,具体体现为情感的有效展示,这种展示,主要是以物化的形式,即具体的作品。因而,作品的美是作者或创作主体情感的具体展示,文学解读或文学评析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因此,我们从美学或者说是审美的视角来审视文学作品,就能够确立文学作品的审美品格,这就意味着,我们是站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这样我们就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完整性。以此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集深意。这就是这里所说的“审美超越”。无论是文学艺术亦或是其他方面的艺术鉴赏过程,都是由浅至深、由宽泛到细致的。艺术鉴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给感官带来的审美愉悦,相同或类似的情感审美体验,以及理性的审美超越。此处的“审美”,不单单指的是艺术审美,它主要是指一种由艺术审美而陶冶出来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后实践美学中所说的“审美超越”,不能理解为实践活动对物质追求的实现,或者实践的精神性对动物本能的超越,而应该理解为人对于生存的终级目标的追求,以及生命超验性的意义建构。对其理论的阐述连篇累牍,诸如超越美学、生命美学、生存美学等,但实践美学的维护者们却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批评其为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学术月刊》杂志2002年第一期和第十期分别刊载了杨春时、邓晓芒、易中天等学者关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论争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对审美超越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杨春时先生强调审美活动的形而上性,将审美超越界定为“终极体验”、“超理性”、“自我实现”、“本真”等概念,而易中天、邓晓芒先生则站在实践的人类学品格中把握审判超越,把超越理解为人的知、情、意对动物的表象、情绪和欲望的超越。双方站在不同的视点上观照审美超越,其分歧在所难免。

审美超越作为后实践美学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把握后实践美学精神实质的关键。理解审美超越这一美学命题,首先需要再重复“美学是什么”这一古老的话题。在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无休止的论争中,潘知常先生的一段总结耐人寻味:“美学之为美学无疑仍旧与人类的那种‘形而上学欲望’密切相关”。美学之为美学,并非“求器之术,而是悟道之学”。美学的形而上的性质日渐为学界认可,所以,对审美超越这一美学命题的理解也应该站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而且,“超越”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也是形而上的,它指的是人类精神所特有的对人类社会或个体自身存在的终极目标或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把握,这种超越表现在宗教活动、哲学思辨和审美体验等精神领域。在此意义上理解的审美超越应该是“超验”,是与“形而下”相对应的“形而上”,与“理性”相对应的“超理性”,潘知常称之为“生命的最高存在方式”,“自由的生存方式”,它强调了审美活动对于人的生存意义的终极性建构。审美活动不仅超越现实的真善,而且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它建构着个体生命独特的精神性的超验意义。

二、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对审美超越的争论

在关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很多人认为超越就是对动物的自然性或现有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超越,是对人的有限意志、有限理性和情感的超越。这种理解的偏差在于没有看到审美活动的独特性,没有把审美活动和其它的实践活动区别开来。潘知常先生说:“美学即生命的最高阐释,即关于人类生命的存在及其超越如何可能的冥想”,美学面对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审美活动与一般的实践活动不同,审美活动是对于生命意义的一种体验与建构,而实践是以创造和使用工具为前提的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实践活动受理性指导,而审美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强调的是人类自身的社会历史实践,而审美活动虽然也有社会属性,但却又只能以个体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审美活动作为一种超现实的活动,是精神的、超功利性的,它是对人的理想世界的改造,它必然和人类终极的价值判断发生密切的联系,而实践活动主要是现实活动,是物质的、功利的,直指感性对象,是以物质性劳动工具为中介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审美活动的精神性、超越性、理想性特征在悲剧和崇高性的艺术中蕴含较深,英加登称之为“形而上学层”,美的艺术的生命力就来自这种超越性的形而上体验。

后实践美学所说的审美超越与科学活动、伦理活动中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并超越实践活动去探索人类实践所未触及的知识或意志领域的那种超越不同,它不是对有限理性、有限能力的超越,而是对终极目标和价值的追求。审美超越就是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在非理想中实现理想,从而在精神上把握生命的绝对意义。在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中,很多人认为审美与实践不可分,审美超越以实践活动对现实的超越为前提,这都是片面强调审美活动中的形而下的精神愉悦,而没有认识到审美活动中形而上的追求,只认识到审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没有看到审美活动的超验性、超理性的特征,这正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区别。

实践美学的本体论范畴是实践,实践作为美学基础太狭隘了。除了社会实践外,人还有个体的精神生活。而超越美学的本体论范畴是人的存在――生存。生存是我们能够肯定的唯一实在,生存的基础是物质实践,但其本质是精神性的,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本质又是个体性的。生存要立足于现实,但其本身是超越性的,它指向未来、指向自由。审美是最高的存在形式,它最充分地体现了生存的精神性、个体性和超越性。审美的超越首先是对现实的超越。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是超验的、精神的,主体忘却自我,由现实主体变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由片面发展的现实个性升华为全面发展的审美个性,现实世界也成为审美对象化,审美个性与美充分统一,失去对立与差别,因而审美成为真正自由的生存活动,主体获得自由的体验――美感。其次是审美超越是对现实意义世界的超越,审美超越现实解释,创造了超越的意义世界。现实意识升华为审美意识,解放了主体的直觉能力和想象力,真接领悟了存在本身,获得了生存的真正自觉。这种对现实意义世界的超越在文艺活动中最为显著,文艺展示人类命运,审视人生价值,达到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第三,审美超越是对理性的超越,审美是超理性的,是一种纯粹的非自觉的意识活动,它吸收了无意识巨大心理能量和非逻辑形式,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巨大情感力量和创造性,后实践美学肯定审美本质是其超越性,肯定了审美的个体性、精神性,克服了实践美学忽视审美个性、忽视审美精神性的不足。

三、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对审美超越理解产生分歧的原因

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对于审美超越理解的分歧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之所以久久未达成共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西文化的不同导致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在中国美学传统中,李泽厚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它所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缺乏个体意识的中国文化中,审美活动的超越性很难被理解,所以易中天,邓晓芒对杨春时的审美超越提出质疑,认为无法从生存推演出超越来。“天人合一”即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这种境界只有在最高的审美形态“悦志悦神”中才可以达到。李泽厚把“天人合一”看作是审美的归宿,遭遇刘晓波的批评,认为李泽厚在宣扬“美在和谐”,这种和谐给个人提供了安全感,个体就没有因生命意识的觉醒而带来的焦虑性体验,这就导致了审美超越性的缺乏。刘晓波认为审美作为人的个体生命的最佳对应形式从来就不是和谐、统一,而是对抗、冲突,伟大的艺术都是悲剧精神的产物。

西方形式美学的新的发展中产生了分析美学,结构主义美学,以及格式塔心理美学等。例如: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是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以使人产生,一个艺术桌旁的实体,就是其视觉外现形式。西方文化恰恰是有一种执着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传统,在希腊神话中俄底浦斯与命运的抗争,西绪福斯的悲剧式的顽抗,个体苦苦寻求生命形而上的意义,而这种追求实现的途径一是宗教体验,即与上帝合一;一是审美超越,在审美体验中建构生命的意义。从柏拉图的“迷狂说”到弗洛伊德的“白日梦”,尼采的“酒神精神”,都是审美超越的理论表现。海德格尔、尼采等现代思想家和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的叛离,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为存在问题,同时,还给真、善、美;知、情、意等精神领域一个存在的基础,由此,认识论、美学、以及伦理学作为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由此,关于美和艺术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已经走出传统领域的限制,进入了存在领域。

四、结语

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争论,实质上是人如何才能获得精神自由的问题。当然,它并不是鼓励人们沉溺于主观的臆想或是幻想之中,整天做着虚幻并且美妙的白日梦,这样就与我们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脱节了。与此相反,真正的后实践美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这种审美超越是建立在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热情参与的基础上的,它要求我们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人生、珍惜人生,它源于对朝气蓬勃的生命至高无上的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探讨和理解上。实践美学认为实践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就可以获得自由。后实践美学则从现代人生体验出发,认为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精神自由的获得,它只有超越现实领域才可能。所以,在社会实践终止的地方,审美就开始发挥作用。生存的意义问题不是一个现实问题,它不能在现实水平上得到解答,而只能诉诸超越性的体验和思考。这种思考能力归结于我们的大脑,因为它拥有比大自然更为神奇的力量,用足够的能力使审美以其超越性引导人们在无限美的漫游之中,走向自由之境,进入永恒的人间天堂。(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学院)

参考文献:

[1]傅小凡,姜家君.《中庸》的人生美学初探[J].南昌大学学报,2013(1).

[2]陈元龙,赵伯飞.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审美反思与价值建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1).

[3]边利丰.论陶渊明对玄言诗风的审美超越[J].三峡大学学报,2012(6).

[4]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0-1.

[5]李国春.文学审美超越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01.

[6]蓝国桥.审美超越的根源到底是什么[J].西北师大学报,2011(3).